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科技大全 > 12简述北斗定位系统的原理

12简述北斗定位系统的原理

发布时间:2022-09-16 11:54:49

①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怎样的,又是怎样工作的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由中国建立的区域导航定位系统。该系统由四颗(两颗工作卫星、2颗备用卫星)北斗定位卫星(北斗一号)、地面控制中心为主的地面部份、北斗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北斗定位系统可向用户提供全天候、二十四小时的即时定位服务,授时精度可达数十纳秒(ns)的同步精度,北斗导航系统三维定位精度约几十米,授时精度约100ns。美国的GPS三维定位精度P码目前己由16m提高到6m,C/A码目前己由25-100m提高到12m,授时精度日前约20ns。。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制造。四颗导航定位卫星的发射时间分别为:2000年10月31日;2000年12月21日;2003年5月25日,2007年4月14日,第三、四颗是备用卫星。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它将在交通、场馆安全的定位监控方面,和已有的GPS卫星定位系统一起,发挥“双保险”作用。 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的英文简称为BD,在ITU(国际电信联合会)登记的无线电频段为L波段(发射)和S波段(接收)。 北斗二代卫星定位系统的英文为Compass(即指南针),在ITU登记的无线电频段为L波段。 北斗一号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定位、通信(短消息)和授时。 北斗二代系统的功能与GPS相同,即定位与授时。 系统工作原理: “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出用户到第一颗卫星的距离,以及用户到两颗卫星距离之和,从而知道用户处于一个以第一颗卫星为球心的一个球面,和以两颗卫星为焦点的椭球面之间的交线上。另外中心控制系统从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数字化地形图查寻到用户高程值,又可知道用户出于某一与地球基准椭球面平行的椭球面上。从而中心控制系统可最终计算出用户所在点的三维坐标,这个坐标经加密由出站信号发送给用户。 “北斗一号”的覆盖范围是北纬5°一55°,东经70°一140°之间的心脏地区,上大下小,最宽处在北纬35°左右。其定位精度为水平精度100米(1σ),设立标校站之后为20米(类似差分状态)。工作频率:2491.75MHz。系统能容纳的用户数为每小时540000户

②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如何定位的啊原理是什么呢

“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出用户到第一颗卫星的距离,以及用户到两颗卫星距离之和,从而知道用户处于一个以第一颗卫星为球心的一个球面,和以两颗卫星为焦点的椭球面之间的交线上。另外中心控制系统从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数字化地形图查寻到用户高程值,又可知道用户出于某一与地球基准椭球面平行的椭球面上。从而中心控制系统可最终计算出用户所在点的三维坐标,这个坐标经加密由出站信号发送给用户。
“北斗一号”的覆盖范围是北纬5°一55°,东经70°一140°之间的心脏地区,上大下小,最宽处在北纬35°左右。其定位精度为水平精度100米(1σ),设立标校站之后为20米(类似差分状态)。工作频率:2491.75MHz。系统能容纳的用户数为每小时540000户。
“一代‘北斗’只用双星定位,比GPS等投资小、建成快,”范本尧说这是我国国情决定的,也对一代“北斗”的技术路线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所以我们的定位系统具有自己的特点。”
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都是使用24颗卫星(GPS还另有3颗备份卫星,GLONASS则因经费问题损失了几颗卫星)组成网络。这些卫星不中断地向地面站发回精确的时间和它们的位置。GPS接收器利用GPS卫星发送的信号确定卫星在太空中的位置,并根据无线电波传送的时间来计算它们间的距离。等计算出至少3~4颗卫星的相对位置后,GPS接收器就可以用三角学来算出自己的位置。每个GPS卫星都有4个高精度的原子钟,同时还有一个实时更新的数据库,记载着其他卫星的现在位置和运行轨迹。当GPS接收器确定了一个卫星的位置时,它可以下载其他所有卫星的位置信息,这有助于它更快地得到所需的其他卫星的信息。
“1983年,‘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芳允院士和合作者提出利用两颗同步定点卫星进行定位导航的设想,经过分析和初步实地试验,证明效果良好,”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黄秉英研究员说,这一系统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
一代“北斗”采用的基本技术路线最初来自于陈芳允先生的“双星定位”设想,正式立项是在1994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卫星、地面控制中心站和用户终端等3部分即可完成定位。一代“北斗”与GPS系统不同,对所有用户位置的计算不是在卫星上进行,而是在地面中心站完成的。因此,地面中心站可以保留全部北斗用户的位置及时间信息,并负责整个系统的监控管理。
有源无源是关键不同点
“一代‘北斗’采用的是有源定位,GPS和GLONASS等都是无源定位,”范本尧说,“这是它们质上的不同点。”
所谓有源定位就用户需要通过地面中心站联系及地面中心站的传输,通讯就不必通过其他的通讯卫星了,一星多用符合我国国情。GPS和GLONASS没有设计通讯功能,主要原因就在于不需要地面站中转服务的无源定位不能提供通讯服务。

③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组成部分,原理和与gps的区别

原理上基本一样。抄主要的是北斗袭定位和GPS的区别:

一、制造国家不同

1.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GPS是美国军方联合开发的全球定位系统。

二、卫星的数量不同

1. 北斗定位空间段由5颗地球同步卫星和30颗非地球同步卫星组成。

2. GPS的空间部分由24颗卫星(21颗工作卫星;三个备用卫星)。

三、不同的功能

1. 北斗系统用户终端具有双向短信通信功能,用户可同时发送40-60个汉字的短信信息。

2. GPS不具备短信通讯功能。

四、定位精度要不同

1. 北斗定位水平精度为100米(1),设置标定站后水平精度为20米(类似差分状态)。

2、单机导航精度约10米,综合定位,精度可达到厘米和毫米级。

④ 北斗卫星的定位原理是什么有哪些难度呢

引言:我们国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非常好的,而且比较安全。很多人都想知道北斗卫星的定位原理是什么,他们存在哪些难度呢?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人们使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时候是非常容易的,但是科研人员在制作之前是需要有一些难度的跨越,才能让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变得更加完善。首先我们要知道卫星定位,它中间可能会有一个到达时间差的概念,所以科研人员就要跨越这个难度去计算出到达时间差的一些概念。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到达时间差的概念是什么,就是利用每一颗卫星的精确位置。从而来发送出一些导航信息,就获得一些卫星上面的接收信息这个时候到达的时间差就叫做到达时间差。而且也要知道卫星的位置,精准可知要懂得接收对卫星观测,而且还要计算卫星到接收机之间的距离,从而计算出准确的位置。

⑤ 北斗定位是什么原理

北斗卫星(BDS)工作原理. BDS实施的是"到达时间差"(时延)的概念:利用每一颗BDS卫星的精确位置和连续发送的星上原子钟生成的导航信息获得从卫星至接收机的到达时间差。. BDS卫星在空中连续发送带有时间和位置信息的无线电信号,手机接收,由于传输的距离因素,手机接收到信号的时刻要比卫星发送信号的时刻延迟,通常称之为时延,因此,也可以通过时延来确定距离。. 卫星和手机同时产生同样的伪随机码,一旦两个码实现时间同步,接收机便能测定时延;将时延乘上光速,便能得到距离。

⑥ 什么是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原理又是什么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它有很多GPS没有的功能和优势,比方常州莱特北斗短报文通信功能;
至于你问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原理,他工作的基本原理是测量出已知位置的卫星到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然后综合多颗卫星的数据就可知道接收机的具体位置。
我们中国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在未来应用上还是相当让人期待的!

阅读全文

与12简述北斗定位系统的原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pinterestapp怎么进去 浏览:968
json实现通用的下拉框 浏览:524
hc在编程中是什么意思 浏览:482
javamd文件怎么打开方式 浏览:90
python加载mat文件格式 浏览:615
sw编程是什么 浏览:881
网络众筹有哪些特点 浏览:896
有哪些不需要会员的看动漫的app 浏览:533
不喜欢的网站强盗如何删除 浏览:7
苹果手机摄像注意 浏览:380
c语言直接生成可执行文件 浏览:968
压缩文件为什么还不变 浏览:617
验证文件系统失败 浏览:129
为什么文件装订要在红头以下 浏览:886
coreldraw教程02 浏览:807
什么app可以提高立体感 浏览:469
qq群消息撤回功能 浏览:709
孕期适用app有哪些 浏览:680
QQ的文件存到微云怎么 浏览:47
网络上的表情是什么意思 浏览:81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