在基于Linux的系统中,设备节点一般在/dev下,通常使用如下的前缀:
fb:frame缓冲
fd:软盘
hd:IDE硬盘
lp:打版印机
par:并口
pt:伪终权端
s:SCSI设备
scd:SCSI音频光驱
sd:SCSI硬盘
sg:SCSI通用设备
sr:SCSI数据光驱
st:SCSI磁带
tty:终端
ttyS:串口
大部分设备的前缀名后面跟随一个数字,它唯一指定某一设备。硬盘驱动器的前缀名后面跟随一个字母和一个数字,字母用于指明设备,而数字用于指明分区。因此,/dev/sda3指定了硬盘上的一个分区,/dev/pts/14指定了一个网络终端会话。
一些Linux发行版用SCSI层访问所有固定硬盘,因此虽然一块硬盘可能并不是SCSI硬盘,但仍可以通过sd设备访问它。
『贰』 一个SD卡 在Linux下 /dev/目录下为什么是sdb和sdb1两个呢
这和Linux系统的磁盘命名有关系。Linux 使用一种更灵活的命名方案。它所传达的信息比其它操作系统采用的命名方案更多。该命名方案是基于文件的,文件名的格式为:
/dev/xxyn
下面说明了解析分区命名方案的方法:
/dev/
这个字串是所有设备文件所在的目录名。因为分区在硬盘上,而硬盘是设备,所以这些文件代表了在/dev/上所有可能的分区。
xx
分区名的前两个字母标明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通常是 hd (IDE 磁盘)或 sd(SCSI 磁盘)。
y
这个字母标明分区所在第几个设备。例如,/dev/hda(第一个 IDE 磁盘)或 /dev/sdb(第二个 SCSI 磁盘)
n
最后的数字代表分区。前四个分区(主分区或扩展分区)是用数字从 1 排列到 4。逻辑分区从 5 开始。例如,/dev/hda3 是在第一个 IDE 硬盘上的第三个主分区或扩展分区;/dev/sdb6 是在第二个 SCSI 硬盘上的第二个逻辑分区。
因此,问题中的sdb指的是系统中的第2块SCSI磁盘,sdb1指的是第2块SCSI磁盘上的第1个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
『叁』 Linux系统怎么修改磁盘参数(名称,盘符等等
1.mknod
用法:mknod设备名称【bcp】【Major】【Minor】
设备种类,
b:设置设备名称为外部的外部的存储设备文件eg:硬盘
c:设置设备名称为外部输入设备文件eg:键盘/鼠标
P:设置设备名称为FIFO文件
Major:主要设备名称代码
Minor:次要设备代码
eg:【~~~】#mknod/dev/hda10310
注:3和10只有特殊意义的,不可随意的设置
在linux系统中,所有的设备都是以文件的形式来表示的,也就是通过文件的主与次来表示的,硬盘的主与次如下所示:
硬盘代号主【Major】次【Minor】
/dev/sda30~63
/dev/sdb364~127
/dev/sdc220~63
/dev/sdd2264~127
2.e2label
【~~~~~~】#e2label设备名称新的Label名称
【~~~~~~】#e2label/dev/sda1sda1
【~~~~~~】#mpe2fs-h/dev/sda1
该命令的主要的主要作用是用来修改“磁盘的表头数据”,即磁盘的卷标。但是请注意,如果你刚好有两个硬盘,如果你修改了卷标,刚好和另外的有个分区有相同的卷标,系统就无法判断哪个分区是正确的。
这些命令都是不算是特别常用的,常用的命令你可以学习下这里。第2章 新手必须掌握的Linux命令。www.linuxprobe.com/chapter-02.html,最后我觉得还算是写干货,对于新手很适合。
3.tune2fs
【~~~~~~~】#tune2fs【-jlL】设备号
-j:将ext2的文件系统转换为ext3的文件系统
-l:将超级快内的数据度出来,该功能类似于mpe2fs-h的功能
-L:修改文件系统的卷标,类似于e2label的功能
eg:【~~~~~~】#tune2fs-l/dev/sda1
更多的功能请参考mantune2fs
4.hdparm
如硬盘有DMA模式的功能,系统却没有启动它,那么,硬盘的读取性能可能会降低一半以上,就可以使用该命令来启动DMA模式的功能。该命令有很多的高级的参数设置值,所以不建议随便的修改,否则容易造成硬盘崩溃,使用这个命令,最多的就是启动DMA功能,并测试硬盘的访问性能就可以了。
【~~~~~~~】#hdparm【-icdmXTt】设备名称
-i:将系统启动过程中使用的本身的核心的驱动程序来测试硬盘的测试值取出来,但是这些值不一定是正确的
-d:设置是否启用dma模式,-d1为启动,-d0为取消。
『肆』 在Linux操作系统中磁盘是如何命名的
以下转自ITeye~~~~
在Linux下对IDE的设备是以hd命名的,第一个ide设备是hda,第二个是hdb。依此类推
一般主板上有两个IDE接口,一共可以安装四个IDE设备。主IDE上的两个设备分别对应hda和hdb,第二个IDE口上的两个设备对应hdc和hdd。
一般硬盘安装在主IDE的主接口上,所以是hda
光驱一般安装在第二个IDE的主接口上,所以是hdc(应为hdb是用来命名主IDE上的从接口)
SCSI接口设备是用sd命名的,第一个设备是sda,第二个是sdb。依此类推
分区是用设备名称加数字命名的。例如hda1代表hda这个硬盘设备上的第一个分区。
每个硬盘可以最多有四个主分区,作用是1-4命名硬盘的主分区。逻辑分区是从5开始的,每多一个分区,数字加以就可以。
比如一般的系统都有一个主分区用来引导系统,这个分区对应大家常说的C区,在linux下命名是hda1。后面我们分三个逻辑分区对应常说的D、E、F,在linux下命名是hda5、hda6、hda7
给硬盘分区
在slackware下有两个分区软件fdisk和cfdisk
例如现已经有一个硬盘了,现在添加另一个硬盘到系统那么根据命名规则知道这个新添加的硬盘应该是hdb。可用下面命令给硬盘分区fdisk /dev/hdb
你也可以用cfdisk来分区,命令如下cfdisk /dev/hdb格式化硬盘
格式化成ext3格式
mkfs.ext3 /dev/hdb1格式化成reiserfs的格式
mkfs.reiserfs /dev/hdb1让硬盘启动自动挂载
例如挂载/dev/hdb1分区到/mnt/hd目录下
用vi编辑/etc/fstab文件,加入如下内容
/dev/dhb1 /mnt/hd reiserfs defaults 1 1准备在VMWare中装oracle,突然发现硬盘空间不够用,只好新加一个虚拟SCSI硬盘.
#fdisk /dev/sdb进入fdisk命令模式,按m查看帮助得知,n创建新区Command(mforhelp):n输入p创建主分区(一共可建4个,这里我只有建一个就ok)Commandaction eextendedpprimarypartition(1-4)P输入分区编号1Partionnumber(1-4):1FirstCylinder(1-1014,default1):1第一个主分区起始的磁盘柱面 Lastcylindetor+sizaor+sizeMor+sizeK:2048M 分区大小,我新增的硬盘一共2Gok,分区完毕.接下来格式化#mkfs-text3-c/dev/sdb1格式化第二个硬盘的分区1为ext3文件系统接下来把分区挂载到某个目录#mkdir oracle 建立/oracle目录#mount/dev/sdb1/oracle但这样每次重启都要重新加载,所以要修改/etc/fstab以自动加载#vi /etc/fstab在末尾加上/dev/sdb1/oracleext3defaults12 搞定收工!
『伍』 linux下磁盘管理之利器 lvm使用介绍
一、LVM 简介
LVM(Logical Volume Manager)是一个应用于Linux的内核的逻辑卷管理器,是Linux环境下对磁盘进行分区管理的一种机制。先介绍几个有关LVM的名词
1、PV(物理卷)可以是一个磁盘,一个分区。由PE(物理盘区)组成,多个PV可以组成一个VG(卷组).
2、VG(卷组)多个物理卷组成的一个组,但是卷组不可以直接使用,需要在上面创LV(逻辑卷)才可以使用。VG上可以创建多个LV。
3、PE(物理盘区)就像我们之前学习的磁盘的block块,默认是4MB。
4、LV(逻辑卷) 是建立在卷组之上的一个可用空间。有物理边界和逻辑边界两种边界。
二、相关命令介绍
1、物理卷PV
pvcreate 创建pv 例:pvcreate /dev/sda1
pvs 查看pv信息 例:直接在命令行里输入pvs
pvdisplay 查看pv详细信息 例:pvcreate /dev/sda1
pvmove 将pv数据移动到其他pv 例:pvmove /dev/sda1 /dev/sda4
pvremove 将pv删除 例:pvremove /dev/sda1
2、卷组VG
2.1 创建、查看、删除vg
vgcreate 创建vg 例:vgcreate myvg /dev/sda{m,n}
vgs 查看vg信息 例:直接在命令行里输入vgs
vgdisplay 查看vg详细信息 例:vgdisplay myvg
vgremove 将vg删除 例:vgremove myvg
2.2 扩展vg
首先准备好一个PV;
然后使用vgextend命令即可完成扩展;
格式: vgextend VG_NAME /PATH/TO/PV
vgextend myvg /dev/sdb2 扩展myvg卷组,把/dev/sda2加进去
2.3 缩减vg
1)确定要移除的PV;
2)将此PV上的数据转移至其它PV;
pvmove /path/to/pv
3)从卷组中将此PV移除;
格式:vgrece VG_NAME /PATH/TO/PV
vgrece myvg /dev/sdb2 缩减myvg卷组,把/dev/sda2去掉
3 逻辑卷LV
3.1 创建、查看、删除lv
lvcreate 创建lv 例:lvcreate lv1 /dev/myvg
lvs 查看lv信息 例:直接在命令行里输入lvs
lvdisplay 查看lv详细信息 例:vgdisplay lv1
lvremove 将lv 移除 例:lvremove /dev/myvg/lv1
3.2 扩展lv
确定扩展多大
确定当前逻辑卷所在的卷组有足够的空闲空间;
扩展:
1、物理边界
lvextend -L [+]SIZE /path/to/lv
2、逻辑边界
resize2fs /path/to/device
3.3 缩减lv
确定缩减的大小,但前提是至少能容纳原有的所有数据。
缩减:
1)卸载并强行检测文件系统;
e2fsck -f
2)逻辑边界
resize2fs /path/to/device SIZE
3)物理边界
lvrece -L [-]SIZE /path/to/lv
4、快照卷
1) 生命周期为整个数据时长;在这段时长内,数据的增长量不能超出快照卷大小;
2) 快照卷应该是只读的;
3) 跟原卷在同一卷组内;
lvcreate
-L 指定快照卷的大小
-s 创建快照卷
-p r 创建的快照卷为只读访问
格式:
lvcreate -L SIZE -s -p r -n LV_NAME /path/to/lv
三、lv之示例
1、创建一个分区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root@stau11 ~]# fdisk -l //查看分区的情况
[root@stau11 ~]# fdisk /dev/sda //进行分区
Command (m for help): n //n为添加一个分区,p查看分区
First cylinder (2898-10443, default 2898): //按【Enter】键决定
Using default value 2898 //起始柱面选择默认 值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289810443, default 10443): +2G // 给2G的大小
Command (m for help): t //更改分区类型
Partition number (1-5): 5 //选着分区
Hex code (type L to list codes): l //分区类型列表
Hex code (type L to list codes):8e //将新添加的分区标注成lvm
Command (m for help): p //查看分区表
/dev/sda5 2756 2999 1959898+ 8e Linux LVM
Command (m for help): w //保存
[root@localhost ~]# partprobe /dev/sda //是系统识别分区(代替重启)
[root@localhost ~]# mkfs.ext3 /dev/sda5 //格式化新添加的分区
2、PV的创建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root@localhost ~]# pvcreate /dev/sda5 //创建pv
Writing physical volume data to disk "/dev/sda5"
Physical volume "/dev/sda5" successfully created
[root@localhost ~]# pvs //查看当前pv的信息
PV VG Fmt Attr PSize PFree
/dev/sda5 lvm2 a-- 1.87G 1.87G
3、VG的创建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root@localhost ~]# vgcreate vg0 /dev/sda5 //vg0为当前vg的名
Volume group "vg0" successfully created
[root@localhost ~]# vgs //查看vg的信息
VG #PV #LV #SN Attr VSize VFree
vg0 1 0 0 wz--n- 1.87G 1.87G
4、lv的创建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root@localhost ~]# lvcreate -L 500M -n lv01 vg0
Logical volume "lv01" created
[root@localhost ~]# lvs //查看lv的信息
LV VG Attr LSize Origin Snap% Move Log Copy% Convert
lv01 vg0 -wi-a- 500.00M
You have mail in /var/spool/mail/root
[root@localhost ~]# mkfs.ext3 /dev/vg0/lv01 //格式化
lvm的使用
5、lv的增大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root@localhost ~]# lvextend -L +300M /dev/vg0/lv01 //(原来lv大小500M ,拉伸分区到 800M) Extending logical volume lv01 to 800.00 MB
Logical volume lv01 successfully resized
[root@localhost ~]# resize2fs /dev/vg0/lv01 //拉伸文件系统
[root@localhost ~]# lvs
LV VG Attr LSize Origin Snap% Move Log Copy% Convert
lv01 vg0 -wi-ao 800.00M //大小变成了800M
6、lv的减小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 umount /dev/vg0/lv01 //卸载逻辑卷/dev/vg0/lv01
# df -h //查看
# e2fsck -f /dev/vg0/lv01 //磁盘校验
# resize2fs /dev/vg0/lv01 500M //回缩文件系统到 500M
# lvrece -L 500M /dev/vg0/lv01 //回缩分区到 500M
WARNING: Recing active logical volume to 500.00 MB
THIS MAY DESTROY YOUR DATA (filesystem etc.)
Do you really want to rece lv01? [y/n]: y
# lvs
LV VG Attr LSize Origin Snap% Move Log Copy% Convert
lv01 vg0 -wi-a- 500.00M //此时已变成500M大小
# mount /dev/vg0/lv01 /mnt/lv01 //重新挂载分区
# df -h //查看
# ls /mnt/lv01 //查看文件
四、lvm的系统快照
1、挂载lvm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root@localhost ~] # mount /dev/vg0/lv01 /mnt/lv01
[root@localhost ~]# cd /mnt/lv01
[root@localhost lv01]# touch {a,b,c}{a,b,c}
[root@localhost lv01]# ls
aa ab ac ba bb bc ca cb cc lost+found lv.file restoresymtable
2、为lvm创建快照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root@localhost lv01]# lvcreate -L 64M -s -n lv-backup /dev/vg0/lv01
Logical volume "lv-backup" created
3、挂载快照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root@localhost lv01]# mkdir /mnt/lv-backup
[root@localhost mnt]# mount -o ro /dev/vg0/lv-backup /mnt/lv-backup/
4、备份快照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root@localhost tmp]# mp -0u -f /tmp/lv-backup.mp /mnt/lv-backup/ //备份
DUMP: Date of this level 0 mp: Sun Nov 11 14:53:31 2012
DUMP: Dumping /dev/mapper/vg0-lv--backup (/mnt/lv-backup) to /tmp/lv-backup.mp
5、删除快照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root@localhost tmp]# umount /mnt/lv-backup/
[root@localhost tmp]# lvremove /dev/vg0/lv-backup
Do you really want to remove active logical volume lv-backup? [y/n]: y
Logical volume "lv-backup" successfully removed
6、清空/dev/vg0/lv01下得内容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root@localhost tmp]# umount /mnt/lv01
[root@localhost tmp]# mkfs.ext3 /dev/vg0/lv01
mke2fs 1.39 (29-May-2006)
Filesystem label=
OS type: Linux
7、lvm的关闭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root@localhost ~]# umount /mnt/lv01
[root@localhost ~]# lvremove /dev/vg0/lv01 //删除lv
Do you really want to remove active logical volume lv01? [y/n]: y
Logical volume "lv01" successfully removed
[root@localhost ~]# vgchange -a n vg0 //使vg0不具有active标志
0 logical volume(s) in volume group "vg0" now active
[root@localhost ~]# vgremove vg0 //删除vg
Volume group "vg0" successfully removed
[root@localhost ~]# pvremove /dev/sda5 //删除pv
Labels on physical volume "/dev/sda5" successfully wiped
『陆』 Linux 修改磁盘名
那个是设备名,是启动时由udev自动创建的链接,改了也没用,我的做法是改/etc/fstab,自内己创建几个文容件夹,文件夹的名字好改吧?然后去改fstab,将挂载点改成自己创建的文件夹,比如说/windows/C、/windows/D……
然后系统启动的时候就自动挂载了,你去访问自己创建的文件夹就是访问那些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