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叫原始数据,记录原始数据有什么要求
数据库是依照某种数据模型组织起来并存放二级存储器中的数据集合。这种数据集合具有如下特点:尽可能不重复,以最优方式为某个特定组织的多种应用服务,其数据结构独立于使用它的应用程序,对数据的增、删、改和检索由统一软件进行管理和控制。从发展的历史看,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高级阶段,它是由文件管理系统发展起来的。 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分三个层次,反映了观察数据库的三种不同角度。 (1)物理数据层。它是数据库的最内层,是物理存贮设备上实际存储的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原始数据,是用户加工的对象,由内部模式描述的指令操作处理的位串、字符和字组成。 (2)概念数据层。它是数据库的中间一层,是数据库的整体逻辑表示。指出了每个数据的逻辑定义及数据间的逻辑联系,是存贮记录的集合。它所涉及的是数据库所有对象的逻辑关系,而不是它们的物理情况,是数据库管理员概念下的数据
⑵ 原始数据的获得与处理
矿产资源评价工作是从原始资料信息开始的,这些原始的资料信息即为原始数据。它主要包括地理、地质、物化探、矿产、航卫片(遥感影像)或与它们相关的几个主要部分。
地理数据主要指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目前,国家公共地理数据可以通过合法途径予以获得,包括数字化信息。此外,也可以通过购买地形图自行数字化。由于资源评价工作区往往是不规范或不标准的区域,因此,在获得了原始图件之后,应对相应的工作区实施地形图镶嵌和配准。对于自己进行数字化的地形图应注意分层,以便于以后应用。
在矿产资源评价工作中,地质、物化探和矿产类数据是最多,也是最复杂和最重要的,其中基础地质资料是最主要的部分。总结起来有如下几部分:①不同比例尺的基础地质(矿产)图件和文字资料;②不同比例尺的物化探图件和相应的说明书;③与研究区工作内容相关的专题研究成果资料;④研究区内主要代表性矿床的地质勘探资料(报告)和开采资料;⑤其他与项目有关的资料等。对收集或通过工作得到这些资料,应建立资料档案(数据库)加以整理、归类和管理。对这些资料信息的数字化处理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在开始数字化之前应确立数字化的详细计划、标准、规范和要求。为了便于应用,标准性的基础地质图件,应在统一的GIS系统条件下开展,而文字资料则可用相关的文字编辑软件录入;其他辅助性图件,主要指一些极小比例尺的附图和插图,可用一般的图形编辑软件进行,作为普通文档存放。
航卫片等遥感影像具有直观、快速、准确和定性地提供多重地学信息的特点,是工作程度低和工作环境差的地区开展资源评价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和原始资料,同时也是基于3S技术矿产资源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遥感原始数据主要通过有关部门购置,但遥感数据的处理则应按照工作任务和要求有选择地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选择合适的图像处理方法;②遥感数据的配准、镶嵌、纠正和增强处理;③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的调整;④形成影像清晰、色彩丰富、立体感强的高质量图像;特殊情况下,可以按照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形成多幅具有不同特征的图像,以便于实际应用。
在原始数据的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所有数字化工作应在统一的GIS系统中进行,对于所有图像的配准和镶嵌,应选用符合原始图形的地图投影方法,建立统一的地理坐标系(这在GIS系统中很容易进行),这是以后所有工作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统一的坐标系统,所有数字化的各类图件都将是一盘散沙,无法进行后续的许多实质性工作;②数字化过程中图层划分要合理,便于应用。图层的划分不应过粗,但也不应过细,例如同是属于水系范畴的河流(线型)和湖泊(面型)可以放到同一图层;另一方面,同是线型属性的公(铁)路和断层,则应划分为两个图层。③不同比例尺原始图件在数字化时,应适当注意边界的完整性和可拼合性。在进入GIS系统开展数字化之前,应利用相关的位图处理软件对图像边界进行合适的裁剪,数字化图件的图框和图例应单另建层,或在最终工作未完成前不进行图幅装饰。④对属性库的建立应考虑库的连接和标注要求,属性库字段选择应合理,以能适合矿产资源评价工作的需要,为以后的按属性查询和空间分析打好基础和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