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科技大全 > 集群系统图

集群系统图

发布时间:2023-05-30 19:45:18

㈠ 求集群管理的相关知识!

集群技术案例介绍和具体操作

集群技术案例介绍和具体操作
中国科学院西安网络中心 中科红旗linux培训认证中心
集群技术
1.1 什么是集群
简单的说,集群(cluster)就是一组计算机,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向用户提
供一组网络资源。这些单个的计算机系统就是集群的节点(node)。一个理想的
集群是,用户从来不会意识到集群系统底层的节点,在他/她们看来,集群是一
个系统,而非多个计算机系统。并且集群系统的管理员可以随意增加和删改集群
系统的节点。
1.2 为什么需要集群
集群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其实早在七十年代计算机厂商和研究机构就
开始了对集群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由于主要用于科学工程计算,所以这些系统并
不为大家所熟知。直到Linux集群的出现,集群的概念才得以广为传播。
对集群的研究起源于集群系统良好的性能可扩展性(scalability)。提高CPU
主频和总线带宽是最初提供计算机性能的主要手段。但是这一手段对系统性能的
提供是有限的。接着人们通过增加CPU个数和内存容量来提高性能,于是出现了
向量机,对称多处理机(SMP)等。但是当CPU的个数超过某一阈值,象SMP这些
多处理机系统的可扩展性就变的极差。主要瓶颈在于CPU访问内存的带宽并不能
随着CPU个数的增加而有效增长。与SMP相反,集群系统的性能随着CPU个数的
增加几乎是线性变化的。图1显示了这中情况。
图1. 几种计算机系统的可扩展性
对于关键业务,停机通常是灾难性的。因为停机带来的损失也是巨大的。下
面的统计数字列举了不同类型企业应用系统停机所带来的损失。
中科红旗linux技术支持服务中心---西安站 http://linux.xab.ac.cn
中国科学院西安网络中心 中科红旗linux培训认证中心
应用系统每分钟损失(美元)
呼叫中心(Call Center) 27000
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13000
供应链管理(SCM)系统11000
电子商务(eCommerce)系统10000
客户服务(Customer Service Center)系统27000
图2:停机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随着企业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由于系统停机而带来的损失也越拉越大。
集群系统的优点并不仅在于此。下面列举了集群系统的主要优点:
高可扩展性:如上所述。
高可用性:集群中的一个节点失效,它的任务可传递给其他节点。可以有效防止单点失效。
高性能:负载平衡集群允许系统同时接入更多的用户。
高性价比:可以采用廉价的符合工业标准的硬件构造高性能的系统。
2.1 集群系统的分类
虽然,根据集群系统的不同特征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但是一般把集群系统分为两类:
(1)、高可用(High Availability)集群,简称HA集群。
这类集群致力于提供高度可靠的服务。就是利用集群系统的容错性对外提供7*24小时不间
断的服务,如高可用的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等关键应用。
目前已经有在Linux下的高可用集群,如Linux HA项目。
负载均衡集群:使任务可以在集群中尽可能平均地分摊不同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充分利
用集群的处理能力,提高对任务的处理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这几种集群类型可能会混合使用,以提供更加高效稳定的服务。如在一个使
用的网络流量负载均衡集群中,就会包含高可用的网络文件系统、高可用的网络服务。
(2)、性能计算(High Perfermance Computing)集群,简称HPC集群,也称为科学计算
集群。
在这种集群上运行的是专门开发的并行应用程序,它可以把一个问题的数据分布到多
台的计算机上,利用这些计算机的共同资源来完成计算任务,从而可以解决单机不能胜任
的工作(如问题规模太大,单机计算速度太慢)。
这类集群致力于提供单个计算机所不能提供的强大的计算能力。如天气预报、石油勘探与油
藏模拟、分子模拟、生物计算等。这些应用通常在并行通讯环境MPI、PVM等中开发,由于MPI
中科红旗linux技术支持服务中心---西安站 http://linux.xab.ac.cn
中国科学院西安网络中心 中科红旗linux培训认证中心
是目前的标准,故现在多使用MPI为并行环境。
比较有名的集群Beowulf就是一种科学计算集群项目。
3、集群系统转发方式和调度算法
3.1转发方式
目前LVS主要有三种请求转发方式和八种调度算法。根据请求转发方式的不同,所构
架集群的网络拓扑、安装方式、性能表现也各不相同。用LVS主要可以架构三种形式的集群,
分别是LVS/NAT、LVS/TUN和LVS/DR,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种。
(1)、网络地址转换(LVS/NAT)
中科红旗linux技术支持服务中心---西安站 http://linux.xab.ac.cn
中国科学院西安网络中心 中科红旗linux培训认证中心
(2)、直接路由
(3)、IP隧道
中科红旗linux技术支持服务中心---西安站 http://linux.xab.ac.cn
中国科学院西安网络中心 中科红旗linux培训认证中心
三种转发方式的比较:
3.2、调度算法
在选定转发方式的情况下,采用哪种调度算法将决定整个负载均衡的性能表现,不同
的算法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有时可能需要针对特殊场合,自行设计调度算法。LVS的算
法是逐渐丰富起来的,最初LVS只提供4种调度算法,后来发展到以下八种:
1.轮叫调度(Round Robin)
调度器通过“轮叫”调度算法将外部请求按顺序轮流分配到集群中的真实服务器上,它均
等地对待每一台服务器,而不管服务器上实际的连接数和系统负载。
2.加权轮叫(Weighted Round Robin)
调度器通过“加权轮叫”调度算法根据真实服务器的不同处理能力来调度访问请求。这样
可以保证处理能力强的服务器能处理更多的访问流量。调度器可以自动询问真实服务器的
负载情况,并动态地调整其权值。
3.最少链接(Least Connections)
调度器通过“最少连接”调度算法动态地将网络请求调度到已建立的链接数最少的服务器
上。如果集群系统的真实服务器具有相近的系统性能,采用“最小连接”调度算法可以较
好地均衡负载。
4.加权最少链接(Weighted Least Connections)
在集群系统中的服务器性能差异较大的情况下,调度器采用“加权最少链接”调度算法优
中科红旗linux技术支持服务中心---西安站 http://linux.xab.ac.cn
中国科学院西安网络中心 中科红旗linux培训认证中心
化负载均衡性能,具有较高权值的服务器将承受较大比例的活动连接负载。调度器可以自
动询问真实服务器的负载情况,并动态地调整其权值。
5.基于局部性的最少链接(Locality-Based Least Connections)
“基于局部性的最少链接”调度算法是针对目标IP地址的负载均衡,目前主要用于Cache
集群系统。该算法根据请求的目标IP地址找出该目标IP地址最近使用的服务器,若该服务
器是可用的且没有超载,将请求发送到该服务器;若服务器不存在,或者该服务器超载且
有服务器处于一半的工作负载,则用“最少链接”的原则选出一个可用的服务器,将请求
发送到该服务器。
6. 带复制的基于局部性最少链接( Locality-Based Least Connections with
Replication)
“带复制的基于局部性最少链接”调度算法也是针对目标IP地址的负载均衡,目前主要
用于Cache集群系统。它与LBLC算法的不同之处是它要维护从一个目标IP地址到一组服务
器的映射,而LBLC算法维护从一个目标IP地址到一台服务器的映射。该算法根据请求的目
标IP地址找出该目标IP地址对应的服务器组,按“最小连接”原则从服务器组中选出一
台服务器,若服务器没有超载,将请求发送到该服务器;若服务器超载,则按“最小连接
”原则从这个集群中选出一台服务器,将该服务器加入到服务器组中,将请求发送到该服
务器。同时,当该服务器组有一段时间没有被修改,将最忙的服务器从服务器组中删除,
以降低复制的程度。
7.目标地址散列(Destination Hashing)
“目标地址散列”调度算法根据请求的目标IP地址,作为散列键(Hash Key)从静态分
配的散列表找出对应的服务器,若该服务器是可用的且未超载,将请求发送到该服务器,
否则返回空。
8.源地址散列(Source Hashing)
“源地址散列”调度算法根据请求的源IP地址,作为散列键(Hash Key)从静态分配的
散列表找出对应的服务器,若该服务器是可用的且未超载,将请求发送到该服务器,否则
返回空。
了解这些算法原理能够在特定的应用场合选择最适合的调度算法,从而尽可能地保持
Real Server的最佳利用性。当然也可以自行开发算法,不过这已超出本文范围,请参考有
关算法原理的资料。
4.1、什么是高可用性
计算机系统的可用性(availability)是通过系统的可靠性(reliability)和可维护性
(maintainability)来度量的。工程上通常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来度量系统的可靠性,
用平均维修时间(MTTR)来度量系统的可维护性。于是可用性被定义为:
中科红旗linux技术支持服务中心---西安站 http://linux.xab.ac.cn
中国科学院西安网络中心 中科红旗linux培训认证中心
MTTF/(MTTF+MTTR)*100%
业界根据可用性把计算机系统分为如下几类:
可用比例
(Percent
Availability)
年停机时间
(downtime/year
)
可用性分类
99.5 3.7天
常规系统
(Conventional)
99.9 8.8小时可用系统(Available)
99.99 52.6分钟
高可用系统(Highly
Available)
99.999 5.3分钟Fault Resilient
99.9999 32秒Fault Tolerant
为了实现集群系统的高可用性,提高系统的高可性,需要在集群中建立冗余机制。一个功
能全面的集群机构如下图所示
中科红旗linux技术支持服务中心---西安站 http://linux.xab.ac.cn
中国科学院西安网络中心 中科红旗linux培训认证中心
负载均衡服务器的高可用性
为了屏蔽负载均衡服务器的失效,需要建立一个备份机。主服务器和备份机上都运行
High Availability监控程序,通过传送诸如“I am alive”这样的信息来监控对方的运
行状况。当备份机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收到这样的信息时,它就接管主服务器的服务IP并
继续提供服务;当备份管理器又从主管理器收到“I am alive”这样的信息是,它就释放
服务IP地址,这样的主管理器就开开始再次进行集群管理的工作了。为在住服务器失效的
情况下系统能正常工作,我们在主、备份机之间实现负载集群系统配置信息的同步与备份,
保持二者系统的基本一致。
HA的容错备援运作过程
自动侦测(Auto-Detect)阶段 由主机上的软件通过冗余侦测线,经由复杂的监听程序。逻
辑判断,来相互侦测对方运行的情况,所检查的项目有:
主机硬件(CPU和周边)
主机网络
主机操作系统
数据库引擎及其它应用程序
主机与磁盘阵列连线
为确保侦测的正确性,而防止错误的判断,可设定安全侦测时间,包括侦测时间间隔,
侦测次数以调整安全系数,并且由主机的冗余通信连线,将所汇集的讯息记录下来,以供
维护参考。
自动切换(Auto-Switch)阶段 某一主机如果确认对方故障,则正常主机除继续进行原来的
任务,还将依据各种容错备援模式接管预先设定的备援作业程序,并进行后续的程序及服
务。
自动恢复(Auto-Recovery)阶段 在正常主机代替故障主机工作后,故障主机可离线进行修
复工作。在故障主机修复后,透过冗余通讯线与原正常主机连线,自动切换回修复完成的
主机上。整个回复过程完成由EDI-HA自动完成,亦可依据预先配置,选择回复动作为半自
动或不回复。
4.2、HA三种工作方式:
(1)、主从方式 (非对称方式)
工作原理:主机工作,备机处于监控准备状况;当主机宕机时,备机接管主机的一切工作,
待主机恢复正常后,按使用者的设定以自动或手动方式将服务切换到主机上运行,数据的
一致性通过共享存储系统解决。
中科红旗linux技术支持服务中心---西安站 http://linux.xab.ac.cn
中国科学院西安网络中心 中科红旗linux培训认证中心
(2)、双机双工方式(互备互援)
工作原理:两台主机同时运行各自的服务工作且相互监测情况,当任一台主机宕机时,另
一台主机立即接管它的一切工作,保证工作实时,应用服务系统的关键数据存放在共享存
储系统中。
(3)、集群工作方式(多服务器互备方式)
工作原理:多台主机一起工作,各自运行一个或几个服务,各为服务定义一个或多个备用
主机,当某个主机故障时,运行在其上的服务就可以被其它主机接管。
中科红旗linux技术支持服务中心---西安站 http://linux.xab.ac.cn
中国科学院西安网络中心 中科红旗linux培训认证中心
相关文档
http://tech.sina.com.cn/it/2004-04-09/1505346805.shtml
http://stonesoup.esd.ornl.gov
LINUX下的集群实列应用
最近有客户需要一个负载均衡方案,笔者对各种软硬件的负载均衡方案进行了调查和
比较,从IBM sServer Cluster、Sun Cluster PlatForm 等硬件集群,到中软、红旗、
TurboLinux的软件集群,发现无论采用哪个厂商的负载均衡产品其价格都是该客户目前所
不能接受的。于是笔者想到了开放源项目Linux Virtual Server(简称LVS)。经过对LVS的研
究和实验,终于在Red Hat 9.0上用LVS成功地构架了一组负载均衡的集群系统。整个实
现过程整理收录如下,供读者参考。
选用的LVS实际上是一种Linux操作系统上基于IP层的负载均衡调度技术,它在操
作系统核心层上,将来自IP层的TCP/UDP请求均衡地转移到不同的服务器,从而将一组
服务器构成一个高性能、高可用的虚拟服务器。使用三台机器就可以用LVS实现最简单的集
群,如图1所示。
中科红旗linux技术支持服务中心---西安站 http://linux.xab.ac.cn
中国科学院西安网络中心 中科红旗linux培训认证中心
图1 LVS实现集群系统结构简图
图1显示一台名为Director的机器在集群前端做负载分配工作;后端两台机器称之为
Real Server,专门负责处理Director分配来的外界请求。该集群的核心是前端的Director
机器,LVS就是安装在这台机器上,它必须安装Linux。Real Server则要根据其选用的负
载分配方式而定,通常Real Server上的设置比较少。接下来介绍Director机器上LVS的
安装过程。
安装
LVS的安装主要是在Director机器上进行,Real Server只需针对不同的转发方式做简单
的设定即可。特别是对LVS的NAT方式,Real Server惟一要做的就是设一下缺省的网关。
所以构架集群的第一步从安装Director机器开始。
首先,要在Director机器上安装一个Linux操作系统。虽然早期的一些Red Hat版本
如6.2、7.2、8.0等自带Red Hat自己的集群软件,或者是在内核中已经支持LVS,但是为
了更清楚地了解LVS的机制,笔者还是选择自行将LVS编入Linux内核的方式进行安装,
Linux版本采用Red Hat 9.0。
如果用户对Red Hat的安装比较了解,可以选择定制安装,并只安装必要的软件包。
安装中请选择GRUB 做为启动引导管理软件。因为GRUB 在系统引导方面的功能远比
LILO强大,在编译Linux内核时可以体会它的方便之处。
LVS是在Linux内核中实现的,所以要对原有的Linux内核打上支持LVS的内核补丁,
然后重新编译内核。支持LVS 的内核补丁可以从LVS 的官方网
http://www.linuxvirtualserver.org 下载,下载时请注意使用的Linux核心版本,必须下载和
中科红旗linux技术支持服务中心---西安站 http://linux.xab.ac.cn
中国科学院西安网络中心 中科红旗linux培训认证中心
使用的Linux内核版本相一致的LVS内核补丁才行。对于Red Hat 9.0,其Linux内核版本
是2.4.20,所以对应内核补丁应该是http://www.linuxvirtualserver.org/software/kernel-
2.4/linux-2.4.20-ipvs-1.0.9.patch.gz。笔者经过多次实验,使用Red Hat 9.0自带的Linux
代码无法成功编译LVS 的相关模组。由于时间关系笔者没有仔细研究,而是另外从
kernel.org上下载了一个tar包格式的2.4.20内核来进行安装,顺利完成所有编译。下面是
整个内核的编译过程:
1.删除Red Hat自带的Linux源代码
# cd /usr/src
# rm -rf linux*
2.下载2.4.20内核
# cd /usr/src
# wget ftp://ftp.kernel.org/pub/linux/kernel/v2.4/linux-2.4.20.tar.bz2
3.解压到当前目录/usr/src
# cd /usr/src
# tar -xjpvf linux-2.4.20.tar.bz2
4.建立链接文件
# cd /usr/src # ln -s linux-2.4.20 linux-2.4 # ln -s linux-2.4.20 linux
5.打上LVS的内核补丁
# cd /usr/src
#wget http://www.linuxvirtualserver.org/software/kernel-2.4/linux-2.4.20-ipvs-
1.0.9.patch.gz
# gzip -cd linux-2.4.20-ipvs-1.0.9.patch.gz
# cd /usr/src/linux
# patch -p1 < ../linux-2.4.20-ipvs-1.0.9.patch
在打补丁时,注意命令执行后的信息,不能有任何错误信息,否则核心或模组很可能
无法成功编译。
6.打上修正ARP问题的内核补丁
# cd /usr/src
# wget http://www.ssi.bg/~ja/hidden-2.4.20pre10-1.diff
# cd /usr/src/linux
中科红旗linux技术支持服务中心---西安站 http://linux.xab.ac.cn
中国科学院西安网络中心 中科红旗linux培训认证中心
# patch -p1 < ../hidden-2.4.20pre10-1.diff
这一步在Director机器上可以不做,但是在使用LVS/TUN和LVS/DR方式的Real Server
上必须做。
7.为新核心命名
打开/usr/src/linux/Makefile。注意,在开始部分有一个变量EXTRAVERSION可以自行定
义。修改这个变量,比如改成“EXTRAVERSION=-LVS”后,编译出的核心版本号就会显
示成2.4.20-LVS。这样给出有含义的名称将有助于管理多个Linux核心。
8.检查源代码
# make mrproper
这一步是为确保源代码目录下没有不正确的.o文件及文件的互相依赖。因为是新下载的内
核,所以在第一次编译时,这一步实际可以省略。
9.配置核心选项
# make menuconfig
命令执行后会进入一个图形化的配置界面,可以通过这个友好的图形界面对内核进行定制。
此过程中,要注意对硬件驱动的选择。Linux支持丰富的硬件,但对于服务器而言,用不到
的硬件驱动都可以删除。另外,像Multimedia devices、Sound、Bluetooth support、Amateur
Radio support等项也可以删除。
注意,以下几项配置对LVS非常重要,请确保作出正确的选择:
(1)Code maturity level options项
对此项只有以下一个子选项,请选中为*,即编译到内核中去。
Prompt for development and/or incomplete code/drivers
(2)Networking options项
对此项的选择可以参考以下的配置,如果不清楚含义可以查看帮助:
<*> Packet socket
[ ] Packet socket: mmapped IO
< > Netlink device emulation
中科红旗linux技术支持服务中心---西安站 http://linux.xab.ac.cn
中国科学院西安网络中心 中科红旗linux培训认证中心
Network packet filtering (replaces ipchains)
[ ] Network packet filtering debugging
Socket Filtering
<*> Unix domain sockets
TCP/IP networking
IP: multicasting
IP: advanced router
IP: policy routing
[ ] IP: use netfilter MARK value as routing key
[ ] IP: fas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M> IP: tunneling
IP: broadcast GRE over IP
[ ] IP: multicast routing
[ ] IP: ARP daemon support (EXPERIMENTAL)
[ ] IP: TCP 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 support
[ ] IP: TCP syncookie support (disabled per default)
IP: Netfilter Configuration --->
IP: Virtual Server Configuration --->
(3)Networking options项中的IP: Virtual Server Configuration项
如果打好了LVS的内核补丁,就会出现此选项。进入Virtual Server Configuration选项,
有以下子选项:
<M> virtual server support (EXPERIMENTAL)
IP virtual server debugging
(12) IPVS connection table size (the Nth power of 2)
--- IPVS scheler
<M> round-robin scheling
<M> weighted round-robin scheling
<M> least-connection scheling scheling
<M> weighted least-connection scheling
<M> locality-based least-connection scheling
<M> locality-based least-connection with replication scheling
<M> destination hashing scheling
<M> source hashing scheling
<M> shortest expected delay scheling
<M> never queue scheling
--- IPVS application helper
<M> FTP protocol helper
以上所有项建议全部选择。
中科红旗linux技术支持服务中心---西安站 http://linux.xab.ac.cn
中国科学院西安网络中心 中科红旗linux培训认证中心
(4)Networking options项中的IP: Netfilter Configuration项
对于2.4版本以上的Linux Kernel来说,iptables是取代早期ipfwadm和ipchains的
更好选择,所以除非有特殊情况需要用到对ipchains和ipfwadm的支持,否则就不要选它。
本文在LVS/NAT方式中,使用的就是iptables,故这里不选择对ipchains和ipfwadm的
支持:
< > ipchains (2.2-style) support
< > ipfwadm (2.0-style) support
10. 编译内核
(1)检查依赖关系
# make dep
确保关键文件在正确的路径上。
(2)清除中间文件
# make clean
确保所有文件都处于最新的版本状态下。
(3)编译新核心
# make bzImage
(4)编译模组
# make moles
编译选择的模组。
(5)安装模组
# make moles_install
# depmod -a
生成模组间的依赖关系,以便modprobe定位。
(6)使用新模组
# cp System.map /boot/System.map-2.4.20-LVS
# rm /boot/System.map
# ln -s /boot/System.map-2.4.20-LVS /boot/System.map
# cp arch/i386/boot/bzImage /boot/vmlinuz-2.4.20-LVS
# rm /boot/vmlinuz
# ln -s /boot/vmlinuz-2.4.20-LVS /boot/vmlinuz
# new-kernel-pkg --install --mkinitrd --depmod 2.4.20-LVS
中科红旗linux技术支持服务中心---西安站 http://linux.xab.ac.cn
中国科学院西安网络中心 中科红旗linux培训认证中心
(7)修改GRUB,以新的核心启动
执行完new-kernel-pkg命令后,GRUB的设置文件/etc/grub.conf中已经增加了新核心的
启动项,这正是开始安装Linux时推荐使用GRUB做引导程序的原因。
grub.conf中新增内容如下:
title Red Hat Linux (2.4.20-LVS)
root (hd0,0)
kernel /boot/vmlinuz-2.4.20LVS ro root=LABEL=/
initrd /boot/initrd-2.4.20LVS.img
将Kernel项中的root=LABEL=/改成 root=/dev/sda1 (这里的/dev/sda1是笔者Linux的根
分区,读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不同设置)。
保存修改后,重新启动系统:
# reboot
系统启动后,在GRUB的界面上会出现Red Hat Linux(2.4.20-LVS)项。这就是刚才编译的
支持LVS的新核心,选择此项启动,看看启动过程是否有错误发生。如果正常启动,ipvs
将作为模块加载。同时应该注意到,用LVS的内核启动后在/proc目录中新增了一些文件,
比如/proc/sys/net/ipv4/vs/*。
11.安装IP虚拟服务器软件ipvsadm
用支持LVS的内核启动后,即可安装IP虚拟服务器软件ipvsadm了。用户可以用tar包或
RPM 包安装,tar 包可以从以下地址http://www.linuxvirtualserver.org/software/kernel-
2.4/ipvsadm-1.21.tar.gz 下载进行安装。
这里采用源RPM包来进行安装:
# wget http://www.linuxvirtualserver.org/software/kernel-2.4/ipvsadm-1.21-7.src.rpm
# rpmbuild --rebuild ipvsadm-1.21-7.src.rpm
# rpm -ivh /usr/src/redhat/RPMS/i386/ipvsadm-1.21-7.i386.rpm
注意:高版本的rpm命令去掉了--rebuild这个参数选项,但提供了一个rpmbuild命令来实
现它。这一点和以前在Red Hat 6.2中以rpm—rebuild XXX.src.rpm来安装源RPM包的习
惯做法有所不同。
安装完,执行ipvsadm命令,应该有类似如下的信息出现:
# ipvsadm
中科红旗linux技术支持服务中心---西安站 http://linux.xab.ac.cn
中国科学院西安网络中心 中科红旗linux培训认证中心
IP Virtual Server version 1.0.9 (size=4096)
Prot LocalAddress:Port Scheler Flags
-> RemoteAddress:Port Forward Weight ActiveConn InActConn
出现类似以上信息,表明支持LVS 的内核和配置工具ipvsadm 已完全安装,这台
Director机器已经初步安装完成,已具备构架各种方式的集群的条件。
实例
理解了上述关于请求转发方式和调度算法的基本概念后,就可以运用LVS来具体实现
几种不同方式的负载均衡的集群系统。LVS的配置是通过前面所安装的IP虚拟服务器软件
ipvsadm来实现的。ipvsadm与LVS的关系类似于iptables和NetFilter的关系,前者只是
一个建立和修改规则的工具,这些命令的作用在系统重新启动后就消失了,所以应该将这
些命令写到一个脚本里,然后让它在系统启动后自动执行。网上有不少配置LVS的工具,
有的甚至可以自动生成脚本。但是自己手工编写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所以本文的安装没
有利用其它第三方提供的脚本,而是纯粹使用ipvsadm命令来配置。
下面就介绍一下如何配置LVS/NAT、LVS/TUN、LVS/DR方式的负载均衡集群。
1.设定LVS/NAT方式的负载均衡集群
NAT是指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它的转发流程是:Director机器收到外界请求,
改写数据包的目标地址,按相应的调度算法将其发送到相应Real Server上,Real Server
处理完该请求后,将结果数据包返回到其默认网关,即Director机器上,Dire

㈡ 数据库集群的应用

一.基于实时数据同步技术
基于此技术构造的数据库集群是市场上的新兴力量,它又具有两类,分别是:
a.具有独立网关
下面以DBTwin为例来说明其技术特点。

DBTwin采用了冗余设计原理,对于来自客户端的请求,请求被分成两类:查询请求和数据更新请求。对于数据更新请求,集群内部各节点之间保持数据的实时同步一致;对于数据的查询请求,则可以在集群各节点之间负载均衡执行。它的特点是:
a) 负载均衡的单元是客户端的每个独立请求,这点除了Oracle RAC集群,是市场上独有的。
b) 实时冗余一致的多份数据,从理论上讲实现了数据的零丢失。
c) 由于可以做到数据零丢失,因此在系统发生任意故障条件下,可蔽漏昌以做到系统的对外服务不停止。
d) 此系统使用了专用高速数据同步技术,根据测试,数据同步速度能SQL Server的镜像相等。
e) 此系统的缺点是数据同步需要花费代价,节点数量受到限制,一般2到4个节点为宜。
f) 此系统从宏观上提升了整个系统的性能。
b.将调度节点集成于数据库引擎
下面以Moebius来说明其技术特点。
任何在数据库和应用程序之间引入的中间件都同时引入了单点故障点,如果中间件(网关)出现了故障,则数据库集群就会形同虚设。因此Moebius在集群中的每个节点上都存在于嵌入于数据库引擎的分发代理,当前负责调度的分发代理出现故障时,分发代理会故障转移到集群中的其他节点,从而避免了使用网关架构所引入的单点故障点,除此之外,该类产品的特点是:
a) 负载均衡是基于每个客户端的独立请求,默认规则是将查询优先分发到集群中负载低的服务器,也可以自定义规则,将某些特定业务分发到集群中的某一台,比如将报表相关的查询分发给集群中的特定服务器。
b) 采用Share-Nothing架构,对数据进行冗余,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c) 数据库同步机制采用日志Redo的方式,在日志同步之前对日志进行压缩,保证了同步效率
d) 在集群中任意节点出现故障时,会被自动剥离出节点,由剩余运行正常的节点继续提供服务,从而保证了最小停机时间
e) 负载均衡集群从宏观上提高了吞吐量和性能
f) 该类集群不需要特殊的存储设备,可以使用廉价的本地存储,但由于数据冗余,因此相较于Share-Disk架构而言,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
c.没有独立网关
当前市场上也存在下列一种基于数据实时同步的集群,其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

此系统由于没有独立的集群网关,因此本质上简化成了数据库的实时备份系统,与实际的备份系统不同的是,它是工作在数据库应用层。此系统的特点:
a) 没有独立的集群网关,通过主节点的转发来实行查询的负载均衡。在系统压力大的情况下,集群主机会形成性能瓶颈,无论是CPU、内存还是网络带宽,也可能是OS等系统内核资源,都容易因到达临界状态而形成瓶颈。
b) 各节点数据实时一致,对于数据容错有利。
c) 对客户端没有二进制透明。
d) 负载均衡单元是数据库连接。也就是说,在客户端登陆数据库的时候,静态地指定连接到某个集群节点,此后此连接上的全部请求一律发送到该数据库上,因此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所有客户端的连接集中在集群主机上,这时候,集群主机不但承担了客户端的所宏扒有查询,还需要实时同步数据到所有的集群从机,即集群主机的CPU为100%,而集群别的节点CPU可能为0%,这样整个系统的性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e) 由于使用的是分布式事务机制(MSDTC)确保数据的实时一致性,搜搭因此数据同步的性能比较慢,根据测试,会比SQL Server镜像慢好几倍。
f) 同样地,此集群的节点数量也受到限制,也是以2到4个节点为宜。

㈢ 什么叫PDT数字集群系统

PDT标准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集群通信标准,着眼未来数字对讲技术发展之方向,可满足多数集群通信行业用户的需求。

PDT标准充分考虑了中国国情,对国际上的成熟标准技术(如Tetra、P25、DMR、MPT1327等)进行了借鉴及创新设计,遵循高性价比、安全保密、大区制、可扩展和向后兼容的五大原则,有效的解决了多种应急通信网融合通信的问题 。

PDT标准由中国公安部牵头,海能达作为总体组组长并联合国内其他厂商共同制定的。PDT标准分为集群标准和常规标准两部分,并向下兼容DMR标准协议。

PDT联盟成员有海能达(Hytera)、优能、四川维德、广州维德、万格通讯、天立通、NTC以及迅安网络系统等。PDT标准主要定位于公共安全、公共事业、工商业等专业用户群体。

PDT标准采用TDMA(双时隙)多址方式, 12.5KHz信道间隔、4FSK调制方式、数据传输速率慎脊升为9.6Kb/s。在满足基本业务的同时,增加了同播、动态频率资源管理等创新功能。PDT第二阶段标准将着眼于提升数据传输速率,及宽带业务功能的应用。

(3)集群系统图扩展阅读

网格化巡防是“PDT通讯系统”日常指挥调度的重点领域。指挥人员可以在指挥大厅野差对所有巡防车辆、人员的动态轨迹以及屯警点、4G布控点、高清视频监控区域进行实时监控。

“PDT通讯系统”还可以深度应用于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置,指挥人员可以根据实时监控情况,指挥就近人员赶赴现场处置。 “PDT通讯系统”也让各类重大活动安保维稳工作如虎添翼,在 “万步有约”职业人群健走激励大赛及 “丝绸之路”自行车赛等10余次大型安保中。

现场各类音频、图像均通过“PDT通讯系统”实时传送至分局指挥大厅,为警情的科学研判、精准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确保了调度更科学,指挥更有力,安保更高效。

“警用无线数字集群(PDT)通讯系统”实现了公安无线数字集群语音通讯,实现了短信群发功能,实现了PGIS警员、车辆定位功能及车辆历史轨迹回放功能,增加了数据加密功能。

并且可与全国公安“PDT通讯系统”互联互通,宽老公安部指令可直接下达到分局民警个人对讲机,真正实现警务的扁平化指挥调度。

㈣ 集群分为哪几种集群的区别在于哪里

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用于集团调度指挥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应用在专业移动通信领域。该系统具有的可用信道可为系统的全体用户共用,具有自动选择信道功能,它是共享资源、分担费用、共用信道设备及服务的多用途、高效能的无线调度通信系统。
数字集群的市场定位分为两种:一是专业用户市场,二是公众用户市场。专业的数字集群用户一般估计为移动用户的10%左右,按照中国3亿移动用户估算,也有3000万用户的数字集群市场空间。
和传统的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相比,集群技术可以利用各档次的服务器作为节点,系统造价低,可以实现很高的运算速度,完成大运算量的计算,具有较高的响应能力,能够满足当今日益增长的信息服务的需求。
而集群技术是一种通用的技术,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单机运算能力的不足、IO能力的不足、提高服务的可靠性、获得规模可扩展能力,降低整体方案的运维成本(运行、升级、维护成本)。只要在其他技术不能达到以上的目的,或者虽然能够达到以上的目的,但是成本过高的情况下,就可以考虑采用集群技术。

㈤ Linux集群主要有哪几类

集李亮正群类型
最常见的三种群集类型包括高性能科学群集、负载均衡群集和高可用性群集。
科学群集
通常,第一种涉及为群集开发并行编程应用程序,以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这是并行计算的基础,尽管它不使用专门的并行超级计算机,这种超哪悔级计算机内部由十至上万个独立处理器组成。但它却使用商业系统,如通过高速连接来链接的一组单处理器或双处理器 PC,并且在公共消息传递层上进行通信以运行并行应用程序。因此,您会常常听说又有一种便宜的 Linux 超级计算机问世了。但它实际是一个计算机群集,其处理能力与真的超级计算机相等,通常一套象样的群集配置开销要超过 $100,000。这对一般人来说似乎是太贵了,但与价值上百万美元的专用超级计算机相比还算是便宜的。
负载均衡群集
负载均衡群集为企业需求提供了更实用的系统。如名称所暗示的,该系统使负载可以在计算机群集中尽可能平均地分摊处理。该负载可能是需要均衡的应用程序处理 负载或网络流量负载。这样的系统非常适合于运行同一组应用程序的大量用户。每个节点都可以处理一部分负载,并且可以在节点之间动态分配负载,以实现平衡。 对于网络流量也是如此。通常,网络服务器应用程序接受了太多入网流量,以致无法迅速处理,这就需要将流量发送给在其它节点上运行的网络服务器应用。还可以 根据每个节点上不同的可用资源或网络的特殊环境来进行优化。
高可用性群集
高可用性群集的出现是为了使群集的整体服务尽可能可用,以便考虑计算硬件和软件的键散易错性。如果高可用性群集中的主节点发生了故障,那么这段时间内将由次节 点代替它。次节点通常是主节点的镜像,所以当它代替主节点时,它可以完全接管其身份,并且因此使系统环境对于用户是一致的。
在群集的这三种基本类型之间,经常会发生混合与交杂。于是,可以发现高可用性群集也可以在其节点之间均衡用户负载,同时仍试图维持高可用性程度。同样,可 以从要编入应用程序的群集中找到一个并行群集,它可以在节点之间执行负载均衡。尽管集群系统本身独立于它在使用的软件或硬件,但要有效运行系统时,硬件连 接将起关键作用。
更多知识请网络《Linux就该这么学》

㈥ ⑩ OpenStack高可用集群部署方案(train版)—OpenStack对接Ceph存储

参考Ceph官方安装文档

Openstack环境中,数据存储可分为临时性存储与永久性存储。

临时性存储:主要由本地文件系统提供,并主要用于nova虚拟机的本地系统与临时数据盘,以及存储glance上传的系统镜像;

永久性存储:主要由cinder提供的块存储与swift提供的对象存储构成,以cinder提供的块存储应用最为广泛,块存储通常以云盘的形式挂载到虚拟机中使用。

Openstack中需要进行数据存储的三大项目主要是nova项目(虚拟机镜像文件),glance项目(共用模版镜像)与cinder项目(块存储)。

下图为cinder,glance与nova访问ceph集群的逻辑图:

ceph与openstack集成主要用到ceph的rbd服务,ceph底层为rados存储集群,ceph通过librados库实现对底层rados的访问;

openstack各项目客户端调用librbd,再由librbd调用librados访问底层rados;
实际使用中,nova需要使用libvirtdriver驱动以通过libvirt与qemu调用librbd;cinder与glance可直接调用librbd;

写入ceph集群的数据被条带切分成多个object,object通过hash函数映射到pg(构成pg容器池pool),然后pg通过几圈crush算法近似均匀地映射到物理存储设备osd(osd是基于文件系统的物理存储设备,如xfs,ext4等)。

CEPH PG数量设置与详细介绍

在创建池之前要设置一下每个OSD的最大PG 数量

PG PGP官方计算公式计算器

参数解释:

依据参数使用公式计算新的 PG 的数目:
PG 总数= ((OSD总数*100)/最大副本数)/池数
3x100/3/3=33.33 ;舍入到2的N次幕为32

openstack集群作为ceph的客户端;下面需要再openstack集群上进行ceph客户端的环境配置

在openstack所有控制和计算节点安装ceph Octopus源码包,centos8有默认安装,但是版本一定要跟连接的ceph版本一致

glance-api 服务运行在3个控制节点, 因此三台控制节点都必须安装

cinder-volume 与 nova-compute 服务运行在3个计算(存储)节点; 因此三台计算节点都必须安装

将配置文件和密钥复制到openstack集群各节点

配置文件就是生成的ceph.conf;而密钥是 ceph.client.admin.keyring ,当使用ceph客户端连接至ceph集群时需要使用的密默认密钥,这里我们所有节点都要复制,命令如下

※Glance 作为openstack中镜像服务,支持多种适配器,支持将镜像存放到本地文件系统,http服务器,ceph分布式文件系统,glusterfs和sleepdog等开源的分布式文件系统上。目前glance采用的是本地filesystem的方式存储,存放在默认的路径 /var/lib/glance/images 下,当把本地的文件系统修改为分布式的文件系统ceph之后,原本在系统中镜像将无法使用,所以建议当前的镜像删除,部署好ceph之后,再统一上传至ceph中存储。

※Nova 负责虚拟机的生命周期管理,包括创建,删除,重建,开机,关机,重启,快照等,作为openstack的核心,nova负责IaaS中计算重要的职责,其中nova的存储格外重要,默认情况下,nova将instance的数据存放在/var/lib/nova/instances/%UUID目录下,使用本地的存储空间。使用这种方式带来的好处是:简单,易实现,速度快,故障域在一个可控制的范围内。然而,缺点也非常明显:compute出故障,上面的虚拟机down机时间长,没法快速恢复,此外,一些特性如热迁移live-migration,虚拟机容灾nova evacuate等高级特性,将无法使用,对于后期的云平台建设,有明显的缺陷。对接 Ceph 主要是希望将实例的系统磁盘文件储存到 Ceph 集群中。与其说是对接 Nova,更准确来说是对接 QEMU-KVM/libvirt,因为 librbd 早已原生集成到其中。

※Cinder 为 OpenStack 提供卷服务,支持非常广泛的后端存储类型。对接 Ceph 后,Cinder 创建的 Volume 本质就是 Ceph RBD 的块设备,当 Volume 被虚拟机挂载后,Libvirt 会以 rbd 协议的方式使用这些 Disk 设备。除了 cinder-volume 之后,Cinder 的 Backup 服务也可以对接 Ceph,将备份的 Image 以对象或块设备的形式上传到 Ceph 集群。

使用ceph的rbd接口,需要通过libvirt,所以需要在客户端机器上安装libvirt和qemu,关于ceph和openstack结合的结构如下,同时,在openstack中,需要用到存储的地方有三个:

为 Glance、Nova、Cinder 创建专用的RBD Pools池

需要配置hosts解析文件,这里最开始已经配置完成,如未添加hosts解析需要进行配置

在cephnode01管理节点上操作 ;命名为:volumes,vms,images

记录:删除存储池的操作

在cephnode01管理节点上操作

针对pool设置权限,pool名对应创建的pool

nova-compute与cinder-volume都部署在计算节点 ,不必重复操作,如果计算节点与存储节点分离需要分别推送;

全部计算节点配置;以compute01节点为例;

Glance 为 OpenStack 提供镜像及其元数据注册服务,Glance 支持对接多种后端存储。与 Ceph 完成对接后,Glance 上传的 Image 会作为块设备储存在 Ceph 集群中。新版本的 Glance 也开始支持 enabled_backends 了,可以同时对接多个存储提供商。

写时复制技术(-on-write) :内核只为新生成的子进程创建虚拟空间结构,它们复制于父进程的虚拟空间结构,但是不为这些段分配物理内存,它们共享父进程的物理空间,当父子进程中有更改相应的段的行为发生时,再为子进程相应的段分配物理空间。写时复制技术大大降低了进程对资源的浪费。

全部控制节点进行配置;以controller01节点为例;
只修改涉及glance集成ceph的相关配置

变更配置文件,重启服务

ceph官网介绍 QEMU和块设备

对接 Ceph 之后,通常会以 RAW 格式创建 Glance Image,而不再使用 QCOW2 格式,否则创建虚拟机时需要进行镜像复制,没有利用 Ceph RBD COW 的优秀特性。

总结

将openstack集群中的glance镜像的数据存储到ceph中是一种非常好的解决方案,既能够保障镜像数据的安全性,同时glance和nova在同个存储池中,能够基于-on-write(写时复制)的方式快速创建虚拟机,能够在秒级为单位实现vm的创建。

全部计算节点进行配置; 以compute01节点为例;只修改glance集成ceph的相关配置

全部计算节点重启cinder-volume服务;

任意openstack控制节点上查看;

在任意控制节点为cinder的ceph后端存储创建对应的type,在配置多存储后端时可区分类型;

为ceph type设置扩展规格,键值 volume_backend_name ,value值 ceph

任意控制节点上创建一个1GB的卷 ;最后的数字1代表容量为1G

查看创建好的卷

openstack创建一个空白 Volume,Ceph相当于执行了以下指令

从镜像创建 Volume 的时候应用了 Ceph RBD COW Clone 功能,这是通过 glance-api.conf [DEFAULT] show_image_direct_url = True 来开启。这个配置项的作用是持久化 Image 的 location,此时 Glance RBD Driver 才可以通过 Image location 执行 Clone 操作。并且还会根据指定的 Volume Size 来调整 RBD Image 的 Size。

一直存在的cirros_qcow2镜像为对接ceph之前的镜像,现在已无法使用,所以将之删除

在openstack上从镜像创建一个Volume,Ceph相当于执行了以下指令

任意控制节点操作;

查看快照详细信息

在openstack上对镜像的卷创建快照,Ceph相当于执行了以下指令

如果说快照时一个时间机器,那么备份就是一个异地的时间机器,它具有容灾的含义。所以一般来说 Ceph Pool backup 应该与 Pool images、volumes 以及 vms 处于不同的灾备隔离域。

https://www.cnblogs.com/luohaixian/p/9344803.html

https://docs.openstack.org/zh_CN/user-guide/backup-db-incremental.html

一般的,备份具有以下类型:

在虚拟磁盘映像的计算节点上使用本地存储有一些缺点:

Nova 为 OpenStack 提供计算服务,对接 Ceph 主要是希望将实例的系统磁盘文件储存到 Ceph 集群中。与其说是对接 Nova,更准确来说是对接 QEMU-KVM/libvirt ,因为 librbd 早已原生集成到其中。

如果需要从ceph rbd中启动虚拟机,必须将ceph配置为nova的临时后端;
推荐在计算节点的配置文件中启用rbd cache功能;
为了便于故障排查,配置admin socket参数,这样每个使用ceph rbd的虚拟机都有1个socket将有利于虚拟机性能分析与故障解决;
相关配置只涉及全部计算节点ceph.conf文件的[client]与[client.cinder]字段,以compute163节点为例

全部计算节点配置 ceph.conf文件相关的 [client] 与 [client.cinder] 字段,以compute01节点为例;

在全部计算节点配置nova后端使用ceph集群的vms池,以compute01节点为例;

在全部计算节点操作;

在全部计算节点操作,以compute01节点为例;
以下给出libvirtd.conf文件的修改处所在的行num

㈦ 信息检索论文/文献信息检索论文

信息检索技术论文 – 基于网格的面向专业内容的Web信息检索 1 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网上信息资源愈来愈庞大,且信息具有量大、分散、异构等特性,因此,传统的Web信息检索工具开始暴露出它性能低下的一面,具体体现在现有的信息检索工具对用户的要求常常是找出了几千甚至上万条记录,根本无法从中再细找,或者找到的内容和要找的内容不是一个专业领域的,造成信息无效的现象。但随着人们信息意识的增强,对信息内容及信息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对获取信息的专业化、实效性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如何针对专业领域中特定的用户群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度身量造的信息服务,使用户在尽可能短的态册时间内有效的找到最需要的信息内容是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利用网格计算、集群系统、XML等技术设计了一个基于网格的面向专业内容的Web信息检索体系结构,它能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异构的信息按地区按专业内容从逻辑上进行合理的组织和管理,为用户快速、有效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提供了一种方法。 2 基于网格的面向专业内容的Web信息检索体系结构的设计 网格计算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重要信息技术,其目的是将网上各种资源组织在一个统一的大框架下,为解决大型复杂计算、数据服务和各种网络信息服务提供一个方便用户使用的虚拟平台,实现互联网上所有资源的全面连通,实现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 为解决不同领域复杂科学计算与海量信息服务问题,人们以网络互连为基础构造了不同的网格,他们在体系结构,要解决的问题类型等方面各不相同,但网格计算至少需要具有三种基本功能:资源管理、任务管理、任务调度。本文设计的信息检索体系结构,围绕网格计算的基本功能及信息检索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层次组成:见图1 (1) 网格结点:结点是网格计算资源的提供者,本系统主要是由一系列的集群系统组成,它们在地理位置上是分布的,构成了一个分布检索群体,作为信息共享的基础结构平台。集群系统负责整个集群范围内的信息管理,维护和查询。 (2) 网格计算中间件:中间件是信息资源管理和用户任务调度、任务管理的工具。它是整个网格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部分,它根据用户的信息请求任务,在整个网格内负责信息资源的匹配、定位,实现用户任务到集群系统的映射。 (3) 网格用户层:主要为用喊腊户应用提供接口,支持用户对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进行描述、创建、提交等。 图1 本系统的主要思想是在逻辑上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异构的信息划分、组建成多个集群系统,集群系统对集群内的资源进行管理和任务调度,再利用网格中间件对各集群系统进行管理,从而形成对整个网格资源的管理,并对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调度。这种管理模型既可以尊重各个集群系统的本地信息管理策略,又可利用中间件在全局意义上对网格信息资源进行管理。 2.1 集群系统的设计 由于Web信息资源数量十分庞大,用户在利用现有搜索引擎检索信息时面临一个海量数据的查询问题,往往造成在消耗巨大的通信资源后依然存在资源查不准、查不全的问题。目前基于单一系统映射的Web服务器集群系统能把若干服务器用局域网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使其从客户端看来就如同一台服务器在服务,这使得在逻辑上合并、组织地理位置分布的信息资源成为可能。因此本文首先考虑采用分布协作策略,将Web信息资源按地区按专业内容分割,一方面使信息郑闭滑资源数量相对缩小,便于数据的组织、管理和维护,另一方面按专业内容易于制定一个公用的XML规范,便于集群内各类信息资源的描述,从而可建立一个基于XML的面向专业内容的信息集成系统。集群系统的具体结构见图2。 集群服务器主要由接口Agent,基于专业内容的XML信息集成系统、资源服务Agent、资源发布Agent等组成。其中接口Agent根据任务提供的接口参数登记、接收、管理各种信息资源请求任务,并提供安全认证和授权。资源服务Agent根据信息资源请求任务,利用XML信息集成系统提供的数据,为用户提供实际的资源检索操作,并将检索结果信息发送给用户。资源发布Agent用于向网格中间件提供本地信息资源的逻辑数据及接口参数。 下面主要说明基于专业内容的XML信息集成系统的构造方法: XML(the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是 W3C于1998年宣布作为Internet上数据表示和数据交换的新标准,它是一种可以对信息进行自我描述的语言,它允许开发人员通过创建格式文件DTD(Document Type Definitions)定制标记来描述自己的数据,DTD规范是一个用来定义XML文件的语法、句法和数据结构的标准。 XML使用普通文本,因此具有跨平台的优点,XML的优点在于(1)简单、规范性:XML文档基于文本标签,有一套严谨而简洁的语法结构,便于计算机、用户理解;(2)可扩展性:用户可以自定义具有特定意义的标签,自定义的标签可以在任何组织、客户、应用之间共享;(3)自描述性:自描述性使其非常适用不同应用间的数据交换,而且这种交换是不以预先定义一组数据结构为前提,因此具有很强的开放性;(4)互操作性:XML可以把所有信息都存于文档中传输,而远程的应用程序又可以从中提取需要的信息。XML数据是不依赖于某个特定的平台的应用,因此它为基于特定专业内容的表达提供了一种极好的手段,可以作为表示专业内容的语言。 目前人们研制Web信息集成系统其基本方法可分成两类:存入仓库法(the ware-housing approach)和虚拟法(the virtual approach),可使用这两类方法利用XML在数据组织和交换方面的优越性,采用格式文件DTD和XML文档表示基于专业内容的集成模式和集成模式与资源之间的映射,建立基于XML的Web信息集成系统,其结构与获取信息的工作过程参见文献[2]。 图2 2.2 网格中间件的设计 图3所示的网格中间件的主要功能是(1)消除不同用户与集群系统之间数据表达的差异,使信息资源数据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2)管理、维护Web上分布的各集群系统,网格中间件以关系数据库方式记录所有集群系统及其所包含的专业内容的逻辑信息,对关系数据库的操作可维护集群系统的分布式逻辑,使本结构在可变性和扩充性上具有柔性;(3)接受用户的信息请求任务,能快速定位于满足要求的集群系统,通过对关系数据库的查询实现用户信息请求任务与集群系统的对应关系。 内部主要功能模块说明如下: (1) 接收Agent模块:主要用于登记、接收、管理各种信息资源请求任务,并提供安全认证和授权。 (2) 关系数据库及数据服务Agent:关系数据库记录了所有集群系统及其所包含的专业内容的逻辑信息。数据服务Agent提供集群系统对关系数据库的使用权限和对数据记录的增加、删除、检索和修改等操作。 (3) 格式转换Agent模块:提供用户信息资源请求文档与各集群系统中文档的格式转换功能。由于XML是自定义的,各用户对同一数据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对信息资源描述存在差异)由于XML文档中这种格式差异体现在与之相关的DTD/Schema上,因此经过格式转换,可使信息资源的格式对用户是透明的。 (4) XML文档分析Agent模块:提取格式转换后的XML文档中各个标签,通过查询网格中间件中的关系数据库,实现用户信息请求任务与集群系统的对应关系,并得到满足条件的集群系统的相关信息,获取各集群系统的接口参数。 (5) 发送Agent模块:将转换过的信息资源请求XML文档发送到相应的集群系统中。 其中Agent技术是解决分布式智能应用问题的关键技术,Agent是指能够自主地、连续地在一动态变化的、存在于其它系统中运行的、且不断于环境交互的实体。在系统中引入Agent可使系统具有人的特征,代表用户完成用户的任务,并能动态适应环境的变化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信息检索的能力。

㈧ 怎么样做集群服务如题 谢谢了

集群,英文名称为Cluster,通俗地说,集群是这样一种技术:它至少将两个系统连接到一起,使两台服务器能够像一台机器那样工作或者看起来好像一台机器。采用集群系统通常是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网络中心的数据处理能力及服务能力。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架设了一台WWW服务器,上面构建了一个电子商务网站,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名声越来越大,这时点击率也就越来越高,WWW服务器的负载也就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提升WWW服务器的能力,以满足以益增长的服务请求。这时,我们就面临两种选择: 1)升级WWW服务器,采用更快的CPU,增加更多的内存,使其具有更强的性能;但日益增长的服务请求又会使服务器再次过载,需要再次升级,这样就陷入了升级的怪圈。还有,升级时还得考虑到服务如何接续,能否中止! 2)增加WWW服务器,让多台服务器来完成相同的服务。 第二种方法就是服务器集群,简而言之,就是一组相互独立的服务器在网络中表现为单一的系统,并以单一系统的模式加以管理。此单一系统为客户工作站提供高可靠性的服务。一个服务器集群包含多台拥有共享数据存储空间的服务器,各服务器之间通过内部局域网进行相互通信;当其中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它所运行的应用程序将由其他的服务器自动接管;在大多数情况下,集群中所有的计算机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称,集群系统内任意一台服务器都可被所有的网络用户所使用。在集群系统中运行的服务器并不一定是高档产品,但服务器的集群却可以提供相当高性能的不停机服务;每一台服务器都可承担部分计算任务,并且由于群集了多台服务器的性能,因此,整体系统的计算能力将有所提高;同时,每台服务器还能承担一定的容错任务,当其中某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系统可以在专用软件的支持下将这台服务器与系统隔离,并通过各服务器之间的负载转移机制实现新的负载平衡,同时向系统管理员发出报警信号。 目前,有两种常用的服务器集群方法,一种是将备份服务器连接在主服务器上,当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备份服务器才投入运行,把主服务器上所有任务接管过来。另一种方法是将多台服务器连接,这些服务器一起分担同样的应用和数据库计算任务,改善关键大型应用的响应时间。同时,每台服务器还承担一些容错任务,一旦某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系统可以在系统软件的支持下,将这台服务器与系统隔离,并通过各服务器的负载转嫁机制完成新的负载分配。PC服务器中较为常见的是两台服务器的集群,UNIX系统可支持8台服务器的集群系统,康柏的专用系统OpenVMS可支持多达96台服务器的集群系统。 在集群系统中,所有的计算机拥有一个共同的名称,集群内任一系统上运行的服务可被所有的网络客户所使用。集群必须可以协调管理各分离组件的错误和失败,并可透明的向集群中加入组件。用户的公共数据被放置到了共享的磁盘柜中,应用程序被安装到了所有的服务器上,也就是说,在集群上运行的应用需要在所有的服务器上安装一便。当集群系统在正常运转时,应用只在一台服务器上运行,并且只有这台服务器才能操纵该应用在共享磁盘柜上的数据区,其它的服务器监控这台服务器,只要这台服务器上的应用停止运行(无论是硬件损坏、操作系统死机、应用软件故障,还是人为误操作造成的应用停止运行),其它的服务器就会接管这台服务器所运行的应用,并将共享磁盘柜上的相应数据区接管过来。其接管过程如下图所示(以应用A为例): 1.应用A正常工作时; 2.应用A停止工作后,其它的备用服务器将该应用接管过来。 具体接管过程分三部执行: a.系统接管 b.加载应用 c.客户端连接 集群系统的优势在于以下几点: 一、集群系统可解决所有的服务器硬件故障,当某一台服务器出现任何故障,如:硬盘、内存、CPU、主板、I/O板以及电源故障,运行在这台服务器上的应用就会切换到其它的服务器上。 二、集群系统可解决软件系统问题,我们知道,在计算机系统中,用户所使用的是应用程序和数据,而应用系统运行在操作系统之上,操作系统又运行在服务器上。这样,只要应用系统、操作系统、服务器三者中的任何一个出现故障,系统实际上就停止了向客户端提供服务,比如我们常见的软件死机,就是这种情况之一,尽管服务器硬件完好,但服务器仍旧不能向客户端提供服务。而集群的最大优势在于对故障服务器的监控是基于应用的,也就是说,只要服务器的应用停止运行,其它的相关服务器就会接管这个应用,而不必理会应用停止运行的原因是什么。 三、集群系统可以解决人为失误造成的应用系统停止工作的情况,例如,当管理员对某台服务器操作不当导致该服务器停机,因此运行在这台服务器上的应用系统也就停止了运行。由于集群是对应用进行监控,因此其它的相关服务器就会接管这个应用。 集群系统的不足之处在于: 我们知道集群中的应用只在一台服务器上运行,如果这个应用出现故障,其它的某台服务器会重新启动这个应用,接管位于共享磁盘柜上的数据区,进而使应用重新正常运转。我们知道整个应用的接管过程大体需要三个步骤:侦测并确认故障、后备服务器重新启动该应用、接管共享的数据区。因此在切换的过程中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原则上根据应用的大小不同切换的时间也会不同,越大的应用切换的时间越长

㈨ 常见ClickHouse集群部署架构

ClickHouse不同于Elasticsearch、HDFS这类主从架构的分布式系统,它采用多主(无中心)架构,集群中的每个节点角色对等,客户端访问任意一个节点都能得到相同的效果。

ClickHouse借助分片将数据进行横向切分,而分片依赖集群,每个集群由1到多个分片组成,每个分片对应了CH的1个服务节点;分片数量的上限取决与节点数量(1个分片只能对应1个服务节点)。

但是ClickHouse并不像其他分布式系统那样,拥有高度自动化的分片功能;CH提供了本地表与分布式表的概念;一张本地表等同于一个数据分片。而分布式表是张逻辑表,本身不存储任何数据,它是本地表的访问代理,其作用类似分库中间件。借助分布式表,能够代理访问多个数据分片,从而实现分布式查询。当然,也可以在应用层实现数据分发。

ClickHouse同时支持数据副本,其副本概念与Elasticsearch类似,但在CH中分片其实是一种逻辑概念,其物理承载是由副本承担的。

ClickHouse的数据副本一般通过ReplicatedMergeTree复制表系列引擎实现,副本之间借助ZooKeeper实现数据的一致性。此外也可通过分布式表负责同时进行分片和副本的数据写入工作。

以四节点实现多分片和双副本为例:

(上图中shard作为主副本)
在每个节点创建一个数据表,作为一个数据分片,使用ReplicatedMergeTree表引擎实现数据副本,而分布表桥陵作为数据写入和查询的入口。
这是最常见的集群实现方式。

在每个节点创建一个数据表,作为一个数据分片,分布表同时负责分片和副本的数据写入工作。
这种实现方案下,不需要使用复制表,但分布表节点需要同时负责分片和副本的数据写入工闭消链作,它很有可能称为写入的单点瓶颈。

在每个节点创建一个数据表,作为一个数据分片,同时创建两个分布表,每个分布表只纳管一半的数据。
副本的实现仍需要借助ReplicatedMergeTree类表引擎。

在每个节点创建两个数据表,同一数据分片的两个副本位于不同节点上,每个分布式表纳管一般的数据。
这种方案可以在更少的节点上实现数据分布与冗余,但是部署上略轿孙显繁琐。

㈩ 怎么搭建两个hadoop集群的测试环境

环境配置:
虚拟机:
vmware workstation 12
系统:
ubuntu 16.04 LTS(推荐使用原版,不要用kylin)
节点: 192.168.159.132 master 192.168.159.134 node1 192.168.159.137 node2
jdk-8u101-Linux-x64.gz (Java)hadoop-2.7.3.tar.gz (Hadoop 包)
安装步骤:
1、安装虚拟机系统,并进行准备工作(可安装一个然后克隆)
2.修改各个虚拟机的hostname和host
3.创建用户组和用户
4、配置虚拟机网络,使虚拟机系统之间以及和host主机之间可以通过相互ping通。
5.安装jdk和配置环境变量,检查是否配置成功
6、配置ssh,实现节点间的无密码登录 ssh node1/2指令验证时候成功
7、master配置hadoop,并将hadoop文件传输到node节点
8、配置环境变量,并启动hadoop,检查是否安装成功,执行wordcount检查是否成功。

1.安装虚拟机

在VM上安装下载好的Ubuntu的系统,具体过程自行网络。可以安装完一个以后克隆,但是本人安装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经常需要删除虚拟机,重新安装,而被克隆的虚拟机不能删除,所以本人就用了很长时候,一个一个安装。

一共3台虚拟机:分配情况和IP地址如下:

(注:查看ip地址的指令 ifconfig)

安装虚拟机时可以设置静态IP,因为过程中常常遇到网络连接问题,ifconfig找不到IPV4地址。当然,也可以不设,默认分配。

192.168.159.132 master 192.168.159.134 node1 192.168.159.137 node2

2.修改虚拟机的hostname和hosts文件

以master上机器为例,打开终端,执行如下的操作,把hostname修改成master,hosts修改成如下所示的样子:

#修改hostname的指令:sudo gedit /etc/hostname
#修改hosts指令:sudo gedit /etc/hosts
#将以下内容添加到hosts中192.168.159.132 master192.168.159.134 node1192.168.159.137 node2

如下图所示:


自此,hadoop集群搭建成功!

阅读全文

与集群系统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黑苹果怎么显卡才4m 浏览:270
方程式0day图形化工具 浏览:961
电脑装文件很慢 浏览:958
网络标号怎么用 浏览:352
会议上文件读好后要说什么 浏览:783
安装压缩文件office 浏览:417
2014年网络营销大事件 浏览:186
首页全屏安装代码 浏览:39
党规党纪指的哪些文件 浏览:995
windows编程图形界面用什么设置 浏览:266
deb文件安装路径 浏览:540
飞鸽传送提示文件名太长 浏览:486
日服文件名 浏览:648
宏程序和编程哪个好学 浏览:965
怎么打开微信中的文件怎么打开方式打开方式 浏览:98
wordpressgbk版本 浏览:328
怎么看网络的带宽多少兆 浏览:930
word文档粘贴出现文件包 浏览:673
u盘文件传输 浏览:593
飞行棋教程视频 浏览:62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