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智能手机 有几种操作系统 哪种系统好! 系统的优劣。
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统有5种,分别是Symbian,Windows
Mobile
,.Android,Linux,Mac
OS。
其中前三个是目前绝大多数智能手机所采用的系统,也是目前功能上以及兼容性扩展性上最强的系统。Linux系统现在已呈现衰弱趋势,Mac
os则是苹果独家研发的系统,应该说具有较强的封闭性。
就前三个而言,Windows
Mobile
应该说是功能上拓展深度上最强的。其处理器的主频已达1Ghz,运行内存也接近500M。
Android系统应该说目前发展势头迅猛,功能上已不亚于WM系统了,只是在稳定性及软件扩展方面上稍有略势。
Symbian系统是目前使用人数最多的系统,其优势在于其易操作性,稳定性,强大的扩展性上。虽然其运行能力不比前两个,但和手机的融合性非常出色。
2. 数字化医疗记录系统将会给商业和社会带来哪些好处
当前,全球信息产业正在发生一系列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微软与英特尔的“Wintel联盟”开始瓦解、苹果公司快速崛起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科技企业、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战略新思路。这些变化到底揭示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哪些发展方向?新时期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需求和主要任务又是什么?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作出回答。
一、发展方向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正在步入融合、转型和调整的新阶段,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产业组织形态加速重构,企业跨界竞争愈演愈烈,新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面对新形势、新环境,跨国公司纷纷调整战略方向,培育综合集成能力,重构产业生态系统,不断巩固和加强市场优势,抢占产业发展先机。
1.跨终端操作系统平台正成为新的产业发展制高点
操作系统一直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制高点,谁掌握了操作系统,谁就绑定了消费者,谁就能够获得竞争优势地位。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Wintel联盟”通过核心处理芯片和操作系统,主导全球信息产业长达30年之久。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互联网电视等新型设备的不断涌现和快速普及,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化。“Wintel联盟”的掌控力大大降低,谷歌的安卓(Android)、苹果的iOS目前已经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操作系统领域居于领先位置,三星、英特尔等巨头也在积极谋划进入,操作系统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竞合的新态势。
由于适应了信息产业从技术融合向终端融合、网络融合、服务融合演变的趋势,跨终端操作系统平台的应用范围将持续拓展,市场份额将快速提升,日益成为操作系统发展的方向,并将决定未来产业发展主导权的归属。
2.基于软件、内容和终端的产业链整合模式正在催生新的产业基本形态
当前,随着新兴产业、新兴业态的不断涌现和发展,原有产业边界被全面打破,产业竞争已从企业竞争演进到产业链竞争,IT跨国公司纷纷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力图整合与重构产业链,发展基于软件、内容和终端的整合能力,率先确立竞争优势。
产业链整合是将传统的终端设备制造、软件开发、数字内容提供等产业环节进行重新组织,构建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体系,向消费者提供基于智能终端的多元化、动态化、实时化的娱乐、消费、社交、资讯等服务。通过产业链整合,能够提高企业运作效能,提升企业的全面竞争优势,乃至掌控或主导产业发展方向。
这种新的产业链整合模式,首先在智能手机领域形成,并快速拓展到平板电脑、互联网电视等领域。苹果公司作为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互动的先行者,推出iPod、iPhone、iPad等产品,率先实现了“智能终端+内容分发渠道+应用软件与数字内容服务”的产业链整合,锁定了消费者、聚集了开发者、抑制了竞争对手、获得了压倒性优势。苹果公司的成功引来了爱立信、微软、诺基亚、黑莓等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加速基于软件、内容与终端的整合转型,三星、LG电子、福特等企业也开始在电视、汽车等领域应用这一模式。这一模式日益构成新的产业基本形态。
3.全业务综合集成服务体系建设正成为新的企业竞争焦点
随着信息化向纵深发展,现代信息系统日益大型化、综合化、集成化。为满足用户对“问题分析+战略规划+方案设计+关键软硬件产品开发+项目实施+业务外包+人才培训”的一体化需求,IBM、惠普、戴尔等跨国巨头正着力打造全业务综合集成服务体系。
IBM不断整合内外部资源,深化技术、产品、服务等多层面的融合,强化网络、业务、内容和终端的互动发展,重构和延展业务体系,打造全业务流程的综合集成能力,并凭借其在金融、能源、制造、电信、交通、城市管理、医疗等领域积累的信息化经验,进一步巩固在全球信息产业中的领先地位。“智慧地球”理念,就是IBM力图将其综合集成服务能力转变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新思路。惠普、戴尔也调整策略,通过收购兼并、业务重组等途径,加快建设全业务综合集成服务体系。
国内的用友、金蝶等软件企业也在积极进行战略调整,加速并购,用友还成立了专业化的管理咨询公司。这些举动都是为了建立全业务综合集成服务体系,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企业竞争要求。
4.面向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正在重塑产业格局
商业模式是企业创造价值的基本方式,商业模式创新是推动产业格局重塑的重要因素。当前,服务化已成为软件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而商业模式创新是实现和推动软件产业服务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云计算是软件产业服务化的集中体现,其本质就是面向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它改变了IT资源交付和使用模式,用户能够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服务。基于云计算的硬件设备、基础软件、开发工具、应用软件、信息服务等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产业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IBM、微软、亚马逊等大型跨国企业都相当重视云计算领域的发展,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意图在新的产业格局中巩固和扩大优势地位。
二、发展需求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带来了更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1.从行业和企业应用层面上看:两化深度融合越来越依赖工业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
两化融合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两化融合的持续推进,行业和企业层面上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得到了较快提升,但仍然存在着融合广而不深的问题。两化深度融合要求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流通、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等关键环节上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从单项应用向综合集成转变,这对工业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多需求。
随着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研发设计工具、高档数控系统、制造执行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大型管理软件等工业软件的市场需求,将以每年超过25%的速度增长,2015年将超过7000亿元;随着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面向冶金、建材、石化、制造、能源等行业和金融、电信、物流等领域的信息化解决方案需求越来越迫切,未来5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0%;随着基础设施智能化转型的加快,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的大规模建设将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创造出广阔的市场,仅智能电网相关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未来5年的规模就将达到700亿元,年均增长65%;随着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的信息化进程加快,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业务也不断扩展,国内市场规模未来5年将以年均26%的速度增长。
2.从政府和社会机构应用层面上看:社会管理方式创新要求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系统的综合集成能力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这就要求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系统的综合集成能力。
民生领域,要加强社会保障、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重要信息系统建设。以社保医疗信息化为例,未来5年年均投入增速将达30%。
电子政务领域,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完善地理、人口、法人、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体系。未来5年电子政务市场投资额增速可达20%以上。
数字城市领域,为提高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未来5年我国“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将进入快速发展、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城市交通、电网、供水、应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将显著加快,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提供新的市场机会。
3.从个人和家庭消费层面上看:数字化生活的广泛普及正在不断拓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广阔市场空间
数字化生活将带来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国3G手机用户就将超过1亿。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14年,我国互联网电视用户将超过6000万,平板电脑用户将超过5000万,车载娱乐通信终端用户将超过800万。
智能终端的普及将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将成为全球跨终端操作系统平台的最大市场;移动软件商店下载量将呈现爆炸式增长;未来3年,我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元;未来5年,我国数字家庭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
三、主要任务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已经具备较坚实的发展基础,进入到产业加速做大做强的新阶段,需要结合我国大国大市场的优势,整合产业资源,突破发展瓶颈、创新发展方式,选择高端领域进行重点突破,带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整体发展。
1.整合市场资源和创新资源,加快跨终端操作系统平台的研发和应用
跨终端操作系统平台市场,是一个用户使用习惯和软件锁定效应尚未形成的新兴市场,是一个摆脱了单一寡头垄断而形成的多种平台百花齐放的市场。我国拥有3亿多计算机用户、8.59亿手机用户、8829万数字电视用户,以及未来数量将超过5000万的平板电脑用户,这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跨终端操作系统市场,是支撑产业发展的最重要资源。
整合市场资源,就是要推动软件企业与电信运营商、广电内容提供商、内容分发商等拥有客户资源和分销渠道的企业加强合作。
整合创新资源,就是要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和产业化基金,整合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以及终端设备制造、软件开发、网络运营等企业的研发资金、技术积累、专业人才等创新资源。
在整合市场资源和创新资源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跨终端操作系统平台,构建系统软件开发商、终端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服务商、数字内容分发商、应用软件开发商、内容服务提供商等广泛参与、合作共赢的应用推广体系。
2.突破技术瓶颈和制度壁垒,构建软件、内容和终端于一体的新型产业生态系统
一是突破技术瓶颈。围绕构建“智能终端+内容分发渠道(软件应用商店)+应用软件与数字内容服务”的产业生态系统,重点突破开发与测试工具、浏览器、搜索引擎、网络内容聚合、信息技术服务支撑工具软件。
二是突破制度壁垒。在内容监管方面,适应产业组织形态变革的要求,梳理完善对数字内容提供、分发的公平、科学、高效的监管体系;在电子支付方面,建立健全第三方电子支付和银行卡支付的监管体系、政策法规和基础环境;在信用认证方面,加大对网络环境下软件著作权、数字内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强消费者隐私权保护。
3.坚持服务牵引和示范带动,推进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
坚持服务牵引,就是面向政府、企业、个人及社会组织的服务需求,引导和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发展新的服务业态、交付形态和商业模式,以服务创新带动虚拟化技术、分布式存储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等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建立新的产业组织模式。
坚持示范带动,就是选择应用前景广阔、技术体系完善、预期效果显著的重点领域,在条件成熟的企业、城市和区域组织开展云计算服务试点示范,探索推动技术进步、市场培育、产业链协同、标准规范制定、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模式。
坚持服务牵引和示范带动,推动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需要在三个方面下大功夫。一是围绕工业生产研发设计、流程优化、企业管理、采购营销等关键环节,提供软件在线支持和服务,创新工业软件发展模式。二是围绕物流、金融、交通、能源等领域的数据存储、数据挖掘、辅助决策等需求,开展云计算服务。三是围绕政务、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数据共享、在线服务等需求,运用云计算服务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4.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提高工业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的开发应用能力
一是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引导构建工业企业、软件企业和科研院所协同攻关、联合研发、深化应用的新模式,加快推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CAD\CAM)、产品数据管理(PD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过程控制系统(PCS)、数字控制系统、企业资源管理(ERP)、供应链管理(SCM)等关键工业软件的研发应用。
二是面向钢铁、石化、建材、装备制造、轻纺食品、能源等行业和金融、电信、交通、物流等领域信息化应用的需求,加快培育一批集咨询设计、集成实施、运行维护于一体的大型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更加成熟的行业解决方案。
3. 国产操作系统发展趋势怎么样呢
智能手机行业主要代表品牌:目前国内智能手机行业的代表公司主要有华为(HUAWEI)、荣耀、OPPO、Vivo、小米(XIAOMI)等。
本文核心观点:我国首套手机操作系统鸿蒙OS 2.0是我国手机操作系统领域里程碑式的一步,未来或将抢占现有安卓和IOS手机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促进我国本土智能手机的发展。
1、首套国产智能手机操作系统鸿蒙2.0正式登场
2021年6月2日,华为发布了可以覆盖手机等移动终端的鸿蒙OS2.0系统,自此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手机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此举不仅使得华为在众多智能手机厂商中脱颖而出,也打破了国外对我国智能手机系统方面垄断的壁垒,是我国智能手机产品发展重要的一步。
综合来看,鸿蒙OS 2.0操作系统打破了之前我国智能手机行业严重依赖安卓手机操作系统的局面,使我国有了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手机操作系统。
相较于安卓手机操作系统,鸿蒙OS 2.0手机操作系统省去了“翻译”环节,使得手机运行更加流畅,而目前安卓手机操作系统不够流畅是大多数智能手机的技术壁垒,鸿蒙OS 2.0操作系统打破了这种技术壁垒且比IOS操作系统更加开放,未来或将会有更多的智能手机使用鸿蒙OS 2.0手机操作系统,鸿蒙OS 2.0手机操作系统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4. 未来互联网环境中,将会为电子政务带来怎样的创新和变革
当前,全球信息产业正在发生一系列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微软与英特尔的“Wintel联盟”开始瓦解、苹果公司快速崛起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科技企业、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战略新思路。这些变化到底揭示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哪些发展方向?新时期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需求和主要任务又是什么?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作出回答。 一、发展方向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正在步入融合、转型和调整的新阶段,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产业组织形态加速重构,企业跨界竞争愈演愈烈,新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面对新形势、新环境,跨国公司纷纷调整战略方向,培育综合集成能力,重构产业生态系统,不断巩固和加强市场优势,抢占产业发展先机。 1.跨终端操作系统平台正成为新的产业发展制高点 操作系统一直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制高点,谁掌握了操作系统,谁就绑定了消费者,谁就能够获得竞争优势地位。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Wintel联盟”通过核心处理芯片和操作系统,主导全球信息产业长达30年之久。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互联网电视等新型设备的不断涌现和快速普及,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化。“Wintel联盟”的掌控力大大降低,谷歌的安卓(Android)、苹果的iOS目前已经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操作系统领域居于领先位置,三星、英特尔等巨头也在积极谋划进入,操作系统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竞合的新态势。 由于适应了信息产业从技术融合向终端融合、网络融合、服务融合演变的趋势,跨终端操作系统平台的应用范围将持续拓展,市场份额将快速提升,日益成为操作系统发展的方向,并将决定未来产业发展主导权的归属。 2.基于软件、内容和终端的产业链整合模式正在催生新的产业基本形态 当前,随着新兴产业、新兴业态的不断涌现和发展,原有产业边界被全面打破,产业竞争已从企业竞争演进到产业链竞争,IT跨国公司纷纷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力图整合与重构产业链,发展基于软件、内容和终端的整合能力,率先确立竞争优势。 产业链整合是将传统的终端设备制造、软件开发、数字内容提供等产业环节进行重新组织,构建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体系,向消费者提供基于智能终端的多元化、动态化、实时化的娱乐、消费、社交、资讯等服务。通过产业链整合,能够提高企业运作效能,提升企业的全面竞争优势,乃至掌控或主导产业发展方向。 这种新的产业链整合模式,首先在智能手机领域形成,并快速拓展到平板电脑、互联网电视等领域。苹果公司作为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互动的先行者,推出iPod、iPhone、iPad等产品,率先实现了“智能终端+内容分发渠道+应用软件与数字内容服务”的产业链整合,锁定了消费者、聚集了开发者、抑制了竞争对手、获得了压倒性优势。苹果公司的成功引来了爱立信、微软、诺基亚、黑莓等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加速基于软件、内容与终端的整合转型,三星、LG电子、福特等企业也开始在电视、汽车等领域应用这一模式。这一模式日益构成新的产业基本形态。 3.全业务综合集成服务体系建设正成为新的企业竞争焦点 随着信息化向纵深发展,现代信息系统日益大型化、综合化、集成化。为满足用户对“问题分析+战略规划+方案设计+关键软硬件产品开发+项目实施+业务外包+人才培训”的一体化需求,IBM、惠普、戴尔等跨国巨头正着力打造全业务综合集成服务体系。 IBM不断整合内外部资源,深化技术、产品、服务等多层面的融合,强化网络、业务、内容和终端的互动发展,重构和延展业务体系,打造全业务流程的综合集成能力,并凭借其在金融、能源、制造、电信、交通、城市管理、医疗等领域积累的信息化经验,进一步巩固在全球信息产业中的领先地位。“智慧地球”理念,就是IBM力图将其综合集成服务能力转变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新思路。惠普、戴尔也调整策略,通过收购兼并、业务重组等途径,加快建设全业务综合集成服务体系。 国内的用友、金蝶等软件企业也在积极进行战略调整,加速并购,用友还成立了专业化的管理咨询公司。这些举动都是为了建立全业务综合集成服务体系,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企业竞争要求。 4.面向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正在重塑产业格局 商业模式是企业创造价值的基本方式,商业模式创新是推动产业格局重塑的重要因素。当前,服务化已成为软件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而商业模式创新是实现和推动软件产业服务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云计算是软件产业服务化的集中体现,其本质就是面向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它改变了IT资源交付和使用模式,用户能够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服务。基于云计算的硬件设备、基础软件、开发工具、应用软件、信息服务等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产业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IBM、微软、亚马逊等大型跨国企业都相当重视云计算领域的发展,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意图在新的产业格局中巩固和扩大优势地位。 二、发展需求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带来了更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1.从行业和企业应用层面上看:两化深度融合越来越依赖工业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 两化融合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两化融合的持续推进,行业和企业层面上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得到了较快提升,但仍然存在着融合广而不深的问题。两化深度融合要求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流通、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等关键环节上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从单项应用向综合集成转变,这对工业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多需求。 随着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研发设计工具、高档数控系统、制造执行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大型管理软件等工业软件的市场需求,将以每年超过25%的速度增长,2015年将超过7000亿元;随着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面向冶金、建材、石化、制造、能源等行业和金融、电信、物流等领域的信息化解决方案需求越来越迫切,未来5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0%;随着基础设施智能化转型的加快,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的大规模建设将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创造出广阔的市场,仅智能电网相关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未来5年的规模就将达到700亿元,年均增长65%;随着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的信息化进程加快,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业务也不断扩展,国内市场规模未来5年将以年均26%的速度增长。 2.从政府和社会机构应用层面上看:社会管理方式创新要求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系统的综合集成能力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这就要求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系统的综合集成能力。 民生领域,要加强社会保障、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重要信息系统建设。以社保医疗信息化为例,未来5年年均投入增速将达30%。 电子政务领域,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完善地理、人口、法人、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体系。未来5年电子政务市场投资额增速可达20%以上。 数字城市领域,为提高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未来5年我国“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将进入快速发展、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城市交通、电网、供水、应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将显著加快,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提供新的市场机会。 3.从个人和家庭消费层面上看:数字化生活的广泛普及正在不断拓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广阔市场空间 数字化生活将带来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国3G手机用户就将超过1亿。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14年,我国互联网电视用户将超过6000万,平板电脑用户将超过5000万,车载娱乐通信终端用户将超过800万。 智能终端的普及将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将成为全球跨终端操作系统平台的最大市场;移动软件商店下载量将呈现爆炸式增长;未来3年,我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元;未来5年,我国数字家庭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 三、主要任务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已经具备较坚实的发展基础,进入到产业加速做大做强的新阶段,需要结合我国大国大市场的优势,整合产业资源,突破发展瓶颈、创新发展方式,选择高端领域进行重点突破,带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整体发展。 1.整合市场资源和创新资源,加快跨终端操作系统平台的研发和应用 跨终端操作系统平台市场,是一个用户使用习惯和软件锁定效应尚未形成的新兴市场,是一个摆脱了单一寡头垄断而形成的多种平台百花齐放的市场。我国拥有3亿多计算机用户、8.59亿手机用户、8829万数字电视用户,以及未来数量将超过5000万的平板电脑用户,这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跨终端操作系统市场,是支撑产业发展的最重要资源。 整合市场资源,就是要推动软件企业与电信运营商、广电内容提供商、内容分发商等拥有客户资源和分销渠道的企业加强合作。 整合创新资源,就是要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和产业化基金,整合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以及终端设备制造、软件开发、网络运营等企业的研发资金、技术积累、专业人才等创新资源。 在整合市场资源和创新资源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跨终端操作系统平台,构建系统软件开发商、终端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服务商、数字内容分发商、应用软件开发商、内容服务提供商等广泛参与、合作共赢的应用推广体系。 2.突破技术瓶颈和制度壁垒,构建软件、内容和终端于一体的新型产业生态系统 一是突破技术瓶颈。围绕构建“智能终端+内容分发渠道(软件应用商店)+应用软件与数字内容服务”的产业生态系统,重点突破开发与测试工具、浏览器、搜索引擎、网络内容聚合、信息技术服务支撑工具软件。 二是突破制度壁垒。在内容监管方面,适应产业组织形态变革的要求,梳理完善对数字内容提供、分发的公平、科学、高效的监管体系;在电子支付方面,建立健全第三方电子支付和银行卡支付的监管体系、政策法规和基础环境;在信用认证方面,加大对网络环境下软件著作权、数字内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强消费者隐私权保护。 3.坚持服务牵引和示范带动,推进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 坚持服务牵引,就是面向政府、企业、个人及社会组织的服务需求,引导和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发展新的服务业态、交付形态和商业模式,以服务创新带动虚拟化技术、分布式存储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等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建立新的产业组织模式。 坚持示范带动,就是选择应用前景广阔、技术体系完善、预期效果显著的重点领域,在条件成熟的企业、城市和区域组织开展云计算服务试点示范,探索推动技术进步、市场培育、产业链协同、标准规范制定、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模式。 坚持服务牵引和示范带动,推动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需要在三个方面下大功夫。一是围绕工业生产研发设计、流程优化、企业管理、采购营销等关键环节,提供软件在线支持和服务,创新工业软件发展模式。二是围绕物流、金融、交通、能源等领域的数据存储、数据挖掘、辅助决策等需求,开展云计算服务。三是围绕政务、文化、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数据共享、在线服务等需求,运用云计算服务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4.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提高工业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的开发应用能力 一是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引导构建工业企业、软件企业和科研院所协同攻关、联合研发、深化应用的新模式,加快推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CAD\CAM)、产品数据管理(PD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过程控制系统(PCS)、数字控制系统、企业资源管理(ERP)、供应链管理(SCM)等关键工业软件的研发应用。 二是面向钢铁、石化、建材、装备制造、轻纺食品、能源等行业和金融、电信、交通、物流等领域信息化应用的需求,加快培育一批集咨询设计、集成实施、运行维护于一体的大型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更加成熟的行业解决方案。
5. 华为鸿蒙车机操作系统深度解析
华为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表示,华为的智能 汽车 部件业务是华为长期的战略机会点,将持续加大投资,尤其是在智能驾驶的软件领域,打造体验最好的智能驾驶系统。
2021年预计研发投资10亿美金,研发团队达到5000人,其中智能驾驶团队超过2000人,并在全球搭建超过10个研发中心。
华为提供高阶自动驾驶(ADS)等五大智能解决方案,打造“云-管-端”架构。云为智能车云;管为智能网联;端从车机扩展到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三大终端。
智能座舱是目前智能驾驶进程中最为成熟的应用,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达到1000亿元,到2030年达到1527亿元。其中,车载 娱乐 系统占比最高达到60%左右。
智能座舱作为人车智能交互的中心,主要涵盖座舱内饰和座舱电子领域的创新和互动,是拥抱 汽车 行业发展新兴技术趋势,从消费者应用场景角度出发而构建的人机交互体系。
华为以“平台+生态”为发展战略,通过“鸿蒙车机OS平台+鸿蒙车域生态平台+智能硬件平台”为智能座舱提供更多交互,从而构建人-车-生活的全场景出行体验。
当前华为的鸿蒙OS操作系统已搭载在吉利、比亚迪的部分车型上,并将作为华为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进入整车前装,包括极狐、赛力斯等已经与华为展开深度合作的品牌有望率先装车。
根据华为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布局,预计未来将主要作为Tier2 供应商切入智能座舱产业链,将产生更多配套机会。#华为鸿蒙#
华为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由计算平台、软件平台、显示平台和生态构成。
智能座舱计算平台为麒麟车机模组,麒麟710A已在荣耀系列手机应用成熟,基于智能手机麒麟芯片构建IVI模组,发挥产业链协同的规模效应,降低硬件成本。未来将成为华为首款智能座舱芯片,对标高通820A,制造工艺已达12纳米,采用8内核设计。
操作系统方面,华为推出车用的鸿蒙2.0,同时面向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和 汽车 ,做到10ms的时延和2.4Gbps的吞吐量。鸿蒙2.0采取先进的分布式能力,无缝衔接从车内到车外的生活场景。
显示平台包括车载智慧屏、AR-HUD等硬件,并结合视觉、音效、AI等能力,打造更具智能化的座舱硬件。
车域生态平台,实现手机+ 汽车 +N端无缝衔接,实现多功能交互。
华为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可理解为融合系统),是华为开发的自有操作系统,早期叫LiteOS,是为了物联网开发的系统,主要应用于物联网、智能家居、车联网、远程操控、医疗等领域等。鸿蒙系统将兼容Linux、Unix和安卓系统,实现跨终端无缝协同体验。
鸿蒙OS基于分布架构,天生流畅,内核安全,生态共享。鸿蒙OS的出发点和Android、iOS都不一样,是一款全新的基于微内核的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能够同时满足全场景流畅体验、架构级可信安全、跨终端无缝协同以及一次开发多终端部署的要求。
华为HarmonyOS结构图:
基于鸿蒙OS,共享华为“1+8+N”生态,实现跨终端的全无感互联。
相较于传统的操作系统,鸿蒙车机操作系统是真正意义上面向车的操作系统,其中包含了HMS-A(HMS for Automotive),12个车机子系统和多个HOS-C API三大亮点,以构建真正面向“车”场景的软件平台。
鸿蒙车机OS软件平台将负责提供以鸿蒙OS操作系统为主的底层软件系统。
华为的鸿蒙OS操作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和模块化设计,能够通过组合、抽取不同的模块,在不同的智能设备上实现并形态的智能操作系统。
基于鸿蒙OS操作系统,车机与其他智能终端之间有分享和联系,用一套系统满足各种硬件设备,将人、车、家打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万物互联。
鸿蒙车机OS中还提供了超过500个车控类API接口,API接口能够将上述功能进行开放,为后续车企、Tier1等开发人员的开发及定制提供便利。
鸿蒙车域生态平台中,华为将联合开发者提供更多好用的 汽车 应用及相关硬件,通过合作共同打造智能座舱生态。
车域生态中主要包括两类:面向用户界面的应用生态以及座舱的硬件生态。
应用生态主要是联合更多的应用软件企业进行共同开发。
硬件生态则面对更多的硬件设备生产商,进行互联互通、联合创新、持续升级,再通过开放的API帮助生态伙伴快速开发满足用户需求、符合车企座舱差异化特点的硬件和软件服务,为用户带去极致体验。
HI为华为智能 汽车 部件业务的核心品牌,HI的核心是用华为inside 的模式帮助车企造车。
HiCar通过手机和 汽车 的连接,将手机的应用服务辐射到 汽车 ,手机+ 汽车 +N端无缝连接,进一步完善人机交互体验,预计2021年装车量达500万台。
华为HiCar主要提供了两项重要的开放能力。
其一是手机应用和服务接入的能力,通过手机上的应用直接可以访问虚拟化的 汽车 硬件资源。其二,HiCar提供了 汽车 硬件设备接入的开放能力,通过集成HiCarSDK,车机等硬件也能够快速接入HiCar,共享手机丰富的应用生态和服务,例如将手机上播放的内容传导至 汽车 上播放等,最终达成手机和车机的无缝流转。
智能化大势所趋,华为在电动智能化领域拥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并能够实现从部件到全栈式服务的服务能力,有望带动产业链全面提速。
根据罗兰贝格和地平线联合发布的《智能座舱发展趋势白皮书》,未来智能座舱的发展将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电子信息系统的整合阶段,具体表现为子系统向功能域的转化,实现各系统的互联。
第二阶段为增强车内的感知能力。
第三阶段实现人机共驾,车辆感知能力进一步提升(语音控制、手势控制等),实现消费者上车-驾驶-下车全周期的体验。
第四阶段将打造智能座舱的最终形态,从用户体验的角度不断丰富场景。
当前智能座舱的发展处于第一阶段,域控制器的发展成为当前主流。
未来智能座舱的发展以需求端和供给端双重驱动。从需求端来看,消费者对于电子化体验认知的加深,符合 汽车 消费升级的趋势。从供给端来看,传统的座舱是由独立分散的子系统组成,难以形成联动,无法满足消费者消费升级的趋势,因此催生了座舱域控制方式来实现更多的功能并且在成本端实现下探。
6. 全球第二大操作系统诞生,超越苹果拿下全球10.8%份额,对此你怎么看
这件事情很正常啊。不管是国际上的哪个企业,哪个公司都不可能一直一家独大下去,更何况只是一个操作系统呢。肯定会有其他的公司软件超过苹果的。
对于我们国内而言,其实无论是微软的Windows系统,还是苹果的Mac OS,亦或者是谷歌的Chorme OS,都是属于国外的技术,不能太过于依赖。国内应该做的是,大力发展国产操作系统,致力于实现技术自主化,避免被“卡脖子”。
7. 手机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发展
流行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有Symbian OS、Andriod OS、Windows Phone、iOS、Blackberry等。按照源代码、内核和应用环境等的开放程度划分,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可分为开放型平台(基于Linux 内核)和封闭型平台(基于UNIX 和Windows 内核)两大类。1996年,微软发布了Windows CE 操作系统,微软开始进入手机操作系统。2001年6月,塞班公司发布了Symbian S60 操作系统,作为S60 的开山之作,把智能手机提高了一个概念,塞班系统以其庞大的客户群和终端占有率称霸世界智能手机中低端市场。2007年6月,苹果公司的iOS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手指触控的概念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iOS 将创新的移动电话、可触摸宽屏、网页浏览、手机游戏、手机地图等几种功能完美地融合为一体。2008年9月,当苹果和诺基亚两个公司还沉溺于彼此的争斗之时,Android OS,这个由Google研发团队设计的小机器人悄然出现在世人面前,良好的用户体验和开放性的设计,让Android OS 很快地打入了智能手机市场。现在Android OS 和iOS 系统不仅仅在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中维持领先,而且这种优势仍在不断增加[5]。作为成熟稳定的手机操作系统,Symbian 仍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有上升的潜力。而Windows Phone 7与Windows 系统绑定的优势不容忽视。如果微软公司在手机性能和第三方软件及开发上做出提升和让步,也是市场份额的有力竞争者。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是在嵌入式操作系统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专为手机设计的操作系统,除了具备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功能(如进程管理、文件系统、网络协议栈等)外,还需有针对电池供电系统的电源管理部分、与用户交互的输入/ 输出部分、对上层应用提供调用接口的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服务、针对多媒体应用提供底层编解码服务、Java 运行环境、针对移动通信服务的无线通信核心功能及智能手机的上层应用等[6]。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 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Android OS 份额达到68.6%,占据绝对主流地位。Symbian OS 难抑下滑趋势,份额仅剩下12.4%。随着2013年度消费者对苹果手机追捧热度的减退,iOS 市场占有率相应有所下滑,占比12.8%。此外,Windows Phone 占据3.8%。
8. 计算机新科技:国产桌面操作系统5.0发布后,会带来哪些改变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也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东西,而在早期计算机也是从国外引进来的,而国家也在扶持国产芯片以及操作系统。华为手机的芯片也是受制于人,在遭遇了变故之后也开始研发自主系统。而国产桌面也在不断的进行优化,5.0的操作系统也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感。虽然跟 iOS系统相比还是会有一些差距的,但是整体的表现还是比较值得夸赞的。而且it核心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操作系统也在不断升级。5.0版本有着更高的安全性,打造出了生态新平台。
新系统的操作以及管理模式也进行了融合,可以运行很多数码以及设计软件,可以满足用户对于交通机械制造以及电信等方面的需求。在操作的过程中也是会有极致体验感的,而且这个系统的兼容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可以容纳很多大型工业软件,非常的稳定顺畅,也是比较好用的。
9. 操作系统是什么过去的手机没有操作系统吗举例说明一下它到底是什么通话点说!
手机操作系统一般只应用在高端智能化手机上。目前,在智能手机市场上,中国市场仍以个人信息管理型手机为主,随着更多厂商的加入,整体市场的竞争已经开始呈现出分散化的态势。从市场容量、竞争状态和应用状况上来看,整个市场仍处于启动阶段。 目前应用在手机上的操作系统主要有Palm OS、Symbian(塞班)、Windows mobile、Linux、Android(安卓)、iPhone(苹果) OS、Black Berry(黑莓)OS 6.0、Windows Phone 7(自Windows Phone7出现后,Windows Mobile系列正式退出手机系统市场)。
基本分类
Symbian
iOS
Brew
Windows Phone
Linux
Palm OS
HP WebOS
Android
基于安卓二次开发系统
Flymef OS
MIUI
米柚
网络易
阿里 云OS
Blur
Sense
LG Optimus
CyanogenMod
BlackBerry OS
MeeGo MeeGo是诺基亚和英特尔宣布推出一个免费手机操作系统,中文昵称米狗
Web OS
最新操作系统简介
MeeGo
融合诺基亚的Maemo以及英特尔的Moblin两个Linux平台,全新的MeeGO诞生了。如果说诺基亚此前推出Maemo意在提升高端智能手机竞争力,应对iPhone、Android的挑战,那么这次联合英特尔推出的MeeGo则完全彰显了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野心。这一新的操作系统不仅可用于智能手机,而且可在便携式上网设备、笔记本电脑、电视、车载信息系统等一系列终端产品上运行。
由于这一系统尚未成品,我们还难以对其做出评价。但是,就这一举动而言,看起来多少有些不成熟。诺基亚在三个月前刚推出了Maemo平台的首款手机N900,并对这一系统进行了宣传,而现在Maemo就将被MeeGO所取代,这意味着MeeGo很可能只是诺基亚和英特尔在一两个月之内做出的决定,考虑是否周全值得怀疑。而且,在软件平台领域,英特尔的Moblin与诺基亚的Maemo都不能算是成功,两家公司都是业界翘楚,MeeGo却称不上是珠联璧合的产物。曾被诺基亚力捧的MeeGo惨遭抛弃后由Jolla接盘,外界许多人都猜测缺乏外界支持的Jolla面对Android和iOS甚至是Windows Phone的夹击将很快被抬出场外,但天无绝人之路,Jolla近日又迎来了新的转机——Jolla CEO Jussi Hurmola接受芬兰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Jolla将能够兼容Android应用。
Jussi Hurmola称,新的操作系统需要构建新的App社群,而Jolla决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ACL(应用程序兼容层)技术,让包括Android在内的不同平台的应用都能在MeeGo(Jolla)上运行。因此,除了Android以外,MeeGo还可以执行QuickTime和HTML5的应用,以保证平台开放初期不会出现应用不够的情况,从而使用户更容易从其他系统过渡到MeeGo。值得一提的是,Hurmola透露到,首台Jolla手机的屏幕尺寸将会是3.5英寸,比此前的MeeGo一代机N9的3.9寸更小,因此对大屏手机情有独钟的人可能要失望了。目前Jolla正在针对多任务处理以及全新的用户体验进行平台的进一步优化,Hurmola也在Twitter上表示,MeeGo的更新不止于此,后续还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惊喜。[4]bada
在战略层面,三星推出bada操作系统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全球第二大手机制造商,三星此前在智能手机市场的表现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尽管涉猎了几乎各种开放的操作系统,但占据的终端市场份额却微不足道;另外,在智能手机成为产业发展趋势的情况下,如果采用第三方操作系统,三星很难在应用程序市场有所作为。而如果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平台,这一切都将可能改变。
从这一系统本身而言,首次亮相的bada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惊喜。在bada操作系统身上,我们并没有看到革命性的功能和用户界面。而从国内外同行的反馈来看,这一系统的用户体验也多少令人有些失望。目前来看,bada并不具备挑战iPhone、Android等操作系统的实力。从这一方面考虑,bada很难吸引其他手机制造商。
不过,我们不能因此说bada不会成功。三星在非智能触摸屏手机市场领先业界,很多产品在全球广受欢迎。在这个基础上,三星未来或许会逐渐使用bada操作系统的产品来替代非智能产品,从而逐渐培养这一系统的生态环境;而且,三星也加大了在手机应用程序方面的投入,这将有助于提高bada系统的竞争力。
10. 所有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未来发展趋势,以及详细介绍。
iPhone OS:首先从现在最热门的苹果iPhone OS说起吧,这款操作系统随着iPhone的热卖而兴起,也就意味着未来如果iPhone的受欢迎程度打了折扣那么该系统的市场占有率也将随之下降。不过从短期看来iPhone OS还会再火一把,因为最新的iPhone又要发布了,而从目前外泄的iPhone工程样机来看,新款的iPhone仍将热卖。不过从远景来看这款系统可谓前途未卜,因为它的兴衰荣辱都将和一款手机联系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过必须注意的是智能手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软件的支持,而苹果的线上商店则为用户提供了不计其数的软件,以便用户对自己的iPhone进行扩展,其其中多数是免费的。面对Google和微软等公司的围剿我认为短期内iPhoneOS会随着新一代iPhone的热销而有所攀升,但长远看来该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应当是稳中有降。
Symbian塞班:塞班操作系统现在已经完全是诺基亚自家的产业了,该系统曾经辉煌无限,但现在面对强势的竞争者们却逐渐的显示出了老态。目前市场上采用塞班系统的手机主要来自诺基亚,另外三星和索尼爱立信等也有很少量的机型采用此系统。而随着诺基亚手机的销量下滑塞班的市场占有率也在逐渐下降。为了挽救市场诺基亚也在近期推出了新的操作系统Meego以及Symbian3。虽然塞班系统在国内待遇优越,大多数软件公司推出软件新品时都优先支持塞班系统,但在我看来这并不足以挽救塞班的颓势。至于诺基亚近期伴随着N8等手机推出的Symbian3系统我也不是十分看好。我认为塞班的市场占有率在未来会继续下滑。
Android:Google的这款操作系统不用多说了吧?最近它可谓是火的一塌糊涂。HTC(台湾宏达,多普达的母公司)、摩托罗拉、三星等国际手机巨头都成了它的忠实拥趸。而Android系统也给予了它的粉丝们丰厚的回报,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正在逐渐跌入谷底的摩托罗拉。摩托凭借着数款采用此系统的强悍手机强势反弹一举走出V3困局,重回顶级手机厂商的竞争之列。Android手机的代表作为摩托罗拉Mileston等。对于该操作系统我还能说什么呢?系统优异、机型众多、广受关注、厂商支持、免费开源、软件数量与日俱增,该系统未来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Windows Mobile:这款系统可以说出身名门,且软件应用十分丰富,有微软做后盾自然底气十足。Windows Mobile系统使用起来相对复杂,但相对于塞班系统来说可玩性比较高,使用该系统的多数是对手机系统有一定要求的玩家,总体看来该系统的使用群体相对于塞班的用户群也要稍微高端一点。不过目前来看WM系统可谓是前景堪忧。看看安卓系统,从推出至今版本更新了多少次,新功能不断加入,而Windows Mobile却久久不出新版本,即使是推出了新版本从6.0升级到6.1再到6.5都没有太大变化,实质性的功能升级并不大。而这也导致了在安卓和iPhoneOS的夹击之下Windows Mobile的市场份额持续缩水。目前作为救命稻草的Windows Mobile7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进度缓慢,且据微软所说,采用Windows Mobile7系统的手机都要采用1G主频的cpu才能很好的运行,这也表示普通工薪族短期内恐怕难以亲密接触这新系统了。另外考虑到采用该系统的手机都要向微软缴纳授权费,且此类手机研发难度较高,这也大大的限制了它的发展。再加上Windows Mobile的铁杆支持者HTC也倒戈Android,这种种迹象表明即使Windows Mobile7正式装机出货,也难挡市场份额慢慢下滑的势头。该系统目前的代表机型是我垂涎已久的HTC HD2。WindowsCE:微软还有一款操作系统是WindowsCE,它是微软消费电子设备操作系统OS的总称。采用此系统的手机多数并不主流,而GPS、MID等终端很多也在使用此系统。此系统作为手机系统也存在软件相对不足的问题,国内的很多公司在推出软件时都没有为CE推出专门的版本,这也降低了此系统手机的可玩性。此系统在国内的代表机型当然是魅族M8咯,不过魅族已经表示下一款手机M9将采用google的Android系统。唉,良禽择木而栖啊,这也说明该系统作为手机操作系统的寿命已不久矣。
Linux OS:现在采用该系统的智能手机真是不多见了,但当年的摩托罗拉A1200、V8、E2、E6还是取得了不错业绩的。表面上看该系统已经退出人们的视线了,但实际上谷歌的Android系统、诺基亚的Meego系统等都是以Linux为基础编写的。当然了,Linux这样一款免费、开源,集全球软件爱好者共同努力编写的系统生命力自然顽强,前途无量啊。我个人倒是希望Linux在电脑端也能撼动微软的统治地位,让大家用上免费的操作系统。Palm Web OS:代表机型为Palm pre。说到Palm的web OS可就真的杯具了,绝对的虎头蛇尾。当年palm的系统在智能手机、掌上电脑上还是很风光的,可时光荏苒风光不在。前不久在美国的一个民意调查反映,多数女性愿意和使用Iphone的男士约会,而多数女性不愿意和使用Palm手机的男士约会,绝对的杯具。目前Palm已经被世界现排名第一的电脑制造商惠普公司收购,而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其收购Palm的原因之一就是Web OS,通过收购这会让惠普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不过目前手机操作系统领域已经很难容许惠普涉足了,而目前也看不出惠普想全力进军手机市场的意向。综合来看我认为我们不要对Web OS抱有幻想了,这款操作系统恐怕没有明天了。黑莓OS:我们当然不能忘记黑莓的操作系统,不过可惜的是黑莓手机这么火却一直没能在国内正式销售,而水货市场的黑莓手机很多都存在成色问题。一直说黑莓将由国内的电信运营商引进却一直都没能引进,这也是个不小的遗憾。再从软件来说,目前国外黑莓手机的应用软件还是很丰富的,不过国内就相对较少了。今天既然说是预测操作系统的前景嘛,那我也给黑莓算一卦。未来一段时期黑莓系统会随着黑莓手机继续强劲下去,不过受到安卓和iPhone的围剿黑莓的市场占有率日后恐怕会出现持续性的小幅度下滑,这一卦算的准不准日后自有分晓。
Maemo:Maemo的名气并不大,但其背后却有诺基亚助阵。最新的Maemo5系统也曾承载了诺基亚的新希望,并被看作是塞班系统的继任者,而采用此系统的诺基亚N900发布时也是当之无愧的旗舰机型。可一切都在改变,随着诺基亚和英特尔的战略结盟,N900可能会成为Maemo系统的绝唱。Meego:此款系统目前还是初生的婴儿,很多人可能还没听说过这个操作系统,但这个小家伙可是绝对的名门之后,他是英特尔和诺基亚的混血儿。Meego将在第二季度推出,并以Linux为基础,Meego将合并英特尔的Moblin和诺基亚的Maemo及feature Qt。诺基亚手机设备事业部主管Kai Oistamo曾表示:“我们一直在下力气开发Meego系统,努力将其定义为一种超越传统手机与智能笔记本的新型移动平台。该系统可缩短销售时间并降低其复 杂性,我们将重塑传统电子系统。”这个小家伙绝对是生在了一个战乱的年代,虽然他的父母非常强悍但是他的敌人也同样强悍甚至更加强悍。这是唯一一款我不敢贸然预测它未来生死的操作系统,毕竟它还没有真正接受市场的考验。目前看来它想对抗安卓等操作系统非常非常困难,但有英特尔和诺基亚的扶持我们谁又敢说它一定不行呢?对这款操作系统我持3分乐观7分悲观的态度。
总结:未来几年iPhoneOS和黑莓OS仍将保持强势,但市场份额会慢慢的被安卓Android侵蚀掉一部分;老迈的Symbian塞班操作系统虽然近期推出了新品Symbian3,但我认为它的市场占有率仍会继续下滑;基于Linux的安卓Android系统市场份额会继续稳步攀升,微软的Windows Mobile将继续走下坡路不过未来很多年内并没有被歼灭的可能,而WindowsCE作为手机操作系统寿命将尽,只能在其它手持终端上下功夫了;Linux则会依托Android、Meego等基于其发展起来的新系统以新的面孔凤凰涅槃;Palm Web OS和Maemo系统已经伴随着Palm被惠普收购以及诺基亚联合英特尔推出Meego系统而消亡,至于Meego目前前途未卜,个人认为其前景也不容乐观。会战到此落幕!不管大家怎么品评,作为玩家的笔者有自己的看法:目前Symbian的“老东家”好像一直没有用心,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界面和设计,在触控机上几乎没有经验的NOKIA,着实让人担忧。苹果iOS 4也并非无懈可击,只“御用”在iPhone上便是局限,同时收费的软件能否一直大行其道呢?而谷歌Android的成长似乎得益于系统的开放性,可过度的开放是否会留有一些后患?而新出的Bada和一直表现平庸的BlackBerry OS会不会反客为主?一切皆无定数。把这一切都交给市场和时间吧!我们的宗旨是“里子面子”都要,我们有理由相信“大浪淘沙”之后,“金子”自会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