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数据分析指标有那些
有下面几个指标:
1. 常规数据指标的监测,不在话下。如用户量,新用户量,UGC量(社交产品),销量,付费量,推广期间的各种数据等等。这些是最基础也是最基本,同时也是boss们最关注的指标。你接手这项工作的时候第一任务就是把这些数据梳理好。
2. 渠道分析,或者说流量分析。对于一个在上升期得APP来说,你们会花资源去引流量、去别的渠道拉用户。 这时候就需要监测各个渠道的好坏,哪个效果好,哪个单价便宜,这都是需要渠道数据监测来完成。当然,你还需要跟踪监测不同渠道用户的后续表现,给每个渠道的用户进行打分,让BOSS知道哪个渠道值得投,哪个渠道是垃圾。 同时也可以监测iphone和Android用户的质量区别,一般来说,iphone用户质量要略高于android用户。当然,有多余精力的话还可以监测不同机型之间用户的表现区别。 总之就是在不同的维度上监测不同用户的表现。
3. 用户的核心转化率。想想你的APP的核心功能是什么,然后去监测这个核心功能的转化率。在游戏APP里可能叫付费率,在电商APP里可能叫购买率。不同的行业都有相应的不同转化率,你可以将自己的产品和行业平均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产品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同时,通过长期的监测,你还可以更具这项数据评判APP不同版本的好坏。
4. 用户使用时长的监测。 一方面,这是一个监测用户活跃度的非常好的指标。用户使用时间长就意味这活跃度高,反之亦然。另一方面,想一想你的APP在设计的时候,当初预计一个正常的用户每天会用多少时间,上线后用户真正用的时间是否和你的预计相同? 如果这里面有很大的偏差,就说明用户对APP的认知和你当时设想是有不同的。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想想如何来调整你的产品,去迎合用户的认知。(这里说一个题外话,个人认为在对产品做修改的时候一定是想办法去迎合用户,而不是想办法改变用户让用户去适应产品。这里以微博作为例子,用户一直把微博看做是一款传媒产品,一款信息交流工具。而微博一直想把它打造成一个综合社交平台,推出了微博会员,用户推荐,各种私信评论规则等,后台事实证明这一切都没有改变用户对微博的认知,微博所作的一切都是无效的。所以当你苦恼于为什么用户没有按照我的设想去用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想着我该怎样变才能迎合用户的需求,而不是去想我该怎样变才能让用户认可产品的设计?)
5. 用户流失情况。 一方面需要监测用户的流失率,比如新用户进来后,第一、三、七、三十天还在使用产品的有多少人。流失率的变化可以直观的反应APP再朝好的方向发展还是不好的方向发展。行业中也有一些平均水平指标,你可以参考这些指标评判自己APP的好坏。另一方面需要找到用户流失的地方,看看用户在哪些地方流失了,然后有的放矢,进行相应的改动。如果有能力的话,建模将用户流失的各种情况都刻画出来,这样在产品的后续改动中就更加游刃有余了。
6. 活跃用户动态。密切关注APP活跃用户的动态,倾听他们的声音。一旦发现异常立马组织人员商讨对策。活跃用户(或者说核心用户)是APP最宝贵的资源,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这个重要性不需要多说了吧.
7. 用户特征描述。这点和指标关系不大,有点建模的意思了。 将用户的各个指标特征进行描述,越详细越好。如性别,年龄,地域,手机型号,网络型号,职业收入,兴趣爱好等等。这些数据平时没什么用,但对于产品人员来说,有时候会给他们很大的灵感。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分以下维度:如活跃用户的特征是什么样的,较沉默的用户的特征是怎样的,流失用户的特征是怎样的。
8. 用户生命周期的监测。这个是专门针对那些社交、游戏类的APP来说的。当你的APP上线一段时间后(6-12个月),你可以回头看看一个正常的用户,完整的体验你的APP的流程是怎样的,大概需要多少时间。根据这个数据再结合一些其它数据可以大致的估算下你的产品能够到怎样的规模,让你的BOSS们知道这款产品最终能发展成什么样。 当然这个很难,产品的发展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光靠你一个数据分析师来预测显然是不那么靠谱的。
B. 网站数据分析:流量分析的四项指标
网站数据分析:流量分析的四项指标
电子商务网站的流量分析与其他网站大体相同,区别主要在于效率转换以及用户特征,这对于电子商务网站来说尤为重要,而流量的总数相对并不十分特别要紧,因为只要把转化率提升了,获得流量的方法还是很多的。
一般来说,数据分析包括:流量来源分析、流量效率分析、站内数据流分析和用户特征分析四个部分。我们先来探讨流量来源分析。电子商务就是贩卖流量的生意,低成本的流量来源是保证企业盈利的重要条件。流量来源分析主要是要明白你的用户都是从那些网站来的,那些网站的给你带来更多的订单、那些网站的流量是真实的,那些是虚假等。一、流量分析一般分析以下内容:网站流量来源排名:那些网站贡献的流量多,那些贡献的少搜索引擎关键词分析:根据关键词的来源分析来查看网站产品分布和产品组合。如果关键词查询多的产品却不是网站的主推品,可以进行适当调整。网站流量趋势分析:网站的流量是否均衡稳定,是不是有大幅度波动。一般来说流量突然增加的网站,如非发生突发事件,购买的广告位作弊的嫌疑比较大。网站流量核对:查看是否有莫名流量来源,流量来源大不大。如果莫名来源流量很大的话,有可能是您购买的CPC或者其他资源被注水了,将您的广告链接分包给了点击联盟。推介网站与直接访问的比例:推介网站可以理解为外部广告,直接访问就是用户直接输入网址。一般来说,直接访问量越大说明网站的品买知名度越高。二、其次是流量效率分析流量效率是指流量到达了网站是不是真实流量,主要分析指标如下:●到达率:到达率是指广告从点击到网站landing page的比例。一般来说,达到率能达到80%以上是比较理想的流量。这个也跟网站的速度有关,综合来分析一下。●二跳率:这个也是为了分析流量的有效性。如果是有效流量的话,一般会有合理的二跳。如果是虚假点击的话,一般是没有二跳的。但是也不排除有部分作假很 厉害的网站能做出二跳,比如PPLIVE,当年洪成浩做投放的时候,我们的广告直接连接到广告专题页,二跳是15%左右,但是PPLIVE居然有60%的 二跳!最主要的是一个转化都没有。差点把我们的图片图服务器点瘫痪,这个就太过分了。●PV/IP比:一般来说,有效的流量,网站内 容比较好的话,一个独立IP大概能有3个以上的PV。如果PV/IP比能达到3以上的话,一般说明流量比较真实,网站内容也不错。但是如果低于3的话,并 不代表流量不真实,也可能是网站本身的问题。如果PV/IP过高的话,也可能有问题,比如人力重复刷新等,要谨慎对待。●订单转化率:这个是最最核心的数据了,没有订单转化率,其他一切都是免谈!某些牛B的B3C能做到4%的提袋率!某些却仅仅是0.1%,努力吧,众B2C们。三、再次是站内数据流分析站内数据流分析,主要用来分析购物流程是否顺畅和产品分布是否合理,主要分析指标如下:●页面流量排名:主要查看产品详情页的流量,特别是首页陈列的产品详情页。参照最终的销售比例,优胜劣汰,用以调整销售结构。●场景转化分析:从首页-列表页-详情页-购物车-订单提交页-订单成功页,的数据流分析。比如说,首页到达了10000用户,伺此后的数据分别是8000-5000-1000-50-5,购物车到订单提交页的相差比较大,大概就能看出来是购物车出了问题,需要改进。●频道流量排名:各个频道流量的排名,主要用来考虑产品组织的问题。●站内搜索分析:这个反应的是用户关心的产品有哪些,产品调整的最直接数据。●用户离开页面分析:用户在那些也页面离开最多?是首页还是频道页?是购物车还是订单提交页。突然的大比例的离开网站,往往预示这问题的存在。四、最后是用户特征分析:●用户停留时间:这个放在用户特征分析里有些牵强。而且目前监控用户停留时间的方式是:用户到达时间-用户离开时间,但是用户什么时候离开很难准确判 断,这种数据仅作参考,一般停留时间越长网站粘性越好。如果用户停留时间超过1个小时,基本就是假流量,或者用大打开网页忘记关了,呵呵。●新老用户比例:老用户比例越高,证明用户忠诚度不错。但是还要考虑绝对量,不能靠新用户越来越少来衬托老用户比例越来越高。用户地域分析:用户地域与订单地域分布基本一致,基本上就是用过互联网用户的分布比例以及经济发达程度等。这个对于提升区域配送及服务比较有帮助。电子商务网站的基本数据分析就是以上这些,作为实际操作人员要根据数据分析的情况来发现问题和总结问题,进而优化网站的结构和用户体验、来提升网站的专转化率和用户忠诚度。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网站数据分析:流量分析的四项指标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C. 电商需要掌握的数据分析要素有哪些
1. 点击量分析:店铺的点击量是衡量店铺吸引力的关键指标。高点击量通常与高销售额和有效的推广活动相关联。如果点击量不足,可以通过分析原因来优化运营策略,提高转化率。
2. 访客行为分析:深入了解访客行为对于制定精准营销策略至关重要。分析要点包括:
- 地域分布:了解客户所在地区,以便更有效地投放广告。
- 产品搜索偏好:识别客户搜索频率较高的产品类别,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 客户群体定位:分析主要客户群体,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市场定位。
3. 直通车数据分析:直通车工具能够帮助卖家详细分析网店数据,从而进行有效调整。分析重点包括:
- 转化率:计算点击转化为交易的比率。
- 投入产出比:衡量广告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
- 平均点击成本:计算每次点击的平均成本。
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卖家可以优化直通车策略,提高网店的流量和销量,实现稳定增长。
本文分享了电商领域需要掌握的关键数据分析要素。了解和利用这些数据对于提升互联网营销效果至关重要。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如需进一步了解文案优化或广告营销策略,请继续关注相关内容。
D. 你知道互联网业务数据分析常用指标有哪些吗
常用的数据指标包括三方面:用户数据、行为数据、业务数据,串成一句话即是:谁,干了什么,结果如何
可从用户来源、用户存量、用户增量、用户健康度四个常用维度去看
用户来源 :指用户来源的渠道,比如:网络自然搜索、网络关键字投放、搜狗、微信等
用户存量 :指日活DAU(Daily Active User,日活跃用户数量)、月活MAU(Monthly Active User,月活跃用户数量)等用户活跃数据。注:需要说明的是MAU不等于各日的DAU之和,需要对用户去重统计才有意义。
用户增量 :指新增用户,定义新增用户的流程节点和基于维度不同,统计出来的数据不同,在日常工作中,要和团队明确统一定义的标准,降低沟通成本
用户健康度 :可用用户留存率等指标衡量,关于留存率计算一般有三种算法
可从访问次数/频率、访问时长、访问转化、访问跳出四个常用维度去看
访问次数/频率 :可用PV(Page View,页面浏览量)、UV(Unique Visitor,独立访客量)、访问深度来呈现
PV指页面访问次数,UV指访客人数
访问深度 :用来衡量用户对产品的了解程度
访问时长 :可一定程度量化当前页面内容对用户的吸引程度。注:在处理访问时长数据时,需要注意剔除一些非常大的值,避免用户去做其他事情页面没关这种极端情况带来的干扰
访问转化 :指用户访问相关页面后,转化成注册用户、付费用户的比率
访问跳出 :可用弹出率等指标衡量页面对用户的质量,注:弹出率是基于访问次数的
可从业务总量、人均付费、人数、产品健康度四个常用维度去看
总量 :一般会用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成交总额)来度量,
人均付费 :一般用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每用户平均收入)/ARPPU(Average Revenue Per Paying User,每付费用户带来的平均收益)
人数 :一般指付费人数
产品健康度 :衡量大多数产品健康度,看其能带来的收益,即可以用付费率、付费频次等指标来衡量
上述具体指标,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产品的具体形态调整。比如业务数据的指标,视频产品一般就会采用观看时长来衡量总量,观看人数来度量人数这个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