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编程系统 > linuxc监视文件变化

linuxc监视文件变化

发布时间:2023-05-06 08:15:34

『壹』 linux如何追踪一个正在变化的文件

tail -n 10 -f filename 查看文件最后10行,动态刷新 -f (flow流动)

『贰』 linux上使用shelle脚本如何实时监控文件属性时间更新后,执行另外shell脚本

想必你已抄经在chinaunix上找到答案了吧。
a=`stat -c %Y filename`;b=`date +%s`;if [ $[ $b - $a ] -gt 180 ];then command;else othercommand;fi就挺好的
但是你要注意在crontab中执行的时候需要加source一下环境变量,不然有些命令会找不到路径。
如:
0-59 * * * * . /etc/profile;a=`stat -c %Y filename`;b=`date +%s`;if [ $[ $b - $a ] -gt 180 ];then command;else othercommand;fi
. /etc/profile可以换成你用户目录下的配置文件.
C shell的为 .cshrc 在用户主目录下
bashell的为 .bashrc 在用户主目录下
kshell的为.profile 在用户主目录下

『叁』 linux c 编程:创建一个线程,监视某个目录,一旦目录里出现新的文件,就将文件转移到指定的目录里去。

/*
头文件
*/
#define SRCPATH "srcpath/"
#define DSTPATH "dstpath/"

int movefile()
{
DIR *dir;
struct dirent *dt;
FILE *fp1,*fp2;
char filename1[256],filename2[256];
char buf[1024];
int readsize,writesize;

if((dir = opendir(SRCPATH)) == NULL)
{
printf("opendir %s error\n",SRCPATH);
return -1;
}
memset(filename1,0,sizeof(filename1));
strcpy(filename1,SRCPATH);
memset(filename2,0,sizeof(filename2));
strcpy(filename2,DSTPATH);
while(1)
{
while((dt = readdir(dir)) != NULL)
{
if(strcmp(dt->d_name,".")==0||strcmp(dt->d_name,"..")==0)
{
continue;
}
//如果这个目录里 还有目录,可以在这加判断
//这里假设初始为空目录
strcat(filename1,dt->d_name);
strcat(filename2,dt->d_name);
//如果进程资源较少可以直接用linux系统命令

fp1 = fopen(filename1,"rb");
if(fp1==NULL)
{
printf("open %s failed /n",filename1);
return -1;
}

fp2 = fopen(filename2,"wb");
if(fp2==NULL)
{
printf("open %s failed /n",filename2);
fclose(fp1);
return -1;
}

while((readsize = fread(buf,sizeof(buf),1,fp1))>0)
{
//total += readsize;
memset(buf,0,sizeof(buf));
writesize = fwrite(buf,sizeof(buf),1,fp2);
if(writesize!==readsize)
{
printf("write error");
return -2;
fclose(fp1);
fclose(fp2);
}
}
fclose(fp1);
fclose(fp2);
rmdir(filename2);
}
}
}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pthread_t id1;
int ret;
ret = pthread_create(&id1, NULL, (void*)movefile, NULL);
return ret;
}
自己调试下

『肆』 Linux之watch命令

watch可以帮你监测一个命令的运行结果,来监测你想虚毁要的一切命令的结果变化

常见命令展示
每隔一秒高亮显示网络链接数的变化情况

说明: Ctrl+c 或Ctrl+z 可以退出正在执行的watch监控进程

watch可以同时运行多个命令,命令间正谈用分号分隔。
以下命令监控磁盘举誉碰的使用状况,以及当前目录下文件的变化状况,包括文件的新增、删除和文件修改日期的更新等。

『伍』 如何监视Linux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

如何监视Linux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

虚拟终端 命令 free
命令
可以用网络搜索
你值得拥有:25 个 Linux 性能监控工具
里面有一些其它的好工具。

命令、uptime、free
参看::wenku../link?url=-_YXSztvNvIykFJ_C

Linux操作系统也会有闹脾气的时候。在某些情况下,其系统的资源使用率(包括CPU或者内存),也会达到90%以上甚至更多。为此系统管理员在必要的时候,仍然需要监视系统资源的使
虽然说Linux操作系统要比Windows操作系统稳定的多。但是这个稳定是相对而言的。也就是说,Linux操作系统也会有闹脾气的时候。在某些情况下,其系统的资源使用率(包括CPU或者内存),也会达到90%以上甚至更多。为此系统管理员在必要的时候,仍然需要监视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笔者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裤弯带在Linux操作系统下如何监视这个系统资源,做到心中有数。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可以通过任务管理器来查询各个进程所占用的CPU与内存的比率。在Linux操作系统中没有这种图形化的管理。在命令行模式下,键入命令,即可以看到各个进程所占用的系统资源。
ppp作为一个合格的系统管理员,出于系统性能优化或者其他方面的考虑,往往需要掌握系统中最消耗CPU或者内存资源的程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系统管理员就需要借助系统提供的命令。这个命令可以帮助管理员监控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包括内存、CPU、交换文件分区的使用率等等。就是这个命令的执行结果。系统管理员想要提升操作系统的性能,第一步就是需要读懂上面这张表格。如果这种图中的内容系统管理员无法看懂,那么他就想提升系统的性能根本无法入手。
Top命令的运行结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是使一些统计的信息,包括内存和交换分区的使用情况、CPU的运行情况、进程的总数等等。在这些统计信息中,系统管理员除了要关注这些重要资源的使用滤外,还需要注意进程运行的状态。可见在Linux系统中进程的状态主要有四种,分别为running、sleeping、sped和zombie。如果从系统维护与性能优化考虑,则系统管理员需要关注那些状态为zombie的进程。若进程处于这个状态,在Linux操作系统中叫做僵尸进程。什么叫做僵尸进程呢?就是那些父进程还没死、但闹滑是子进程却死了的进程。在Linux操作系统中,进程一般分为父进程和子进程。某个进程A可能会调用另外一个进程B。此时这个进程A就叫做父进程,而进程B就叫做子进程。由于一些意外的情况,子进程运行已经停止,但是父进程却还不知道子进程早已停止运行,还在那边傻傻的等待着子进程返回运行结果。由于子进程没有返回结果,则父进程可能一直会在那边等待。从而导致系统性能的下降。如果系统管理员发现有僵尸进程的话,首先要做的就是结束父进程(有时候还需要查看这个父进程打开的其他子进程运行情况),以释放其占用的系统资源。其次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的比较频繁时,则系统管理员就需要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找到原因后要采取积极的措施。通常情况下,如果子进程的状态为僵尸时,父进程就不会自动结束,从而其占用的系统资源就不会自动释放,从而降低操作系统的性能。
二、Top命令的使用技巧。
1、 选择合适的排序顺序。
在Windows操作系统的任务管理器中,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排序顺序,如按CPU排序或者按内存的使用率进行排序。而在命令的显示结果中,默认情况下是按照CPU的使用率来进行排序的。如果现在系统管理员想按照内存使用率来排序,该如何处理呢?如果要想改变命令结果的排序顺序,则可以按m键来按内存进行排序。注意这里的m是小写,而不是大写的。在Linux操作系统中大部分命令与参数大小胡芦写都是敏感的。这跟微软操作系统中的DOS命令不同。Dos命令是不区分大小写的。虽然这个排序没有像微软操作系统中的任务管理器那么方便,只需要点点鼠标就可以完成排序。但是只要熟悉相关的命令,在命令行中对其排序没有大家想想的那么困难。
2、 监视特定用户使用的资源情况。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如果想要查看特定帐户所打开的进程以及所耗用的系统资源,操作非常简单。只需要打开系统任务管理器,然后按照用户来进行排序。就可以知道某个用户开启了哪些进程以及所占用的比例。而在命令中,没有按帐户进行排序的功能。即在上面这个显示结果中,只可以按照内存使用率或者CPU负载来进行排序,而无法按照用户来进行排序。在同一个结果中夹杂着系统特权用户root与普通用户所打开的进程。这对于系统管理员查找问题原因非常的不方便。有时候系统管理员往往需要只查看特定用户的进程,如只需要查看oracle帐户所打开的进程以及所占用的系统资源。而忽略掉系统帐户。因为特权帐户其他用户无权进行登陆操作,而其运行的往往是一些系统级别的进程,为此一般不会出现问题。而普通用户可以运行一些应用程序。有时候他们糊里糊涂可能会打开一些非法程序,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从而降低系统性能。废话少说,如何才能够查看特定帐户所启动的进程呢?其实很简单。现运行 命令,让系统统计所有帐户的进程。然后在需要查看特定帐户的进程使,只需要按u键(注意小写),然后输入用户名即可。此时系统会自动把其他帐户的进程过滤掉,方便系统管理员查看。按用户过滤后,仍然可以按m键来对现实的结果进行过滤。如果在一开始就需要查看某个特定用户的进程,那么只需要直接在 命令后面加入-u可选项然后带上具体的用户名即可。但是,此时如果再想查看全部用户的话,那么只有先推出命令,然后再利用命令不带任何选项,来查看所有用户的进程。或者说,再在这个窗口中输入字符u,然后直接按回车键,也可以显示所用用户的进程信息。
3、动态统计信息。
使用命令来统计进程的运行信息,跟微软操作系统的任务管理器一样,都是动态调整的。也就是说,系统会每隔一段时间去统计这个信息,然后动态的显示在窗口中。不需要用户手工去更新相关的信息。而且从上面的图形中可以看出,命令统计的信息要比微软任务管理器统计的信息要多的多。所以对系统管理员来说,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笔者以前也很喜欢采用微软操作系统的任务管理器。而了解了命令后,就对其钟爱有加了。因为其不仅可以完成任务管理器中的所有功能。而且命令中有的信息在微软任务管理器中却无法显示。而这些信息往往对我们维护系统、提升性能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4、删除有异常的进程。
如果这个窗口中,发现某些进程有异常或者用户执行了规定以外的应用程序,如占用了太多的系统资源或者有僵尸进程的存在,则可以直接在这个窗口中讲其删除。操作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在这个窗口内输入字符p,然后系统会提示系统管理员输入要关闭进程的PID。管理员只需要键入这个值,然后按回车键就可以杀掉不需要的进程。不过在关闭进程的时候,有权限的限制。系统特权帐户root可以关闭所有用户的进程。而普通帐户则只能够删除自己打开的程序,而无法关闭其他用户的进程。如现在系统管理员先以oracle用户登录,发现root帐户下某个进程异常,想要关闭时,系统会提示无法关闭的错误信息。此时管理员必须先终止这个进程,然后利用su命令更改登陆的帐户。然后再关闭这个异常的进程。系统管理员可以同时关闭多个进程。方法很简单,就是同时输入多个需要关闭的进程号。在各个进程号之间需要利用逗号隔开。
在系统维护中是一个很有用的命令。除了可以实现如上的功能外,还可以设置其动态更新的时间间隔等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版本的 Linux系统中其功能稍有差异,而且其显示的布局与内容也有所不同。为此当系统管理员维护其不怎么熟悉的版本时,有时候需要查看系统的帮助说明。此时只需要在命令后面加上?号就可以获得相关的帮助。这个联机帮助文档根命令一样,都是系统管理员的好帮手。不过可惜的是,现在这些在线帮助文档都是英文的。所以这对系统管理员的英文说明要求比较高。

Linux系统下如何监视系统资源使用率求解答

但是这个稳定是相对而言的。也就是说,Linux操作系统也会有闹脾气的时候。在某些情况下,其系统的资源使用率(包括CPU或者内存),也会达到90%以上甚至更多。为此系统管理员在必要的时候,仍然需要监视系统资源的使
虽然说Linux操作系统要比Windows操作系统稳定的多。但是这个稳定是相对而言的。也就是说,Linux操作系统也会有闹脾气的时候。在某些情况下,其系统的资源使用率(包括CPU或者内存),也会达到90%以上甚至更多。为此系统管理员在必要的时候,仍然需要监视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笔者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在Linux操作系统下如何监视这个系统资源,做到心中有数。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可以通过任务管理器来查询各个进程所占用的CPU与内存的比率。在Linux操作系统中没有这种图形化的管理。在命令行模式下,键入命令,即可以看到各个进程所占用的系统资源。
ppp作为一个合格的系统管理员,出于系统性能优化或者其他方面的考虑,往往需要掌握系统中最消耗CPU或者内存资源的程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系统管理员就需要借助系统提供的命令。这个命令可以帮助管理员监控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包括内存、CPU、交换文件分区的使用率等等。就是这个命令的执行结果。系统管理员想要提升操作系统的性能,第一步就是需要读懂上面这张表格。如果这种图中的内容系统管理员无法看懂,那么他就想提升系统的性能根本无法入手。
Top命令的运行结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是使一些统计的信息,包括内存和交换分区的使用情况、CPU的运行情况、进程的总数等等。在这些统计信息中,系统管理员除了要关注这些重要资源的使用滤外,还需要注意进程运行的状态。可见在Linux系统中进程的状态主要有四种,分别为running、sleeping、sped和zombie。如果从系统维护与性能优化考虑,则系统管理员需要关注那些状态为zombie的进程。若进程处于这个状态,在Linux操作系统中叫做僵尸进程。什么叫做僵尸进程呢?就是那些父进程还没死、但是子进程却死了的进程。在Linux操作系统中,进程一般分为父进程和子进程。某个进程A可能会调用另外一个进程B。此时这个进程A就叫做父进程,而进程B就叫做子进程。由于一些意外的情况,子进程运行已经停止,但是父进程却还不知道子进程早已停止运行,还在那边傻傻的等待着子进程返回运行结果。由于子进程没有返回结果,则父进程可能一直会在那边等待。从而导致系统性能的下降。如果系统管理员发现有僵尸进程的话,首先要做的就是结束父进程(有时候还需要查看这个父进程打开的其他子进程运行情况),以释放其占用的系统资源。其次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的比较频繁时,则系统管理员就需要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找到原因后要采取积极的措施。通常情况下,如果子进程的状态为僵尸时,父进程就不会自动结束,从而其占用的系统资源就不会自动释放,从而降低操作系统的性能。
二、Top命令的使用技巧。
1、 选择合适的排序顺序。
在Windows操作系统的任务管理器中,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排序顺序,如按CPU排序或者按内存的使用率进行排序。而在命令的显示结果中,默认情况下是按照CPU的使用率来进行排序的。如果现在系统管理员想按照内存使用率来排序,该如何处理呢?如果要想改变命令结果的排序顺序,则可以按m键来按内存进行排序。注意这里的m是小写,而不是大写的。在Linux操作系统中大部分命令与参数大小写都是敏感的。这跟微软操作系统中的DOS命令不同。Dos命令是不区分大小写的。虽然这个排序没有像微软操作系统中的任务管理器那么方便,只需要点点鼠标就可以完成排序。但是只要熟悉相关的命令,在命令行中对其排序没有大家想想的那么困难。
2、 监视特定用户使用的资源情况。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如果想要查看特定帐户所打开的进程以及所耗用的系统资源,操作非常简单。只需要打开系统任务管理器,然后按照用户来进行排序。就可以知道某个用户开启了哪些进程以及所占用的比例。而在命令中,没有按帐户进行排序的功能。即在上面这个显示结果中,只可以按照内存使用率或者CPU负载来进行排序,而无法按照用户来进行排序。在同一个结果中夹杂着系统特权用户root与普通用户所打开的进程。这对于系统管理员查找问题原因非常的不方便。有时候系统管理员往往需要只查看特定用户的进程,如只需要查看oracle帐户所打开的进程以及所占用的系统资源。而忽略掉系统帐户。因为特权帐户其他用户无权进行登陆操作,而其运行的往往是一些系统级别的进程,为此一般不会出现问题。而普通用户可以运行一些应用程序。有时候他们糊里糊涂可能会打开一些非法程序,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从而降低系统性能。废话少说,如何才能够查看特定帐户所启动的进程呢?其实很简单。现运行 命令,让系统统计所有帐户的进程。然后在需要查看特定帐户的进程使,只需要按u键(注意小写),然后输入用户名即可。此时系统会自动把其他帐户的进程过滤掉,方便系统管理员查看。按用户过滤后,仍然可以按m键来对现实的结果进行过滤。如果在一开始就需要查看某个特定用户的进程,那么只需要直接在 命令后面加入-u可选项然后带上具体的用户名即可。但是,此时如果再想查看全部用户的话,那么只有先推出命令,然后再利用命令不带任何选项,来查看所有用户的进程。或者说,再在这个窗口中输入字符u,然后直接按回车键,也可以显示所用用户的进程信息。
3、动态统计信息。
使用命令来统计进程的运行信息,跟微软操作系统的任务管理器一样,都是动态调整的。也就是说,系统会每隔一段时间去统计这个信息,然后动态的显示在窗口中。不需要用户手工去更新相关的信息。而且从上面的图形中可以看出,命令统计的信息要比微软任务管理器统计的信息要多的多。所以对系统管理员来说,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笔者以前也很喜欢采用微软操作系统的任务管理器。而了解了命令后,就对其钟爱有加了。因为其不仅可以完成任务管理器中的所有功能。而且命令中有的信息在微软任务管理器中却无法显示。而这些信息往往对我们维护系统、提升性能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4、删除有异常的进程。
如果这个窗口中,发现某些进程有异常或者用户执行了规定以外的应用程序,如占用了太多的系统资源或者有僵尸进程的存在,则可以直接在这个窗口中讲其删除。操作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在这个窗口内输入字符p,然后系统会提示系统管理员输入要关闭进程的PID。管理员只需要键入这个值,然后按回车键就可以杀掉不需要的进程。不过在关闭进程的时候,有权限的限制。系统特权帐户root可以关闭所有用户的进程。而普通帐户则只能够删除自己打开的程序,而无法关闭其他用户的进程。如现在系统管理员先以oracle用户登录,发现root帐户下某个进程异常,想要关闭时,系统会提示无法关闭的错误信息。此时管理员必须先终止这个进程,然后利用su命令更改登陆的帐户。然后再关闭这个异常的进程。系统管理员可以同时关闭多个进程。方法很简单,就是同时输入多个需要关闭的进程号。在各个进程号之间需要利用逗号隔开。
在系统维护中是一个很有用的命令。除了可以实现如上的功能外,还可以设置其动态更新的时间间隔等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版本的 Linux系统中其功能稍有差异,而且其显示的布局与内容也有所不同。为此当系统管理员维护其不怎么熟悉的版本时,有时候需要查看系统的帮助说明。此时只需要在命令后面加上?号就可以获得相关的帮助。这个联机帮助文档根命令一样,都是系统管理员的好帮手。不过可惜的是,现在这些在线帮助文档都是英文的。所以这对系统管理员的英文说明要求比较高。

我想监视linux系统的内存使用情况,在linux下有哪

[root@iZ259r7h4pfZ ~]#
- 16:48:24 up 226 days, 8:34, 1 user, load average: 0.00, 0.00, 0.01
Tasks: 204 total, 1 running, 164 sleeping, 0 sped, 39 zombie
Cpu(s): 0.9%us, 0.9%sy, 0.0%ni, 98.1%id, 0.0%wa, 0.0%hi, 0.0%si, 0.0%st
Mem: 1920740k total, 1123552k used, 797188k free, 24216k buffers
Swap: 0k total, 0k used, 0k free, 87436k cached
[root@iZ259r7h4pfZ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1875 1097 778 0 23 85
-/+ buffers/cache: 988 887
Swap: 0 0 0
也可以用watch监控
[root@iZ259r7h4pfZ ~]# watch -n 1 "free -m"
Every 1.0s: free -m Tue Oct 31 16:48:44 2017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1875 1098 777 0 23 85
-/+ buffers/cache: 989 886
Swap: 0 0 0

LoadRunner如何监控Linux系统资源

这个需要配置吧
:blogs./yangxia-test/archive/2012/11/27/2790771.

怎样使用loadrunner监控linux系统资源

LR只是模拟客户端和服务器进行交互,并不能直观的收集服务器是内部的信息,如果要监控服务器性能情况,linux系统可以用nmon(或者用命令不过,只能监控内存之类的情况,写一个shell脚本定时输出日志到本地就可以了),oracle可以用awr。

如何查看linux资源使用情况

Linux查看系统资源占用
在系统维护的过程中,随时可能有需要查看 CPU和内存的使用率,并根据相应信息分析系统状况的需求。本文介绍一下几种常见的Linux系统资源查看命令。
1、总体内存占用的查看
命令:free
图1 free命令查看内存占用
(1) free命令默认是以kb为单位显示的,可以用free -m 用Mb单位来显示。
(2) Mem行 : total = used + free 其中buffers和cached虽然计算在used内, 但其实为可用内存。
(3) Mem下一行:used为真实已占内存,free为真实可用内存。
(4)Swap:内存交换区的使用情况。
2、查看内存占用前五的进程
命令:ps auxw | head -1;ps auxw|sort -rn -k4|head -5
图 2.1查看内存占用前5的进程
如图2.1所示, 内存的单位是kb,VSZ是虚拟内存的占用,RSS是真实的内存的占用。
命令分解:
ps auxw显示系统资源占用情况;
head -1表示显示第一列,即标题列;
sort -r 表示反向排序,-n表示按数字排序,-k4表示列的第4个字符。
3、查看CPU占用前三的进程
命令:ps auxw|head -1;ps auxw|sort -rn -k3|head -3
图3.1 查看cpu占用前三的进程
该命令与图2.1相仿,只是选择的资源占用情况的第3列(即cpu),用“-k3”表示。
4、查看系统整体的负载
命令:
图4.1 显示系统整体负载
(1)第一行: 系统时间 + 系统运行时间 + 几个用户 + 1/5/15分钟系统平均负载
(2)第二行:进程总数(total) + 正在运行进程数(running) + 睡眠进程数(sleeping) + 停止的进程数(sped)+ 僵尸进程数(zombie)
(3)第三行:用户空间CPU占比(us) + 内核空间CPU占比(sy)+ CPU空置率(id)
图4.2 各个任务占用资源情况
注解:
PID :进程ID
USER :用户名
PR :优先级
NI :负值表示高优先级,正值表示低优先级。
VIRT :虚拟内存
RES : 真实内存
SHR :共享内存
S :进程状态 D=不可中断的睡眠状态; R=运行; S=睡眠 ;T=跟踪/停止; Z=僵尸进程
参数:
-d 2 :每隔2秒显式所有进程的资源占用情况
-c :每隔5秒显式进程的资源占用情况,并显示进程的命令行参数(默认只有进程名)
-p 12345 -p 6789:每隔5秒显示pid是12345和pid是6789的两个进程的资源占用情况
-d 2 -c -p 123456 :每隔2秒显示pid是12345的进程的资源使用情况,并显式该进程启动的命令行参数

如何使用vmstat命令监视 CPU 的使用情况

假设一个线程被调度运行,它将一直运行直到它的时间片用完、直到被抢先或直到它自己主动放弃 CPU 控制权。
当另一个线程被赋予 CPU 控制权时,必须保存前一个线程的上下文或工作环境,并载入当前线程的上下文。操作系统有一个很有效的上下文切换过程,所以每次切换并不耗费资源。
任何上下文切换的显著增加,如当 cs 比磁盘 I/O 和网络包速率高的多,都应进行进一步调查。

『陆』 linux系统下确认谁删除了文件怎么查看

在Linux系统中,您或握可以世乱使用以下方法来确定谁删除了文件:
查看系统日志:Linux系统会记录用户对文件和目录的搜团档操作,您可以查看系统日志以确定哪个用户删除了文件。使用以下命令查看系统日志文件:

sudo tail -f /var/log/syslog

如果您知道删除文件的时间段,请根据需要筛选日志。您可以使用Ctrl + C退出日志查看。
使用auditd:Auditd是一个系统审核守护进程,可以记录Linux系统上的操作和事件。如果您已经在系统上启用了Auditd,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查找删除文件的记录:

sudo auditctl -w /path/to/file -p w -k delete_file
sudo ausearch -k delete_file -i

这将在Audit日志中创建一个名为“delete_file”的键,并记录删除文件的操作。使用第二个命令搜索键“delete_file”以查找相关事件。
使用inotify:inotify是一个Linux内核的文件系统事件通知机制,可以用于监视文件和目录的变化。您可以使用以下命令监视目录并记录所有删除事件:

sudo inotifywait -m -r /path/to/directory -e delete > delete.log

这将记录所有从指定目录中删除的文件和目录的事件,并将它们写入名为“delete.log”的日志文件中。请注意,此方法只能记录自您运行此命令以来发生的事件。
请注意,这些方法都需要在发生文件删除之前启用。如果您没有启用任何方法,则无法确定谁删除了文件。

『柒』 linux 下c编程,监控文件中的inotif怎么样才能监控到共享方式的文件夹

inotify can not monitor nfs or samba
two way to do it :
1>File Alteration Monitor(known as FAM and sgi_fam, provides a subsystem developed by Silicon Graphics for Unix-likeoperating systems.)
server runs at nfs server ,while client runs at client pc;
2>server runs a program using inotif monitor file changs ,then send changs to remote client by socket. it is a question of adding some socket ipc to your client progarm.

『捌』 如何用c++监控windows和linux文件夹中文件的变化

有点麻烦,需要来修改,凡是涉自及Linux函数接口都需要改成Win相应的函数接口,如果这个函数接口在LINUX和WIN下都有,如图形接口opengl库,可以不作修改。一般在LINUX下开发的都会针对LINUX平台的,所以要在WIN下运行,修改的工程量还是很大的。

『玖』 linux下怎样用c语言做实时监控目录中文件数量变化的程序

有一个头文件叫inotify.h ,这是linux 内核中的一个特性,可以用来监控目录

『拾』 Linux C语言检查文件内容是否包含关键字

#!/bin/bash
FILE="/etc/resolv.conf"#文件
OBS="nameserver8.8.8.8"#监视行
#如果不想那么累、用用Bash也可以、
whiletrue
do
grep"$OBS"$FILE>>/dev/null
if[$?-ne0]
then
echo$OBS>>$FILE
fi
sleep15s
done

阅读全文

与linuxc监视文件变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把网站打包成苹果手机 浏览:913
补丁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170
类似安全文件的软件 浏览:723
为什么编程要学这门语言 浏览:678
网卡的配置文件目录 浏览:960
计算器单片机编程叫什么 浏览:736
网站编辑需要会什么 浏览:622
单片机程序计数器的功能 浏览:917
网络摄像头怎么接虚拟储存器 浏览:84
好压IMG压缩文件转换成光盘 浏览:588
前端json格式如何排序 浏览:821
ocx实现选择保存文件 浏览:986
office2007教程免费下载 浏览:489
pop编程是什么 浏览:760
三星升级系统联接失败 浏览:929
微信忘记独立密码 浏览:555
spike如何编程 浏览:503
javajlabel位置 浏览:728
如何用大数据做企业 浏览:656
复合编程用什么软件最好 浏览:50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