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加密遇见的较少。密码一般都支持md5,sha1等。
就是你选通过md5,sha1等算法加密你的密码,
然后把密文写在你的配置文件里。
具体格应该看你的应用程序的说明。
㈡ Linux如何设置输入密码 linux如何创建一个普通用户以及设置密码!
1、用root登录,然后执行useradd –d userhome –g GID username。
2、比如:useradd –d /home/test –g 600 test test。
3、密码设置执行passwd test。
4、输入要为该新用户设置的密码。
5、输入确认密码。
㈢ Linux系统的几种加密
启动流程:
BIOS ——》 MBR(主引导记录,找到系统在哪个分区) ——》 boot loader(grub) ——》kernel(内核)——》进入启动级别init
硬盘的最小读取单位是一个扇区,一个扇区大小是512字节
查看操作系统的版本:cat /etc/redhat-release
查看内核版本:uname -r
查看内核信息:uname -a
系统的启动级别:
init 0:关机
init 1:单用户模式,只能root用户登录的模式,可以直接跳过密码
init 2:多用户模式,但是没有NFS(network filesystem),即无网络模式
init 3:完全多用户模式,也是命令行模式
init 4:安全模式,一般开发者调试使用
init 5:图形模式
init 6:重启
更改系统启动级别:
vim /etc/inittab:在最后一行的 id 修改,如下图
通过单用户模式跳过用户密码登录:
通过grub界面进入内核,操作参数,改变启动级别,进入单用户模式
在系统读秒时,按任意键进入grub界面,然后按 e 进入kernel
选择kernel,按 e 进入
进入之后,按 空格 进入启动级别设置
输入启动级别为 1 ,再按 enter 返回内核,再按 b 进入单用户模式
grub加密:
首先设置grub密码:
grub-md5-crypt
passwd:123456
这里会得到一串加密字符串
然后编辑grub的配置文件:
vim /etc/grub.conf
grub的配置文件内容:
default=0:代表默认使用第一个内核
timeout=5:代表进入系统时的读秒时间,这里是5秒
hiddenmenu:隐藏它下面的内容
password --md5:添加得到的grub密码的加密字符串
title:内核信息
将加密的字符串添加好之后,再通过grub进入kernel时就需要输入密码
如果grub被加密了,可以进入BIOS,通过外接光盘进入救援安装模式,然后进入到系统中,
再 vi /mnt/sysimage/etc/grub.conf,编辑配置文件,删除grub加密,就可以再用单用户模式跳过用户密码登陆
转自 嘉为教育-rhce认证_rhce培训_linux培训_linux认证_linux考证
㈣ 如何在Linux系统上加密
打开虚拟机,进入安装好的Linux系统,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目录,这里我创建的是test
在创版建的目录中新建一个文件,名权字为test.txt
在文件中输入“北京欢迎你”,然后保存
执行openssl加密命令
openssl enc -des-ede3-cbc -in test.txt -out JMtest.txt -k 12345678
查看生成的文件JMtest.txt,发现是乱码,说明已经加密成功
然后执行openssl的解密命令
openssl enc -des-ede3-cbc -in JMtest.txt -out test_after.txt -d -k 12345678
查看生成的文件test_after.txit,可以清楚的看到“北京欢迎你”,说明解密成功
㈤ linux系统中存放加密用户密码信息的是哪个文件
用户可以在终端通过cat命令查看:cat /etc/shadow
NIX/Linux的密码文件原来采用/etc/passwd,共有7个字段。用户的密码加密后放在每一行的第二个字段里,这个 /etc/passwd文件在一般情况下是所有用户可读,只有root用户可写的,这样不良用户就可能读取加密后的密码字串来取得密码。
因为这个安全原因,设置一个/etc/shadow文件专门用于保存密码且它的权限一般是root可读,没有其他权限。加密后的密码文件就不能被普通用户读取。做法是把/etc/passwd对应的密码字段用*号表示,在/etc/shadow里对应的一行,有用户名和真正的密码加密字串,其他的字段一般留空。
(5)linux用户加密扩展阅读:
在Linux中普通文件和目录文件保存在称为块物理设备的磁盘或者磁带上。一套Linux系统支持若干物理盘,每个物理盘可定义一个或者多个文件系统。(类比于微机磁盘分区)。每个文件系统由逻辑块的序列组成,一个逻辑盘空间一般划分为几个用途各不相同的部分,即引导块、超级块、inode区以及数据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