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好多恒星都是双星系统的,有三星系统的恒星吗
有。我们所熟知的北极星(现指勾陈一)就是一个三星系统。此外还有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半人马座α星(南门二);天蝎座的格利泽667(Gliese 667)等等。
三星系统类似于双星系统做着相对运动,,一般是由一对双星和另一颗距离较远的星组成的一个双星系统,也就是两层双星系统的叠套。稳定的三星系统构成,是由一个双星系统和一颗单恒星组成一对双星。其他的情况难以稳定存在。
❷ 北极星是什么样子的
北极星,现阶段指小熊座恒星勾陈一(Polaris,αUMi),距地球445.3光年。在地球上观测,其位置在正北方向,位置近乎固定不动,视星等在1.86等(较亮)至2.13等(较暗)间规则变化,平均为1.98等,在全天肉眼可见恒星中属中等较亮水平[最亮恒星为大犬座天狼星(Sirius,αCMa),亮度?1.46等]。观测发现它实际上是一个三星系统,由一颗主星(αUMiAa,属超巨星)及两颗伴星(αUMiAb/αUMiB,均属主序星)构成。❸ 我们常说的北极星是什么恒星距离地球多远,体型有多大
在夜晚的天空中,北极星是旅者的指路明灯,航行在大海上的船只也会依靠北极星来判断方向,如果迷失在野外,夜晚的北极星可以为你指引方向,那么宇宙中的北极星究竟是一颗怎样的天体,它是恒星还是行星,距离地球有多远呢?
首先,北极星毫无疑问是恒星,夜晚天空中能被我们用肉眼看到的基本都是恒星,因为行星本身不会发光发热,只能反射恒星的光,距离人类最近的恒星系也有整整4.2光年,这么远的距离人类是无法用肉眼看清楚的,所以系外行星无法被我们用肉眼观察到。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只有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能被我们观察到,天王星和海王星肉眼完全观察不到,这也导致了这两颗行星的发现时间比较晚,除了这五颗行星,可见天体中还有月球是一颗太阳系天体,其余的星星都是恒星,并且这些能被我们看到的恒星都要比太阳更大更亮,只有足够亮的恒星,才能被我们看到,同时大部分天体和地球的距离都是很遥远的,前文已经提到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也有4.2光年,其余的恒星距离我们只会更远。
其实我们常说的“北极星”其实应该被称为“勾陈一”,这里的勾陈一并不是一颗单独的恒星,而是三颗恒星组成的“三合星系统”!这三颗恒星分别是“北极星Aa”、“北极星B”和“北极星Ab”,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北极星是“北极星A”,一颗巨大的“超巨星”。
北极星A是一颗濒临老年的黄色超巨星,它的质量是太阳的4.5倍,亮度是太阳的1260倍,距离地球433光年,除此之外它还拥有两颗伴星,北极星B和北极星Ab,相对于主星来说,这两颗恒星更小一些,其中北极星Ab因为距离北极星A太近,在很长一段时间后才被科学家发现。
这两颗伴星和北极星A对比显得很小,其实它们的质量要比太阳高一些,大约有1.5倍太阳质量,只不过因为太靠近北极星A光芒都被掩盖了,北极星Ab大约每30年围绕主星旋转一周,而北极星B和北极星A的运行轨道在4万年左右,它们之间距离大约2400个天文单位,也就是太阳和地球之间距离的2400倍。
很神奇的是,北极星A这颗恒星,其实只诞生了7000万年左右,年龄和地球相差很远,但是这颗恒星已经不是主序星了,因为越大的恒星释放能量就越多,内核中的氢燃料消耗得越快,宇宙中的大部分巨星都是昙花一现,在出现后几亿年内就会快速地消失,这些恒星死去后,喷发出的物质和能量会促使新的恒星诞生,周而复始往复循环。
北极星A的两颗伴星因为质量比较低,大约还能持续燃烧50亿年,目前还不知道北极星A产生的超新星爆发会对两颗恒星造成什么影响,因为北极星B距离主星足够远,受到的影响可能比较小,而北极星Ab在主星演变成白矮星后,各个方面都会受到不小的影响,最显而易见的就是主星引力降低后,轨道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在宇宙中,像北极星这样的多恒星系统其实很多,保守估计数量不比太阳系这样的单恒星系统少,一般情况下,稳定的三星系统都是和北极星一样,由一颗较大的主星和较小的恒星形成双星系统,再加上另外一个比较远的恒星组成,或者是一颗较大的主星为引力中心,另外两个较小的伴星形成双星系统围绕主星运动,这两种情况的三合星系统比较稳定。
宇宙中的多星系统很常见,甚至有科学家认为我们的太阳也有一颗伴星,只是这颗伴星还没有被我们找到,从目前的观测来看,太阳系是一个双星系统的概率不大。太阳系处于银河系的边缘地带,物质相对比较贫瘠,靠近银河系中心的恒星数量会更多一些,天体活动比较频繁,多星系统诞生的概率更大。
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比邻星”也属于一个三星系统,比邻星围绕着另外两个恒星组成的双星系统运动。如果太阳系也是一个多星系统,那么我们就可以在天空中看到多颗恒星了,甚至可能会因为位置的不同,夜晚的天空会被另外的恒星照亮。
太阳是一个单星系统,并不算一件坏事,因为太阳提供的温度和亮度恰到好处,发生任何变化地球都可能无法诞生出生命。
❹ 宇宙中存在像三体星系一样的三星系统吗,为什么
当然有了,而且最近的三合星系统就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系统——南门二,或者叫半人马座α星。这个三合星系统位于4光年之外,它就是小说《三体》的原型。
不过,目前天文学家还没有发现像《三体》中那样的混沌三合星系统。在目前已知的三合星系统中,三颗恒星都拥有稳定的轨道,它们的运动方式是可以预测的。
以南门二为例,其中质量较大的南门二A和B绕着一个质心旋转,形成了一个双星系统。它们之间的距离介于11.2至35.6天文单位,环绕周期约为80年。质量较小的南门二C(比邻星)则在1.3万天文单位之外绕着南门二A和B双星系统旋转,环绕周期约为55万年。此外,著名的北极星也是类似结构的三合星系统。
《三体》中描述的三合星系统在现实中是很不稳定的,只要几百万年的时间,就可能会导致有恒星发生碰撞或者脱离,这种混沌结构很难长期维持相对稳定。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所观测到的三合星系统都是属于稳定的恒星系统。
❺ 北斗七星距离多远和太阳相比大小如何
其实这个话题有些不好讨论,因为北斗七星总共有七颗,而且还有不少是双星或者多星,当然北斗七星的在各位的记忆中是最为深刻的,因为在北半球是最为著名的 星座 ,也许另一个猎户座还要排在北斗七星之后!
一、上图是北斗七星 星座 的各颗恒星命名,下面做个简单统计,分别统计下单恒星以及多星系统!
1、单恒星:
摇光,玉衡与天璇
2、双星系统:
天枢:双星系统,伴星天枢B的质量约为太阳的1.6倍
天玑:双星系统,主星是天玑A,还有一颗较小的伴星——天玑B,它的质量只有太阳的79%,这是一颗橙矮星。
3、三星系统:
天权:三星系统,主星是天权A,另外还有两颗较小的伴星
4、多合星系统:
开阳:光学双星,视力好即可分辨!但真正的开阳是一个六合星系统
二、北斗七星中哪颗最亮?
很明显,最亮的那颗是视星等为1.77的玉衡,玉衡是单恒星,因此它的第一当之无愧,不过他距离地球也稍近!
三、北斗七星中有在靠近地球的吗?
1、天璇正以12公里/秒的速度朝地球运动。
2、玉衡也在靠近地球,视向速度约为9.3公里/秒。
3、摇光也正以11公里/秒的速度在靠近地球。
四、北斗七星中,哪颗最大?
天枢是一颗已经演化到恒星红巨星时代的恒星,当前已经膨胀到了太阳直径的22.8倍,从大小来看它的直径是最大的!
五、北斗七星中,那颗质量最高?
摇光的质量是太阳的6.1倍,是北斗七星中质量最高的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对照下上图中的详细信息
魁星:指的是北斗七星中的天枢,以及前四颗星,即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的总称,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主文运!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 星座 辨认是,从天璇到天枢的连线延长方向就是北极星,大小北斗是两两相望的!
所以找到了北斗七星,北极星就跑不掉了!
❻ 三个恒星形成的三星系统会是什么样的
在我们银河系中,有不少三颗恒星组成的三合星系统,比如目前的北极星(勾陈一)、半人马座α星(南门二)、HD 188753,格利泽667等等,它们的绕行方式各有特点,但是对于差不多质量的三颗恒星,是很难在实际中长期稳定绕行的。
三合星系统
在我们银河系中,有近2000亿颗恒星,据估计,这些恒星当中的有超过一半的处于聚星系统当中,也就是由两颗或者两颗以上恒星相互绕行形成的天文系统,其中双星系统是最多的,三合星系统也有不少,比如距离太阳系最近的南门二,就是一个典型的三合星系统。
在我们银河系中,除了三合星之外,还存在四合星,五合星,六合星,七合星等等,其绕行方式也更加复杂;比如北斗星当中的开阳星,就是一个七合星系统,开阳主星和开阳辅星各自又是双星系统,其中开阳主星中的子星一又是一个三合星,子星二则是一对密近双星。
❼ 《三体罗辑传》:三星系统在宇宙中存在吗
三体人生活的星系有三颗恒星,形成的三星系统,而三体人的行星就在这样的三星系统中。三体中的描述指三体人所在的三星系统是无规律的,三体人也因此进化自己,可以通过"脱水""浸泡"来生存,适应恒星的无规律运动带来的温度变化。那这种三星系统在宇宙中存在吗?系统中的行星有存在生命的可能?
事实上三星系统在宇宙中很普遍,普遍的有点超过常识。因为我们生活在只有一颗恒星的恒星系中,所以无法想象三星系统。其实不仅有三星系统,还有四星、五星等等,都是在宇宙中比较普遍的,太阳所处的位置是银河系的边缘,而靠近银河系中心的位置恒星数量密度更大,多星系统的可能性也就可能越大。
我们熟悉的北极星就是一个三星系统,有两颗伴星和一颗主星。三星系统也是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框架内,所以有些三星系统是可以计算出规律的,例如三角形的,或者主星加伴星等其它简单的组成方式。他们围绕的点不一定是一个星球,可能是一个万有引力平衡点,那里可能什么都没有,但是三颗恒星的相互作用就会产生那样的点。同样也有"无规律运动"的三星系统,不过也只是无法预测。不一定是绝对无规律,只是在较短的时间尺度是没有规律的,只有很长的尺度才会表现出规律。
在三星系统是很难产生生命,或者文明。准确的说是以人类为标准的生命体,因为宇宙中应该会有很多生命形式,是无法想象的。比如有的生命是硅基的,那样的生命对温度的要求则要小的多,有可能有些生命不需要水,甚至也有可能不需要阳光。所以我们限制一下,如果以人类为标准,三体星系中有生命的可能吗?只能说很难有,尤其是一颗行星的运动因为恒星而运动的非常复杂,离恒星的距离时远时近,那么就很难有人类这样的生命体。
就像三体文明一样系统,人类无法适应变化无端的天气。但是如果行星能够离远一点,远到将三星系统变成一个独星,即三星之间的距离相比于行星和恒星的距离可以忽略,也就有存在人类这样生命的可能
宇宙是无边无际的,什么样的星系都有可能,什么样的文明也都有可能,所以在观察时不能以人类本身为基准。如果这样的话,那可能三体人那样的文明到处都有。
❽ 三合星系统是什么样的为何会产生这种现象呢
在我们的银河系中,有许多由三星组成的三星系统,例如当前的北极星,半人马座α星,HD188753,格利泽667等,因为它们的弯路有其自身的特点,然而,对于质量几乎相同的三星来说,在实际的中长期内很难做出稳定的弯路。在我们的银河系中,大概有近2000亿颗恒星,据不可靠的估计,这些恒星中有一半以上位于星团系统中。
如果它在三维空间中更加复杂,在实践中,这三个物体的质量完全相等,初始参数形成稳定的轨道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三星系统,也可以在任何恒星周围形成行星。例如,半人马座α星B周围有一颗行星,在三星系统HD188753中,至少有两颗行星围绕着相邻的恒星,主恒星也至少有一颗行星。
关于三合星系统是什么样的为何会产生这种现象呢的问题,今天就解释到这里。
❾ 宇宙中三星系统怎么形成的
宇宙中有很多的三星系统,一般认为,三颗恒星是同时形成的。
由于三星系统很难稳定,像三颗恒星在一条直线上,两颗恒星围绕中间的恒星运动;或是三颗恒星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以等边三角形的几何中心以相同的角速度转动,属于极端理想情况,现实中由于很难找到质量相等的星,加之相互之间存在扰动,这种系统也是难以稳定存在的。
所以目前发现的三星系统都是由一对双星和另一颗距离较远的星组成的一个双星系统,也就是两层双星系统的叠套。这三颗恒星的距离相对于其他恒星很远,因此三星系统受其他星体引力影响通常忽略不计。南门二、北极星、格利泽667等都属于这样的三星系统。
至于三星系统的形成,应该也与双星形成类似。即星际气体尘埃云引力收缩时,角动量与质量分离不彻底,一部分质量仍保持在星际云中心位置,另一些质量则分离到云盘中。中心位置的星际云仍保有大部分星际云的角动量,无法使中心质量集中形成一颗恒星,而是形成一对双星。云盘中的质量再集中,又形成第三颗恒星。从而形成一个三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