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房龙地理有好多版,哪个比较好
《房龙地理》现在主要有三个版本:一是三联出版社,马晗、治梅翻译的,出版社没问题,还是中英文对照的,但是这个版本不是全译本,有删节,比如比利时、卢森堡等章节都没有,字数也较其他版本少10万字以上。
二是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纪何、滕华翻译的,这个版本最流行,再版最多,但有网友评论他们翻译的太烂了。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三是陕西师大出版社的,黄一少翻译,出版社不及其他两个,译者也不了解,但是印刷精美,价格较高,版本也多。
《宽容》也有好多版本,也有三联的(和《房龙地理》是一套的),有陕西师大的,有广西师大的,等等。
❷ 请教,房龙的书,宽容、人类的故事、地理的故事,哪个版本、译者比较好。
晏榕 译《宽容》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郭兵/曹秀梅/季广志 译《宽容》北京出版社
纪何/滕华 译 《房龙地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秦立彦 冯士新 译 《人类的故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❸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宽容》教学设计
《宽容》是长春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下面是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宽容》教学设计,为大家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1.体会本篇寓言的独特写法,把握作者寓于故事中的道理。
2.训练学生对文中抽象内容的阐发能力和对含蓄内容的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对关键句子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
1.把握内容,理清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明确文章的中心。
2.学习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先驱者精神。
教学难点
对文中隐喻色彩浓厚的句子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真理最终往往把握在少数人的手里。也正是这些“少数人”的执著与坚韧,才催生了真理。他们是推动历史进程的先驱英雄,那我们该采取什么态度对待呢?
请看房龙的《〈宽容〉序》。
二、作者与作品。
1.房龙
房龙(1882-1944),荷裔美国人,多才多艺,能说和写10种文字,一生中出版了三十余种作品,单枪匹马地将人类各方面的历史几乎全都复述一遍。他的著作有《宽容》(又译为《人的解放》)《人类的故事》《文明的开端》《奇迹与人》《漫话圣经》《发明的故事》《人类的家园》《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作品的题材基本是围绕人类生存发展最本质的问题,贯穿其中的精神是理性、宽容和进步。他的目标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他采取的方式是普及知识与真理,使它们成为人类所皆知的常识。
2.关于《宽容》
《宽容》又译为《人的解放》,最初出版于1925年,1940年重版。作者在这本书中,叙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言思想的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动分子镇压新思想的罪恶行径。课文就是这本书的序言。
三、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情节,概括内容。
文章主要写在一个宁静而无知的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漫游者要把人们引向新的幸福世界,打破了山谷的平静,然而守旧老人却根据律法杀死了他。后来死亡威胁到山谷的生存,人们终于把守旧老人推到一边,沿着漫游者开辟的道路进入新的世界,又过上幸福的生活,并纪念先驱者。
这是一个先驱者因发现了真理并因敢说出真相而被处死,但最终得到认可的故事。
故事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宽容》一书的精髓。
四、研读课文。
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人物?
地点--无知山谷。
人物--守旧老人、漫游者、村民。
2.探讨“守旧老人、漫游者、村民们”分别代表什么样的人物。
(提示:寓言中的人物大都有其象征意义,这些人物有各自的象征意义。)
守旧老人:无知山谷里律法的执行者,是陈旧思想的忠实维护者,是实施所有传统对一切革新的镇压的代表,是杀害漫游者的罪魁祸首,是无知山谷里权威与权力的象征。他们是守旧、顽固的势力象征。
漫游者:与守旧老人殊死斗争的勇敢的先驱者。他敢于怀疑祖先的智慧,敢于冲破专制主义的禁锢,冒着死亡的威胁,离开无知山谷,探寻外面的世界。他不顾迫害,又回来告诉人们他的发现。面对审判和死亡,他毫不畏惧。历史证明,他是对的。他终究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先驱者”象征着新的思想、真理和新的事物。他是革新、新生力量的象征。
村民们:在无知山谷里死守着愚昧的人群。他们迷信过去、死守律法、胆怯麻木、自欺欺人、要求低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他们甘于受制于守旧老人,对新事物不理解、不支持,而是助纣为虐,对漫游者加以迫害,双手沾满了漫游者的鲜血(如同鲁镇中的人们杀害祥林嫂;流言飞语导致阮玲玉自杀一样)。他们是一群沉睡麻木的人,如同铁屋子中沉睡的国民。
3.漫游者为什么是悲剧的结局?
(1)生活在沉寂、保守、愚昧、闭塞中。
(2)面对的是律法的严惩、守旧老人的镇压。
(3)无知山民的愚昧麻木、助纣为虐。
(4)先驱者太少、孤军作战。
(提示:学生的回答有可能不够全面,概括不够到位,可以用一系列小问题进行铺垫和追问。如:有哪些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局?这些因素的特点是什么?分析具体的语言来得出结论。)
4.人类历史上有哪些人物的结局如漫游者一样被石头砸死?
商鞅变法被车裂,王安石变法遭贬谪,谭嗣同变法被杀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布鲁诺捍卫真理被烧死,达尔文提出进化论遭到嘲笑,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论遭到一致反对。
(提示:教师此时可以布鲁诺坚持日心说为例,来设想漫游者被宽容之后的结局,来达到深入思考的目的。布鲁诺的日心说,在当时是革新思想,我们现在知道,日心说也是错的,如果布鲁诺到老还坚持日心说,他就会由革新派变为守旧派,由漫游者变成守旧老人。可见,守旧老人年轻时有可能也走过漫游者的路,漫游者老了也有可能变为守旧老人!)
五、重点语句分析。
(这篇序言跟一般序言不同,它采用了寓言故事的写法,因此对课文中抽象内容的阐发及含蓄内容的解释很重要。组织学生讨论下列语句的意义。)
1.“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这句话出现在第一部分的开头和结尾。试问“宁静”是一种什么状态?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宁静”本是指环境、心情安静,在这里是指无知山谷里村民们的那种封闭、守旧的生活状态。
2.如何理解“知识的小溪沿着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地流着”?
“知识的小溪”指山谷里人们的文明程度仅像一条小溪。“深邃破败的溪谷”象征无知山谷历史悠久,走向衰落。“小溪”“缓缓地流着”是说无知山谷的发展非常缓慢。
3.为什么说“对于敢于离开山脚的人,等待他的是屈服和失败”?
这里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守旧老人用律法镇压;二是群众受守旧老人的欺骗,助纣为虐,反对“敢于离开山脚的人”;三是“敢于离开山脚的人”太少,孤军奋战。这样,悲剧就形成了。
4.“失望把勇气赋予那些由于恐惧而逆来顺受的人们。”人们为什么“恐惧”“失望”?为什么“失望”会带来勇气?
人们害怕“得不到园中果实中应得的份额”,因此恐惧总是陪伴着人们。由于特大干旱使得半数以上的人死亡,活着的人把希望只能寄托在山脚那边,而律法却说“不行”,因此人们彻底失望。为了求得生存,人们终于产生了叛乱的勇气。
5.“对这件事我们的确很内疚,不过,假如当时我们知道的话,当然就……”要想事后不内疚,在不知不懂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们不应该盲从守旧老人,紧跟他充当打手。对于先驱者的新知,即使一时觉得无法接受,也要采取宽容的态度。
6.“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这句话为什么要加上“我们希望”四个字?
这是因为这样的事将来不再发生,仅仅是希望,实际上还是要发生的,至多发生得少一些。因为顽固的守旧势力总是要镇压创新者,有些善良的人们为认识所限,有意无意地难免伤害创新者,所以加上“我们希望”四个字以表示人们的心愿。
六、归纳文章。
1.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把握以及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大家觉得《宽容》序言里的寓言故事蕴涵了怎样深刻的道理?
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形象说明《宽容》一书的精髓,这就是提倡思想自由、提倡宽容,反对以愚昧无知、顽固凶残的态度扼杀真理。
2.学习本文你会得到什么启示?
(1)历史的进步要靠知识的进步,要靠真理的发展。
(2)真理的'发展是曲折的,因此我们应提倡思想自由,实行宽容政策,保证真理的发展有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3)探索者、先驱者的精神是可敬的,因此在学习上要有怀疑精神、创新精神、献身精神。
七、课堂练习。
请每个同学用一句话说说你眼中的“宽容”或者你对“宽容”的理解。
宽容是一种胸怀,一种精神,宽容不仅需要海量,更是一种修养促成的智慧,只有胸襟开阔的人才能自然而然地运用宽容。
宽容是一首优美动听的歌,能给所有人带来好心情。
宽容的效应也许不在眼下,却在将来,不论怎样都是美好的。
所有的民族都需要对一切保持宽容的心态。
八、总结。
让我们共同以汪国真的一首诗共勉吧:
宽容与刻薄相比,我选择宽容。因为宽容失去的只是过去,刻薄失去的却是将来。
一个不懂宽容的人,将失去别人的尊重,一个一味宽容的人,将失去自己的尊严。
对待别人的宽容,我们应该知道自惭;我们宽容地对待别人,应该知道自律。
宽容者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者让别人痛苦,自己也难受。
如果别人已不宽容,就不要去使劲儿乞求宽容,乞求得来的宽容,从来不是真正的宽容。
如果你还要想宽容别人,就不要等到别人来乞求,记住一句老话:给永远比要令人愉快。
宽容是一种理解,宽容是一种信任,宽容是一种胸襟,宽容更是一种境界。为了使我们彼此心灵的距离不再遥远,让我们紧紧地握住宽容的双手吧!
九、开拓思维。
郁达夫说过,房龙的笔“有一种魔力”,分析总结其“魔力”何在。
生动形象,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引人思考。作者将人类历史上无数的事实典型化了,虚构成一个寓言式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比实际的历史事件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强烈,因而更带普遍性。读这个故事能唤起许许多多联想,觉得那些专制主义者的嘴脸跟守旧老人何其相似,那些愚民的嘴脸跟山谷中村民何其相似,而历史的演变跟这个故事又何其相似。故事富有文学性,形象生动地阐述了道理,不仅不枯燥,反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例如:在语言表达上,语言如诗,含义隽永,富有哲理。“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地流着”都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山谷为什么“无知”?因为它封闭、古老,象征着保守不开放;小溪为什么是“知识的”?因为在无知山谷里只有它保持着与外界的联系,它是流动的,象征着创新与开放;而溪谷又为什么是“深邃破败的”?因为它有千年历史,有古老的律法,但随着新生事物的崛起,它被冲刷得一天天走向衰败了。当然,新生事物在兴起之时总是比较弱小的,尤其是面对强大的保守势力,所以小溪只能“缓缓地流着”。
课文中像这样耐人寻味的句子很多很多,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去分析、理解,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十、布置作业。
1.学习本文的语言,结合你的理解和感悟为漫游者写一则墓志铭。
(提示:设计此题的目的是以漫游者的悲剧故事来唤醒学生的“大爱”--对人类前行中的苦难的悲悯,强化人文精神,加强文化底蕴。)
2.课下阅读《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