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太平天国运动纲领性文件其内容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出现两个纲领性文件,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
(1)基本内容:
是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把每亩土地按每年产量的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然后好田坏田互相搭配,好坏各一半,按人口平均分配。凡16岁以上的男女每人得到一份同等数量的土地,15岁以下的减半。同时,还提出“丰荒相通”、以丰赈荒的调剂办法。
①土地分配:原则: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方法: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②产品分配:原则:“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2)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理想社会(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
(3)评价(意义):
①积极作用:彻底否定了封建土地制度,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革命性)。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消极作用:绝对平均主义,根本无法实现;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空想性);把小农经济作为理想化目标,没有超越封建经济范畴(落后性)。
《资政新篇》
(1)主要内容:政治:统一政令,以法治国;设立新闻官,听取社会舆论;设票箱,公众选官。
经济:学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发明,实行保险事业。
文教:反对迷信,兴办新式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
外交: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2)影响:
进步性:它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中国第一部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良方案。)
局限性:由于缺乏相应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处于战争环境,未能真正推行。
㈡ 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明确的革命纲领是
太平天国提出的纲领性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后期还提出了《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时期颁发的一部纲领性文件,1853年(太平天国癸好三年)建都天京(今南京)后颁布。是洪秀全根据《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著作中阐述的平等思想而提出来的。
《天朝田亩制度》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它涉及到经济、政治、军事、文教和社会改革等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内容包括:
1、宣布一切土地和财富都属于皇上帝所有。确定“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它把土地分为九等,好坏平均搭配。然后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
2、规定县以下行政制度,设立各级乡官,并规定乡官的保举,升贬、奖惩办法。设“两司马”负责管理生产、分配、教育、宗教、司法以及地方武装等工作。
3、规定余粮、余钱缴“国库”的办法,每家农副业收获,扣除口粮外,其余送缴“国库”按制发给。
4、废除封建买卖婚姻。太平天国在其占领区虽多次颁布,但未实施平分土地的规定。
(2)太平天国纲领文件核心内容扩展阅读
影响:
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初期,它既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又带有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它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把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顶峰。从形式上看,清王朝的统治还延续了近半个世纪,但在这半个世纪中,中国人民受到了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和鼓舞,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封建王朝的斗争,半个世纪后终于爆发了辛亥革命。
但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同样是非常深刻的。这场由千百万群众参加的伟大战争,由于领导集团政治上过早的封建化,组织上不能始终保持领导核心的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以及外交上缺乏经验,使其领导人没有真正认识到列强的实质,最后遭到内外镇压,陷于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