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串口通信协议有哪些
一、UART
UART是一个大家族,其包括了RS232、RS499、RS423、RS422和RS485等接口标准规范和总线标准规范。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各自的电平范围不相同。
嵌入式设备中常常使用到的是TTL、TTL转RS232的这种方式。常用的就三根引线:发送线TX、接收线RX、电平参考地线GND。
1.1 电路示意图
1.2 通信协议
将传输数据的每个字符一位接一位地传输。
https://img-blog.csdn.net/20170719232822650” alt=”串口数据传输示意图.png” title=”” />
起始位:先发出一个逻辑”0”的信号,表示传输字符的开始。
数据位:紧接着起始位之后。数据位的个数可以是4、5、6、7、8等,构成一个字符。通常采用ASCII码。
奇偶校验位:数据位加上这一位后,使得“1”的位数应为偶数(偶校验)或奇数(奇校验),以此来校验资料传送的正确性。
停止位:它是一个字符数据的结束标志。可以是1位、1.5位、2位的高电平。
空闲位:处于逻辑“1”状态,表示当前线路上没有资料传送。
波特率:数据传输的速率。有以下几个档位:300、600、1200、2400、4800、9600、19200、38400、43000、56000、57600、115200.当然也可以自定义。在数据传输和接收双方,需要预先统一波特率,以便正确的传输数据。
二、I2C 总线
2.1 电路示意图
I²C (Inter-Integrated Circuit)。其拥有一根数据线SDA和一根时钟线SCL。其总线通过上拉电阻与电源相连接。每个接到I2C总线上的器件都有唯一的地址。其中,主动发起操作的一方为主机,另外一方为从机。
2.2 数据传输
当没有数据传输的时候,两根总线都为高电
㈡ 串口通信用的是什么协议
就是RS-232的串口通信协议。一个TX端,一个RX端,分别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
具体如下:
串行通信协议分同步协议和异步协议。
(1)异步通信协议的实例——起止式异步协议
图3
特点与格式:
起止式异步协议的特点是一个字符一个字符传输,并且传送一个字符总是以起始位开始,以停止位结束,字符之间没有固定的时间间隔要求。其格式如图3所示。每一个字符的前面都有一位起始位(低电平,逻辑值0),字符本身有5~7位数据位组成,接着字符后面是一位校验位(也可以没有校验位),最后是一位,或意味半,或二位停止位,停止位后面是不定长度的空闲位。停止位和空闲位都规定为高电平(逻辑值),这样就保证起始位开始处一定有一个下跳沿。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种格式是靠起始位和停止位来实现字符的界定或同步的,故称为起始式协议。传送时,数据的低位在前,高位在后,图4表示了传送一个字符E的ASCAII码的波形1010001。当把它的最低有效位写到右边时,就是E的ASCII码1000101=45H。
图4
起/止位的作用:起始位实际上是作为联络信号附加进来的,当它变为低电平时,告诉收方传送开始。它的到来,表示下面接着是数据位来了,要准备接收。而停止位标志一个字符的结束,它的出现,表示一个字符传送完毕。这样就为通信双方提供了何时开始收发,何时结束的标志。传送开始前,发收双方把所采用的起止式格式(包括字符的数据位长度,停止位位数,有无校验位以及是奇校验还是偶校验等)和数据传输速率作统一规定。传送开始后,接收设备不断地检测传输线,看是否有起始位到来。当收到一系列的“1”(停止位或空闲位)之后,检测到一个下跳沿,说明起始位出现,起始位经确认后,就开始接收所规定的数据位和奇偶校验位以及停止位。经过处理将停止位去掉,把数据位拼装成一个并行字节,并且经校验后,无奇偶错才算正确的接收一个字符。一个字符接收完毕,接收设备有继续测试传输线,监视“0”电平的到来和下一个字符的开始,直到全部数据传送完毕。
由上述工作过程可看到,异步通信是按字符传输的,每传输一个字符,就用起始位来通知收方,以此来重新核对收发双方同步。若接收设备和发送设备两者的时钟频率略有偏差,这也不会因偏差的累积而导致错位,加之字符之间的空闲位也为这种偏差提供一种缓冲,所以异步串行通信的可靠性高。但由于要在每个字符的前后加上起始位和停止位这样一些附加位,使得传输效率变低了,只有约80%。因此,起止协议一般用在数据速率较慢的场合(小于19.2kbit/s)。在高速传送时,一般要采用同步协议。
(2)面向字符的同步协议
特点与格式:这种协议的典型代表是IBM公司的二进制同步通信协议(BSC)。它的特点是一次传送由若干个字符组成的数据块,而不是只传送一个字符,并规定了10个字符作为这个数据块的开头与结束标志以及整个传输过程的控制信息,它们也叫做通信控制字。由于被传送的数据块是由字符组成,故被称作面向字符的协议。
特定字符(控制字符)的定义:由上面的格式可以看出,数据块的前后都加了几个特定字符。SYN是同步字符(synchronous Character),每一帧开始处都有SYN,加一个SYN的称单同步,加两个SYN的称双同步设置同步字符是起联络作用,传送数据时,接收端不断检测,一旦出现同步字符,就知道是一帧开始了。接着的SOH是序始字符(Start Of Header),它表示标题的开始。标题中包括院地址、目的地址和路由指示等信息。STX是文始字符(Start Of Text),它标志着传送的正文(数据块)开始。数据块就是被传送的正文内容,由多个字符组成。数据块后面是组终字符ETB(End Of Transmission Block)或文终字符ETX(End Of Text),其中ETB用在正文很长、需要分成若干个分数据块、分别在不同帧中发送的场合,这时在每个分数据块后面用文终字符ETX。一帧的最后是校验码,它对从SOH开始到ETX(或ETB)字段进行校验,校验方式可以是纵横奇偶校验或CRC。另外,在面向字符协议中还采用了一些其他通信控制字,它们的名称如下表所示:
数据透明的实现:面向字符的同步协议,不象异步起止协议那样,需要在每个字符前后附加起始和停止位,因此,传输效率提高了。同时,由于采用了一些传输控制字,故增强了通信控制能力和校验功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如何区别数据字符代码和特定字符代码的问题,因为在数据块中完全有可能出现与特定字符代码相同的数据字符,这就会发生误解。比如正文有个与文终字符ETX的代码相同的数据字符,接收端就不会把它当作为普通数据处理,而误认为是正文结束,因而产生差错。因此,协议应具有将特定字符作为普通数据处理的能力,这种能力叫做“数据透明”。为此,协议中设置了转移字符DLE(Data Link Escape)。当把一个特定字符看成数据时,在它前面要加一个DLE,这样接收器收到一个DLE就可预知下一个字符是数据字符,而不会把它当作控制字符来处理了。DLE本身也是特定字符,当它出现在数据块中时,也要在它前面加上另一个DLE。这种方法叫字符填充。字符填充实现起来相当麻烦,且依赖于字符的编码。正是由于以上的缺点,故又产生了新的面向比特的同步协议。
(3)面向比特的同步协议
特点与格式:面向比特的协议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IBM的同步数据链路控制规程SDLC(Synchronous Data Link Control),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的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High Level Data link Control),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merical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e)的先进数据通信规程ADCCP(Advanced Data 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cere)。这些协议的特点是所传输的一帧数据可以是任意位,而且它是靠约定的位组合模式,而不是靠特定字符来标志帧的开始和结束,故称“面向比特”的协议。这中协议的一般帧格式如图5所示:
图5
帧信息的分段:由图5可见,SDLC/HDLC的一帧信息包括以下几个场(Filed),所有场都是从有效位开始传送。
(1)SDLC/HDLC标志字符:SDLC/HDLC协议规定,所有信息传输必须以一个标志字符开始,且以同一个字符结束。这个标志字符是 01111110,称标志场(F)。从开始标志到结束标志之间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单位,称为一帧(Frame)。所有的信息是以帧的形传输的,而标志字符提供了每一帧的边界。接收端可以通过搜索“01111110”来探知帧的开头和结束,以此建立帧同步。
(2)地址场和控制场:在标志场之后,可以有一个地址场A(Address)和一个控制场C(Control)。地址场用来规定与之通信的次站的地址。控制场可规定若干个命令。SDLC规定A场和C场的宽度为8位或16位。接收方必须检查每个地址字节的第一位,如果为“0”,则后面跟着另一个地址字节;若为“1”,则该字节就是最后一个地址字节。同理,如果控制场第一个字节的第一位为为“0”,则还有第二个控制场字节,否则就只有一个字节。
(3)信息场:跟在控制场之后的是信息场I(Information)。I场包含有要传送的数据,并不是每一帧都必须有信息场。即数据场可以为0,当它为0时,则这一帧主要是控制命令。
(4)帧校验信息:紧跟在信息场之后的是两字节的争校验,帧校验场称为FC(Frame Check)场或称为帧校验序列FCS(Frame check Squence)。SDLC/HDLC均采用16位循环冗余校验码CRC(Cyclic Rendancy Code)。除了标志场和自动插入的“0”以外,所有的信息都参加CRC计算。
实际应用时的两个技术问题:
(1)“0”位插入/删除:如上所述,SDLC/HDLC协议规定以01111110为标志字节,但在信息场中也完全有可能有同一种模式的字符,为了把它与标志区分开来,所以采取了“0”位插入和删除技术。具体作法是发送端在发送所有信息(除标志字节外)时,只要遇到连续5个“1”,就自动插入一个“0”,当接收端在接收数据时(除标志字节)如果连续收到5个“1”,就自动将其后的一个“0”删除是,以恢复信息的原有形式。这种“0”位的插入和删除过程是由硬件自动完成的。
(2)SDLC/HDLC异常结束:若在发送过程中出现错误,则SDLC/HDLC协议常用异常结束(Abort)字符,或称为失效序列使本帧作废。在HDLC规程中,7个连续的“1”被作为失效字符,而在SDLC中失效字符是8个连续的“1”。当然在试销序列中不使用“0”位插入/删除技术。SDLC/HDLC协议规定,在一帧之内不允许出现数据间隔。在两帧之间,发送器可以连续输出标志字符序列,也可以输出连续的高电平,它被称为空闲(Idle)信号。
㈢ 串口用的什么协议
您好,串口是计算机上一种非常通用设备通信的协议(不要与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Bus或者USB混淆)。大多数计算机包含两个基于RS232的串口。串口同时也是仪器仪表设备通用的通信接口;很多GPIB兼容的设备也带有RS-232口。同时,串口通信协议也可以用于获取远程采集设备的数据。串口通信的概念非常简单,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尽管比按字节(byte)的并行通信慢,但是串口可以在使用一根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另一根线接收数据。它很简单并且能够实现远距离通信。比如IEEE488定义并行通行状态时,规定设备线总长不得超过20米,并且任意两个设备间的长度不得超过2米;而对于串口而言,长度可达1200米。典型地,串口用于ASCII码字符的传输。通信使用3根线完成:(1)地线,(2)发送,(3)接收。由于串口通信是异步的,端口能够在一根线上发送数据同时在另一根线上接收数据。其他线用于握手,但是不是必须的。串口通信最重要的参数是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对于两个进行通信的端口,这些参数必须匹配:a,波特率:这是一个衡量通信速度的参数。它表示每秒钟传送的bit的个数。例如300波特表示每秒钟发送300个bit。当我们提到时钟周期时,我们就是指波特率例如如果协议需要4800波特率,那么时钟是4800Hz。这意味着串口通信在数据线上的采样率为4800Hz。通常电话线的波特率为14400,28800和36600。波特率可以远远大于这些值,但是波特率和距离成反比。高波特率常常用于放置的很近的仪器间的通信,典型的例子就是GPIB设备的通信。b,数据位:这是衡量通信中实际数据位的参数。当计算机发送一个信息包,实际的数据不会是8位的,标准的值是5、7和8位。如何设置取决于你想传送的信息。比如,标准的ASCII码是0~127(7位)。扩展的ASCII码是0~255(8位)。如果数据使用简单的文本(标准ASCII码),那么每个数据包使用7位数据。每个包是指一个字节,包括开始/停止位,数据位和奇偶校验位。由于实际数据位取决于通信协议的选取,术语“包”指任何通信的情况。c,停止位:用于表示单个包的最后一位。典型的值为1,1.5和2位。由于数据是在传输线上定时的,并且每一个设备有其自己的时钟,很可能在通信中两台设备间出现了小小的不同步。因此停止位不仅仅是表示传输的结束,并且提供计算机校正时钟同步的机会。适用于停止位的位数越多,不同时钟同步的容忍程度越大,但是数据传输率同时也越慢。d,奇偶校验位:在串口通信中一种简单的检错方式。有四种检错方式:偶、奇、高和低。当然没有校验位也是可以的。对于偶和奇校验的情况,串口会设置校验位(数据位后面的一位),用一个值确保传输的数据有偶个或者奇个逻辑高位。例如,如果数据是011,那么对于偶校验,校验位为0,保证逻辑高的位数是偶数个。如果是奇校验,校验位为1,这样就有3个逻辑高位。高位和低位不真正的检查数据,简单置位逻辑高或者逻辑低校验。这样使得接收设备能够知道一个位的状态,有机会判断是否有噪声干扰了通信或者是否传输和接收数据是否不同步。㈣ 串口通讯协议是什么
串口通信就是,用一根线完成数据的传送,具体就是将数据一ASSII码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在一根线上一位一位的传送出去,传送协议就是传送中的规则,比如上升沿接受,下降沿发送之类的规定。
㈤ 串口通信协议有哪些
串口通信指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尽管比特字节(byte)的串行通信慢,但是串口可以在使用一根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另一根线接收数据。串口通信协议是指规定了数据包的内容,内容包含了起始位、主体数据、校验位及停止位,双方需要约定一致的数据包格式才能正常收发数据的有关规范。在串口通信中,常用的协议包括RS-232、RS-422和RS-485。
中文名
串口通信协议
外文名
Serial communication protocol
作用
发送和接收字节
学科
计算机学
作用
用于获取远程采集设备的
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
串口在嵌入式系统当中是一类重要的数据通信接口,其本质功能是作为 CPU 和串行设备间的编码转换器。当数据从 CPU 经过串行端口发送出去时,字节数据转换为串行的位;在接收数据时,串行的位被转换为字节数据。应用程序要使用串口进行通信,必须在使用之前向操作系统提出资源申请要求(打开串口),通信完成后必须释放资源(关闭串口)。典型地,串口用于 ASCII 码字符的传输。通信使用3根线完成:(1)地线,(2)发送数据线,(3)接收数据线。串口通信最重要的参数是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对于两个进行通行的端口,这些参数必须匹配:波特率是一个衡量通信速度的参数,它表示每秒钟传送的 bit 的个数;数据位是衡量通信中实际数据位的参数,当计算机发送一个信息包,标准的值是 5,7 和 8 位。如何设置取决于你的需求;停止位用于表示单个包的最后一位,典型的值为 1,1.5和 2 位,停止位不仅仅是表示传输的结束,并且提供计算机校正时钟同步的机会;奇偶校验位是串口通信中一种简单的检错方式,有四种检错方式——偶、奇、高和低,也可以没有校验位。[1]
有关规定
波特率
串口异步通讯中由于没有时钟信号,所以通讯双方需要约定好波特率,即每个码元的长度,以便对信号进行解码。常见的波特率有4800、9600、115200等。
起始位、停止位
数据包从起始位开始,到停止位结束。起始信号用逻辑0的数据位表示,停止信号由0.5、1、1.5或2个逻辑1的数据位表示,只要双方约定一致即可。
有效数据
起始位之后便是传输的主体数据内容了,也称为有效数据,其长度一般被约定为5、6、7或8位长。
㈥ 关于串口格式与报文格式
《串口硬件分类》 中已经说明了几种串口的类型,并在 《串口通信协议》 中说明了几种串口协议形式,这里就常用的串口协议进一步做一个说明。
工业上我们最常见的MODBUS RTU/ASCII通信协议是一种典型的起止型异步协议。之前在 《串口通信协议》 中已经解释过,起止型异步协议的特点是一个字符一个字符传输,并且传送一个字符总是以起始位开始,以停止位结束,字符之间没有固定的时间间隔要求。
这里需要强调的就是对于起止型通信协议,每一个字符的前面都有一位起始位(低电平,逻辑值0),字符本身有5~7位数据位组成,接着字符后面是一位校验位(也可以没有校验位),最后是一位,或一位半,或二位停止位,停止位后面是不定长度的空闲位。停止位和空闲位都规定为高电平(逻辑值),这样就保证起始位开始处一定有一个下跳沿。
这段话可能讲的有点理论了,对于我们工作中所常见的一个情况就是选择一个串口的校验位、数据位与停止位(这里没有起始位,因为起始位一般是默认的)。
对应到一个如上图的具体通信格式上,就是8个数据位,无校验位➕一位停止位。也就是我们说的8N1通信格式。当然,这里也会用到奇偶校验的变化,如西门子V90在使用串口通信控制时便要求为8O1(8位数据,偶校验,1位停止)。
不考虑串口的传输线数量,单以一根线来理解,即每传输(扫描)一个位,信号线上便给出一个(高或低)电平,即0或1。对于一个8N1格式的传输,每一次传输周期电平将扫描 1起始位+8数据位+1停止位 共10次电平变化,而扫描的频率就是串口的波特率。因此,虽然理论上说起止型协议依托于起止信号来判断数据的开始和结束,数据间没有固定的时间间隔要求,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对于一个既定的串口协议,通信站之间还是要保持相同的收发波特率的,否则扫描口将会对同样的电平变化做出可能完全不同的解读而导致通信失败。
综上,串口数据格式存在的意义是限定了串口传输数据的时间间隔、每次传输的数据量以及传输的起始和结束。它解决了“怎么传”的问题。
而串口通信报文,则是定义“传什么”的问题。
一个典型的modbus报文格式如下:
设备地址(8位)➕功能码(8位)➕起始操作地址(16位)➕操作数量(16位)➕CRC(16位)
我在工作中遇到一个比较多的就是关于数据格式与报文的概念混淆。如上述的一串格式报文,曾经被误解为与8N1的数据格式相矛盾,因为很明显,它完全就超出了我们所说的8位数据或10位数据的格式,那么怎么来解释这个问题呢?
澄清一个概念,数据格式中的8位,指的是8bit而不是8byte,对于上述modbus,当采取8N1格式通信时,串口将会以1byte(8位)为单位对报文进行包装并传输。比如最开始,串口芯片或发射端会将8位设备地址提出,然后对这个字节进行包装(加1位起始码,加1位停止码),形成一个10位的数据包,并将数据发送出去,然后继续提取功能码,进行同样的包装发送,以此类推,直至所有数据发送完毕。
因此,报文指的是数据字符,而数据格式,只是表明如何来包装这个数据字符。而我们通过各种软件所看到的,是经过计算机串口处理的数据,因而无法看到起始码停止码一类的信号,而仅有我们所需要的数据。
由此还可以推导出串口通信的效率。依旧以8N1格式来说,每个数据包的长度为10位,若选择波特率为9600,即每秒传输9600个位信号,那么8N1数据格式每传输1个数据包所需要的时间10/9600约为1ms,对于一串MODBUS典型报文,需要8个字节(根据指令决定),故信号发出时间为8ms。modbus规定从站必须在指定时间内反馈相应的数据方可认为通信成功,因而需要再加回报时间,如只操作一个字节,那么往返数据时间应该在20ms左右,根据操作的数据量通信时间会相应的加长。
因此,还可以了解到的是在多站轮询时需要根据数据量进行一次核算,若对实时性要求较高,则要考虑进行主站的独立处理。
经验之谈,欢迎指正。
㈦ Serial SSH Rlogin Telnet Raw分别是什么协议
Serial是串口通信协议,规定了数据包的内容,内容包含了起始位、主体数据、校验位及停止位,双方需要约定一致的数据包格式才能正常收发数据的有关规范。
SSH是较可靠,专为远程登录会话和其他网络服务提供安全性的文件传输协议。建立在应用层和传输层基础上。利用 SSH 协议可以有效防止远程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泄露问题。
Rlogin是unix系统中的远程登录协议。由于客户端进程和服务器进程已经事先知道了对方的操作系统类型,因此也就省去了选项协商机制。
Telnet是Internet远程登录服务的标准协议和主要方式。它为用户提供了在本地计算机上完成远程主机工作的能力。
Raw是打印设备的默认打印协议。为了发送 RAW 格式的作业,打印server将打开一个针对打印机网络接口的 TCP 流。
(7)串口数据协议是什么文件格式扩展阅读:
Telnet与Rlogin协议在传输机制上是有安全漏洞的,因为它们在传输数据时使用明文机制;如果有人在网络上进行截获这样的数据,那么一些重要的数据将会不可避免的泄露。
而SSH协议可以替代以Telnet,Rlogin等传统网络程序协议,在不安全的通信环境中提供了比较可靠的数据保护机制。SSH协议采用了数据加密机制,能够防止DNS欺骗和IP欺骗。通过SSH协议所传输的数据是经过压缩的,因此相对来说加快了传输速度。
㈧ 51串口发送数据的格式是什么
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
SCON的字节地址是98H,其格式如下:
SM0、SM1:串行口工作方式控制位:
SM0、SM1 工作方式 功能 波特率
00 方式0 同步移位寄存器 fosc/12
01 方式1 8位UART 可变(T1溢出率)
10 方式2 9位UART fosc/64或fosc/32
11 方式3 9位UART 可变(T1溢出率)
其中,fosc为振荡器的频率,UART为通用异步接收和发送器的英文缩写。
串行口工作方式0:
当设定SM0、SM1为00时,串行口工作于方式0,它又叫同步移位寄存器输出方式。在方式0下,数据从RXD(P3.0)端串行输出或输入,同步信号从TXD(P3.1)端输出,发送或接收的数据为8位,低位在前,高位在后,没有起始位和停止位。数据传输率固定为振荡器的频率1/12,也就是每个机器周期传送一位数据。方式0可以外接移位寄存器,将串行口扩展为并行口,也可以外接同步输入/输出设备。
执行任何一条以SBUF为目的寄存器指令,就开始发送。
串行口工作方式1:
当设定SM0、SM1为01时,串行口工作于方式1,为数据传输率可变的8位异步通信方式,由TXD发送,RXD接收,一帧数据为10位,1位起始位(低电平),8位数据位(低位在前),1位停止位(高电平)。数据传输率取决于定时器1或2的溢出速率(1/溢出周期)和数据传输率是否加倍的选择位SMOD。
对于有定时器/计数器2的单片机,当T2CON寄存器中RCLK和TCLK置位时,用定时器2作为接收和发送数据传输率发生器,而RCLK=TCLK=0时,用定时器1作为接收和发送的数据传输率发生器。2个定时器/计数器可以交叉使用,即发送和接收采用不同的数据传输率。
发送过程是由执行任何一条以SBUF为目的的寄存器指令引起的。
串行口工作方式2:
当设定SM0、SM12位为10时,串行口工作于方式2,此时串行口被定义为9位异步通信接口。采用这种方式可接收或发送11位数据,以11位为一帧,比方式1增加了一个数据位,其余相同。第9个数据即D8位可用作奇偶校验或地址/数据选择,可以通过软件来控制它,再加特殊功能寄存器SCON中的SM2位的配合,可使MCS-51单片机串行口适用于多机通信。发送时,第9位数据为TB8,接收时,第9位数据送入RB8。方式2数据传输率固定,只有2个选择,为振荡器的1/64或1/32,可由PCON的最高位选择。
串行口工作方式3:
当设定SM0、SM1二位为11时,串行口工作于方式3。方式3与方式2类似,唯一的区别是方式3的数据传输率是可变的,而帧格式与方式2一样为11位一帧。方式3也适用于多机通信。
SM2:多机通信控制位多机通信时工作于方式2和方式3,SM2位主要用于方式2和方式3。接收状态,当串行口工作于方式2或方式3,以及SM2=1时,只有当接收到第9位数据(RB8)为1时,才把接收到的前8位数据送入SBUF,且置位RI发出中断请求,否则会将接收到的数据放弃。当SM2=0时,就不管第9位数据是0还是1,都将数据送入SBUF,并发出中断请求。
工作于方式0,SM2必须为0。
REN:允许接收位
REN用于控制数据接收的允许和禁止,REN=1允许接收,REN=0禁止接收。
TB8:发送数据位8
在方式2和方式3中,TB8是要发送的第9位数据位,在多机通信中同样需要传输这一位,TB8=0表示传输的为数据,TB8=1代表传输的为地址。
RB8:接收数据位8
在方式2和方式3中,RB8存放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用以识别接收到的数据特征。
TI:发送中断标志位
可寻址标志位。方式0时,发送完第8位数据后,由硬件置位,其他方式下,在发送或停止位之前由硬件置位,TI=1表示帧发送结束, 向CPU发中断申请。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必须用软件将其清0,取消此中断申请。
RI:接收中断标志位
可寻址标志位。方式0时,接收完第8位数据后,该位由硬件置位,在其他工作方式下,该位由硬件置位,RI=1表示帧接收完成,向CPU发中断申请。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必须用软件将其清0,取消此中断申请。
㈨ 串口协议是什么
问题一:串口通讯协议是什么 串口通讯协议是指通信双方的一种约定。约定包括对数据格式、同步方式、传送速度、传送步骤、检纠错方式以及控制字符定义等问题做出统一规定,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因此,也叫做通信控制规程,或称传输控制规程,它属于ISO'S OSI七层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
问题二:串口有哪些?串口协议有哪些? u *** ,rs485,422,232是串口接口,
串口协议 常见 modbus RTU ASCII
问题三:怎么写串口通信协议 通信协议是可以自己定义的,只不过要求不一样,可以自己随意定义,也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定义,或根据相关设备定义(如你所述你的主机通过扫描枪扫描二维码,那主机内部就应该有相关编码协议),看相关说明书能查到。同时自己也可以在里面加上校验码等等
问题四:串口仿真协议是什么? 串口仿真协议(RFM)是蓝牙系统中用于模拟串口的主要协议层
问题五:串口协议 5分 协议一般要包含:起始符、、数据、校验码、结束符,5个部分的定义。
其中 起始符、结束符,不能与其他数据重码。
如只要传输字母与数字,可以看下ASCII码表,使用非数字和字母的符号做起始结束符即可,如{};
数据长度码即表示此串数据包的数据长度,如果传输的数据串长度固定可省去;
校验码相当于对此串数据正确性的校验,和奇偶校验效果类似,一般是和校验,即将数据全部累加得到一个和值当校验码,接收方收到数据也做一样的运算与收到的检验码比较,相等就说明正确接收。
如要发{1234567890 }
换成16进制即:7B 1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30 25 7D;31~30是数据,
7B,7D分别为起始和结束符,10为数据长度的BCD码,25是校验码,是31~30的和模100后的BCD码,转成BCD码是为了避免与 起始和结束符重码。
问题六:RS232通讯协议是什么? 参考:wenku./...6vE3vW
wenku./...9ltkL_
串口、RS232、口
2007年09月07日 星期五 11:03
什么是串口?
------------------------------------------
串口是计算机上一种非常通用设备通信的协议(不要与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或者USB混淆)。大多数计算机包含两个基于RS232的串口。串口同时也是仪器仪表设备通用的通信协议;很多GPIB兼容的设备也带有RS232口。同时,串口通信协议也可以用于获取远程采集设备的数据。
串口通信的概念非常简单,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尽管比按字节(byte)的并行通信慢,但是串口可以在使用一根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另一根线接收数据。它很简单并且能够实现远距离通信。比如IEEE488定义并行通行状态时,规定设备线总常不得超过20米,并且任意两个设备间的长度不得超过2米;而对于串口而言,长度可达1200米。
典型地,串口用于ASCII码字符的传输。通信使用3根线完成: (1)地线,(2)发送,(3)接收。由于串口通信是异步的,端口能够在一根线上发送数据同时在另一根线上接收数据。其他线用于握手,但是不是必须的。串口通信最重要的参数是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对于两个进行通行的端口,这些参数必须匹配:
(a) 波特率: 这是一个衡量通信速度的参数。它表示每秒钟传送的bit的个数。例如300波特表示每秒钟发送300个bit。当我们提到时钟周期时,我们就是指波特率例如如果协议需要4800波特率,那么时钟是4800Hz。这意味着串口通信在数据线上的采样率为4800Hz。通常电话线的波特率为14400,28800和36600。波特率可以远远大于这些值,但是波特率和距离成反比。高波特率常常用于放置的很近的仪器间的通信,典型的例子就是GPIB设备的通信。
(b) 数据位: 这是衡量通信中实际数据位的参数。当计算机发送一个信息包,实际的数据不会是8位的,标准的值是5、7和8位。如何设置取决于你想传送的信息。比如,标准的ASCII码是0~127(7位)。扩展的ASCII码是0~255(8位)。如果数据使用简单的文本(标准 ASCII码),那么每个数据包使用7位数据。每个包是指一个字节,包括开始/停止位,数据位和奇偶校验位。由于实际数据位取决于通信协议的选取,术语 “包”指任何通信的情况。
......>>
问题七:电脑的串口,也就是口或RS232口,请问它采用的通信协议是什么? RS232只是一个物理接口 没有规定你所说的协议,只规定了这个接口不同信号的电平范围。具体和其他设备怎么通信,这个协议就要你自己定了,只要设备的硬件能够满足串口电平协议就可以通信,至于执行什么就是你自己来定义了。就像u *** 口一样,规定了数据交换的协议,至于插在这个口上的设备怎么运行,完全有设备和电脑的驱动等协调。
问题八:串口通讯时的数据帧格式和通讯协议有什么区别 串口参数指的是串口通信所需要设置的相应参数,就像手机入网,你用的是电信的号码还是移动的号码,用的是3G网络还是2G网络,虽然是手机自动设置的,但是还是要设置滴
通信协议就是你说的什么语言,你和别人沟通,大家都说普通话,一个说英文,一个说法语肯定不行啦。
485-can-tcp/...nt
问题九:串口是什么 1,什么是串口?
串口是计算机上一种非常通用设备通信的协议(不要与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或者USB混淆)。大多数计算机包含两个基于RS232的串口。串口同时也是仪器仪表设备通用的通信协议;很多GPIB兼容的设备也带有RS-232口。同时,串口通信协议也可以用于获取远程采集设备的数据。
串口通信的概念非常简单,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
问题十:数字信号和串口信号有什么区别?什么是信号的协议? 20分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有区别。
串口信号,和并口信号,有区别。
数字信号,和串口信号,能有什么区别呢?
㈩ 串口通讯时的数据帧格式和通讯协议有什么区别
串口通讯时的数据帧格式和通讯协议区别为:作用层不同、用途不同、内容不同。
一、作用层不同
1、数据帧格式:数据帧格式的作用层为数据链路层。
2、通讯协议:通讯协议的作用层为应用层。
二、用途不同
1、数据帧格式:数据帧格式规定了传递数据的帧的格式。
2、通讯协议:通讯协议为连接不同操作系统和不同硬件体系结构的互联网络提供通信支持,定义了在互联网络中如何传递、管理信息(文件传送、收发电子邮件、远程登录等),并制定了在出错时必须遵循的规则。
三、内容不同
1、数据帧格式:数据帧格式包括帧头,数据部分,帧尾三部分,帧头和帧尾包含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比如同步信息、地址信息、差错控制信息等;数据部分则包含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比如IP数据包,等等。
2、通讯协议:通讯协议包括对数据格式,同步方式,传送速度,传送步骤,检纠错方式以及控制字符定义等问题的统一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