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linux内核进程管理之SMP调度
Linux文件系统详解
一文透彻了解缺页异常
ARM架构处理器解析【最全的一篇!】
Linux内核操作系统: 内存映射(图文详解)!
代码大佬的【Linux内核开发笔记】分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Linux文件系统详解
深入理解Linux内核中的文件系统架构和操作,提供实用的编程技巧和解决方案。
一文透彻了解缺页异常
详细解析Linux内核中缺页异常的原理和处理机制,包括系统调用和内核线程接口。
ARM架构处理器解析【最全的一篇!】
全面解析ARM架构处理器的特性、设计原理以及在Linux内核中的应用。
Linux内核操作系统: 内存映射(图文详解)!
详细介绍Linux内核中内存映射的工作原理、实现机制及其在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性。
代码大佬的【Linux内核开发笔记】分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分享Linux内核开发过程中的技巧、经验和最佳实践,帮助开发者提高编程技能和效率。
SMP调度详解
深入分析SMP系统中的进程调度策略,包括处理器亲和性设置、调度类拓展、负载均衡算法等关键概念。
进程的cpu亲和性设置
解释如何通过系统调用和API接口来设置进程的cpu亲和性,以及内核线程的相关操作。
使用cpuset配置
阐述管理员如何使用cpuset管理进程的处理器亲和性和内存资源分配,以及与cgroup的整合。
调度器的拓展
介绍SMP系统中调度器的扩展特性,包括进程的cpu负载均衡和优先级调整机制。
公平调度类的cpu负载均衡
详解公平调度类在多处理器系统中的负载均衡实现,关注进程迁移策略和负载均衡算法。
实时调度类的cpu负载均衡
分析实时调度类如何在处理器负载均衡中实现动态调整,以保证关键进程的优先级。
公平运行队列的计算与负载均衡
阐述公平运行队列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基于这些信息执行处理器负载均衡策略。
迁移线程与主动负载均衡
解释迁移线程在SMP调度中的作用,包括处理迁移请求和执行主动负载均衡的过程。
隔离处理器
说明如何通过引导内核参数来隔离特定处理器,避免它们参与SMP负载均衡。
Linux内核进程管理之SMP调度
总结SMP系统中进程管理的核心概念、实现机制以及最佳实践,为开发者提供深入理解与高效应用的指南。
B. linux内核SMP负载均衡浅析
在Linux SMP(对称多处理器)环境下,进程的调度与负载均衡是一个关键问题。每个CPU对应一个可执行队列(run_queue),当进程处于可执行状态(TASK_RUNNING)时,会被加入到其中一个队列,以便由调度程序安排在相应的CPU上运行。这种设计有其优势:持续运行的进程倾向于在同一CPU上运行,有利于进程数据的缓存,提高运行效率;各个CPU的调度程序仅访问自己的队列,避免了竞争。然而,这种设计也可能导致各个队列中的进程不均衡,产生“一些CPU空闲、一些CPU过载”的混乱局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入了负载均衡(load_balance)机制,通过在一定时机将进程从一个队列迁移到另一个队列,以保持CPU负载均衡。负载均衡的“均衡”定义涉及对不同调度策略(实时进程与普通进程)的具体逻辑区分。
对于实时进程,调度遵循严格优先级原则。在单CPU环境下,总是运行优先级最高的进程,直到该进程离开可执行状态,新优先级最高的进程开始运行。在SMP环境下,所有CPU运行优先级最高的进程,如果实时进程数量不足CPU数量,剩余CPU用于普通进程。实时进程的负载均衡侧重于维持优先级最高的进程在各个CPU上的分布,通过优先级变化触发负载均衡,确保实时进程的调度与分配保持平衡。
实时进程的负载均衡通过pull_rt_task和push_rt_task函数实现。pull_rt_task函数将其他CPU的队列中优先级较高的实时进程迁移到当前CPU的队列,而push_rt_task函数则将当前队列中多余的实时进程推至其他队列。这些操作基于优先级和运行状态的严格规则,确保实时进程的高效分配。
普通进程的负载均衡相对宽松,不强制要求严格优先级关系。普通进程的均衡意味着CPU时间的合理分配,通过允许一定程度的不均衡,采用异步策略调整负载。普通进程的负载均衡在进程状态改变(如睡眠、退出可执行状态)时触发,尝试平滑调整系统中的负载分布。
负载均衡的核心逻辑在于维护队列负载的均衡状态。实时进程通过特定的优先级变化触发负载均衡,而普通进程则在进程状态改变时触发。负载均衡的目标是通过平滑的进程迁移,确保各个队列的负载接近均衡状态,从而实现CPU资源的有效利用。
调度域(sched_domain)的概念用于描述CPU之间的亲缘关系,通过调度域层次结构,内核能够识别CPU间的亲缘性。实时进程的负载均衡在调度域的层次中较为有限,主要关注于调度组间的负载平衡。普通进程的负载均衡则在较低层次的调度域中频繁进行,以实现更细粒度的负载均衡。
在处理负载均衡时,还需考虑进程亲和力、迁移线程以及负载迁移的限制。负载迁移过程中,如果遇到进程亲和力限制或进程正在目标CPU上运行,可能会导致迁移失败。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内核会触发主动负载均衡(active_load_balance),尝试通过唤醒目标CPU的迁移线程,将未能迁移的进程推到当前CPU上。此外,负载均衡过程中考虑了进程的热缓存状态,以减少数据丢失和提高迁移效率。
综上所述,Linux内核通过一系列策略和机制实现SMP环境下的负载均衡,确保CPU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系统整体性能和稳定性。
C. linux负载均衡lvs原理详细讲解 什么是lvs负载均衡技术
LVS共有三种模式,优缺点比较如下:
NAT模式
优点:集群中的物理服务器可以使用任何支持TCP/IP操作系统,物理服务器可以分配Internet的保留私有地址,只有负载均衡器需要一个合法的IP地址。
不足:扩展性有限。当服务器节点(普通PC服务器)数据增长到20个或更多时,负载均衡器将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因为所有的请求包和应答包都需要经过负载均衡器再生。假使TCP包的平均长度是536字节的话,平均包再生延迟时间大约为60us(在Pentium处理器上计算的,采用更快的处理器将使得这个延迟时间变短),负载均衡器的最大容许能力为8.93M/s,假定每台物理服务器的平台容许能力为400K/s来计算,负责均衡器能为22台物理服务器计算。
TUN模式
我们发现,许多Internet服务(例如WEB服务器)的请求包很短小,而应答包通常很大。
优点:负载均衡器只负责将请求包分发给物理服务器,而物理服务器将应答包直接发给用户。所以,负载均衡器能处理很巨大的请求量,这种方式,一台负载均衡能为超过100台的物理服务器服务,负载均衡器不再是系统的瓶颈。使用VS-TUN方式,如果你的负载均衡器拥有100M的全双工网卡的话,就能使得整个Virtual Server能达到1G的吞吐量。
不足:但是,这种方式需要所有的服务器支持”IP Tunneling”(IP Encapsulation)协议,我仅在Linux系统上实现了这个,如果你能让其它操作系统支持,还在探索之中。
DR模式
优点:和VS-TUN一样,负载均衡器也只是分发请求,应答包通过单独的路由方法返回给客户端。与VS-TUN相比,VS-DR这种实现方式不需要隧道结构,因此可以使用大多数操作系统做为物理服务器,其中包括:Linux 2.0.36、2.2.9、2.2.10、2.2.12;Solaris 2.5.1、2.6、2.7;FreeBSD 3.1、3.2、3.3;NT4.0无需打补丁;IRIX 6.5;HPUX11等。
不足:要求负载均衡器的网卡必须与物理网卡在一个物理段上
D. 探索Linux中F5负载均衡的实用性linuxf5
《探索Linux中F5负载均衡的实用性》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迁移到云服务器。Linux的可靠性,性能和兼容性使其成为云计算中的佼佼者。其中最受欢迎的优势之一,就是其支持多种负载均衡方案。尤其是由F5实现的负载均衡,不仅能够提高网络效率,还可以提供灵活,可靠,安全的云平台服务。
F5负载均衡可以用于将多台实例连接到一个统一的服务器,以分发网络负载和减轻网络压力。它可以动态地将网络请求分派给多台服务器,以使用最少的资源提供最大的性能。F5负载均衡具有以下优点:
– 保护服务稳定性:F5负载均衡感知了常见的服务中断,它可以自动重新分配网络流量到其他健康的服务器中。这样可以保护服务稳定性,并有助于实现快速恢复。
– 避免拥堵:F5负载均衡可以自动管理网络请求,以避免单个服务器的拥堵,并更加有效地分发网络负载,以提高系统性能。
– 优化应用服务:F5负载均衡可以根据客户端IP准确地定位服务,使得在不同地理位置都能获得同样准确的服务。
无论您的企业面临的是系统可靠性,负载均衡还是高可用性的挑战,F5负载均衡在Linux中都可以提供有力的支持。此外,用户可以利用F5的脚本功能,灵活地实现特定的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以下是F5扩容代码:
# 定义F5负载均衡器
bigip = BigIP(
hostname=””,
username=””,
password=””
)
# 添加服务器到负载均衡器
bigip.add_server(“web_server1″, ip_address=”192.0.2.10″, port=80, pool_name=”WebServers”)
# 将添加的服务器添加到池中
bigip.add_server_to_pool(“WebServers”, “web_server1”)
# 启用F5负载均衡器
bigip.enable_service()
综上所述,F5负载均衡的可靠性,性能和兼容性在Linux中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有效地提高Linux云服务器的性能,提供灵活,可靠,安全的云平台服务,是Linux云服务器深度优化的不可或缺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