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分类
第一类、传统的经典RTOS:
最主要的便是Vxworks操作系统,以及其Tornado开发平台。Vxworks因出现稍早,实时性很强(据说可在1ms内响应外部事件请求),并且内核可极微(据说最小可8K),可靠性较高等,所以在北美,Vxworks占据了嵌入式系统的多半疆山。特别是在通信设备等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系统中,几乎非Vxworks莫属。Vxworks的很多概念和技术都和linux很类似,主要是C语言开发。像Bell-alcatel、Lucent、华为等通信企业在开发产品时,Vxworks用得很多。但Vxworks因价格很高,所以一些小公司或小产品中往往用不起。目前很多公司都在往嵌入式Linux转(听说华为目前正在这样转)。但无论如何,Vxworks在一段长时间内仍是不可动摇的。与Vxworks类似的稍有名的实时操作系统还有pSOS、QNX、Nucleus等RTOS。
第二类、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Linux的前途除作为服务器操作系统外,最成功的便是在嵌入式领域的应用,原因当然是免费、开源、支持软件多、呼拥者众,这样嵌入式产品成本会低。Linux本身不是一个为嵌入式设计的操作系统,不是微内核的,并且实时性不强。目前应用在嵌入式领域的Linux系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专为嵌入式设计的已被裁减过的Linux系统,最常用的是uClinux(不带MMU功能),目前占较大应用份额,可在ARM7上跑;另一类是跑在ARM9上的,一般是将Linux2.4.18内核移植在其上,可使用更多的Linux功能(当然uClinux更可跑在ARM9上)。很多人预测,嵌入式Linux预计将占嵌入式操作系统的50%以上份额,非常重要。缺点是熟悉Linux的人太少,开发难度稍大。目前很多教材和很多大学都以ucOS/II为教学用实时操作系统,这主要是由于ucOS/II较简单,且开源,非常适合入门者学习实时操作系统原理,但ucOS/II的缺点是功能有限,实用用得较少,所以要学习就应学直接实用的,比如uClinux就很实用。况且熟悉了Linux开发,不仅在嵌入式领域有用,对开发Linux应用软件,对加深操作系统的认识也有帮助,可谓一举多得。据说,目前Intel、Philip都在大搞ARM+LINUX的嵌入式开发,Fujitum则是在自己的处理器上大搞Linux开发。目前在嵌入式Linux领域,以下几个方面的人特别难找,一是能将Linux移植到某个新型号的开发版上;二是能写Linux驱动程序的人;三是熟悉Linux内核裁减和优化的人。
第三类、WindowsCE嵌入式操作系统:
Microsoft也看准了嵌入式的巨大市场,WinCE出来只有几年时间,但目前已占据了很大市场份额,特别是在PDA、手机、显示仪表等界面要求较高或者要求快速开发的场合,WinCE目前已很流行(据说有一家卖工控机的公司板子卖得太好,以至来不及为客户裁减WinCE)。WinCE目前主要为4.2版(.NET),开发平台主要为WinCEPlatformBuilder,有时也用EVC环境开发一些较上层的应用,由于WinCE开发都是大家熟悉的VC++环境,所以学习Windows程序设计课程不会有多大难度,这也是WinCE容易被人们接受的原因,开发环境方便快速,微软的强大技术支持,WinCE开发难度远低于嵌入式Linux。对于急于完成,不想拿嵌入式Linux冒险的开发场合,WinCE是最合适了(找嵌入式Linux的人可没那么好找的),毕竟公司不能像学生学习那样试试看,保证开发成功更重要。根据不同的侧重点,WinCE还有两个特殊版本,一个是MSPocketPC操作系统专用于PDA上(掌上电脑),另一个是MSSmartPhone操作系统用于智能手机上(带PDA功能的手机),两者也都属于WinCE平台。在PDA和手机市场上,除WinCE外,著名的PDA嵌入式操作系统还有PalmOS(因出现很早,很有名)、Symbian等,但在WinCE的强劲冲击下,Palm和Symbian来日还能有多长?据观察,目前在嵌入式平台上,LINUX是叫得最响,但还是WinCE实际用得更多。嵌入式LINUX可能更多地是一些有长远产品计划的公司,为降低成本而进行长远考虑。WinCE和多媒体(如MPEG技术)是微软亚洲工程院目前做得较多的项目领域之一,他们很需要精通WinCE的人。
目前我国已推出一些应用比较成功的EOS产品系列。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信息家电的普及应用及EOS的微型化和专业化,EOS开始从单一的弱功能向高专业化的强功能方向发展。嵌人式操作系统在系统实时高效性、硬件的相关依赖性、软件固态化以及应用的专用性等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EOS是相对于一般操作系统而言的,它除了是具备了一般的操作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比如:任务调度、同步机制、中断处理、文件功能之外的话,它还含有以下的特针:
(1)可装卸性:开放性、可伸缩性的体系结构。
(2)强实时性:EOS实时性一般较强,可用于各种设备控制当中。
(3)统一的接口:提供各种设备驱动接入。
(4)操作方便、简单、提供友好的图形GUI,图形界面,追求易学易用。
(5)提供强大的网络功能,支持TCP/IP协议及其它协议,提供TCP/UDP/IP/PPP协议支持及统一的MAC访问层接口,为各种移动计算设备预留接口。
(6)强稳定性,弱交互性:嵌入式系统一旦开始运行就不需要用户过多的干预,这就要负责系统管理的EOS臭有较强的稳定性。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用户接日一般不提供操作命令,它通过系统调用命令向用户程序提供服务。
(7)固化代码:在嵌入系统中,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被固化在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的ROM中。辅助存储器在嵌入式系统中很少使用,因此,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功能应该能够很容易地拆卸,而用各种内存文件系统。
(8)更好的硬件适应性,也就是良好的移植性。
国际上用于信息电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有40种左右。现在,市场上非常流行的EOS产品,包括3Corn公司下属子公司的PalmOS,全球占有份额达50%,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CE不过29%。在美国市场,PalmOS更以80%的占有率远超WindowsCE.开放源代码的Linux很适于做信息家电的开发。
然而我们常见的嵌入式系统有:Linux、uClinux、WinCE、PalmOS、Symbian、eCos、uCOS-II、VxWorks、pSOS、Nucleus、ThreadX、Rtems、QNX、INTEGRITY、OSE、CExecutive.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发展也必将带动新一轮的科技竞争。
常见的嵌入式系统有这么多:
Linux、uClinux、WinCE、PalmOS、Symbian、eCos、uCOS-II、VxWorks、pSOS、Nucleus、ThreadX、Rtems、QNX、INTEGRITY、OSE、CExecutive、autosar......
什么是嵌入式操作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是一种支持嵌入式系统应用的操作系统软件,它是嵌入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嵌入时操作系统具有通用操作系统的基本特点,能够有效管理复杂的系统资源,并且把硬件虚拟化。
从应用角度可分为通用型嵌入式操作系统和专用型嵌入式操作系统。常见的通用型嵌入式操作系统有Linux、VxWorks、WindowsCE.net等。常用的专用型嵌入式操作系统有SmartPhone、PocketPC、Symbian等。
按实时性可分为两类:
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主要面向控制、通信等领域。如WindRiver公司的VxWorks、ISI的pSOS、QNX系统软件公司的QNX、ATI的Nucleus,很多汽车电子行业都是利用实时性很强的操作系统等。
非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主要面向消费类电子产品。这类产品包括PDA、移动电话、机顶盒、电子书、WebPhone等。如微软面向手机应用的SmartPhone操作系统。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而言,基本上需要四种不同的工作:系统设计工作,硬件设计工作,驱动程序和操作系统移植工作和应用程序设计开发工作。
1、 系统设计工作
在系统的设计阶段,系统分析师将根据需求确定系统的硬件的基本构成,根据系统的需求选择使用那种处理器,使用哪种操作系统,使用那些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分析师往往是较为完整的参与过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全过程,对于系统应用的行业较为了解,对于嵌入式系统本身的开发流程十分清楚的人。
2、硬件设计工作
系统硬件设计人员需要根据系统分析师的设计结果,进行硬件原理图的设计。通常需要硬件设计人员熟悉嵌入式系统的硬件构成。硬件设计人员需要了解常用的嵌入式系统处理器,存储器(Flash,SDRAM),以太网MAC芯片,音频/视频编解码芯片,电源管理芯片,总线接口电路(USB,PCI),液晶显示模块,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CPLD),无线网络通信模块(Bluetooth,WLAN,GPRS)等硬件电路构成元素的基本工作原理,连接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项,基本调试方法等内容。在网络上能找到很多公司的评估板的原理图,对于这些原理图要仔细研究,摸清处理器同存储器,网卡,液晶模块等器件的连接方法和原因。通过对这些电路的研究,能够较快地了解整个嵌入式系统的构成,这些电路同实际产品中的电路虽有一定差别的,特别是对于手持设备,但这些差别不影响初学者学习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基本构成。
1)学习Linux系统安装、常用命令、应用程序安装。
2)学习Linux下的C编程、这本书必学《UNIX环境高级编程》、《UNIX网络编程》,RechardStevens写的,C高手大都学习过《C和指针》、《C缺陷与陷阱》、《高质量C/C++编程指南》、《C专家编程》、《TheCprogrammingLanguage》
3)程序员大都要学:数据结构,嵌入式程序员数据结构必学!
4)底层开发人员大都要学:微机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嵌入式开发人员必学!
5)单片机可以让一个从事软件开发的人了解和如何操作硬件,有必要学,因为一开始就从ARM入手,不太现实!
6)ARM体系结构,其中有汇编。
7)数字电路有必要学习,不然你在做底层开发时真的会不知道怎么看原理图,起码也得懂与或门吧。
8)ARM+Linux应用程序开发。(前提是要有开发板)
9)要做底层开发,就必须知道软硬件之间是如何衔接和配合工作的,那么电子技术应该要好好学习了,很多时候会用到模拟电路知识,这是区别好手与菜鸟的不同之处之一。
10)Linux下的汇编要学,这样你才能真正了解你写的程序是如何在一个特定的硬件上跑的。这是区别好手与菜鸟的不同之处之二。
11)TCP/IP协议栈要学,所有的嵌入式高手都得掌握的东西,这是区别好手与菜鸟的不同之处之三。
12)有了这些东西,拿下Linux驱动已经不再话下,需要你去学习Linux内核源代码和Linux驱动程序设计,这是一个技术升华。
13)音频、视频的解码译码技术你得学。
14)各种IC,各种bootloader你能够参与其开发设计。
15)自行设计开发新产品,新技术。
学到这个地步差不多要花个3年的时间吧。但是后面的路该怎么走呢?嵌入式系统性的东西搞了一个产品之后,基本上一些套路都摸清楚了。
不同的行业,对于系统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汽车行业,航空航天行业等一些高精度,高安全的需要对实时性要求非常之高,对于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非常严格。而有些行业比如消费类产品,娱乐类的,生活用具方面的对于用户体验是不一样的,数码产品对于一些图像声音的处理,要求更高,需要高清,高品质的。而对于一些通信设备类对于网络的应答数据传输要求就非常严格,等等。这些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符合自己的操作系统,能对开发工作有更大的帮助。
DOS
微软一开始选用了派特森的Q-DOS“QUICKANDDISKOPERATINGSYSTEM”为基础然后再扩充功能而成MS-DOS,主要是采用由IBM提供的使用8088微处理器的计算机作开发平台,它是以16字节单人单工操作系统,特别适合一些功能简单装置使用。
WindowsCE
虽然微软Windows系统已经称霸了PCDesktop环境。但是对于嵌入式系统这块大饼,微软也是垂涎已久,桌上型的Windows桌业系统对于嵌入式系统来说自然是太过于肥大的产物,于是微软推出精简版的WindowsCE作为进攻嵌入式系统的主力。目前主要应用于PDA上头,但是跟微软一系列Windows系统一般,WindowsCE也承袭了原有的缺点:耗系统资源、不稳定、效率不佳等等。毛病实在太多,后来将整个架构重新改写后推出WindowsCE3.0版,或称为PocketPC。改版之后的确改进了不少缺点。
WindowsCE可应用于PDA、WebPAD、ThinClient等等。是采用WindowsCE为操作系统的SIMPad(西门子公司所有)。
Palm
由PalmComputing公司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目前最大的应用在PDA,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PDA操作系统,Palm操作系统架构非常简洁,因为少去了很多功能,如内存管理、多任务等等,使得Palm可以非常不耗系统资源,硬件需求低,连带的整体耗电量便可压缩到非常低,因此采用Palm操作系统的PDA都有待机时间长的优点。
EPOC
由英国手持装置大厂Psion所开发,常用于PDA与手机结合的场合。最有名的例子Nokia9110系列手机,它就是采用EPOC系统。
著名的嵌入式实时系统
实时系统是嵌入式系统里头非常重要的一环,很多人都误以为实时系统执行速度非常快的系统,事实上不然,所谓实时代表的意义是『实时反应』,一般多人多任务操作系统如:Windows、UNIX,在上面执行的软件都一起分享CPU,因为CPU速度快,所以我们感觉好象可以同时执行多支软件,其实在系统内部的同一时间内都只有一个程序在执行,每个软件都必须排队,而且规定只能用一小段时间后就要换下一位,但是因为CPU速度够快,很快又可以被执行到,所以人们感觉并不会很明显软件是一段一段在执行。这是一般所谓的非实时性的操作系统运作模式,而实时操作系统具有立即反应而且不能让出资源的特性,例如汽车的ABS煞车系统,如果不采用能够立即反应的实时系统,后果可就不堪设想。而这类的应用多半多属体积小、功能简单的地方,所以也算是嵌入式系统。QNX的QNXOS、WindRiver的VxWorks、Microware的OS9、pSOS等等,都是有名的嵌入式实时系统公司。
Linux
Linux不是都用来做服务器吗?不然就是Cluster,怎么会跟嵌入式系统扯上关系?不要怀疑,Linux除了对伺服工作应付自如外,嵌入式系统也难不倒Linux。
那么究竟Linux有怎样独特的能耐,可以想变大就变大想缩小就缩小?又用Linux来发展嵌入式系统有什么优点?请看底下介绍。
开放原始码、模块化设计
Linux采用GPL授权,除了把原始码公开以外,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修改、散布,而Linux核心本身采模块化设计,让人很容易增减功能,例如我的平台并不需要蓝芽的功能,我只要不把这项功能加入,有需要就加入,不需要就删除,由于这样的高的弹性,我们可以调校出最适合我们硬件平台的核心出来。
相较于Linux,Windows是走封闭原始码路线,所以我们完全无法得知或修改它的核心部份。另外因为是采用GPL授权自然就没有什么权利金或保密协议的约束。
稳定性够
Linux不属于任何一家公司,但是它的开发人员却是全世界最多的,每天在全球都有无数的人参与LinuxKernel的改进、除错、测试,这样严苛的条件造就了稳定度高的Linux。
就因为如此,Linux虽不是商业的产物但是品质却不逊于商业产品。
网络功能强大
Linux的架构是参造UNIX系统而来,因此Linux也承袭了UNIX强大的网络功能。在这个每样事情都讲求网络的时代下,只能说是Linux大放异彩的年代。未来可能家里的电冰箱、冷气、电视机都会连上网络,如何增加这些家电的网络功能,Linux可以替他们办到。
跨平台
Linux一开始是基于Intel386机器而设计,但是随着网络的散布,各式各样的需求涌现,因此就有许多工程师致力于各式平台的移植,造成了Linux可以在x86、MIPS、ARM/StrongARM、PowerPC、Motorola68k、HitachiSH3/SH4、Transmeta..等等平台上运作的盛况。这些平台几乎涵盖了所有嵌入式系统所需的CPU,因此选择Linux就可以把更多的`硬件平台纳入考量的范围。
嵌入式环境不如x86PC那样单纯,嵌入式环境所采用的CPU架构之多,使用Linux作开发,就等于有更多硬件的选择,硬件成本是商业公司考量的一大重点,选择多自然可以找到最合适的硬件,对于公司的竞争力是有极大的帮助。
应用软件众多
自由软件世界里有个很大的特色就是软件超级多,而且几乎都是符合GPL标准,换句话说,大家都可以自由取用,因为这些软件多半是由工程师业余空暇时间所发展,而且不以营利为性质,所以并不能担保这些软件完全没有BUG,但是仍旧有许多杀手级的软件出现,大家熟知的KDE与GNOME便是很好的证明,当然与嵌入式系统较为相关如:gcc编译器、Kdevelop整合式开发环境等等。
通常我们都会先在PC端造出仿真出嵌入式的环境,并直接在上头开发,因此用的工具也都与开发一般Desktop软件类似,良好的工具能够增加开发的速度。
选择多样
如果公司有能力可以自己实作Linux嵌入式系统,因为程序代码全部都开放在那里,您可以随心所欲的设计出自己想要的EmbeddedLinux系统,但是有更多的公司的业务重点不在于此,这时候您也可以选择购买商业版的EmbeddedLinux系统,像是有名的Redhat公司、Lineo、MontaVista..等等,这些都是商业的Linux公司,购买他们的产品就可以得到完整的服务。因此商业或非商业全都在于您的需求。
自行开发系统
当然您也可以自行开发系统,严格控制硬件,但是相对的必须投注更大的成本在于研发系统上,原则上如果目标简单明确只是一些基本的I/O控制,例如:跑马灯。便适合自己开发,但是如果系统过于复杂则必须审慎评估自行研发的难度与时程的控管。
进程的同步(直接制约):synchronism
指系统中一些进程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具体说,一个进程运行到某一点时要求另一伙伴进程为它提供消息,在未获得消息之前,该进程处于等待状态,获得消息后被唤醒进入就绪态。同步是指在互斥的基础上(大多数情况),通过其它机制实现访问者对资源的有序访问。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步已经实现了互斥,特别是所有写入资源的情况必定是互斥的。少数情况是指可以允许多个访问者同时访问资源。
进程的互斥(间接制约)mutualexclusion
由于各进程要求共享资源,而有些资源需要互斥使用,因此各进程间竞争使用这些资源,进程的这种关系为进程的互斥。某一资源同时只允许一个访问者对其进行访问,具有唯一性和排它性。但互斥无法限制访问者对资源的访问顺序,即访问是无序的。
相关概念:
互斥:指多个进程不能同时使用同一个资源;
死锁:指多个进程互不相让,都得不到足够的资源;
饥饿:指一个进程一直得不到资源(其他进程可能轮流占用资源)
临界资源:系统中某些资源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称这样的资源为临界资源或互斥资源或共享变量
临界区: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一段代码。
临界区问题
临界区(criticalsection):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一段代码。
进入区(entrysection):在进入临界区之前,检查可否进入临界区的一段代码。如果可以进入临界区,通常设置相应"正在访问临界区"标志
退出区(exitsection):用于将"正在访问临界区"标志清除。
剩余区(remaindersection):代码中的其余部分。
使用临界区应遵循的准则
有空让进:当无进程在临界区时,任何有权使用临界区的进程可进入
无空等待:不允许两个以上的进程同时进入临界区
多中择一:当没有进程在临界区,而同时有多个进程要求进入临界区,只能让其中之一进入临界区,其他进程必须等待
有限等待:任何进入临界区的要求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满足
让权等待:处于等待状态的进程应放弃占用CPU
平等竞争:任何进程无权停止其它进程的运行进程之间相对运行速度无硬性规定
Linux下的进程包含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有一段可执行程序;
有专用的系统堆栈空间;
内核中有它的控制块(进程控制块),描述进程所占用的资源,这样,进程才能接受内核的调度;
具有独立的存储空间
进程和线程有时候并不完全区分,而往往根据上下文理解其含义。
1、绪论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具有传动效率高、成本低、操作容易、驾驶舒适等优点,已成为车辆自动变速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AMT的核心部件是电控单元(TCU),实时采集和检测输入信号(发动机转速、输入轴转速和车速,油门踏板位置、节气门开度、变速箱油温等以及各种状态信号)并进行调理、存储,同时,TCU根据这些运行参数进行工况判断并发出控制信号,完成车辆的平稳起步或自动换挡,从而使车辆获得优良的舒适性、燃油经济性与动力性能。较之传统的控制器,TCU有更多的传感器,执行器以及更为复杂的控制算法,若TCU设计不合理,难以满足实时性与可靠性的要求,同时,如果换挡规律不合理,汽车难以获得较好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本文从TCU硬件和软件设计做了相应的介绍。
2、TCU软件设计
TCU软件部分的核心是控制策略,其主要部分是最佳换挡规律。本控制器采用两种换挡控制策略,即经济性换挡规律,综合性换规律,通过模式选择开关进行切换,使用Simulink搭建的换挡控制策略。
Simulink模型无法直接烧写到单片机中运行,编写好的程序通过Simulink提供的RTW工具生成可用的C代码,编写接口嵌入到软件系统中。生成的C代码是上层核心算法程序,只提供与底层程序的接口,而底层程序则须自己编写并留出对应接口和上层代码对应接口进行连接[3]。然后把相应的C代码添加到CCS中的工程文件中,并编写代码的接口,实现软件三部分的无缝连接;其中驱动程序包括信号输入通道设置与信号处理驱动程序、输出通道设置与输出处理、通信设置与数据转换。
3、TCU硬件设计
根据TCU的功能需求,把硬件电路划分以下几个部分:信号采集输入调理电路、执行器控制电路以及主控电路。
(1)主控电路:TCU的硬件电路选择了TMS320F2812主控芯片,两个16位通用定时器,以负责离合器转速信号、车速信号等脉冲信号的采集;8个16位的脉宽调制(PWM)通道、可以实现对离合器电磁阀、换挡电磁阀的控制;16通道A/D转换器,在采集节气门位置、离合器位置等传感器输入的多路模拟信号的应用中,可以简化硬件,提高系统可靠性;拥有改进的局域网络(eCAN)支持CAN2.0B协议,以实现串行信号的输入输出以及与汽车发动机ECU的信息交换,实现ECU之间的CAN通信。
(2)输入电路:对于主控芯片TMS320F2812芯片上带有AD转换模块的处理芯片,其输入的模拟信号需要经过简单的滤波、放大后才可接入DSP。开关量信号采用光电隔离来实现信号的转换,数字信号调理部分的作用是将仿正弦信号经过处理后,变成电平范围在DSP允许范围内的方波信号。数字信号调理部分的设计采用先滤波后整形,最后光电隔离的办法。
(3)TMS320F2812主控芯片EV外设提供的PWM外设功能,对电路进行控制,但,由控制器输出的PWM波的峰值电压只有5V,不足以驱动电磁阀,这就需要电磁阀驱动电路将PWM控制信号的功率进行放大,从而控制电磁阀正常工作。
4、结论
自行设计了TCU软硬件,对设计的TCU做了相应的硬件在环试验,利用RealTimeWorkshop实现控制模型向C代码的转化,优化后下载到TCU,进行了硬件在环仿真实验,篇幅有限,本文不做具体说明。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该TCU,能按照控制策略实时、准确、可靠的控制AMT的换挡过程,同时,同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性以及动力性能。为AMT控制器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㈡ 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模式
嵌入式系统通常为一个资源受限的系统。直接在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上编写软件比较困难,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目前,一般采用的办法是,先在通用计算机上编写程序,然后,通过交叉编译,生成目标平台上可运行的二进制代码格式,最后下载到目标平台上的特定位置上运棚运行,下面就由福州卓跃教育做具体步骤介绍。
第一步,建立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环境。目前,常用的交叉开发环境主要有开放和商业两种类型。开放的交叉开发环境的典型代表是GNU工具链,目雹培前已经能够支持x86、ARM、MIPS、PowerPC等多种处理器。商业的交叉开发环境主要有Metrowerks CodeWarrior、ARM Software Development Toolkit、SDS Cross compiler、WindRiver Tornado、Microsoft Embedded Visual C++等。交叉开发环境是指编译、链接和调试嵌入式应用软件的环境。它与运行嵌入式应用软件的环境有所不同,通常采用宿主机/目标机模式。
第二步,交叉编译和链接。在完成嵌入式软件的编码之后,就是进行编译和链接,以生成可执行代码。由于开发过程大多是在Intel公司x86系列CPU的通用计算机上进行的,而目标环境的处理器芯片却大多为ARM、MIPS、PowerPC、DragonBall等系列的微处源和唯理器,这就要求在建立好的交叉开发环境中进行交叉编译和链接。
第三步,交叉调试。
①硬件调试。如果不采用在线仿真器,可以让CPU直接在其内部实现调试功能,并通过在开发板上引出的调试端口,发送调试命令和接收调试信息,完成调试过程。目前,Motorola公司提供的开发板上使用的是DBM调试端口,而ARM公司提供的开发板上使用的则是JTAG调试端口。使用合适的软件工具与这些调试端口进行连接,可以获得与ICE类似的调试效果。
②软件调试。在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系统中,Linux系统内核调试,可以先在Linux内核中设置一个调试桩(debug stub),用作调试过程中和宿主机之间的通信服务器。然后,可以在宿主机中通过调试器的串口与调试桩进行通信,并通过调试器控制目标机上Linux内核的运行。
㈢ 嵌入式 是什么
嵌入式 是什么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美国电气和电子樱盯工程师协会)对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用于控制、监视或者辅助操作机器和装置的装置”。原文为:Devices Used to Control,Monitor or Assist the Operation of Equipment,Machinery or Plants)。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专用的计算机系统,作为装置或装置的一部分。通常,嵌入式系统是一个控制程式储存在ROM中的嵌入式处理器控哪颂颂制板。事实上,所有带有数字介面的装置,如手表、微波炉、录影机、汽车等,都使用嵌入式系统,有些嵌入式系统还包含作业系统,但大多数嵌入式系统都是由单个程式实现整个控制逻辑。[1]
从应用物件上加以定义,嵌入式系统是软体和硬体的综合体,还可以涵盖机械等附属装置。国内普遍认同的嵌入式系统定义为: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体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嵌入式 是做什么的?
嵌入式实际上是软体硬体相结合的嵌入式系统。
软体一般是一种计算机作业系统,比如Linux硬体则是执行使用者要求的执行装置,比如小电机,电路板等等。
做嵌入式开发,则分为软体开发和硬体开发两方面。
我现在的工作就属于嵌入式,是电视机的开发。
需要学习的有:
软体上至少要掌握一种作业系统比如Linux,一门程式语言比如C语言,还要掌握一些与硬体会话的汇编和编译原理等。
硬体方面至少要有电路基础。
嵌入式系统是什么意思?
根据IEEE(国际电机工程师协会)的定义,嵌入式系统是“控制、监视或者辅助装置、机器和装置执行的装置”(原文为devices used to control, monitor, or assist the operation of equipment, machinery or plants)。这主要是从应用上加以定义的,从中可以看出嵌入式系统是软体和硬体的综合体,还可以涵盖机械等附属装置。
这个定义上,可从几方面来理解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是面向使用者、面向产品、面向应用的,它必须与具体应用相结合才会具有生命力、才更具有优势。因此可以这样理解上述三个面向的含义,即嵌入式系统是与应用紧密结合的,它具有很强的专用性,必须结合实际系统需求进行合理的裁减利用。
◆嵌入式系统是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和电子技术和各个行贰的具体应用相结合后的产物,这一点就决定了它必然是一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高度分散、不断创新的知识整合系统。所以,介入嵌入式系统行业,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例如Palm之所以在PDA领域占有70%以上的市场,就是因为其立足于个人电子消费品,着重发展图形介面和多工管理;而风河的Vxworks之所以在火星车上得以应用,则是因为其高实时性和高可靠性。
◆嵌入式系统必须根据应用需求对软硬体进行裁剪,满足应用系统的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等要求。所以,如果能建立相对通用的软硬体基础,然后在其上开发出适应各种需要的系统,是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模式。目前的嵌入式系统的核心往往是一个只有几K到几十K微核心,需要根据实际的使用进行功能扩充套件或者裁减,但是由于微核心的存在,使得这种扩充套件能够非常顺利的进行。
实际上,嵌入式系统本身是一个外延极广的名词,凡是与产品结合在一起的具有嵌入式特点的控制系统都可以叫嵌入式系李郑统,而且有时很难以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现在人们讲嵌入式系统时,某种程度上指近些年比较热的具有作业系统的嵌入式系统,本文在进行分析和展望时,也沿用这一观点。
一般而言,嵌入式系统的构架可以分成四个部分:处理器、储存器、输入输出(I/O)和软体(由于多数嵌入式装置的应用软体和作业系统都是紧密结合的,在这里我们对其不加区分,这也是嵌入式系统和Windows系统的最大区别)。
嵌入式是什么意思呢?
嵌入式linux
嵌入式 Linux是以Linux为基础的嵌入式作业系统,它被广泛应用在行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媒体播放器、消费性电子产品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中。
1. 嵌入式Linux系统就是利用Linux其自身的许多特点,把它应用到嵌入式系统里。
Linux做嵌入式的优势,首先,Linux是开放原始码的,不存在黑箱技术,遍布全球的众多Linux爱好者又是Linux开发者的强大技术支援;其次,Linux的核心小、效率高,核心的更新速度很快,linux是可以定制的,其系统核心最小只有约134KB。第三,Linux是免费的OS,在价格上极具竞争力。 Linux还有着嵌入式作业系统所需要的很多特色,突出的就是Linux适应于多种CPU和多种硬体平台,是一个跨平台的系统。到目前为止,它可以支援二三十种CPU。而且效能稳定,裁剪性很好,开发和使用都很容易。很多CPU包括家电业晶片,都开始做Linux的平台移植工作。移植的速度远远超过java的开发环境。也就是说,如果今天用Linux环境开发产品,那么将来换CPU就不会遇到困扰。同时,Linux核心的结构在网路方面是非常完整的,Linux对网路中最常用的TCP/IP协议有最完备的支援。提供了包括十兆、百兆、千兆的乙太网络,以及无线网路,Toker ring(令牌环网)、光纤甚至卫星的支援。所以Linux很适于做资讯家电的开发。
还有使用Linux为的是来开发无线连线产品的开发者越来越多。Linux在快速增长的无线连线应用主场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就是有足够快的开发速度。这是因为LInux有很多工具,并且Linux为众多程式设计师所熟悉。因此,我们要在嵌入式系统中使用Linux作业系统。
Linux的大小适合嵌入式作业系统——Linux固有的模组性,适应性和可配置性,使得这很容易做到。另外,Linux原始码的实用性和成千上万的程式设计师热切其望它用于无数的嵌入式应用软体中,导致很多嵌入式Linux的出现,包括:Embedix,ETLinux,LEM,Linux Router Project,LOAF,uCLinux,muLinux,ThinLinux,FirePlug,Linux和PizzaBox Linux
相对,Linux的图形介面还相对较弱,但近年Linux的图形介面发展也很快,这也就不是问题。
2. 什么是嵌入式Linux
嵌入式linux 是将日益流行的Linux作业系统进行裁剪修改使之能在嵌入式计算机系
统上执行的一种作业系统嵌入式linux既继承了Interlnet上无限的开放原始码资源又具有嵌
入式作业系统的特性 嵌入式Linux的特点是版权费免费;购买费用媒介成本技术支援全世界的自由软体
开发者提供支援网路特性免费而且效能优异软体移植容易程式码开放有许多应用软
件支援应用产品开发周期短新产品上市迅速因为有许多公开的程式码可以参考和移植
实时效能RT_Linux Hardhat Linux 等嵌入式Linux支援实时效能稳定性好安全性好
3. 嵌入式Linux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商业机会出现了大量的专业公司和产品如Montavista
Lineo Emi等有行业协会如Embedded Linux Consortum等得到世界著名计算机公司和OEM
板级厂商的支援例如IBM Motorola Intel等 传统的嵌入式系统厂商也采用了Linux策略 如
Lynxworks Windriver QNX等还有Internet上的大量嵌入式Linux爱好......
嵌入式系统开发到底是做什么的
嵌入式系统开发就是对于除了电脑之外的所有电子装置上作业系统的开发,开发物件有手机,掌上电脑,机电系统等。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体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它一般由嵌入式微处理器、外围硬体装置、嵌入式作业系统以及用 户的应用程式等四个部分组成,用于实现对其他装置的控制、监视或管理等功能
嵌入式系统一般指非PC系统,它包括硬体和软体两部分。硬体包括处理器/微处理器、储存器及外设器件和I/O埠、图形控制器等。软体部分包括作业系统软体(OS)(要求实时和多工操作)和应用程式程式设计。有时设计人员把这两种软体组合在一起。应用程式控制着系统的运作和行为;而作业系统控制着应用程式程式设计与硬体的互动作用。
………………………………………………………………………………
嵌入式系统非常难,但是嵌入式开发前景也是非常好的,一般从事嵌入式开发的待遇都在6000-15000之间。怎样
学习嵌入式,我刚才看到一篇很不错的文章,是一个专科生介绍自己如何自学嵌入式,并找到嵌入式的工作,里面介绍了他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希望对你有帮助。
先做个自我介绍,我07年考上一所很烂专科民办的学校,学的是生物专业,具体的学校名称我就不说出来献丑了。09年我就辍学了,我在那样的学校,一年学费要1万多,但是根本没有人学习,我实在看不到希望,我就退学了。
退学后我也迷茫,大专都没有毕业,我真的不知道我能干什么,我在纠结着我能做什么。所以辍学后我一段时间,我想去找工作,因为我比较沉默寡言,不是很会说话,我不适合去应聘做业务。我想应聘做技术的,可是处处碰壁。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才听到嵌入式这个行业。那天我去新华书店,在计算机分类那边想找本书学习。后来有个女孩子走过来,问我是不是读计算机的,有没有兴趣学习嵌入式,然后给我介绍了一下嵌入式现在的火热情况,告诉我学嵌入式多么的有前景,给我了一份传单,嵌入式培训的广告。听了她的介绍,我心里痒痒的,确实我很想去学会一门自己的技术,靠自己的双手吃饭。
回家后,我就上网查了下嵌入式,确实是当今比较热门的行业,也是比较好找工作的,工资也是相对比较高。我就下决心想学嵌入式了。于是我去找嵌入式培训的相关资讯,说真的,我也很迷茫,我不知道培训是否真的能像他们宣传的那样好,所以我就想了解一段时间再做打算。
后来,我在网络知道看到一篇让我很鼓舞的文章,是一个嵌入式高手介绍没有基础的朋友怎么自学入门学嵌入式,文章写的很好,包含了如何学习,该怎么学习。他提到一个方法就是看视讯,因为看书实在太枯燥和费解的,很多我们也看不懂。这点我真的很认同,我自己看书往往看不了几页。
我在想,为什么别人都能自学成才,我也可以的!我要相信自己,所以我就想自学,如果实在学不会我再去培训。
主意一定,我就去搜索嵌入式的视讯,虽然零星找到一些嵌入式的视讯,但是都不系统,我是想找一个能够告诉我该怎么学的视讯,一套从入门到精通的视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料,最好能有老师教,不懂可以请教的。
后来我又找到一份很好的视讯,是在IT学习联盟网站推出的一份视讯《零基础嵌入式就业班》(喜欢《零基础嵌入式就业班》的可以复制 sina.lt/qKh 贴上浏览器位址列按回车键即开启)。里面的教程还不错,很完整,可以让我从基础的开始学起。视讯比较便宜。
下面介绍下我的学习流程,希望对和我一样完全没有基础的朋友有所帮助。
......
嵌入式是什么意思?
1、简单的说就是用于控制、监视或者辅助操作机器和装置的装置。
2、可以理解为微型电脑。比如平板电脑就是一个嵌入式系统,智慧手机也是嵌入式系统,银行取款机也是.......可以说凡是能智慧互动控制的都是嵌入式系统。
3、打个比方说:拿一个嵌入式开发板,装上萤幕,就能成为平板电脑。装个温度探测器,就可以成为温度检测仪。装个萤幕+GPS模组,就能成为车载导航仪。装个读卡器+3G模组,就可以成为POS机......当然实际开发起来没有说的这么简单,会设计硬体开发+软体开发等各方面。
嵌入式是干什么的
嵌入式系统通常是指内部包含只能控制器的装置,它具有整合度高,体积小、反应速度快、智慧化、稳定及可靠性强等特点。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明白了 比如说我们的电脑都装有作业系统,因为安装了作业系统以后会使电脑的效用被充分的利用起来,但是现在智慧化的装置、各种仪器、电子装置越来越多,比如说我们的手机、智慧洗衣机、智慧电冰箱等等,这些东西不可能把电脑用的作业系统安装在其中,只能开发一些体积小的、功能完备的小型系统安装在这些东西上,被安装的这些作业系统就叫做“嵌入式的作业系统”
嵌入式软体工程师是做什么的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体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它一般由嵌入式微处理器、外围硬体装置、嵌入式作业系统以及使用者的应用程式等四个部分组成,用于实现对其他装置的控制、监视或管理等功能。
嵌入式软体工程师就是编写嵌入式系统的工程师。
&&&&&&&&&&&&&&&&&&&&&&&&&&&&&&&&&
想成为嵌入式工程师,就需要学习嵌入式,怎样学习嵌入式,我刚才看到一篇很不错的文章,是一个专科生介绍自己如何自学嵌入式,并找到嵌入式的工作,里面介绍了他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希望对你有帮助。
先做个自我介绍,我07年考上一所很烂专科民办的学校,学的是生物专业,具体的学校名称我就不说出来献丑了。09年我就辍学了,我在那样的学校,一年学费要1万多,但是根本没有人学习,我实在看不到希望,我就退学了。
退学后我也迷茫,大专都没有毕业,我真的不知道我能干什么,我在纠结着我能做什么。所以辍学后我一段时间,我想去找工作,因为我比较沉默寡言,不是很会说话,我不适合去应聘做业务。我想应聘做技术的,可是处处碰壁。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才听到嵌入式这个行业。那天我去新华书店,在计算机分类那边想找本书学习。后来有个女孩子走过来,问我是不是读计算机的,有没有兴趣学习嵌入式,然后给我介绍了一下嵌入式现在的火热情况,告诉我学嵌入式多么的有前景,给我了一份传单,嵌入式培训的广告。听了她的介绍,我心里痒痒的,确实我很想去学会一门自己的技术,靠自己的双手吃饭。
回家后,我就上网查了下嵌入式,确实是当今比较热门的行业,也是比较好找工作的,工资也是相对比较高。我就下决心想学嵌入式了。于是我去找嵌入式培训的相关资讯,说真的,我也很迷茫,我不知道培训是否真的能像他们宣传的那样好,所以我就想了解一段时间再做打算。
后来,我在网络知道看到一篇让我很鼓舞的文章《如何学习嵌入式》,是一个嵌入式高手介绍没有基础的朋友怎么自学入门学嵌入式,文章写的很好,包含了如何学习,该怎么学习。他提到一个方法就是看视讯,因为看书实在太枯燥和费解的,很多我们也看不懂。这点我真的很认同,我自己看书往往看不了几页。
我在想,为什么别人都能自学成才,我也可以的!我要相信自己,所以我就想自学,如果实在学不会我再去培训。
主意一定,我就去搜索嵌入式的视讯,虽然零星找到一些嵌入式的视讯,但是都不系统,我是想找一个能够告诉我该怎么学的视讯,一套从入门到精通的视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料,最好能有老师教,不懂可以请教的。
后来我又找到一份很好的视讯,是在IT学习联盟网站推出的一份视讯《零基础嵌入式就业班》(喜欢《零基础嵌入式就业班》的可以复制 sina.lt/qKh 贴上浏览器按回车键即开启)。里面的教程还不错,很完整,可以让我从基础的开始学起。视讯比较便宜。
下面介绍下我的学习流程,希望对和我一样完全没有基础的朋友有所帮助。
收到他们寄过来的光碟后,我就开始学习了,由于我没有什么基础,我就从最简单的C语言视讯教程学起,话说简单,其实我还是很多不懂的,我只好请教他们,他们还是很热心的,都帮我解决了。C语言我差不多学了一个礼拜,接下来我就学了linux的基本命令,我在他们提供linux虚拟机器上都有做练习,敲linux的基本命令,写简单的C语言程式码,差不多也就三个礼拜。我每天都在不停的写一些简单的程式码,这样一月后我基本掌握了C和linux的基本操作。
......
嵌入式系统到底是什么
书的话我推荐《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完全手册》,很不错,你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我通讯大三目前也在研究嵌入式,步骤大致如下:
第一步: 嵌入式开发 pcb设计,一般为开发板的电路裁减和扩充,由开发板原理图为基础,画出PCB和封装库,设计自己的电路。
第二步: SOPC技术,一般为FPGA,CPLD开发,利用VHDL等硬体描述语言做专用arm晶片开发,写出自己的逻辑电路,基于ALTER或XILINUX的FPGA做开发。Arm9
第三步: SOC设计,分前端,后端实现,这是硬体设计的核心技术:晶片设计.能做到这步,已经不属于平凡的技术人员。arm9开发板
软体道路:
㈣ 嵌入式操作系统有哪些
常见的嵌入式系统
Linux、uClinux、WinCE、PalmOS、Symbian、eCos、uCOS-II、VxWorks、pSOS、Nucleus、ThreadX 、Rtems 、QNX、INTEGRITY、OSE、C Executive
什么是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是一种支持嵌入式系统应用的操作系统软件,它是嵌入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嵌入时操作系统具有通用操作系统的基本特点,能够有效管理复杂的系统资源,并且把硬件虚拟化。
从应用角度可分为通用型嵌入式操作系统和专用型嵌入式操作系统。常见的通用型嵌入式操作系统有Linux、VxWorks、Windows CE.net等。常用的专用型嵌入式操作系统有Smart Phone、Pocket PC、Symbian等。
按实时性可分为两类:
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主要面向控制、通信等领域。如WindRiver公司的VxWorks、ISI的pSOS、QNX系统软件公司的QNX、ATI的Nucleus等。
非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主要面向消费类电子产品。这类产品包括PDA、移动电话、机顶盒、电子书、WebPhone等。如微软面向手机应用的Smart Phone操作系统。
㈤ 如何在linux下安装windriver
最简埋或单的方法就是做一个GHOST的镜像文件,现在的系统机会都是这样安装的,几分钟就搞定了,而且网上也有这种版本差郑的系统安装软件下载,你看看这个视频就虚液颂知道怎么装了
㈥ 关于linux方面找工作
你现在已经学习了linux的一些通用招式。我觉得你找一个系统管理员的工作应该问题不大。
如果要内做开发工作,你就容面临选择。你可以根据兴趣或者行业前景,要知道linux能做的事情很多,比如oracle的数据库,Java, Apache等都是最先在linux下实现的。C语言也是随着Unix诞生的。还有现在很火的移动终端android, 其内核还是linux。
所以,你要选择一个方向学习,比如你学习数据库,那可以用做金融,游戏,科研等;你学习内核,那你可以做驱动。
建议你接受zkx1217童鞋的建议。先投简历!!!!
㈦ 嵌入式linux和linux有什么不同.linux的作用是什么
Linux作为开源免费操作系统,以其作为系统的应用可以较方便的进行系统功能的裁剪和跨体系结构移植。
在不同的目标体系结构下(x86,ARM,PowerPC etc.),由于汇编指令集的不同,同一段代码利用不同的编译器和库文件生成的可执行代码是不同的。不同体系的Linux其开发工具是不同的。
嵌入式linux属于高度裁剪过的Linux,他将桌面Linux所具有的大部分应用功能(如GUI 工具,计算器,电子邮件 etc.)和部分系统功能省略,但集成了开发者希望嵌入式产品所具有的特殊应用功能(比如 一款以Linux为系统的触摸式海事导航仪可以根据功能需要去除不需要的功能块,但加入GPS定位,航速航向计算,航线规划,触摸检测和对应功能实现等功能)。
嵌入式系统往往是指系统的资源(如DRAM/FLASH ROM,功耗,工作频率 etc.)有较大限制且系统的工作环境相对多变和恶劣(如温湿度变化大,酸碱度腐蚀,外部撞击和振动,外部电磁干扰,静电导致的高压损坏电路 etc.)。这也就需要开发人员更多的发现和假想可能的突发情况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大部分嵌入式系统对响应的时间限制和正确性也有极高的要求。
㈧ 学习Linux能做什么
Linux运维是一个融合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岗位(网络、系统、开发、安全版、应用架构、存储等权),可以多个职业发展方向,主要包括:
1. Linux运维工程师
主要负责具体的产品运维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的开发能力,需深入了解业务,能够判断系统架构的优劣对比,对业务的掌控决定了相应运维工程师在业务发展中的作用,该职业长期发展方向是成为大型系统架构师。
2. Linux运维平台研究工程师
该职业是专门研究运维相关通用平台和技术,需要有一定的产品线运维经验或相关运维需求,对研发能力有较高要求,长远发展方向是成为各个技术纵向领域的技术专家。
3. 数据库工程师
数据库工程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一般公司都很重视,其还有细分领域,主要包括数据库内核、云数据库等,长远发展是数据库领域的技术专家、数据库架构师。
4.运维总监
该岗位需拥有丰富的运维经验,对协调和推进能力要求比较高,拥有一定的技术基础,是后期转型的理想管理岗位。
相较于其他的IT技术,Linux运维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市场需求量一直都很大,找工作也更加容易一些,而且随着经验、资历和技术的增加,薪资和发展前景都很不错!
㈨ windriverice2使用方法
Wind River ICE是Wind River提供的一套多功能硬件调试及仿真系统,支持Wind River自家的VxWorks、Linux等操作系统,可以满足软件开发、仿真、调试等多项需求。以下是Wind River ICE2使用方法的简要介绍:
1. 连接Wind River ICE2:将Wind River ICE2系统连接到目标开发板的调试接口(如JTAG),然后通过网线将Wind River ICE2系统连瞎卜雀接到PC。
2. 安装Wind River ICE2驱弊告动:在PC上安装Wind River ICE2驱动程序,驱动程序通常包括IDE扩展程序和Wind River ICE2 USB驱动程序。
3. 设置Wind River ICE2系统参数:使用Wind River ICE2配置工具设置Wind River ICE2系统参数,例如IP地址、烧磨早录程序等。
4. 连接开发软件:在PC上安装开发环境,如Wind River Workbench,建立起对目标平台的连接。
5. 启动Wind River ICE2:在PC上启动Wind River ICE2,让Wind River ICE2与目标板通讯。
6. 进行调试:使用Wind River ICE2提供的调试工具,在PC上与目标平台进行程序调试、仿真等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Wind River ICE2进行开发可能需要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建议在开发前仔细阅读相关手册和文档,以便更好地利用Wind River ICE2进行开发和调试。
㈩ Yocto编译杰发或MTK的linux或android时的几个问题
编译问题1(audiomanager_7.0.bb的do_configure报错):
错误:CMake Error at Plugins/PluginCommandInterfaceCAPI/cmake/CommonAPI.cmake:352 (message):
| Failed to generate files from FIDL:
手动执行一下:
$ commonapi-generator-linux-x86 -ll verbose -sk Default -d . /data/linux/hz_rs28_bm/sources/神燃build/tmp/work/armv7a-vfp-neon-poky-linux-gnueabi/audiomanager/7.0-r1/audiomanager-7.0/Plugins/PluginCommandInterfaceCAPI/fidl/CommandInterface.fidl
-bash: /data/linux/hz_rs28_bm/sources/src/build/tools/commonapi_tool/commonapi-generator/commonapi-generator-linux-x86: /lib/ld-linux.so.2: bad ELF interpreter: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解决(需要安装32位的glibc库和32位java jre环境):
$ sudo yum install glibc.i686
$ sudo yum install java-1.8.0-openjdk.i686
$ sudo ln -s /usr/lib/jvm/java-1.8.0-openjdk-1.8.0.191.b12-1.el7_6.i386/jre/bin/java /bin/java
$ java -version (保证是32位的java)
编译问题2(perl_5.20.0.bb的do_package报错):
错误:ERROR: obj failed with exit code 256 (cmd was ‘arm-poky-linux-gnueabi-obj’ –only-keep-debug
… generate_uudmap: File format not recognized
解决(tar在1.29版本之后需要exclude在路径的前面):
sources/meta/poky/bitbake/lib/bb/fetch2/bzr.py
tar_flags = “–exclude ‘.bzr’ –exclude ‘.bzrtags'”
修改成:
tar_flags = “–exclude=’.bzr’ –exclude=’.bzrtags'”
sources/meta/poky/bitbake/lib/bb/fetch2/cvs.py
tar_flags = “–exclude ‘CVS'”
修改成:
tar_flags = “–exclude=’CVS'”
sources/meta/poky/bitbake/游轮虚lib/bb/fetch2/repo.py
tar_flags = “–exclude ‘.repo’ –exclude ‘.git'”
修改成:
tar_flags = “–exclude=’.repo’ –exclude=’.git'”
sources/meta/poky/bitbake/lib/bb/fetch2/svn.py
tar_flags = “–exclude ‘桐颤.svn'”
修改成:
tar_flags = “–exclude=’.svn'”
sources/meta/poky/meta/recipes-devtools/quilt/quilt-0.63.inc
tar -cf – bin/ –exclude \*.in | ( cd ${D}${PTEST_PATH} && tar -xf – )
tar -cf – compat/ –exclude \*.in | ( cd ${D}${PTEST_PATH} && tar -xf – )
tar -cf – quilt/ –exclude \*.in | ( cd ${D}${PTEST_PATH} && tar -xf – )
tar -cf – test/ –exclude mail.test –exclude delete.test | ( cd ${D}${PTEST_PATH} && tar -xf – )
修改成:
tar -c –exclude=\*.in bin/ | ( cd ${D}${PTEST_PATH} && tar -xf – )
tar -c –exclude=\*.in compat/ | ( cd ${D}${PTEST_PATH} && tar -xf – )
tar -c –exclude=\*.in quilt/ | ( cd ${D}${PTEST_PATH} && tar -xf – )
tar -c –exclude=mail.test –exclude=delete.test test/ | ( cd ${D}${PTEST_PATH} && tar -xf – && chmod 777 test)
sources/meta/poky/meta/recipes-extended/sed/sed-4.2.2/sed-add-ptest.patch
+ cd $(BUILDDIR); tar -cf – $(TESTDIR) –exclude *.o | ( cd $(DESTDIR) && tar -xf – )
修改成:
+ cd $(BUILDDIR); tar -c –exclude=*.o $(TESTDIR) | ( cd $(DESTDIR) && tar -xf – )
sources/meta/poky/meta/recipes-support/attr/acl.inc
tar -cf – test/ –exclude nfs | ( cd ${D}${PTEST_PATH} && tar -xf – )
修改成:
tar -c –exclude=nfs test/ | ( cd ${D}${PTEST_PATH} && tar -xf – )
sources/meta/poky/meta/recipes-support/attr/attr.inc
tar -cf – test/ –exclude ext | ( cd ${D}${PTEST_PATH} && tar -xf – )
修改成:
tar -c –exclude=ext test/ | ( cd ${D}${PTEST_PATH} && tar -xf – )
sources/meta/poky/meta/recipes-devtools/perl/perl-ptest.inc
tar -cf – * –exclude \*.o –exclude libperl.so –exclude Makefile –exclude makefile –exclude hostperl \
–exclude miniperl –exclude generate_uudmap –exclude patches | ( cd ${D}${PTEST_PATH} && tar -xf – )
修改成:
tar -c –exclude=\*.o –exclude=libperl.so –exclude=Makefile –exclude=makefile –exclude=hostperl \
–exclude=miniperl –exclude=generate_uudmap –exclude=patches * | ( cd ${D}${PTEST_PATH} && tar -x )
编译问题3(libunwind_1.1.bb的do_compile报错):
错误:make[1]: latex2man: Command not found
解决:
$ sudo yum install texlive-tetex
$ sudo rpm -ivh ~/latex2man-1.18-2.noarch.rpm
编译问题3(qt5-app_1.0.bb的do_compile报错):
错误(有一批类似的错误):ld: cannot find -lgtest
解决:
$ vi atc_linux/application/btate/btate.pro
equals(MY_BUILD_SYSTEM, atc) {
LIBS += -L $(DA_LIBDIR)/lib -lgtest -lpthread -lbluetoothclient -lglobalbus -lappobj -lapputils
} else {
LIBS += -L$(DA_TOP)/application/lib -L$(DA_TOP)/../../sources/build/tmp/work/armv7a-vfp-neon-poky-linux-gnueabi/atc-binarys/1.0-r0/image/usr/lib -lgtest -lpthread -lbluetoothclient -l
globalbus -lappobj -lapputils
}
$ vi atc_linux/application/gps/gps_bin.pro
equals(MY_BUILD_SYSTEM, atc) {
LIBS += -L $(DA_LIBDIR)/lib -lapputils -lglobalbus -lappobj -lgps
} else {
LIBS += -L$(DA_TOP)/application/lib -L$(DA_TOP)/../../sources/build/tmp/work/armv7a-vfp-neon-poky-linux-gnueabi/gpsd/3.10-r0/gpsd-3.10/ -lapputils -lglobalbus -lappobj -lgps
}
$ vi atc_linux/application/dvr/dvr_bin.pro
equals(MY_BUILD_SYSTEM, atc) {
LIBS += -L${DA_TOP}/lib/lib/ -ldvr -ludev -lsurface_atc -lglobalbus -lappobj -lapputils -lstorage_atc -lgps
} else {
LIBS += -L${DA_TOP}/application/lib -L$(DA_TOP)/../../sources/build/tmp/work/armv7a-vfp-neon-poky-linux-gnueabi/gpsd/3.10-r0/gpsd-3.10/ -ldvr -ludev -lsurface_atc -lglobalbus –
lappobj -lapputils -lstorage_atc -lgps
}
$ vi atc_linux/application/dvr/dvr_bin.pro
INCLUDEPATH += ${DA_TOP}/kernel/kernel-3.18/drivers/ \
../common/ \
../utils/ \
../appobj/include/ \
../globalbus/include/ \
../appcommon/include/ \
../storage_atc/ \
../dvr/gps/ \
../gps/include/ \
../gps/includeex/ \
编译问题4(makall报错):
报错:./makall: line 169: mkisofs: command not found
解决:$ sudo yum install mkisofs
编译问题5(修改ac83xx_systemd_defconfig再编译时报错):
报错:Applying patch remove-selinux-android.patch
patching file system/extras/ext4_utils/make_ext4fs.c
Hunk #1 FAILED at 62.
1 out of 1 hunk FAILED — rejects in file system/extras/ext4_utils/make_ext4fs.c
解决:
$ vi sources/meta/meta-atc/recipes-devtools/android-tools/android-tools_5.1.1.r37.bb
在里面做个假的do_patch(),bitbake会优先使用本bb文件的do_patch()函数。
do_patch(){
}
编译问题6(修改ac83xx_systemd_defconfig再编译时报错):
报错:sources/build/tmp/work/armv7a-vfp-neon-poky-linux-gnueabi/qtbase/5.5.0+gitAUTOINC+c619d2daac-r0/git/src/corelib/tools/qregexp.cpp:3947:1: internal compiler error: in add_stores, at var-tracking.c:6000
解决:
$ cd sources/meta/poky/meta/recipes-devtools/gcc/gcc-4.9/
$ wget http://openlinux.windriver.com/overc/sources/core2_64/gcc-4.9.2-r0.1/0062-gcc-var-tracking.c-backport-from-gcc-trunk-r212178.patch
$ vi sources/meta/poky/meta/recipes-devtools/gcc/gcc-4.9.inc
file://0058-gcc-r212171.patch \
file://0059-gcc-PR-rtl-optimization-63348.patch \
file://target-gcc-includedir.patch \
file://0062-gcc-var-tracking.c-backport-from-gcc-trunk-r212178.patch \
其实就是这个文件:
$ cat 0062-gcc-var-tracking.c-backport-from-gcc-trunk-r212178.patch
From Mon Sep 17 00:00:00 2001
From: =?UTF-8?q?Stefan=20M=C3=BCller-Klieser?= <[email protected]>
Date: Tue, 7 Apr 2015 16:15:11 +0200
Subject: [PATCH] gcc/var-tracking.c: backport from gcc trunk r212178
MIME-Version: 1.0
Content-Type: text/plain; charset=UTF-8
Content-Transfer-Encoding: 8bit
resolves a bug seen on cortexa8 building qt5 libraries.
2014-06-30 Joseph Myers <[email protected]>
* var-tracking.c (add_stores): Return instead of asserting if old
and new values for conditional store are the same.
git-svn-id: svn+ssh://gcc.gnu.org/svn/gcc/trunk@212178 138bc75d-0d04-0410-961f-82ee72b054a4
Signed-off-by: Stefan Müller-Klieser <[email protected]>
---
gcc/var-tracking.c | 3 ++-
1 file changed, 2 insertions(+), 1 deletion(-)
diff --git a/gcc/var-tracking.c b/gcc/var-tracking.c
index 65d8285..7c38910 100644
--- a/gcc/var-tracking.c
+++ b/gcc/var-tracking.c
@@ -5997,7 +5997,8 @@ add_stores (rtx loc, const_rtx expr, void *cuip)
{
cselib_val *oval = cselib_lookup (oloc, GET_MODE (oloc), 0, VOIDmode);
- gcc_assert (oval != v);
+ if (oval == v)
+ return;
gcc_assert (REG_P (oloc) || MEM_P (oloc));
if (oval && !cselib_preserved_value_p (oval))
--
1.9.1
编译问题7(修改ac83xx_systemd_defconfig再编译时报错):
报错:libevdev/1.2.2-r0/libevdev-1.2.2/test/test-main.c:24:19: fatal error: check.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解决:
$ vi meta/poky/meta/recipes-support/libevdev/libevdev_1.2.2.bb
LIC_FILES_CHKSUM = “file://COPYING;md5= \
file://libevdev/libevdev.h;endline=21;md5=″
DEPENDS += “libcheck”
SRC_URI = “ http://www.freedesktop.org/software/libevdev/ ${BP}.tar.xz”
编译问题8(修改ac83xx_systemd_defconfig再编译时报错):
报错:python报错: ‘do_rootfs’, lineno: 17, function
Exception: CalledProcessError: Command ‘[‘’, ‘-ks’, …
解决: 没有实际问题,重新编译一次即可,可能是机器太忙导致超时,或者某个命令执行不成功。
编译问题9(preuboot编译工具问题):
报错:make: armv7a-mediatek451_001_vfp-linux-gnueabi-gcc: Command not found
解决:
$ vi atc_linux/bootloader/preuboot/Makefile
#CROSS_COMPILE :=armv7a-mediatek451_001_vfp-linux-gnueabi-
CROSS_COMPILE :=arm-poky-linux-gnueabi-
$ vi ../../atc_linux/bootloader/preuboot/driver/mmc/include/linux/list.h
#ifndef NULL
#define NULL 0
#end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