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省份里各个县区的小麦、玉米、水稻、棉花、油菜和大豆的单位面积产量的数据该怎么找
保水稻、小麦,稳玉米,扩大豆,增油料
《2019年种植业工作要点》提出:坚持底线思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划重点:
两大“必保”作物:水稻、小麦
《2019年种植业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将稻谷、小麦作为必保品种,稳定玉米生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而且,稻谷、小麦等口粮品种面积稳定在8亿亩,还将完善最低收购价。这就给了这两大作物的种植户一颗“定心丸”。
两大紧缺作物:大豆、油菜
大豆是这两天舆论的热议品种,因为我国今年要实施大豆振兴计划了。工作要点提出,进一步提高大豆补贴标准,扩大东北、黄淮海地区大豆面积。建议东北和黄淮海地区的种植户可以关注。
油菜是另一个被称“市场紧缺产品”的作物,也是国家要支持发展的油料作物。
1.稳住粮食生产
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加强政策宣传,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力争稻谷、小麦等口粮品种面积稳定在8亿亩。
2.提升大豆和油料供给能力
落实加强油料生产保障供给的意见,组织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推进大豆良种增产增效行动,进一步提高大豆补贴标准,扩大东北、黄淮海地区大豆面积,研发推广高产高油高蛋白新品种。
大力发展长江流域油菜生产,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和全程机械化。扩大黄淮海地区花生种植。
力争全年大豆和油料面积增加500万亩以上。
3.保证棉糖自给水平
完善棉花、糖料扶持政策,促进棉糖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鼓励规模化生产,力争将棉花面积稳定在5000万亩、糖料面积稳定在2300万亩左右,保证必要的自给水平。
积极推广高品质棉花、“双高”甘蔗,因地制宜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集成推广轻简化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降低用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
4.巩固提高生产能力
配合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确保按期完成10.58亿亩划定任务。加快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优先建设口粮田,全年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
恢复启动新疆优质棉生产基地建设,将糖料蔗“双高”基地建设范围覆盖到划定的所有保护区。
推进耕地质量建设,加强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修复和种植结构调整试点。
5.加快技术集成创新推广
结合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选择325个重点县整建制推进,聚集重点作物,突出大豆、油菜等市场紧缺产品及蚕桑、中药材等特色作物。
聚焦重点环节,加快突破种植业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绿色投入品、农机农艺融合等领域自主创新,集成“全环节”标准化绿色高效技术模式,构建“全过程”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全链条”产业融合模式,引领“全县域”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B. 每次报告的大数据,比如每年浪费粮食几千万顿,普通人怎么得到呢在哪里找得到呢
一般都是由国家的统计局发布的,也有一些大学自己去采集数据,一般新闻会有报道的,如果你想确切知道某个东西,那就去网络啊,网络这么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