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编程系统 > linux进程管理实验原理

linux进程管理实验原理

发布时间:2023-05-08 08:32:38

linux实验 创建进程

这是 伪代码 ,read()需要你扩展
pid_t pid;
pid = fork();
if(pid ==0){
read();
exit(0);
}
else{
wait(NULL);
……
}

❷ 如果想学Linux,应该怎么学

对于Linux的学习,可以分为四个阶段,Linux初级入门阶段→Linux中级进阶→高级进阶→Linux资深方向细化阶段
第一阶段: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需要把linux学习路线搞清楚,任何学习都是循序渐进的,所以学linux也是需要有一定的路线。
1. Linux基础知识、基本命令;
2. Linux用户及权限基础;
3. Linux系统进程管理进阶;
4. linux高效文本、文件处理命令;
5. shell脚本入门
第二阶段:中级进阶
中级进阶需要在充分了解linux原理和基础知识之后,对上层的应用和服务进行深入学习,其中说到服务肯定涉及到网络的相关知识,是需要花时间学习的。
1. TCP/IP网络基础;
2. Linux企业常用服务;
3. Linux企业级安全原理和防范技巧;
4. 加密/解密原理及数据安全、系统服务访问控制及服务安全基础;
5. iptables安全策略构建;
6. shell脚本进阶;
7. MySQL应用原理及管理入门
第三阶段:Linux高级进阶
1. http服务代理缓存加速;
2. 企业级负载集群;
3. 企业级高可用集群;
4. 运维监控zabbix详解;
5. 运维自动化学习;
第四阶段:Linux资深方向细化
1. 大数据方向;
2. 云计算方向;
3. 运维开发;
4. 自动化运维;
5. 运维架构师

❸ 学习Linux的步骤是怎样的

对于Linux的学习,可以分为四个阶段,Linux初级入门阶段→Linux中级进阶→Linux高级进阶→Linux资深方向细化阶段
第一阶段: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需要把linux学习路线搞清楚,任何学习都是循序渐进的,所以学linux也是需要有一定的路线。
1. Linux基础知识、基本命令;
2. Linux用户及权限基础;
3. Linux系统进程管理进阶;
4. linux高效文本、文件处理命令;
5. shell脚本入门
第二阶段:中级进阶
中级进阶需要在充分了解linux原理和基础知识之后,对上层的应用和服务进行深入学习,其中说到服务肯定涉及到网络的相关知识,是需要花时间学习的。
1. TCP/IP网络基础;
2. Linux企业常用服务;
3. Linux企业级安全原理和防范技巧;
4. 加密/解密原理及数据安全、系统服务访问控制及服务安全基础;
5. iptables安全策略构建;
6. shell脚本进阶;
7. MySQL应用原理及管理入门
第三阶段:Linux高级进阶
1. http服务代理缓存加速;
2. 企业级负载集群;
3. 企业级高可用集群;
4. 运维监控zabbix详解;
5. 运维自动化学习;
第四阶段:Linux资深方向细化
1. 大数据方向;
2. 云计算方向;
3. 运维开发;
4. 自动化运维;
5. 运维架构师
以上是Linux的一个学习方向和路线,对于Linux学习是一个需要坚持的过程,也许通过自学或者培训,3至6个月都可以把基本知识学会,但是重在实践,深入的思考和不断的摸索,你会发现Linux更多的美!

❹ 麻烦解释一下linux下进程和线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linux下多线程和多进程通信的实现方法,请通俗解释

兄弟看到你这么高的分我就找了些资料:也算是对昨天学的知识总结一下吧
一、先说概念不管是windows还是linux下的进程和线程概念都是一样的,只是管理进程和线程的方式不一样,这个是前提,到时候你可别问我windows下进程和线程啊。这个涉及到操作系统原理。下面给你解答。
说道进程不得不提作业这个名词 ,我想兄弟你电脑里不会有一个程序吧对不?当你的系统启动完毕后你看看你的任务管理器里是不是有很多进程呢?那么多程序是怎么调如内存呢?能理解吗?这里要明白程序和进程的关系,程序是你磁盘上的一个文件,当你需要它时进入内存后才成为进程,好比QQ在磁盘上就是一个文件而已,只有进入了内存才成为进程,进程是活动的。QQ要扫描你文件啊,记录你聊天记录啊,偷偷上传个啥东西什么的你也不知道对不,他是活动的。这个能明白吗?
再看作业,这个作业可不是你写作业的那个作业啊。系统一看好家伙你个QQ那么大的家伙你想一下子进入内存啊?没门!慢慢来嘛,系统就把QQ程序分为好几块,这几块不能乱分的,要符合自然结构就是循环啦选择啦这样的结构,你把人家循环结构咔嚓截断了,怎么让人家QQ运行啊?这就是作业要一块一块的进入内存,同时要为作业产生JCB(JOB CONTROL BLOCK)作业控制块,你进入内存不能乱跑啊,要听系统的话,你要是进入系统自己的内存。框一下,内存不能读写 对话框就出来了,严重点直接蓝脸给你!你懂得。这是window下的,linux下直接给你报错!没事了就!所一系统通过jcb控制进程。JCB包含了进程号优先级好多内容,你打开你的windows任务管理器看看进程是不是有好多属性啊?那就是PCB(PRCESS,CONTROL BLOCK)同理作业也包含那些内容只是多少而已。下面写出进程特点:
1、进程是分配计算机资源最小的单位。你想啊人是要用程序干活的吧?你把程序调入内存成了就成了进程,所以说进程是分配资源的最小单位。你在linux下打开终端输入top命令看是不是有好多进程?
2、进程有操作系统为作业产生。有“父进程”产生“子进程”之间是父子关系,并可以继续向下产生“子进程”。还拿QQ来说,你双击QQ.exe。QQ启动了输入账号密码打开主界面了。这时候你要聊天,QQ进程赶紧产生个“儿子”说 “儿子你去陪主人聊天去吧。这样子进程产生了。突然你想看美女要传照片这时候那个”儿子“有”生“了一个”儿子“说”儿子“你去传照片。那个“儿子领到任务去传照片了。这时你想关了QQ,QQ提示你说”你还有个“儿子”和“孙子”还在干活呢你真要结束吗?你蒽了确定。QQ对他“儿子”(你聊天窗口)说:”儿子啊对不起了,主人要关闭我你也不能活啊“咔嚓一下”儿子“死了,儿子死之前对他儿子说:“儿子啊你爷爷不让我活了,你也别活了咔嚓孙子也死了。最后世界安静了。这就是进程的父子关系。能明白吗?记住:进程之活动在内存中。不能使用CPU,只管分配资源。
再说线程:线程也产生在内存中并且在内存中存在相当长的时间,但它的活动区域主要在CPU中,并且运行和灭亡都存在于CPU中,可以这么说,线程是程序中能被系统调度进入CPU中最小程序单位,它能直接使用进程分配的CPU的资源。
还拿QQ来说当你要传文件时QQ总要判断一下文件的扩展名吧,ok这时那个”儿子“赶紧对它爸爸说我需要一个线程判断扩展名QQ赶紧对一个管这个的线程说:”快点去CPU里计算下那个扩展名是什么然后向主人报告计算完了就“死了”消亡了,但是它的线程还在内存中!还等着你下一次传文件然后计算然后消亡!
线程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一个在CPU,一个在内存里还能有关系吗对不?CPU在每一个瞬间只能进入一个线程,当线程进入CPU时立即产生一个新的线程,新线程仍停留在内存中,就好比上面那个传文件还会等着你再传文件再计算扩展名。
线程相对线程是独立的,但它在内存中并不是独立的,这就好比你不开QQ能用QQ传输文件吗?它只存在与进程分配的资源中,也就是说计算扩展名这个线程只能停留在QQ这个进程中,不能跑到别的进程里!!相当于程序产生了新的进程和线程,进程向CPU申请资源,再有线程来使用,他们都是为程序服务的只是分工不同!
因为你没提问linux下是怎么管理进程和线程的所以我就不回答了,这个问题我建议你还是看看《笨兔兔的故事》里面讲到了linux是怎么管理进程和线程的。挺幽默的比我说得还好。
你第二个问题说实话我回答不了你!我想你现在连进程和线程还没理解第二个你更理解不了了你说对不?我猜的其实你用C/C++不管是在windows下编程还是在Linux下编程思想都是一样的对吧,如果你理解了在windows下线程间通信,在linux更没问题了!
参考资料:黑客手册2009合订本非安全第一二季244页,245页,328页,329页,398页,399页
浅谈操作系统原理 (一 二三)
ubuntu中文论坛 笨兔兔的故事
http://forum.ubuntu.org.cn/viewtopic.php?f=120&t=267518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理解

❺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包括进程管理、进程的同步和互斥、存储管理)

- 课程设计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程序
课程概述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系统设置必修课程。教学总时数72.4学分,开设一学期。前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面向对象编程和数据结构。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是腊镇启计算机专业的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脑作业系统的设计和组成的基本原则之一;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新的概念,术语和术语;了解计算机的发展,操作系统的功能和设计技巧和方法,基本操作使用最常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DOS,Windows,UNIX或Linux)的。

?课程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概述电脑的操作系统,作业管理,文件管理,存储管理,输入输出设备管理,工艺和管理处理器,操作系统结构和编程。

二,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章概述操作系统的中

教学内容: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发展形成的操作系统和五个主要类型,操作系统五大功能特性的操作系统的性能,配置的操作系统,“生成”的概念

教学要求:

主:什么是操作系统;知道五类和五功能的操作系统;

至少掌握:掌握操作系统的安装,使用和维护的实际怀抱;

理解:如何理解一个初步的了解,熟悉和解剖学的人机交互界面的操作系统

任务的作业管理

教学内容如下:

的特点,人机界面的发展;操作系统的shell语言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代接口的发展特点,基本键盘命令和系统调用任务调度算法; 教学要求:

主的人机界面设计

大师:掌握基本的作业系统人机界面的设计思路;

理解:传统的接口界面

章文件管理的

教学内容:

文件管理任务和功能的操作系统文件的结构和分类的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的文件,文件目录结构,文件访问控制和安全机制,文件系统模型结构;

教学要求:

水平:基本的文件访问控制和系统管理;
>掌握的文件系统目录分类管理功能;

理解:文件系统的程序设计

的章内部存储管理

教学内容:

内存分区,分页,子段的管理理念;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内存“扩展”技术;存储管理,支柱存储管理的内存分配算法的

教学的要求:

掌握基本配置:内存管理和调度方法;

主:主不同的分区存储管理,分页和分段方法;

有关:有效利用的内存空间

第五章输入和输出设备管理器的教学内容:

的输入和输出设备的功能分类;独占的,共享的,虚拟装置的管理功能;输入和输出设备的处理程序;管理策略的输入和输出设备;

教学要求:

法师:法师的输入和输出设备的管理特性;

法师:法师分类设计方法的输入和输出设备;

明白了:

编程元素的输入和输出设备处理程序第

教学内容的低级别的处理器管理:

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过程”的概念,过程的并发和并行的基本状态的转换的过程;进程调度算法进程同步和互斥过程PV操作,“锁”的概念;

教学要求:

大师:在操作系统内核运行的基本概念“过程“;

掌握的基本转换过程中的状态和特征;

理解:操作系统

教学内容,进程调度算法的编程方案的结构

BR />第七章:

操作分层的模块化的系统结构设计和操作系统的测试;的

教学的要求: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基本的设计思路和方法现代计算机操作系统

三,教学媒体

本课程使用的教学媒体:文字材料,视频材料,网络教学和辅导。

1。文字材料

计算机操作系统(2)武企业万元清华大旅唤学出版社

注:本课程实验的主要教材。

文字教材过程中的主要传播媒介。准备的文字材料,同时保持先进性,科学的学科体系,这两种作业系统的理论,技术,实现了一体化的三个强调的能力。

2。视频教材

该课程16节和视频,每讲50分钟,讲授的课程集中困难,科目汇总。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操作系统的整体概念和思想,伍启元教授扬声器。

当然,视频与相应的文字材料,注重艺术表达播放视频教材,教学形象化。

3。

在线教学网上教学和指导,咨询与上述有机介质方面的作用:(1)释放的教学和指导性文件,课程公告,咨询,参考材料;(2)根据工程进度教学,心理咨询聊天室发表的一篇文章“自我测试题(3)实时Q&A,一天到一天的课程论坛Q;(4)开展网上教师培训与教学研讨会。

文字材料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视频教科书的补充文字材料,在线咨询是一个方便的教学和学习方式的互动。总之,分工和各种媒体,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以方便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教学安排建议

当然主要教科书和课程实验教学安排建议

教学点,请根据中央电大统一安排课程,面对面辅导的要求,如表1所示。

表1的主要教科轮如书和课程实验教学安排建议

每周教学内容小时的实验内容推荐小时

操作系统的教学安排概述

2操作系统定义了五种类型, 5 4

三人人机界面管理Linux的实践准备1

四个工作管理任务调度4

五个文件管理的任务和功能的Linux操作系统命令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4

7个存储管理任务和功能2命令解释器4

九编制2

八分分配存储管理段4

分配的存储管理作业调度模拟编程的六个文件10设备管理的任务和职能

11种设备,技术和管理存储分配管理设计4

过程的定义和特征4 13进程调度和通信进程调度模拟编程 p> 15操作系统级模块结构僵局的产生和处理14 26 4

(总复习)4

共56条16

课程视频内容,示于表2。

章教学内容表2视频教材课程小时的视频时间分配

操作系统提供了一个概述8小时4

运营管理8小时2

文件管理2

8小时的存储管理8小时

5个设备管理器

6过程管理8小时10小时4

7操作系统的系统程序结构6小时0

56小时16

2在线咨询在线咨询内容

包括教学文件,课程辅导,网络教室。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偶尔的在线课程相关的辅导材料,定期,根据教学在线辅导和考试Q&A活动,适当安排的需要。具体安排如下:



包括课程介绍,教师,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学档案。

?课程辅导

包括课程学习和答案,专题辅导,习题和答案,自我测试,评估说明,网上还提供了教师讲课教案教学点的教学使用。

?网络课堂

包括直播课堂和IP课件。

基于网络的教学活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一般集中在每学期安排的实时在线辅导学生,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具体的时间表,每学期上发布的TVU的网上家园。

?论坛:每天的日常应答的过程中。

课程的课堂直播第一学期,通过教育电视台播出,安排四次直播课堂,每次50分钟。的第一堂课3个教学点,难点的教学和演讲后代表咨询审查的辅导和考试说明的过程中反映的共性问题。直播课堂挂在网页上的内容。

工作

课程形成性评估书,当然工作量。工作成绩计入课程成绩。中央电大的工作,不时抽查,检查审查和完成作业。

课程考试,请参阅“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评估的指示。建议

五,教学方法?教学建议

(1)计算机操作系统是一个实用的课程。其特点是概念多,涉及范围广。要求教学辅导深和混乱的概念来进行详细说明,并详细描述每章的重点,管理和控制的调度算法技能。

(2)注重培养学生熟悉的操作系统,以及在维护操作系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议

(1)从宏观和微观把握学习操作系统。在宏观上,要认识到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操作系统的地位清除操作系统的整体结构;微观方面应把握的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资源(过程中,处理器,内存,文件,设备),了解概念,原理和技术。

(2)操作系统是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技术相结合的联想日常生活学习重复熟悉的样品管理实现运营系统的管理方法,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3)要注意加强自我学习的能力,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的“学习”的文化。

❻ 「图文结合」Linux 进程、线程、文件描述符的底层原理

开发十年经验总结,阿里架构师的手写Spring boot原理实践文档

阿里架构师的这份:Redis核心原理与应用实践,带你手撕Redis

Tomcat结构原理详解

说到进程,恐怕面试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线程和进程的关系了,那么先说一下答案: 在 Linux 系统中,进程和线程几乎没有区别

Linux 中的进程其实就是一个数据结构,顺带可以理解文件描述符、重定向、管道命令的底层工作原理,最后我们从操作系统的角度看看为什么说线程和进程基本没有区别。

首先,抽象地来说,我们的计算机就是这个东西:

这个大的矩形表示计算机的 内存空间 ,其中的小矩形代表 进程 ,左下角的圆形表示 磁盘 ,右下角的图形表示一些 输入输出设备 ,比如鼠标键盘显示器等等。另外,注意到内存空间被划分为了两块,上半部分表示 用户空间 ,下半部分表示 内核空间

用户空间装着用户进程需要使用的资源,比如你在程序代码里开一个数组,这个数组肯定存在用户空间;内核空间存放内核进程需要加载的系统资源,这一些资源一般是不允许用户访问的。但是注意有的用户进程会共享一些内核空间的资源,比如一些动态链接库等等。

我们用 C 语言写一个 hello 程序,编译后得到一个可执行文件,在命令行运行就可以打印出一句 hello world,然后程序退出。在操作系统层面,就是新建了一个进程,这个进程将我们编译出来的可执行文件读入内存空间,然后执行,最后退出。

你编译好的那个可执行程序只是一个文件,不是进程,可执行文件必须要载入内存,包装成一个进程才能真正跑起来。进程是要依靠操作系统创建的,每个进程都有它的固有属性,比如进程号(PID)、进程状态、打开的文件等等,进程创建好之后,读入你的程序,你的程序才被系统执行。

那么,操作系统是如何创建进程的呢? 对于操作系统,进程就是一个数据结构 ,我们直接来看 Linux 的源码:

task_struct 就是 Linux 内核对于一个进程的描述,也可以称为「进程描述符」。源码比较复杂,我这里就截取了一小部分比较常见的。

我们主要聊聊 mm 指针和 files 指针。 mm 指向的是进程的虚拟内存,也就是载入资源和可执行文件的地方; files 指针指向一个数组,这个数组里装着所有该进程打开的文件的指针。

先说 files ,它是一个文件指针数组。一般来说,一个进程会从 files[0] 读取输入,将输出写入 files[1] ,将错误信息写入 files[2] 。

举个例子,以我们的角度 C 语言的 printf 函数是向命令行打印字符,但是从进程的角度来看,就是向 files[1] 写入数据;同理, scanf 函数就是进程试图从 files[0] 这个文件中读取数据。

每个进程被创建时, files 的前三位被填入默认值,分别指向标准输入流、标准输出流、标准错误流。我们常说的「文件描述符」就是指这个文件指针数组的索引 ,所以程序的文件描述符默认情况下 0 是输入,1 是输出,2 是错误。

我们可以重新画一幅图:

对于一般的计算机,输入流是键盘,输出流是显示器,错误流也是显示器,所以现在这个进程和内核连了三根线。因为硬件都是由内核管理的,我们的进程需要通过「系统调用」让内核进程访问硬件资源。

PS:不要忘了,Linux 中一切都被抽象成文件,设备也是文件,可以进行读和写。

如果我们写的程序需要其他资源,比如打开一个文件进行读写,这也很简单,进行系统调用,让内核把文件打开,这个文件就会被放到 files 的第 4 个位置,对应文件描述符 3:

明白了这个原理, 输入重定向 就很好理解了,程序想读取数据的时候就会去 files[0] 读取,所以我们只要把 files[0] 指向一个文件,那么程序就会从这个文件中读取数据,而不是从键盘:

同理, 输出重定向 就是把 files[1] 指向一个文件,那么程序的输出就不会写入到显示器,而是写入到这个文件中:

错误重定向也是一样的,就不再赘述。

管道符其实也是异曲同工,把一个进程的输出流和另一个进程的输入流接起一条「管道」,数据就在其中传递,不得不说这种设计思想真的很巧妙:

到这里,你可能也看出「Linux 中一切皆文件」设计思路的高明了,不管是设备、另一个进程、socket 套接字还是真正的文件,全部都可以读写,统一装进一个简单的 files 数组,进程通过简单的文件描述符访问相应资源,具体细节交于操作系统,有效解耦,优美高效。

首先要明确的是,多进程和多线程都是并发,都可以提高处理器的利用效率,所以现在的关键是,多线程和多进程有啥区别。

为什么说 Linux 中线程和进程基本没有区别呢,因为从 Linux 内核的角度来看,并没有把线程和进程区别对待。

我们知道系统调用 fork() 可以新建一个子进程,函数 pthread() 可以新建一个线程。 但无论线程还是进程,都是用 task_struct 结构表示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共享的数据区域不同 。

换句话说,线程看起来跟进程没有区别,只是线程的某些数据区域和其父进程是共享的,而子进程是拷贝副本,而不是共享。就比如说, mm 结构和 files 结构在线程中都是共享的,我画两张图你就明白了:

所以说,我们的多线程程序要利用锁机制,避免多个线程同时往同一区域写入数据,否则可能造成数据错乱。

那么你可能问, 既然进程和线程差不多,而且多进程数据不共享,即不存在数据错乱的问题,为什么多线程的使用比多进程普遍得多呢 ?

因为现实中数据共享的并发更普遍呀,比如十个人同时从一个账户取十元,我们希望的是这个共享账户的余额正确减少一百元,而不是希望每人获得一个账户的拷贝,每个拷贝账户减少十元。

当然,必须要说明的是, 只有 Linux 系统将线程看做共享数据的进程 ,不对其做特殊看待 ,其他的很多操作系统是对线程和进程区别对待的,线程有其特有的数据结构,我个人认为不如 Linux 的这种设计简洁,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

在 Linux 中新建线程和进程的效率都是很高的,对于新建进程时内存区域拷贝的问题,Linux 采用了 -on-write 的策略优化,也就是并不真正复制父进程的内存空间,而是等到需要写操作时才去复制。 所以 Linux 中新建进程和新建线程都是很迅速的

❼ linux 管道原理

Linux原理的学习,我打算由浅入深,从上之下,也就是先了解个大概再逐个深入。先了解一下Linux的进程先。

一、Linux进程上下文

Linux进程上下文,我理解就是进程组成元素的集合。包括进程描述符tast_struct,正文段,数据段,栈,寄存器内容,页表等。

1)tast_struct

它是一种数据结构,存储着进程的描述信息,例如pid,uid,状态,信号项,打开文件表等。是进程管理和调度的重要依据。

2)用户栈和核心栈

顾名思义,用户栈是进程运行在用户态使用的栈,含有用户态执行时候函数调用的参数,局部变量等;核心栈是该进程运行在核心态下用的栈,保存调用系统函数所用的参数和调用序列。这两个栈的指针都保存在tast_struct结构中。

3)寄存器

保存程序计数器,状态字,通用寄存器,栈指针。

4)页表

线性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5)正文段,数据段。

二、Linux进程的状态

Linux中进程共有5个状态:就绪,可中断睡眠,不可中断睡眠,暂停,僵死。也就是说,linux不区分就绪和运行,它们统一叫做就绪态。进程所处的状态记录在tast_struct中。

三、进程的控制

1)进程树的形成

计算机启动后,BIOS从磁盘引导扇区加载系统引导程序,它将Linux系统装入内存,并跳到内核处执行,Linux内核就执行初始化工作:初始化硬件、初始化内部数据结构、建立进程0。进程0创建进程1,进程1是以后所有创建的进程的祖先,它负责初始化所有的用户进程。进程1创建shell进程,shell进程显示提示符,等待命令的输入。

2)进程的创建

任何一个用户进程的创建都是由现有的一个进程完成的,进程的创建要经过fork和exec两个过程。Fork是为新进程分配相应的数据结构,并将父进程的相应上下文信息复制过来。Exec是将可执行文件的正文和数据转入内存覆盖它原来的(从父进程复制过来的),并开始执行正文段。

3)进程的终止

系统调用exit()就可自我终结,exit释放除了tast_struct以外的所有上下文,父进程收到子进程终结的消息后,释放子进程的tast_struct。

4)进程的调度

进程的调度是由schele()完成的,一种情况是,当处理机从核心态向用户态转换之前,它会检查调度标志是否为1,如果是1,则运行schele(),执行进程的调度。另一种情况是进程自动放弃处理机,时候进行进程调度。

进程的调度过程分为两步,首先利用相关策略选择要执行的进程,然后进行上下文的切换。

四、进程的通信

进程的通信策略主要有,消息,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存储区和信号量。

1)信息

消息机制主要是用来传递进程间的软中断信号,通知对方发生了异步事件。发送进程将信号(约定好的符号)发送到目标进程的tast_struct中的信号项,接收进程看到有消息后就调用相应的处理程序,注意,处理程序必须到进程执行时候才能执行,不能立即响应。

2)管道

我理解就是两个进程使用告诉缓冲区中的一个队列(每两个进程一个),发送进程将数据发送到管道入口,接收进程从管道出口读数据。

3) 消息队列

消息队列是操作系统维护的一个个消息链表,发送进程根据消息标识符将消息添加到制定队列中,接收进程从中读取消息。

4)共享存储区

在内存中开辟一个区域,是个进程共享的,也就是说进程可以把它附加到自己的地址空间中,对此区域中的数据进行操作。

5)信号量

控制进程的同步。

❽ Linux进程管理及作业控制的启动进程

键入需要运行的程序的程序名,执行一个程序,其实也就是启动了一个进程。在Linux系统中每个进程都具有一个进程号,用于系统识别和调度进程。启动一个进程有两个主要途径:手工启动和调度启动,后者是事先进行设置,根据用户要求自行启动。 由用户输入命令,直接启动一个进程便是手工启动进程。但手工启动进程又可以分为很多种,根据启动的进程类型不同、性质不同,实际结果也不一样,下面分别介绍。
1. 前台启动
这或许是手工启动一个进程的最常用的方式。一般地,用户键入一个命令“ls –l”,这就已经启动了一个进程,而且是一个前台的进程。这时候系统其实已经处于一个多进程状态。或许有些用户会疑惑:我只启动了一个进程而已。但实际上有许多运行在后台的、系统启动时就已经自动启动的进程正在悄悄运行着。还有的用户在键入“ls –l”命令以后赶紧使用“ps –x”查看,却没有看到ls进程,也觉得很奇怪。其实这是因为ls这个进程结束太快,使用ps查看时该进程已经执行结束了。如果启动一个比较耗时的进程:
find / -name fox.jpg
然后再把该进程挂起,使用ps查看,就会看到一个find进程在里面。
2. 后台启动
直接从后台手工启动一个进程用得比较少一些,除非是该进程甚为耗时,且用户也不急着需要结果的时候。假设用户要启动一个需要长时间运行的格式化文本文件的进程。为了不使整个shell在格式化过程中都处于“瘫痪”状态,从后台启动这个进程是明智的选择。
[例1]
$ troff –me notes > note_form &
[1] 4513
$
由上例可见,从后台启动进程其实就是在命令结尾加上一个&号。键入命令以后,出现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就是该进程的编号,也称为PID,然后就出现了提示符。用户可以继续其他工作。
上面介绍了前、后台启动的两种情况。实际上这两种启动方式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新进程都是由当前shell这个进程产生的。也就是说,是shell创建了新进程,于是就称这种关系为进程间的父子关系。这里shell是父进程,而新进程是子进程。一个父进程可以有多个子进程,一般地,子进程结束后才能继续父进程;当然如果是从后台启动,那就不用等待子进程结束了。
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是在使用管道符的时候。例如:
nroff -man ps.1|grep kill|more
这时候实际上是同时启动了三个进程。请注意是同时启动的,所有放在管道两边的进程都将被同时启动,它们都是当前shell的子程序,互相之间可以称为兄弟进程。
以上介绍的是手工启动进程的一些内容,作为一名系统管理员,很多时候都需要把事情安排好以后让其自动运行。因为管理员不是机器,也有离开的时候,所以有些必须要做的工作而恰好管理员不能亲自操作,这时候就需要使用调度启动进程了。 有时候需要对系统进行一些比较费时而且占用资源的维护工作,这些工作适合在深夜进行,这时候用户就可以事先进行调度安排,指定任务运行的时间或者场合,到时候系统会自动完成这一切工作。
要使用自动启动进程的功能,就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启动命令。
at命令
用户使用at命令在指定时刻执行指定的命令序列。也就是说,该命令至少需要指定一个命令、一个执行时间才可以正常运行。at命令可以只指定时间,也可以时间和日期一起指定。需要注意的是,指定时间有个系统判别问题。比如说:用户现在指定了一个执行时间:凌晨3:20,而发出at命令的时间是头天晚上的20:00,那么究竟是在哪一天执行该命令呢?如果用户在3:20以前仍然在工作,那么该命令将在这个时候完成;如果用户3:20以前就退出了工作状态,那么该命令将在第二天凌晨才得到执行。下面是at命令的语法格式:
at [-V] [-q 队列] [-f 文件名] [-mldbv] 时间
at -c 作业 [作业...]
at允许使用一套相当复杂的指定时间的方法,实际上是将POSIX.2标准扩展了。它可以接受在当天的hh:mm(小时:分钟)式的时间指定。如果该时间已经过去,那么就放在第二天执行。当然也可以使用midnight(深夜),noon(中午),teatime(饮茶时间,一般是下午4点)等比较模糊的词语来指定时间。用户还可以采用12小时计时制,即在时间后面加上AM(上午)或者PM(下午)来说明是上午还是下午。
也可以指定命令执行的具体日期,指定格式为month day(月 日)或者mm/dd/yy(月/日/年)或者dd.mm.yy(日.月.年)。指定的日期必须跟在指定时间的后面。
上面介绍的都是绝对计时法,其实还可以使用相对计时法,这对于安排不久就要执行的命令是很有好处的。指定格式为:now + count time-units ,now就是当前时间,time-units是时间单位,这里可以是 minutes(分钟)、hours(小时)、days(天)、weeks(星期)。count是时间的数量,究竟是几天,还是几小时,等等。
还有一种计时方法就是直接使用today(今天)、tomorrow(明天)来指定完成命令的时间。下面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具体用法。
[例2] 指定在今天下午5:30执行某命令。假设现在时间是中午12:30,1999年2月24日,其命令格式如下:
at 5:30pm
at 17:30
at 17:30 today
at now + 5 hours
at now + 300 minutes
at 17:30 24.2.99
at 17:30 2/24/99
at 17:30 Feb 24
以上这些命令表达的意义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在安排时间的时候完全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具体情况自由选择。一般采用绝对时间的24小时计时法可以避免由于用户自己的疏忽造成计时错误的情况发生,例如上例可以写成:
at 17:30 2/24/99
这样非常清楚,而且别人也看得懂。
对于at命令来说,需要定时执行的命令是从标准输入或者使用-f选项指定的文件中读取并执行的。如果at命令是从一个使用su命令切换到用户shell中执行的,那么当前用户被认为是执行用户,所有的错误和输出结果都会送给这个用户。但是如果有邮件送出的话,收到邮件的将是原来的用户,也就是登录时shell的所有者。
[例3]
$ at -f work 4pm + 3 days
在三天后下午4点执行文件work中的作业。
$ at -f work 10am Jul 31
在7月31日上午10点执行文件work中的作业。
在任何情况下,超级用户都可以使用这个命令。对于其他用户来说,是否可以使用就取决于两个文件:/etc/at.allow和/etc/at.deny。如果/etc/at.allow文件存在的话,那么只有在其中列出的用户才可以使用at命令;如果该文件不存在,那么将检查/etc/at.deny文件是否存在,在这个文件中列出的用户均不能使用该命令。如果两个文件都不存在,那么只有超级用户可以使用该命令;空的/etc/at.deny文件意味着所有的用户都可以使用该命令,这也是默认状态。
下面对命令中的参数进行说明。
-V 将标准版本号打印到标准错误中。
-q queue 使用指定的队列。队列名称是由单个字母组成,合法的队列名可以由a-z或者A-Z。a队列是at命令的默认队列。
-m 作业结束后发送邮件给执行at命令的用户。
-f file 使用该选项将使命令从指定的file读取,而不是从标准输入读取。
-l atq命令的一个别名。该命令用于查看安排的作业序列,它将列出用户排在队列中的作业,如果是超级用户,则列出队列中的所有工作。
命令的语法格式如下:
atq [-V] [-q 队列] [-v]
-d atrm 命令的一个别名。该命令用于删除指定要执行的命令序列,语法格式如下:
atrm [-V] 作业 [作业...]
-c 将命令行上所列的作业送到标准输出。
[例4] 找出系统中所有以txt为后缀名的文件,并且进行打印。打印结束后给用户foxy发出邮件通知取件。指定时间为十二月二十五日凌晨两点。
首先键入:
$ at 2:00 12/25/99
然后系统出现at>提示符,等待用户输入进一步的信息,也就是需要执行的命令序列:
at> find / -name “*.txt”|lpr
at> echo “foxy:All texts have been printed.You can take them over.Good day!River” |mail -s ”job done” foxy
输入完每一行指令然后回车,所有指令序列输入完毕后,使用组合键结束at命令的输入。这时候屏幕将出现如下信息:
warning:command will be executed using /bin/sh.
job 1 at 1999-12-25 02:00
提醒用户将使用哪个shell来执行该命令序列。 实际上如果命令序列较长或者经常被执行的时候,一般都采用将该序列写到一个文件中,然后将文件作为at命令的输入来处理。这样不容易出错。
例5] 上面的例子可以修改如下:
将命令序列写入到文件/tmp/printjob,语句为:
$ at -f /tmp/printjob 2:00 12/25/99
这样一来,at命令将使用文件中的命令序列,屏幕显示如下:
Warning:command will be executed using /bin/sh.
job 2 at 1999-12-25 02:00
当然也可以采用以下命令:
$ at< /tmp/printjob 2:00 12/25/99
来完成同样的任务。也就是使用输入重定向的办法将文件定向为命令输入。
batch命令
batch 用低优先级运行作业,该命令几乎和at命令的功能完全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at命令是在指定时间,很精确的时刻执行指定命令;而batch却是在系统负载较低,资源比较空闲的时候执行命令。该命令适合于执行占用资源较多的命令。
batch命令的语法格式也和at命令十分相似,即
batch [-V] [-q 队列] [-f 文件名] [-mv] [时间]
具体的参数解释请参考at命令。一般地说,不用为batch命令指定时间参数,因为batch本身的特点就是由系统决定执行任务的时间,如果用户再指定一个时间,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例6] 使用例4,键入:
$ batch
at> find / -name *.txt|lpr
at> echo “foxy:All texts have been printed.You can take them over.Good day!River” |mail -s ”job done” foxy
现在这个命令就会在合适的时间进行了,进行完后会发回一个信息。
仍然使用组合键来结束命令输入。而且batch和at命令都将自动转入后台,所以启动的时候也不需要加上&符号。
cron命令
前面介绍的两条命令都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任务,但是要注意它们都只能执行一次。也就是说,当指定了运行命令后,系统在指定时间完成任务,一切就结束了。但是在很多时候需要不断重复一些命令,比如:某公司每周一自动向员工报告头一周公司的活动情况,这时候就需要使用cron命令来完成任务了。
实际上,cron命令是不应该手工启动的。cron命令在系统启动时就由一个shell脚本自动启动,进入后台(所以不需要使用&符号)。一般的用户没有运行该命令的权限,虽然超级用户可以手工启动cron,不过还是建议将其放到shell脚本中由系统自行启动。
首先cron命令会搜索/var/spool/cron目录,寻找以/etc/passwd文件中的用户名命名的crontab文件,被找到的这种文件将载入内存。例如一个用户名为foxy的用户,它所对应的crontab文件就应该是/var/spool/cron/foxy。也就是说,以该用户命名的crontab文件存放在/var/spool/cron目录下面。cron命令还将搜索/etc/crontab文件,这个文件是用不同的格式写成的。
cron启动以后,它将首先检查是否有用户设置了crontab文件,如果没有就转入“休眠”状态,释放系统资源。所以该后台进程占用资源极少。它每分钟“醒”过来一次,查看当前是否有需要运行的命令。命令执行结束后,任何输出都将作为邮件发送给crontab的所有者,或者是/etc/crontab文件中MAILTO环境变量中指定的用户。
上面简单介绍了一些cron的工作原理,但是cron命令的执行不需要用户干涉;需要用户修改的是crontab中要执行的命令序列,所以下面介绍crontab命令。
crontab命令
crontab命令用于安装、删除或者列出用于驱动cron后台进程的表格。也就是说,用户把需要执行的命令序列放到crontab文件中以获得执行。每个用户都可以有自己的crontab文件。下面就来看看如何创建一个crontab文件。
在/var/spool/cron下的crontab文件不可以直接创建或者直接修改。crontab文件是通过crontab命令得到的。现在假设有个用户名为foxy,需要创建自己的一个crontab文件。首先可以使用任何文本编辑器建立一个新文件,然后向其中写入需要运行的命令和要定期执行的时间。
然后存盘退出。假设该文件为/tmp/test.cron。再后就是使用crontab命令来安装这个文件,使之成为该用户的crontab文件。键入:
crontab test.cron
这样一个crontab 文件就建立好了。可以转到/var/spool/cron目录下面查看,发现多了一个foxy文件。这个文件就是所需的crontab 文件。用more命令查看该文件的内容可以发现文件头有三行信息:
#DO NOT EDIT THIS FILE -edit the master and reinstall.
#(test.cron installed on Mon Feb 22 14:20:20 1999)
#(cron version --$Id:crontab.c,v 2.13 1994/01/17 03:20:37 vivie Exp $)
大概意思是:
#切勿编辑此文件——如果需要改变请编辑源文件然后重新安装。
#test.cron文件安装时间:14:20:20 02/22/1999
如果需要改变其中的命令内容时,还是需要重新编辑原来的文件,然后再使用crontab命令安装。
可以使用crontab命令的用户是有限制的。如果/etc/cron.allow文件存在,那么只有其中列出的用户才能使用该命令;如果该文件不存在但cron.deny文件存在,那么只有未列在该文件中的用户才能使用crontab命令;如果两个文件都不存在,那就取决于一些参数的设置,可能是只允许超级用户使用该命令,也可能是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该命令。
crontab命令的语法格式如下:
crontab [-u user] file
crontab [-u user]{-l|-r|-e}
第一种格式用于安装一个新的crontab 文件,安装来源就是file所指的文件,如果使用“-”符号作为文件名,那就意味着使用标准输入作为安装来源。
-u 如果使用该选项,也就是指定了是哪个具体用户的crontab 文件将被修改。如果不指定该选项,crontab 将默认是操作者本人的crontab ,也就是执行该crontab 命令的用户的crontab 文件将被修改。但是请注意,如果使用了su命令再使用crontab 命令很可能就会出现混乱的情况。所以如果是使用了su命令,最好使用-u选项来指定究竟是哪个用户的crontab文件。
-l 在标准输出上显示当前的crontab。
-r 删除当前的crontab文件。
-e 使用VISUAL或者EDITOR环境变量所指的编辑器编辑当前的crontab文件。当结束编辑离开时,编辑后的文件将自动安装。
[例7]
# crontab -l #列出用户目前的crontab。
10 6 * * * date
0 */2 * * * date
0 23-7/2,8 * * * date
#
在crontab文件中如何输入需要执行的命令和时间。该文件中每行都包括六个域,其中前五个域是指定命令被执行的时间,最后一个域是要被执行的命令。每个域之间使用空格或者制表符分隔。格式如下:
minute hour day-of-month month-of-year day-of-week commands
第一项是分钟,第二项是小时,第三项是一个月的第几天,第四项是一年的第几个月,第五项是一周的星期几,第六项是要执行的命令。这些项都不能为空,必须填入。如果用户不需要指定其中的几项,那么可以使用*代替。因为*是统配符,可以代替任何字符,所以就可以认为是任何时间,也就是该项被忽略了。在表4-1中给出了每项的合法范围。
表4-1指定时间的合法范围
时间
合法值
minute 00-59
hour 00-23,其中00点就是晚上12点
day-of-month
01-31
month-of-year
01-12
day-of-week
0-6,其中周日是0
这样用户就可以往crontab 文件中写入无限多的行以完成无限多的命令。命令域中可以写入所有可以在命令行写入的命令和符号,其他所有时间域都支持列举,也就是域中可以写入很多的时间值,只要满足这些时间值中的任何一个都执行命令,每两个时间值中间使用逗号分隔。
[例8]
5,15,25,35,45,55 16,17,18 * * * command
这就是表示任意天任意月,其实就是每天的下午4点、5点、6点的5 min、15 min、25 min、35 min、45 min、55 min时执行命令。
[例9]
在每周一,三,五的下午3:00系统进入维护状态,重新启动系统。那么在crontab 文件中就应该写入如下字段:
00 15 * * 1,3,5 shutdown -r +5
然后将该文件存盘为foxy.cron,再键入crontab foxy.cron安装该文件。
[例10]
每小时的10分,40分执行用户目录下的innd/bbslin这个指令:
10,40 * * * * innd/bbslink
[例11]
每小时的1分执行用户目录下的bin/account这个指令:
1 * * * * bin/account
[例12]
每天早晨三点二十分执行用户目录下如下所示的两个指令(每个指令以;分隔):
20 3 * * * (/bin/rm -f expire.ls logins.bad;bin/expire>expire.1st)
[例13]
每年的一月和四月,4号到9号的3点12分和3点55分执行/bin/rm -f expire.1st这个指令,并把结果添加在mm.txt这个文件之后(mm.txt文件位于用户自己的目录位置)。
12,55 3 4-9 1,4 * /bin/rm -f expire.1st>> m.txt
[例14]
我们来看一个超级用户的crontab文件:
#Run the ‘atrun’ program every minutes
#This runs anything that’s e to run from ‘at’.See man ‘at’ or ‘atrun’. 0,5,10,15,20,25,30,35,40,45,50,55 * * * * /usr/lib/atrun
40 7 * * * updatedb
8,10,22,30,39,46,54,58 * * * * /bin/sync
进程的挂起及恢复命令bg、fg
作业控制允许将进程挂起并可以在需要时恢复进程的运行,被挂起的作业恢复后将从中止处开始继续运行。只要在键盘上按,即可挂起当前的前台作业。
[例15]
$ cat >
< ctrl+z>
text.file [1] + stopped cat > text.file
$ jobs [1]+ stopped cat >text.file
在键盘上按后,将挂起当前执行的命令cat。使用jobs命令可以显示shell的作业清单,包括具体的作业、作业号以及作业当前所处的状态。
恢复进程执行时,有两种选择:用fg命令将挂起的作业放回到前台执行;用bg命令将挂起的作业放到后台执行。
[例16]
用户正在使用Emacs,突然需要查看系统进程情况。就首先使用组合键将Emacs进程挂起,然后使用bg命令将其在后台启动,这样就得到了前台的操作控制权,接着键入“ps –x”查看进程情况。查看完毕后,使用fg命令将Emacs带回前台运行即可。其命令格式为:
< ctrl+z>
$ bg emacs
$ ps –x
$ fg emacs
默认情况下,fg和bg命令对最近停止的作业进行操作。如果希望恢复其他作业的运行,可以在命令中指定要恢复作业的作业号来恢复该作业。例如:
$ fg 1
cat > text.file
灵活使用上述命令,将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方便。

❾ LINUX系统的内存管理知识详解

内存是Linux内核所管理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内存管理系统是操作系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因为系统的物理内存总是少于系统所需要的内存数量。虚拟内存就是为了克服这个矛盾而采用的策略。系统的虚拟内存通过在各个进程之间共享内存而使系统看起来有多于实际内存的内存容量。Linux支持虚拟内存, 就是使用磁盘作为RAM的扩展,使可用内存相应地有效扩大。核心把当前不用的内存块存到硬盘,腾出内存给其他目的。当原来的内容又要使用时,再读回内存。以下就是我为大家整理到的详细LINUX系统内存管理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LINUX系统教程:内存管理的知识详解

一、内存使用情况监测

(1)实时监控内存使用情况

在命令行使用“Free”命令可以监控内存使用情况

代码如下: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256024 192284 63740 0 10676 101004

-/+ buffers/cache: 80604 175420

Swap: 522072 0 522072

上面给出了一个256兆的RAM和512兆交换空间的系统情况。第三行输出(Mem:)显示物理内存。total列不显示核心使用的物理内存(通常大约1MB)。used列显示被使用的内存总额(第二行不计缓冲)。 free列显示全部没使用的内存。Shared列显示多个进程共享的内存总额。Buffers列显示磁盘缓存的当前大小。第五行(Swap:)对对换空间,显示的信息类似上面。如果这行为羡芹全0,那么没使用对换空间。在缺省的状态下,free命令以千字节(也就是1024字节为单位)来显示内存使用情况。可以使用—h参数以字节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或者可以兄晌使用—m参数以兆字节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还可以通过—s参数使用命令来不间断地监视内存使用情况:

#free –b –s2

这个命令将会在终端窗口中连续不断地报告内存的使用情况,每2秒钟更新一次。

(2)组合watch与 free命令用来实时监控内存使用情况:

代码如下:

#watch -n 2 -d free

Every 2.0s: free Fri Jul 6 06:06:12 2007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233356 218616 14740 0 5560 64784

-/+ buffers/cache: 148272 85084

Swap: 622584 6656 615928

watch命令会每两秒执行 free一次,执行前会清除屏幕,在同样位置显示数据。因为 watch命令不会卷动屏幕,所以适合出长时间的监测内存使用率。可以使用 -n选项,控制执行的频率;也可以利用 -d选项,让命令将每次不同的地方显示出来。Watch命令会一直执行,直到您按下 [Ctrl]-[C] 为止。

二、虚拟内存的概念

(1)Linux虚拟内存实现机制

Linux虚拟内存的实现需要六种机制的支持:地址映射机制、内存分配回收机制、缓存和刷新机制、请求页机制、交换机制、内存共享机制。

首先内存管理程序通过映射机制把用户程序的逻辑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在用户程序运行时如果发现程序中要用的虚地址没有对应的物理内存时,就发出了请求页要求;如果有空闲的内存可供分配,就请求分配内存(于是用到了内存的分配和回收),并把正在使用的物理页记录在缓存中(使用了缓存机制)。 如果没有足够的内存可供分配,那么就调用交换机制,腾出一部分内存。另外在地址映射中要通过TLB(翻译后援存储器)来寻找物理页;交换机制中也要羡派锋用到交换缓存,并且把物理页内容交换到交换文件中后也要修改页表来映射文件地址。

(2)虚拟内存容量设定

也许有人告诉你,应该分配2倍于物理内存的虚拟内存,但这是个不固定的规律。如果你的物理保存比较小,可以这样设定。如果你有1G物理内存或更多的话,可以缩小一下虚拟内存。Linux会把大量的内存用做Cache的,但在资源紧张时回收回.。你只要看到swap为0或者很小就可以放心了,因为内存放着不用才是最大的浪费。

三、使甩vmstat命令监视虚拟内存使用情况

vmstat是Virtual Meomory Statistics(虚拟内存统计)的缩写,可对操作系统的虚拟内存、进程、CPU活动进行监视。它是对系统的整体情况进行统计,不足之处是无法对某个进程进行深入分析。通常使用vmstat 5 5(表示在5秒时间内进行5次采样)命令测试。将得到一个数据汇总它可以反映真正的系统情况。

代码如下:

#vmstat 5 5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1 0 62792 3460 9116 88092 6 30 189 89 1061 569 17 28 54 2

0 0 62792 3400 9124 88092 0 0 0 14 884 434 4 14 81 0

0 0 62792 3400 9132 88092 0 0 0 14 877 424 4 15 81 0

1 0 62792 3400 9140 88092 0 0 0 14 868 418 6 20 74 0

1 0 62792 3400 9148 88092 0 0 0 15 847 400 9 25 67 0

vmstat命令输出分成六个部分:

(1)进程procs:

r:在运行队列中等待的进程数 。

b:在等待io的进程数 。

(2)内存memoy:

swpd:现时可用的交换内存(单位KB)。

free:空闲的内存(单位KB)。

buff: 缓冲去中的内存数(单位:KB)。

cache:被用来做为高速缓存的内存数(单位:KB)。

(3) swap交换页面

si: 从磁盘交换到内存的交换页数量,单位:KB/秒。

so: 从内存交换到磁盘的交换页数量,单位:KB/秒。

(4) io块设备:

bi: 发送到块设备的块数,单位:块/秒。

bo: 从块设备接收到的块数,单位:块/秒。

(5)system系统:

in: 每秒的中断数,包括时钟中断。

cs: 每秒的环境(上下文)切换次数。

(6)cpu中央处理器:

cs:用户进程使用的时间 。以百分比表示。

sy:系统进程使用的时间。 以百分比表示。

id:中央处理器的空闲时间 。以百分比表示。

如果 r经常大于 4 ,且id经常小于40,表示中央处理器的负荷很重。 如果bi,bo 长期不等于0,表示物理内存容量太小。

四、Linux 服务器的内存泄露和回收内存的方法

1、内存泄漏的定义:

一般我们常说的内存泄漏是指堆内存的泄漏。堆内存是指程序从堆中分配的,大小任意的(内存块的大小可以在程序运行期决定),使用完后必须显示释放的内存。应用程序一般使用malloc,realloc,new等函数从堆中分配到一块内存,使用完后,程序必须负责相应的调用free或释放该内存块,否则,这块内存就不能被再次使用,我们就说这块内存泄漏了。

2、内存泄露的危害

从用户使用程序的角度来看,内存泄漏本身不会产生什么危害,作为一般的用户,根本感觉不到内存泄漏的存在。真正有危害的`是内存泄漏的堆积,这会最终消耗尽系统所有的内存。从这个角度来说,一次性内存泄漏并没有什么危害,因为它不会堆积,而隐式内存泄漏危害性则非常大,因为较之于常发性和偶发性内存泄漏它更难被检测到。存在内存泄漏问题的程序除了会占用更多的内存外,还会使程序的性能急剧下降。对于服务器而言,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即使系统不崩溃,也会严重影响使用。

3、内存泄露的检测和回收

对于内存溢出之类的麻烦可能大家在编写指针比较多的复杂的程序的时候就会遇到。在 Linux 或者 unix 下,C、C++语言是最使用工具。但是我们的 C++ 程序缺乏相应的手段来检测内存信息,而只能使用 top 指令观察进程的动态内存总额。而且程序退出时,我们无法获知任何内存泄漏信息。

使用kill命令

使用Linux命令回收内存,我们可以使用Ps、Kill两个命令检测内存使用情况和进行回收。在使用超级用户权限时使用命令“Ps”,它会列出所有正在运行的程序名称,和对应的进程号(PID)。Kill命令的工作原理是:向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送出一个系统操作信号和程序的进程号(PID)。

应用例子:

为了高效率回收内存可以使用命令ps 参数v:

代码如下:

[root@www ~]# ps v

PID TTY STAT TIME MAJFL TRS DRS RSS %MEM COMMAND

2542 tty1 Ss+ 0:00 0 8 1627 428 0.1 /sbin/mingetty tty1

2543 tty2 Ss+ 0:00 0 8 1631 428 0.1 /sbin/mingetty tty2

2547 tty3 Ss+ 0:00 0 8 1631 432 0.1 /sbin/mingetty tty3

2548 tty4 Ss+ 0:00 0 8 1627 428 0.1 /sbin/mingetty tty4

2574 tty5 Ss+ 0:00 0 8 1631 432 0.1 /sbin/mingetty tty5

2587 tty6 Ss+ 0:00 0 8 1627 424 0.1 /sbin/mingetty tty6

2657 tty7 Ss+ 1:18 12 1710 29981 7040 3.0 /usr/bin/Xorg :0 -br -a

2670 pts/2 Ss 0:01 2 682 6213 1496 0.6 -bash

3008 pts/4 Ss 0:00 2 682 6221 1472 0.6 /bin/bash

3029 pts/4 S+ 0:00 2 32 1783 548 0.2 ping 192.168.1.12

3030 pts/2 R+ 0:00 2 73 5134 768 0.3 ps v

然后如果想回收Ping命令的内存的话,使用命令:

代码如下:

# Kill -9 3029

使用工具软件

Memprof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且非常易于使用的软件,它由Red Hat的Owen Talyor创立。这个工具是用于GNOME前端的Boehm-Demers-Weiser垃圾回收器。这个工具直接就可以执行,并且其工作起来无需对源代码进行任何修改。在程序执行时,这个工具会以图形化的方式显示内存的使用情况。

相关介绍:Linux

严格来讲,Linux这个词本身只表示Linux内核,但人们已经习惯了用Linux来形容整个基于Linux内核,并且使用GNU 工程各种工具和数据库的操作系统。

Linux拥有以下特性:类似于Unix的基本思想,支持完全免费与自由传播,完全兼容POSIX1.0标准,支持多用户、多任务、有着良好的界面、支持多种平台。Linux 能运行主要的UNIX工具软件、应用程序和网络协议。它支持32位和64位硬件。Linux继承了Unix以网络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

Linux有着许多不同的版本,但它们都使用了Linux内核。Linux可安装在各种计算机硬件设备中,比如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视频游戏控制台、台式计算机、大型机和超级计算机。

阅读全文

与linux进程管理实验原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把网站打包成苹果手机 浏览:913
补丁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170
类似安全文件的软件 浏览:723
为什么编程要学这门语言 浏览:678
网卡的配置文件目录 浏览:960
计算器单片机编程叫什么 浏览:736
网站编辑需要会什么 浏览:622
单片机程序计数器的功能 浏览:917
网络摄像头怎么接虚拟储存器 浏览:84
好压IMG压缩文件转换成光盘 浏览:588
前端json格式如何排序 浏览:821
ocx实现选择保存文件 浏览:986
office2007教程免费下载 浏览:489
pop编程是什么 浏览:760
三星升级系统联接失败 浏览:929
微信忘记独立密码 浏览:555
spike如何编程 浏览:503
javajlabel位置 浏览:728
如何用大数据做企业 浏览:656
复合编程用什么软件最好 浏览:5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