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科技大全 > 神威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神威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发布时间:2022-09-24 21:59:43

『壹』 请问现在我国巨型计算机速度有多快

巨型计算机是一种超大型电子计算机。具有很强的计算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主要特点表现为高速度和大容量,配有多种外部和外围设备及丰富的、高功能的软件系统

巨型计算机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计算机系统,主要用来承担重大的科学研究、国防尖端技术和国民经济领域的大型计算课题及数据处理任务。如大范围天气预报,整理卫星照片,原子核物的探索,研究洲际导弹、宇宙飞船等,制定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项目繁多,时间性强,要综合考虑各种各样的因素,依靠巨型计算机能较顺利地完成。

对巨型计算机的指标一些家这样规定:首先,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平均每秒1000万次以上;其次,存贮容量在1000万位以上。如我国研制成功的"银河"计算机,就属于巨型计算机。巨型计算机的发展是电子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它的研制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程度,体现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实力。一些发达国家正在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研制运算速度达几百亿次的超级大型计算机。

在一定时期内速度最快、性能最高、体积最大、耗资最多的计算机系统。巨型计算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个时期内的巨型机到下一时期可能成为一般的计算机;一个时期内的巨型机技术到下一时期可能成为一般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的巨型计算机用于核物理研究、核武器设计、航天航空飞行器设计、国民经济的预测和决策、能源开发、中长期天气预报、卫星图像处理、情报分析和各种科学研究方面,是强有力的模拟和计算工具,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据统计,计算机的性能与使用价值的平方成正比,即所谓平方律。按照这一统计规律,计算机性能越高,相对价格越便宜。因此,随着大型科学工程对计算机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超高性能的巨型计算机将获得越来越大的经济效益。

一、巨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50年代中期的巨型机有 UNIVAC公司的LARC机和 IBM公司的 STretch机。这两台计算机分别采用了指令先行控制、多个运算单元、存储交叉访问、多道程序和分时系统等并行处理技术。60年代的巨型机有CDC6600机和7600机,它们都配置有多台外围处理机,主机的中央处理器含有多个独立并行的处理单元。70年代出现了现代巨型计算机,其指令执行速度每秒已达5000万次以上,或每秒可获得2000万个以上的浮点结果。

现代巨型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有美国ILLIAC-Ⅳ(1973年)、STAR-100(1974年)和ASC(1972年)等巨型机。ILLIAC-Ⅳ机是一台采用64个处理单元在统一控制下进行处理的阵列机,后两台都是采用向量流水处理的 向量计算机 。1976年研制成功的CRAY-1机标志着现代巨型机进入第二阶段。这台计算机设有向量、标量、地址等通用寄存器,有12个运算流水部件,指令控制和数据存取也都流水线化;机器主频达80兆赫,每秒可获得8000万个浮点结果; 主存储器 容量为100~400万字(每字64位),外存储器容量达10 9 ~10 11 字;主机柜呈圆柱形,功耗达数百千瓦;采用氟里昂冷却。图中为这种机器的逻辑结构。中国的“银河“亿次级巨型计算机(1983年)也是多通用寄存器、全流水线化的巨型机。运算流水部件有18个,采用双向量阵列结构,主存储器容量为200~400万字(每字64位),并配有磁盘海量存储器。这些巨型机的系统结构都属于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MD)结构。80年代以来,采用多处理机(多指令流多数据流MIMD)结构、多向量阵列结构等技术的第三阶段的更高性能巨型机相继问世。例如,美国的CRAY-XMP、CDCCYBER205,日本的S810/10和20、VP/100和200、S×1和S×2等巨型机,均采用超高速门阵列芯片烧结到多层陶瓷片上的微组装工艺,主频高达50~160兆赫以上,最高速度有的可达每秒5~10亿个浮点结果,主存储器容量为400~3200万字(每字64位),外存储器容量达10 12 字以上。

还有一类专用性很强的巨型机。例如,美国哥德伊尔宇航公司的巨型并行处理机MPP,由16384个处理器组成128×128的方阵,专用于卫星图像信息的高速处理,8位整数加的处理速度可达每秒60亿次,32位浮点加可达每秒1.6亿次。英国ICL公司研制的分布式阵列处理机专用系统DAP,由 4096个一位 微处理器 和一台大型系列机2900组成,最高速度可达每秒1亿个64位的浮点结果。

二、巨型计算机的组成

巨型机主机由高速运算部件和大容量快速主存贮器构成。由于巨型机加工数据的吞吐量很大,只有主存是不够的,一般有半导体快速扩充存贮器和海量(磁盘)存贮子系统来支持。对大规模数据处理系统的用户,常需大型联机磁带子系统或光盘子系统作为大量信息数据进/出的媒介 。巨型机主机一般不直接管理慢速的输入/输出(I/O)设备,而是通过I/O接口通道联结前端机,由前端机做I/O的工作,包括用户程序和数据的准备、运算结果的打印与绘图输出等。前端机一般用小型机。I/O的另一种途径是通过网络,网上的用户借助其端机(微机、工作站、小型大型机)通过网来使用巨型机,I/O均由用户端机来做。网络方式可大大提高巨型机的利用率。

三、巨型机技术

并行处理是巨型机技术的基础。为提高系统性能,现代巨型机都在系统结构、硬件、软件、工艺和电路等方面采取各种支持并行处理的技术。

数据类型为便于高速并行处理, 中央处理器 的数据类型除传统的各类标量外,都增加了向量或数组类型。向量或数组运算的实质,是相继或同时执行一批同样的运算,而标量运算只处理一个或一对操作数,故向量运算速度一般比标量运算速度快得多。

硬件结构现代巨型机硬件大多采用流水线、多功能部件、阵列结构或多处理机等各种技术。流水线是把整个部件分成若干段,使众多数据能重叠地在各段操作,特别适于向量运算,性能-价格比高,应用普遍。多功能部件可以同时进行不同的运算,每个部件内部又常采用流水线技术,既适合向量运算又适合标量运算。中国的“银河”机和日本的 VP/200、S810/20机进一步将每个向量流水部件或向量处理机加倍,组成双向量阵列,又把向量运算速度提高了两倍。美国CYBER-205机的向量处理机可按用户需要组成一、二或四条阵列式的流水线,技术上又有所发展。多处理机系统以多台处理机并行工作来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各台处理机可以协作完成一个作业,也可以独立完成各自的作业。每台处理机内部也可采用各种适宜的并行处理技术。在任务的划分与分配、多处理机之间的同步与通信和 互连网络 的效益等方面,多处理机系统尚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现代巨型机采用的主要还是双处理机系统(如CRAY-XMP)和四处理机系统(如HEP)。

向量寄存器为降低存储流量和频带宽度的要求,并解决短向量运算速度低的问题,第二阶段的巨型机采取了向量寄存器技术。CRAY-1机设有8个向量寄存器,所有向量运算指令都面向向量寄存器和其他通用寄存器。为更有力地支持各运算流水部件高度并行地进行各自的向量运算,日本的VP/100和S810等第三阶段的巨型机设有庞大的向量寄存器,总容量达64K字节。

标量运算标量运算速度对巨型机系统综合速度的影响极大。为此,除增设标量寄存器、标量后援寄存器或标量 高速缓冲存储器 以及采用先进的标量控制技术(如先行控制等)外,还可采用专作标量运算的功能部件和标量处理机等技术。例如,CRAY-1机的多功能部件中,有6个专作标量和地址运算,3个兼作标量浮点运算,标量运算速度可达每秒2000万次以上;CYBER205机专设标量处理机,含5个运算部件,标量运算速度可达每秒5000万次以上。在提高向量运算速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标量运算速度,尽可能缩小两者的差距,已成为改善巨型机系统性能的重要研究课题。

主存储器为使复杂系统的三维处理成为可能,要求主存储器能容纳庞大的数据量。80年代的巨型机容量已达256兆字节。为与运算部件的速度相匹配,主存储器必须大大提高信息流量。为此,主要的措施是:①采取较成熟的多模块交叉访问技术,模块数量一般取2n,有的巨型机采用素数模新技术,以尽量避免向量访问的冲突;②不断减小每个模块的存取周期,如CRAY-XMP机的存取周期为38纳秒,S810机虽用静态MOS存储器,也只有40纳秒,与双极存储相当;③增加主存储器的访问端口,如CRAY-XMP机的每台处理机与CRAY-1机相比,访问端口由一个增加到四个,解决了存储访问的瓶颈问题。

输入输出通道巨型机不但配有数量较多的输入输出通道,如16~32个,而且具有较高的通道传输率。如CRAY-XMP机除一般通道外,还有两个传输率为每秒100兆字节的通道和一个传输率高达每秒1250兆字节的通道。

固态海量存储器为适应特大算题的大量数据在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之间的频繁调度,新型的巨型机采用固态海量存储器作为超高速外存储器。CRAY-XMP机的固态存储器采用MOS技术,容量为64~256兆字节,传输率比磁盘快50~100倍。S810机的固态存储器容量为256~1024兆字节,传输率达每秒1000兆字节。

大规模集成电路巨型机的 逻辑电路 都采用超高速ECL电路,门级延迟约为0.25~0.5纳秒,芯片门数为几十至一千以上;1984年日本已研制成功4K门阵列常温砷化镓芯片,级延迟约为50皮秒;用于向量寄存器的超高速双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访问时间为3.5~5.5纳秒。

组装工艺缩短机内走线长度和提高机器主频,是提高巨型机速度的基础。现代巨型机主频有的已达 250兆赫以上。为此,除提高芯片的集成度和速度外,还采用微组装等高密度多层组装工艺。由此而来的散热问题很突出,需要采取特殊的冷却措施。

并行算法和软件技术为充分发挥巨型机的系统性能,必须研究各种并行算法并研制并行化的软件系统。针对特大型科学计算的特点,巨型机通常配置如下软件:具有多重处理能力的批处理分布式 操作系统 、高效的汇编语言、向量FORTRAN或PASCAL、ADA语言和向量识别器、并行化标准子程序库、科学子程序库和应用程序库、系统 实用程序 、诊断程序等。

『贰』 “神威”高性能计算机的功能是什么

“神威Ⅰ”计算机由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于1999年9月研制成功并投入运行。2000年7月26日面向社会开放使用,2001年在上海超级计算中心顺利通过验收。“神威Ⅰ”电脑的研制成功,大大提高了我国电脑的计算水平,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电脑能力的国家。

“神威”是一种可缩放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其峰值运算速度可高达每秒3840亿浮点结果,位居当时全世界已投入商业运行的前500位高性能计算机的第48位。其系统主要由主机系统、前端系统、磁盘阵列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并配备了大容量主存和磁盘阵列、与工业标准兼容的分布式并行操作系统、多种并行程序开发及支持环境、科学计算软件库、数据库系统和可视化系统等。“神威广主机使用的是流行的UNIX系统,自行研制的并行UNIX操作系统与标准的UNIX操作系统目标级兼容。系统配有多种并行语言和并行支撑环境,其中包括高性能FOran、OpenMP、并C.PVM、MPI和PJAVA等,兼容Fortran语言和C语言。集国际上众家之长的可视化并行编程环境,可以帮助程序员进行程序开发和调试。系统中的科学计算可视化工具可以实时地将计算出的数据转换成图形图像显示出来。另外用户还可以在Intranet/Internet上使用神威主机。“神威Ⅰ”计算机系统用户界面友善,提供完善的系统性能检测、并行调试工具和并行程序自动生成工具。

目前,“神威Ⅰ”计算机系统主要应用于气象气候、航空航天、信息安全、石油勘探。生命科学等领域。在“神威Ⅰ”运行10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28项科研课题,取得了丰硕的应用成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国气象局开发出集合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神威Ⅰ”电脑在8小时内完成32个样本、10天全球预报,填补了国内空白。中科院生物所开发人类基因克隆系统,运用“神威”电脑完成了人类心脏基因克隆运算,取得了国内独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中科院软件所开发的油藏数值模拟系统对13年开采数据的计算时间仅4小时37分钟,提高了油藏技术人员工作效率。中石化公司开发地震成像系统时,过去花了10年时间没有计算完的数据,“神威上”电脑只用了8小时就计算完成。

『叁』 NBA是哪一年诞生的

NBA成立于1946年6月6日。成立时叫BAA,即全美篮球协会,是由十一家冰球馆和体育馆的老板为了让体育馆在冰球比赛以外的时间,不至于闲置而共同发起成立的。
现有球队
东部联盟 大西洋赛区 :纽约尼克斯队、新泽西篮网队、波士顿凯尔特人队、多伦多猛龙队、费城76人队 中部赛区 :底特律活塞队、印第安纳步行者队、克里夫兰骑士队、密尔沃基雄鹿队、芝加哥公牛队 东部联盟队徽(15张) 东南部赛区 :迈阿密热火队、奥兰多魔术队、华盛顿奇才队、亚特兰大老鹰队、夏洛特山猫队 西部联盟 西北赛区 :明尼苏达森林狼队、丹佛掘金队、犹他爵士队、波特兰开拓者队、俄克拉荷马城雷霆队 太平洋赛区:萨克拉门托国王队、洛杉矶湖人队、菲尼克斯太阳队、金州勇士队、洛杉矶快船队 西南部赛区:圣安东尼奥马刺队、休斯敦火箭队、达拉斯小牛队、孟菲斯灰熊队、新奥尔良黄蜂队

『肆』 参加NOIP初赛(普及组)要有那些知识准备

初赛考的知识点就是计算机基本常识、基本操作和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其中选择题考查的是知识,而问题解决类型的题目更加重视能力的考查。一般说来,选择题只要多用心积累就可以了。问题解决题目的模式比较固定,大家应当做做以前的题目。写运行结果和程序填空也需要多做题目,并且培养良好的程序阅读和分析能力,就像语文的阅读理解一样。nbsp;近几年来,初赛的考查范围有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紧跟潮流了。这就需要大家有比较广泛的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简单的数据结构(例如栈、队列、树和图等)和简单的算法(例如排序、查找和搜索等),程序设计语言以及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巧(例如排列组合)。但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你对程序设计语言的熟悉程度,再加上认真仔细的心态。nbsp;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nbsp;计算机的特点nbsp;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应用nbsp;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其相互联系nbsp;计算机的工作原理nbsp;计算机中的数的表示nbsp;计算机信息安全基础知识nbsp;计算机软件知识nbsp;1.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nbsp;⑴计算机的诞生:nbsp;世界:nbsp;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诞生,取名为“ENIAC”nbsp;中国:nbsp;1958年研制了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速度每二千次。nbsp;1964~1965年研制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65年制造速度每秒7万次。nbsp;1971年研制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nbsp;1972年每秒100万次的大型集成电路计算机研制成功nbsp;1976年研制成功每秒200万次的计算机nbsp;先后自行研制成功了“银河”系列的巨型计算机:nbsp;“银河”于1983年问世,其运算速度为每秒1亿次;nbsp;“银河II”于1992年诞生,其运算速度为每秒10nbsp;亿次;nbsp;“银河III”于1997年通过国家鉴定,其运算速度为每秒为130亿次。nbsp;“神威I”计算机nbsp;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命名为“神威I”高性能计算机。它每秒3480亿浮点的峰值运算速度,使“神威nbsp;I”计算机位列世界高性能计算机的第48位。nbsp;⑵计算机的发展:nbsp;①按用途分类:nbsp;可分为专用机和通用机(如pc机);nbsp;②以“代”分类:nbsp;第一代,1946~1957年nbsp;电子管计算机;nbsp;第二代,1958~1964年nbsp;晶体管计算机;nbsp;第三代,1965~1971年nbsp;集成电路nbsp;第四代,1972年以来nbsp;大规模集成电路nbsp;第五代,正在研制nbsp;人工智能nbsp;③以相对功能规模分类:nbsp;巨型机(如CYBER205机,中国银河II机)nbsp;大型机nbsp;中型机(IBM360,370)nbsp;小型机(DEC公司的VAX-11,Alpha系列机)nbsp;微型机(如pc机)nbsp;④按结构模式分类:nbsp;集中式nbsp;计算机网络nbsp;集中式系统是一个或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它又分为:单用户机(pc机)和多用户机(DEC公nbsp;司的ALPHA系列机,IBM360机).nbsp;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线路互连起来的多台计算机的集合.nbsp;各个分点的计算机称为工作站。nbsp;各分点集中汇全的计算机称为服务器。nbsp;每个工作站本身就是一台完整计算机,可独立工作;同时服务器是资源(存储器、设备、软件、公共信nbsp;息等)又可供工作站共享调用.nbsp;根据网络覆盖的范围可分为:nbsp;局域网nbsp;都市网nbsp;广域网nbsp;国际互连网(internet)。nbsp;根据网络的布线组织结构可分为:nbsp;总线网nbsp;星形网nbsp;环形网nbsp;2.计算机的特点nbsp;①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nbsp;②具有逻辑判断和记忆能力;nbsp;③高度的自动化和灵活性。nbsp;3.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应用nbsp;按其性质和类型,一般分为如下十个方面:nbsp;①科学计算(数值计算)方面nbsp;②数据处理方面nbsp;③自动控制(过程控制)方面nbsp;④办公自动化(OA)方面nbsp;⑤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辅助制造(CAM)方面nbsp;⑥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nbsp;Assistednbsp;Instruction)方面nbsp;⑦计算机在智能模拟方面的应用nbsp;⑧计算机在通信方面的应用nbsp;⑨计算机在信息高速公路方面的应用nbsp;⑩计算机在文字处理方面的应用nbsp;4.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其相互联系nbsp;计算机硬件又称为“冯.诺依曼结构”。由五个部分组成:nbsp;输入设备nbsp;输出设备nbsp;存储器nbsp;运算器nbsp;控制器nbsp;计算机软件又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nbsp;输入设备:将外界信息输入到计算机的设备。nbsp;输出设备:将计算机

『伍』 超级计算机的研制对国家有哪些重要意义

研制成功的意义:

1、对于维护一些机密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如果你用着国外的计算机,有些机密可能会被他们所利用,你不知道这些计算机里面所安装的一些软件是否有问题,以及他们的硬件是否有问题。

2、对于国内的生产企业的进步与发展进行了一定的提高。

3、超级计算机多用于国家高科技领域和尖端技术研、究,是一个国家科研实力的体现,对国家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5)神威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扩展阅读:

超级计算机的具体应用:

借助于超级计算机强大且快速的运算能力,在实验室实施的亚临界核试验,与真正核试爆的效果是相同的。

美国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都安装在能源部各国家实验室,用来进行核武器设计、试验、改进和安全储存的研究,对核爆进行全物理、全系统、真三维的数值模拟,当然也可以进行核能的数值模拟计算。

『陆』 中国第一台电脑是多少年的

中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

1956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

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

1958年,中国第一台计算机--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

1959年,中国研制成功104型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1万次。

1960年,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3年,中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电子计算机--109机研制成功。

1964年,441B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5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DJS-Ⅱ"型操作系统编制完成。

1967年,新型晶体管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诞生。

1969年,北京大学承接研制百万次集成电路数字电子计算机 --150机。

1970年,中国第一台具有多道程序分时操作系统和标准汇编语言的计算机--441B-Ⅲ型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2年,每秒运算11万次的大型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3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4年,DJS-130、131、132、135、140、152、153等13个机型先后研制成功。

1976年,DJS-183、184、185、186、1804机研制成功。

1977年,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050机研制成功。

1979年,中国研制成功每秒运算500万次的集成电路计算机--HDS-9,王选用中国第一台激光照排机排出样书。

1981年,中国研制成功的260机平均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00万次。

1983年,"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达每秒1亿次。

1984年,联想集团的前身--新技术发展公司成立,中国出现第一次微机热。

1985年,华光Ⅱ型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投入生产性使用。

1986年,中华学习机投入生产。

1987年,第一台国产的286微机--长城286正式推出。

1988年,第一台国产386微机--长城386推出,中国发现首例计算机病毒。

1990年,中国首台高智能计算机--EST/IS4260智能工作站诞生,长城486计算机问世。

1991年,新华社、科技日报、经济日报正式启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1992年,中国最大的汉字字符集--6万电脑汉字字库正式建立。

1993年,中国第一台10亿次巨型银河计算机Ⅱ型通过鉴定。

1994年,银河计算机Ⅱ型在国家气象局投入正式运行,用于天气中期预报。

1995年,曙光1000大型机通过鉴定,其峰值可达每秒25亿次。

1996年,国产联想电脑在国内微机市场销售量第一。

1997年,银河-Ⅲ并行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1998年,中国微机销量达408万台,国产占有率高达71.9%。

1999年,银河四代巨型机研制成功。

200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

『柒』 居于世界第一名位置的中国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理论浮点数运算性能为125,435.9T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而LINPACK测试中的实际性能为93,014.6T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

有74%的效率,相比天河二号(62%)以及排名第三的泰坦(65.8%)都要高。本机组的图形性能也较为突出,在Graph500排名中位列亚军。不过遇上存储器访问较为频繁的运算处理操作、整数数值较多的运算,存储器访问的樽颈效应就开始显现了。

相较天河二号系统功耗达17.8百万瓦(开启散热系统全速运转时则高达24百万瓦),神威·太湖之光仅使用15.3百万瓦,且每瓦性能达到 6 GFLOPS/W,截至2017年11月为止,在Green 500能效比排名中排名第20位。

(7)神威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扩展阅读:

应用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与计算机系合作,利用“神威·太湖之光”首次实现了百万核规模、高分辨率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此前,中国大陆的地球模拟系统模式只能达到200公里网格规模的分辨率,但现在已可开展25公里网格分辨率的地球系统模拟工作,在海洋上可达到10公里分辨率。

目前,三十多家用户单位在天气气候、航空航天、海洋科学、新药创制、先进制造、新材料等领域与国家超算无锡中心开展了合作。

2016年神威·太湖之光超级电脑上的“全球大气非静力云分辨模拟”应用软件得戈登贝尔奖,该奖项是颁发给超级电脑上的应用软件设计奖,因为硬件性能的有效发挥最终还是取决于软件设计,此前30年该奖都由美日两国获得,首次有第三国打破此规则。

『捌』 中国计算机的发展史

1956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

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

1958年,中国第一台计算机--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959年,中国研制成功104型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1万次。

1960年,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3年,中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电子计算机--109机研制成功。

1964年,441B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

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第一台大型晶体管计算机109乙,之后推出109丙机,该机为两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67年,新型晶体管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诞生。

1969年,北京大学承接研制百万次集成电路数字电子计算机 --150机。

1970年,中国第一台具有多道程序分时操作系统和标准汇编语言的计算机--441B-Ⅲ型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2年,每秒运算11万次的大型集成电路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3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1974年,DJS-130、131、132、135、140、152、153等13个机型先后研制成功;运算速度达每秒100万次;

1976年,DJS-183、184、185、186、1804机研制成功。

1977年,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050机研制成功。

1979年,中国研制成功每秒运算500万次的集成电路计算机--HDS-9,王选用中国第一台激光照排机排出样书。

1981年,中国研制成功的260机平均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00万次。

1983年,"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达每秒1亿次 ,这是我国高速计算机研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84年,联想集团的前身--新技术发展公司成立,中国出现第一次微机热。

1985年,华光Ⅱ型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投入生产性使用。

1985年,电子工业部计算机管理局研制成功与IBM PC机兼容的长城0520CH微机。

1986年,中华学习机投入生产。

1987年,第一台国产的286微机--长城286正式推出。

1988年,第一台国产386微机--长城386推出,中国发现首例计算机病毒。

1990年,中国首台高智能计算机--EST/IS4260智能工作站诞生,长城486计算机问世。

1991年,新华社、科技日报、经济日报正式启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1992年,中国最大的汉字字符集--6万电脑汉字字库正式建立。

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出银河-II通用并行巨型机,峰值速度达每秒4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每秒10亿次基本运算操作),为共享主存储器的四处理机向量机,其向量中央处理机是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自行设计的,总体上达到80年代中后期国际先进水平。它主要用于中期天气预报;

1993年,中国第一台10亿次巨型银河计算机Ⅱ型通过鉴定。

1994年,银河计算机Ⅱ型在国家气象局投入正式运行,用于天气中期预报。

1995年,曙光1000大型机通过鉴定,其峰值可达每秒25亿次。曙光1000与美国Intel公司1990年推出的大规模并行机体系结构与实现技术相近,与国外的差距缩小到5年左右。

1996年,国产联想电脑在国内微机市场销售量第一。

1997年,国防科大研制成功银河-III百亿次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采用可扩展分布共享存储并行处理体系结构,由130多个处理结点组成,峰值性能为每秒130亿次浮点运算,系统综合技术达到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

1998年,中国微机销量达408万台,国产占有率高达71.9%。

1999年,银河四代巨型机研制成功。

200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

2001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款通用CPU——“龙芯”芯片

2002年,曙光公司推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腾”服务器,龙腾服务器采用了“龙芯-1”CPU,采用了曙光公司和中科院计算所联合研发的服务器专用主板,采用曙光LINUX操作系统,该服务器是国内第一台完全实现自有产权的产品,在国防、安全等部门将发挥重大作用。

2003年,百万亿次数据处理超级服务器曙光4000L通过国家验收,再一次刷新国产超级服务器的历史纪录,使得国产高性能产业再上新台阶。

『玖』 神威蓝光超级计算机使用什么操作系统

神威蓝光超级计算机使用的是Linux操作系统

很高兴为你解答,满意请采纳,谢谢!

阅读全文

与神威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孩子聊天的app有什么 浏览:94
u盘有多少个文件夹 浏览:185
大车配货app哪个好 浏览:513
迷你编程登录迷你号验证码是什么 浏览:398
做数据表如何打出平方 浏览:447
在vmos下载的文件路径在哪 浏览:771
有什么购物app是用微信支付的 浏览:99
数控编程中夹持什么意思 浏览:295
文件夹能容纳多少张截图 浏览:85
视频文件查找 浏览:786
如何进入java的编程界面 浏览:371
二级开发者还有哪些app 浏览:241
app充值请联系itunes 浏览:678
矢量app和cdr哪个好 浏览:85
系统文件坏了如何修复 浏览:20
键盘系统文件误删 浏览:738
白金英雄坛所有版本 浏览:842
ps文件转hsj 浏览:382
哪个网站电影 浏览:490
ps4游戏文件格式名称 浏览:29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