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js常用增删改查方法/js比较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 赋值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
js数组遍历某个值求和
一、增
1、push()
可接收任意数量的参数,把它们逐个添加至数组末尾,并返回修改后数组的长度。例如:
2、unshift()
该方法与push()类似,也可接收任意数量的参数,只不过是将参数逐个添加至数组前端而已,同样返回新数组长度。咱们接着上面的例子:
3、concat()
该方法与push()方法有点类似,同样是将元素添加至数组末尾,只不过这个数组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数组了,而是其副本,所以concat()操作数组后会返回一个新的数组。具体用法如下:
① 不传参数,返回当前数组副本
② 传递一或多个数组,则该方法会将这些数组中的每一项都添加到结果数组中
③ 传递非数组参数,这些参数就会被直接添加到结果数组的末尾
继续接着上面的栗子:
例子中一目了然,原数组保持不变,新数组后面添加了4、5、6三个元素。
4、splice()
前面的三个方法都具有很大局限性,因为不是添加到数组前就是数组后,而splice()就不一样了,它非常灵活和强大。灵活是因为它可以添加元素到数组的任意位置,强大是因为它除了可以添加元素之外还具有删除和替换元素的功能(这个后面会陆续讲到)。
splice()可以向数组指定位置添加任意数量的元素,需要传入至少3个参数: 起始位置、0(要删除的元素个数)和要添加的元素。
依然接着上面的例子继续:
可以看出,splice()与push()和unshift()一样是直接在原数组上修改的。
二、删
1、pop()
与push()方法配合使用可以构成后进先出的栈,该方法可从数组末尾删除最后一项并返回该项。
接着上例:
2、shift()
与push()方法配合使用可以构成先进先出的队列,该方法可删除数组第一项并返回该项。
继续接着上例:
3、slice()
定义和用法
slice() 方法以新的数组对象,返回数组中被选中的元素。
slice() 方法选择从给定的 start 参数开始的元素,并在给定的 end 参数处结束,但不包括。
注释:slice() 方法不会改变原始数组。
该方法同concat()一样是返回一个新数组,不会影响原数组,只不过slice()是用来裁剪数组的,返回裁剪下来的数组,具体用法如下:
4、splice()
好,继续讲这个“万能”的方法。
上面讲到,该方法在添加数组元素的时候需要传入3个以上参数,而其中第2个参数就是用于指定要删除元素的个数的,那时我们传的是数字0。那么,如果单单只需删除元素,我们就只需给splice()传入两个参数,第1个参数用于指定要删除的第一项的位置,第2个参数用于指定要删除元素的个数。
继续上例~~
从索引项为2的位置开始删除4个元素,所以结果为 [-1, 0, 1, 2]。
三、改
这个其实最灵活的方式就是直接使用splice()这个强大的方法了,其实通过以上对该方法的了解,我们大致就能知道使用该方法修改数组元素的基本原理。
原理很简单,就是向指定位置插入任意数量的元素,且同时删除任意数量的元素。
依然继续上例~~
四、查
indexOf()和lastIndexOf()
这两个方法都接收两个参数:要查找的项和(可选的)表示查找起点位置的索引。其中,indexOf()从数组的开头(位置0)开始向后查找,lastIndexOf()方法则从数组的末尾开始向前查找。
例如:
当找不到该元素时,返回 -1 ,lastIndexOf()方法同理。
1 数据类型
<script>
2 引用数据类型
object 对象类型
3 number 数字类型
包含所有的数字(整数,浮点数,正数,负数,极大极小数),Infinity(分母为零),NaN(not a number)
4 string 字符串类型
引号包含的任意文本,单双引号都可以
输出展示
2 比较运算符
<script>
/*
1 比较运算符
比较两个值的大小 返回一个布尔值(true 或 false)
> < >= <= == != === !==
== 等于,只判断数值
===全等,绝对等于,即判断数据类型也判断数值
!= == 取反
!== ===取反
console.log(undefined == null);//true 都没有值
console.log(undefined === null);//false 数据类型不同undefined object
console.log(NaN == NaN); //false
console.log(NaN === NaN); //false
console.log(NaN != NaN); //true
console.log(NaN !== NaN); //true
/
</script>
3 逻辑运算符
<script>
/
2 逻辑运算符
连接多个表达式,返回一个布尔值(true 或 false)
&& 逻辑与 并且 所有的表达式都为true,结果才为true,有一个为false结果就为false
|| 逻辑或 或者 所有的表达式都为false,结果才为false,有一个为true结果就为true
! 逻辑非 取反 表达式为true取反就为true,反之亦然
注意: 逻辑与的优先级大于逻辑或
*/
</script>
逻辑运算符演示
输出到控制台的结果
4 赋值运算符
<script>
/*
3 赋值运算符
= 等号右边的值赋值给左边
+= x += y x = x + y 下同
-=
*=
/=
%= 要的是余数
*/
</script>
<script>
x = 7;
y = 3;
console.log(x/=y)
</script>
5 算术运算符
<script>
/*
算术运算符
+ - * / %(取余,取模) ++(自增) --(自减)
%(取余,取模) 应用 判断奇偶数、倍数
++ 相当于自己加1 x++ 相当于 x = x + 1
-- 相当于自己加1 x-- 相当于 x = x - 1
+运算碰到字符串,直接进行字符串拼接,返回string类型
- * / %遇到字符串,都转换成number类型进行计算,如果不能转换成数字,则返回NaN,数据类型未number
true转换1 false转换为0
++ --
前++和后++,对于变量自己来说没有区别都是+1
前++ 先赋值 在加1
后++ 先加1 再赋值
/
</script>
<script>
/ var x = 5;//number
var y = 2;//number
comsole.log(x + y);//7
comsole.log(x - y);//3
comsole.log(x * y);//10
comsole.log(x / y);//2.5
comsole.log(x % y);//1 */
B. JS Array(数组)所有操作方法,改变数组方法、不改变数组方法
定义:返回由所有参数值组成的数组,如果没有参数,就返回一个空数组。
目的:Array.of() 出现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构造器因参数个数不同,导致的行为有差异的问题。
参数:
第一个参数(必需):要转化为真正数组的对象。
第二个参数(可选): 类似数组的map方法,对每个元素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值放入返回的数组。
第三个参数(可选): 用来绑定this。
ps:splice方法从数组中添加/删除项目,然后返回被删除的项目
语法: array.splice(index,howmany,item1,.....,itemX)
参数:
index:必需。整数,规定添加/删除项目的位置,使用负数可从数组结尾处规定位置。
howmany:必需。要删除的项目数量。如果设置为 0,则不会删除项目。
item1, …, itemX: 可选。向数组添加的新项目。
返回值: 如果有元素被删除,返回包含被删除项目的新数组。
删除元素
删除并添加
不删除只添加
ps:方法接受两个参数,一个从哪里开始,一个是到哪里结束(但是不包括这个结束的元素本身)。如果是负数,就从倒数第几个。
参数可选: 规定排序顺序的比较 函数 。
默认情况下sort()方法没有传比较函数的话,默认按字母升序,如果不是元素不是字符串的话,会调用toString()方法将元素转化为字符串的Unicode(万国码)位点,然后再比较字符。
比较函数的两个参数
sort的比较函数有两个默认参数,要在函数中接收这两个参数,这两个参数是数组中两个要比较的元素,通常我们用 a 和 b 接收两个将要比较的元素:
sort排序常见用法
数组元素为数字的升序、降序:
数组多条件排序
自定义比较函数
定义: 在当前数组内部,将指定位置的成员复制到其他位置,并返回这个数组。
语法: array.Within(target, start = 0, end = this.length)
参数:
三个参数都是数值,如果不是,会自动转为数值.
target(必需):从该位置开始替换数据。如果为负值,表示倒数。
start(可选):从该位置开始读取数据,默认为 0。如果为负值,表示倒数。
end(可选):到该位置前停止读取数据,默认等于数组长度。使用负数可从数组结尾处规定位置。
浏览器兼容(MDN): chrome 45,Edge 12,Firefox32,Opera 32,Safari 9, IE 不支持
从上述例子:
第一个参数是开始被替换的元素位置
要替换数据的位置范围:从第二个参数是开始读取的元素,在第三个参数前面一个元素停止读取
数组的长度不会改变
读了几个元素就从开始被替换的地方替换几个元素
参数:
第一个元素(必须): 要填充数组的值
第二个元素(可选): 填充的开始位置,默认值为0
第三个元素(可选):填充的结束位置,默认是为this.length
使用join方法或者下文说到的toString方法时,当数组中的元素也是数组或者是对象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join()/toString()方法在数组元素是数组的时候,会将里面的数组也调用join()/toString(),如果是对象的话,对象会被转为[object Object]字符串。
如上述栗子:调用数组的toLocaleString方法,数组中的每个元素都会调用自身的toLocaleString方法,对象调用对象的toLocaleString,Date调用Date的toLocaleString。
该方法的效果和join方法一样,都是用于数组转字符串的,但是与join方法相比没有优势,也不能自定义字符串的分隔符,因此不推荐使用。
ps:当数组和字符串操作的时候,js 会调用这个方法将数组自动转换成字符串
ps:字符串也有一个slice() 方法是用来提取字符串的,不要弄混了。
参数:
begin(可选): 索引数值,接受负值,从该索引处开始提取原数组中的元素,默认值为0。
end(可选):索引数值(不包括),接受负值,在该索引处前结束提取原数组元素,默认值为数组末尾(包括最后一个元素)。
如上:新数组是浅拷贝的,元素是简单数据类型,改变之后不会互相干扰。
如果是复杂数据类型(对象,数组)的话,改变其中一个,另外一个也会改变
原因在定义上面说过了的:slice()是浅拷贝,对于复杂的数据类型浅拷贝,拷贝的只是指向原数组的指针,所以无论改变原数组,还是浅拷贝的数组,都是改变原数组的数据。
ES6扩展运算符...合并数组:
因为ES6的语法更简洁易懂,所以现在合并数组我大部分采用...来处理,...运算符可以实现cancat的每个栗子,且更简洁和具有高度自定义数组元素位置的效果。
参数:
searchElement(必须):被查找的元素
fromIndex(可选):开始查找的位置(不能大于等于数组的长度,返回-1),接受负值,默认值为0。
严格相等的搜索:
数组的indexOf搜索跟字符串的indexOf不一样,数组的indexOf使用严格相等===搜索元素,即数组元素要完全匹配才能搜索成功。
注意:indexOf()不能识别NaN
参数:
searchElement(必须): 被查找的元素
fromIndex(可选): 逆向查找开始位置,默认值数组的长度-1,即查找整个数组。
关于fromIndex有三个规则:
正值。如果该值大于或等于数组的长度,则整个数组会被查找。
负值。将其视为从数组末尾向前的偏移。(比如-2,从数组最后第二个元素开始往前查找)
负值。其绝对值大于数组长度,则方法返回 -1,即数组不会被查找。
参数:
searchElement(必须):被查找的元素
fromIndex(可选):默认值为0,参数表示搜索的起始位置,接受负值。正值超过数组长度,数组不会被搜索,返回false。负值绝对值超过长数组度,重置从0开始搜索。
includes方法是为了弥补indexOf方法的缺陷而出现的:
indexOf方法不能识别NaN
indexOf方法检查是否包含某个值不够语义化,需要判断是否不等于-1,表达不够直观
C. js new Array数组
array数组可以自动扩展长度,用户直接new Array(100)的话,循环就会进行一百次。
具体有什么作用,可以参考下面的例子:
varx=newArray(100);
for(vari=0;i<x.length;i++)x[i]=i*i;
(3)js修改数组元素数据类型扩展阅读:
使用规则
1、数组的类型实际上是指数组元素的取值类型,对于同一个数组,其所有元素的数据类型都是相同的。
2、数组名的书写规则应符合标识符的书写规定。
3、数组名不能与其它变量名相同。
4、可以只给部分元素赋初值,当{ }中值的个数少于元素个数时,只给前面部分元素赋值。
例如:static int a[10]={0,1,2,3,4};表示只给a[0]~a[4]5个元素赋值,而后5个元素自动赋0值。
D. JS创建数组及数组元素
1、字面量的方式创建数组 :
let arr = ['张三','李四','王五'];
let num = [11,22,33,44];
console.log(arr);
数组的下标从0开始
2、构造函数的方式创建数组
new Array(size);
表示数组中可存放的元素总数
规定了总数 但是添加一个数 总数也会增
new Array()实例化一个数组对象
let arr = new Array(3)
arr = [1,2,3,4]
声明时赋值 :
let arr = new Array(1,2,3,4,5,6)
分别赋值 :
let arr = new Array(3);
arr[0] = 'zhangsan';
arr[1] = 'lisi';
arr[2] = 'wangwu' ;
3、通过数组的名称和下标直接访问数组的元素
console.log(arr[1]);
for(var i in arr){
console.log(arr[i]); }
4、属性 length 设置或返回数组中元素的数目
let arr = [1,2,3,4,5]
console.log(arr.length);
5、 join( ) 把数组的所有元素放入一个字符串,通过一个分隔符进行分隔
把数组转成字符串
let newstr = arr.join();
join()里面没有传任何参数 默认以逗号连接
join('') 数字中间没有任何字符拼接
let newstr = arr.join('+');
console.log( typeof(newstr) );
console.log(newstr);
6、 sort() 对数组排序
隐式数据类型转换 会字符串类型的转成数字类型进行排序
let arr = ['2', '3', '1', '5', '0'];
let newarr = arr.sort();
sort方法 会把老数组和新产生的数组都进行排序
console.log(arr, newarr);
sort()对应多位数排序会出现问题
let arr = [2,22,3,32,1,12,100];
sort 给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法
arr.sort(function(a,b){
从小到大的顺序
return a-b;
从大到小的顺序
return b-a; })
console.log(arr);
7、 push() 向数组末尾添加一个或更多元素,并返回新的长度
在外面定义的叫全局变量
let stu = ['小张','小王','小李'];
console.log(stu);
方法里面的叫局部区域
function fn(){
因为stu 是全局的 所以在方法里面 可以获取到
数组可以添加重复的数据
push也可以添加多个数据
let a = stu.push('丽丽','倩倩','雯雯')
console.log(a);
console.log(stu);}
定义一个空数组 点击添加按钮 可以在空数组里面添加
姓名 点击一个添加 可以把数组使用 dw 显示在页面上
let arr = []
function fn(){
arr.push('xiaoa')
document.write有个缺陷,用按钮点击的时候
会把整个页面进行重新绘制,导致页面原来的内容丢失
document.write(arr)} }
8、 concat() 合并两个数组
对原来的两个数组 没有任何改变,会生成一个拼接好的新数组
let arr1 = [1,2,3];
let arr2 = [4,5,6];
let arr3 = [7,8,9]
拼接多个数组
let newarr = arr1.concat(arr2).concat(arr3);
console.log('arr1',arr1);
console.log('arr2',arr2);
console.log('newarr',newarr);
es6合并数组 要是用扩展运算符 ...
等同于 [1,2,3] 把arr1的括号去掉,
把里面的内容拿出来了
let newarr = [...arr1];
let newarr = [...arr1,...arr2,...arr3];
console.log(newarr);
eg1:定义 三个数组 分别是 三组学生的信息 第一组 姓名 年纪 性别
把三个数组 拼接起来 使用两种方式
数组中的splice方法 可以对数组进行增删改
splice()里面有三个参数,
第一个参数表示 你要操作的数组元素的索引
第二个参数表示 你要从你选择的索引开始要删除的个数
第三个参数表示 你要添加的数组元素
let arr = ['张三','李四','王五'];
删除李四
arr.splice(1,1)
把王五修改成丽丽
arr.splice(2,1,'丽丽')
添加 你想在哪里添加就在哪里添加
把倩倩放在数组索引为2的位置 因为第二个参数是0 所以王五不会被删除
arr.splice(2,0,'倩倩')
使用splice在数组的末尾添加
arr.splice(3,0,'倩倩')
在任意数组末尾的位置进行添加
arr.splice(arr.length,0,'倩倩')
console.log(arr);
eg2:写一个数组 里面有姓名 年纪 性别 展示在页面上
再写三个按钮 点击 可以实现
数组的末尾添加一个信息 删除年纪 修改性别 点击完成之后
数组的最终结果使用alert打印出来
let arr = ['张三',20,'男'];
document.write(arr);
function fn(str){
if(str=='add'){
arr.splice(arr.length,0,'奔驰')
alert(arr) }
if(str=='del'){
arr.splice(1,1)
alert(arr) }
if(str=='update'){
arr.splice(1,1,'女')
alert(arr) } }
let arr = ['张三','李四','王五']
push在数组的末尾添加一个元素
pop 删除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
arr.pop();
console.log(arr);
shift 删除数组的最前面的一个元素
arr.shift();
console.log(arr);
unshift 在数组的最前面添加一个数组
arr.unshift('丽丽')
console.log(arr);
E. JS(JQUERY)把数组数据变成JSON数据
<!DOCTYPEHTML>
<html>
<head>
<metacharset="UTF-8"/>
<title>JS的TAB切换</title>
<styletype="text/css">
</style>
<scripttype="text/javascript">
varoldArr=[
{
"date":"20140929",
"value":"value1"
},
{
"date":"20140929",
"value":"value2"
},
{
"date":"20140929",
"value":"value3"
},
{
"date":"20140930",
"value":"value4"
},
{
"date":"20140930",
"value":"value5"
}
];
varconvert=function(oldArr)
{
varnewJson={};
for(vari=0;i<oldArr.length;i++)
{
(!newJson[oldArr[i].date])
{
newJson[oldArr[i].date]=
{
"date":oldArr[i].date
};
}
if(!!newJson[oldArr[i].date]["data"])
{
newJson[oldArr[i].date]["data"].push(oldArr[i]);
}
else
{
newJson[oldArr[i].date]["data"]=[oldArr[i]];
}
}
returnnewJson;
}
varnewJson=convert(oldArr);
console.log(newJson);
</script>
</head>
<body>
</body>
</html>
F. 怎么用js修改chart.js数组里面的值
后台获取ajax参数后,可以通过参数查询数据库,返回一个javabean对象,然后转换成json格式返回页面:
ajax部分:
$(function(){
$("#userlist a").bind("click",function(){
var hol = $(this).attr("rel");
var data = "action=getlink&id="+hol;
$.getJSON("server.php",data, function(json){
$("#name").html(json.name);
$("#sex").html(json.sex);
$("#tel").html(json.tel);
$("#email").html(json.email);
});
});
});
php后台处理部分:
后台server.php得到前端的Ajax请求后,通过传递的参数连接数据库并查询用户表,将相应的用户信息转换成一个数组$list,最后将数组转换成JSON数据。关于PHP与JSON的操作可以查看本站收集的文章:PHP中JSON的应用。以下是server.php的详细代码,其中数据连接部分省略:
include_once("connect.php"); //连接数据库
$action=$_GET[action];
$id=intval($_GET[id]);
if($action=="getlink"){
$query=mysql_query("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id");
$row=mysql_fetch_array($query);
$list=array("name"=>$row[username],"sex"=>$row[sex],"tel"=>$row[tel],"email"=>$row[email]);
echo json_encode($li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