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从电脑复制文件到u盘上,速度刚开始很快,最后显示那几秒钟非常慢几乎不动,要等几分钟才能复制完
从电脑复制文件到u盘上,速度刚开始很快,最后显示那几秒钟非常慢几乎不动,要等几分钟才能复制完是设置错误造成的,解决方法为:
1、同时按住按Win+R键,打开运行窗口,输入【regedit】并回车进入注册表编辑器。
② 为什么从电脑上拷贝文件到U盘上是时间会越来越长
U盘越写越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缓存,二是温度
先简单的介绍下U盘的特点,SSD存储,将数据存储于芯片而非机械结构上,与固态硬盘以及移动硬盘类似,用电子技术而非机械技术记录信息,所以速度和稳定性很好(理论上)目前随着技术的发展,实际最先进的U盘已经不存在读写速度变化很大的问题,3.0接口的理论速度已经远超硬盘理论速度,也就是说读写速度实际是被硬盘或者闪存芯片所局限的。当然这是基于3.0接口,2.0以及1.0,1.1接口的速度远远低于硬盘速度。
仔细观察U盘的读写速度,一般在开始几M到几十M时候速度能达到30M/s(此处以及一下均以实际3.0写速度为例),四五秒后降低到25M/s左右,再之后几分钟变为18M/s左右,至此基本持平或有小幅度起伏(如有很大起伏建议检查硬盘坏道)
第一个减速,有两个原因,首先是缓存内写入速度,举个例子就是传输局就像运东西,其实抓的第一把动作会很快,之后就减速了。第二个原燃困告因是系统反映速度,就是计算速度其实会在传输开始稍晚进行(所以WIN8.1以上系统先计算速度了),会造成一个虚假速度加成,就像在迅雷下文件,卡住一下之后几秒速度显示会飙升,甚至超过网速。
第二个原因是U盘越来越热,
热阻效应,电阻在高温下电阻值会变高,相对的变化率会降低,绝大多数电器元件都有类似的效应,即高温状态下敏感性降低。
闪存芯片的工作温度是0-70摄氏度,工业级可以达到-40-85摄氏度,如果U盘设计不好又散热不畅甚至有时会有“烧坏”的危险。高温连续工作的U盘内部电阻阻值很高,电流降低,从而不能“全力工作”其实这是对U盘的一种皮明保护,甚至某些设计中会加入一个电阻保证不会超功率损坏。这里简单的介绍下为什么会越来越热,一般USB是恒压5V,工作后电阻被加热,绝大多数电器元件被加热后电阻就会增大(所以绝对零度的物质不存在电阻)恒压和越来越大的电阻相乘得到更大的功率,和滚雪球一般越来越热,直到达到温度散失界限(温尺拿度梯度越大导热越快)从而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刚传完东西的U盘会很烫,所以传一部分让U盘“休息”一下反倒更有效率。
最后还有一个原因,这个原因单独拿出来说因为它不算是U盘,而是所有数据传输都有的问题,基于WIN系统,(版本越高的体现的越明显)大数据传输时会进行预估,这个预估的计算量随文件数量增加(不是文件大小),就是说传输一个很大的文件会比传输多个很小的文件或者传输一个有很多文件的文件夹快很多,这涉及到系统和处理器的的多线程能力,所以传输大文件最好打包(当然传输一个文件夹比同事开启多个进程效果好很多,最好能压缩成一个文件)
③ 从电脑硬盘复制文件到U盘,为什么这么慢
根据经验,慢有4个因素
1、usb2.0的U盘比3.0接口的慢(usb3.0的U盘或者移动硬盘一般是蓝色接口,对应电脑上也是蓝色接口)
就题主所提问题图片和描述看,我估计是使用的前置接口,建议拷贝文件大或者多的时候使用后置接口。另外usb3.0速度快了好几倍,上G的文件最好还是使用usb3.0的U盘或者移动硬盘,那个速度快多了,主要是能省很多时间。
④ u盘复制文件时速度越来越慢
拷贝/下载文件时速度越来越慢,这是正常的。
Windows系统对每个驱动器均有缓存设置。设陆山戚置越大,前面拷贝速度较快的时间就越长,拷贝的尺寸就越大。当缓存内信息写完,就是正常的写U盘速度。文件很小时感觉拷贝速度很快,文件很大是感觉速度越来越慢就是这个道理。一般开始可以达到10-20M/秒,稳定后达到4-7M左右。好的牌子速度会更快一些,但不会很多。但比较烂的牌子就不行了。不要只看usb2.0或3.0,不同品牌的差距还是存在的。
拓展资料:
U盘,全称USB闪存盘,英文名"USB flash disk"。它是一种使用USB接口的无需物理驱动器的微型高容量移早陵动存储产品,通过USB接口与电脑连接,实现即插即用。U盘的称呼最早来源于朗科科技生产的一种新型存储设备,名曰"优盘",使用USB接口进行连接。
U盘唯橘连接到电脑的USB接口后,U盘的资料可与电脑交换。而之后生产的类似技术的设备由于朗科已进行专利注册,而不能再称之为"优盘",而改称谐音的"U盘"。后来,U盘这个称呼因其简单易记而因而广为人知,是移动存储设备之一。
⑤ 电脑里的文件复制到u盘里速度非常的慢,大多数是传输速度为0,怎么解决
排查一下,看看是电脑接口的问题还是U盘的问题。电脑接口直接接手机复制文件,如果速度同样慢,可以判定接口有问题,如果速度快则可认定是U盘需要更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