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脑有些文件夹怎么也删不掉怎么办啊!!!
这是由于用户权限不够导致无法删除,利用安全软可以件进行强制删除。以火绒电脑管家为例内,方法容如下。
1,首先,在电脑中找到删不掉的顽固文件夹,右键点击。
⑵ linux编译安装的软件怎么卸载
1.打开腾讯电脑管家
2.点击界面右下角工具图衫毁橡标
3.打开后,可以看或旁到工具列表。点击里面的“文件粉碎”
4.点击文件粉碎,打开文余行件加载界面,加载要粉碎的文件。
5.加载文件,开始粉碎。
6.也可以把要粉碎的文件直接拖动到粉碎界面即可
⑶ linux删除文件夹
1、首先在电脑中,打开linux系统,调出终端的运行命令,如下图所示。
⑷ linux命令,清除一个文本文件的命令
rm是常用的命令,该命令的功能为删除一个目录中的一个或多个文件或目录,它也可以将某个目录及其下的所有文件及子目录均删除。对于链接文件,只是删除了链接,原有文件均保持不变。
rm是一个危险的命令,使用的时候要特别当心,尤其对于新手,否则整个系统就会毁在这个命令(比如在/(根目录)下执行rm * -rf)。所以,我们在执行rm之前最好先确认一下在哪个目录,到底要删除什么东西,操作时保持高度清醒的头脑。
1.命令格式:
rm [选项] 文件…
2.命令功能:
删除一个目录中的一个或多个文件或目录,如果没有使用- r选项,则rm不会删除目录。如果使用 rm 来删除文件,通常仍可以将该文件恢复原状。
3.命令参数:
-f, --force 忽略不存在的文件,从不给出提示。
-i, --interactive 进行交互式删除
-r, -R, --recursive 指示rm将参数中列出的全部目录和子目录均递归地删除。
-v, --verbose 详细显示进行的步骤
--help 显示此帮助信息并退出
--version 输出版本信息并退出
4.命令实例:
实例一:删除文件file,系统会先询问是否删除。
命令:
rm 文件名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1]# ll
总计 4
-rw-r--r-- 1 root root 56 10-26 14:31 log.log
root@localhost test1]# rm log.log
rm:是否删除 一般文件 “log.log”? y
root@localhost test1]# ll
总计 0[root@localhost test1]#
说明:
输入rm log.log命令后,系统会询问是否删除,输入y后就会删除文件,不想删除则数据n。
实例二:强行删除file,系统不再提示。
命令:
rm -f log1.log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1]# ll
总计 4
-rw-r--r-- 1 root root 23 10-26 14:40 log1.log
[root@localhost test1]# rm -f log1.log
[root@localhost test1]# ll
总计 0[root@localhost test1]#
实例三:删除任何.log文件;删除前逐一询问确认
命令:
rm -i *.log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1]# ll
总计 8
-rw-r--r-- 1 root root 11 10-26 14:45 log1.log
-rw-r--r-- 1 root root 24 10-26 14:45 log2.log
[root@localhost test1]# rm -i *.log
rm:是否删除 一般文件 “log1.log”? y
rm:是否删除 一般文件 “log2.log”? y
[root@localhost test1]# ll
总计 0[root@localhost test1]#
实例四:将 test1子目录及子目录中所有档案删除
命令:
rm -r test1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 ll
总计 24drwxr-xr-x 7 root root 4096 10-25 18:07 scf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10-26 14:51 test1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10-25 17:44 test2
drwxrwxrwx 2 root root 4096 10-25 17:46 test3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10-25 17:56 test4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10-25 17:56 test5
[root@localhost test]# rm -r test1
rm:是否进入目录 “test1”? y
rm:是否删除 一般文件 “test1/log3.log”? y
rm:是否删除 目录 “test1”? y
[root@localhost test]# ll
总计 20drwxr-xr-x 7 root root 4096 10-25 18:07 scf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10-25 17:44 test2
drwxrwxrwx 2 root root 4096 10-25 17:46 test3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10-25 17:56 test4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10-25 17:56 test5
[root@localhost test]#
实例五:rm -rf test2命令会将 test2 子目录及子目录中所有档案删除,并且不用一一确认
命令:
rm -rf test2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 rm -rf test2
[root@localhost test]# ll
总计 16drwxr-xr-x 7 root root 4096 10-25 18:07 scf
drwxrwxrwx 2 root root 4096 10-25 17:46 test3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10-25 17:56 test4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10-25 17:56 test5
[root@localhost test]#
实例六:删除以 -f 开头的文件
命令:
rm -- -f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 touch -- -f
[root@localhost test]# ls -- -f
-f[root@localhost test]# rm -- -f
rm:是否删除 一般空文件 “-f”? y
[root@localhost test]# ls -- -f
ls: -f: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
[root@localhost test]#
也可以使用下面的操作步骤:
[root@localhost test]# touch ./-f
[root@localhost test]# ls ./-f
./-f[root@localhost test]# rm ./-f
rm:是否删除 一般空文件 “./-f”? y
[root@localhost test]#
实例七:自定义回收站功能
命令:
myrm(){ D=/tmp/$(date +%Y%m%d%H%M%S); mkdir -p $D; mv "$@" $D && echo "moved to $D ok"; }
输出:
[root@localhost test]# myrm(){ D=/tmp/$(date +%Y%m%d%H%M%S); mkdir -p $D; mv "$@" $D && echo "moved to $D ok"; }
[root@localhost test]# alias rm='myrm'
[root@localhost test]# touch 1.log 2.log 3.log
[root@localhost test]# ll
总计 16
-rw-r--r-- 1 root root 0 10-26 15:08 1.log
-rw-r--r-- 1 root root 0 10-26 15:08 2.log
-rw-r--r-- 1 root root 0 10-26 15:08 3.log
drwxr-xr-x 7 root root 4096 10-25 18:07 scf
drwxrwxrwx 2 root root 4096 10-25 17:46 test3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10-25 17:56 test4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10-25 17:56 test5
[root@localhost test]# rm [123].log
moved to /tmp/20121026150901 ok
[root@localhost test]# ll
总计 16drwxr-xr-x 7 root root 4096 10-25 18:07 scf
drwxrwxrwx 2 root root 4096 10-25 17:46 test3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10-25 17:56 test4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10-25 17:56 test5
[root@localhost test]# ls /tmp/20121026150901/
1.log 2.log 3.log
[root@localhost test]#
说明:
上面的操作过程模拟了回收站的效果,即删除文件的时候只是把文件放到一个临时目录中,这样在需要的时候还可以恢复过来。
⑸ LINUX中,创建文件夹、文件命令及清除命令。
假设我们在/home里创建
1、创建一个叫test的文件夹
输入 cd /home 回车 就到了home目录;
输入 mkdir test 就可以了。
(5)linux粉碎文件扩展阅读:
一、LINUX通用命令:
1.date :print or set the system date and time
2. stty -a: 可以查看或者打印控制字符(Ctrl-C, Ctrl-D, Ctrl-Z等)
3. passwd: print or set the system date and time (用passwd -h查看)
4. logout, login: 登录shell的登录和注销命令
5. pwd: print working directory
6. more, less, head tail: 显示或部分显示文件内容.
7. lp/lpstat/cancel, lpr/lpq/lprm: 打印文件.
8. 更改文件权限: chmod u+x...
9. 删除非空目录:rm -fr dir
10. fg jobid :可以将一个后台进程放到前台。
Ctrl-z 可以将前台进程挂起(suspend), 然后可以用bg jobid 让其到后台运行。
job & 可以直接让job直接在后台运行。
11. kill 的作用: send a signal to a process. eg: kill -9 发送的是SIG_KILL信号。。。 具体发送什么信号 可以通过 man kill 查看。
12. ps 的用法, ps -e 或 ps -o pid,ppid,session,tpgid, comm (其中session显示的sessionid, tpgid显示前台进程组id, comm显示命令名称。)
参考资料:LINUX命令-网络
⑹ linux强制删除文件夹命令
rm -rf 可以彻底删除目录
⑺ “强制删除文件”的命令是什么
1、首先:在开始--运行,在运行的文本框中输入cmd-->回车,wiXPn7直接在搜索框中输入cmd-->回车
2、在弹出的黑色运行窗口里面输入图的:del /? --->然后敲回车按键。这样就能显示这个命令的帮助信息啦。这个截图的窗口是改过属性的,颜色不是黑色的哦。只要在DOS窗口中输入上面的命令就行了。
3、根据帮助信息得到命令使用方法便是:del [参数] [路径文件夹或目的文件]
例如:
要删除c盘下面的“TimeEventNSIS.log”文件
这条命令便写成:del C:TimeEventNSIS.log
如果是强制删除则写成:del /F /S /Q C:TimeEventNSIS.log
如果删除的是一个文件夹则写成:del /F /S /Q C:XXX文件夹
4、最后当然是回车执行啦!当然这个命令也能使用通配符。
如:.*?这些
例如强制删除C:XXX文件夹下面所有的记事本文件。
则命令为:del /F /S /Q C:XXX*.txt--->回车
就可以删除掉C:XXX文件夹下面所有的记事本文件了。
⑻ 在linux里rm 命令怎么删除多个文件
rm命令用于删除文件或目录,格式为:“rm [选项] 文件”。(备注:文件名可为多个)
在Linux系统中删除文件时会默认再向您询问是否要执行删除操作,如果不想总看到这种反复的确认信息,您可以使用“-f”参数来直接强制删除,另外还要删除于目录文件夹的话,必需追加一个“-r”参数才可以,否则是删除不掉的,例如咱们来尝试删除下刚刚那两个文件吧:
1
2
3
4
5
6
7
[root@linuxprobe ~]# ls
install.log linux.log
[root@linuxprobe ~]# rm install.log
rm: remove regular empty file ‘install.log’? y
[root@linuxprobe ~]# rm -rf linux.log
[root@linuxprobe ~]# ls
[root@linuxprobe ~]#
⑼ linux下删除不必要的文件
先用ll查看一下里面的详细信息,你看哪个不用的,再用命令“rm -f 文件名”删除。
⑽ linux系统怎么清理磁盘空间
1:清理残余的配置文件
一般而言,当从 Ubuntu 系统中删除了一个软件之后,该软件的残余配置文件并没有被删除。如果确信以后不再使用该软件,那么保留其配置文件实在没有必要,所以大可一并删除之。
要删除某个软件的残余配置文件,可以执行下面的操作:
在终端中执行 sudo synaptic,以便启动 Synaptic 包管理工具。
点击 Synaptic 右下角的 Status 按钮进行切换。
现在,应该能够在 Synaptic 的左边看到 Not installed (resial config)。选择它即可在右边看到包含有残余配置文件的包,可以在此选择删除该包。
2:清理下载的缓存包
在 Ubuntu 中通过 sudo apt-get install 安装软件时,其下载的包都缓存在 /var/cache/apt/archives/ 目录中。如果要清理掉这些已下载的缓存包,那么可以执行命令:
sudo apt-get autoclean
sudo apt-get clean
3:清理不再需要的包
在 Ubuntu 系统中安装软件时,该软件的依赖通常也会自动安装上。那么,在删除该软件后,其依赖可能需要我们手动删除之。可以运行 sudo apt-get autoremove 命令来解决这个问题。
4:清理无用的语言文件
Ubuntu 与其他 Linux 发行版一样,是一个支持多语言界面的系统。其实,对使用自己母语的我们来说,通常保留中文即可,也可以保留自己所需要使用的语言,如英文。其他的语言文件则没有必要保留。
为了清理这些无用的语言文件,需要在 Ubuntu 系统中安装一个名为 localepurge 的小工具。
安装 localepurge 是十分简单的,只需执行 sudo aptitude install localepurge 命令就可以了。在安装的过程中,程序会提示进入如下图所示的画面中进行配置。
localepurge
使用空格键可以选择需要保留的区域配置,其他的则会被删除。当以后在安装程序时,此工具也会自动执行,勿需再次配置。中文用户保留zh、zh_CN、zh_CN.*
5:清理无用的翻译内容
可以使用 trans-purge 这组小工具来清理 *.desktop、mime-database、gconf schema 中的无用翻译内容。
trans-purge 这组小工具使用过程如下:
下载源代码:
wgethttp://pcman.sayya.org/desktop-purge.c
wgethttp://pcman.sayya.org/mime-purge.c
wgethttp://pcman.sayya.org/gconf-purge.c
安装编译依赖:
sudoapt-getinstalllibglib2.0-dev
编译程序:
gcc`pkg-configglib-2.0--cflags--libs`-odesktop-purgedesktop-purge.c
gcc`pkg-configglib-2.0--cflags--libs`-omime-purgemime-purge.c
gcc`pkg-configglib-2.0--cflags--libs`-ogconf-purgegconf-purge.c
安装程序:
sudocpdesktop-purge/usr/bin/
sudocpmime-purge/usr/bin/
sudocpgconf-purge/usr/bin/
执行清理:
手动清理:
sudodesktop-purge
sudomime-purge
sudogconf-purge
自动清理:
让每次 apt-get 安装软件后自动进行清理。创建 /etc/apt/apt.conf.d/99-transpurge 文件,并添加下列内容:
DPkg
{
Post-Invoke{"if[$(psw-p"$PPID"|grep-cremove)!=1];then/usr/bin/desktop-purge>/dev/null;/usr/bin/mime-purge>/dev/null;/usr/bin/gconf-purge>/dev/null;elseexit0;fi";};
};
警告:无用翻译在清除后无法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