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软件 java 项目 源代码,哪个网站有提供下载的,大家
你可以试试 好例子网,我都是那里下载的,不过多数都是收费滴。
『贰』 世上有多少种病全部列举
疾病种类很多,按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颁布的《疾病分类与手术名称》第九版(ICD-9)记载的疾病名称就有上万个,新的疾病还在发现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就是1981年发现后补进去的,起初归在免疫缺陷病中,后又改放到病毒引起的疾病中。
1、传染性疾病
由于病原体(如病毒、立克次氏体、细菌、原虫、蠕虫、节肢动物等)(不包括真菌)均具有繁殖能力,可以在人群中从一个宿主通过一定途径传播到另一个宿主,使之产生同样的疾病,故称可传染性疾病,简称传染病。
此种疾病在人群大量传播时则称为瘟疫。烈性传染病的瘟疫常可造成人员大批死亡。21世纪,发达国家的死因分析中传染病仅占1%以下,中国约为5%。
2、非传染性疾病
随着传染病的逐渐控制,非传染性疾病的危害相对地增大,人们熟悉的肿瘤、冠心病、脑出血等都属于这一类。在中国大城市及发达国家中受这些疾病虐袭死因分析中都居于前三位。
精神失常疾病
特别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这些疾病据说与自己体内的遗传系统有直接关系(基因)。患者能表现持久的自发性精神异常症状。属于人类遗传病范畴。很难根治。还有一些遗传病也表现智力问题,如先天愚型、亨廷顿氏舞蹈病、苯丙酮酸尿症。
传染病,尤其是梅毒的晚期,可侵犯大脑,产生精神症状。药物和一些化学物质(如铅、类固醇激素),也常常引起精神症状。
精神症状还可由营养因素产生,如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恶性贫血常伴有精神症状。在饥饿中生长的儿童智力发育一般也会受到影响。焦虑和抑郁是最普遍的症状。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疾病
『叁』 ICD是什么简称
ICD是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国际疾病分类)的缩写,由世界卫生组织主持编写并发布的一种疾病分类方法,是卫生信息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供世界范围内的临床研究、医疗监测、卫生事业管理部门应用。
ICD是WHO国际分类家族最核心的知识库,也是众多医疗领域的标准。第一版ICD分类诞生于1893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时。此后它不断更新,以反映健康和医学的发展,目前采用的是第10版。
完整的ICD的统计范畴涵盖了死因、疾病、伤害、症状、就诊原因、疾病的外部原因等方面,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医疗监测。
ICD提供了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医疗信息语言,通过ICD代码,不同地区、医院之间、医院和保险公司之间,可以进行对等的数据分享和比较,这对医疗信息和费用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70%的医疗记录采用了ICD编码。
ICD与保险
ICD代表国际疾病分类的标准,它的代码包含了关于流行病学、健康损害和治疗条件的关键信息。
医院使用ICD代码记录和确认健康状况。保险公司的理赔人员使用ICD代码对疾病进行分类,并决定是否符合理赔条件。精算师还可以使用ICD编码分析健康趋势,并追踪发病率和死亡率。
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
比如,在我国的重大疾病保险定义中,恶性肿瘤(癌症)要求“临床诊断属于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的恶性肿瘤范畴”。
ICD与医疗大数据
我们正处于“大数据”世界的门口。健康和医疗记录是个人最宝贵的数据,也是最有价值的信息,对不同来源、不同纬度、不同时间大量个体数据的分析,可以揭示常规医学研究方法发现不了的趋势。
在2017中美智能医疗大数据峰会上,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翁春华介绍,大量的医疗数据不正确、不完整并且不可用。她举了一个例子:
纽约长老会医院是一所著名医院,拥有450万病人的电子病历记录,可以说数据是非常庞大的,但翁教授衡量数据后发现,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我们的实验中纳入了390万个病人信息,只有一半左右的病例满足其中一种完整性标准;1/4满足更严格的数据完整性要求,比如其文本信息和来访时间记录吻合或有多个来访记录等;仅有小部分有充分信息或有研究价值;只有0.6%的病历完全符合4种数据完整性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