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编程系统 > linux删除gpt分区

linux删除gpt分区

发布时间:2023-03-03 01:02:45

1. linux 分区新建,格式化、挂载

Linux系统有一个理念:“一切皆文件”,所以计算机的硬件在linux中也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于/dev目录中。

比如,光驱对应的文件是/dev/cdrom,CPU对应的文件是/dev/cpu。而硬盘对应的是/dev/sd*。第一块硬盘是/dev/sda,第二块磁盘是/dev/sdb。

IDE磁盘的设备文件采用/dev/hdx 来命名,分区则采用/dev/hdxy来命名,其中想表示磁盘(a是第一块磁盘,b是第二块磁盘,以此类推),与代表分区的号码(由1开始,1,2,3,以此类推)

SCSI设备和分区采用/dev/sdx和/dev/sdxy来命名(x和y的命名规则与IED磁盘命名规则一样)。

A、对IED接口

第一主盘:hda第一从盘:hdb 第一从盘第一分区:hdb1

B、对SCSI接口

第一主盘:sda 第一从盘:sdb 第一从盘第一分区:sdb1

但是一个磁盘通常又被分成多个分区,所以在磁盘文件的后面加上分区的序号来对应这个分区。参考下面的表格中的例子。

Linux磁盘分区与文件系统类常用命令

介绍2种分区表:

所支持的最大卷:2T (T; terabytes,1TB=1024GB)
对分区的设限:最多4个主分区或3个主分区加一个扩展分区。

MBR分区的原理:

MBR:主引导扇区

主分区表:64bytes,最多只能分四个主分区,每个主分区的记录(相关信息,比如分区大小,位置)在主分区表里占14bytes。

如 果要建多于四个的分区,就要拿出一个主分区做为扩展分区,再在扩展分区里面进行其它的分区操作。在 建扩展分区的时候会建立一张对应的扩展分区表,它记录了在这个扩展分区里的分区的相关信息;理论上它没有分区数量的限制,在扩展分区内部的分区叫做逻辑分 区,如上图中的 /dev/hda5,/dev/hda6/,/dev/hda7

格式化原理:

在 分好区后,分区里面是空的,没有任何东西。为了能让OS识别,就必须要向分区里写入相应格式的数据。

比如windows的 FAT32,NTFS,Linux的ext2,ext3,ext4

Windows/dos常用的分区工具:fdisk/partition magic/diskpart

Linux下常用的分区工具:

fdisk/sfdisk:命令行工具,各种版本和环境都能使用,包含在软件包util-linux中

diskdruid:图形化分区工具,只能在安装REDHAT系统时使用。

支持最大卷:18EB,(E:exabytes,1EB=1024TB)
每个磁盘最多支持128个分区

所以如果要大于2TB的卷或分区就必须得用GPT分区表。

Linux下fdisk工具不支持GPT,得使用另一个GNU发布的强大分区工具parted。

fdisk工具用的话,会有下面的警告信息:

下面是用parted工具对/dev/sda做GPT分区的过程:

如果我们的磁盘是2T以下的,但是分区表示GPT格式,我们也可以使用parted 命令将该分区表删除, mklabel msdos 这条命令就是用来删除 part分区 ,将GPT分区表删除后,再来使用 fdisk 建立MBR分区表,可以参考 https://www.xiaohuai.com/4870

mkfs - 支持ext2、ext3(日志)、ext4、vfat、msdos、jfs、reiserfs等

用法1:mkfs -t <fstype> <partition>

用法2:mkfs.<fstype> <partition>

ps:格式化分区之后,可以使用e2label命令给分区添加卷标

e2label 分区路径 卷标名

查看已经挂载的分区

或者

使用 mount 命令挂载

使用umount卸载分区时,可以指定挂载点,也可以指定挂载的路径, 卸载分区umount命令格式:

umount [option] special | node

或者

PS: 处理umount的时候显示 device busy?

这是因为有程序正在访问这个设备,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访问该设备的程序退出以后再umount。可能有时候用户搞不清除究竟是什么程序在访问设备,如果用户不急着umount,则可以用:

CODE:

选项 –l 并不是马上umount,而是在该目录空闲后再umount。还可以先用命令ps aux 来查看占用设备的程序PID,然后用命令kill来杀死占用设备的进程,这样就umount的非常放心了。

linux系统在启动时,会从/etc/fstab文件自动挂载分区。

如下是一个fstab文件的示例。

fstab中,每条配置信息都分为固定的6个部分

[1]: 分区路径,或者UUID

[2]: fs_file - 该字段描述希望的文件系统加载的目录点,对于swap设备,该字段为none;对于加载目录名包含空格的情况,用40来表示空格。

[3]: fs_type - 定义了该设备上的文件系统,一般常见的文件类型为ext4 (Linux设备的常用文件类型)、vfat(Windows系统的fat32格式)、NTFS、isoArray600等。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可以使用auto。

[4]: fs_options - 指定加载该设备的文件系统是需要使用的特定参数选项,多个参数是由逗号分隔开来。

对于大多数系统使用"defaults"就可以满足需要。不多说。

[5]: fs_mp - 该选项被"mp"命令使用来检查一个文件系统应该以多快频率进行转储,若不需要转储就设

置该字段为0

[6]: fs_pass - 该字段被fsck命令用来决定在启动时需要被扫描的文件系统的顺序,根文件系统"/"对应该字

段的值应该为1,其他文件系统应该为2。若该文件系统无需在启动时扫描则设置该字段为0

参考

2. 如何解决安装linux时遇到GPT分区表的问题

一、问题:如果之前服务器上安装过Windows、VMware、Mac OS,那么安装linux的时候,可能会遇到“您的boot分区使用的是GPT分区表,但是这台机器不支持使用GPT启动”的问题。 二、原因:为解决MBR只支持2TB以下硬盘的问题,微软和英特尔开发了GPT分区模式,使可管理硬盘大小达到了18EB。GPT的分区信息在分区中,而不像MBR一样在主引导扇区,为保护GPT不受MBR类管理软件的危害,GPT在主引导扇区建立了一个保护分区的MBR分区表。

3. 【学了就忘Linux文件系统管理】— 10.parted命令分区(二)

命令: print [devices|free|list,all|NUMBER] :使用 print 命令可以查看分区表信息,包括硬盘参数,硬盘大小,扇区大小,分区表类型和分区信息。

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 sdb 硬盘大小是21,5GB,文件系统是 msdos ( msdos 文件系统是windows下的文件系统,在 parted 命令交互中就是表示MBR分区表)。

把硬盘由MBR分区表,改成GPT分区表,使用的命令如下:

mklabel,mktable LABEL-TYPE :创建新的磁盘卷标(分区表)。

(如果要由GPT分区表改成MBR分区表,命令为 mklabel msdos )

我们在查看一下当前硬盘分区表情况

可以看到分区表已经变成GPT分区表,并且之前硬盘的分区信息已经没有了。

之后 quit 退出 parted 命令交互,执行 reboot 命令重启计算机。

重启完计算机才能执行之后的操作。(不重启后续操作是无法完成的)

因为修改过了分区表,所以 /dev/sdb 硬盘中的所有数据都消失了,所以我们可以重新对这块硬盘分区了。

执行 parted 命令,进入硬盘分区。

执行分区命令,对硬盘进行分区,命令如下:

mkpart PART-TYPE [FS-TYPE] START END :创建一个分区。

查看硬盘的分区情况

已显示刚刚创建好的分区disk1。因为没有格式化,所以 File system:文件系统类型 是空着的。

分区分完了,我们还需要对分区进行格式化。不过我们已经知道如果使用 parted 交互命令格式化的话,只能格式化成 ext2 文件系统。我们这里是要演示下 parted 命令的格式化方法。

parted 交互命令的格式化命令为 mkfs ,命令如下:

mkfs NUMBER FS-TYPE :在分区上建立文件系统。

再查看硬盘的分区情况

退出

上图提示你,如果需要让分区自动挂载,需要手动修改 etc/fstab 文件。

如果要把硬盘格式化成 ext4 文件系统,需要执行 mkfs 命令,重新对硬盘进行格式化。(注意不是 parted 交互命令中的 mkfs 命令,而是系统命令 mkfs )!

执行 [root@localhost ~] # mkfs -t ext4 /dev/sdb1

将 sdb1 分区格式化为 ext4 文件系统之后,就可以进行分区的挂载了。如下图:

如果你需要开机自动挂载,手动修改 etc/fstab 文件即可。

parted 命令还有一大优势,就是可以调整分区的大小(windows中也可以实现,不过需要转换成动态磁盘,要不就需要依赖第三方工具,如硬盘分区魔术师)。起始Linux中LVM和RAID是可以支持分区调整的,不过这两种方法也可以看成是动态磁盘方法。使用 parted 命令调整分区大小要更加简单。

删除分区前提,要先把分区的自动挂载在 /etc/fstab 文件删除,然后用 umount 卸载掉分区的挂载。在执行 parted 命令的删除分区命令。

rm NUMBER :删除分区。

4. 如何删除linux系统引导程序mbr

首先楼主需要懂得来一些事情,Linux系统引源导程序mbr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MBR是表示主引导记录,并不是Linux系统引导程序,因为小于2GB的硬盘基本上是MBR,而大于2GB的硬盘是属于GPT。
按照你的情况,Linux系统引导程序应该是位于MBR区域,也就是说Linux系统变成了你的主引导记录,如果要删除的话,进入Windows系统,使用“分区助手”或者“EasyBCD”里面的“重生成MBR”就行了。
或者使用Windows的安装光盘,进入安装界面后,按下快捷键:Shift+F10打开命令行,输入:bootrec.exe /mbr
bootrec.exe /fixboot
bootrec.exe /RebuildBcd
希望可以帮到楼主~~~

阅读全文

与linux删除gpt分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铁路12306密码找不回 浏览:352
默认网络覆盖的脑区 浏览:319
itunes恢复iphone教程 浏览:292
炉石现在是什么版本 浏览:825
word兼容包安装报错 浏览:528
iphone5s包装4g没有气孔 浏览:814
html包含文件代码吗 浏览:50
苹果appstore日本账号 浏览:532
解密dg加密的文件 浏览:206
gsh6什么格式文件 浏览:507
dnf85版本觉醒任务 浏览:998
范冰冰苹果百度云盘资源链接 浏览:507
数据库主机是什么系统 浏览:812
pdf表单教程 浏览:715
百度浏览器去更新安卓破解版 浏览:855
光盘内部应用程序错误 浏览:83
iphone6升级ios9步骤 浏览:873
魔力代码 浏览:497
win10打开局域网文件夹很卡 浏览:986
app收益怎么分 浏览:8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