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科技大全 > 移动网管系统规模

移动网管系统规模

发布时间:2023-01-12 03:25:46

⑴ 天元网络的公司荣誉

2012年8月,天元网络“数据业务监控和分析系统”入选2012年度国家火炬计划
2012年7月,我公司四项产品及服务通过首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认定
2012年6月,天元网络研发大楼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2012年5月,天元网络又有3项标准提案被国际电信联盟批准为国际标准(标准号:X.782、Q.818、M.1402)
2012年3月,天元网络顺利通过“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复审
2012年1月,孟洛明董事长荣获“2011年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化杰出人物奖”
2011年12月,孟洛明董事长当选海淀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
2011年10月,天元网络入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标准创新试点第一批试点单位
2011年10月,“无线网络优化平台软件”和“IT服务管理平台软件V1.0”分别入选2011年度国家火炬计划和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2011年10月,天元网络获得中关村科技园区“瞪羚计划五星级企业”称号
2011年5月,天元网络被评定为北京市纳税信用A级企业
2011年5月,“数字集群网络管理系统”、“IT终端管理系统”、“IT资产管理系统”等三个产品获得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认定
2011年5月,“网络管理建模、分析与评价技术系列国际标准及应用”项目获得2009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1年4月,天元网络荣获中关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优秀集体”称号
2011年4月, 我公司副总经理林巍获“2010年度北京市科技新星”称号
2011年2月,天元网络获2010年度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认定
2011年2月,喜获中关村科技园区“瞪羚计划四星级企业”称号
2011年2月, 我公司第十四项标准提案被国际电信联盟批准为国际标准(标准号:M.3102)
2010年12月,“网络管理接口通用信息模型与公共交互机制等4项国际标准”荣获2010年度通信标准化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0年12月,“面向运营支持的网络与业务质量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2010年度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0年12月,入选“中关村企业信用培育双百工程”最具影响力企业
2010年12月,被评为2010年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2010年10月,获得2010年度“中国电信集团无线网络优化技能竞赛”最佳支撑奖
2010年10月,“无线网络优化支撑整体解决方案”和“IT服务管理整体解决方案”荣获工信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典型
解决方案”称号
2010年9月,天元网络子公司重庆擎天博元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重庆市纳税信用A级企业
2010年8月,入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瞪羚计划”首批重点培育企业名单
2010年7月,董事长孟洛明教授被授予 “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荣誉称号
2010年7月,被评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重点创新型企业
2010年5月, “多业务综合运营支撑系统”入选国家火炬计划、“无线网络优化平台软件V2.0”被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立项
2010年4月,入选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四个一批”工程首批企业
2010年4月,天元网络子公司北京天元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被市经信委认定为软件企业认定
2010年4月,天元网络子公司北京天元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国家保密局颁发的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
2010年2月,天元网络子公司北京天元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授予装备承制单位注册证书
2010年1月,我公司第十三项标准提案被国际电信联盟采纳为国际标准(标准号:ITU-T M.3702)
2010年1月,我公司第十二项标准提案被国际电信联盟采纳为国际标准(标准号:ITU-T M.3704)
2009年12月,被认定为“首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型企业”
2009年12月,天元网络子公司重庆擎天博元科技有限公司通过ISO 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
2009年12月,“ITU-T E.412.1:2007传送网资源中断对业务可用性影响的评价等3项标准”获2009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二等奖
2009年12月,被认定为2009年度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
2009年12月,“网络管理通用接口国际和行业标准及其应用”荣获2009年度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9年12月,“无线网络优化平台软件”获2009年北京市火炬计划项目立项
2009年7月, “IT综合监控系统”和“数字集群调度系统”获北京市第四批自主创新产品认定
2009年6月,天元网络子公司北京天元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被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委员会授予二级保
密资格单位证书
2009年5月,孟洛明董事长受聘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
2009年5月,天元网络获得 “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海淀区创新企业”认定
2009年5月,天元网络被评为信用良好A级企业
2009年4月,天元网络被评为北京市纳税信用A级企业
2009年4月,“电信运营支撑系统、IT服务管理平台”被北京市科委等机构联合认定为北京市第二批自主创新产品
2009年3月,顺利通过2008年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再次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3月,天元网络荣获“中关村20周年突出贡献企业”、孟洛明董事长荣获“中关村20周年突出贡献个人”荣誉称号
2009年2月,天元网络子公司北京天元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获得ISO9001:2000和GJB 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8年12月,“面向多业务的大规模复杂传送网网络管理关键技术”获得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三等奖
2008年12月,“传送网运行状态评价系列国际标准及行业标准”获得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8年12月,天元网络及其子公司北京天元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同时获得北京市2008年度首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2008年12月,获得2008年度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认定
2008年11月,“面向多业务的大规模复杂传送网综合管理系统”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8年11月,我公司第十一项标准提案被国际电信联盟采纳为国际标准(标准号:ITU-T M.3160)
2008年11月,“IT服务管理软件”被科技部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2008年10月,天元网络董事亓峰当选ITU-T第十二研究组副主席
2008年10月,天元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北京市工业促进局认定为2008年度北京市第十一批企业技术中心
2008年8月,参与奥运保障工作,圆满完成了奥运期间的通信保障、供电保障等多项任务
2008年5月,天元网络子公司重庆擎天博元科技有限公司被重庆市信息产业局授予重庆市软件企业证书
2008年4月,天元网络子公司重庆擎天博元科技有限公司被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2008年2月,孟洛明董事长当选中国人民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7年12月,“基于SOA架构的电信综合网络管理平台”被科技部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2007年12月,“电子运维系统V3.0”被科技部、商务部、国家质监总局、环保总局联合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2007年12月,“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管理系统” 被认定为北京市火炬计划项目
2007年12月,“CORBA接口实现一致性声明的需求和指南、ITU—T M.3031 tML Schema实现一致性声明文稿的定义指南”
获得2007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
2007年12月,“SLA表示模板定义指南”获得2007年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2007年12月,获“2007年度信用良好企业”称号
2007年11月,荣获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渣打银行2007第二届“中国最具成长性新锐企业金奖”(小企业组第一名)
2007年11月,我公司第十项提案被国际电信联盟采纳为国际标准(标准号:ITU-T E.412.1)
2007年10月,“传送网网络管理系统”被评为2007年中关村十大创新技术产品
2007年8月,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二级认证
2007年6月,获“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单项资质(软件开发)”资质认证
2007年5月,孟洛明董事长被评为“海淀区有突出贡献专家”
2007年5月,天元网络董事亓峰被北京市委、北京市人事局联合授予第二十一届北京市“五四奖章”
2007年4月,董事长孟洛明、董事亓峰当选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同时孟总担任该学会通信软件技术委员会
主任,亓峰担任第三届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
2007年4月,获得第十届北京技术市场金桥奖
2007年4月,我公司第九项标准提案被国际电信联盟采纳为国际标准(标准号:O.220)
2007年4月,入选“中关村科技园区百家创新型试点企业”
2007年2月,“线路巡检系统、移动网网络管理系统软件V1.0” 被北京市科委等机构联合认定为2007年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
2007年2月,董事长孟洛明等八人获“‘十五’期间国际电信联盟研究组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06年12月,“传送网网络管理系统软件V2.0”被北京科委、北京发展计划委员会认定为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2006年11月,“传送网网络管理系统”被科技部、商务部、国家质监总局、环保总局联合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2006年9月,“移动通信网综合管理系统”被科技部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2006年12月,董事长孟洛明连任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网络管理与运营支撑技术工作委员会(TC7)主席
2006年12月,天元网络董事亓峰、副总经理林巍获“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荣誉称号
2006年12月,“包交换与电路交换混合网络综合管理体系结构”获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12月,顺利通过CMMI L3评估
2006年11月,入选2006年德勤亚太地区高科技高成长500强暨德勤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
2006年11月,天元网络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11月,获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渣打银行“2006中国最具成长性新锐企业优秀奖”
2006年8月,被信息产业部、科技部授予“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孟总等三人荣登“信息产业科技创新
先进工作者”光荣榜
2006年7月,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2006年6月,被北京市科委认定为北京科技研究开发机构
2006年5月,我公司参加“ITU-T SG4全会暨电信网络管理和运营支撑系统国际研讨会”,我公司第八项标准提案被国际
电信联盟采纳为国际标准(标准号:ITU-T M.3342)
2006年5月, “线路巡检系统V2.0”被北京科委、北京发展计划委员会认定为2005年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2006年2月,“光纤通信传送网SDH网络管理系统”获2005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5年12月,入选2005年度德勤亚太地区“高科技、高成长500强”
2005年12月,“网络管理接口测试系列国际技术标准及行业标准”获得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5年9月,“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管系统”获得中关村十大技术创新产品称号
2005年7月,被科技部、国家开发银行、深圳证券交易所确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首批入选企业
2005年5月,获得中关村科技园区“五年上台阶”海淀园“自主创新明星企业”称号
2005年2月,“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管理系统”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4年,被北京市国税局认定为A级信用企业
2004年12月,“移动网网络管理系统软件”被北京科委、北京发展计划委员会认定为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2004年12月,“中国联通长途传送网综合网管系统”获得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4年10月,我公司第七项标准提案被国际电信联盟采纳为国际标准(标准号:ITU-T Q.838.1)
2004年7月,“移动网网络管理系统” 被科技部、商务部、国家质监总局、环保总局联合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2004年6月,我公司第六项标准提案被国际电信联盟采纳为国际标准(标准号:ITU-T M.3031)
2004年6月,我公司第五项标准提案被国际电信联盟采纳为国际标准(标准号:ITU-T Q.827.1)
2004年3月,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2003年度“守信企业”
2004年2月,“CORBA系统实现一致性声明的需求和指南”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年10月,我公司第四项标准提案被国际电信联盟采纳为国际标准(标准号:ITU-T M.3017)
2003年7月,获Sun Microsystems公司授予的“战略合作奖”,并再次成为Sun公司“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行业合作伙伴”
2003年4月,“综合型SDH传送网网络管理系统”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2002年12月,获得第六届北京技术市场金桥奖三等奖
2002年12月,“CORBA系统实现一致性声明的需求和指南”获得2002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2年7月,“接入网网管系统”被科技部、商务部、国家质监总局、环保总局联合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2002年9月,顺利取得外贸流通进出口经营资格
2002年5月,“综合型SDH传送网网络管理系统”被北京科委、北京发展计划委员会认定为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2002年1月,通过ISO 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
2001年12月,“综合型SDH传送网网络管理系统”被科技部、商务部、国家质监总局、环保总局联合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2001年7月,我公司第三项标准提案被国际电信联盟采纳为国际标准(标准号:ITU-T X.781)
2001年7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授予“海淀园首批信誉企业”称号
2001年8月,“光纤用户接入网网络管理系统”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1年6月,国家信息产业部授予软件企业认定证书
2000年3月,我公司第二项提案被国际电信联盟采纳为国际标准(标准号:ITU-T M.3108.3)
2000年,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授予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优秀新技术企业
2000年8月,“骨干ATM网网络管理系统”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99年3月,我公司第一项标准提案被国际电信联盟采纳为国际标准(标准号:ITU-T M.3208.3)
1999年12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1999年12月,北京市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认证小组授予北京市软件企业证书
1998年8月,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管理委员会授予新技术企业证书

⑵ 中国移动哪一年开始有gprs这项业务的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通信”)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注册资本为518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4000亿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在国内31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目前,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是我国在境外上市公司中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

中国移动通信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以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等著名客户品牌。用户号码段包括“139”、“138”、“137”、“136”、“135”以及“134(0至8号段)”,最新又推出159号段(与3G无关)。

中国移动通信是国内唯一专注移动通信发展的通信运营公司,在我国移动通信大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并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移动通信已建成一个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移动通信网络。网络规模和客户规模列全球第一。截至2004年底,网络已经覆盖全国绝大多数县(市),主要交通干线实现连续覆盖,城市内重点地区基本实现室内覆盖,客户总数超过2亿户,于184个国家和地区的235个运营公司开通了GSM国际漫游业务,与73个国家和地区的51个运营商开通了GPRS国际漫游,国际短信通达106个国家和地区的214家运营商,彩信通达4个国家和地区的14家运营商。

中国移动通信已经成功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了众多国际投资。中国移动通信已连续4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全球500强,最新排名第242位。2004年被中国企业联合会评为“中国企业500强”第五位。上市公司成为连续三年入榜《福布斯》“全球400家A级最佳大公司”的唯一中国企业。

中国移动通信既是一个财务稳健、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盈利性公司,又是一个充满发展潜力、具有发展前景的持续成长性公司。面向未来,中国移动通信确立了“争创世界一流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中国移动通信全力实施“服务与业务领先”的近期战略重点,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新跨越,确保企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2000年大事记

运营机制市场化

打破依据行政区域层层设立管理机构的惯例,组织完善了非上市省(区、市)移动通信公司的省会城市公司撤并工作,使管理层、操作层的界面更加清晰。在原来广东等六省公司上市的基础上,将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山东、广西七省(区、市)移动通信公司资产重组,注入更名的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成功进入国际资本市场。

客户增长规模化

移动电话客户总数以平均每月230万的速度增长,截至2000年底达到6579万户。全年净增移动电话签约客户1403万户,签约客户总数达到5209万户;"神州行"客户达到1370万户,占移动电话客户总数的20.8%

业务发展多样化

在全国各省(区、市)全面开放"神州行"智能网预付业务,"全球通"和"神州行"两大品牌家喻户晓。相继推出了"全球通"IP电话、"全球通"WAP、手机银行、信息点播、奥运点播、聋哑人手机、中国移动联网、虚拟专用网、电子商务等新业务,受到市场欢迎。

企业管理规范化

开展管理创新,建立集团母子公司内部产权纽带关系,实行经营者绩效考核制度,推动以省(区、市)公司为单位的财务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面开展财产和债务惯例,控制财务风险。加大清缴欠费和清理不良资产的力度,核销非上市公司的不良资产。

企业合作扩大

与14 个国家32家运营公司新开办了国际漫游业务,使得与中国移动开通自动漫游业务的国家和地区达到63个,运营公司达到116个。积极与国内其他电信企业展开合作,先后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宇通信等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适应移动互联网市场特点,推出具有共赢效应的"移动梦网创业计划",得到社会广泛响应。

强化网络集中管理,完善网管系统和本地集中操作维护中心的功能,开展大规模的网络优化工作,使网络运行质量稳步提高。2000年,GSM移动通信网长途来话接通率达到61.14%。无线接通率达到99.06%,话音接通率达到60.09%,掉话率为1.25%,基本消灭了超忙小区。

加强工程建设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640亿元,净增GSM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4000万户,总容量达到11020万户(其中GSM网9864万户);净增信道100万个,总数达到312万个;净增基站15426个,总数达到59973个。完成全国移动智能网二期工程,启动中国移动互联网试验网工程和骨干网一起工程建设,中国移动互联网投入商用。进一步完善支撑服务网,各省(区、市)计费业务中心建成投产,形成全国两级计费管理的体系结构。

截至2000年底,全部从业人员为111824人,其中在岗职工89518人,比上年减少6665人。通信企业劳动生产率(不含两费的通信业务收入)达到128.6万元/人*,比上年增长53.7%*。有16人获得行业教授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3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31个集体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绝大多数企业被评为当地文明单位。

2001年大事记

1月19日,中国移动通信与全国华联集团北京华联综合超市有限公司签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合作的框架协议。

2月20日,在法国嘎纳举行的第六届全球GSM年会上,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李默芳总工程师荣获“GSM联盟突出贡献奖”。

自2月21日零时起,经报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中国移动通信对原有的国内、国际及港澳台长途电话资费进行结构性调整。

3月1日,由重庆移动通信公司员工组成的代表队,在全国电信条例只是大赛决赛中荣获冠军。

自3月21日开始,经报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中国移动通信在全国陆续推出“全球通”移动电话“套餐”资费。

4月20日,张晨霜同志被任命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并兼任集团公司纪检组组长。 5月28日至29日,由中国移动通信主办的第五届中国GSM年会在京召开。

6月10日,中国移动通信网站全面改版。

6月30日,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中国移动通信停止模拟移动电话网客户的国际、国内长话和漫游业务。

7月1日,遵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中国移动通信取消移动电话入网费和附加费。

7月9日,中国移动通信GPRS投入试商用。

7月10日,中国移动通信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全球500强。

8月10日,中国移动通信被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组委会授予“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唯一指定移动通信运营商”称号。

9月14日,中国移动通信广州国际局实现了顺利割接入网,这标志着中国移动通信第一个国际通信出入口局正式开通。

11月1日,中国移动通信启动“全国网络质量会战活动”。

11月7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京落幕。全国31个省(区、市)移动企业的150名代表出席了工会。

11月14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与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签订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与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电信网间互联及结算协议》。

11月2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第一亿客户代表在北京产生,标志着中国移动通信已成为全球客户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

12月21日,中国移动通信宣布,支持领先移动运营商和终端制造商发起的开放移动架构计划。

12月31日,中国移动通信关闭模拟移动电话网,停止经营模拟移动电话业务。

2002年大事记

1月至2月,中国移动通信作为首批五个国有骨干企业参展单位之一,参加了中央企业工委举办的以“落实三个代表,加快国企发展”为主题的展览。 期间,国务院总理朱基、副总理吴邦国、国务委员王忠禹在中央企业工委副书记郑斯林的陪同下,参观了中国移动通信的展台。

1月22至24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工作会议召开,明确提出在今后两三年内实施“服务与业务领先”的近期战略重点。

1月23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与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双方将全面开展合作。这是通信与民航开展跨行业合作的首次尝试。

3月5日,中国移动通信与韩国KTF公司在京正式签署了GSM-CDMA自动漫游双边协议。中国移动通信率先实现了GSM-CDMA两种制式之间的自动漫游。

4月27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劳动模范表彰大会隆重召开,来自各级移动企业的90名劳模被授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4月29日,中国移动通信成为2002年韩日世界杯“中国之队唯一移动通信服务商”。

5月17日,GPRS业务正式投入商用。

5月20日,中国移动通信赴韩服务小组到达韩国,为韩日足球世界杯期间赴韩的中国移动通信客户提供GSM-CDMA原号漫游服务。这是中国移动通信首次跨出国门提供现场移动通信服务。

7月1日,中国移动通信推出“计费月改自然月”和“天天能交费”两项客户服务措施。

7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移动通信主办的第六届中国GSM年会在京举行。

8月1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9月26日,中国移动通信派出服务组飞赴韩国釜山,为在第14届亚运会期间前往韩国的全球通客户提供GSM-CDMA韩国原号自动漫游服务。

10月1日,彩信(MMS)业务正式商用。

11月18日,中国移动通信与美国AT&T Wireless公司联合宣布,两公司GPRS国际漫游业务正式开通。

2月16日,中国移动通信与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就规范移动梦网音乐著作权使用授权一事正式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并出台了针对音乐著作权相关移动业务的管理办法。

12月18日,中国移动通信和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与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框架协议》。

⑶ 如何选择网管平台

通常,在选择网管软件时思想框架应该有下面几点:总结并详细列出网管人员的日常工作;每一工作的执行人员的知识经验要求和时间投入;每一工作的执行 效果;每一工作的支持软件工具能带来的效果:;减少了多少网管人员的时间投入;降低了多少网管人员的知识经验要求;完成了多少网管人员手工不能实现的功 能,这些功能的价值;每一工作的支持软件工具的整体成本(TCO);资金投入,知识经验要求,培训学习时间,使用时间。
另外,要注意同类网管软件的通性。网管软件的目的无非是帮助网管人员更高效更低成本地完成日常工作。在同类型网管软件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通性的,这些通性指的便是它们的主要功能。
网管工具的五大基本标准
一、 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需要其实这个标准是所有工具的评估标准。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在这里把它提出来呢?这是因为信息系统这类工具和其他工具有不同之处,信息系统工具 的科技含量比较高,如果在进行信息系统研发的时候没有注意到易用性方面的问题,就很容易造成一种复杂到另一种复杂的过渡。这样一来,使用信息系统工具来提 高工作效率的初始目标便没有实现。所以,在选择网管工具的时候,产品的易用性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国内较为易用的网络管理系统如:聚生网管、网络掌门人等 等。
二、 注重与业务系统的整合
网管软件不应该仅停留在设备管理层面,它应该能进一步深入的对服务器和应用系统进行监测和管理。目前很多网管软件仅仅是帮助网管员对网络中的各个设 备进行监控,却忽视了对网络流量的深度监测,比如:局域网大量的带宽占用究竟是何种业务的数据流;还是纯粹的无用的信息流。这样一来,网管软件的很多功能 便被浪费了。如果网管软件能够像聚生网管系统能够让管理员清晰地掌控网络行为的具体数据流是什么,并且从根本上对无用的数据流进行完全的控制,这样可以极 大地降低网络资源的浪费。
三、 采用B/S架构和非代理模式
成熟的网管软件一般采用友好的使用界面,这样就可以远程协同维护和管理,实现分布式大规模网络的集中层级管理。现在非常流行的一类网管软件,它采用 非代理模式,这样就避免了传统的“Agent”模式的繁琐和重复性劳动,而且便于实施和后期维护,极大地节省了工作时间和工作繁杂度。简单的例子,通过非 代理模式,您就再也不用从一楼爬到五楼去更改监测内容了,更不用为了更改某些设置在城市内穿梭或在城市间飞行了。如目前流行的聚生网管系统支持网桥模式、 网关模式、旁路模式、监视模式、主动引导模式等等,可以迅速地在企业部署,而不需要在客户端安装任何软件,也不需要对网络环境做任何调整。
四、 实现应用监测和拓扑图展示
网管软件必须做到对网络中每个关键应用的监测和管理。这样,管理人员可以迅速对其应用系统、服务器或设备进行定位,检测各关键应用、业务系统、办公 系统、财务系统等运行是否正常。先进的网管软件还能提供美观的网络应用拓扑图,对应用系统的流程进行逐步监测,当系统异常时,通过颜色变化及时定位和提示 应用系统故障。
五、 主动式的网络管理
目前,对网管系统的需求最为强烈的用户一般都是网络规模比较大或者核心业务建立在网络上的企业,一旦网络出现了故障,对他们的影响和损失是非常大 的。所以,网管系统如果仅仅达到了“出现问题后及时发现并通知网管员”的程度是远远不够的,这种被动式的管理必然会被淘汰,而主动式的网络管理式网管系统 的发展方。好的足球裁判在绿茵场场上的表象可以让球迷忽视了他的存在,同样,好的网管系统因该让网管员忘记了这套系统在网络中的管理。
一款好的网管软件应该具有操作简便、全面监测网络中各种应用及其他设备、良好的开放式接口等特性,能够自动恢复各种标准及非标准故障、极大的降低网 管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使得IT投资的效用最大化。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性价比方面的非技术特点,这里就不赘述了。当然,用户的需求还是第一位的, 所以功能非常强大且符合标准的产品,对用户来说也许并不是好的产品,用户在选择网管系统的时候还是应该先对自身的需求做好定位。

⑷ 中国移动通信网管中心是干什么的工资和网络建设维护的相差有多大吗

网管中心负责通信设备故障的发现和派单,核心网设备的维护。而网络建设维护负责故障处理和其他现场工作。

⑸ 网管进阶必读篇:交换机使用的相关答疑解惑

解惑:无法为交换机分配IP地址

对于那些可以支持网络管理的交换机来说,生产厂家通常都为它们设置了默认的IP地址,日后我们可以使用TELNET命令或Web窗口对其进行远程管理与维护;可是也有一部分支持网络管理的交换机,它们在缺省状态下并没有被分配IP地址,面对这种类型的交换机,我们该如何为它们分配合适IP地址,以便日后方便进行远程管理与维护呢?其实,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计算机系统自带的串口为交换机分配合适的IP地址,下面就是具体的实施步骤:

首先使用交换机随机配备的一条串口线缆将交换机与本地计算机连接起来,在连接时我们可以先把串口线缆的一端直接插入到交换机背面的“Console”端口中,并要注意拧好固定螺钉,以确保线路连接牢靠,然后将串口线缆的另一外一个端口插入到本地计算机的串行端口中,并且需要记下线缆是插在COM1端口中还是COM2端口中;

在完成好物理线路的连接操作后,分别启动交换机系统和本地计算机系统,然后检查本地计算机系统中是否存在“超级终端”程序,要是没有发现的话,我们可以通过“添加/删除程序”来自行安装好该程序组件;

之后依次单击“开始”/“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命令,随后系统会弹出一个“超级终端”新建向导窗口,该向导在缺省状态下会认为超级终端是通过Modem连接的,并为要求我们输入连接的区号,我们可以任意输入一个就可以了。倘若本地计算机中没有连接Modem设备,那么向导窗口弹出“在连接之前必须安装调制解调器,现在就安装吗?”之类的提示时,我们只要点击“否”按钮就可以了;

用旧电脑轻松架设无线网络打印服务器

在工作中,单位需要打印的文件还是不少的,可是笔记本电脑连接一个打印机确实不方便,这样使用笔记本的同事们只有使用闪存将文件拷贝到打印室或办公室的台式电脑上去打印了,时间久了文件拷来拷去的确实有些麻烦,于是很多同事想将打印机设置一个共享打印,后来通过单位的无线网络在自己的电脑上实现共享打印了。

为了方便同事们远程打印,我在单位中架设了无线网络打印服务器,这样同事在任何一台电脑上都能将需要打印的文件通过打印服务器进行打印,并且我们还可以通过网页的方式对打印服务器进行远程管理。

网络打印与共享打印的区别

早期的共享打印方式是由网络上的某一台电脑连接上打印机,并且设置为共享模式,其他电脑要共享这台打印机,并且通过共享的方式进行连接,这样才能实现打印共享。如果使用共享打印机的用户多了,连接打印机的那台计算机就会难堪重负,管理起来有些麻烦。

网络打印机是基于Internet的网络打印,打印机已不再是一个外设,而是作为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存在,网络打印机通过网线插槽直接连接网络,通过Web的方式进行远程管理,能够以网络的速度实现高速打印输出。

打印服务器的架设

网络打印需要一台带有网络打印服务器的打印机,但是这么一台打印机的价格不便宜。为了节约成本,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我将单位的一台旧电脑虚拟成一台打印服务器,这样同事们在单位局域网内也可以轻松实现网络打印了。

首先确保该电脑安装好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并能保证正常连接到单位局域网内,随后将打印机连接到该电脑上,打开“管理您的服务器组件,在“打印机服务器中单击“添加打印机(图1),随后按照提示来添加我们需要安装的打印机并安装好打印机的驱动程序。

随后在“控制面板→“打印机和传真对话框中用右键单击该打印机图标,选择“属性命令。在打开的打印机属性对话框中将该打印机设置为共享模式,并输入一个共享名称(图2)。

随后我们还需要在同事操作的电脑上安装好该打印机的驱动程序,安装时在该电脑上打开网上邻居,找到安装好打印机的电脑,此时看到我们安装好的共享打印机名称,单击右键,选择连接,这时系统提示将会在本机上安装一个打印驱动程序,选“是就可以安装网络打印机的驱动了。

设置Web管理

打印机设置完成后,为了实现网络打印我们还需要通过IIS进行发布。启动系统自带IIS程序,首先我们为网络打印机创建一个虚拟目录。

提示:在Windows XP系统中IIS组件默认情况下没有安装,如果我们的系统中没有该组件我们首先在“添加/删除程序中将其安装。

创建时,在IIS列表中,用右键单击默认的Web站点,依次单击“新建→“虚拟目录,随后打开创建向导对话框。在该向导中我们可以按照提示设置一个虚拟目录的别名,如“Print,将目录指向打印机驱动的安装目录,并将“访问权限设置为“读取、“运行脚本。虚拟目录创建后,打开该站点目录的“属性对话框,在“文档对话框中勾选“启用默认文档复选框。随后单击右侧的“添加按钮,添加一个默认文档名,如惠普打印机默认文档为“Ipp_0001.asp。随后单击“确定按钮。

你需要对目标打印机进行远程管理时,在局域网任意一台电脑上运行其中的IE浏览器程序,输入网络打印机的URL地址“http://打印服务器IP地址/print即可打开网络打印机的管理页面了。单击“暂停或“恢复超级链接时,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好打印机的输出操作,要是想取消打印机正在执行的所有任务时,就可以单击“取消所有文档超级链接。这样就像操作自己电脑上的打印机一样方便。

如何实现公网IP地址让多台电脑共享上网

问:我们单位用的是政务网,网通公司接过一个路由器来,每台电脑设置一下IP地址就能上网了,可是现在IP地址不够用了,请问有什么方法可以实现用一个IP地址、一个交换机,使多台电脑都能同时上网?

答:光有这些还不够,还需要在接入公网IP的电脑上插一块网卡,使之成为双网卡电脑。其中一块网卡接入网通提供的政务网,另一块网卡接入你找的交换机。

再在这个电脑安装代理软件,或者网关防火墙,都可以,比如代理软件有CCProxy,网关防火墙如WinRouter等,具体设置方法请参考所使用的代理软件或网关防火墙软件的说明文件。

网络管理与网管软件相关问题解读

网络是新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信息传递、办公、营销、服务、交流、娱乐等各种活动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网络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质量。在计算机网络的质量体系中,网络管理是其中一个关键环节,正如一个管家对于大家庭生活的重要,网络管理的质量也会直接影响网络的运行质量。那么,怎样给自己的网络选择合适的网络管理系统和网络管理软件呢?

网络管理

当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特点是规模不断扩大,复杂性不断增加,异构性越来越高。一个网络往往由若干个大大小小的子网组成,集成了多种网络系统(NOS)平台,并且包括了不同厂家、公司的网络设备和通信设备等。同时,网络中还有许多网络软件提供各种服务。随着用户对网络性能要求的提高,如果没有一个高效的管理系统对网络系统进行管理,那么就很难保证向用户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

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技术,网络管理对网络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并已成为现代信息网络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实际上,网络管理并不是一个什么新概念。从广义上讲,任何一个系统都需要管理,只是根据系统的大小、复杂性的高低,管理在整个系统中的重要性也就有重有轻。网络也是一个系统。追溯到19世纪末的电信网络,就已经有了自己相应的管理“系统,这就是整个电话网络系统的管理员,尽管他能管理的内容非常有限。而计算机网络的管理可以说伴随着1969年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ARPANET的产生便产生了,当时,ARPANET就有一个相应的管理系统。随后的一些网络结构,如IBM的SNA、DEC的DNA、SUN的AppleTalk等,也都有相应的管理系统。不过,虽然网络管理很早就有,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因为当时的网络一是规模较小,二来复杂性不高,一个简单的网络管理系统就可以满足网络正常管理的需要,因而对其研究较少。但随着网络的发展,规模逐渐增大,复杂性增加,以前的网络管理技术已不能适应网络的迅速发展。

网络系统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网络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方面使得网络的维护成为网络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例如排除网络故障更加困难、维护成本上升等;另一方面,如何提高网络性能也成为网络系统应用的主要问题。虽然可以通过增强或改善网络的静态措施来提高网络的性能,比如增强网络服务器的处理能力、采用网络交换等新技术来拓宽网络的带宽等,但是网络运行过程中负载平衡等动态措施也是提高网络性能的重要方面。通过静态或动态措施提高的网络性能分别称为网络的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而网络的动态性能的提高是通过网络管理系统即“网管系统来加以解决的。

一般说来,网络管理就是通过某种方式对网络状态进行调整,使网络能正常、高效地运行。其目的很明确,就是使网络中的各种资源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能及时作出报告和处理,并协调、保持网络的高效运行等。一般而言,网络管理有五大功能,它们是:网络的失效管理、网络的配置管理、网络的性能管理、网络的安全管理、网络的计费管理。这五大功能包括了保证一个网络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功能。

现代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主要由四个要素组成:若干被管的代理(Managed Agents);至少一个网络管理器(Network Manager);一种公共网络管理协议(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一种或多种管理信息库(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其中网络管理协议是最重要的部分,它定义了网络管理器与被管代理间的通信方法,规定了管理信息库的存储结构、信息库中关键字的含义以及各种事件的处理方法。目前有影响的网络管理协议是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和CMIS/CMIP(the 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Protocol)。它们代表了目前两大网络管理解决方案。其中,SNMP流传最广,应用最多,获得支持也最广泛,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详见技术部分)。

网管软件

网络管理的需求决定网管系统的组成和规模,任何网管系统无论其规模大小,基本上都是由支持网管协议的网管软件平台、网管支撑软件、网管工作平台和支撑网管协议的网络设备组成。其中网管软件平台提供网络系统的配置、故障、性能及网络用户分布方面的基本管理,也就是说,网络管理的各种功能最终会体现在网管软件的各种功能的实现上,软件是网管系统的“灵魂,是网管系统的核心。

网管软件的功能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体系结构、核心服务和应用程序。

首先,从基本的框架体系方面,网管软件需要提供一种通用的、开放的、可扩展的框架体系。为了向用户提供最大的选择范围,网管软件应该支持通用平台,如既支持Unix操作系统,又支持Windows NT操作系统。网管软件既可以是分布式的体系结构,也可以是集中式的体系结构,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集中管理子网和分布式管理主网相结合的方式。同时,网管软件是在基于开放标准的框架的基础上设计的,它应该支持现有的协议和技术的升级。开放的网络管理软件可以支持基于标准的网络管理协议,如SNMP和CMIP,也必须能支持TCP/IP协议族及其它的一些专用网络协议。

网管软件应该能够提供一些核心的服务来满足网络管理的部分要求。核心服务是一个网络管理软件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大多数的企业网络管理系统都用到这些服务。各厂商往往通过提供重要的核心服务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他们通过改进底层系统来补充核心服务,也可以通过增加可选组件对网管软件的功能进行扩充。核心服务的内容很多,包括网络搜索、查错和纠错、支持大量设备、友好操作界面、报告工具、警报通知和处理、配置管理等等。

此外,为了实现特定的事务处理和结构支持,网管软件中有必要加入一些有价值的应用程序,以扩展网管软件的基本功能。这些应用程序可由第三方供应商提供,网管软件集成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网络管理系统的核心服务和厂商产品的功能。常见网管软件中的应用程序主要有:高级警报处理、网络仿真、策略管理和故障标记等。

由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体系结构、核心服务和应用程序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体系结构提供一个系统平台,一个多种资源有机联系的场所;核心服务提供最基本、最重要的`服务,就象生活中维持人正常生存的部分;应用程序满足具体的、个性化的需求,有如生活中不同人的不同习惯和爱好。

Cisco交换机配置注意事项

现在绝大数的思科交换机用户对Cisco交换机配置方法还不是很清楚,本文就向大家说明一下关于Cisco交换机配置的具体配置和方法,希望看完本文您可以轻轻松松的对Cisco交换机配置有所了解。

一般有两种方法:

1、控制台端口(Console):可以直接对交换机进行Cisco交换机配置。

2、远程登录(Telnet):通过TELNET程序对已经设置了IP的交换机进行远程配置,一般等控制台端口配置好交换机的IP后才可以进行。除了以上的两种方法外,其实还有两种方法:

1、WEB的配置方式,此方法只能是Cisco交换机配置的一般设置。

2、硬件自带的应用程序,专用的程序,一般很少用。

建立控制台连接到交换机,一般交换机自带一根Console线,一端连接到交换机的Comsole口,一端连接到电脑的串行口。打开超级终端,一般就可以连接到交换机。具体的参数设置如下,这样就可以连接到交换机了。

连接到交换机后,如果是第一次启动会要执行初始化操作,一般是设置交换机的名称,密码等一般的信息。由于交换机已经初始化,如果要进行初始化操作,那就要进入特权EXEC模式。

在命令提示符号下输入:setup,就会启动初始化操作。刚才讲到了特权EXEC模式,这理就要讲一下觉换机的几种模式,不同的模式可以执行不同的操作命令,首先来说两种基本的模式。

一般为了安全考虑,CISCO将操作会话分为两个不同的访问级别:用户EXEC级别和特权EXEC级别。用户EXEC级别只能使用有限的命令,且交换机显示Switch>提示符,不能进行Cisco交换机配置。看例子,处于用户EXEC级别下的状态:AITG_FrontekCoreSW>。

智能三层交换机的过滤策略综合说明

三层交换机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三层交换机的智能流处理技术。电脑网络的普及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正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思维与生活方式。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更多地关心迈入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之后人们将如何利用电脑,如何利用网络为人类自身营造更大的生活空间。

一、高带宽带来的新课题

在现代的数据通信领域,人们的思维跳跃速度已经无法跟上网络带宽的增长速度,而通信设备的网络承载容量是由不断增长的数据流量处理需求和基于解决并发的数据流的处理能力来推动的。随着网络带宽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网络数据处理方法和对于数据流的分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容量数据流的吞吐需要。在这里,能够处理二、三、四层网络数据的快速ASIC技术将能够满足网络高带宽、高吞吐量的需求。然而,在大容量、高带宽的环境下,如果应用不加约束,那么网络中的数据流将会像脱缰的野马、破堤的洪水,一发而不可收。因此,如何对数据流进行管理和分配是宽带模式下的一个新课题。

在网络数据的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数据流的分配效率问题和数据流分配后其数据包的稳定性问题。这两个问题是困扰宽带业务数据流QoS保证的盲点。人们常常被宽带模式下数据包的高传送速度遮住双眼,将数据流的分配效率与稳定性遗忘,使宽带网络的利用效率降低、传输成本增加,使宽带变成了“空中楼阁,使高传送速度变成了“海市蜃楼。

根据以上问题的特点,基于三层交换机的流处理方式利用了ASIC的硬件多层交换技术实现分层的数据包处理。首先是对数据流的分类,然后对不同的流赋予不同的优先级别,在不损失数据交换性能的情况下更高效地处理网络数据,保证关键数据的优先传送。也就是说这种ASIC的集成处理技术为数据包提供了一个集成的快速的处理平台,让数据包在ASIC芯片中完成整个路由甚至是访问策略处理的全过程。

传统的IP转发都是通过软件实现的,单纯而简单的软件转发效率相对于现代的宽带数据交换模式无疑是“杯水车薪。所以,高效的交换和流分类能力必然要基于缓存的IP交换。与二层交换不同,三层交换需要CPU加以干预,CPU的主要任务包括:运行RIP、OSPF等路由协议产生路由表;运行ARP协议解析IP地址;设置缓存的IP转发表项。

作为基础网络的IP网络正在演化成为一个多业务网络。因此,网络设备必须为不同的策略提供一个数据操作的平台,在港湾千兆三层交换机的智能架构中,每一个数据包都能通过一个快速过滤引擎保证数据的按策略处理。

二、智能三层交换机的过滤策略

智能交换架构中的过滤策略采用分析数据帧前80个字节的方法,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制定灵活的策略,提供相应的智能服务,一般来讲,主要的过滤策略包括以下几点。

物理端口:主要解决固定端口用户的过滤。

二层策略:主要解决包的二层特征的过滤,可以根据用户的MAC地址信息,也可以根据VLAN信息等等。

三层策略: 主要解决包的三层特征的过滤,既可以根据用户的源IP地址,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访问的目的IP地址。既可以根据用户的源IP子网,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访问的目的IP子网,还可以将源和目的IP信息结合使用。

应用策略: 主要解决三层以上策略的实现,可以根据TCP或UDP的端口号,同时也可以根据应用数据内部的相关特征,比如DNS数据包的域名等信息。

根据数据包的多层信息进行深入分析,能够识别数据流以什么方式建立连接、在建立信令的通道中IP包的流向和IP包所承载的数据类型。通过对照流分类表能够清楚地了解该数据流的准确信息,从而精确地对该数据流进行策略选择,使数据流能够在一个良性的环境中得以顺利交换。

三、智能三层交换机的智能服务

以港湾网络公司的千兆三层交换机为例,它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可以提供的主要智能服务包括以下几点。支持包的丢弃和转发: 在实际网络应用中,可以让用户得到有选择的服务,比如根据目的站点的IP地址丢弃包,从而限制用户访问某些站点。支持包的输出端口的重定向: 在实际网络应用中可以实现流量工程。支持网络二层802.1p的优先级业务传送: 可以根据缴费的不同,分别实现不同级别的金、银、铜牌服务,尽量保证高优先级用户的服务。支持网络三层DiffServ 服务: 提供包的优先级标记和优先级区分处理。

以上智能服务可以解决网络数据流在传输中的分配效率和稳定性问题,网络的物理介质是多种网络数据流的承载体,而该承载体上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破碎或超长的包,或是非重要业务的数据包大量占用网络带宽。将数据包有选择地抛弃并有选择地进行优先级控制不但可以解决网络的传输效率问题,还可以保证重要应用的服务质量。

⑹ 网络管理系统的系统特点

全自动拓扑发现技术
自动搜索网络、发现网络节点,包括:网络设备回、服务器答、非网管设备的发现、PC主机等,并基于网络的二层连接关系构建物理拓扑。
故障智能预测与分析
通过实时的网络运行监测,系统可智能分析和预测潜在故障,并根据告警程度的不同发送警报。
支持分布式管理
支持多用户,多角色,IT运维人员,决策人员,不同角色有不同权限,不同区域级别也有不同权限。
多维度监控
支持从路由、设备、终端、流量、故障等方面多角度、细颗粒度地监控、管理整个IT网络。
配置变更告警及比对
对用户端交换机定期进行配置备份并支持配置检查工作,可根据配置模板自动进行配置比对,并以告警方式提供报告。
支持多操作平台
支持包括Windows、Linux、Solaris等主流操作平台。

⑺ 网管进阶必读的交换机使用答疑解惑参考

网管进阶必读:交换机使用答疑解惑

交换机作为局域网系统的传输“枢纽”,它的运行性能以及可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局域网的整体性能。事实上,局域网中频繁发生的一些不正常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就是由于交换机方面的因素引起的;为了尽可能地提高局域网整体运行性能,我们有必要对交换机的一些常见故障现象学会排除,以便让交换机始终能够高效地运行,从而促进局域网整体运行性能的提高!

解惑1:端口之间无法Ping通

局域网中有几台工作站通过交换机连接在一个相同的子网内,按照常规来说,只要每台工作站的网络参数设置正确,并且网络线缆处于连通状态的话,那么相同子网中的工作站应该能够相互Ping通,可事实上我们有时会遇到连接到同一交换机中的工作站无法互相Ping通的现象,面对这种现象我们究竟该如何进行应对呢?

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硬件因素,也可能是设置因素。如果是由硬件因素引起的话,我们可以通过人眼观察法来确认相关的网络设备工作状态是否正常,观察的主要对象包括工作站与交换机之间的线缆连接是否稳定可靠,是否存在明显的断线或短路现象,交换机控制面板中的相关信号灯状态是否正常,交换机端口或其他配件是否工作正常等;要是交换机的端口发生损坏,或者交换机控制面板中的相关信号灯状态不正常的话,那连接到该交换机中的工作站无法相互Ping通的现象就是由交换机自身引起的,此时我们必须重新更换新的交换机或者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维修,才能解决连接到同一交换机中的工作站无法相互Ping通的现象。

要是交换机自身工作状态正常,网络连接通道也处于正常通信状态,那么连接到同一交换机中的工作站无法相互Ping通的现象很有可能是网络管理人员人为设置不当引起的;此时我们必须先仔细检查一下交换机的IP地址是否设置正确,要是交换机的IP地址和其他工作站或网络设备的IP地址不处于同一网段的话,那我们必须重新为其分配一个和其他工作站处于同一子网的IP地址;在排除了IP地址因素后,我们还需要检查一下交换机是否启用了VLAN设置,因为交换机一旦设置了不同的VLAN时,连接到交换机不同端口中的工作站可能并处于相同的子网,这样它们自然也就无法相互Ping通了,所以我们只有将设置好的VLAN取消掉,才能解决连接到同一交换机中的工作站无法相互Ping通的现象。

交换机配置- 使用channel方式封装子接口

该方式下, 首先将L2与L3的内部接口作成以太通道,然后,在L3上创建一个虚拟的通道接口,在该接口下开子接口为各个VLAN提供三层路由功能。

在广西城域网工程中,所有的4006交换机都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关于以太通道的介绍见上文。

配置步骤:(以下假设L3模去是插在第二槽上,且使用缺省的channel协议)

① L2:set port channel mod/ports 配置GE端口。

Cat4000> (enable) set port channel 2/1-2 mode on;;;;

Ports 2/1-2 channel mode set to on.

Cat4000> (enable)

②指定同一channel的端口为相同VLAN。

Cat4000> (enable) set vlan 1 2/1-2;;;<---端口2/1-2必须属于同一VLAN

VLAN;;Mod/Ports

1;;;;;2/1-4,2/6-48

;;;;;;3/1-6

Cat4000> (enable)

③用 set trunk mod_num/port_num 打开Trunk功能并且指定封装类型

Cat4000> (enable) set trunk 2/1 on dot1Q 1-10 <----只需要在其中一个端口指定trunk即可

Port(s) 2/1 trunk mode set to on

Port(s) 2/1 trunk type set to dot1Q 1-10

Cat4000> (enable)

④利用 session mod_num 进入L3模块

Cat4000> (enable) session 2

Trying Router...

Connected to Router.

Escape character is Q^]'.

router>

⑤创建 EtherChannel (portchannel)接口,接口范围为1 到 64:

router(config)# interface port-channel channel_number

⑥将GE3和GE4端口绑到portchannel上。

router(config)# interface g3

router(config-if)# channel-group channel_number

router(config-if)# exit

router(config)# interface g4

router(config-if)# channel-group channel_number

router(config-if)# exit

⑦创建子接口和封装VLAN。

router(config)# interface port-channel channel_number.vlan_id

router(config-subif)# encapsulation dot1Q vlan_id

router(config-subif)# ip address ip_address subnet_mask

router(config-subif)# exit

重复以上步骤直到将所有的VLAN都封装完毕。

⑧ 利用 native要害字封装一个本地VLAN的子接口。需要为Trunk干道来产生一个本地VLAN子接口。注重,该native要求与L2的native vlan号相同

router(config)# interface port-channel channel_number.vlan_id

router(config-subif)# encapsulation dot1Q vlan_id native

<-------native指明此接口为本地VLAN接口

router(config-subif)# ip address ip_address subnet_mask

router(config-subif)# exit

以下是该方式的一个完整示例:

L2:(采用PAgP协议)

Set vlan 1 2/1-2

set port channel 2/1-2 mode on

set trunk 2/1;;on dot1q 1-1005

set trunk 2/2;;on dot1q 1-1005

L3:

version 12.0

no service pad

service timestamps debug datetime msec localtime show-timezone

service timestamps log datetime msec localtime show-timezone

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

hostname M-4006R-NN

boot system flash bootflash:cat4232-in-mz.120-18.W5.22b.bin

enable secret 5

interface Loopback0

ip address

no ip directed-broadcast

interface Port-channel1

no ip address

no ip directed-broadcast

hold-queue 300 in

interface Port-channel1.1

description manage-vlan

encapsulation dot1Q 1 native

no ip directed-broadcast

interface Port-channel1.2

description local Management

encapsulation dot1Q 2

no ip directed-broadcast

interface Port-channel1.76

description uplink to

encapsulation dot1Q 76

ip address XXXX

no ip directed-broadcast

interface Port-channel1.201

description PPPoE test 2002.8.1

encapsulation dot1Q 201

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

no ip directed-broadcast

interface FastEthernet1

no ip address

no ip directed-broadcast

shutdown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

no ip address

no ip directed-broadcast

shutdown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2

no ip address

no ip directed-broadcast

shutdown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3

no ip address

no ip directed-broadcast

no negotiation auto

channel-group 1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4

no ip address

no ip directed-broadcast

no negotiation auto

channel-group 1

ip classless

ip route 0.0.0.0 0.0.0.0

end

通过串口连接设置来管理交换机

交换机是校园网系统的交通枢纽,其管理特性决定了校园网的整体性能。有些可网管交换机并没有默认的IP地址,所以初始配置时不能通过Telnet、Web 来管理。这时,我们就需要通过串口来管理交换机。;

下面,我们就来演练一下如何用串口管理交换机。

一、连接交换机和PC

首先,需要先把PC和交换机连接在一起,这样才能进行管理。可网管型交换机都附带一条串口电缆,供网管员进行本地管理。先把串口电缆的一端插在交换机背面的Console口上,同时拧好螺钉,防止接触不良。串口线的另一端插在普通PC的串口上,此时要记住电缆插在COM1还是COM2口上,以后设置会用得着。

二、设置“超级终端

连接好后,接通交换机和电脑电源并开机。Windows 98/Me/2000都提供“超级终端服务,如果没有可以在“添加/删除程序中的“通讯组内添加。你也可以使用其他符合VTY100(终端的一种标准,现在很少见)标准的终端模拟程序。

在第一次运行“超级终端时,系统默认为通过Modem连接,会要求用户输入连接的区号,随便输入一个即可。如果你的电脑中没有安装Modem,则会提示“在连接之前必须安装调制解调器,现在就安装吗?,这里点击[否]按钮。

程序运行之后会提示你建立一个新的连接名称,我们在这里输入“Switch。点击[确定]按钮后,会出现一个窗口,要求用户选择连接时使用哪一个端口。这里一定要注意,应该选择你连接的PC串口的序号。如果不太清楚,可以用“串口1和“串口2分别试试。

串口号后,点击[确定]按钮,会出现一个COM口属性的窗口,里面有波特率、数据位、奇偶检、停止位、流量控制等参数设置。这么多参数,如何设置呢?其实不要紧,只要点击一下[还原默认值]按钮,就会调用最保守的参数设置。默认参数在大多数的连接状况下都能适用,这样用户就不必再花费时间研究这些参数了。

设定好连接参数后,程序就会自动执行连接交换机的命令。咦!界面怎么一片空白?不要急,按一下回车键,交换机管理主界面的庐山真面目终于出现了。

从现在开始,你就得忘记鼠标的存在,所有的控制都要通过键盘来实现。不过操作非常简单:用回车键执行命令,用“Tab键或箭头键在选项中移动,用空格键或键盘字母键、数字键改变某项参数。登录操作系统之前,用户需要输入管理员用户名和密码。大多数设备管理员的默认用户名都以“Admin、“Super等有意义的英文单词命名。有的交换机有初始口令,有的则没有,只要仔细查看交换机使用手册就可以了解这些信息。

交换机的配置是一项技巧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工作,只有在平时认真总结,才能对交换机进行有效管理,使校园网畅通运行,为学校用户的信息传递提供最可靠的服务。

网络管理与网管软件相关问题解读

网络是新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信息传递、办公、营销、服务、交流、娱乐等各种活动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网络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质量。在计算机网络的质量体系中,网络管理是其中一个关键环节,正如一个管家对于大家庭生活的重要,网络管理的质量也会直接影响网络的运行质量。那么,怎样给自己的网络选择合适的网络管理系统和网络管理软件呢?

网络管理

当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特点是规模不断扩大,复杂性不断增加,异构性越来越高。一个网络往往由若干个大大小小的子网组成,集成了多种网络系统(NOS)平台,并且包括了不同厂家、公司的网络设备和通信设备等。同时,网络中还有许多网络软件提供各种服务。随着用户对网络性能要求的提高,如果没有一个高效的管理系统对网络系统进行管理,那么就很难保证向用户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

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技术,网络管理对网络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并已成为现代信息网络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实际上,网络管理并不是一个什么新概念。从广义上讲,任何一个系统都需要管理,只是根据系统的大小、复杂性的高低,管理在整个系统中的重要性也就有重有轻。网络也是一个系统。追溯到19世纪末的电信网络,就已经有了自己相应的管理“系统,这就是整个电话网络系统的管理员,尽管他能管理的内容非常有限。而计算机网络的管理可以说伴随着1969年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ARPANET的产生便产生了,当时,ARPANET就有一个相应的管理系统。随后的一些网络结构,如IBM的SNA、DEC的DNA、SUN的AppleTalk等,也都有相应的管理系统。不过,虽然网络管理很早就有,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因为当时的网络一是规模较小,二来复杂性不高,一个简单的网络管理系统就可以满足网络正常管理的需要,因而对其研究较少。但随着网络的发展,规模逐渐增大,复杂性增加,以前的网络管理技术已不能适应网络的迅速发展。

网络系统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网络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方面使得网络的维护成为网络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例如排除网络故障更加困难、维护成本上升等;另一方面,如何提高网络性能也成为网络系统应用的主要问题。虽然可以通过增强或改善网络的静态措施来提高网络的性能,比如增强网络服务器的处理能力、采用网络交换等新技术来拓宽网络的带宽等,但是网络运行过程中负载平衡等动态措施也是提高网络性能的重要方面。通过静态或动态措施提高的网络性能分别称为网络的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而网络的动态性能的提高是通过网络管理系统即“网管系统来加以解决的。

一般说来,网络管理就是通过某种方式对网络状态进行调整,使网络能正常、高效地运行。其目的很明确,就是使网络中的各种资源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能及时作出报告和处理,并协调、保持网络的高效运行等。一般而言,网络管理有五大功能,它们是:网络的失效管理、网络的配置管理、网络的性能管理、网络的安全管理、网络的计费管理。这五大功能包括了保证一个网络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功能。

现代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主要由四个要素组成:若干被管的代理(Managed Agents);至少一个网络管理器(Network Manager);一种公共网络管理协议(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一种或多种管理信息库(MIB,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其中网络管理协议是最重要的部分,它定义了网络管理器与被管代理间的通信方法,规定了管理信息库的存储结构、信息库中关键字的含义以及各种事件的处理方法。目前有影响的网络管理协议是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和CMIS/CMIP(the 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Protocol)。它们代表了目前两大网络管理解决方案。其中,SNMP流传最广,应用最多,获得支持也最广泛,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详见技术部分)。

网管软件

网络管理的需求决定网管系统的组成和规模,任何网管系统无论其规模大小,基本上都是由支持网管协议的网管软件平台、网管支撑软件、网管工作平台和支撑网管协议的网络设备组成。其中网管软件平台提供网络系统的配置、故障、性能及网络用户分布方面的基本管理,也就是说,网络管理的各种功能最终会体现在网管软件的各种功能的实现上,软件是网管系统的“灵魂,是网管系统的核心。

网管软件的功能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体系结构、核心服务和应用程序。

首先,从基本的框架体系方面,网管软件需要提供一种通用的、开放的、可扩展的框架体系。为了向用户提供最大的选择范围,网管软件应该支持通用平台,如既支持Unix操作系统,又支持Windows NT操作系统。网管软件既可以是分布式的体系结构,也可以是集中式的体系结构,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集中管理子网和分布式管理主网相结合的方式。同时,网管软件是在基于开放标准的框架的基础上设计的,它应该支持现有的协议和技术的升级。开放的网络管理软件可以支持基于标准的网络管理协议,如SNMP和CMIP,也必须能支持TCP/IP协议族及其它的一些专用网络协议。

网管软件应该能够提供一些核心的服务来满足网络管理的部分要求。核心服务是一个网络管理软件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大多数的企业网络管理系统都用到这些服务。各厂商往往通过提供重要的核心服务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他们通过改进底层系统来补充核心服务,也可以通过增加可选组件对网管软件的功能进行扩充。核心服务的内容很多,包括网络搜索、查错和纠错、支持大量设备、友好操作界面、报告工具、警报通知和处理、配置管理等等。

此外,为了实现特定的事务处理和结构支持,网管软件中有必要加入一些有价值的应用程序,以扩展网管软件的基本功能。这些应用程序可由第三方供应商提供,网管软件集成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网络管理系统的核心服务和厂商产品的功能。常见网管软件中的应用程序主要有:高级警报处理、网络仿真、策略管理和故障标记等。

由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体系结构、核心服务和应用程序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体系结构提供一个系统平台,一个多种资源有机联系的场所;核心服务提供最基本、最重要的服务,就象生活中维持人正常生存的部分;应用程序满足具体的、个性化的需求,有如生活中不同人的不同习惯和爱好。

Cisco交换机配置注意事项

现在绝大数的思科交换机用户对Cisco交换机配置方法还不是很清楚,本文就向大家说明一下关于Cisco交换机配置的具体配置和方法,希望看完本文您可以轻轻松松的对Cisco交换机配置有所了解。

一般有两种方法:

1、控制台端口(Console):可以直接对交换机进行Cisco交换机配置。

2、远程登录(Telnet):通过TELNET程序对已经设置了IP的交换机进行远程配置,一般等控制台端口配置好交换机的IP后才可以进行。除了以上的两种方法外,其实还有两种方法:

1、WEB的配置方式,此方法只能是Cisco交换机配置的一般设置。

2、硬件自带的应用程序,专用的程序,一般很少用。

建立控制台连接到交换机,一般交换机自带一根Console线,一端连接到交换机的Comsole口,一端连接到电脑的串行口。打开超级终端,一般就可以连接到交换机。具体的参数设置如下,这样就可以连接到交换机了。

连接到交换机后,如果是第一次启动会要执行初始化操作,一般是设置交换机的名称,密码等一般的信息。由于交换机已经初始化,如果要进行初始化操作,那就要进入特权EXEC模式。

在命令提示符号下输入:setup,就会启动初始化操作。刚才讲到了特权EXEC模式,这理就要讲一下觉换机的几种模式,不同的模式可以执行不同的操作命令,首先来说两种基本的模式。

一般为了安全考虑,CISCO将操作会话分为两个不同的访问级别:用户EXEC级别和特权EXEC级别。用户EXEC级别只能使用有限的命令,且交换机显示Switch>提示符,不能进行Cisco交换机配置。看例子,处于用户EXEC级别下的状态:AITG_FrontekCoreSW>。

智能三层交换机的过滤策略综合说明

三层交换机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三层交换机的智能流处理技术。电脑网络的普及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正改变着我们的世界,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思维与生活方式。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更多地关心迈入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之后人们将如何利用电脑,如何利用网络为人类自身营造更大的生活空间。

一、高带宽带来的新课题

在现代的数据通信领域,人们的思维跳跃速度已经无法跟上网络带宽的增长速度,而通信设备的网络承载容量是由不断增长的数据流量处理需求和基于解决并发的数据流的.处理能力来推动的。随着网络带宽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网络数据处理方法和对于数据流的分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容量数据流的吞吐需要。在这里,能够处理二、三、四层网络数据的快速ASIC技术将能够满足网络高带宽、高吞吐量的需求。然而,在大容量、高带宽的环境下,如果应用不加约束,那么网络中的数据流将会像脱缰的野马、破堤的洪水,一发而不可收。因此,如何对数据流进行管理和分配是宽带模式下的一个新课题。

在网络数据的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数据流的分配效率问题和数据流分配后其数据包的稳定性问题。这两个问题是困扰宽带业务数据流QoS保证的盲点。人们常常被宽带模式下数据包的高传送速度遮住双眼,将数据流的分配效率与稳定性遗忘,使宽带网络的利用效率降低、传输成本增加,使宽带变成了“空中楼阁,使高传送速度变成了“海市蜃楼。

根据以上问题的特点,基于三层交换机的流处理方式利用了ASIC的硬件多层交换技术实现分层的数据包处理。首先是对数据流的分类,然后对不同的流赋予不同的优先级别,在不损失数据交换性能的情况下更高效地处理网络数据,保证关键数据的优先传送。也就是说这种ASIC的集成处理技术为数据包提供了一个集成的快速的处理平台,让数据包在ASIC芯片中完成整个路由甚至是访问策略处理的全过程。

传统的IP转发都是通过软件实现的,单纯而简单的软件转发效率相对于现代的宽带数据交换模式无疑是“杯水车薪。所以,高效的交换和流分类能力必然要基于缓存的IP交换。与二层交换不同,三层交换需要CPU加以干预,CPU的主要任务包括:运行RIP、OSPF等路由协议产生路由表;运行ARP协议解析IP地址;设置缓存的IP转发表项。

作为基础网络的IP网络正在演化成为一个多业务网络。因此,网络设备必须为不同的策略提供一个数据操作的平台,在港湾千兆三层交换机的智能架构中,每一个数据包都能通过一个快速过滤引擎保证数据的按策略处理。

二、智能三层交换机的过滤策略

智能交换架构中的过滤策略采用分析数据帧前80个字节的方法,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制定灵活的策略,提供相应的智能服务,一般来讲,主要的过滤策略包括以下几点。

物理端口:主要解决固定端口用户的过滤。

二层策略:主要解决包的二层特征的过滤,可以根据用户的MAC地址信息,也可以根据VLAN信息等等。

三层策略: 主要解决包的三层特征的过滤,既可以根据用户的源IP地址,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访问的目的IP地址。既可以根据用户的源IP子网,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访问的目的IP子网,还可以将源和目的IP信息结合使用。

应用策略: 主要解决三层以上策略的实现,可以根据TCP或UDP的端口号,同时也可以根据应用数据内部的相关特征,比如DNS数据包的域名等信息。

根据数据包的多层信息进行深入分析,能够识别数据流以什么方式建立连接、在建立信令的通道中IP包的流向和IP包所承载的数据类型。通过对照流分类表能够清楚地了解该数据流的准确信息,从而精确地对该数据流进行策略选择,使数据流能够在一个良性的环境中得以顺利交换。

三、智能三层交换机的智能服务

以港湾网络公司的千兆三层交换机为例,它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可以提供的主要智能服务包括以下几点。支持包的丢弃和转发: 在实际网络应用中,可以让用户得到有选择的服务,比如根据目的站点的IP地址丢弃包,从而限制用户访问某些站点。支持包的输出端口的重定向: 在实际网络应用中可以实现流量工程。支持网络二层802.1p的优先级业务传送: 可以根据缴费的不同,分别实现不同级别的金、银、铜牌服务,尽量保证高优先级用户的服务。支持网络三层DiffServ 服务: 提供包的优先级标记和优先级区分处理。

以上智能服务可以解决网络数据流在传输中的分配效率和稳定性问题,网络的物理介质是多种网络数据流的承载体,而该承载体上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破碎或超长的包,或是非重要业务的数据包大量占用网络带宽。将数据包有选择地抛弃并有选择地进行优先级控制不但可以解决网络的传输效率问题,还可以保证重要应用的服务质量。

⑻ 网管中心作用是什么有哪些方法检测网管故障以及维修方法求解

网管中心的作用:
(1)网管中心基本职能是网络资源的统计分析,网络运行指回标的统计分析。根据维护部答门、业务部门、职能部门的需求和公司发展的需要收集、整理各项网络基本信息,为公司决策提供依据。
(2)科学预测,为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提供依据。一方面,话务模型的建立由网管系统提供,这直接涉及到建设规模,经营决策;另一方面,为设计规划部门提供依据。网管系统可以提供全省各个交换机、中继、基站、小区的话务量,这些基础数据都为网络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3)提高运行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分析网络运行指标,提出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为维护部门开展工作提供指标依据,保证网络稳定可靠运行。
(4)进行远程技术支持。利用网管系统的先进性、便利性,进行远程技术支持,主要解决网上的疑难障碍。
(5)实时监督全网运行情况,统计网络故障、监督故障处理,分析故障原因;
2、检测鼓掌:主要的检测网管故障以及维修方法主要是,查看日志,按作业计划巡检,对网络管理设备和主设备进行定期的倒换备份。

⑼ 什么是网络性能管理它有哪些典型功能

网络性能管理是指评价系统资源的运行状况及通信效率等系统性能,包括监视和分析被管网络及其所提供服务的性能机制,性能分析的结果可能会触发某个诊断测试过程或重新配置网络以维持网络的性能。

典型功能:性能监控,由用户定义被管对象及其属性;阀值控制,可对每一个被管对象的每一条属性设置网值;性能分析,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和整理;可视化的性能报告,对数据进行扫描和处理,生成性能趋势曲线;实时性能监控,可任意设置数据采集间隔。

(9)移动网管系统规模扩展阅读:

网络性能分析

1、表现网元的负荷,如中继链路平均话务量、信令链路平均话务量、忙时VLR用户数、话音拥塞率、信令拥塞率,这类指标超标一般表示系统资源不足,对系统扩容将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2、性能指标,如语音信道掉话率、信令信道掉话率、交换机来话接通率、交换机去话接通率等,这类指标反映了网络某一方面的性能。对性能指标不仅仅是对指标本身的分析同时应包括对构成指标的各个计数器的分析以及对相关计数器的分析。

3、综合指标,如呼叫成功率、长途来话接通率等。这是一些全局的综合指标,它反映了网络的整体运行质量。特别是长途来话接通率,与交换机接通率、语音信道掉话率都有密切的关系。对这类指标分析是根据呼叫流程将综合指标分解为小项,逐项统计分析,确定影响整体指标。

⑽ 谁知道中国移动的相关信息,什么都可以,越具体越好。

13年发展历程回顾

1987年11月18日,第一个模拟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商用。

1994年3月26日,邮电部移动通信局成立。

1995年,GSM数字电话网正式开通。

1996年,移动电话实现全国漫游,并开始提供国际漫游服务。

1997年7月17日,中国移动第1000万个移动电话客户在江苏诞生。

1997年10 月22日、23日,广东移动通信和浙江移动通信资产分别注入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分别在纽约和香港挂牌上市。

1998年8月18日,中国移动客户突破2000万。

1999年4 月底,根据国务院批复的《中国电信重组方案》,移动通信分营工作启动。

1999年7月22日0时,"全球通"移动电话号码升11位。

2000年4月20 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成立。

2000年底,中国移动的交换容量超过1亿户。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通信”)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注册资本为518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4000亿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目前,中国移动有限公司是我国在境外上市公司中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也是亚洲市值最大的电信运营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著名服务品牌,用户号码段包括“139”、“138”、“137”、“136”、“135”、“134(0至8号段)”和“159”。 中国移动通信在我国移动通信大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并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国移动通信已建成一个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移动通信网络。网络规模和客户规模列全球第一。截止到2005年底,网络已经100%覆盖全国县(市),主要交通干线实现连续覆盖,城市内重点地区基本实现室内覆盖,客户总数超过2.4亿户,与206个国家和地区的271个运营公司开通了GSM国际及台港澳地区漫游业务,与101个国家和地区的93个运营商开通了GPRS国际及台港澳地区漫游业务,国际及台港澳地区短信通达106个国家和地区的214家运营商,彩信通达6个国家和地区的21家运营商。

中国移动通信已经成功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了众多国际投资。中国移动通信已连续5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世界500强,最新排名第224位。在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组织的“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评选中,列中国企业500强综合榜第四位,列服务企业500强第二位。上市公司成为连续三年入榜《福布斯》“全球400家A级最佳大公司”的唯一中国企业。

中国移动通信既是一个财务稳健、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赢利性公司,又是一个充满发展潜力、具有发展前景的持续成长性公司。面向未来,中国移动通信确立了“做世界一流企业,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的发展战略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中国移动通信将秉承“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打造卓越的运营体系,建设卓越的组织,培育卓越的人才,打造“一个中国移动(One CM)”,努力成为移动信息专家和卓越品质的创造者。

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企业价值观: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
企业使命: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
中国移动的愿景: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

一、序
二、核心价值观
三、企业使命
四、愿景
五、跋

中国移动通信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正如中国移动通信王建宙总裁所言:企业最核心的任务是为国家、股东、客户、员工、社会创造最大价值,而通过自主创新来实现这些目标,是中国移动通信做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经之路。今天,创新对中国移动通信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移动通信在市场需求的驱动力下,通过服务、业务、技术与管理创新在这几年内大大刷新了其经营业绩,这种以准确的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发创新,盘活了整个企业的价值链,促进了中国通信产业的快速、持续、健康、蓬勃发展,并完成了许多独家的壮举:
----第一个国内通信企业在境外挂牌上市,率先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并经过6次分步收购,于2004年第一个实现了主营业务资产整体上市;
----第一个开展客户品牌塑造,针对年轻一族推出客户品牌“动感地带”,被誉为推倒了电信业品牌竞争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第一个推出“开放、合作、共赢”的产业价值链商业合作模式,“移动梦网”拉动中国互联网产业走出低谷,迎来发展的春天;
----第一个在全球建设移动智能网,开发出深受市场欢迎的"神州行"预付费业务、移动虚拟集团电话业务等多种智能业务,带动了民族通信制造业在这一领域的主导地位形成;
----第一个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据业务管理系统(DSMP系统),杜绝了SP的欺诈行为,支持并完善了移动梦网的商业模式,引领了消费时尚。
……

以服务创新提升客户价值
供职于外企的张小姐因为上班来的匆忙,到了办公室发现手机忘在家里了,回去再去吧,要耽误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不去取吧担心无法接听重要客户的电话,情景之下,拨通了中国移动通信1860,将所有的移动电话转移到了办公电话上,确保了通信的及时畅通。
这仅仅是中国移动通信服务创新的一个缩影。几年来,中国移动通信坚持以客户为导向,不断进行服务与业务创新,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提升了服务品质和客户价值。
首先,中国移动通信优质的网络覆盖本身就是创新。目前,中国移动通信经营一张有2.46亿客户、覆盖全国99%以上的县市、人口覆盖率超过97%、漫游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在历史上和世界上都是一大创举。把网络建到电梯、地下室,在没有路、没有电的条件下建到偏远山村,中国移动通信优质的网络覆盖已经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非洲一家电话公司的CEO非常钦佩中国移动通信的突飞猛进。他说,他们的人口覆盖能够达到50%已经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了,没有路、没有电,根本做不到。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优质的网络覆盖是中国移动通信最大的服务创新。
再之,中国移动通信的三大客户品牌(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大家也都是公认做得好的,在客户中产生了良好的凡响。以全球通VIP客户服务为例,谁见到过国外哪个机场有专属于移动电话客户的候机室,而中国移动通信可以让VIP客户享受易登机服务:只需要把你的证件、机票、行李都交给一个专门的服务人员,就能为你办好全套的登机手续,这充分体现了一种非常高的服务水准。
如今,中国移动通信的1860已经成为世界上高水平的客户服务中心,客户满意度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网络质量已经达到国际优秀水平,“网络质量好”,甚至已经成为中国移动通信的代名词;“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三大客户品牌优势明显,深入人心;创新推出的VIP延伸服务、“话费误差、双倍返还”诚信服务、跨区服务等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客户价值。

以业务创新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
“自主创新也不神秘,从实践中来,解决我们碰到的实际问题,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改进不适合我们的方案,就可以创新。”王建宙总裁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正是在这个创新理念的指引下,中国移动通信能够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不断把客户需求变成现实,不断创新业务内容和模式,不断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使中国移动通信成为全世界唯一单月客户净增长量超过300万户的电信运营商。
首先,短信迅速普及的创新。2005年,中国移动通信的短信业务使用量接近2500亿条,一天最高的有17.6亿条短信,短信业务的普及率和使用量均为世界第一。短信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沟通、工作、学习方式。短信拜年、短信聊天已经成为新的生活的一部分,以前,大家都是上门去拜年的,后来变成了打电话拜年,如今,短信替代了其他所有的拜年形式。这就是移动通信业务改变了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的例子。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副总裁张晨霜深有体会地说,我们能够从事这项事业是非常值得骄傲的。短信虽然不是我们首创的,但我们推广了短信,改变了文化,为整个社会做出了贡献,这就是创新。
其次,短信与互联网结合的创新。中国移动通信首创“移动梦网”商业模式,打造了一个开放、公平的无线增值业务产业链,不仅使中国移动通信在业内树立了创新的形象,同时拉动了整个产业链的蓬勃发展。新浪、搜狐CEO到现在还在说,他们当时一直找不到赢利的模式,只有跟短信相结合以后,才找到了赢利的模式,而且收入呈直线上升。日前,中国移动通信在香港开了无线数据业务的演示介绍会,引起媒体和分析师震动的,是无线音乐。一家香港报纸举了一个经典例子:《老鼠爱大米》2月份一个月下载彩铃的数量是500万次,一次2元就是1000万,超过了中国所有发行的唱片。这也是在中国移动通信的推动下产生的,也体现了一种创新的精神。据悉,2005年,中国移动通信新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已经提升到20%,超过了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水平。
再次,以移动信息化推动社会信息化,提高企业和社会效益,这也是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创新的重要体现。中国移动通信以GPRS以及短信为主要载体,为客户提供包括企业直联、IP电话、GPRS上网、企业信息发布、移动办公、无线GPS定位、无线POS、CMNET等业务在内的企业整体解决方案和行业典型解决方案,推出了政府、电力、交通、石油等近二十个行业进行了应用,移动行业信息化大大推进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最后,以创新打造手机多用化和媒体化,引领消费新时尚。一方面手机多用化。爱立信公司的前任CEO柯德川先生做了个比喻,说将来我们的手机要变成瑞士军刀。这个比喻非常好。瑞士军刀集合了各种刀具的功能,非常丰富,现在功能还越做越多。如果你要出门,只需要带一把瑞士军刀,其他一切工具就都可以不用带了。手机不仅仅是一个可以打电话的工具,它还可以变成一种新的媒体。

以技术创新赢得国际“话语权”
技术创新是服务与业务创新的坚强基石。作为行业的领先者,中国移动通信在成立之初就有意识地开展自主技术创新工作,专门成立了研究院,从事通信产品和网络技术方面的应用研究和技术支持,建成了全球规模和容量最大的网管系统和国内最先进的业务支撑系统,世界最大的软交换汇接网,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多业务统一综合管理的系统(DSMP系统)。
早在1987年,中国内地最早TACS标准的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在广东开通,1994年,开通了GSM网络。两项技术的应用都是借鉴了欧洲和美国的技术。但到了1997年,中国移动通信客户达到千万级,2004年,更是突破2亿客户。今天中国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世界上客户规模最大的电信公司,可借鉴的东西越来越少。在世界上已经没有这样的先例的情况下,作为既不是研究部门,也不是设备的生产部门,作为应用运营商的中国移动通信只有靠自己创新,自己寻求答案,自觉从被动创新转到主动创新、引导技术发展潮流。
王建宙总裁告诉记者:通信运营商的技术创新,总体而言有两个大的方面:第一,积极参与技术标准化、技术规范的制定,以此来影响技术的发展,改变长期以来技术方面由制造商主导的局面。第二,在应用、开发等方面不断地创新,要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获得更多的专利,赢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
一方面,中国移动通信一直注重标准的制定,自成立以来共发布企业标准300项,并且每年以近100项的速度增加。在企业标准制定的基础上,自2002年开始,中国移动通信加大了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力度,每年都向3GPP、OMA(Open Mobile Alliance开放移动联盟)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大量稿件,其中仅2005年向3GPP提交362篇,把“一个移动网络两个网号”等59篇写入了国际标准。
另一方面,中国移动通信加大了专利的投入。公司即将成立专门管理专利的办公室,在其统一的管理下,逐步提高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截止目前,中国移动通信共向国家专利局提交了“一种基于客户请求实现通信服务等级业务的方法”等十个专利的PCT国际申请以及140项国内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36项,这些专利为中国移动通信开展的彩铃、可视电话等业务提供了技术基础,大大减少了业务开展的专利门槛,加速了中国移动通信新业务的引入。再如,中国移动通信拥有DSMP全部的知识产权和软件著作权,并已经申请了多项专利,并被国际标准组织OMA所接受,这无疑为中国自主的技术在国际标准和规范制定方面获得了更重要的“话语权”。

以管理创新成就卓越品质
“一个企业拥有多方面的资源,管理就是使各种资源更好地有效配置,达到最满意的目标。管理就是使1+1=3,甚至更多,多出的部分就是管理创造的价值,无论是服务也好,业务也好,技术也好,实际上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管理的优与劣,而管理创新正是企业更好地服务于客户的保障。”王建宙总裁如是说。
中国移动通信既是国有企业,又在海外整体上市,运营管理好这样一个公司本身就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通过海外上市,借助国际资本市场严格的监管要求,中国移动通信引入了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通过建立诚信、透明、公开、高效的公司治理,公司发展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中国移动通信在运营体制、管理制度方法上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创新,形成了战略、预算、绩效、薪酬的闭环管理体系;同时还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在设备采购、网络管理、内部资金调度等方面探索建立并逐步完善了集中化低成本运营管理的模式,提高了管理效益,促进了公司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管理创新节省了大量的成本,还使客户享受到低价位高品质的服务。有数据显示,2005年与2004年相比,采购成本平均下降27.9%,客户平均每分钟话费的价格从1999年的0.73元下降到2005年底的每分钟0.24元。
2004年,中国移动通信实现了整体上市,每年新增客户数都超过了3000万,客户总数已达到2亿多,如何做好这样一家上市公司财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并无先例可循。中国移动通信在运营管理体制、制度和方式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全面实施了市场、业务、投资等各方面综合配套的全面预算管理,实现了从事后管理向事前控制、事中监督的重要转变形成了以预算管理为中间结点的战略、预算、绩效、薪酬的闭环管理体系。
一些省公司总经理在谈到公司上市后的感受时,主要是考核上与过去完全不同,从过去以总量增长为依据,到现在的更注重效益、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就需要公司在外部市场、在内部管理上不断来实施创新,改变传统管理手段,建立一种新的“压力传递机制”。
中国移动通信率先推出职位、薪酬、绩效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源提升项目,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职位管理体系,营造了吸引优秀人才和鼓励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近年来,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及后备人才两千余人,专业技术人才三千余人;在职位设置和职位分析上,规范职位描述,严格职位评估,明确职位职责;在绩效管理中,引入平衡记分卡方法和KPI体系,保证战略目标在组织内部的沟通和实现,这些都为公司持续成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网络电子集中管理系统得到普遍应用,实现了前台客户服务部门与后台支撑管理部门的实时联动,工单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可以全程跟踪管理,建立了高效的闭环电子生产调度流程。中国移动通信通信从2000年初至2005年底,客户数由3806万增长到2.46亿户,网络规模也相应扩大了4倍,但员工总数却没有更多的增加,这得益于先进的信息化支撑管理。
内部管理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上,启动了SOX法案内部控制项目工作,大大提升了公司内控管理水准和全员风险意识。同时,作为海外上市公司,中国移动通信在对所有股东的信息披露上也做到了适当、及时和公平,许多省公司还率先在同行业中通过了ISO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TL9000电信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对法律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方面,中国移动开创性地提出了构建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体系的创新做法,建立了一套以风险分析、风险控制、评估更新形成闭环管理的法律风险管理体系。该体系创建了一套科学的管理工具,全面客观的识别和分析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统筹制定风险控制计划,并落实到公司的各项制度、流程和活动之中,真正实现对企业法律风险的事前有效防范和控制。

以创新精神打造世界一流企业,造就了中国移动通信良好的发展业绩。中国移动通信已连续5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最新排名224位;已成为全球客户数量和网络规模最大的电信运营企业。近日英国《金融时报》联合跨国品牌调研及咨询公司明略行向全球发布的最新“全球最强势100品牌”排名中,中国移动通信以品牌价值392亿美元高居第四名,在全球电信品牌中排名第一,成为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影响力扩大的重要标志;公司股票价格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增长近一倍,市值达到创纪录的1100亿美元,成为亚洲市值最大的电信企业,作为一个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移动通信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秉承“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以创新精神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中国移动通信在创造出令人翘楚业绩的基础上,站在新的起点,瞄准新的战略发展目标,将继续不断创新,不断跨越,更好的履行好“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的企业使命,努力“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通信信息需求,提升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促进社会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阅读全文

与移动网管系统规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什么市数据库的安全性 浏览:335
fanucotd数控车床如何编程 浏览:62
苹果开机时白屏黑苹果 浏览:559
有什么网站可以买国外的药 浏览:832
如何把数据相同的空白格区分 浏览:664
绵阳微信企业网站多少钱 浏览:802
为什么设计网络协议时要进行分层设计 浏览:29
电脑4核8线对编程员怎么样 浏览:809
前端代码优化面试 浏览:667
大数据与芯片哪个更有前途 浏览:132
可以用来修脸的拍照app有哪些 浏览:193
thinkphp连接多数据库 浏览:288
蓝牙发送不了文件不支持此内容 浏览:209
js判断手机系统版本号 浏览:770
使用地铁app乘车怎么出站 浏览:510
针对土壤侵蚀评价的需要什么数据 浏览:455
word文件怎么压小 浏览:429
邮政管理投诉网站是什么 浏览:960
java定义变量boolean 浏览:765
招标文件内容含糊不清 浏览:62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