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问,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哪些,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
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包括Kbps、Mbps、Gbps和Tb/s。以下是最快以太局域网的理论传输速率(带宽):10Gbit/s。
转换关系如下:
1Kbps = 10^3 bps
1Mbps = 10^6 bps
1Gbps = 10^9 bps
1Tbps = 10^12 bps
数据传输速率的计算公式是:
R = (1/T) * log₂N (bps)
其中:
T是数字脉冲码信号的宽度(全宽码)或重复周期(归零码),单位为秒;
N是一个码元所取的有效离散值个数,也称调制电平数,通常取2的整数次方值。如果一个码元只能取0和1两种离散值,那么它能携带一位(bit)二进制信息;如果一个码元可以取00、01、10、11四种离散值,那么它能携带两位二进制信息。以此类推,如果一个码元可以取N种离散值,那么它能携带log₂N位二进制信息。当N=2时,数据传输速率的公式可以简化为:R=1/T,表示数据传输速率等于码元脉冲的重复频率。这也引出了另一个技术指标——信号传输速率,也称码元速率、调制速率或波特率(单位为波特,记作Baud)。信号传输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个数,也就是信号经调制后的传输速率。如果每个码元所含的信息量为1比特,则波特率等于比特率。计算公式:B=1/T(Baud),其中T为信号码元的宽度,单位为秒。
数据传输速率(Data Transfer Rate)是描述数据传输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它数值上等于每秒钟传输构成数据代码的比特数。
B. usb3.0实际传输速率是多少
USB3.0实际传输速率大约是3.2Gbps(即320MB/S),理论上的最高速率是5.0Gbps(即500MB/S)。
请注意5Gb/s的带宽并不是5Gb/s除以8得到的640MB/s而是采用与SATA相同的10 Bit传输模式(在USB2.0的基础上新增了一对纠错码),因此其全速只有500MB/s。
不过,大家要注意这是理论传输值,如果几台设备共用一个USB通道,主控制芯片会对每台设备可支配的带宽进行分配、控制。如在USB1.1中,所有设备只能共享1.5MB/s的带宽。如果单一的设备占用USB接口所有带宽的话,就会给其他设备的使用带来困难。
USB-IF公布了最新的USB命名规范,原来的USB 3.0和USB 3.1将会不再被命名,所有的USB标准都将被叫做USB 3.2,考虑到兼容性,USB 3.0至USB 3.2分别被叫做USB 3.2 Gen 1、USB 3.2 Gen 2、USB 3.2 Gen 2x2。
(2)可传输的数据数率是多少扩展阅读:
USB 3.0的规格:
当初规划USB 3.0的规格时,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数据传输速率过低的问题,因此在规划USB 3.0 SuperSpeed架构时,采用新的物理层(PHY)是无可避免的事情,因此从PCIe与SATA等高速IO移转经验是再自然不过的考虑。
然而USB-IF还是坚持backward兼容性的问题,所以USB 3.0的规范主轴,包含了以下各点:
1、比既有的USB 2.0 Hi-Speed快10倍以上的传输速率。
2、完整考虑向后兼容性问题,包含既有的Class Driver都可以在新的组件上正常工作。
3、相同的USB device model,这包含了PIPE model、USB Framework与Transfer type。
4、电源管理的效率,在新规格中,提供了更好的电源效能的管理,特别是在Idle的状况之下,另外也为了取代USB所采用的轮流检测(polling)和广播(broadcast)机制,提供更佳的电源管理效能。
5、架构与技术的延伸性,为了增加技术的scalability,在通讯协议上的规划都已考虑有效率的Scale up and Scale down的问题。
C. 目前局域网能提供的数据传输速率是多少
你以为是光缆啊??也就10mbps-100mbps了,那也要网卡支持了,现在一般都是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