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件目录 > 发布操作规程文件格式

发布操作规程文件格式

发布时间:2023-05-27 16:52:48

❶ 安全操作规程怎么写

安全操作规程内容:

一、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机械加工车间各类通用车床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

二、 岗位安全作业职责

1、 负责本岗位日常事故隐患自我排查治理,包括班前、班中、班后的排查和处置;

2、负责本岗位设备操作或其他作业,在作业和故障排除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安全操作,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3、负责本岗位设备设施及其安全装置、工器具的日常保养,确保其安全功能完好有效,保养过程按规定安全作业,本岗位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修;

4、 负责本岗位事故和紧急情况的报告和现场处置。

三、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作业活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1)发布操作规程文件格式扩展阅读

安全操作规程safety operation regulation包括:操作步骤和程序,安全技术知识和注意事项,正确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生产设备和安全设施的维修保养。

所有产品、工装、量检具轻拿轻放,严禁投掷、摔打,产品码放整齐,不得超高,完工产品及量检具防护后入库或转序,不得越线放置,堵塞通道。

严禁机床未停稳抚摸机床运动部位、测量及装卸工件,车工、钻工、铣工、齿轮工等,严禁戴手套作业,以防出现意外事故。

参考资料安全操作规程_网络

❷ 红头文件格式标准样板是怎么样的

红头文件标准格式样板(正规详细版)

一、目前我国通用的公文载体、书写、装订要求的格式一般为:

公文纸一般采用国内通用的16开型,推荐采用国际标准A4型,供张贴的公文用纸幅度面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保密等级字体:一般用3号或4号黑体

紧急程度字体:字体和字号与保密等级相同(3号或4号黑体)

文头的字体:大号黑体字、黑变体字或标准体、宋体字套色(一般为红)

发文字号的字体:一般采用3号或4号仿宋体

签发人的字体:字体字号与发文字号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标题的字体:字体一般宋体、黑体,字号要大于正文的字号。

主送机关的字体:一般采用3号或4号仿宋体

正文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

附件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

作者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日期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注释的字体:小于正文的的4号或小4号仿宋体

主题词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黑体

抄送机关的字体:与正文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字

印发说明的字体:与抄送机关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字

二、红头文件格式要包含以下因素:

1、企业标识

企业标识也就是所谓红头文件的那个红头,例如公司名称是“河北宏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那么这个企业标识就是“河北宏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文件”字样。

2、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一般包括发文单位代字、年份和序号等,如“河北宏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发文单位代字可以确定为“宏意”,这个公司各个部门都需要发文,可以用各部门简称来识别各部门的文件,例如人力资源部简称“人”、行政办公室简称“办”等。

年份是4位的年份,序号是全年中整个单位按发文时间早晚来编制的自然序号,序号不得有虚数0。

如宏意人2号,代表2016年河北宏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发布的文件,在单位发文中总序号是第2。

3、标题

标题并非是制度标题,标题的格式一般为《关于XXXX的通知(请示、指示)》。如薪酬管理制度,标题应该为“关于下发《薪酬管理制度》的通知”。

4、主送单位

主送单位就是文件发给哪些单位。

5、正文

此正文并不是制度的正文,而是通知的内容,一般来说这种附带制度的通知文件正文是比较简单的,例如“各部门:《薪酬管理制度》已制订完毕,自2016年11月1日起生效,请遵照执行。”

如果是修订的制度,正文中要说明替换的文件情况,如“各部门:

《薪酬管理制度》已修订完毕,自2016年11月1日起生效,同时宏意人【2015】15号《关于下发<薪酬管理制度>的通知》废止,请遵照执行。”

6、落款

一般包括发文单位、日期和印章。

7、附件

附件一般为制度正文内容,制度正文的构成要素在非红头文件的讲解中予以说明。

8、主题词

主题词是表达通知文件主题的词或词组,一般不超过5个,不过现在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中取消了主题词,主题词的目的本身是为了便于管理和检索。

笔者认为企业的红头文件中带主题词是没有意义的,列出此项是让大家对有所了解。

9、抄报

一般用于上级单位中,除了主送上级单位外,其它相关需要知晓此事的上级单位用抄报。

10、抄送

抄送是将文件发送给与公文有关的单位或遵照执行的单位,一般用于平级和下级单位。

11、印发单位及日期

指公文印发的单位及日期。

❸ 红头文件、便签文件格式上要注意什么

红头文件、便签文件格式上要注意以下字体要求:

1、公文纸一般采用国内通用的16开型,推荐采用国际标准A4型,供张贴的公文用纸幅度面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保密等级字体:一般用3号或4号黑体

3、紧急程度字体:字体和字号与保密等级相同(3号或4号黑体)

4、文头的字体:大号黑体字、黑变体字或标准体、宋体字套色(一般为红)

5、发文字号的字体:一般采用3号或4号仿宋体

6、签发人的字体:字体字号与发文字号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7、标题的字体:字体一般宋体、黑体,字号要大于正文的字号。

8、主送机关的字体:一般采用3号或4号仿宋体

9、正文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

10、附件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

11、作者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12、日期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13、注释的字体:小于正文的的4号或小4号仿宋体

14、主题词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黑体

15、抄送机关的字体:与正文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字

16、印发说明的字体:与抄送机关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字

法定程序

1、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为了规范规章、法规的制定程序,国务院颁布了《规章制定程序条例》,许多部门也制定了本部门的规章制定办法,对于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也应符合一定的操作规程,经历必要的程序和合理的步骤,使行政机关这种抽象行政行为做到针对性强,更加科学合理。

2、落实公开、公正制度。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应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涉及对外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还应当听取管理相对人的意见,增加规范性文件的透明度。规范性文件形成后还应及时公布,便于贯彻执行,更有利于群众的参与和监督。

3、严格划分制定权限。对不属本级管理的事务不得越权制定文件,对需要部门协调的及时相互沟通,对属于上级权限的应及时请示,对本部门需要创立规章的不应以规范性文件代替,同时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应当加强内部职能部门的协调,建立严格的会签制度,对涉及法规性内容应当有法制工作部门的意见。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红头文件

❹ 什么是安全操作规程它包括哪些内容

安全操作规程是为了保证安全生产而制定的,操作者必须遵守的操作活动规则。它是根据企业的生产性质、机器设备的特点和技术要求,结合具体情况及群众经验制定出的安全操作守则。是企业建立安全制度的基本文件,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处理伤亡事故的一种依据。

安全操作规内容:1、总则;2、工作前的安全规则;3、工作时的安全规则;4、工作结束时的安全规则。

设备操作规程三阶段:
设备操作规程内容一般包括对作业环境、设备状态、人员状态、操作程序、人机交互和异常情况处理等规定。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作业前、作业中和作业完成后三个阶段。

1. 作业前阶段:观察作业天气、采光、地形等情况,清理好工作现场;仔细检查设备的安全装置是否齐备可靠;人员的精神状态、衣着及劳动防护用品的佩戴。主要是规定作业环境、设备状态、人员状态三方面的要求。

2. 作业中阶段:工件装卡牢固;自动控制时,调整好限位装置,以免超越行程造成事故;设备运转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注意各部位有无异常,发现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排除;中断作业应停止设备运行,切断电源;严禁超性能、超负荷使用设备;维修设备时,应按设备维修程序操作。主要是规定操作程序、人机交互和异常情况处理等。

3. 作业完成后阶段:各操作手柄、按钮复位,恢复设备状态;所使用的工具要清点、作业用辅助设施及时拆除;设备润滑,场地清理;维修作业要做好设备交接;个人防护用品应在确认作业完成后,最后摘除。

参考资料:

编制安全操作规程的步骤:
1. 调查、收集资料信息。信息的来源包括:该类设备适应的安全技术标准、安全管理规程规范;设备的使用操作说明书、技术文件;同类设备相关资料;生产经营单位自身的管理制度等。

2. 撰写。安全操作规程的格式一般分为“全式”和“简式”两种。行业性规程多为“全式”规程,主要包括:总则、引用标准、名词说明、操作安全要求等。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制定的安全操作规程多采用“简式”,即规定操作安全要求,着重于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 征求意见与修改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后征求有关部门和人员的意见,对合理性建议、意见加以采纳,及时修改完善。

4. 审批实施和持续改进。审批执行是严肃安全操作规程要求,使安全操作规程以生产经营单位内部规范文件形式确立下来的重要环节。同时,要进行每年审查和修订,每3~5年应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并重新发布。

❺ 程序文件的格式内容

(1). 程序文件格式通常包括: 封面 刊头 刊尾 修改控制页 正文 (2). 封面的内容(根据需要选用): 可在单份或整套文件前加封面,便于控制文件和进行文件控制 · 公司标志、名称; · 文件编号、文件名; · 拟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及日期,颁布、生效日期; · 修改状态/版号; · 修改记录(可专设修改页); · 受控状态/保密等能级; · 发文登记号等。 (3). 刊头:在每页文件的上部加刊头,便于文件控制和管理。 · 公司标志、名称、 · 文件编号、文件名称; · 生效日期; · 修改状态/版号; · 受控状态; · 发文登记号; · 页码等。 (4). 刊尾(需要时采用): 在每页文件或每份文件的的末页底部加刊 尾说明文件的起草审批、会签情况。 · 拟制人、批准人及日期; · 会签人及日期; · 其他说明性文字。 (5). 修改控制页: 可单改与封面或其他附页合并说明文件修改的历史情况。 · 修改单编号; · 修改标识; · 修改人/日期; · 审批人/日期; · 修改内容等。
正文部分内容
(1). 正文部分:描述程序文件的基本内容。 · 说明制订程序的目的; · 程序的适用范围; · 实施程序的责任者的职责和权限; · 程序内容的描述; · 程序涉及或引用其他文件。 (2). 目的 · 说明程序所控制的活动及控制目地; (3). 适用范围 · 程序所涉及的有关部门和活动; · 程序所涉及的相关人员、产品。 (4). 职责 · 规定负责实施该项程序的部门或人员及其责任和权限; · 规定与实施该项程序相关的部门或人员其责任和权限。 (5). 工作程序 · 按活动的逻辑顺序写出开展该项活动的各个细节; · 规定应做的事情(What); · 明确每一活动的实施者(Who); · 规定活动的时间(When); · 说明在何处实施(Where); · 规定具体实施办法(How); · 所采用的材料、设备、引用的文件等; · 如何进行控制; · 应保留的记录; · 例外特殊情况的处理方式等。 (6). 引用文件及相关的记录 · 涉及的相关程序文件; · 引用的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及其他技术文件; · 涉及的其他管理性文件; · 所使用的记录、表格等。

❻ 简述程序文件格式及基本内容。

【答案】:程序文件格式及基本内容
(1)程序文件格式通常包括:封面、刊头、刊尾、修改控制页、正文
(2)封面的内容(根据需要选用):可在单份或整套文件前加封面,便于控制文件和扒扰进行文件控制
(3)刊头:在每页文件的上部加刊头,便于文件控制和管理。
(4)刊尾(需要时采用):在每页文件或每份文件的的末页底部加刊尾说明文件的起草审批、会签情况。
(5)修改控制页:可单改与封面或其他附页合并说明文件修改的历史情况。
3正文部分内容
(1).正文部分:描述程序文件的基本内容。
说明制订程序的目的;程序的适用范围;实施程序的责任者的职责和权限;程序内容的描述;程序涉及或引用其他文件。
(2)目的:说明程序所控制的活动及控制目地;
(3)适用范围:程序所涉及的有关部门和活动;程序所涉及的相关人员、产品。
(4)职责:规定负责实施该项程序的部门或人员液此哪及其责任和权限;规定与实施该项程序相关的部门或人员其责任和权限。
(5)工作程序:按活动的逻辑顺序写出开展该项活动的各个细节;规定应做的事情(What);明确每一活动的实施者(Who);规定活动的时间(When);说明在何处实施(Where);规定具体实施办法(How);所采用的材料、设备、引用的文件等;如何进行控闹码制;应保留的记录;例外特殊情况的处理方式等。
(6)引用文件及相关的记录:涉及的相关程序文件;引用的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及其他技术文件;涉及的其他管理性文件;所使用的记录、表格等。

❼ 车间管理制度 设备操作规程 该怎么编制

大凳设备管理
3.4.1 车间设备指定专人管理。
3.4.2 严格执行公司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管理制度,认真执行设备保养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4.3 做到设备管理“三步法”,坚持日清扫、周维护、月保养,每天上班后检查设备的操纵控制系统、安全装置、润滑油路畅通,油路、油压油位标准、并按润滑图表注油,油质合格,待检查无问题方可正式工作。
3.4.4 设备点检记录、运转记录齐全、完整、帐卡相符、填写及时、准确、整洁。
3.4.5 实行重点设备凭证上岗操作 , 做到证机相符。
3.4.6 严格设备事故报告制度 , 一般事故 3 天内 , 重大事故 24 小时内报生产主管或公司领导。
3.4.7 坚持八字要求 , 即 : 整齐、清洁、安全、润滑,做到“三好”“四会”“五项纪律”。
三好:管好、用好、保养好。
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故障。
五项纪律:即:遵守安全操滚握旅作规程、经常保持设备整皮蚂洁,并按规定加油,遵守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不得丢失;发现故障立即停车、通知维修人员检查、处理。
3.4.8 设备运行中 , 观察设备响声、温度、压力有异常时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做到勤检查、勤调整、勤维修。
3.4.9 操作人员离岗位要停机 , 严禁设备空车运转。
3.4.10 保持设备清洁 , 严禁泡、冒、滴、漏。
3.4.11 设备应保持操作控制系统 , 安全装置齐全可靠。

您留个邮箱,我把完整的资料给您上传!

❽ 化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编制方法

有很多安全管理网站有范本可以参考一下。
如果要自己新编制一个,首先要识别危险源,根据危险源类别制定预防措施,根据预防措施提取出操作规程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并形成条文上牌继而形成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内主要体现如何避免以下三条: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因素(如风、雪、雨、雾、潮湿等)

以下为我找到的相关资料,与你共享:
操作规程的内容和编制要点

第十条 操作规程包括工艺技术规程、操作指南、开停工规程、基础操作规程、事故处理预案等章节(参见附件一)。
第十一条 工艺技术规程的内容包括:
(一)装置概况:生产设计规模、实际能力、建成时间和历年技术改造情况;
(二)原理与流程:该车间的生产原理与主要工艺流程描述;
(三)工艺指标:包括原料、生产辅料指标,半成品、成品指标,公用工程指标,主要操作条件,物仿扒料平衡,原材料消耗、公用工程消耗及能耗指标;
(四)生产流程图:工艺原则流程图、工艺管线和仪表控制图、工艺流程图说明。流程图的画法及图样中的图形符号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第十二条 操作指南是正常生产期间操作参数调整方法和异常处理的操作要求,编写要点:
(一)以生产期间操作波动的调整为对象,以控制稳定为目标,防止异常波动引起生产事故的发生。
(二)首先确定针对的范围和目标,经影响因素分析后确定对象(必须用图),超过目标就认为操作波动,阐述正确的控制方法,能定量描述必须定量描述,不能定量描述的必须定性描述,针对可能产生的操作波动,提出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最后明确操作参数失控后所对应的事故处理预案。
(三)每个控制目标的操作指南应包括:控制范围、控制目标、相关参数、控制方式、正常调整、异常处理。控制范围不能超出工艺卡片规定的范围(大指标),保持与安全阀定压值、参数报警值的差距,不能触及安全限制,预留安全操作空间;控制目标要给定更为严格的指标(小指标),确保操作平稳和优化;控制方式要以文字说明并画出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控制回路图。
第十三条 基础操作规程是装置进行各类复杂操作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描述机、泵、换热器、罐、塔、等通用设备的开停和切换规程。主要内容包括:各种机泵的开、停与切换,风机的开、停与切换,中、低压冷换设备的投用与切除,关键部位取样等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第十四条 加热炉操作规程列入基础操作规程独立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加热炉开停、操作指南、事故处理预案。
第十五条 开工规程、停工规程、基础操作规程、专用设备操作规程、事故处理预案等规程的操作步骤需要严格按照统一的格式编制:
(一)分页顺序。操作规程按照以下顺序分页:封面(第一页)、审批表(第二页)、版本记录(第三页)、统筹图、纲要、操作、解释。
(二)分级编写。通过纲—目分级来携领和建构其内容,分三级编写:
A级是规程的纲要,规定了规程的主要操作顺序和状态,对所有稳定状态及该状态下的操作目标进行详细规划,主要用于统筹各个岗位或系统的操作。
B级描述详细操作过程,不同状态的过渡和各种具体的操作动作。包括初始状态卡、稳定状态卡、最终状态卡,操作目标以及目标下全部具体操作动作。B级操作步骤的编号与A级对应一致。
C级是要点和说明,主要针对操作动作进行解释,为使用操作规程的人员提供必要的说明,包括安全、设备、工艺流程图表等。C级编号与B级对应一致。
(三)操作步骤的语句构成。操作规程编写用语应统一规定,确保对同一个操作动作的描述语言在各个车间的使用者看来,表闭大码达的意思都是一样的,轿哪不会出现同样一句话在不同车间使用有不同的理解。语句格式为:“(操作者代号)+(操作性质代码)+(谓语动词)+(宾语及宾语补足语)”的语言格式表达要阐述的内容,且每一句话只表明一项动作。一个动作规定了动作的性质、执行人、动作的内容以及要求达到的目的。
(四)操作者代号和操作性质代码。分别用M、I、P作为操作者代号表示倒班班长、内操和外操;用“( )、[ ]、< >”作为操作性质代码,其中“( )”表示对某项操作的确认,“[ ]”表示对某项具体操作的动作描述,“< >”表示对安全操作或确认的描述。
(五)稳定状态卡。操作步骤进行到规定的稳定状态时,需要插入初始状态卡、稳定状态卡和最终状态卡,并列出进行条件确认的内容。
(六)提示卡。操作步骤之间,可根据需要插入提示卡,说明操作过程中的应引起注意的操作事项。提示卡内容必须注意细化、量化,避免原则性提示。
第十六条 开工规程、停工规程、基础操作规程和专用设备操作规程,须按下列程序编制:
(一)确定稳定状态。按照装置或设备开停过程的特征,规程编写小组集体研究确定车间的稳定状态。在稳定状态之间是具体的操作动作,用于实现稳定状态之间的过渡,将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分解成简单的状态和简单无误的操作动作,从而实现操作规程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一个装置的稳定状态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一般以常规开停工大步骤为基础。
(二)分级编写。按照分级编写的要求分别编制A级纲要、B级操作和C级解释。
(三)编制统筹图。按照A级的操作步骤,编制开停工统筹图,并安排相应的时间进度,协调开停工过程中各个岗位操作。统筹图中的操作步骤、编号与A级对应一致。
第十七条 对生产过程中难以用规则语言来描述的操作行为可以采用操作规定的方式来进行表达,与操作规程具有相同的效力。其中:
(一)长期操作规定。长期操作规定的每条内容只能规定一项操作,尽量达到简洁、明确、具体的要求;必要时可以将有关的图表编写在操作规定中;长期操作规定可以多次使用,长期有效。
(二)定期操作规定。每个定期操作规定必须设定定期操作的日期和时间;定期操作规定可根据需要编制支持性文件。支持性文件为操作规程时,须以操作卡的形式使用和管理。
(三)临时操作规定。临时操作规定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写在有效时间栏内)有效;临时操作规定由车间主任批准生效,各相关班长必须签字确认;临时操作规定超过规定的有效时间必须及时从现场撤出。
第十八条 事故处理预案是车间发生一般生产事故或操作大幅度波动的状态下,避免扩大事故范围,使事故向可控制的方向发展,达到退守状态的处理步骤。其作用是帮助操作人员判明事故真相,决策处理目标,明确操作处理方案。内容和要求包括:
(一)事故处理原则:描述装置在事故处理状态下的基本原则。
(二)紧急停工方法:描述装置紧急停工的条件、各岗位/系统的操作步骤。
(三)事故处理预案
1、事故名称:每个事故处理都要有具体、明确的标题。
2、事故现象:事故发生时最直接表现出来的异常,如异常的声音、气味、报警灯闪烁等等。
3、事故原因:分析导致事故的原因。
4、事故确认:列出确认事故的必要充分条件,对这些条件进行“是”或“否”的判断,从而确定事故的属性。
5、事故处理,包括:
1)立即行动:用明确的、简洁的语言指出必须立即进行的操作行为。
2)操作目标:用简洁的语言表明事故处理的努力方向。
3)潜在问题:提示处理过程中应努力避免的事故后果。
4)A级操作步骤:以框图的形式列出操作步骤清单,各操作步骤都设有编号,要列出整个事故处理过程中必须特别关注的事项。
5)B级操作步骤:顺序排列出包含具体操作的各处理步骤。
6)退守状态:执行完成操作方案后,装置应达到相对安全的退守状态。
(四)事故演练规定

附件一:操作规程目录:

第一章 工艺技术规程

1.1 装置概况

1.1.1 装置简介

1.1.2 工艺原理

1.1.3 工艺流程说明

1.1.4 工艺原则流程图

1.2 工艺指标

1.2.1 原料指标

1.2.2 半成品、成品指标

1.2.3 公用工程指标

1.2.4 主要操作条件

1.2.5 原材料消耗、公用工程消耗及能耗指标

第二章 操作指南

第三章 开工规程

3.1 开工统筹图

3.2 开工纲要(A级)

3.3 开工操作(B级)

3.4 说明(C级)

第四章 停工规程

4.1 停工统筹图

4.2 停工纲要(A级)

4.3 停工操作(B级)

4.4 说明(C级)

第五章 专用设备操作规程

第六章 基础操作规程

6.1 机泵的开、停与切换操作

6.1.1 离心泵的开、停与切换操作

6.1.2 计量泵的开、停与切换操作

6.1.3 螺杆泵的开、停与切换操作

6.1.4 磁力泵的开、停与切换操作

6.1.5 往复泵的开、停与切换操作

6.1.6 其它类泵的开、停与切换操作

6.2 冷换设备的投用与切除

6.2.1 水冷换热器的投用与切除

6.2.2 空气冷却器的投用与切除

6.3 关键部位取样操作程序及注意

第七章 事故处理预案

7.1 事故处理原则

7.2 紧急停工方法

7.3 事故处理预案

7.4 事故处理预案演练规定

第八章 操作规定

8.1 定期工作规定

8.2 长期操作规定

8.3 临时操作规定

第九章 仪表控制系统操作法

9.1 DCS系统概述

9.2 主要工艺操作仪表逻辑控制说明及工艺控制流程图(PID)

9.3 装置自保的逻辑控制规程

9.3.1 装置自保的逻辑控制图

9.3.2 装置自保的逻辑控制说明

9.3.3 机组自保的逻辑控制说明

第十章 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

10.1 安全知识

10.2 安全规定

10.3 装置防冻凝措施

10.4 本装置历史上发生的主要事故、处理方法及经验教训

10.5 本装置易燃易爆物的安全性质:爆炸范围、闪点、自燃点

10.6 本装置主要有害物、介质(易燃易爆、有毒)的有关参数

10.7 本装置污染物主要排放部位和排放的主要污染物

第十一章 附录

11.1 设备仪表明细:将设备、仪表分类列表,注明名称、代号、规格型号、主要设计性能参数等。

11.2 主要设备结构图

11.3 装置平面布置图:必须标出危险点、报警器、灭火器位置。必要时可单独画出危险点、报警器、灭火器位置图;

11.4 可燃气体和硫化氢报警仪布置图

11.5 装置消防设施布置图

11.6 安全阀定压值

11.7 控制参数报警值

11.8 常用基础数据
操作规程的编制方式和原则

第七条 各车间成立操作规程编制小组,车间主任具体组织,每一个小组必须包括管理、技术、操作(班长和岗位操作人员)三个层次的编制人员,至少由四人组成。

第八条 编制过程中,必须坚持由编制小组集体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并在征求操作人员意见后,最终确定优化的操作方案。

第九条 操作规程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操作规程必须以工程设计和生产实践为依据,确保技术指标、技术要求、操作方法的科学合理;

(二)操作规程必须总结长期生产实践的操作经验,保证同一操作的统一性,成为人人严格遵守的操作行为指南,有利于生产安全;

(三)操作规程必须保证操作步骤的完整、细致、准确、量化,有利于车间和设备的可靠运行;

(四)操作规程必须与优化操作、节能降耗、降低损耗、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环保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装置生产效率;

(五)操作规程必须明确岗位操作人员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配合密切;

(六)操作规程必须在生产实践中及时修订、补充和不断完善,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不断提高。

❾ 操作规程审核签字在封面上怎么写

操作规程审核签字在封面上应当注明操作规程名称、操作规程编制单位、审核日期、审核人渣缺员姓名和签字。
具体可以按照以下格式来写:操作规程名称:XXX操作规程;操作规程编制单位:XXX公司/XXX部门;审核日期:20XX年X月X日;审核人员:姓名、签字。
封面上清晰地掘橘标明操作规程名称和编制单位,以及审核日期和审核人员的姓名和签字,可以使如散辩得操作规程的审核过程具有可追溯性和可靠性,并且方便后续维护和管理。

阅读全文

与发布操作规程文件格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蓝牙发送不了文件不支持此内容 浏览:209
js判断手机系统版本号 浏览:770
使用地铁app乘车怎么出站 浏览:510
针对土壤侵蚀评价的需要什么数据 浏览:455
word文件怎么压小 浏览:429
邮政管理投诉网站是什么 浏览:960
java定义变量boolean 浏览:765
招标文件内容含糊不清 浏览:629
如何批量替换多个文件名称 浏览:97
苹果电子邮箱 浏览:164
苹果win10右键设置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324
工具英语单词 浏览:965
app用什么语言写 浏览:239
环球网校在哪个文件夹 浏览:501
Word文件怎么改成网页格式 浏览:883
西游之路升级 浏览:854
atv和app分别是代表什么 浏览:370
苹果六s为什么充不进电 浏览:386
qq阅读hjava 浏览:896
给力传奇版本会员 浏览:66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