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Linux系统设置U盘自动挂载
笔者在工作中遇到自动挂载U盘,于是在树莓派和红帽系统上研究了一下U盘实现自动挂载。总的来说,Linux gnome/kde窗口环境下有移动存储的管理程序,可以实现自动挂载移动存储设备,但是在命令行下 通常需要用mount命令手动挂载USB存储设备。第二种方法有风险,第三种是设备管理服务udev添加规则实现自动mount,第四种方法则进一步封装mount添加日志功能。
Raspberry Pi中USB设备的自动挂载由基于LXDE的GUI / DE处理,具体来说,由文件管理器PCManFM控制。若要禁用此行为,请打开“文件管理器”,然后从“编辑”菜单中选择“首选项”。选择“卷管理”选项卡,取消选中第二个选项“挂载可移动介质...” ,可以禁用第三个选项“显示可用选项...”设置,以防止弹出窗口提示可用程序。
系统开机时会主动读取/etc/fstab这个文件中的内容,根据文件里面的配置挂载磁盘。使用检查UUID: sudo blkid,显示关于可用块设备的信息, 查找您的设备(如 / dev / sda1 )并复制其UUID。此方法只限于开机时已经插入U盘了,开机后再插入就不发自动挂载,需要执行sudo mount -a命令。
在文件/ etc / fstab底部添加:UUID={YOUR-UID} {/path/to/mount/point} {file-system-type} defaults,errors=remount-ro 0 1
倒数第二是mp备份设置,当其值设置为1时,将允许mp备份程序备份;设置为0时,忽略备份操作。倒数第一是fsck磁盘检查设置,其值是一个顺序,当其值为0时,永远不检查;而 / 根目录分区永远都为1,其它分区从2开始,数字越小越先检查。
修改后保存,关闭,重新启动设备以检查或键入: sudo mount -a 。mount -a 是自动挂载 /etc/fstab 里面的东西,会忽略所有已经完成的操作。但是笔者认为在这里面添加太过于危险,不要轻易操作这个文件,有可能造成系统无法开机。外部设备在插入时挂载,在未插入时忽略,不然无法进入系统,这需要添加 nofail 选项,但是操作这个文件不太方便,有其他刚好的方法。
文件种有两种ACTION,add和remove。在U盘插入或者拔出时,自动激活mount和unmount,完成设备自动挂载。
KERNEL!="sd*", GOTO="media_by_label_auto_mount_end"
SUBSYSTEM!="block",GOTO="media_by_label_auto_mount_end"
IMPORT{program}="/sbin/blkid -o udev -p %N"
ENV{ID_FS_TYPE}=="", GOTO="media_by_label_auto_mount_end"
ENV{ID_FS_LABEL}!="", ENV{dir_name}="%E{ID_FS_LABEL}"
ENV{ID_FS_LABEL}=="", ENV{dir_name}="Untitled-%k"
ACTION=="add", ENV{mount_options}="relatime,sync"
ACTION=="add", ENV{ID_FS_TYPE}=="vfat", ENV{mount_options}="iocharset=utf8,umask=000"
ACTION=="add", ENV{ID_FS_TYPE}=="ntfs", ENV{mount_options}="iocharset=utf8,umask=000"
ACTION=="add", RUN+="/bin/mkdir -p /media/%E{dir_name}", RUN+="/bin/mount -o $env{mount_options} /dev/%k /media/%E{dir_name}"
ACTION=="remove", ENV{dir_name}!="", RUN+="/bin/umount -l /media/%E{dir_name}", RUN+="/bin/rmdir /media/%E{dir_name}"
LABEL="media_by_label_auto_mount_end"
第三种方法中,mount或者unmount命令在实际运用中是无法记录日志的。在生产系统中就需要添加这个插入U盘和拔出U盘的动作,作为审核调查依据。将上面的mount -o或者unmount -l替换成usbhotplug.sh mount 和usbhotplug.sh unmount。
#!/usr/bin/bash
time=`date "+%Y%m%d"`
LOG_FILE="/home/pi/mount-usb-$time.log"
date=`date`
echo $date >> $LOG_FILE
CMD=$1
case $CMD in
'mount')
/bin/mkdir -p $4
echo "/bin/mkdir -p $4" >> $LOG_FILE
sleep 2
/bin/mount -o $2 $3 $4
echo "/bin/mount -o $2 $3 $4" >> $LOG_FILE
sync
echo "----------" >> $LOG_FILE
;;
'umount')
sync
/bin/umount -f $2
echo "/bin/umount $2" >> $LOG_FILE
sleep 2
/bin/rmdir $2
echo "/bin/rmdir $2" >> $LOG_FILE
echo "----------" >> $LOG_FILE
;;
esac
Ⅱ 树莓派怎么保存文件并退出
vi pathname 是打开或创建一个文件
在命令模式下保存文件:
wq 保存并且退出
w 只保存不退出
q 不保存退出 (只是进来看了一下没改时退出用)
q! 不保存强制退出
wq! 保存并强制退出
树莓派常用命令:
1、sudo raspi-config 初始化配置
2、startx 启动图形化界面
3、sudo rpi-update 升级系统
4、sudo reboot 重启
5、sudo shutdown -h now 立即关机
6、sudo apt-get update 更新软件源
7、sudo apt-get upgrade 更新已经安装的软件
8、sudo apt-get install XX 安装XX软件
9、su root 切换到root用户
10、passwd user 设置user用户的密码
树莓派资源管理命令:
1、top :查看系统的运行情况
2、free -m(-k, -g):查看内存分配情况
3、sudo df -h :查看磁盘使用情况
4、sudo -sh :查看当前目录下的磁盘使用信息
树莓派进程管理
1、ps :查看系统正在运行的进程
2、ps -ef | less :查看系统所有的进程,包括后台进程。
3、kill -<signal> <PID> 对进程做出一定的操作
注:* signal 1 (SIGHUP): hang-up的缩写,该信号通知应用程序重新启动
* signal 3 (SIGQUIT):该信号通知应用程序清理自身资源并退出
* signal 6 (SIGABRT):该信号通知应用程序终止并立即退出
* signal 9 (SIGKILL):该信号立即终止应用程序
* PID :应用程序的进程号,可以通过ps查看
文件管理
1、pwd :显示当前的绝对路径
2、cd :切换路径
3、cd .. :切换到上级目录
4、find :查找文件
注:参数解析
-L :表示启动符号连接跟踪,默认情况下是不会启动的。
-maxdepth<number>: 该选项指定find命令最大的目录查看深度,如果为1的话表示当前目录文件和一级子目 录文件。
-newer<file>:表示只查找指定文件的修改时间更新的文件
-empty:表示只查找空文件
-atime<number> :表示只查找距离上次访问指定天数之后的文件
-name<filename>:表示搜索完全匹配指定文件名的文件
-exec<command>:指示find命令为每个匹配的文件路径执行指定的命令。
Ⅲ 树莓派可以用U盘启动吗
以下答案仅针对2016年4月10号之后出产的树莓派3b是验证有效的,其它版本请自测。
树莓派3b是可以仅用U盘启动,其“关键”在于U盘的品牌,实测“SanDisk”的U盘是可以的,其它品牌可以自测下(金士顿的U盘目前是无法实现的)。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
1、安装 Raspbian到SD卡中,并开启USB启动模式;
网上流传了许多教程,可供参考。其实若是有电脑,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把sd卡插在电脑上,直接修改boot这个盘里面的config.txt文件,在末端加上一句:program_usb_boot_mode=1 ,然后插入树莓派中重启。再用命令:vcgencmd otp_mp | grep 17 查询,若显示:17:3020000a ,则说明开启成功。开启成功后就可以将这段代码删除掉了。
2、安装 Raspbian到U盘中(目前就发现SanDisk的U盘能成功启动);
3、拔掉树莓派上的SD卡,插上U盘,上电。
这里提醒一下,若是第一次玩树莓派,用HDMI连接显示器时无响应,可以考虑修改boot这个盘里面的config.txt文件,将代码“hdmi_safe=1”前面的“#”删掉即可。
Ⅳ 树莓派搭建文件服务器
https://www.raspberrypi.org/downloads/raspberry-pi-os/
安装 Etcher 之迅段后启动 Etcher,插入 SD 卡、选择要安装的 img 文件、选择 SD 卡对应的磁盘分区
https://www.balena.io/etcher/
① 新建一个ssh空白文件,放到root目录下,树莓派开机会自动启用
② 网络优先选择有线网络
③ 无线网络
将刷好 Raspbian 系统的 SD 卡用电脑读取。在 boot 分区,也就是树莓派的 /boot 目录下新建
具体详情看下面
https://shumeipai.nxez.com/2017/09/13/raspberry-pi-network-configuration-before-boot.html
方法1:利用路由器软件查看IP地址
方法2:
ssh连接默罩昌激认用户名:pi 密码:raspberry
方法3:IP Scanner
1.切换 root权限 sudo su
2.编辑下列文件
连物袜接raw.githubusercontent.com失败
step1 :
在 https://site.ip138.com/raw.Githubusercontent.com/
输入raw.githubusercontent.com查询IP地址
step2 :
sudo nano /etc/hosts
你查到的ip地址,香港的就行 raw.githubusercontent.com
比如:
151.101.76.133 raw.githubusercontent.com
OpenMediaVault项目地址:
https://github.com/OpenMediaVault-Plugin-Developers/installScript
执行安装脚本:
step1:
输入树莓派的IP地址
初始用户名:admin
密码:openmediavault
step2:
1.连接硬盘
2.文件系统—>卸载硬盘
3.磁盘—>擦除
4.文件系统—>新建 文件系统选择EXT4
5.挂载—>应用
6.共享文件夹—>新建一个文件夹 设置权限
7.SMB/CIFS —>启用
8.共享—>添加共享
mac登陆
前往:连接服务器 smb://树莓派的ip地址
windows
我的电脑—>右键—>映射网络驱动器—>找到共享的文件夹
Ⅳ samba共享目录设置为u盘挂载目录问题解决
1、首先挂载U盘到树莓派指定目录:
2、samba服务配置与安装
1)安装衫轿samba
2)给samba配置账户:
3)启或和肆动samba服务:
3、windows可以访问samba目录,也是就是U盘挂载目录:
1)首先运棚纤行
2)结果:
Ⅵ 树莓派3B—完全u盘启动系统
使用该方法,以后安装系统可以不再需要SD卡。当然存在SD卡时,启动时还是优先启动SD卡的系统。
但是需要借助raspbian(2017-04-10及之后的版本)来打开该功能。
1、在/boot/config.txt里添加一行 program_usb_boot_mode=1
2、重启,此时已经打开usb boot模式。
检查方法,在终端执行:
vcgencmd otp_mp | grep 17:
并显示如下信息,表示成功打开
17:3020000a
3、跟sd卡一样,对u盘写入系统,树莓派插上u盘启动即可(不需sd卡)
1、USB Boot Mode模式实质是向SOC里的OTP(One Time Programmable)设置修复位使之支持,该操作是不可逆的;
2、该模式仅支持树莓派3B机型;
3、因为仍然优先检测SD卡是否存在,所以usb boot会有5~10秒延迟来启动usb设备;可以插上一张空白sd卡来减低延迟。
4、因为usb和网卡共用smsc lan9514芯片,所以该模式同时打开network boot模式,即允许通过网络安装启动系统;
5、不是所有u盘都兼容,因为u盘主控或芯片太多太杂或使用特殊主控,比如Kingston Data Traveller 100 G3 32G无法正常工作。官方测试工作良好的u盘:
1、 https://www.raspberrypi.org/documentation/hardware/raspberrypi/bootmodes/msd.md
2、 https://www.raspberrypi.org/blog/pi-3-booting-part-i-usb-mass-storage-boot/
Ⅶ 求助:树莓派 禁用u盘自动挂载 插入U盘时,图形界面会有弹框,请问该如何禁用该功能,避免弹框
其实非常简单。
只要在树莓派的“文件管理器”中,在最上方菜单栏的“编辑”里打开“偏好设置”,然后点击“卷管理”选项卡,里面就有你想要的设置。将“在插入可移动媒质时显示可用操作”前的勾去掉即可
Ⅷ 树莓派常用命令
sudo raspi-config
startx
sudo rpi-update
sudo shutdown -h now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upgrade
sudo apt-get install XX
su root
passwd user
sudo nano /etc/network/interfaces
ifconfig -a
sudo service networking restart
sudo iwlist wlan0 scan
gpio readall
sudo reboot
资源管理命令:
1、top :查看系统的运行情况
2、free -m(-k, -g):查看内存分配情况
3、sudo df -h :查看磁盘使用情况
4、sudo -sh :查看当前目录下的磁盘使用信息
文件管理
1、pwd :显示当前的绝对路径
2、cd :切换路径
3、cd .. :切换到上级目录
4、find :查找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