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步骤
下载安装完成WinSCP软件后,进入到需要同步文件的目录,如下图
进入到需要同步文件的目录后,点击界面上方的同步按钮,如下图
点击后会弹出一个窗口,窗口名为同步
第一个设置项就是本地目录也就是本地文件存放的位置,本地目录的下方是远程目录,是服务器文件存放的位置;在方向目录中如果是服务器同步文件到本地,就选择本地,如果是本地文件同步到服务器就选择远程,这里不要选择错了,不然后期非常麻烦
接着就是模式设置,模式设置直接选择默认的“同步文件”选项即可;在同步选项设置里设置设置按照修改时间和选上预览修改即可
如果选择了预览修改,然后会比较文件,当然这样可能要花一些比较的时间,但是如果设置出错了预览能够及时的发现,不至于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B. 因为我的是Linux系统,百度网盘不用PC客户端能不能同步本地文件夹或者有没有linux系统的客户端
这个真没有,现在的软件只支持目前主流的win XP、win7系统,linux系统真的不支持
C. Linux 线程同步有哪些方法
一、互斥锁(mutex)
1.
初始化锁。在Linux下,线程的互斥量数据类型是pthread_mutex_t。在使用前,要对它进行初始化。
静态分配:pthread_mutex_t
mutex
=
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
动态分配:int
pthread_mutex_init(pthread_mutex_t
*mutex,
const
pthread_mutex_attr_t
*mutexattr);
2.
加锁。对共享资源的访问,要对互斥量进行加锁,如果互斥量已经上了锁,调用线程会阻塞,直到互斥量被解锁。
int
pthread_mutex_lock(pthread_mutex
*mutex);
int
pthread_mutex_trylock(pthread_mutex_t
*mutex);
3.
解锁。在完成了对共享资源的访问后,要对互斥量进行解锁。
int
pthread_mutex_unlock(pthread_mutex_t
*mutex);
4.
销毁锁。锁在是使用完成后,需要进行销毁以释放资源。
int
pthread_mutex_destroy(pthread_mutex
*mutex);
二、条件变量(cond)
1.
初始化条件变量。
静态态初始化,pthread_cond_t
cond
=
PTHREAD_COND_INITIALIER;
动态初始化,int
pthread_cond_init(pthread_cond_t
*cond,
pthread_condattr_t
*cond_attr);
2.
等待条件成立。释放锁,同时阻塞等待条件变量为真才行。timewait()设置等待时间,仍未signal,返回ETIMEOUT(加锁保证只有一个线程wait)
int
pthread_cond_wait(pthread_cond_t
*cond,
pthread_mutex_t
*mutex);
int
pthread_cond_timewait(pthread_cond_t
*cond,pthread_mutex
*mutex,const
timespec
*abstime);
3.
激活条件变量。pthread_cond_signal,pthread_cond_broadcast(激活所有等待线程)
int
pthread_cond_signal(pthread_cond_t
*cond);
int
pthread_cond_broadcast(pthread_cond_t
*cond);
//解除所有线程的阻塞
4.
清除条件变量。无线程等待,否则返回EBUSY
int
pthread_cond_destroy(pthread_cond_t
*cond);
三、信号量(sem)
1.
信号量初始化。
int
sem_init
(sem_t
*sem
,
int
pshared,
unsigned
int
value);
这是对由sem指定的信号量进行初始化,设置好它的共享选项(linux
只支持为0,即表示它是当前进程的局部信号量),然后给它一个初始值VALUE。
2.
等待信号量。给信号量减1,然后等待直到信号量的值大于0。
int
sem_wait(sem_t
*sem);
3.
释放信号量。信号量值加1。并通知其他等待线程。
int
sem_post(sem_t
*sem);
4.
销毁信号量。我们用完信号量后都它进行清理。归还占有的一切资源。
int
sem_destroy(sem_t
*sem);
D. 如何使2台Linux服务器通过FTP自动同步文件(用Shell脚本)
楼上正解。
E. Linux服务器磁盘同步
有这样的芦凯场景:
A、B两台nginx服务器,通过LB向外界提供资源,资源的增删陪搜唤改查都在服务器A上进行操作,B服务器的资源随时与漏轮A保持同步
解决方案:Lsyncd
操作步骤:
1 按照digitalocean上的教程 搭建环境
2 调试
参考资料:
https://www.digitalocean.com/community/tutorials/how-to-mirror-local-and-remote-directories-on-a-vps-with-lsyncd
F. 备份Linux系统数据到坚果云
坚果云行竖支持webdav,则可以在Linux下使用命令行或脚本将数据备份到坚果云姿带拿空间。
“账户信息迹搭”--“安全选项”
通过坚果云提供的webdav的接口,编写备份数据和自动上传的脚本,实现自动备份Linux系统数据文件到坚果云空间。反之也可以在windows、mac系统使用坚果云客户端同步文件到Linux系统。
G. 如何在Linux服务器中实现数据实时同步及备份
科技时代,任何行业都离不开数据的分析以及统筹,如果掌握了最关键的数据及技术,那成功就指日可待,所以数据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是最无形的财富,而一个企业的数据基本都有服务器保存及管理着,如何保证数据安全,实现数据同步及备份?诚恺科技小编就同大家一起来看看在Linux服务器中利用rsync配合inotify实现数据实时同步及备份的方法。
rsync:可以镜像保存整个目录树和文件系统。可以很容易做到保持原来文件的权限、时间、软硬链接等等。第一次同步时 rsync 会复制全部内容,但在下一次只传输修改过的文件。
方案:起初用rsync进行数据备份是利用计划任务,定时执行一下命令实现rsync的同步,但最近开发这边修改比较频繁,看来需要实时同步备份来完善备份机制!所以需要利用inotify触发器来改善!达到一旦指定的位置有了新的变动就将其同步!
环境:
CentOS 6.4 64位
rsync-3.0.9
inotify-tools-3.14
说明:
10.10.1.6 (rsync+inotify)----------网站程序(/data0/htdocs/)
10.10.1.9 (rsync)------------------网站程序备份(/data0/htdocs/)
目的:
实现10.10.1.6的/data0/htdocs/目录下发生任何变动都将实时同步到10.10.1.9的/data0/htdocs/上(另,这两台都跑有keepalived+nginx,来实现出现故障自动切换的容灾,详细配置会在后面补上)
一、web服务器10.10.1.6 (rsync+inotify)
1、准备软件包
2、安装Rsync
1)、1234 tar-zxvf rsync-3.0.9.tar.gz
2)、cdrsync-3.0.9
3)、./configure--prefix=/usr/local/rsync
4)、make;makeinstall
建立密码认证文件
[root@ftp ~]# echo "111111">/etc/rsyncd/rsyncd.secrets建立密码认证文件
*其中111111可以自己设置密码,rsyncd.secrets名字也可以自己设置;
权限:要将/etc/rsyncd/rsyncd.secrets设置为root拥有, 且权限为600。
# chmod 600 /etc/rsyncd/rsyncd.secrets
3、安装inotify
1)、1234 tar-zxvf inotify-tools-3.14.tar.gz
2)、cdinotify-tools-3.14
3)、./configure--prefix=/usr/local/inotify
4)、make;makeinstall
4、创建rsync复制脚本
此项功能主要是将ftp端的目录/data0/htdocs/里的内容,如果修改了(无论是添加、修改、删除文件)能够通过inotify监控到,并通过rsync实时的同步给10.10.1.9的/data0/htdocs里,下面是通过shell脚本实现的。
[root@web ~]# vim /root/shell/rsync.sh
[root@web ~]# chmod u+x /root/shell/rsync.sh
[root@web ~]# setsid /root/shell/rsync.sh &
#后台运行脚本,关闭shell终端继续后台运行
rsync.sh脚本加入开机启动项
# echo "/root/shell/rsync.sh" >> /etc/rc.local
防火墙开启rsync端口:873
添加:
iptables -A 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873 -jACCEPT
重启:
# /etc/init.d/iptables restart
二、备份服务器10.10.1.9(rsync)
1、准备工作
创建备份目录:
# mkdir /data0/htdocs
2、安装rsync(备份主机只安装rsync)
1)、1234 tar-zxvf rsync-3.0.9.tar.gz
2)、cdrsync-3.0.9
3)、./configure--prefix=/usr/local/rsync
4)、make;makeinstall
3、建立用户与密码认证文件
[root@backup ~]# echo "root:111111" > /etc/ rsyncd/rsyncd.secrets
[root@backup ~]# less /etc/rsyncd/rsyncd.secrets
root:111111
注意:
请记住,在10.10.1.6端建立的密码文件,只有密码,没有用户名;而在10.10.1.9里建立的密码文件,用户名与密码都有。
权限:要将/etc/rsyncd/rsyncd.secrets设置为root拥有, 且权限为600。
#chmod 600 /etc/rsyncd/rsyncd.secrets
4、建立rsync配置文件
[root@backup ~]# vim /etc/rsyncd/rsyncd.conf
启动rsync服务
# /usr/local/rsync/bin/rsync --daemon --config=/etc/rsyncd.conf
# ps -ef |grep rsync
Rsync服务加入开机启动项
# echo "/usr/local/rsync/bin/rsync --daemon --config=/etc/rsyncd.conf" >> /etc/rc.local
防火墙开启rsync端口:873
添加:
iptables -A 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873 -jACCEPT
重启:
# /etc/init.d/iptables restart
完成,其实这个时候数据已经同步了!
测试一下:
由于/data0/htdocs/下涉及到一些公司信息,所以就以/data0/htdocs/tmp/为例
主机名可以区别是两台机器,里面的内容完全一直,连文件的属性都一样
再对里面修改一下试试,创建一个文件,然后删除user目录试试
H. 如何实现Linux多台服务器间的文件双向同步
Linux自带了ntp服务 -- /etc/init.d/ntpd,这个服务不仅可以设置让本机和某台/某些机器做时间同步,他本身还可以扮演一个time server的角色,让其他机器和他同步时间。
配置文件就是/etc/ntp.conf。
为了测试,设置让node2 -- 192.168.1.102和node1 -- 192.168.1.101做时间同步。第一步,node1做time server,node1本身不和其他机器时间同步,就是取本地时间。所以,先把node1机器的时间调准了:
[root@node1 ~]date -s 08/03/2011
[root@node1 ~]date -s 11:12:00
[root@node1 ~]clock -w[root@node1 ~]hwclock --systohc
后两个命令是把设置的时间写到硬件时间中去(也就是CMOS里面的时间)。
第二步,然后将node1配置成一个time server,修改/etc/ntp.conf,[root@node1 ~]vi /etc/ntp.conf其他的配置不怎么需要改,只需要关注restrict的配置:
1. 注释掉原来的restrict default ignore这一行,这一行本身是不响应任何的ntp更新请求,其实也就是禁用了本机的ntp server的功能,所以需要注释掉。
I. linux 多机如何同步
设置局域网的服务器同步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