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ubuntu下的串口设备文件怎没有
usb转串口使用总结:
首先看通用教程:
安装:
sudo apt-get install minicom
配置:
1. 在终端中输入minicom以启动minicom;
2.先按下Ctrl+ a, 放开,再按o,出现配置菜单.
3.选择 Serialport setup, 此时所示图标在“Changewhich setting”中,键入“A”,此时光标移到第A项对应处:串口COM1对应ttyS0,COM2对应ttyS1.(注意选择)
具体的配置信息如下所示:
Serialport setup[Enter]
+-------------------------------------------------------------+
|A - Serial Device :/dev/ttyUSB0 |
| B - Lockfile Location :/var/lock |
| C - Callin Program : |
| D - Callout Program -: |
| E - Bps/Par/Bits : 115200 8N1 |
| F - Hardware Flow Control : No |
| G - Software Flow Control : No |
| |
| Change whichsetting? |
+-------------------------------------------------------------+
注意: 如果没有使用USB转串口,而是直接使用串口,那么SerialDevice要配置为/dev/ttyS0(如果使用USB转串口,则需要查看dev下是否存在ttyUSB0,若没有,则创建一个:mknod/dev/ttyUSB0 c 188 0)
对波特率,数据位和停止位进行配置,键入“E”,波特率选为1152008N1 (奇偶校验无,停止位1),
硬/软件流控制分别键入“F”“G”并且都选NO.
在确认配置正确之后,可键入回车返回上级配置界面,并将其保存为默认配置。(即savesetup as dfl),之后重启minicom是刚才配置生效,在连上开发板的串口线后,就可在minicom中打印正确的串口信息了。
这时候可以打印串口的信息了,但是在通过串口用xmodem协议烧写内核时会提示没有xmodem协议。
所以还必须安装软件包:lrzsz
sudoapt-get install lrzsz
这时候就可以正常地用minicom通过串口烧写内核了。
下次在输入minicon即可直接进入。
命令minicom是进入串口超级终端画面,而minicom-s为配置minicom。
说明/dev/ttyS0对应为串口0为你连接开发板的端口。
注意:非正常关闭minicom,会在/var/lock下创建几个文件LCK*,这几个文件阻止了minicom的运行,将它们删除后即可恢复
组合键的用法是:先按Ctrl+A组合键,然后松开这两个键,再按Z键。另外还有一些常用的组合键。
(1)S键:发送文件到目标系统中;
(2)W键:自动卷屏。当显示的内容超过一行之后,自动将后面的内容换行。这个功能在查看内核的启动信息时很有用。
(3)C键:清除屏幕的显示内容;
(4)B键:浏览minicom的历史显示;
(5)X键:退出mInicom,会提示确认退出。
3、配置文件所在目录
Ctrl+ A --> O
+-----[configuration]------+
| Filenames andpaths |
| File transfer protocols-|
| Serial port setup |
| Modem and dialing |
| Screen and keyboard |
| Savesetup as dfl |
| Savesetup as.. |
|Exit |
+--------------------------+
选择"Filenamesandpaths"
+-----------------------------------------------------------------------+
|A - Download directory :/home/crliu |
| B - Upload directory :/tmp |
| C - Script directory : |
| D - Script program :runscript |
| E - Kermit program : |
| F - Loggingoptions |
| |
| Change whichsetting? |
+-----------------------------------------------------------------------+
(1)A- download 下载文件的存放位置(开发板--->PC)
开发板上的文件将被传输到PC机上的/home/crliu目录下。
(2)B- upload 从此处读取上传的文件(PC--->开发板)
PC机向开发板发送文件,需要发送的文件在/tmp目录下(PC机上的目录)。做了此项配置后,每次向开发板发送文件时,只需输入文件名即可,无需输入文件所在目录的绝对路径。
按照通用教程,我创建了ttyUSB0,但是问题是我的ubuntu没有启动pl2303模块,解决办法
step1,cd /lib/moles/2.6.32-42-generic/kernel/drivers/usb/
step2, sudo modprobe pl2303
step3, sudo /etc/init.d/nfs-kernel-server restart
step4,重新插拔usb转串口设备
step5,sudo minicom
OK!
⑵ 接口自动化测试环境搭建jmeter+ant+git+jenkins
1、安装java
方式一:安装java环境:yum install java-1.8.0-openjdk* -y
使用命令检查是否安装成功 java -version
到此安装结束了。这样安装有一个好处就是不需要对path进行设置,自动就设置好了。jdk安装在/usr/lib/jvm目录下
方式二:先下载对应版本到本地,然后解压缩,配置环境变量(详细步骤网络即可)
2、安装jmeter
(1)登录自己服务器,在usr/local下创建文件夹jmeter,命令mkdir jmeter
(2)通过官网下载jmeter到本地
(3)通过xhell上传到对应的目录(cd到要上传的目录)
(4)yum -y install lrzsz(安装了lrzsz,执行该命令是因为服务器有的文件不让上传。让上传就不用执行)
(5)使用 rz -y命令进行文件上传,此时会弹出上传的窗口,进行上传即可
(6)上传成功之后进行解压 unzip apache-jmeter-5.4.zip
(7)配置环境变量vi /etc/profile
esc+shift # 键盘同时按住,退出编辑模式
:wq # 保存退出
:q # 不保存退出
添加如下内容:
# set Jmeter enviroment
export JMETER_HOME=/usr/local/jmeter/apache-jmeter-5.4
export PATH=${PATH}:${JMETER_HOME}/bin
(8)source /etc/profile # 使配置文件生效
(9)jmeter -version
3、安装ant
(1)在usr/local下创建文件夹ant,命令mkdir ant
(2)通过官网下载ant到本地
(3)使用 rz -y命令进行文件上传,此时会弹出上传的窗口,进行上传即可 sz 文件名(服务器文件下载到本地)
(4)上传成功之后进行解压 unzip
(5)配置环境变量vi /etc/profile
# set Ant enviroment
export ANT_HOME=/usr/local/ant/apache-ant-1.10.10
export PATH=${PATH}:${ANT_HOME}/bin
(6)source /etc/profile # 使配置文件生效
(7)ant -version
4、ant的配置
(1)将jmeter安装包extras文件夹里ant-jemter-1.1.1.jar 复制到antlib下
cp ant-jmeter-1.1.1.jar /usr/local/ant/apache-ant-1.10.10/lib
(2)进入apache-jmeter-3.0extras运行ant ,查看该目录下是否出现Test.jtl、Test.html文件,若有,则构建成功
5、编写Ant的build.xml文件
(1)创建Jmeter_Test目录,放在/usr/local/下
(2)Jmeter_Test目录下创建build.xml、ResultLog(html,jtl)、Script(放脚本)
(3)build.xml文件内容去https://www.cnblogs.com/L-Test/p/9736808.html下复制,需要修改里边的路径
6、jenkins安装
(1)Jenkins下载地址:https://jenkins.io/download/
(2)下载的是jenkins.war
(3)在linux下启动Jenkins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jenkins.war的存放目录下使用命令java -jar jenkins.war启动,
另外一种是把jenkins.war放在tomcat的webapps目录下,然后启动tomcat就可以了(本次用的第一种)
(4)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服务器ip:8080/jenkins/
如果是用的阿里云服务器,启动成功之后,在浏览器访问,无法访问。解决办法就是登陆阿里云服务器修改一下安全规则,把端口范围调大
(5)访问成功之后输入管理员密码
(6)安装推荐的插件,创建管理员用户
7、jenkins的其他配置
(1)修改为中文依赖的三个插件localization-zh-cn、locale、localization-support
jenkins插件下载地址https://blog.csdn.net/qq_39530199/article/details/90266654
(2)不知道依赖于那个插件,可以看看manage Jenkins里边的报错 plugin is missing
8、git的安装
(1)git下载地址:https://mirrors.edge.kernel.org/pub/software/scm/git/
(2)usr/local下新建git目录,cd到git,安装包上传上来, tar -zxvf v2.17.0.tar.gz
(3)安装编译源码所需依赖,命令为: yum install curl-devel expat-devel gettext-devel openssl-devel zlib-devel gcc perl- ExtUtils-MakeMaker 耐心等待安装,出现提示输入y即可;
(4)安装依赖时,yum自动安装了Git,需要卸载旧版本Git,命令为: yum remove git 出现提示输入y即可;
(5)进入解压后的文件夹,命令 cd git-2.17.0 ,然后执行编译,命令为 make prefix=/usr/local/git all 耐心等待编译即可;
(6)安装Git至/usr/local/git路径,命令为 make prefix=/usr/local/git install ;
(7)打开环境变量配置文件,命令 vim /etc/profile ,在底部加上Git相关配置信息
# set Git enviroment
export GIT_HOME=/usr/local/git
export PATH=$GIT_HOME/bin:$PATH
(8)git version
9、jenkins安装相应插件
(1)安装源码管理选择git需要的插件git、git-server、git-client、github-api、plain-credentials、github
上传插件的时候可能会报错,可以把插件上传顺序改一下在上传
(2) jenkins设置git的安装路径,点击全局工具配置/usr/local/git/bin/git(whereis git 命令可查看)
(3)windows本地安装git,把代码推送到github(需要在github创建一个仓库),参考自动化测试的 《
(4)jenkins配置源码管理选择git,地址输入github项目地址,账号可以先在jenkins凭据配置中添加github账号
输地址或账号的时候可能会报403的错误。解决办法刷新一下或者 在Configure Global Security中开启 启用代理兼容
(5)配置完源码管理,直接进行构建,代码自动下载到/root/.jenkins/workspace/git/路径下
10、接下来需要把build.xml中脚本路径改为/root/.jenkins/workspace/git/进行构建,可以在Github里提交一个jmx文件构建一下试试
⑶ linux rz sz命令没反应怎么办
Linux中rz和sz命令允许开发板与主机通过串口进行传递文件,下面具体介绍一下怎么实现的。
sz : 将选定的文件发送(send)到本地机器。
rz : 运行该命令后会弹出一个文件选择窗口,从本地选择文件上传到Linux服务器,即从本地接受文件到服务器。
如果Linux上没有这两命令,得先安装,安装命令如下:
yum install lrzsz1
当然在安装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如下错误:(一般是网络出问题)
Could not retrieve mirrorlist1
此时解决方法是:
如果配置的DHCP动态网络,则在/etc/resolv.conf文件中添加nameserver 8.8.8.8。
⑷ 如何直接用linux shell命令从windows下载文件
1、首先在系统的terminal终端中输入ifconfig命令查看主机IP,然后使用Xshell在文件目录下点击新建,在弹出的新建会话属性中输入主机IP,用户名和密码后,便可以连接到Linux系统,并对其进行操作。如下图:
2.进行文件互传时还需要设置如下图左下方的ZMODEM,填写下载的路径和加载的路径;两个路径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
Xshell实现Windows上传文件到Linux主机
3、在Linux主机上,安装上传下载工具包rz及sz,使用yum install -y 包名 进行安装。
lrzsz包安装完成后包括上传rz、下载sz命令;只需在root下(使用su命令,输入密码即可进入)使用如下命令进行安装该包即可。
[root@localhost src]# yum install -y lrzsz
4、从Windows上传文件,上传命令为rz;从Linux上传文件指令为rz,上传的文件在当前命令行的目录下;
[root@localhost src]# rz
在Xshell命令行中输入rz命令后,会弹出对话框,选择你要上传的文件,选择打开要上传的文件就上传到Linux主机下。
5、从Linux主机下载文件,下载命令为sz ,后面也可跟要下载的文件名,也可以选择下载的保存文件夹;只输入sz命令时,文件一般保存在当前路径下,上传完可以使用ls 查看。
[root@localhost src]# sz
此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快捷,可以满足日常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