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编程系统 > linux工作站

linux工作站

发布时间:2023-04-12 05:30:00

A. 在linux系统中 什么是工作站也就是解释一下工作站!

工作站,英文名称为Workstation,是一种以个人计算机和分布式网络计算为基础,主要面向专业应用领域,具备强肢消配大的数据运算与图形、图像处理能力,为满足工程设计、动历指画制作、科学研究、软件开发、金融管理、信息服务、模拟仿真等专业领域而设计开发的高性能计算。
所谓LINUX工作站,就是这种LINUX系统中配备很多专业级服务软件,专为上述硬件服务的。
还有·UNIX工作站 pc工作站桥拦。
简单来说,就是这种linux功能很强。

B. Linux工作站,多用户图形远程登录

VNC实激返没际上就是远程控制,其并没有通过liux的用户验证。如果想像ssh一样,多用户登录gui,可以试试xmanager,好像windows的远程桌面一样世茄,可以支持明纳多个用户

C. 什么是工作站版的Linux

server版本的简滑陆Linux一般会根据需要默认部署SSH/SAMBA/FTP/MPI等服务,默认让棚安全设置也和桌面版差别很大。桌面版默认不安装。此外,拦顷不同发行版的Linux(red hat/suse/ubuntu等)对Server版本的技术支持也不一样,甚至有的服务会收取费用。

D. Linux 安装经验之安装无盘工作站

当年Novell下的无盘DOS工作站很是流行 后来又流行过Win 无盘工作站 只是由于问题多多 后来微软自己停止了对无盘Windows的支持 随着Linux的日益流行 使用Linux的人越来越多 其实Linux 对远程引导的支持非常好 Linnx内核自身又支持网络文件系统 因此非常适合做无盘工作站 本文将以一个实例向大家详细介绍无盘Linux工作站的安装办法 这个网络是一个小的局域网 有 台服务器和 台 Linux 无盘工作站 彼此之间用双绞线通过HUB连接 服务器的IP地址定为 名字是server 台无盘工作站的地址由服务器动态分配 地址范围从 到 名字分别是c c c c 服务器和无盘工作站使用的都是NE 兼容网卡 无盘工作站使用的网卡上都安 装了BOOTROM 启动芯片 服务器操作系统安装的是 RedHat Linux 安装时选用定制安装 并安装了全部软件 Linux的远程引导有两种方式 一是利用Bootp协议 有一个专门的项目EtherBoot 提供支持() 这种方式引导 Linux 的速度是最快的 但这种方式有一个最大的问题 就是在市场上找不到支持这种远程引导协议的 BOOTROM 启动 芯片(除非自己刻录) 因为市场上几乎所有的 BOOTROM 启动芯片都是遵循NOVELL远程引导 协议的 于是有人提出另外一种方式 就是服务器端用 NetWare 服务器 客户端就可以用现 有的BOOTROM 启动芯片了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胡涂了 作Linux无盘工作站岂不是还一台 NetWare 服务器?不是的 因为神通广大的 Linux 可以模拟 NetWare 服务器 就象Samba 可以把 Linux 模拟成 NT 一样 mars_nwe 可以把 Linux 模拟成 NetWare 不仅能提供 NetWare 文件和打印服务 还能提供远程引导支持(知道Linux的厉害了吧) 本文讲述的 Linux 无盘工作站就是用这种方式作远程引导的 准备启动盘 由于在 Linux 下没有制作符合 NetWare 远程引导协议启动映象的工具 所以只能用早期的Win 提供的工具(遗憾) 找一台装有 Win 的机器启动后按 F 进入纯DOS方式 格式化一张启动盘 format a: /s 然后将RedHat Linux安装光盘上 dosutils 目录下的 loadlin exe复制到启动盘 在启动盘上作一个 autoexec bat 文件 代码只有一行 loadlin exe bzImage root=/dev/nfsroot从 Windows 安装光盘的 Win 目录下的cab文件中解出 rplboot sys 文件放在启动 盘上 命令如下 extract exe /a /l a: win cab rplboot sys一张用来做启动映象的启动盘就作好了 保存好启动盘 以后作启动映象时会用到它 编译内核 用于无盘工作站的Linux内核与用于从本地硬盘引导的Linux内核是不同的 无盘工作站的内核必须支持NFS作为根文件系统 即远程根文件系统 所以必须编译无盘工作站专用的内核 笔者使用的内核代码版本是 将内核源代码解压到/usr/src下 cd /usr/src/linux 进入内核子目录 执行命令make menuconfig 进行内核编译配置 下列项目必须按要求设置 Processor type and features 该项目下面的选项必须根据无盘工作站的CPU类型设置 而不是根据服务器的CPU类型设置Loadable mole support 该项目下面的所有选项都禁止 即不支持模块功能Plug and Play support设置为有效Block devices该项目下面的Loopback device supportNeork block device support都设置为有效Neorking option该项目下面的kernel level autoconfigurationDHCP support (NEW)都设置为有效Neork device support 该项目下面的选项必须根据无盘工作站使用的网卡进行设置 本例中使用的是NE 兼容网卡 选项Ethernet ( or Mbit)Other ISA cardsNE /NE support (NEW)都设置为有效Filesystems 该项目下面的Neork File Systems子项目下面的NFS filesystem supportRoot file system on NFS (NEW)都设置为有效以上设置完成后 退出内核编译设置程序 会出现一个对话框 Do you wish to save your new kernel configuration?然后执行make dep && make bzImage进行内核编译 这个过程得花一点时间 特别是如果计算机的速度不快的话 花的时间会更长一些 编译内核如果没有错误 会得到内核映象文件/usr/src/linux/arch/i /boot/bzImage 将启动软盘插入计算机 执行下面的命令 mount t vfat /dev/fd /mnt/floopy cp /usr/src/linux/arch/i /boot/bzImage /mnt/floppy umount /dev/fd 好了 启动盘上的文件都准备齐全了 等会儿用它到Win 环境下制作启动映象 服务器设置 服务器端需要运行nfsd dhcpd mars_new等几个服务进程 这些软件在ReHat Linux 发行套件里都有 如果在安装 Linux 的时候选择全部安装 这些软件都会随着安装操作 系统而装好了 下面对这些软件进行设置 注意 下面的操作要以 root 身份进行 NFS 守护进程nfsd首先要建立几个供无盘工作站使用的目录 并通过nfsd 导出 命令如下:mkdir /tftpboot然后编辑文件 /etc/hosts 加入下面的内容 server server domain c c domain c c domain c c domain c c domain第一台工作站的工作目录设置方法如下:mkdir /tftpboot/ cd /tftpboot/ c p a /bin cp a /dev mknod dev/nd b chmod dev/nd cp a /etc cp a /home cp a /lib rm rf lib/molescp a /root cp a / *** in cp a /var mkdir procmkdir usrmkdir tmpchmod tmptouch fastbootchattr +i fastbootcd etc编辑文件 sysconfig/neork scripts/ifcfg eth 保留其中的DEVICE=eth ONBOOT=yes其余的行全部删除 然后增加一行BOOTPROTO=dhcp编辑文件 rc d/rc sysinit 在文件最后加上两行mount t nfs server:/usr /usr/usr/X R /bin/xfs编辑文件 fstab保留其中的none/procprocdefaults 其余的行全部删除 然后增加一行server:/tftpboot/ /nfs defaults 其它工作站的工作目录设置方法就简单多了cd /tftpbootcp a cp a cp a 编辑文件 /etc/exports 加入以下内容/usr (ro no_root_squash)/tftpboot/ (rw no_root_squash)/tftpboot/ (rw no_root_squash)/tftpboot/ (rw no_root_squash)/tftpboot/ (rw no_root_squash)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 dpchd检查一下文件/etc/dhcpd leases是否存在 若不存在就用命令touch /etc/dhcpd leases 创建一个 然后编辑文件 /etc/nf 加入以下内容subnet netmask {range ;} NetWare 模拟器 marsw_nwe编辑文件 /etc/nf 找到下面的行# x eth 将该行开头的 # 去掉 再找到 x * 在该行开头加上 # 制作启动映象进入Win 将Win (早期的版本 可以用服务器安装方式安装)安装光盘的admin ettools etsetup plimage exe 复制到硬盘 将启动软盘插入软驱 然后在纯MSDOS方式下执行 rplimage a: 就会得到启动映象 net$dos sys 再将启动映象 net$dos sys 复制到启动盘上(如果启动盘空间不够 可以先删除启动盘上的一些文件以留出空间) 启动 Linux 服务器 以 root 用户登录 将启动软盘插入软驱 执行下面的命令 mount t vfat /dev/fd /mnt/floppycp /mnt/floppy/net$dos sys /var/mars_nwesyslogin umount /dev/fd 然后执行 setup 移动光棒至 System services 选项回车 出现 Services 设置画面 将dhcpd nfs mars nwe 都设为有效 退出 setup 程序 执行以下的命令以启动上述服务进程:/etc/rc d/rc d/*mars nwe restart/etc/rc d/rc d/*dhcpd restart/etc/rc d/rc d/*nfs restart下一次再启动服务器时 上述服务进程会自动 lishixin/Article/program/Oracle/201311/17626

E. linux里找不到option

linux里找不到option,1.找到工作站使用的Linux系统型号,包括内核版本。在各个Linux发行版官网上下载相应的镜像。刻录成光盘。
2.从光驱启动,进入liveCD模式,先拷贝重要的文件,备份分区表。如果你要备份分区,一定不要使用GHOST,这个只在Windows系列系统能正常工作。
3.接着重新从光驱启动,在选择界面里唯腊,选择recovery 模式,这里不同版本写法不同,大意就是修复。具体,你使用Linux工作站,对英文应该熟悉,根据界面的提示,轿派一步步进行修复。一般都可以修复,一次修复不成功,可以多指帆滑尝试几次。
4.如果修补不成,需要重新安装系统。

F. Linux工作站每天关机是否合适

在不用的时候建议关闭。只要按激仿尺正常流程关机,硬件就不会损坏的,硬件的驱动程序都有在退出时处理的代码,所有不用担心关机会关出问题来。重启后相当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重初始状态开始运行,应该会减小出现问题的可能明高性。休眠后再恢复,如果程序处理的不大烂好的话,倒是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G. 运用RedHat的Kickstart升级Linux系统方法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使用 Red Hat Linux的 Kickstart 及网络安装功能方便快捷地升级己有 Linux 系统,文中的例子是从 Red Hat 7.2 远程升级到 Red Hat 9.0。

自从 5.2 版开始, Red Hat Linux 便 增加了一个称为 Kickstart 的功能,其主要是为了减少安装过程中需要jiao互式 (interactive)的系统参数输入,提高安装效率。将其运用于自动安装 Linux,特别是需要在短时间迅速安装至成百台 Linux 工作站这种特殊场合尤为适用,Stanford University 的 Menlo Park 已经有精彩的文章介绍。

1.升级前系统检查

在开始升级系统之前,有一些容易忽视的问题容易中断 Kickstart 过程,这些问题一般是系统配置达不到安装最低要求,所以最好能在自动升级之前有实验条件先进行充分的测试再实施。 Red Hat Linux 系统发展至今,已经不是低得386都可以跑得很流畅的了(Red Hat 9 已经不能在 586 以下的机器上运行),所以在升级之前有必要对系统进行充分的检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存储空间是否足够。Red Hat 9 最少需要32MB的内存和472MB的硬盘,内存一般是不会成问题的,但是我未能在一个500MB硬盘上装好系统,当然现在大家的硬盘一般还是比较大,都可以进行完全安装了。Linux 的系统文件主要集中于 /usr 下,/ 下面也有一部分,一般不安装 X 系统和大型软件的情况下,/usr 使用1GB空间、/ 使用500MB空间都可以工作得很好了。我的系统从 7.2 升级到 9.0 系统,/usr 和 / 的使用情况大约较升级前增加了30% 的样子,所以如果大家的 /usr 和/使用率不是太高的话,磁盘空间 的限制一般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jiao换分区空间是否足够。Red Hat 9 与 7.2 的一个不易发现的区别便在此,7.2 系统是可以使用少于两倍物理内存容量的jiao换分区,两倍或者多于两倍物理内存的jiao换分区只是建议大小;而 Red Hat 9 则必须使用两倍或者多于两倍物理内存大小的jiao换分区,所以如果你的Linux系统只有少于两倍的jiao换分区,那就只有再划分一个jiao换分区或者增加一个jiao换文件,或者拨下你的内存让系统jiao换分区大于两倍物理内存,我建议使用加一个jiao换分区的办法,增加jiao换文件还无法在 Kickstart 中实现,至于拨下内存,远程升级就根本没有办法拨下内存了。

其他杂项,系统在自动升级过程中会检测一系列的硬件,如果选择图形界面安装,但是没有鼠标,系统则会提示使用文本方式安装;或者只有 32MB内存则系统也不能进行图形界面安装,这些都可以在自动安装配置文件里进行修改以避免其发生,但是记下系统的所有硬件配置制成一个清单会对制作自动配置文件有较大的帮助。

2.如何启动安装程序

首先从 Red Hat Linux 的.启动安装程序开始。从 Red Hat Linux 的官方安装装手册上我们可以看到主要的几种启动方式:CDROM、软驱及从 dos 环境运行光碟上的 dosutilsautoboot.bat 文件三种方式,对于我们来说这还是不够的,我们的 Linux 工作站是没有软驱和光驱的,当然更加不会有 dos。通过分析各发行版第一张光盘的 /images目录下的 boot*.img 文件我们发现,这些启动镜像文件其实只有两个主要的文件:vmlinuz 内核和 initrd.img,initrd.img是一个压缩的最小文件系统。将这两个文件提取到己有的 Linux 系统 /boot 目录下,在系统的 bootloader(一般是 LILO 或者 GRUB)配置文件中加入相应的配置行即可启动安装程序。以 Red Hat 7.2 和 GRUB 为例(使用 Red Hat 8.0 的网络启动镜像文件):

[root@client mnt]# mount -o loop -o ro

/mnt/nfs/psyche/cd1/images/bootnet.img bootnet

[root@client mnt]# cd bootnet/

[root@client bootnet]# ls

boot.msg initrd.img options.msgrescue.msgsplash.lsssysLinux.png

general.msgldLinux.sysparam.msgsnake.msgsysLinux.cfgvmlinuz

[root@client bootnet]# cp vmlinuz /boot/vmlinuz8

[root@client bootnet]# cp initrd.img /boot/initrd8

[root@client bootnet]# vi /boot/grub/menu.lst

添加如下三行:

title Upgrade to Psyche via NFS

kernel /boot/vmlinuz8 ro

initrd /boot/initrd8

注意:以上是没有 /boot 分区的配置,有 /boot 分区则不需要前面的 /boot,见 GRUB 配置文件中 NOTICE 部分。

重新启动后即可选择网络升级,和用 bootnet 软盘引导系统的效果是一样的。在这里我们将使用 Red Hat 9 的另外一个启动文件,这也是最近才在 Red Hat 发行版中出现的 boot.iso。将 Red Hat 9 发行版第一张光盘的 ISO 镜像文件装载后,我们发现其下的 images 目录中较 7 系列发行版多了一个 boot.iso 文件(8.0 第一张光碟根目录下也有类似目录),将其装载后发现其中包含一个比较大的内核和 initrd 文件,该initrd 包含了安装系统时常见硬件的驱动,我使用该文件启动时能自动识别出 PM133 主板的显卡及比较少见的adaptec ANA-6911TX 网卡(starfire.o),所以强烈推荐使用 boot.iso 自动升级,可以省却驱动的麻烦。值得一提的是 Red Hat 9 现在已经不在 boot.img 中自带网卡驱动了,而 Red Hat 8 在 bootnet.img 中带了一些常见网卡的驱动的(intel 55X系列、tulip、8139等),解压一下 bootnet.img 中的 initrd.img 文件就可以在lib目录中看到这些驱动模块文件了。

3.从哪里安装

升级系统当然需要新系统的发行版源文件,发行版形式可以多样化,即可以是光碟,也可以是光碟镜像文件(ISO格式),同时也可以是光碟文件的拷贝集。在 Red Hat 9 中,可供选择的安装模式有本地 CDROM、本地硬盘、NFS 镜像、FTP、HTTP。从光碟安装具有最好的兼容性和易操作性,适合个人安装,大批量和远程升级则不适用;本地硬盘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速度快,而且也不需要频繁更换光碟,但是也不适合大批量安装,每台工作站均保存一份发行版镜像拷贝实在是很浪费存储空间,而且要命的是我的那台机器已经没有空间可以放下这么巨大的文件了;NFS 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方式,通过 NFS 方式安装系统只需要将 ISO 格式的光碟镜像文件共享即可,不像 FTP 和 HTTP 方式需要考虑目录树结构,而且 NFS 方式可以选择图形界面安装(FTP 和 HTTP 方式仅能使用文本界面),速度相对 FTP 和 HTTP 方式更快,所以网络安装建议使用 NFS 方式。建立 NFS安装镜像服务器的办法很简单,仅需通过 NFS 将发行版光碟镜像文件共享即可。

[root@server root]$ cat /etc/exports /data/shrike 192.168.0.42/31(ro)

[root@server shrike]# ls

ks.cfgshrike-i386-disc1.isoshrike-i386-disc2.isoshrike-i386-disc3.iso

4.制作 Kickstart

接下来自然就是制作 Kickstart 文件了,Kickstart 技术从最早推出至今已经更新了许多次,配置的语法也是不尽相同,后来的版本也没有做到完全兼容旧有版本语法,不能说这也是一个遗憾,在此我强烈建议使用 Red Hat 9 官方文档来进行 Kickstart 的配置,这样才能做到万无一失。配置文件主要内容如下:

1)ks.cfg 文件位置。很明显安装程序需要读取到 ks 配置文件才能进行自动安装,ks 配置文件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读入:启动软盘、启动光盘、硬盘、网络。

软盘读取 ks 配置文件相对较简单,将 ks.cfg 置于软盘根目录下即可,启动后输入 Linux ks=floppy 即可开始 ks 安装。

光盘读取 ks 配置文件需要在制作启动光盘时加入 ks.cfg 配置文件至根目录下,启动后输入 Linux ks=cdrom:/ks.cfg 即可开始 ks 安装。

硬盘读取 ks 配置文件一般是从光驱引导后,再读硬盘中的 ks 配置文件(此时可能没有软驱和网络支持),启动后输入 Linux ks=hd:fd0:/ks.cfg,限制条件是该硬盘分区必须是 VFAT 或者 EXT2。

网络读取 ks 配置文件则用得非常多了,通常用到的是 NFS 方式和 HTTP 方式,格式分别是 ks=nfs:server:/path 和 ks=http://< server> /< path> 。需要注意的是网络方式读取 ks.cfg 文件时,局域网能自动分配 IP,因为在内核未取得 ks.cfg 配置文件之前,系统是不知道如何配置 IP 地址的,这时就要先通过 DHCP 获得一个 IP 地址,通过网络读取 ks.cfg 配置文件。在具备网络条件的环境下,我强烈推荐使用网络方式提供 ks.cfg 配置文件,使用 DHCP 配合 ks 的参数置空功能可以为大量的工作站配置不同的 Kickstart 配置文件,自动安装功能各异的系统。我是使用 NFS 方式读取 ks.cfg 文件。

[root@server shrike]# ls

ks.cfgshrike-i386-disc1.isoshrike-i386-disc2.isoshrike-i386-disc3.iso

在待升级系统 GRUB 配置文件中加入 ks 配置语句:

kernel /boot/vmlinuz9 ro ks=nfs:192.168.0.19:/data/shrike/ks.cfg

2)经过测试,升级系统所需要的 ks 配置参数相对较少,具体配置参数就不再累述了, UNIX 的风格就是 KISS。以我的配置为例:

reboot

upgrade

lang en_US

keyboard us

mouse none

text

skipx

network --device=eth0 --bootproto=static --ip=192.168.0.42

--netmask=255.255.255.0--gateway=192.168.0.253

--nameserver=192.168.0.4 --hostname=huter.xtu.e.cn

nfs --server=192.168.0.19 --dir=/data/shrike

zerombr yes

bootloader --location=mbr

%post

chkconfig --level 345 sshd on

检查一切配置无误就可以开始远程升级系统了!

H. linux操作系统与windows操作系统相比,linux操作系统有哪些优点

linux操作系统与windows操作系统相比,linux操作系统有哪些优点

第一就是开源了,这点对于搞软件开发的很给力 第二就是免费得 并且版本多 选择性大 第三就是体积小 占用内存小 第四就是安全(超级用户的权限很大) 第五就是稳定性 一般大型的服务器 工作站都是用linux或unix 等等
更多关于Linux的系统,请关注《Linux就该这么学》这本书

简述Linux操作系统与Windows操作系统相比具有哪些优点?(至少4点)

Linux速度比较快,安全性比windows好
但是有很多软件只能在windows里运行
与Linux兼容的软件正在开发中.
Linux适用在网络方面.
Linux以它的高效性和灵活性着称。它能够在 PC计算机上实现全部的 Unix特性,具有多任务、多用户的能力。 Linux是在 GNU公共许可权限下免费获得的,是一个符合 POSIX标准的操作系统。 Linux操作系统软件包不仅包括完整的 Linux操作系统,而且还包括了文本编辑器、高级语言编译器等应用软件。它还包括带有多个窗口管理器的 X-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如同我们使用 Windows NT一样,允许我们使用窗口、图标和菜单对系统进行操作

Linux操作系统和windows操作系统相比有什么优点

开源,自由,透明,简单!

Linux操作系统 与windows操作系统有何区别

Linux和Windows的区别
和Linux 一样,Windows系列是完全的多任务操作系统。它们支持同样的用户接口、网络和安全性。但是,Linux和Windows的真正区别在于,Linux 事实上是Unix的一种版本,而且来自Unix的贡献非常巨大。是什么使得Unix如此重要?不仅在于对多用户机器来说,Unix是最流行的操作系统,而且在于它是免费软件的基础。在Inter上,大量免费软件都是针对Unix系统编写的。由于有众多的Unix厂商,所以Unix也有许多实现方法。没有一个单独的组织负责Unix的分发。现在,存在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动Unix社团以开放系统的形式走向标准化。另一方面Windows系列是专用系统,由开发操作系统的公司控制接口和设计。在这个意义上这种公司利润很高,因为它对程序设计和用户接口设计建立了严格的标准,和那些开放系统社团完全不一样。一些组织正在试图完成标准化Unix程序设计接口的任务。特别要指出的是,Linux完全兼容POSIX.1标准。
安全问题对于IT管理员来说是需要长期关注的。主管们需要一套框架来对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合理的评估,包括:基本安全、网络安全和协议,应用协议、发哗皮培布与操作、确信度、可信计算、开放标准。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这七个类别比较微软Windows和Linux的安全性。最终的定性结论是:目前为止,Linux提供了相对于Windows更好的安全性能,只握蠢有一个方面例外(确信度)。
无论按照什么标准对Windows和Linux进行评估,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每个操作系统都不止一个版本。微软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98、 Windows NT、 Windows 2000、 Windows 2003 Server和Windows CE,而Linux的发行版由于内核(基于2.2、2.4、2.6)的不同和软件包的不同也有较大的差异。我们本文所使用的操作系统,都是目前的技术而不是那些"古老"的解决方案。
用户需要记住:Linux和Windows在设计上就存在哲学性的区别。Windows操作系统倾向于将更多的乱唯功能集成到操作系统内部,并将程序与内核相结合;而Linux不同于Windows,它的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有明显的界限。根据设计架构的不同,两者都可以使操作系统更加安全。
Linux和Windows安全性的基本改变
对于用户来说,Linux和Windows的不断更新引发了两者之间的竞争。用户可以有自己喜欢的系统,同时也在关注竞争的发展。微软的主动性似乎更高一些――这是由于业界"冷嘲热讽"的"激励"与Linux的不断发展。微软将在下几个月对Windows安全进行改观,届时微软会发布Windows XP的WindowsXP Service Pack 2。这一服务包增强了Windows的安全性,关闭了原先默认开放的许多服务,也提供了新的补丁管理工具,例如:为了避免受到过多无用的信息,警告服务和信使服务都被关闭。大多数情况下,关闭这些特性对于增强系统安全性是有好处的,不过很难在安全性与软件的功能性、灵活性之间作出折衷。
最显著的表现是:微软更加关注改进可用性的同时增强系统的安全性。比如:2003年许多针对微软的漏洞攻击程序都使用可执行文件作为电子邮件的附件(例如MyDoom)。Service Pack2包括一个附件执行服务,为Outlook/Exchange、 Windows Messenger和Inter Explorer提供了统一的环境。这样就能降低用户运行可执行文件时感染病毒或者蠕虫的威胁性。另外,禁止数据页的可执行性也会限制潜在的缓冲区溢出的威胁。不过,微软在WindowsXP Service Pack 2中并没有修改Windows有问题的架构以及安全传输的部分,而是将这部分重担交给了用户。
微软的重点显然是支持应用程序的安全性。WindowsXP Service Pack 2中增强的许多方面都是以Outlook/Exchange和Inter Explorer作为对象的。例如:Inter Explorer中有一个智能的MIME类型检查,会对目标的内容类型进行检查,用户可以获悉该内容中是否存在潜在的有害程序。不过这一软件是不是能将病毒与同事的电子数据表区分开来呢?
WindowsXP Service Pack 2的另一个新特性是能够卸载浏览器的多余插件,这需要终端用户检查并判断需要卸载哪些插件。Outlook/Exchange可以预览电子邮件消息,因此用户可以在打开之前就将电子邮件删除。另一个应用安全的增强,防火墙在网络协议栈之前启动。对于软件开发者来说,远方过程调用中权限的改变,使得安全性差的代码难以工作正常。
WindowsXP Service Pack 2也为Windows用户提供了许多华丽的新特性,但是问题仍然存在:这些特性会不会对管理员甚至是终端用户造成负担?是不是在增加了Windows操作系统代码安全性的同时让系统变得更加复杂?
Linux 与 Windows 的不同
虽然有一些类似之处,但Windows和Linux的工作方式还是存在一些根本的区别。这些区别只有在您对两者都很熟悉以后才能体会到,但它们却是 Linux 思想的核心。
Linux 的应用目标是网络而不是打印
Windows最初出现的时候,这个世界还是一个纸张的世界。Windows的伟大成就之一在于您的工作成果可以方便地看到并打印出来。这样一个开端影响了 Windows 的后期发展。
同样,Linux 也受到了其起源的影响。Linux 的设计定位于网络操作系统。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 Unix 操作系统,因此它的命令的设计比较简单,或者说是比较简洁。由于纯文本可以非常好地跨网络工作,所以 Linux 配置文件和数据都以文本为基础。
对那些熟悉图形环境的人来说,Linux服务器初看可能比较原始。但是Linux开发更多关注的是它的内在功能而不是表面上的东西。即使是在纯文本的环境中,Linux同样拥有非常先进的网络、脚本和安全能力。执行一些任务所需的某些表面上看起来比较奇怪的步骤是令人费解的,除非您认识到 Linux 是期望在网络上与其他 Linux系统协同执行这些任务。Linux的自动执行能力也很强,只需要设计批处理文件就可以让系统自动完成非常详细的任务。Linux 的这种能力来自于其基于文本的本质。
可选的 GUI
Linux有图形组件。Linux支持高端的图形适配器和显示器,完全胜任图形相关的工作。现在,许多数字效果艺术家在Linux工作站上来进行他们的设计工作,而以前这些工作需要使用IRIX系统来完成。但是,图形环境并没有集成到 Linux 中,而是运行于系统之上的单独一层。这意味着您可以只运行 GUI,或者在需要时才运行 GUI。如果您的系统主要任务是提供Web应用,那么您可以停掉图形界面,而将其所用的内存和CPU资源用于您的服务。如果您需要在 GUI 环境下做一些工作,可以再打开它,工作完成后再将其关闭。
Linux 有图形化的管理工具,以及日常办公的工具,比如电子邮件、网络浏览器和文档处理工具等。不过,在 Linux 中,图形化的管理工具通常是控制台 (命令行) 工具的扩展。也就是说,用图形化工具能完成的所有工作,用控制台命令同样可以完成。同样,使用图形化工具并不妨碍您对配置文件进行手工修改。其实际意义可能并不是特别显而易见,但是,如果在图形化管理工具中所做的任何工作都可以以命令行的方式完成,这就表示那些工作也可以由一个脚本来实现。脚本化的命令可以成为自动执行的任务。Linux 同时支持这两种方式,并不要求您只用文本或者只用 GUI。您可以根据您的需要选择最好的方法。
Linux 中的配置文件是人类可读的文本文件,这与过去的 Windows 中的 INI 文件类似,但与 Windows 的注册表机制在思路上有本质的区别。每一个应用程序都有其自己的配置文件,而且通常不与其他的配置文件放在一起。不过,大部分的配置文件都存放于一个目录树 (/etc) 下的单个地方,所以看起来它们在逻辑上是在一起。文本文件的配置方式使得不通过特殊的系统工具就可以完成配置文件的备份、检查和编辑工作。
文件名扩展
Linux不使用文件名扩展来识别文件的类型。相反,Linux根据文件的头内容来识别其类型。为了提高人类可读性您仍可以使用文件名扩展,但这对 Linux 系统来说没有任何作用。不过,有一些应用程序,比如 Web 服务器,可能使用命名约定来识别文件类型,但这只是特定的应用程序的要求而不是 Linux 系统本身的要求。
Linux通过文件访问权限来判断文件是否为可执行文件。任何一个文件都可以赋予可执行权限,这样程序和脚本的创建者或管理员可以将它们识别为可执行文件。这样做有利于安全。保存到系统上的可执行的文件不能自动执行,这样就可以防止许多脚本病毒。
重新引导是最后的手段
如果您使用Windows已经很长时间了,您可能已经习惯出于各种原因(从软件安装到纠正服务故障)而重新引导系统。在Linux思想中您的这一习惯需要改变。Linux在本质上更遵循“牛顿运动定律”。一旦开始运行,它将保持运行状态,直到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比如硬件的故障。实际上,Linux系统的设计使得应用程序不会导致内核的崩溃,因此不必经常重新引导(与Windows系统的设计相对而言)。所以除了Linux内核之外,其他软件的安装、启动、停止和重新配置都不用重新引导系统。
如果您确实重新引导了 Linux 系统,问题很可能得不到解决,而且还会使问题更加恶化。学习并掌握 Linux 服务和运行级别是成功解决问题的关键。学习 Linux 最困难的就是克服重新引导系统的习惯。
另外,您可以远程地完成Linux中的很多工作。只要有一些基本的网络服务在运行,您就可以进入到那个系统。而且,如果系统中一个特定的服务出现了问题,您可以在进行故障诊断的同时让其他服务继续运行。当您在一个系统上同时运行多个服务的时候,这种管理方式非常重要。
命令区分大小写
所有的 Linux 命令和选项都区分大小写。例如, -R 与 -r 不同,会去做不同的事情。控制台命令几乎都是小写的。我们将在“ 第 2 部分. 控制台速成班”中对命令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我应如何定位 Linux?
从管理 Windows 到管理 Linux 的转变是很麻烦的。不过,作为一个 Windows 管理员,您有自己的优势。您对计算的工作方式的理解依然可用。能否成为一个成功的 Linux 管理员将取决于您对两者区别的认识以及操作习惯的调整。
Linux相对于Windows的许多变化都是有益的。空闲的GUI的开销被归还给服务。任务可以脚本化并可以自动执行。配置文件基于文本并且人类可读。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必重新引导系统。实际上,您应该抑制重新引导系统的冲动。

Linux操作系统比Windows操作系统的好处

我列下提纲,你自己找资料做下扩充
1.开源代码,质量有保证,安全性高,从破解xp和破解linux难度上就能看出来(辩论时这个是重点,推荐看看开源圣经《大教堂与集市》)
2.自由,可自己定制,从100多K到几十个G的linux都存在
3.linux的网络性能好,诞生于网络也依托网络发展,适应未来的发展
4.文件系统种类多且优秀,fat和ntfs的性能实在是太差了,碎片多,速度慢
5.内存管理和调度方式优秀,有效利用一切硬件资源,即使cpu占有100%也不会卡
6.用户管理严格,安全性好,病毒运行时如果不能获得root权限的话,能产生的危害有限
7.linux是真正的多用户多线程,而windows是单用户伪多线程
8.模块化,举个例子,linux的桌面环境产生问题,就kill掉,在字符界面下操作,而且有几十种桌面环境可选
windows的桌面环境是编译进内核的,虽然这样能提高响应速度,但是一旦卡住了就只能强行关机
linux的驱动安装出错不影响其他模块,windows就蓝屏了
9.linux支持世界上几乎所有的cpu架构(大约有二十种常用的),而win仅支持x86,wince仅支持arm、ppc
10.成本低,只要自己有技术连服务费都不用花
11.负载量大,linux的服务器常常一年都不用关机
运算速度快,很多公司都是用linux做运算单元,用员工的机器登录到该服务器,运算工作交给服务器
12.发展速度快,91年0.01版,94年1.00,现在已经遍布世界每个角落了

Linux操作系统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区别

windows是基于nt内核的操作系统linux有几千个发行版,都是基于linux内核linux和unix使用同样的图形界面,有几十种,gnome、kde、*box、*wm。。。macos是bsd的一个变种,bsd是unix的一种macos的图形界面是早期unix使用的,后来unix放弃它了,反而被苹果开发对普通用户来讲,使用起来windows简单,软件丰富linux可定制性好,安全稳定,速度快,软件丰富、但是不太好用,很多优秀软件没有名气macos外表华丽,安全性不错,速度一般

Linux是一个以开发者为中心的操作系统,Windows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操作系统。这是最根本的区别,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功能和设计上还有用户体验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例如在windows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因为windows用的范围广,所以为用户所用的软件早已经有人给写好了),而在linux下却不一定是这样,有些东西还得自己折腾。
其次就是写系统用的语言不一样,还有开源和闭源的和复杂程度的区别,这两点也是不一样的。

LINUX操作系统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区别?

1.linux是开源的,windows不开源
2.linux也有图形界面的,但是图形窗口相当于运行的软件,与底层代码的分界相对明显,而windows很多都是写到内核中的。相对来说集成性高,可读性非常低。代码很多都是编译过的,又不开源,所以能玩到注册表差不多就是极限了。
3。linux的开放性使得我们可以接触到所有的一切,从内核编译,脚本编写,配置更改,加载服务器等等,但是图形方面的功能做得比windows还是差很多的。
4。windows是赚钱的,公司经营,雇人写代码。linux更多的是大家在论坛上贡献的,免费,自由。所以windows对于满足人们一般人的需求还是比较好的,对于要理解电脑运作还是玩linux好

电脑Windows操作系统于Linux操作系统,游戏

linux不能原生的支持windows游戏,但也不是完全不能玩,方法主要有:
在linux下利用wine程序模拟运行windows可执行程序;
安装虚拟机,在虚拟机中运行xp,再在xp下运行windows游戏。
有人成功在linux下运行了cs、wow和war3等大型游戏. 华夏联盟论坛信息资源分享

I. LINUX如何查询工作站多硬盘的硬盘序列号

#不需要安装额外软件,直接查询

为什么我的行呢?你再用下面的参数试试。

sudo hdparm -I /dev/sda | grep Serial
Serial Number: WD-ABC2E30ETS28
Transport: Serial, SATA 1.0a, SATA II Extensions, SATA Rev 2.5

J. 威联通ubuntulinux工作站无法启用

1. 删除/share/CACHEDEV1_DATA/.qpkg/下的所有内容
        cd /share/CACHEDEV1_DATA/.qpkg/
        rm -rf *
2. 重散败启
重启完成后,登录,应用中心回来了。然后再重装所需应用就可以了。威联通有一点比较好,重装后,所有的应用数据都是存在的。比如downlaod station,重装后,之前现在的任务都在。这举慎个还是比较方便的。
0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
虚拟机Ubuntu剪切板无法共享的解决方案
小黄不头秃
阅读145
H3C升级设备/收集日志/U盘升级
justice1213
阅读169
怎么使用SSH Windows链接虚拟机的Linux终端
小黄不头秃
阅读179
AnolisOS 8 安装 EPEL源
前浪浪奔浪流
阅读777
CentOS8网络yum源配置
Gaidev
阅读663
2条评论
写评论
LeiLei_c644
请问怎么删除呢
2楼 · 2021-08-21 23:18
javenwei:
linux的删除命令。删除前最好备正掘敬份一下
rm -f *
2021-08-28 20:47回复

阅读全文

与linux工作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华为手机app应用数据哪些删除 浏览:765
数据库有哪些表格 浏览:741
bada12微信java 浏览:16
小白编程什么最好学 浏览:205
qq回头看头像 浏览:338
苹果换屏要多长时间 浏览:283
如何用平板电脑学编程 浏览:424
格式工厂怎么转换swf文件 浏览:817
怎么做一个试用网站 浏览:953
哪里有信息不对称的app 浏览:59
win10的gpeditmsc文件 浏览:451
4399游戏盒20版本 浏览:349
有什么找工作比较靠谱的app吗 浏览:921
如何给网站挂黑链 浏览:282
360断网急救箱网络异常修复不了 浏览:889
身份证验证的js文件 浏览:994
什么人经常换微信名字 浏览:707
网站源码挖掘 浏览:944
荔枝fm和app哪个播放量好 浏览:535
乐秀音频在哪个文件里 浏览:48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