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公文常用术语有哪些
在长期的公文写作实践中,形成了许多模式性语言,这就是公文的常用术语.了解与使用这些常用术语,对于掌握公文的基本语言形式增强语言运用的通用性和准确性,有一定的必要.政治机关公文的常用术语可分为14大类,分别解释如下。仅供参考哦!
公文的常用术语
(一) 标题用语
关于:“关于”常与“事由”组成一个介词结构,该介词结构后面加文种名称,构成公文标题。如:《关于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的通知》。
(二)称谓用词
本:自己方面的意思。用于第一人称。如:本部、本族、本人等。
贵:敬辞,在公文中称呼对方,如:“贵部”、“贵处”,以示尊敬。
该:用于第三人称。通常用于指出前面说过的单位或人员。如:该团、该部队、该同志等。
(三)开头用语
兹有:兹,现在的意思。兹有,即现在有。多用于 介绍信 的起笔处。例:兹有我部**同志前赴贵县参加**技术观摩表演,请予接洽。
兹因:现在因。多用于事务性通知、信函的起笑处。例:兹因天气炎热原定于7月18日举行的田径表演暂停,何时举行另告。
兹派:现在派。多用于介绍集函的起笔处。
兹将:现在将。例:兹将《二00六年 工作计划 》送上,请审批。
遵照:遵命办理。多用于上行文 工作 报告 及 工作 总结 、计划的开头,用来表明开展工作的依据属敬语。例:遵照军党委的要求,我们圆满完成了全年的 教育 训练任务。
按照:按此办理。多用于上行文的开端。用来表明开展某一工作的依据,例:按照团党委的要求,今年第一季度我们要开展……
为:为,表示目的、原因的介词,多用于公文的开头,放在某一 句子 前面以构成目的句。例:为全面落实江泽民同志五句话总要求,加强部队基层建设,特作如下决定……
为了:与“为”的使用相同。例:为了充分调动官兵的积极性,推动科技大练兵的深入发展,我团决定举行一次军事大比武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四)过渡用语
为此:“为了这个”的意思。多用于承接上文。例:……为此,提出以下六点要求:
据此:按照这个、这些。多用于从叙述到议论或从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时的连接语。例:统计数字不实的主要原因是在于一些单位领导人的思想作风不端正,如……(列举具体事例)。据此,提出以下三条解决办法……
特:“特地”的意思。常用于公文开头与主体之间的过渡。例:“特通知如下”、“特决定如下”、“特此通知如下”等。
等因,奉此:用于引上级来文,“等因”用来结束所引来文,“奉此”用来引起下文。
等情,据此:用于引下级来文,“等情”用来结束所引来文,“据此”用来引起下文。
鉴于:“考虑到”的意思。主要用于表明事情的原因,类似“由于”。例,鉴于此项工作经过试点已摸索到一些 经验 ,故可在全旅铺开。
以致:用于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面的结果是由上述的原因所带来的。例:该人由于不断赌博、不听劝告,以致家庭不和,爱人与其离婚。
以至:表示在时间、数量、范围上的延伸或扩大。例:李某变得很快,由节约模范变成了一个贪污犯,满打满算没超过半年,以至许多人都感到惊讶不解。
(五)结尾用语
为要:“必要”的意思。例:旅党委扩大会议提出了强化基层政治工作的一系列 措施 ,望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为要。
为盼:“十分盼望”的意思。例:现将《购买寻像设备申请表》送去,望速研究函复为盼。
为妥:“强调妥当”的意思。 例:关于做好待业家属安置工作一事,务请按军政治部的通知精神办事为妥。
为荷:“感谢对方帮助”的意思。例:兹介绍我部王诚等三同志前去贵校 学习电脑 多媒体制作技术,请予接洽为荷。
特此:此,在这里的意思。特此,即“特地在这里”的意思。经常用于报告、决定、通知、指示的结尾用语。例:“特此报告”、“特此决定”。
此布:在这里宣布。多用于布告的结尾用语,按照习惯,另起一行,空两格,使用与发布机关名称字号相同的大号字,以示醒目。
此复:就这样的内容向你做出答复。一般用于“复函”、“批复”的末尾。
此令:就这样的内容,并于此时、此地向受令对象发布命令(令)属结尾用语。
专此:“专门在这里”的意思。多用于报告的末尾,例:专此报告。
批示:批,批准,批阅的意思。示,指出,表示出来。用于请示类公文的结尾。如:以上意见当否,请批示。
核示:审核批示。多用于有关经济方面请示的结尾用语。例:“以上基建项目共需投资42万元,可否,请核示”。例:现将我团〈政治教育工作计划〉送上,当否,请审批。
承蒙:得到的意思。多用于便函的结尾用语。例:承蒙贵校大力协助,特表谢意。
施行:付之实施,执行。多用于法规性文件附则的末属,与时间结合用以表明文件的时效。
(六)颁布用语
颁布:颁,下发的意思。布,宣告、公布或布置的意思。颁布我用于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规的公布用语。例:从1949年建国开始到1957年7月止,由中央国家机关颁布的法律、法令、条例、规章等法律、法规共有4018件。
颁发:颁发,即发布、授予。如现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颁发全军执行。〉颁发文件、颁发法规、颁发奖品、颁发证书、颁发勋章、颁发奖状等。
颁行:颁布、施行。多用于 政策法规 的颁发与贯彻、执行。例:居民的身份证,由公安机关负责颁行和管理。
宣布:公开发布。多用于命令、令、法规及政策性文件的公布用语。
发布:公开发布、宣布。多用于颁布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规的一种程式性的用语。
暂行:暂时实行。例:《新兵行政管理暂行规定》。
试行:试验推行。例:此项办法可以先在小范围内做些试行,待摸索总结经验成熟后再普遍推行之。
条文:法规性文件分条所作的 说明文 字。
条目:法规性文件的项目,一般划分为章、条、款、项。
对照:对比参照。例:关于你库防火设施建设的验收标准,可以**库的验收标准相对照,不必另制标准。
参考:参照思考。例:这个做法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可供各单位参考。
参照:参考、信照。现将军人服务社《关于 春节 开展优质服务活动的情况报告》印发给你们,请参照办理。
奉:“接受”等意思。例:奉地方政府通知,营门前马路两旁不得乱泼乱倒。
奉命:按照上级的命令。例:奉命发布公告如下:……
转发:对下级报送的请示、报告等文件,认为具有普遍参考或执行意义,从而加注文字后转发给所属单位。
(七)强调用语
必须:表示事实上、道理上的必要。带有指令口气,一般用于下行文所讲主张、提要求部分。例:“各级党委对消除腐败,搞好廉政建设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少的。例:组织现岗的文秘工作人员系统学习文书、档案知识,是加强文秘队伍建设所必需的。在使用指令性口气时,应用“必须”而不要用“必需”。
必要:不可缺少,非这样不行。例:在我们干部队伍中大力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十分必要的。
务必:必须、一定。主要用于下行文,属指令性用语。例:务必认真贯彻执行,务必参加会议。
务期:一定要。主要用于下行文。例:对331工程,望在工程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团结奋战,务期完成。
务求:必须求。与“务期”、“务必”的用法基本相同。例:务求早日使产品冲向国际大市场。
严防:严密防备、严格防止。例:切实加强保密,严防失、泄密事件发生。
严禁:严格禁止。例:严禁铺张浪费、请客送礼。
严谨:严密谨慎。例: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定要严谨、慎重,不可草率行事。
(八)时限用语
定于:决定在。例:定于周六下午召开绿化工作座谈会,望准时出席。
希于:希望在。例:希于接此通知的一个月内,将应参加“党的建设研讨班”的学员名单报组织处。
为期:从时间、期限长短上看。例:CH4号星火工程的全面开工已为期不远,请抓紧全面完成准备事宜。
按期:依照规定的日期。例:今后凡发生大事、要事,一律依照《大事报告制度》的有关规定按期、按要求如实上报,不得有误。
定期:有一定的时限。例:要定期召开团员代表大会,以充分行使团员的民主权力。
届时:到时候。常用于会议性通知及礼仪性文书,特别是请柬。例:兹定于十二月三十日晚七时半举行迎新年晚会,请届时参加。
不日:不久。例:你处所需的资料,不日即可送达。
即日:当天。例:关于第**届党代会的闭幕消息即日见报不误。
日内:近几天内。例:旅第六届团员代表大会,日内即可举行。
日前:前几天。例:关于新兵训练工作,日前已做了布置。
(九)呈报用语
呈报:呈,恭敬地送上。报,陈述、告诉的意思。呈报,向上级呈送报告、总结之类的公文时用语。例:兹呈报我团《二00六年工作总结》一式三份,请查收。
谨呈:用法同呈报,谨呈即郑重、恭敬地送上。
呈请:向上级呈送请求批准性的文件及事宜。例:此问题事关重大,将我们的意见呈请上级批准一再做答复。
呈递:郑重、恭敬地送上。
报请:向上级行文请求解决、答复、批准某一问题。例:对此间发生重大问题的处置,事先一律报请党委审定,不得自作主张、擅自处理。
报经:“向上级的报告已经由”的意思。例:我团《关于**训练体制的改革方案》,已报经集团军批准。
报送:向上级机关批准。例:关于党委班子的人选,将另行报批。
请求:请准所求的意思。例:以上想法请求领导予以批准。
径向:直接向。例:有关**号文件方面的执行情况,请径向团计划生育办公室反映。
径与:直接与。例:有关教育时间调整事宜,请径与政治部宣传科联系。
(十)决断用语
可行:可以、同意。多用于批示文件,表示同意。例:该文所提意见可行,准予输。还多用于请示的结尾,期望上级准行。例:是否可行,请批示。以上如认为可行,请批转有关单位办理。
原则同意:原则,处理事情的标准和依据。原则同意,即对所提事项、建议办法的基本观点与主要方面表示同意。但对具体做法尚需补充、修正。
定案:在公文中多指对案件、方案的最后所作的决定。例:引入塘工程地方政府已经定案,不久即可下达。
定局:对事情已作出最后决定,还表示事态已确定不移。
不必:不,表示否定、不用、不要的意思。不必表示理论或情理上的不需要。例:要集中主要精力抓大事、要事,不必事无大小、样样都要自己亲自过问。
不妨:表示可以这样做。例:**连开展增产节约的做法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其他连队不妨一试。
不宜:不适宜。例:超出规定限额的奖金不宜发放,以免引起连锁反应,给工作带来被动。
裁处:考虑决定并加以处理。例:对上述问题如何处置,请尽快裁处为宜。
裁定:司法部门就某一问题的处理作出决定。
裁断:考虑决断。例: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看准了,就要当即裁断,切不可犹疑不决,坐失良机。
决断:拿主意、出办法、决定事情。例:遇到问题,要及时作出决断,不可拖延。
拟于:拟,打算。“打算在”的意思。例:拟于本月下旬召开全旅科技大练兵动员大会,望各营、连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拟定:草拟、制定。“拟定”与“拟订”的区别主要有二:一是前者适于宏观方面的问题,后者适于微观方面的事宜;二是前者不含草拟,还含有定局的意思,后者主要指草拟,不含有定局的意思。
拟议:草拟、事先的考虑例:我团今年政治工作计划正在拟议之中,不久即可下达。
(十一)审核用语
审订:审阅订正。例:请办公室对此文稿作进一步审订。
审定:审查决定。例:同意财务科的工作计划,请旅首长审定。
审核:审阅核定。例:对院办公室的经费预算,请财务处审核后拿出初步意见,一并提交院办公会议审定。
审议:审阅讨论。
审查:检查是否正确、有无问题。
查点:查对,清查核对。例:对密级文件要认真进行查点,按期清退。
查收:核对收下。例:兹将 ****年度报表一式六份送上,请查收。
查复:了解并答复。用于下行文。例:关于你营6月17日发生的火灾事故,请速查复。
(十二)征询用语
妥否:是否妥当,正确与否。多与“请批示”连接在一起,组成“受否,请批示”,作为请示的惯用语。
是否:公文请示的用语。例:是否可行,请批示。
可否:是否可以,与“妥否”用法相同。
能否:是否可能。例:贵部支援我部的录像资料,能否在4月10日前送达,望告。
定夺:在公文中多用于对事项是否可行的决定。例:关于我团支援驻地兴建水上世界乐园及 儿童 活动中心一事,请师领导予以定夺。
斟酌:酌,考虑的意思。考虑是否可以。
酌情:考虑情况。例:酌情作出处理。
酌量:考虑实际数量。例:请酌量支援一批图书资料。
(十三)期请用语
望即:望,公文中例用的望,多含有盼望,期望的意思。望即:希望、立即的意思,多用于下行文。例:接此通知后,望即组织领导干部认真学习。
望请:希望、请示。多用于上行文。例:对我们的要求,望请领导能尽早一点给以指示。
请予:请给以意思。属请求性用语。例:上述意见可否,请予核示。
敦请:诚恳地邀请。
莅临:来临。例:欢迎您莅临现场指导。
(十四)告知用语
悉:“知道”的意思。多用于批复、复函的开头。例:****年*月*日你部报来的请示悉。
收悉:收到、知道。例:2月3日来函收悉,现将研究结果答复于下:
已悉:已经知道
阅悉:看过并知道了。例:12月16日磊函阅悉,内情尽知……
电悉:从电报、电话中知道了。例:电悉贵县不幸发生强烈地震,深表关切……
详悉:详细知道。例:关于你营报送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资料已详悉。
知照:通知对方知晓。例:今天向大家传达*号文件的目的是使同志们知照此事,事先有个思想准备。
函告:回信告知。例:所汇款项收到后,速予函告为要。
函笔:因信答复。例:以上意见可否,请近日内函复为盼。
奉告:敬辞,告知的意思。例:无可奉告,多用于外交辞令。
公文常用术语相关 文章 :
1. 机关公文写作常用词汇集锦
2. 公文常用的词语大全
3. 常见办公室公文写作词汇大全
4. 公文常用词汇短语成语排比集锦
5. 常见公文批示用语大全
6. 公文常用词语及解释
❷ 公文常用词
1) 拟:打算、想的意思。多用于阅文写拟办意见时使用的一种敬语,如某局办公室主任阅文所写的初步意见是:“拟同意,请局长核示。”
2) 拟定:起草。例如:“我们正在拟定今年的工作计划。”
3) 批示:给以文字指示,指上级对下级的的请示给以明确的文字答复。下级向上级的请示结尾,也多使用此词。例如:“上述意见可否请批示。”
4) 篇段合一式:公文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即一篇只有一段也即一段是一篇公文,为篇段合一式。
5) 篇前撮要:篇即篇头,撮是文字简短,要即要领、全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与基本内容。意思是指在一篇文章的开头处,用简明的语言,把文章结论、总的观点、中心内容加以概括表达出来。
6) 篇旨:全篇公文的主旨。
7) 歧义:指某一语方有两种以上不同的理解,而这两种以上的理解都是允许的。
8) 起草:指写公文的原稿。
9) 请予:请给以的意思。属请求性用语:“上述意见可还请予核示。”
10) 省略句式:公文写作的句法特点之一。在公文写作中省略一些可以省略的名子成分,以其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❸ 公文流转中,批示、批阅、阅示、阅批、审阅的区别是什么,具体什么情况下用哪一个
批示、批阅、阅示、阅批、审阅
一、意思区别:
批示:指对下级的书面报告批注意见的文字内容。
批阅:对文件阅后加的评语或批示。
阅示:请上级领导对文件进行阅览,并给予指示。
阅批:请上级领导对文件进行阅览,并给予批准。
审阅:审查阅读、对某一文章进行仔细的浏览并进行批改。
二、情况使用:
批示:针对直接上级的上一级领导,该领导不直接管理具体事务,但可给出指导意见。
批阅:批阅一般用于请求上级领导对提交的文件进行修改或给出修改意见。
阅示:需要上级给出指导意见的时候。
阅批:需要上级进行批准的时候。
审阅:需要领导对指定的方案、报告给出指导意见,请领导过目。
(3)文件中有哪些词语扩展阅读:
常见的经典领导批示
一、按某某批示办
这种很容易形成一个怪圈,如果每个人都说“按某某批示办”,那一层层追下去,就是找不到按谁的批示来办。
二、拟同意
那么在“同意”前面加个“拟”字,“ 拟同意”根本无法从字面上解释其意思。是是而非,让人摸不着、抓不住。特别是这种经自己虚拟表态过后的事情,万一日后出了差错,就可以据此来规避风险了。
三、阅知
在需要明确表态的文件上也批上“阅知”,表示我看过,对此事有意见,但有意见是有意见,我要以沉默作另类表达。于是,没有态度也就成了一种态度。
四、请按有关规定酌情办理
批示显示,本人已批示下属办理,对群众有了交待;至于按照哪个规定办理,自己想去,对下级也有了安排;批示还说明本人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关心民生,效率很高,对上级也有了答卷。
“酌情”,警示着办理某一事项时一定要正确领会上司意图,掌握好办理分寸。
❹ 文书常见的词语大全(精选50句)
1、 篇目:全文主题。
2、 起草:指公文原稿。
3、 注: 在文件上注意。
4、 歧义:指一个语方有两种:
5、 思路:写公开思考的线索是
6、 签名: 在文件上签名盖章。
7、 签字: 正式在公文上签字。
8、 条文:法规文件所列条目。
9、 原因:指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0、 为荷:有感谢的意思,信函的结尾用语。
11、 行文:指一个单位对另一个单位的行文。
12、 签发: 是主管负责人对公文稿签发的意见。
13、 受命写作:公文写作的特点之一,是指遵命写文件。
14、 起草:起草。例如:我们正在制定今年的工作计划。
15、 请给予:请给予的意思。请求性术语:请核实上述意见。
16、 甚至:到,直到。用于时间、数量和范围的延伸和扩展。
17、 主题:会议研究的主要主题。写会议纪要,开头要写问题。
18、 条款:公条列项、法规文件分条列举的项目,如第一条第二款。(
19、 严禁:严禁。意思和禁止这个词基本一样,但语气更严格更坚定。
20、 文本:是文本表达的具体叙事、理性、要求、主张、措施和方法。
21、 知照:通知对方。一般称为公文的知照性文体,如通知、通知、通知等。
22、 签收: 收到公文信件后,在发件人的发文簿上签字,表示文件已收到。
23、 文约事丰: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含义,是使公文方简意明的主要手段。
24、 收到:收到,知道。多用于复函开头,如:*年 月日你局来函收悉。经研究,同意
25、 必须:必须,必须。主要用于下行文,属于指令性语言。比如一定要认真执行,参加会议。
26、 段合一:公文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也就是说,一篇文章只有一段,也就是一段,是一篇文章。
27、 是:肯定,是判断词。公文多用于表示肯定判断。比如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开这次会议是完全必要的。
28、 妥否:是否妥当,正确与否。多与请批示连接在一起,组成:妥否,请批示,作为请示的惯用结尾用语。
29、 省略句型:公文写作的句法特征之一。为了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省略的名称成分,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30、 制定:制作和订立。公文习惯于订立具体的规章制度。例如,最近,我单位制定了防火、门卫等安全管理制度。
31、 校对:公文印制过程的程序之一,是保证公文印制质量的重要环节。一般包括:毛校、初校、二校、三校、核红等
32、 特别:特别。通常用于公文开头与主体之间的过渡句,如:特别通知如下:,特别决定如下:特别决定如下:等。
33、 工业经典:工业已经过去。公文中的雅语主要用于表示某件事已经完成。例如,该计划已经上级批准,并特别公布。X
34、 希望就是:希望马上。多用于下行文,属于预期用语。比如接到这个通知后,希望能组织领导干部认真学习。
35、 以至于:这是由此造成的。结果通常用在公文中。比如这个人因为不断**,不听劝告,家庭不和,老婆提出和他离婚。"
36、 是必要的:这是必要的。公文中的期望术语主要用于写作的末尾。例如,各单位不得打折执行决定,应当原本传递给群众。
37、 拟议:计划和思考的意思。多用于阅读和撰写拟议意见时使用的敬语。比如某局办公室主任的初步意见是:拟同意,请局长核实。
38、 因为:因为它的意思。公文中常用的介词之一用于表明原因。例如,由于缺乏明确的制度,仓库管理混乱,一批贵重物品被盗。
39、 指示:给出文字指示,是指上级对下级请示给出明确的文字答复。这个词也用在下级向上级请示的结尾。比如以上意见可以请指示吗?
40、 文种:指根据其性质和用途的不同,将具体文件分为几种类型,并为每种文件规定固定名称,即文种名称,简称文种。p U K$ ] n T I E z; g
41、 试行:实验性处理。一些文件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主要指工作计划、计划、方法和避免暂时性的规定),并在标题后面注明试行。
42、 风格:它是文章写作中的风格。优秀风格的基本特征是《工作方法六十条》中指出的文章和文件应具有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三种性质。
43、 为:公文中常用的介词之一。与使用相同。例如,为了明确会计师的职责和权限,充分调动他们的热情,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制定了本条例。
44、 制定:制作和写作。公文习惯于在大场合制定党和国家的道路、政策、政策、法律法规。例如,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为我们制定了新时期党的总体任务和政治路线。
45、 文章前:文章是文章的开头,是文本的简短,即要领,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基本内容。这意味着在文章的开头,用简明的语言总结和表达文章的结论、总体观点和中心内容。
46、 现将:此时此刻和手柄的含义是公文中常用的介词之一。这个词用于公文写作。首先,它用于表示对象,如批准、转发(或发布或发布)通知和通知。一开始的声明通常使用现将这个词,例如:国务院《
47、 提前句型:公文写作的句法特征之一。在公文中,有一种由单词组成的第十宾语提前句型,称为提前句型。例如,在批准和转发文件时,一般采用提前句型,即将批准和转发的文件名称提称(例如,省委《
48、 是公文中常用的介词之一。用于展示文本制作的目的和原因。它主要用于公文的开头,并放在句子前形成目的句子。例如,为了确保民用航空的安全,防止劫持、破坏民用航空飞机和破坏民用航空研究设备。特别通知如下:
49、 特此:特别是在这里,第一,通知性文种的开头与主体之间的过渡,如常用通知、三告(公告、公告、公告)、三令(命令、命令)、决策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比如特此命令如下:特此公告如下:;第二,用于报告和通知的结尾,如特此报告和特此通知。
50、 实施:付款实施和实施。主要用于法律文件附件的末尾,并与时间相结合,以显示文件的及时性。例如,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本规定自明年月日起实施。及时性:指任何文件都有一定的及时性。除文件明确生效时间外,所有文件均以成文日期为生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