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近距离空中支援,发起的步骤是什么
近距离空中支援(CLOSE AIR SUPPORT –简称CAS 港台翻译为密切支援或者直接支援)与空中优势、空中遮断并称现代空军三大作战任务。其出现在一战,当时飞行员从简陋的飞机向地面扔迫击炮弹、手榴弹可以视为这种作战形式的雏形,同时一战由于火炮、机他、铁丝网、战壕组成的防御体系也让进攻方一筹莫展,为此军事家需要这样一种作战力量;能够通过迅速的机动寻找对方的防御薄弱环节,打开突防口后又能够迅速向对方纵深发起攻击从而动摇前沿防御体系。一战中出现的坦克被视为这种力量的最佳体现,但坦克也需要在一种快速的火力支援手段来完成作战任务,这样同样在一战参加战争的飞机因其速度快,不受地形限制、控制区域广大、攻击火力强而被授以重任,这样战争形式就是纳粹德国的闪击战,而坦克和俯冲轰炸机就是闪击战代表。不过问题随之而来;在高速的飞机上飞行员根本就无法分清地面的目标是敌是我-实际上这个问题至今仍旧困扰着各国,并且能够快速机动的装甲部队让这种问题更加突出。解决的方法就是有人在地面能够“告诉”飞行员哪些是敌哪些是友,这便是战术航空控制小组(tactical air control party-TACP),其最初由飞行员和通讯兵组成,和地面部队的先头部队行动,当地面部队需要空中支援后负责将坐标和敌我界限及其他情况提供空中编队。并对攻击结果进行评估。由于TACP要求低,机动灵活,所以这种形式一直保持到现在,并且在新世纪采用新的技术进行充实和提高,这就是美国的"战术空中控制小组改进"(TACP-M)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装备TACP。让其可以直接将目标的数字信息上传给攻击机。
TACP虽然比较简便,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其只能观察目视距离,控制区域十分有限,虽然可以坐车但其装备的通信系统的距离仍旧受到限制,由于其经常在前沿执行任务,又被对方视为高价值目标而易受到攻击,这样人们再次将目光投向天空,这样就出现了坐飞机的TACP,不过他们的称呼变成了“前线空中控制官”( forward air controlLER -FAC),1950年美国在大田组织第6147战术空中控制中队(Tactical Control Squadron-TCS),最初只有2架L-17观测机和3名飞行员负责配合第24步兵师行动,在最初的行动中,每架飞机控制10架F-80飞机,据说在最初的行动中取得了摧毁朝鲜人民军17辆坦克的战绩,这样美国空军开始扩大第6147TCS的规模,并且换装T-6飞机,FAC的出现也衍生了一个问题就是其执行区域范围的扩大让其与地面指挥所的联系发生困难,特别是在朝鲜这样的多山地形,这样 1951年初第6147TCS得到一架C-47通信中继机用于保持FAC与地面指挥所的通信,最初能信中继机变成后来的机载战场指挥系统(Airborne Battlefield Command and Control Center-ABCCC)这样FAC-ABCCC-JOC的整体战场指挥控制体系的初步形成。由于FAC的成功运用让美国空军在朝鲜战场的近距离空中支援作战能力大为提高,其负责的作战任务也由最初的目标搜索与指示发展到了救援、炮兵控制、机除支援等,据说李奇微曾经亲自坐教练机到志愿军战线后方进行侦察。为此美国将第6147TCS升级为大队(6147th Tactical Control Group-TCG)下辖三个中队;第6148、6149、6150战术空中中队,后来第6150战术空中控制中队由第第942前线空中控制中队接替,在第6147TCG中有两个属于FAC中队,一个TACP中队。美军在朝鲜战争取得了FAC支援CAS的经验为其在后来的越南战争大规模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越南战争中,由于美军面对是越南游击队,其混杂于平民之中,没有固定的根据地和作战区域,加上越南的高山和丛林为其提供了天然的屏障,这样美军的近距空中支援必须保持快速响应,精准打击才能发挥较好的作用。1961年根据第13号空军作战计划-2226-61:美国着手在越南建立完整的空中支援体系;包括空中指挥中心和两个空中支援指挥中心,建立空中联络官和前沿空中控制官队伍,其中空中支援中队-后来更为直接空中支援中队负责整个空中支援的指挥,包括作战计划的制订、目标的排序和攻击机队调度等,美国在越南战争共投入4个FAC中队;第19、20、21、22中队,由第504航空支援群统一指挥,机型也包括O-1/2,OV-10和OV-1。目标搜索手段也由原来的目视发展到包括目视、雷达、红外/微光等多种手段,并且FAC的座机也加装了部分武器让其具备自卫和攻击目标的能力。另外与其配合的C-47中继机也变成了EC-121电子监视机,其整体作战体系的配合更加紧密和完善。根据有关资料,美国空军在越南的飞行架次中侦察与监视任务占了一半以上。不过尽管FAC在越南战争中运用广泛,不过美国空军仍旧认训到其局限性,越战中的FAC是在有绝对制空权且对方防空火力几乎为零的情况下执行任务的,而在未来的中欧战场上,其不便要面对强大的前苏联空军还要面对拥有完善防空火网的前苏联地面部队,这些速度缓慢,缺乏自卫系统的FAC的生存能力着实让人不能放心,并且其采用目视观察,其观察能力仍旧十分有限,控制区域也很小,而实际上即便越战后期面对装备了SA-2和SA-7的越南人民军时美国空军更多采用F-100F和F-4B拥有FAC任务,这些飞机被称为“快速前沿空中控制”,-FFAC。而即使这些飞机在中欧战场也容易受到对方的攻击,解决的办法就是能够在对方防区外发现目标,这样E-8 JSTAR“联合星”就登场了,其利用机载相控阵雷达在数百公里外对对方进行探测,探测区域也大大增加,并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机体空间增大,可以容纳机载指挥控制系统,这样可以实现探测、指挥系统的统一,减少信息传达的节点的环节,不过由于造价昂贵,加上目标细节仍旧需要现场确认,所以美国空军发展系列无人机如“捕食者”和“全球鹰”来深入敌我进行侦察。不过这些无人机在高威胁环境下的生存能力仍旧低下,所以在90年代美国空军仍旧将一部分A-10用于前沿空中控制任务。其型型号也变为A/OA-10。随着A-10机队的缩减,近年来美国空军也计划将一部分F-16执行行类似的任务。
综上所述,就可以发现CAS是一种看似简单但干些复杂的活,从最初的单兵加电台到JSTAR和数据链这些高科技的东东,其复杂性在于申请由地面基层单位发起经过联合空中指挥所再到空军基层部队,由后者来执行,经过两大军种多个指挥层次,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CAS的效果。而即便拥有最发达技术的美国来说CAS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上世纪90年代美国在本宁堡进行空地联合演习,一架攻击机就将激光炸弹直接投向指示器造成多人损伤,而本世纪初由于TACP发错座标,参加演习的F/A-18直接将炸弹投向地面的新西兰士兵,而因为情报迟滞及其他原因而放弃的作战任务比比皆是,由于CAS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委托式指挥,授予TACP和FAC很大的权力即所有进行其控制区的飞机都要由其指挥,从某种方面来说CAS最初由德国发展和完善也是由于先天的基础,如普鲁士建立的军官团和其主动作战的精神是其的催化剂。这样TACP和FAC必须有较高的能力,所以现在TACP已经实际上成为特种部队的一员,而FAC多由经验丰富的飞行员组成为了避免由紧张造成话音传递的误差,从90年代起美国在CAS任务中引入信息技术;即利用IDM将目标信息直接上传给攻击机,为了进一步扩展信息传递补的范围在波黑战争中,美国进一步试验了利用MOTO公司的“铱”卫星系统在为CAS提供信息支援。目前美国在推进军事事务革命(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 -RMA)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CAS的信息传递,RMA一个例子就是伊拉克战争对于萨达姆一次斩首行动,从获取情报到白宫批准到轰炸机投弹中间只有不到10分钟的时间,而情报却在国家最高当局和最基层单位进行了多次的交流。其传递速度之快令人瞠目,而以高速数据链和电子认证为基础的RMA必将给新时期的CAS提供强大的支撑。此外妨碍CAS不仅仅是技术,还有传统观念甚至利益碰撞,如地面部队当然想建立自己的空中支援力量以避免对空军的依赖,这当然会让地面部队在国防预算中得到更大的份额,而空军更多抱着会飞的都属于我的想法,实际上60年代美国空军和陆军就曾为CAS的主导权发生过争执,陆军希望得到固定翼近距空中支援飞机,而空军则强烈反对,最终是膀子会转的归陆军而不会转的归空军。有趣的是这个争执和体制无关,前苏联也曾将陆航划归空军管辖。而陆军又成立自己的航空兵。
尽管CAS出现时间不短,但对于俺国空军却是全新的课题,尽管空军有强击机部队,也曾参加过一江山岛作战和演习,但其作战任务多属于进攻前的火力准备而不是直接对地面部队提供支援,无可讳言;CAS的长期的缺乏实际上反映着部队技战术水平的落后,实际上从50年代的反教条到60年代大比武军事冲击政治再到70年代的9。13事件后对空军的整肃,部队的现代建设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情况中,到80年代地面部队进行步、坦、炮、工诸兵种协同作战已经是力不从心,而以歼6为主体的空军在强敌面前能够夺取某些时间、某些地区的制空权已经是谢天谢地冽,进行跨越两个军种的CAS的确是件奢侈的事情,进入90年代后随着俺国综合国力的提高,部队质量建设的开展,部队整体作战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形成CAS能力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探测系统方面,俺国在机载SAR雷达领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在多次水灾中出动SAR飞机对灾区进行探测,空军已经拥有一架类似JSTAR的加装了SAR雷达的TU-154MD飞机,这表明俺国空军已经初步具备防区外大面积对地探测能力,以ASN-206为代表的无人机也已经装备部队,运-8高新工程的三号机从外观看具备卫星通信系统和多种通信手段,可以确定是与EC-130机载战场指挥控制系统相类似的东东,这些为俺国空军的CAS任务提供雄厚了物质基础,在成都军区一次联合演习中首次出现了类似TACP的对空引导组,并且其装备类似TACP-M的PDA引导系统,可以直接将资料上传给攻击机,
至于俺国的FAC,本猪觉得担当这个角色的可能是传说中的强-5F,前面已经提到过美国空军也将A-10用于FAC任务,而B-52在有机载光电系统的情况下仍旧装备了LITENING吊舱,用于发现较远距离上的活动目标,所以尽管强-5E装备光电转塔可以执行LGB的制导任务而仍旧有强-5F这个型号的原因,实际上FAC也有为制导炸弹提供目标指示的任务,象OV-10这样的飞机就装备了激光目标指示系统。从未来东南战区的情况来看,由于对方拥有较强的防空能力,所以需要象强-5F这样的飞机执行类似“快速前沿空中控制“的任务,而机载自卫系统也让其在高威胁环境中有较高的生存能力。
所以能够执行CAS让人感觉可喜,但更加庆贺是其背后俺国整体作战能力的提高和部队作战思想等方面的转变。
㈡ 国际卫星通信系统有哪些
苏联集团国际卫星通信系统。该系统早在1971年11月15日由苏联、东欧等9国筹建,后又发展了越南、叙利亚等5个成员国。此外,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租用该系统的卫星通信信道进行国际通信。该系统主要提供电视节目、电视电话会议和数传服务。
欧洲卫星通信系统。始建于1985年9月1日,截止1990年上半年已有27个成员国,由5颗卫星组网,为各成员国提供视频会议、电话会议、高速传真、电视教育和各种商业通信等。
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这是专门提供海事通信的国际组织,到1989年4月已经开始对8759个船舶电台?包括陆上设置的965个电台,提供了电报、电话直通业务以及遇险呼救服务。该系统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空各发射一颗通信卫星,使用频率分为:星M船间1.6~1.5千兆赫频段,星M岸间6~4千兆赫频段。
㈢ 越南的手机号码和座机号码怎么区别
越南的手机号码是9位数的,像你这个就是手机号码的。前面的0084是国家代码。
座机号码国家代码+区号+号码
(3)越南通信系统扩展阅读:
手机号又称移动电话SIM卡,由11位数字组成,是共同构成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无论是GSM系统还是CDMA系统,数字移动电话机用户在“入网”时会得到一张手机卡(SIM卡SubscriberIdentityMole)或UIM卡(UserIdentity Mole)。
手机号是一张符合GSM规范的“智慧卡”,可以插入任何一部符合GSM规范的移动电话中,实现“电话号码随卡不随机的功能”,而且通话费用自动计入持卡用户的账单上,与手机无关。
㈣ 中越黑客大战到底怎么回事
2011年6月3日报道:国内多家地方政府网站遭黑客攻击,被入侵网站标有“越南黑客是第一”,“越南人民愿意牺牲来保护海洋,天空和国家”等挑衅言论。 6月2日,有网友向站长之家反映其所在地政府网站遭遇疑似越南黑客的攻击,据了解,该黑客自称“Mr.N - Cubi11”,他在入侵我国地方政府网站后,还在网站中发表留言,叫嚣“越南黑客是第一”,“越南人民愿意牺牲来保护海洋,天空和国家”。 南海领土争端引发越南和中国黑客展开网络大战。两国黑客互相改写对方网站,并在网站上互插上本国国旗。各界担心,南海所发生的小规模对抗不仅已煽动各国民族主义势力高涨,而且有可能演变成军事冲突。
越南扬言打到北京,中国海军整装待发!越南《半岛国防》杂志发表评论,越南陆军副总参谋长阮哈一在上周接受《半岛国防》专访时表示:越南的军事现代化程度已经超过中国,再也不是70年代的水平,如果中国还在南海“侵占越南岛屿”,那么越南很可能忍无可忍,先发制人打击中国。 阮哈一同时表示,“越南对中国没有恶意,但越南有采取一切行动的权利来‘保护自己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越南输掉70年代的中越战争一直是越南军人的心里阴影,现在重来的话,我们的陆军完全可以打到北京去。” 越南政府27日表示,“三艘中国巡逻艇在南海骚扰一艘越南探油船,不但破坏探油船上的设备,还警告它侵犯了中国海域。”另外,越南要求中方“自我克制,不要一再做出侵犯越南主权的行为,并要求赔偿越南探油船的损失”。 作战团队
中国红客联盟6月4日-6月5日反击越南战绩公布
本次反击越南网站:共约1000站点以上,其中红客联盟攻陷站点数在300以上。 红盟作战3厅(新手组),攻击越南最大搜索引擎,导致该站点长达十二小时无法正常访问。 攻击暂且停止,静观其变。 反击口号:反击越南,中国的尊严你们伤不起!
网站遭越南黑客入侵后截图 该网友还向站长之家表示,据他的了解,国内还有多家政府网站也遭到越南黑客入侵,疑似一大批越南黑客正向中国网站发起攻击。 6月8日,网上有消息称越南外交部网站被“黑”。当天下午3点许登陆了越南外交部的官方网站,发现该网确实遭到不明身份黑客的攻击,网站首页所有连接均失效,且有五星红旗的图案被放在醒目位置。 据记者观察,自称来自盐城的黑客在越南外交部网站首页上留下了署名“3King”与“小枫”。目前该网站正中央贴着一面五星红旗,网页的左侧及子链接均写有“南沙群岛是中国的!”等字样。网页下方分别用中英文写着“南沙群岛是中国的!过去是 现在是 将来也是!”。与此同时,网站内还在不停地播放着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截止记者在北京时间6月8日下午4时发稿时,越南外交部的网站仍处于被“黑”状态,没有恢复正常的迹象。 在中国与部分国家发生争议事件时,外国政府网站遭到疑似黑客袭击的事件并不少见。在2010年8月,菲律宾政府网站就遭到疑似中国黑客的攻击,当时该网站内被挂上中国国旗,背景音乐也换成了中国国歌,自称“黑客”的人还要求菲政府就劫持人质事件道歉。同年10月,日本岛根县政府网站也遭到疑似黑客袭击,网站主页上写有攻击日本的中文红色标语。 越南方面表示,下午八点开始遭受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不明身份黑客攻击,导致越南搜索服务在全国各地出现了故障。 目前越南方面正在紧急修复 越南称,虽然经过越南技术工程师与不明身份的黑客斗争,越南的搜索服务还是无法修复 、越南人民都急坏了、越南技术人员从现象分析,这次大规模的攻击应该是有人有组织并精心策划的、初步怀疑是中国的红客联盟、具体事件目前正在调查中。 连日来100多个越南网站遭黑 越南媒体称黑客来自外国 8日早些时候,网上有消息称越南外交部一下属网站被「黑」。《环球时报》国内记者於当日下午3时登录该网站,发现确实遭到黑客攻击,网页上所有链接均失效。此前几天,越南国内也传出上百个网站遭黑客攻击、一些网页上出现中文的消息。
㈤ 越南vinaphone手机卡是GSM制式还是WCDMA制式的
越南vinaphone手机卡是支持GSM制式和WCDMA制式。
GSM是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的缩写,意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是世界上主要的蜂窝系统之一。GSM是基于窄带TDMA制式,允许在一个射频同时进行8组通话。
GSM80年代兴起于欧洲,1991年投入使用。到1997年底,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运营,成为欧洲和亚洲实际上的标准,到了2001年,在全世界的162个国家已经建设了400个GSM通信网络。但GSM系统的容量是有限的,在网络用户过载时,就不得不构建更多的网络设施。值得欣慰的是GSM在其他方面性能优异,它除了提供标准化的列表和信令系统外,还开放了一些比较智能的业务如国际漫游等。
GSM手机的方便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智能卡,人们称之为SIM卡,并且机卡可以分离,这样用户更换手机并且定制个人信息这方面都十分便利了。GSM手机还允许用户接收160字长度的短信息。
CDMA是码分多址的英文缩写(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它是在数字技术的分支--扩频通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
CDMA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再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
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伪随机码,与接收的带宽信号作相关处理,把宽带信号换成原信息数据的窄带信号即解扩,以实现信息通信。
㈥ fac是什么意思
fac的意思是空军前进控制员,它的前身称是战术航空控制小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fac是什么意思,供大家参阅!
fac是什么意思
FAC=forward air controller空军前进控制员,空军前进引导员
fac空军前进控制员战争发展
朝鲜战争
TACP虽然比较简便,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其只能观察目视距离,控制区域十分有限,虽然可以坐车但其装备的通信系统的距离仍旧受到限制,由于其经常在前沿执行任务,又被对方视为高价值目标而易受到攻击,这样人们再次将目光投向天空,这样就出现了坐飞机的TACP,不过他们的称呼变成了“前线空中控制官”( forward air controlLER -FAC)。
1950年美国在大田组织第6147战术空中控制中队(Tactical Control Squadron-TCS),最初只有2架L-17观测机和3名飞行员负责配合第24步兵师行动,在最初的行动中,每架飞机控制10架F-80飞机,据说在最初的行动中取得了摧毁朝鲜人民军17辆坦克的战绩,这样美国空军开始扩大第6147TCS的规模,并且换装T-6飞机,FAC的出现也衍生了一个问题就是其执行区域范围的扩大让其与地面指挥所的联系发生困难,特别是在朝鲜这样的多山地形,这样 1951年初第6147TCS得到一架C-47通信中继机用于保持FAC与地面指挥所的通信,最初能信中继机变成后来的机载战场指挥系统(Airborne Battlefield Command and Control Center-ABCCC)这样FAC-ABCCC-JOC的整体战场指挥控制体系的初步形成。由于FAC的成功运用让美国空军在朝鲜战场的近距离空中支援作战能力大为提高,其负责的作战任务也由最初的目标搜索与指示发展到了救援、炮兵控制、机除支援等,据说李奇微曾经亲自坐教练机到志愿军战线后方进行侦察。为此美国将第6147TCS升级为大队(6147th Tactical Control Group-TCG)下辖三个中队;第6148、6149、6150战术空中中队,后来第6150战术空中控制中队由第第942前线空中控制中队接替,在第6147TCG中有两个属于FAC中队,一个TACP中队。
越南战争
美军在朝鲜战争取得了FAC支援CAS的 经验 为其在后来的越南战争大规模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越南战争中,由于美军面对是越南游击队,其混杂于平民之中,没有固定的根据地和作战区域,加上越南的高山和丛林为其提供了天然的屏障,这样美军的近距空中支援必须保持快速响应,精准打击才能发挥较好的作用。1961年根据第13号空军作战计划-2226-61:美国着手在越南建立完整的空中支援体系;包括空中指挥中心和两个空中支援指挥中心,建立空中联络官和前沿空中控制官队伍,其中空中支援中队-后来更为直接空中支援中队负责整个空中支援的指挥,包括作战计划的制订、目标的排序和攻击机队调度等,美国在越南战争共投入4个FAC中队;第19、20、21、22中队,由第504航空支援群统一指挥,机型也包括O-1/2,OV-10和OV-1。目标搜索手段也由原来的目视发展到包括目视、雷达、红外/微光等多种手段,并且FAC的座机也加装了部分武器让其具备自卫和攻击目标的能力。另外与其配合的C-47中继机也变成了EC-121电子监视机,其整体作战体系的配合更加紧密和完善。根据有关资料,美国空军在越南的飞行架次中侦察与监视任务占了一半以上。
现代战争
不过尽管FAC在越南战争中运用广泛,不过美国空军仍旧认训到其局限性,战争中的FAC是在有绝对制空权且对方防空火力几乎为零的情况下执行任务的,而在未来的中欧战场上,其不便要面对强大的前苏联空军还要面对拥有完善防空火网的前苏联地面部队,这些速度缓慢,缺乏自卫系统的FAC的生存能力着实让人不能放心,并且其采用目视观察,其观察能力仍旧十分有限,控制区域也很小,而实际上即便战争后期面对装备了SA-2和SA-7的越南人民军时美国空军更多采用F-100F和F-4B拥有FAC任务,这些飞机被称为“快速前沿空中控制”,-FFAC。而即使这些飞机在中欧战场也容易受到对方的攻击,解决的办法就是能够在对方防区外发现目标,这样E-8 JSTAR“联合星”就登场了,其利用机载相控阵雷达在数百公里外对对方进行探测,探测区域也大大增加,并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机体空间增大,可以容纳机载指挥控制系统,这样可以实现探测、指挥系统的统一,减少信息传达的节点的环节,不过由于造价昂贵,加上目标细节仍旧需要现场确认,所以美国空军发展系列无人机如“捕食者”和“全球鹰”来深入敌我进行侦察。不过这些无人机在高威胁环境下的生存能力仍旧低下,所以在90年代美国空军仍旧将一部分A-10用于前沿空中控制任务。其型型号也变为A/OA-10。随着A-10机队的缩减,近年来美国空军也计划将一部分F-16执行行类似的任务。
综上所述,就可以发现CAS是一种看似简单但干些复杂的活,从最初的单兵加电台到JSTAR和数据链这些高科技的东东,其复杂性在于申请由地面基层单位发起经过联合空中指挥所再到空军基层部队,由后者来执行,经过两大军种多个指挥层次,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CAS的效果。而即便拥有最发达技术的美国来说CAS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上世纪90年代美国在本宁堡进行空地联合演习,一架攻击机就将激光炸弹直接投向指示器造成多人损伤,而本世纪初由于TACP发错坐标,参加演习的F/A-18直接将炸弹投向地面的新西兰士兵,而因为情报迟滞及其他原因而放弃的作战任务比比皆是,由于CAS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委托式指挥,授予TACP和FAC很大的权力即所有进行其控制区的飞机都要由其指挥,从某种方面来说CAS最初由德国发展和完善也是由于先天的基础,如普鲁士建立的军官团和其主动作战的精神是其的催化剂。这样TACP和FAC必须有较高的能力,所以现在TACP已经实际上成为特种部队的一员,而FAC多由经验丰富的飞行员组成为了避免由紧张造成话音传递的误差,从90年代起美国在CAS任务中引入信息技术;即利用IDM将目标信息直接上传给攻击机,为了进一步扩展信息传递补的范围在波黑战争中,美国进一步试验了利用MOTO公司的“铱”卫星系统在为CAS提供信息支援。目前美国在推进军事事务革命(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 -RMA)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CAS的信息传递,RMA一个例子就是伊拉克战争对于萨达姆一次斩首行动,从获取情报到白宫批准到轰炸机投弹中间只有不到10分钟的时间,而情报却在国家最高当局和最基层单位进行了多次的交流。其传递速度之快令人瞠目,而以高速数据链和电子认证为基础的RMA必将给新时期的CAS提供强大的支撑。此外妨碍CAS不仅仅是技术,还有传统观念甚至利益碰撞,如地面部队当然想建立自己的空中支援力量以避免对空军的依赖,这当然会让地面部队在国防预算中得到更大的份额,而空军更多抱着会飞的都属于我的想法,实际上60年代美国空军和陆军就曾为CAS的主导权发生过争执,陆军希望得到固定翼近距空中支援飞机,而空军则强烈反对,最终是膀子会转的归陆军而不会转的归空军。有趣的是这个争执和体制无关,前苏联也曾将陆航划归空军管辖。而陆军又成立自己的航空兵。
前面已经提到过美国空军也将A-10用于FAC任务,而B-52在有机载光电系统的情况下仍旧装备了LITENING吊舱,用于发现较远距离上的活动目标,实际上FAC也有为制导炸弹提供目标指示的任务,象OV-10这样的飞机就装备了激光目标指示系统。
fac空军前进控制员战争发展沿革
FAC作战
综观整个战争时期(1961-1975 年间),侵越美军四大军兵种共出动侦察飞行 65 万架次,其中由上述几种观察机担负的飞行任务占去一半以上。以 1969 年 5 月 8 日至 7 月 2 日发生在边河的一次战役为例,仅 FAC 就出动 571 架次。他们为 1,828 架次的战术飞机(如 A-4、F-4、F-100、A-1、AT-37 和 B-26);804 架次的战略轰炸机(B-52)和 100 架次的“空中武装炮舰”(即 AC-119)的对地火力支援提供了有效的战场侦察、目标指示等技术保障。当时,FAC 每出动一个架次,平均可以为 4.8 架次的攻击飞机提供服务。
每当战役进入高潮时,FAC 飞行便也转入 24 小时连轴转的状态。常常是前一架次刚刚结束,稍作简单维护,油一加满,就又上天了。盘踞在南方的 FAC 形成了一张几乎可以涵盖全域的空中侦察网。由于每一名 FAC 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其活动空域被限制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范围内,所以他对“辖区”内的每一座山丘、每一条小河、甚至每一株大树都熟记在心。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是游击队的每一个新的动向或地面目标的每一细微变化,都有可能引起他的关注。同时,对该地域友军的基本配置乃至作战习惯也都能了如指掌。这一切,对“发现目标、指导攻击、确认战果”三大基本任务的完成是有利的。
莫姆耶尔在评价 FAC 时曾指出:“FAC 是获取敌军情报的主要来源,是发现和识别各种目标的行家里手。”一位 A-7 海盗攻击机的飞行员曾亢奋地说过:“只要 FAC 存在,我们就有打不完的目标。”这些入侵者的言行虽然嚣张,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证实了 FAC 的有效性。
一般而言,不管攻击计划是预先策划的还是应地面部队临时申请而制定的,也不管攻击编队来自地面机场、航空母舰还是远在泰国或日本的海外基地,前往目的地的飞机都先接受战区指挥部或空中指挥机(如 EC-121)的调度指挥,可是一旦飞临目标上空,就必须接受 FAC 的直接指挥。FAC 往往先于攻击方 30-60 分钟赶到现场,他们要在这几十分钟内完成对目标的搜索和标定工作。当编队到达以后,FAC 会通过密码喊话立即将当地的气象、地貌、目标性质和位置、敌防空火力配置情况以及我方阵地边界等等情报通告编队长机,并将发烟火箭弹射向目标,以此作为投弹瞄准的参考坐标。接着,FAC可能会向地面友军呼叫,让他们的士兵掏出有色方布(一种有别于植被颜色的标志布),按预先规定摆放成点状标志,以显示出自己“领地”的安全界限。只有这样,攻击方才可以正式投入战斗。而此时,FAC 会将自己的座机稍稍飞远,在一旁等待攻击行动的结束,然后再飞回来,透过硝烟,对攻击的有效性尽可能予以确认。
在白天,FAC 大多使用黄磷作发烟剂的 2.75 英寸火箭弹作为信号标志工具,而在夜晚,常先投掷照明弹点亮地面,再适时对目标发射曳光弹。然后让出空间,让后继编队施展拳脚,并不时对弹着点进行语音校正。所以说,FAC 的劳动强度和精神负担是相当大的。
随着战争的发展,直升机战(Heliborne)日趋平常,于是,FAC 的职责范围也扩大到诸如实时对直升机机降、直升机武装攻击和直升机营救作战的现场指挥等。
要说 FAC 拥有自己的空中平台,已是1963年以后的事了。而在空中 FAC 尚未“普及”的时候,南越伪军地面部队常常埋怨空中支援的严重迟滞。有时在发出紧急求援呼叫后 48 小时,竟然还听不到飞机的引擎声!但当空中 FAC 介入战争以后,这样的尴尬局面得到了控制和改进。反应时间被压缩到 30-50 分钟之间,大大减少了步兵的伤亡程度。
战争后期的 FAC 受命于 DASC 的控制。由于出击次数频繁且无定局,所以各基地均安排 4 到 8 架观察机处于 15 分钟战斗待命和全天候值班状态。一旦接到求救电,5 分钟内必须办完书面手续,15 分钟前后离地升空。这样的“即兴节目”成了 FAC 的家常便饭。全战区每天要为此出动 200-400 架次(对于 OV-10 而言必须是双机协同),有时甚至可达 500 架次!对空军的 FAC 而言,预先策划好的袭击计划和临时救急出动之比是 50% 对50%,但实际上往往达到 30% 对 70% 的状态。据统计,在各军兵种中间,空军 FAC 的工作强度和投入量都高居榜首。
越人民武装力量的运输车队常借夜幕之掩护,巧妙地穿行于山丘丛林中的“胡志明小道”,成为越南北方向南方输送战略物资的大动脉。但在美军空中力量的反复打击下,仍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其中,被毁车辆中的 90% 是在夜间遭到袭击的。据美军报道,攻击的难点不在于瞄准和投弹,而在于搜索和锁定。为此,除不惜采取各种地面监视 措施 外,更加强了空中 FAC 的运用。许多 O-1 和 OV-10 飞机在白天沿着“胡志明小道”的大致走向分段往返侦察,亟力找出车队的集结地和出发点。到晚上,则利用便携式星光仪或红外观察器材进行目标确认。一旦车队开动,立即通过空中指挥机作信号中继,召来攻击飞机(后者常常就在附近空域待命,以节省时间)。此时,FAC 用照明弹标示出车队之首尾,给出一个攻击的范围。这样的行动有时是由远在泰国那空帕侬基地的“渗透监视中心”负责指挥的。
在 FAC 比较成功的保障行动中还包括这样一次战例:某日,从岘港起飞的 FAC 偶尔发现一队越南人民军的坦克正沿着一号公路向东河方向运动,在作了精密测定以后,该情报马上被发送到巡航中的 EC-121 空中指挥机,机上的指挥中枢又将命令传输给空军第7航空军。30 分钟后,6 架 B-52 战略轰炸机自邻国呼啸而至,对如此之“小”的活动目标群进行了地毯式轰炸,使其中的 35 辆坦克遭到彻底破坏。
FAC座机
O-1 鹰犬式 是赛斯纳公司从著名的赛斯纳 170 系列游览机发展改装而来的前线轻型活塞式军用观察机。陆军型号是 L-19,海军型号是 EO-1。这种上单翼单发双座后三点起落架布局的小飞机成为空军和陆军最先为 FAC 采购的座机。该机无武装无装甲,乘员唯一的防御手段是穿上一件防弹马甲。后来才在后座改装一挺 M61 机关枪作为自卫武器。
当 1965 年刚刚使用时只有一个中队,到年底才凑足 100 架。次年春已发展到四个中队和 170 名乘员的规模。由于 O-1 毫无反击能力,也从不主动进攻,除了靠肉眼观察以外,几乎就是靠地面敌军向它开火来发现目标的,所以,O-1 和它的乘员简直成了诱敌的饵食。难怪有位 FAC 曾这样自嘲道:“这是连越共都知道的送死行为……我们两人一组,慢悠悠地小半径盘旋在山林上空,后座的伙伴紧张地用望远镜不停向下张望。一想到子弹随时会从铝皮制造的地板钻进机舱,浑身就起鸡皮噶瘩。”
空军 FAC 的一架 O-1 正小心翼翼地飞过南越的一片山地
“我们随身带着 7 只发烟罐,机翼下挂着 4 枚发烟火箭弹,都用于为目标定位。我们驾驶 O-1F 在 500 米高度以 167 公里/小时的低速一面盘旋一面等待攻击编队的到来。当战斗轰炸机投弹时,我压杆向右爬高退出,真有点像航空大会上的特技表演呢。”
使用 O-1 的 FAC 每月得飞上 80-100 小时,但每架飞机每天仅需 30 分钟的简单维护。晚间执行任务时,因为 O-1 不具备夜航能力,所以先得由 C-123 等战术运输机前去投掷照明弹,为此,不得不额外为 C-123 的空勤组临时增配一名 FAC。
和其他许多轻型飞机一样,O-1 同样具备优良的 STOL(短距起落)性能,它只需要 1,000 英尺长的土跑道。为便于深入前线,每个飞行队都拥有若干个前进起降场。此外,O-1 的出勤率高达 85%,以空军 20 战术航空支援飞行大队为例,75 名 FAC 在 O-1E 或 F 上的月飞行时间达到 5,850 小时。因此,你不能低估老掉牙的“鹰犬”在这场特殊战场上的作用。
OV-1 摩霍克人式 是格鲁曼公司生产的双座双发轻型战场观察机。装备 2 台 1,000 当量马力级的 T53 涡桨发动机,其总功率为 O-1 的 10 倍!它是陆军为自己的 FAC 所选定的机型。在球状玻璃机头内并列坐着两名乘员,方便了对地观察及互相沟通。长长的机尾后面装有三片垂尾,这是 OV-1 的外观特征。
OV-1 的侦察手段增加了照相机甚至后来才有的吊挂式侧视雷达。但原则上仍然不配备武器(仅个别改型可以外挂 1,690 公斤的攻击武器)。和 OV-1A 几乎同时被派往东南亚的还有带侧视雷达吊舱的 B 型和装备照相机及红外探测器的 C 型。有时先由 B 型作概略侦察,再用 C 型作进一步的精密定位。
OV-1 的出勤率高达 84%,FAC 利用它每月每人飞行 72 小时。由于实用性强,海军和空军后来也曾有少量使用。因为南方的游击队十分痛恨这种飞机,所以破例对击落者行赏。
OV-10 野马式 北美公司专为所谓“反游击战(COIN)”研制的多座双发多用途战术侦察攻击机。有称“万能 COIN 机”,也是 FAC 所使用过的最大机型。美军使用的 OV-10A 采用双尾梁布局,两台 1,040 当量马力的 T76 涡桨发动机装在左右尾梁的前端,而后端是一体式平尾。主翼中央是主机身,它的前部是由大块玻璃组成的纵列双座复式操作座舱,后部是一个 75 立方英尺容积的万能货舱,可以装载 3,200 磅的军用物资或 5 名伞兵或 2 个担架加 1 名护士。由于为飞行员安装了地道的装甲和弹射座椅,所以生存性大大提高。在飞行中,飞行员可以利用覆盖东南亚的泰康(TACON)导航系统为自己和目标精确定位。OV-10A 的另一特色,是机身下部设有一对八字形的短翼,翼下 4 个挂爪可以携带 1,925 公斤武器,如 19 枚装的 2.75 英寸 LAU-3/A 型火箭弹发射巢、5 英寸“祖尼”火箭弹发射巢、250 磅 Mk.81 型航空炸弹等等。机身中线下可以外挂 230 或 150 加仑的副邮箱。此外,短翼内部固定安置 4 挺 7.62 毫米 M60C 机关枪。因此说,OV-10A 的火力不可低估,而且 FAC 正是从配备 OV-10A 以后才开始具备反击和主动进攻能力的。该机的续航时间 3 小时,航程为 2,680 公里。
1968 年,空军和海军陆战队已有 157 架 A 型在越南服役,后来仅仅陆战队就拥有 114 架。海军没有看中它,故在 1969-1972 年间仅象征性地配备了 3 架。由于 OV-10A 具有杰出的 STOL 性能、轻盈快捷的低空机动性能以及灵活多样的武器挂载手段,所以很受军方的青睐。在 1969 年4至6月所进行的那次战场评估中,其最短反应时间仅为 5 分钟!
对飞行员进行 OV-10A 的改装培训约需 16 周的时间,其中包括 25 小时的室内实习和 75 小时的带飞训练。三年中,空军 5 名教官共培养出 97 名以 OV-10A 为座机的空中 FAC 以及 422 名机务人员。期间,空中带飞时间累计 8,800 小时。
O-2 超级空中霸王式 是赛斯纳公司为空军研制的、用于替代 O-1 的双发双座复式操纵活塞式战术观察(侦察)机。它虽然也采用双尾梁布局,但 2 台 210 马力的“大陆”发动机,却被一推一拉地分别安装在机身的前后端。其机翼下有 4 个挂梁,可视需要携带机枪吊舱或火箭弹。O-2 的通信和导航设备特别完备。
1967 年,O-2A 被空军正式采用,后来共配备 455 架 A 型和 62 架 B 型,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供 FAC 使用。
现代战争
那么,面对今日军事高新技术的层出不穷,FAC 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只要常规的局部战争还有存在的可能,即使人们已经拥有诸如卫星定位、地面全天候侦察手段以及各种新颖的灵巧智能化攻击武器,但为有效对付处于恶劣气象条件下和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小股而多变的顽敌(如恐怖主义游击队、民族主义武装分之),就仍然需要相当于 FAC 那样特殊的兵种和特殊作战手段。不难设想。未来型的 FAC 将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空中预警机、无人战场侦察机、武装直升机、地面侦察系统以及传统的战术航空兵建立更加紧密和即时的“链接”,或者说完全融入其中。一种更加高效的数据链将令敌人再无藏身之地,从而遭到完全彻底和迅猛的打击。
在最近空袭利比亚“奥德赛黎明”行动中,先期进入利比亚境内的英国特种部队任务之一就是为北约轰炸指示目标,只不过行动方式由空中专为地面。
看过fac是什么意思的人还看了:
1. 什么是串号 串号是什么
2. 什么是手机串号 手机串号的查看方法
3. 迅捷FW316R无线路由器默认管理员密码是什么
4. CAD的三种CAD比例参数设置是什么
5. 化工厂的实习总结
㈦ 关于中国与越南的通信问题
我是越南人在现在广东的也会说中国语言
我每年都会回越南的
关于通信方面现在是很方便的、而寄信方面就当然啦、不过现在越南已经不像以前而很先准差不每家每户都已经安装上固定电话了、
在越南不用QQ的除非你的QQ是在中国上开的、不过你要记住是那里是不属于中国移动的所以收费是根据你上的时间来算的、是非常贵的哦、你要中国上那里的网就要申请另一个网站一如是(新博客)网都可以上的、不过我建议用移动比较方便些的’首先在中国打回去就要加(国家区号)例如越南的0084-后面的区号不要再加了只要加上你需要打的号码就可以了。
但如果在越南想上中国网就在那里的网吧问问啦、我的QQ是87582844’我的手机是13609728712、越南号码0084-01697282279.
㈧ 国际卫星通信系统有哪些用途
苏联集团国际卫星通信系统。该系统早在1971年11月15日由苏联、东欧等9国筹建,后又发展了越南、叙利亚等5个成员国。此外,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租用该系统的卫星通信信道进行国际通信。该系统主要提供电视节目、电视电话会议和数传服务。
欧洲卫星通信系统。始建于1985年9月1日,截止1990年上半年已有27个成员国,由5颗卫星组网,为各成员国提供视频会议、电话会议、高速传真、电视教育和各种商业通信等。
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这是专门提供海事通信的国际组织,到1989年4月已经开始对8759个船舶电台包括陆上设置的965个电台,提供了电报、电话直通业务以及遇险呼救服务。该系统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空各发射一颗通信卫星,使用频率分为:星M船间1.6~1.5千兆赫频段,星M岸间6~4千兆赫频段。
㈨ 越南网络怎能么样
我说一下网速吧!只能告诉你,还挺快的。
越南互联网信息中心(VNNIC-信息和通信部)表示,在正式实施位于国家互联网交换站(VNIX)的互联网访问质量衡量系统的3个月后,统计数据已接近30,000用户。结果表明,越南的互联网访问质量基本符合标准,某些参数高于国际系统发布的数据。
具体来说,在2020年第一季度,VNNIC Speedtest系统收集了将近30,000个用户样本,这些样本来自69个网络(由独立的ASN网络编号标识),其中大部分来自大型网络,例如Viettel,VNPT,FPT,Mobifone和CMC。汇总数据显示越南的互联网连接质量符合标准。一些统计数字高于国际系统同时发布的数字。宽带宽带网络的平均下载速度达到61.69 Mbps,比国外系统公布的测量结果高45%。对于移动网络,平均下载速率为39.44 MBps,也提高了18.7%。
2020年第一季度移动网络的互联网访问质
在FTTH服务市场份额的前三名运营商中,VNPT以最佳的下载/上传速度排名第一,其次是Viettel和FPT。CMCTelecom的下载/上传结果也很高(84.27Mbps / 74.43Mbps)。对更深层质量参数(Ping,Jitter–影响语音和视频等高质量服务的特殊参数)的统计表明,越南的互联网连接符合标准。
有些运营商在某些时候的目标不理想,这可能会影响互联网上使用语音和视频流服务的质量,表现为失真,图像破裂的现象,尤其是当多个设备用户同时共享一个频道...对于移动Internet连接,Viettel的平均下载/上传速度最高(41.45Mbps/ 32.70Mbps),其次是Vinaphone和Mobifone。通常,通过移动设备访问Internet的质量低于宽带服务的质量(约1.5倍)。除了有关用户互联网访问质量的统计信息外,系统还记录了许多其他统计信息,例如使用PC /智能设备/未知的终端的百分比为52%,31%和17 %。对于操作系统,Windows仍是最受欢迎的操作系统,超过56%;其次是Android的约26%,iOS(iPhone / iPad)的11.6%,OSx(Macbook)的4.9%。
在浏览器方面,Chrome以52%排名第一,AndroidWebkit浏览器为25.44%,Safari为14.71%,Edge(Microsoft)仅占1.24%,...在VNNICSpeedtest系统上通过用户的测量结果发布和评估Internet访问质量,最初带来了越南Internet的多维统计图。这是参考数据的有效来源,可为用户,企业和州管理机构提供服务,以监控,提高Internet访问质量,在越南Internet上构建全面的报告。
在不久的将来,VNNIC将继续努力发展和完善VNNIC Speedtest系统,发布定期数据以更好地为Internet社区服务,以实现确保质量和操作的共同目标。越南互联网是安全和现代的。VNNIC还建议企业投资升级宽带基础设施,以满足用户的更高需求,确保超高清视频(4K),在线培训,医学检查和治疗等服务的质量。同时,组织和企业需要加强与国家互联网交换站(VNIX)的连接,以确保以安全稳定的方式开发互联网,尤其是在需求旺盛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