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深层油气藏高精度地震勘探关键技术
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沙三下、沙四、孔店等中深层成为下步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层系,地层岩性组合特点是多为砂泥岩薄互层,具有埋藏深度大、储层单层厚度薄和横向变化快的特点,局部地区含有灰质、白云质成分,地震描述难度大,主要原因在于中深层地震反射能量较弱、信噪比低、成像差、吸收衰减大,难以有效地识别中深层目标,因此,“十一五”期间重点加强了采集、处理过程中提高资料信噪比和成像精度技术的攻关研究,在胜利探区的民丰、五号桩、纯化和中原濮卫文北等地区的应用中取得了一定了效果,提高了中深层资料的成像质量;解释方面主要以沉积背景约束的多属性储层预测为主,形成了针对中深层油气藏勘探的关键技术方法(表4-17)。
表4-17 中深层油气藏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对策表
(一)中深层油气藏地震采集关键技术
1.深层目标的观测系统设计
针对深层反射能量弱、成像效果差的勘探难点,设计反映深层目标地区特征的地质模型,通过照明分析和模型正演分析了解观测系统对各目标层位的照明情况和成像效果,优化观测系统布局和指导炮点加密,设计出“能解决地质问题”的观测系统。
图4-132是炮点加密及最佳接收位置确定前后模拟剖面对比,可以看出经过照明统计分析,实施后剖面成像质量高于实施前成像质量,照明阴影区减小,断层处成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
图4-133为基于叠前成像的观测系统设计技术流程框图。经过基于叠前偏移成像效果设计的观测系统一般具有炮检点布局均匀、空间连续性好的特点,从而获得较好的叠前偏移效果和均匀的横向照明。
2.高能激发技术
激发是三维地震的重要环节,激发条件选择的目的是增强激发有效波能量,达到勘探深度的要求,激发的地震波频谱要宽,使地震资料有较高的分辨能力;多次激发的重复性要好,确保全区地震记录稳定。激发条件选择重点围绕激发深度、激发岩性、激发药量、激发方式等四大因素。合适的激发深度应避开低速带,避开虚反射的干扰。合适的激发岩性应避开流沙层、松散砂层等弹性不好的岩层;合适的药量应保证深层有一定的信噪比,反射波频谱要宽,避免过大、过小药量出现;合适的激发方式要通过试验确定单点激发还是组合激发,以最大削弱干扰波。
图4-132 炮点加密及最佳接收位置确定前后剖面
图4-133 基于叠前成像的观测系统设计技术流程框图
1)延迟震源激发技术
通过对炸药爆速、震源结构、爆炸方向等影响地震激发效果因素的研究,尤其是对宽频带、高能量、强方向性、低干扰震源的研究,利用药量与激发子波频率成亩此亮反比,以及与激发子波振幅成正比,同时利用爆炸能量的叠加性和爆炸的定向性,开发了延迟叠加震源,利用小药量爆炸产生高频信号的特点和爆炸能量延迟叠加来解决小药量激发能量不足的问题,延时震源的研制与应用能够满足高能、宽频的地震激发要求。优点有:能量定向传播,实现同相叠加;有效压制次生干扰波;提高了主频,增加了频宽。
图4-134a中可见延时震源单炮记录浅中深反射信号扒老能量强,而面波能量明显减弱。另外,多级延时爆炸法不会随着药量增大而使地震波主频和频宽迅速减小;在相同药量情况下,它可提高地震波主频,拓宽地震波频带(图4-134b)。
图4-134a 延时震源与普通震源单炮记录固定增益显示
图4-134b 相同药量两种激发方式记录的深层频谱对比
2)配套激发技术
震源激发参数不合理是引起次生干扰波的一个因素。要压制噪声,需要对激发参数进行优化,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1)优化激发井深。激发井深必须在虚反射界面下一定深度,具体深度应根据要保护的地震波信号确定。如果在虚反射界面以上激发,震源产生的能量传到地表,会引起强大的干扰。
(2)优选药量。药量增大,对提高地震波能量有好处。但当药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再继续增加药量,转换成地层弹性波的能量变化不大,而大部分能量用来破碎地层。不但没有改进地震资料,反而会迅宽引起更大的次生干扰。
(3)几何耦合。几何耦合就是爆炸物与周围接触的紧密程度。接触的越紧密,也就是几何耦合的程度越好。为了确保较好的几何耦合,一方面井壁内径与药包直径相差不能太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较好的封井技术来实现(图4-135)。因此,野外采用“3次闷井”技术措施,既可防止井喷、减少声波干扰,又能改善几何耦合,确保激发能量的下传。
图4-135 不封井和封井固定增益记录对比
(4)阻抗耦合。阻抗耦合是指炸药和围岩介质之间的耦合关系,爆炸物的特性阻抗与介质特性阻抗的比值称为阻抗耦合。当该比值接近或者等于1时,阻抗耦合最好,激发的反射波能量强、有效频带宽、信噪比高。
(二)中深层油气藏地震资料处理关键技术
1.基于广义S变换的吸收衰减补偿方法
由于中深层目的层有效反射能量相对较弱,因此有效反射能量的恢复与补偿对中深层成像至关重要,能量补偿技术主要包括:球面扩散补偿、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剩余振幅补偿、基于广义S变换的吸收衰减补偿、优势频带能量加强等。
根据广义S变换理论,可以将地震道高分辨率地变换为时频平面分布,由于不存在STFT的时窗宽度问题,也不存在WT的尺度宽度问题,因此,无需加平滑窗。
从补偿前后的振幅谱和时频谱(图4-136、图4-137)可以看出基于广义S变换的吸收衰减补偿可以有效地补偿衰减的振幅和高频成分。
2.中深层精细速度分析技术
在分析速度谱质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叠前去噪、道集优化处理技术、面元组合方式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形成速度分析道集的优化处理技术和方法。
图4-136 第338道补偿前后能量对比
图4-137 第100道补偿前后时频谱
通过优化速度分析面元的组合,可以提高覆盖次数,提高速度谱质量。目前处理中一般选取矩形组合,研究对比了矩形、十字形、椭圆形三种组合方式,由于椭圆形组合既能保证一定的覆盖次数又舍去了距面元中心较远的道,从分辨率和能量两个方面考虑,椭圆形组合的效果更好。
3.中深层精确成像技术
应用针对中深层油气藏的配套处理技术,叠前地震数据的规则化、叠前道内插处理、叠前时间偏移等技术,在五号桩、民丰等三维区块取得了明显处理效果。从图4-138处理剖面的效果看,五号桩洼陷内古近系沙河街组波阻的连续性和叠置关系等特征更明显,如超覆、尖灭、前积、退积、砂砾岩体、滩坝等地质现象更清楚,为深层结构分析、地质体的识别描述和地层的接触关系提供了基础。
图4-138 五号桩高精度剖面效果对比
(纵线左:老剖面;右:新剖面)
(三)中深层油气藏地震描述关键技术
针对沙四-孔店等中深层砂岩油藏勘探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地震资料特殊处理、储层沉积背景分析、正演模拟、地层压力预测及相控多属性储层综合预测等诸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形成了以沙四上滩坝砂岩油藏为代表的地震描述技术流程,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1.沉积背景信息恢复与分析技术
古地形地貌是控制盆地内沉积相发育与分布的主导因素之一,基准面旋回变化控制着层序地层单元的结构类型、叠加样式,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恢复古地貌技术关键是对比参照面的选择。等时性的基准面在整个盆地中是一个连续光滑的曲面,在不同的沉积体系发育位置,其曲率大小不同,可以基准面作为对比参考面恢复下伏地层沉积前的古地貌形态;另外,最大洪泛面在实际对比中具有更好的实际操作性,因此将二者结合进行地层柱状剖面对比来反映沉积前古地貌形态是该方法的技术关键。图4-139是东营凹陷沙四上纯下段沉积前古地貌图,古地貌形态基本消除了断层的影响,更加符合滩坝砂岩的平面分布规律,与实际钻井情况吻合的较好。
图4-139 东营凹陷沙四上纯下段沉积前古地貌图
2.高精度空间层序划分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对地震资料进行滤波、倾角/方位角处理,随后对沉积旋回进行自动对比,经Wheller域变换之后,实现对地震层序的划分。包括倾角/方位角控制处理、沉积旋回韵律体层序自动对比、Wheeler域自动变换技术三个关键环节,在陡坡带砂砾岩体层序研究中成效显著。
3.相控地震属性储层预测技术
地震属性是指从地震数据中导出的关于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及统计特性的特殊度量值。根据滩坝砂岩发育的实际地质特点,开发了基于波形的学习型地震波形预测技术和基于同相轴及数据体的不同属性的降维分析储层定量评价技术。
基于不同属性的降维分析储层定量评价技术:基于不同数据体提取多种沿层地震属性,通过交汇分析选择出最佳的属性组合,用该属性组合与储层沉积参数采用BP神经网络的算法进行人工智能储层预测,实现沉积相控制下的储层定量评价。该技术是在以往基于同相轴的单一地震属性储层预测基础上发展起来,改进了单一地震属性在储层预测方面存在的不足,实现了储层描述从定性描述向定量预测的跨越。图4-140是纯斜103地区11种属性降维结果储层预测图,该区坝砂较为发育,砂体单层厚度较大,层数相对较少,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特征明显,较好地反映了坝砂的分布规律。
(四)五号桩高精度地震应用
五号桩工区构造上位于胜利探区孤北洼陷东部,已发现五号桩油田及多个含油区块,勘探目的层以古近系为主,发育近岸水下扇体、浊积等多种储集类型,勘探程度不均衡,中深层岩性及潜山具有较大勘探潜力。区内已被三维地震覆盖,但老资料信噪比、分辨率低,难以满足岩性及断裂带精细描述的需要。
图4-140 纯斜103区属性降维结果
(左:第一主成分;右:第二主成分)
五号桩地区地处海陆过渡带,近地表条件特殊、地下地质结构复杂、沉积类型多样,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的主要地质任务是为了落实孤北洼陷带的构造格局,查清该区构造、岩性、地层等多类型圈闭,需要解决近地表岩性激发、提高中深层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岩性及中深层地质目标成像等问题。
1.地震采集关键技术
1)针对勘探目标的精细采集参数论证技术
针对五号桩地区的地质目标,关键是在提高深层地震资料信噪比的基础上提高分辨率,压制干扰波,突出有效波,努力拓宽有效频带。通过采集参数论证,根据地表和地质条件,设计面向地质目标的观测系统。与常规三维的采集参数相比,体现为高覆盖次数、长排列、道密度大,保证了目的层高品质资料采集(表4-18)。
表4-18 五号桩高精度采集与常规三维采集参数对比
2)精细表层结构调查
五号桩地区近地表复杂,为了确定表层调查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在五号桩工区展开了小折射、单井(双井)微测井、动力岩性探测、静力岩性探测、岩心测定等10种方法试验,小折射、单井微测井可以准确测试近地表速度参数,动力岩性探测、静力岩性探测可以优选最佳激发岩性。
根据动力岩性探测、静力岩性探测和岩土参数综合分析,建立岩性顶底界面模型,根据模型逐点设计浮动激发井深。
3)采集效果
通过精细表层结构调查后,选取最佳激发岩性,采用针对地质目标观测系统使资料质量有了大幅提高。单炮记录远、中、近排列,能量较强,资料整体信噪比较高,主要目的层能量较强,反射良好,同相轴连续性较好;新单炮各目的层同相轴连续,反射明显,深层能量强,信噪比较高。
2.地震资料处理关键技术
五号桩工区由于地理位置位于滩浅海地区,地表条件复杂,资料存在能量、信噪比、相位、频率等方面差异,一致性处理难度很大。通过加强地质认识,对工区勘探开发现状、地质目标需求、老资料存在的问题、野外采集资料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根据资料分析情况和叠前时间偏移技术要求,确定处理重点,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了一致性问题、静校正问题、信噪比问题、分辨率问题等影响偏移成像的问题(表4-19),地震资料品质得到改善。
表4-19 五号桩地区资料处理重点及解决方法
1)频谱对比分析
五号桩高精度地震资料比老资料目的层优势频带拓宽13Hz以上,有效频宽拓宽22Hz以上(图4-141)。
2)断裂反射清楚,断点可靠,边界断裂归位较好
五号桩高精度三维断点归位准确(图4-142),老资料断点发生偏移近150m;可分辨小断层的断距变小,提高了分辨小断层能力,由原来的可分辨最小断距25m提高到可分辨最小断距20m。
3)信噪比高,地质现象清楚
对比新老资料可以看出,五号桩高精度资料信噪比高,地质现象清楚,资料整体成像明显改善。高精度资料上,浊积砂体前积特征清楚,桩606井3221~3227m储层在高精度资料上可以分辨,而在老资料上无法分辨。
3.地震解释及应用效果
1)精细构造解释
长堤断层、桩南断层、孤北断层等控洼断层,断面倾角大,断层为洼陷与潜山的分界,速度差异大,利用常规叠后偏移处理技术不能满足成像分辨率要求,从图4-143中可以看出,在桩海连片资料上长堤断层、桩古63台阶断层断面不清晰甚至没有反映,而在五号桩高精度叠前时间偏移三维资料上,三条断层断面清楚,成像精确,尤其是长堤断层与次级断层接触关系明确,减少多解性,有助于解释人员的正确判断。长堤潜山在古生界发育有逆冲断层,在常规采集的地震资料(桩海连片三维)都无法辨别逆冲断面,而在高精度三维资料上不但断面清晰,而且断点清楚,与长堤断层的接触关系也比较明朗,已经部署了桩古60井,为长堤潜山下一步勘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4-141 五号桩常规地震(左)高精度(右)三维频谱分析图
图4-142 五号桩高精度偏移剖面(上)与老剖面(下)对比
图4-143 过桩古63井纵线高精度偏移剖面(右)与连片老剖面(左)对比
2)储层地震属性预测
高精度资料明显提高了储层分辨力,平面上能够划分浊积砂体的期次,可描述不同期次浊积砂体的展布范围;在储盖组合合理的情况下,高精度资料辨别储层的能力提高30%。
利用常规连片三维和高精度三维资料,对沙三下第二套油层进行属性提取预测储层分布,对比可以看出高精度叠前时间偏移资料明显优于叠后时间偏移资料。桩海连片资料提取的属性图仅能看到扇体展布的大体轮廓,而利用高精度资料提取的属性图(图4-144),桩74井区的浊流水道清晰可见,并且更能体现浊积扇体由南向北逐步撒开的形态。通过对不同阶段采集的地震资料对比,在平面预测时,五号桩三维资料体现了其小面元、高分辨率的优越性,对沙三下三套油层均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边界,反映不同沉积类型的储层展布规律。
图4-144 桩海连片三维弧长属性图(右)与五号桩三维弧长属性图(左)对比图
在剖面上对单个储层的分辨力而言,不同的三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沙三下Ⅰ油层,在以往的认识中,受资料限制,在地震剖面上该油层同相轴时有时无,无法追踪,在沉积上通常认为是扇三角洲沉积,储层均质性好,大面积含油。在五号桩新三维剖面上,同相轴可追踪,振幅强弱有变化,并可见到明显的叠瓦状反射,分析认为是多期浊积扇体由南向北层层叠置。
3)地质效果
应用五号桩高精度地震资料完成了区域的T2及T6构造图,高精度地震资料属性参数预测储层变化边界清晰,储层迁移规律清楚(南北向迁移),物源方向反映清楚,两期浊积体系均来自南部,上下叠置,展布范围有所不同,利用高精度地震属性预测的储层分布符合地质规律。基于这个认识,对五号桩南斜坡沙河街组岩性体进行描述,预测有利圈闭12个,预测含油面积11.0km2,预测石油地质储量1000×104t,部署桩606、桩607、桩781等井,其中桩606井在沙一段、沙二段解释油水同层3.2m/1层,沙三段解释油层31.7m/6层,油水同层4m/层,沙三下3692~3699m井段试油,3mm油嘴,获日产油75m3、天然气产量4720m3。
❷ 简述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的几个核心技术
油气勘闭春探是石油工业的最初阶段,也是发展石油工业的决定性阶段。油气勘探包括地震勘探技术,以电法勘探、电磁勘探、磁法勘探、重力勘探和放射性勘探为代表的非震勘探技术,测井技术以及综合勘探技术等。地震勘探是用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情况,为寻找油气田或其它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基本物探方法。
本文中,采集的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日晚于1990年1月1日,本文重点对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WPI数据库和中国专利CPRS数据库中的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处理、解释领域的专利申请数据进行简要分析。截至到2011年12月31日共检索到涉及地震勘探领域的专利申请量为1.2005万件,合并聚族为3869项专利技术。对于数据库中以一族(这里的“族”指的是同族专利中的“族”)数据的形式出现的一系列专利文献,计算为“1项”。
从图1所示可以看出这20年间地震勘探领域专利技术的发展情况,地震勘探专利技术的发展呈波浪式上升趋势,直至2009年达到最高峰372项(2010、2011年数据尚有部分未公开,暂无法统计),期间年申请量维持在200项左右。总体趋势为:项数基本稳定,件数上升相对明显。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勘探专利技术还将保持平稳发展的上升趋势。
为了研究地震勘探领域专利技术国家或地区分布情况,笔者对所采集的数据按照专利族最早优先权国别进行了统计。从图2可以看出,地震勘探领域的主要首次申请国家和地区是美国(2128项,53%),其次是中国(747项,19%),法国、英国、俄罗斯、挪威分别占2%至8%。其它国家或地区总和不超过7%。由此可见,地震勘探领域的发明创造主要在美国完成,中国、法国、英国、俄罗斯、挪斗裂威在此领域也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根据地震勘探行业的分类习惯,按照地震勘探的结构和方法特征将其划分成采集、处理和解释三个技术分支。在地震勘探技术领域,有高达2167项专利申请涉及采集,1166项专利申请涉及处理,645项专利申请涉及解释。采集方面的申请高居榜首。
经检索,地震勘探采集、处理、解释领域共有中国专利申请997件,国内申请为727件,占73%,国外来空态闭华申请为270件,占27%。国内申请量已经超过了国外来华申请量。值得注意的是,在地震勘探领域,全球3142项专利申请仅有270项进入我国申请专利,86%以上的专利技术并没有进入我国,说明国外申请人还没有将国内申请人视为重要的竞争对手,这也为我国申请人加快地震勘探技术研发留下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从图3所示地震勘探技术国内和国外来华历年专利申请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在1991年至2000年的这一阶段中地震勘探研发基础薄弱,国内申请长期维持在年申请量10件以下的低水平。而且国外申请量也徘徊在20件以下的低水平,反映出,虽国外技术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出于当时的各种考虑,在我国没有进行相应的专利战略布局。我国相关行业的跟踪研发也没能跟上世界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步伐,大量设备依靠进口,对地震勘探技术的重视程度和研发力度与国外同行差距甚大。从2001年开始,国内申请出现快速增长,专利申请量稳步增加,目前保持强势上升态势。国外来华历年专利申请量在1990年至2002年之间保持基本稳定。2001年以后,随着国内申请量的快速增长,国外来华申请量也缓慢上升。数据表明,国外技术研发起步早、研究水平高,国外来华申请已进行长期专利布局。
野外数据采集占整个地震勘探成本的80%以上,是勘探工程的基础。采集阶段几个技术分支中,震源(204件,占34%)和检波器(133件,占22%)所占比重最大,接收元件的配置为129件(占21%),信号传输为72件(占12%),数据记录27件(占4%)以及地震仪占17件(各3%),其它部件占27件(占4%)。
地震数据处理方面,筛选出与地震数据处理密切相关的专利申请307件,其中涉及预处理的是25件,常规处理128件,成像处理68件,其他94件。可见,地震数据处理首先集中于常规处理,占申请总量的一半,其次是成像处理
根据检索结果,筛选出与地震数据解释密切相关的专利申请120件,涉及构造解释24件,沉积解释9件,岩性解释69件,可见地震数据解释集中于岩性解释,占据了申请量的58%。
在地震勘探领域,申请量居前5位的申请人分别为斯伦贝谢(52件),PGS(47件),埃克森美孚(26件),道达尔(18件),CGG公司(16件),这5家公司拥有海洋和陆地勘探的核心技术。
地震勘探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是斯伦贝谢公司的研发重点,斯伦贝谢公司的分公司遍布全球,从专利申请量、覆盖面、专利水平等各方面来看,它的领先地位无可撼动。斯伦贝谢公司是全球在地震勘探领域专利当之无愧的巨头,震源、无线信号传输和多波多分量的处理方面是斯伦贝谢公司的研发热点。
目前CGGVeritas
是世界上最大的地球物理服务公司。CGG公司在机械震源、海洋拖缆和地震信号无线传输方面掌握了核心技术,我国市场上大量使用的检波器、地震仪和海洋拖缆等关键设备均购自CGG旗下的瑟塞尔公司,CGG是目前我国3大石油公司的主要供货商和服务商。其MEMS数字检波器和数字地震仪等核心技术均处于保密阶段,对于我国现阶段的跟踪研发极为不利。
中国石油作为我国在地震勘探领域的主要申请人,占据了国内绝对的申请量,近年来,随着中石油走出国门,拓展海外市场,中石油也开始采取并购方式,逐步进行全球战略布局,这是非常可喜的一面。中国石油在采集方面的专利申请为111件。
掌握核心科技的国外公司法国石油、格库、瑟塞尔已经在中国进行专利布局,无线信号传输方面专利壁垒森严。在海洋拖缆控制及制造方面,PGS、瑟塞尔、施鲁博格、斯塔特等国外公司已经在我国申请了大量专利,国外来华申请基本围绕海洋勘探领域,而国内申请基本围绕陆上勘探领域。国外几大油气公司在海洋拖缆控制及其制造、无线信号传输、海洋滤波等方面均拥有重点专利乃至核心专利,并结合系列申请,其专利布局意图明显。而我国的海洋勘探刚刚起步,与国际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海洋勘探领域还存在重大专利风险。
❸ 地震数据的数字记录系统简介
1965年出现地震信号的数字记录,到1975年初西方国家开始普及。数字记录系统通常装在称为记录站的专用汽车上,由前置放大器、模拟滤波器、多路采样开关、增益控制放大器、模数转换器、格式编排器、磁带机、回放系统组成(图3-15)。
图3-15 数字地震仪的方框图
1.前置放大器和模拟滤波器
前咐散坦置放大器每道一个,它的主要作用是在信号离散化之前提高信噪比,除了放大弱信号外,有时地震放大器还要适当地对信号进行限幅。通常采用固体电路使之体积很小。与地震检波器电缆相连接的是平衡电路,它可减小与高压线的耦掘仔合因而降低工业交流电噪声的影响。然后是低截止滤波器,用于滤除强面波等低频干扰,并防止使第一放大级过载和引入畸变。还有高截止滤波器或除假频滤波器,用于滤除多路采样开关可能产生假频的高频成分,截止频率为采样频率的1/4。例如,对于2ms采样率,合适的除假频截止频率是125Hz。滤波陡度高达每倍频70dB。
由于初至波对地表校正有重要用途,所以,应该清楚的观测到初至波,为此,前置放大器要有可选的固定增益。使记录的开始部分强信号到达时具有低的放大倍数,干扰波几乎觉察不到。
2.多路采样开关
其功能是按照选定的采样间隔将多道连续信号离散为一个时间序列。即按规定的时间间隔依次接通不同的地震道,并将其送到唯一的一个输出道。
3.瞬时浮点增益放大器
瞬时浮点增益放大器简称主放衡桐,其作用是不畸变地放大120dB以上的高动态范围的信号,它具有增益能自动变化、高速、高精度的特点。瞬时浮点增益控制以二进制增益方式控制为基础,后者的增益变化为6dB阶跃跳变,从一个增益变化的瞬间到下一个变化的瞬间放大器的增益保持不变,当放大器输出高于或者低于某个规定的水平(记录器的满程电压)时,放大器增益突然变为原来值的两倍或一半。同时用一定位数记录增益值,有了这种记录信息,就能够恢复原始信号振幅。瞬时浮点增益控制是在二进制增益控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对每个输入信号子样很快地控制增益变化,以调节放大器对该子样本身达到合适的增益,增益调节的速度达微秒级,所以可以认为是瞬时实现的。其增益调节也不限于6dB,最大可达10μs内变化90dB,增益的变化按2的整数次幂跳变,其增益码与数字技术中的浮点表示法的阶码相对应,故称瞬时浮点增益控制。
4.模数转换器(A/D)
模数转换装置把从放大系统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形式。每个数字站通常装备一个模数装置做所有地震道和辅助道的转换。一个模数转换装置与许多道输入之间的协调是利用多路采样装置来实现的。
多路采样开关是依次把A/D装置与工作道连接的电子开关。对每一道的连接持续一个短的时间间隔,但这段时间足以使A/D装置读取信号振幅并把它转化为二进制字,这是由设在多路转换器和A/D装置之间的采样保持器完成的。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多路采样开关的工作速率,如果是50道的仪器,多路采样开关在第一个循环时从第1道开始至第50道结束依次连接这些道,第二个循环时重复第1道到第50道,余类推。这就是说,每一道以一次循环的时间作为采样周期进行采样,对于4ms采样周期而言,道与道的转换时间是1/10ms以内。
A/D装置的输出是一系列用二进制数表示的采样值,它们在送入记录系统之前,每个二进制字的各个位被按照规定的格式排列。数据的格式编排之所以必须,是为了使所记录的数据能够被计算机读取。格式编排处理包括把每个二进制字的各位分配在磁带上若干个规定的信息轨上。地震数字记录中普遍格式是:对半英寸磁带来说用7轨或9轨,对一英寸磁带用21轨。
格式编排装置除了做各个位的编排外,还产生错误检测位,称为奇偶检测处理。它能够提供两种检验:垂向奇偶检验和纵向奇偶检验。在第一种检验的情况下,格式编排装置根据横向写在磁带上的1的总个数是偶数还是奇数而把1或0的数字放在一定轨道上。在纵向奇偶检验的情况下,则对整个记录长度计算包含在每个轨(7或9或21轨)中的1的总个数。在回放过程中,如果所记录的磁带漏掉了一个位,奇偶检验位就会指示出来。在奇偶错误的情况下,用一个专门指令给处理器就可能消除错误的二进制字。
5.磁记录器
格式编排装置的输出送到磁记录系统,按照格式编排装置控制的预先确定的位-轨关系把每个二进制字记录在磁带上。
数字记录器通常装有写后读装置,由放在写磁头之后的专门读磁头读取所记录的数据,从读磁头出来的数字被反多路转换,然后转换为模拟信号供照相装置显示。
数字地震站的发展趋势是更精密、更迅速的增益控制和更大的总体动态范围。
为了便于三维数据采集、提高分辨率和更好的压制噪声,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了多达几百到上千道的记录系统。但是,这样的系统使用普通所使用的电缆是困难的,因此开始使用遥测系统。遥测记录系统沿着排列安置许多数字化单元装置,在检波器附近由这些数字化单元完成多路采样和模数转换。在陆地勘探中,数字化单元有时用无线电传送到记录车,全部操作由中央处理器控制。这样的系统不需要电缆,因而也避免了工业电干扰。
最近,市场上出现了光学纤维电缆,它可以传送密度很高的数据,并且也可免除电干扰。
6.数据的显示
图3-16 地震数据的显示方式
地震记录站使每个检波器组输入其自己对应的放大器至磁头(或检流计)回路,除了每道有自己的磁头外,还有几个磁头供记录爆炸信号、井口时间、计时信号等之用,它们叫做辅助道。爆炸信号以尖锐脉冲的形式标记在记录上,作为t=0的位置。使用炸药震源时,放在炮井井口的井口检波器的输出信号与爆炸信号的时间间隔称为井口时间,它表示从爆炸点到地面的垂向传播时间,供静校正之用。
通过回放所记录的磁带或者直接从放大器输出的信号,可以进行照相显示。照相装置利用电压变化使检流计偏转的原理,通过某些光学装置把检流计的偏转记录在照相纸上。输出一般是波形记录,在记录上附加有垂向的计时线(图3-16)。
❹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是怎么回事
既然野外地震已经采集到了反映地下地质情况的地震记录,为什么还要进行地震资料数字处理呢?这是因为野外采集的地震记录仅仅是把来自地下地层的各种信息以数码形式记录在磁带上或光盘上,还不能直接反映出地下地层的埋藏深度及起伏变化情况,还需要将地震记录拿到室内输入到运算速度非常快、存贮量非常大、专业功能非常强的计算机系统中,在专家的指令下进行反复计算和分析,才能获得直接反映地下地层真实情况的数据和图像,专业上把这一过程叫做地震资料数字处理。这个过程有点像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数码照相机(或数码摄像机)的显像过程,将数码照相机拍摄到的图像输入到室内的电脑上,根据需要,对显示在屏幕上的影像进行修改、调整、增加、删减,满意后可通过屏幕拷贝、彩色打印输出图片来,也可以录制到光盘上存贮以供调用,这个过程叫做编辑,也叫处理。不过地震资料的数字处理所用的硬、软件则要复杂得多。因为数码相机拍摄到的图像仅是几米到几十米远的景物,而地震资料数字处理要对从地面开始到地下五六千米甚至上万米深范围内的地震数据进行处理,不仅将上面第一套地层,还要将下面很多套地层逐层搞清楚。这些地层在不同地区形态都不一样,有的很平,有的像喜马拉雅山似的高山,有的像雅鲁藏布江似的河谷。可见地震数字处理要把地下数千米深的看不见、摸不着,又极其复杂的地层情况搞清楚,这是多么难的一门学科。
不过,近些年来由于将迅速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许多高新科学技术引用到地震资料数字处理中,为搞清地下地层情况,寻找深埋地下的油气田提供了条件,提供了可能,而且提高了油气勘探的成功率。
这是经过数字处理得到的一条地震偏移剖面,它清楚地显示了克拉2大气田的地下构造形态经过数字处理后的成果有好几十种。专业上把反映地层的埋藏深度、厚度以及形态的图件叫做水平叠加剖面(简称叠加剖面)、偏移剖面。把反映地层岩石(砂岩、泥岩等)组成及其物理性质(速度高低、孔隙大小等)等的成果叫地震属性资料。将经过数字处理的这些剖面和属性资料录制到数字磁带或光盘上,可提供给下道工序(解释)使用。
❺ 地震多属性反演储层参量技术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对象复杂程度的增加和地震技术的日趋成熟,地震资料解释技术正朝着利用地震、钻井、测井等多种资料,综合、精细和实用的解释方向发展。因此,地震资料解释除要完成构造解释外,还要完成地层、岩性、储层物性(孔隙度、渗透率、含烃饱和度等)、含烃性和流体流动情况等解释,以适应预测储层、建立油气藏模型、对油气藏开采实行监测的需要。
图6-121南堡35-2-1井亿隙度剖面
❻ 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由于崎岖海底的存在,横跨海底界面强烈的侧向速度变化使得下伏地层随着海底起伏,构造形态严重畸变,根本不能反映构造的真实面貌,严重影响了下伏地层的地震成像。近年来,针对崎岖海底采用多种手段,从实验室正演模拟、采集参数的试验、处理方法及时深转换等做了大量的一系列的攻关,进一步揭示了深水崎岖海底区地震波传播的本质特征,及崎岖海底对地震波的影响机理和成像畸变的因素;通过对崎岖海底区地震处理的迟桥攻关,特别是对崎岖海底区绕射多次波的压制改善了地震资料的品质;通过对层替换技术、波场延拓技术、叠前深度陪简偏移处芦旦裤理等多种方法进行了处理试验,确定了叠前深度偏移对崎岖海底的处理流程,解决了由崎岖海底造成的构造畸变问题。
同时,在长电缆大偏移距条件下,有些常规处理技术已不能应用,如以双曲线反射走时为基础的动校正,速度分析和水平叠加以及压制多次波的方法。近来国际上速度分析的研究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叠前速度分析方法向非双曲线反射走时方程为基础发展,二是改善层速度的计算方法,三是偏移速度分析方法发展迅速,这与叠前深度偏移的兴起有关,主要是层析成像方法。
(一)已有地震资料分析
深水区多年度陆续采集了部分地震资料,有些资料由于年代久远已无法利用,为此已有地震资料分析主要有目的地针对1979年和1997年采集的地震资料进行分析。主要针对噪音分析、主要干扰波类型、多次波发育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1.噪音分析
噪音分析主要是评估涌浪噪音的分布频带和固有噪音的主要频带,我们采用的分析手段主要是FK分析和频谱分析。涌浪噪音主要是低频噪音,其频带主要集中在10Hz以下。固有噪音的频带主要集中在30~65Hz之间,其主要噪音源是地震采集船的螺旋桨转动。
2.主要干扰波类型、多次波发育分布分析
主要干扰波类型、多次波发育分布分析主要是评估干扰波类型、多次波发育的主要频带。采用的分析手段主要是FK分析和频谱分析。干扰波的主要类型是线性干扰。线性干扰波的主要频带分布集中在20Hz以下。
多次波主要表现为海底多次等长周期多次波,其频带分布与一次波极其相似,主要能量集中在30~60Hz之间,能量较一次有效反射强,掩盖了有效的一次波反射,并等时重复出现。其次,多次波还表现为崎岖海底区的绕射多次波。由于存在崎岖不平的海底,海底多次波在地震剖面上的反映也不一致,海底较平时,由于多次波和正常地层速度上的差异,可以通过Tau-P域去多次等传统的方法来消除,但海底崎岖造成海底的角度很大的斜层,这种很强的海底斜层产生的多次波,由于其速度和下覆地层没有太大的差别,就很难通过常规的方法来消除,使得地震剖面的中深层横向能量很不均匀,造成偏移剖面划弧现象(图5-1)。
这些多次波不但严重干扰了凹陷内有效反射,造成凹陷内地震资料信噪比极低,而且对基底反射也产生较强的干扰,严重影响了该地区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和研究。因此,压制和消除多次波成为深水地震资料采集和处理的重点。
通过分析,复杂海底与地下结构是影响该地区资料品质的主要因素。深水地震资料具有以下特点:海底构造复杂,水深变化剧烈,侧面反射以及斜坡带内能量反射很弱;噪音以低频干扰、中深层高频干扰、异常值为主;浅层的频带较中深层宽,中深层信噪比和分辨率低;多次波干扰以深层海底及长周期多次波为主,能量强,存在散射多次波;崎岖基底引起的中深层速度拾取复杂。
图5-1 崎岖海底区强绕射多次波
(二)处理技术方法
根据对原始资料的分析,对工区地质情况的调查,结合地质任务和处理要求,采取的处理对策为:SRME、高精度拉冬和LIFT技术组合多次波衰减技术;通过确定性子波处理和沿海底构造处理的串联组合多道反褶积技术压制延续相位;针对信噪比很低的斜坡带,采用频谱整形技术提高该区域资料的信噪比;针对凹陷内随机噪音严重的地方,采用多域去噪技术提高信噪比;进行高精度速度分析,构造复杂部位加密控制点,对目标区前后剖面进行认真对比,反复迭代以提高速度分析的正确性及合理性;利用叠前深度偏移解决该区崎岖海底及高陡构造成像问题。
1.多次波衰减技术
衰减多次波是本次地震数据处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虽然压制多次波的方法有很多,但没有一个能在所有条件下除去所有的多次反射波。
针对工区多次波具有的特征,经过多次试验,采取了SRME(海底多次波衰减)、高精度拉冬及LIFT多域组合多次波衰减技术,通过三步法对多次波进行逐步压制,并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在海上地震勘探中,近道多次波是最难处理的相干噪音之一,特别是在浅层气的影响下,近道多次波更是难以压制。常规衰减近道多次波的技术是预测反褶积组合内切除,该技术简单有效,但在衰减多次波的同时,有效信号也被去掉了,破坏了道集的完整性,给后续处理带来一定的困扰。
本次我们研发了一种有效衰减近道多次波的LIFT技术,该技术是根据AVO原理模拟有效信号,通过局部时窗进行信噪分离。实践证明,该技术既能有效衰减近道多次波,又能很好地保留有效信号,为后续处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串联组合反褶积技术
海洋地震资料因为采集时气枪沉放离海面有一定的深度,所以在气枪因压力爆炸后的瞬间会产生较大的气泡升至海面,再加上涌浪的干扰,期间的信号因此来回摆动,所以经检波器接收到的信号中就产生了延续性的相位。此次采集所产生的延续相位在浅水和深水区的深层均有较强的体现,有的甚至覆盖有效信号。所以针对严重的延续相位,采用了确定性子波反褶积和多道反褶积串联组合来压制,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图5-2)。相比统计性子波反褶积,确定性子波反褶积更有针对性,且有效地保护了浅层信号、频率振幅特征。
图5-2 串联反褶积效果图
3.频谱整形技术
针对斜坡带与基底低信噪比区域,在迭代前采用了频谱整形技术来提高信噪比(图5-3)。
图5-3 频谱整形效果对比图
4.多域去噪技术
斜坡、凹陷等处能量反射很弱,造成信噪比很低,采取多域去噪技术提高信噪比。多域去噪方法是利用信号和噪声在不同域的差异,将干扰波与有效波的差异最大化,分别在炮域、共偏移距域,运用拟三维FXY滤波、线性干扰消除等技术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图5-4)。
图5-4 多域地震资料信噪比对比图
5.高精度速度分析技术
在常规数据处理方法中,速度分析普遍采用相干性度量法。这种方法没有考虑相近或干涉同相轴、剩余静校、非双曲型时差等有关的噪声以及其他非随机噪声的影响,因此影响了时间和速度分辨率。本次处理采用的是最新研制的相位相关统计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在时间和速度分辨率上比常规方法更高更可靠,更有助于对小幅度构造的分析和解释。
时间分辨率的检测:合成CDP道集中,两组同相轴中间隔均为30ms,从图5-5中可以看出,相位相关统计速度谱与常规速度谱相比,时间分辨率明显提高。
速度分辨率的检测:使用同一时间而采用不同速度的两个同相轴,速度差由大到小不断变化,观察速度谱中能量团,直至分不开为止。从图5-6中可以看到,当常规速度谱中能量团已分不清楚时,使用本方法,同一深度的两个能量团可清楚地分开,特别在深部,效果更为明显。
图5-5 两种速度谱分辨率对比
图5-6 两种速度谱能量团对比
6.叠前深度偏移(PSDM)成像技术
崎岖海底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由于存在崎岖不平的海底,横跨海底界面的侧向速度强烈变化,使得地震射线路径复杂,时距曲线为非双曲线,常规处理方法中的CMP道集不再是共反射点道集,叠加剖面不再是零偏移距剖面,造成下伏地层的成像差及构造形态的严重畸变。陈礼、葛勇等人利用理论模型讨论了用常规时间偏移、叠后深度偏移及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解决深水崎岖海底地震成像问题的有效性。通过对深水模型数据各种偏移结果的对比分析认为,常规时间偏移和叠后深度偏移均不能解决崎岖海底地区地震成像问题,而叠前深度偏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通常用来实现复杂构造准确偏移成像,解决复杂地质问题。对于地下深度成像而言,最棘手的问题不是偏移方法,而是地下速度模型的建立。深度偏移是一个迭代过程,是一个不断建立模型、试验模型、运行偏移,根据成像修正模型的反复过程。叠前深度偏移对地下形态基本不作假设,速度深度模型直接用叠前资料建立,地下速度纵横向均可变化,CMP道集考虑非双曲效应。由此得到的数据体不但能提高信噪比、使空间归位正确,同时还能直接得到地质上合理的深度成像数据体,供地质解释之用,很显然是解决崎岖海底造成构造畸变的一个较好的办法。图5-7为过LW3-1构造的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前深度偏移的剖面,对比可以看出,时间偏移剖面LW3-1构造区周边构造倾角大,下伏地层结构成像精度较低,结构不清楚,构造形态严重畸变,而叠前深度偏移在纵横向分辨率、振幅的相对保持、对复杂构造的能量聚焦以及构造形态方面都获得比较明显的改善,能够满足地质解释的要求。
图5-7 三维叠前时间偏移剖面和叠前深度偏移剖面对比图
经过多次试验和论证,我们选择崎岖海底发育并可能有火山岩发育的白云6-1构造区资料进行叠前深度偏移试验。
图5-8(上)为04EC2458深度偏移成果剖面,图5-8(下)为该测线最终偏移时间剖面,从深度和时间剖面的对比来看,深度剖面保持了原有的分辨率和信噪比,剖面面貌比较自然,大部分地区海底崎岖影响基本消除,随海底崎岖起伏的同相轴基本上被拉平,反映了地下真实的构造形态,但局部地区(图5-8左部)仍然还存在上下地震反射起伏共鸣的现象,说明海底崎岖的影响仍未消除,分析这些局部海底崎岖影响仍未消除的情况,可以发现,这些不理想的情况的上方海底为一些较浅的海沟,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些较浅的海沟里充填了较厚的沉积物(图5-9),通过速度分析,发现这些沉积物层速度很低,大约1670m/s,比1500m/s稍高,但比起隆起上的地层速度1820m/s要低得多,如此低速的沉积物可能是一些晚期沉积的淤泥。
图5-8 04EC2458叠前深度偏移剖面和最终时间偏移剖面对比
图5-9 海底崎岖速度分析
通过计算,如果海底有一个400ms的海沟,可能造成下伏地震相位的下拉达75ms,而如果海沟之中有充填物250ms,则可造成下伏地震相位下拉达25ms,由此可见,下伏地层构造形态的畸变不仅是海底崎岖本身的影响,海沟中充填物的厚度也有相当的影响,而在这次的叠前深度偏移中没有考虑这个因素,所以在一些局部地方尚需要进一步改善。
7.叠后LIFT提高信噪比处理技术
由于本工区构造复杂,浅、中、深层信噪比和频率成分差异很大,我们采用LIFT去噪处理技术,有效提高处理成果的质量(图5-10)。
图5-10 LIFT技术信噪比对比图
❼ 地震信号处理
野外地震记录包含着地下构造和岩性的信息,但这些信息是叠加在干扰背景上的,而且被一些外界因素所扭曲,信息之间往往是互相交织的。地震信号处理就是对野外地震记录进行一些运算,从中提取有关的地质信息,为地质解释提供可靠资料。地震信号处理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只是简单地改造野外资料,其主要内容包括数字滤波、反褶积、动校正及共中心点叠加。到了90年代,三维地震资料处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高,偏移技术获得很大地提高,叠前时间偏移,叠前深度偏移成为现实,大大提高了地震资料的成像精度。层析静校正技术也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提高了复杂地区的静校正精度。煤炭地震资料处理中的主要环节包括以下几种。
1.观测系统
地震道由道头和数据两部分组成,道头用来存放描述地震道特征的数据,如野外文件号、记录道号、CMP号、CMP点的坐标、偏移距、炮点和检波点的坐标和高程等。观测系统的定义就是赋予每个地震道正确的炮点坐标、检波点坐标,以及由此计算出的中心点坐标和面元序号,并将这些信息记录在地震道头上,以便于后续的处理。现在国际通用的是利用野外提供的SPS文件,处理软件直接把SPS文件加到地震数据的道头里面从而进行后续处理。
2.预处理
预处理是指地震数据处理前的准备工作,是地震数据处理中重要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数据解编、道编辑。数据解编就是把野外的时序记录转化为处理中应用的道序记录。不同的处理软件都有相应的解编程序,把野外数据转化成自己内部的格式。在野外采集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大量的强振幅野值、不正常工作道、不正常工作的炮、极性反转的道等,这些对后续的处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把它们都编辑掉,这个过程就称为道编辑。道编辑是地震数据噪声压制的重要环节。
3.静校正
地震道的静校正时差与地震道的时间无关,它是一个常数。一个地震道对应一个炮点和一个检波点,因此某一地震道的静校正量应该是炮点校正量和检波点静校正量之和。炮点和检波点的静校正量是炮点和检波点空间位置的函数,可以分为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高频分量的静校正量称为短波长静高胡校正量;低频分量的静校正量成为长波长静校正量。短波长静校正量使得共中心点道集的同相轴能实现同相叠加,影响叠加效果;长波长静校正量对叠加效果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但容易产生念首构造假象,影响低幅构造的勘探。一般而言,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主要解决短波长静校正问题,而长波长静校正问题主要通过野外静校正和折射波静校正来解决,长波长静校正问题危害更大,解决更困难。
现在资料处理过程中常用的为折射波静校正。由于低速层的速度低于下覆地层的速度,因此地震记录上能够记录到来自高速层的折射波。一般情况下,折射波先于地下反射到达地表,通过拾取折射波的初至时间,从中提取低速层的速度和厚度等信息,利用这些信息所进行的静校正,通常称为折射波初至静校正。
近几年,层析反演静校正技术获得很大的发展。层析反演静校正就是通过拾取地震波的初至,用地震波走时速度层析成像的方法反演出近地表速度模型,然后根据模型计算静校正量的静校正技术。层析反演静校正的研究对象是与表层结构有着密切联系的初至波,这里的初至波是广义的,包括直达波、回折波、折射波,以及几种波组合后首先到达地表的波。由于直达波主要体现了均匀介质模型,回折波主要体现连续介质模型,而折射波主要体现层状介质模型,因此初至波在近地表地层的传播过程中包含了丰富的信息。通过三者的组合以及层析法对横向变化的适应性,使得该方法能够适应任意表层模型的反问题。
4.反褶积
在反射波法地震勘探中,由震源产生的尖脉冲经过大地滤波作用后会变成具有一定延续时间的地震子波,降低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在地震资料处理中要把地震子波压缩为一个反映反射系数的窄脉冲,这个过程叫反褶积。通过反褶积可以有效拓宽地震信号的频带,提高地震记录的分辨率。
5.速度分析
地震波在地下岩层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中非常重要的参数。通过速度分析,可以得到准确的速度参数,提高动校正、水平叠加、偏移成像的精度。在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要比较精确地求得速度,首先要进行速度扫描,求得初始速度;其次利用求得的速度作为初始的迭代速度,通过速度谱分析,求得较准确的速度;最后利用求得的速度仔念数作剩余静校正,用速度谱,进行速度分析,多次迭代,求得准确的叠加速度。
当地震数据的偏移距较小,反射波的埋藏深度较大时,常规的速度分析可以保证动校正的精度,但当偏移距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不可忽略的误差,表现为动校正过量,或中间下弯。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发展了一种高阶速度分析技术,就是把动校正的公式由常规的二阶提高到四阶,可以很好地解决大偏移距的弯曲和畸变问题,提高了速度分析的精度。
6.叠加
叠加就是将不同接收点接收到的地下同一反射点的不同激发点的地震道,经动校正叠加起来。这种方法能提高信噪比,改善地震记录的质量。主要方法有水平叠加、保持振幅叠加、DMO叠加。水平叠加是建立在水平层状介质模型之上的,当地层具有倾角时,CMP道集数据不对应地下界面同一反射点上的信息,动校正叠加后也不能形成真正的零炮检距记录;另一方面,当一个地震记录上同时接收到倾角不同的两个界面的反射信息时,由于动校正速度与倾角有关,而我们又只能选择一个速度,因此某个倾角的反射信息必然受到压制。为了克服水平叠加存在的问题,改善水平叠加的效果,发展了倾角时差校正(DMO)技术。DMO技术是把动校正之后的数据,先偏移到零炮检距位置上,然后叠加。现在我们在资料处理中常用的为DMO叠加。
7.偏移
地震偏移是一个反演过程,它将地震反射波和绕射波归位到产生它(们)的地下真实位置上,并恢复其波形和振幅特征。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地震偏移成像基本上是在叠后完成的。当地下构造复杂、横向速度变化剧烈时,叠后偏移已不能使地下构造正确成像,即使采用倾角时差校正(DMO,也称叠前部分时间偏移)也难以得到真正零炮检距剖面。而叠前偏移不受水平层状介质、自激自收的零炮检距剖面等假设限制,比叠后偏移技术更适应实际资料的复杂情况,所以只有叠前偏移技术才能更好地适应复杂构造成像。
叠前偏移处理技术利用叠前道集,使用均方根速度场将各个地震数据道偏移到真实的反射点位置,形成共反射点道集并进行叠加,提高了偏移成像精度。叠前时间偏移方法自身迭代过程也使最终得到的速度场精度比叠后时间偏移方法高,从而有利于提高构造解释成图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