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企业第一季度是哪几个月 财报一般会在几月出
对于每个投资者来说肯定都会有听说过各个上市公档碧司第一季度财报之类的消息,那么对于企业来说第一个季度到底是哪几个月,这个季度的财报一般是什么时间出炉呢?接下来的文章就跟大家聊聊这个很多人都感兴趣的话题吧!
一般情况下大家说的季度其实和碰蠢族季节是有区别的,对于很多公司来说第一个季度就是指新的一年中的前三个月也就是1到3月,但是对于农业从业的人员来说第一个季度一笑弊般情况是指春季,也就是4到6月份这个时间点,所以大家在看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多多注意不要把二者混淆了!
而第一个季度的财报的话一般在四月份报出,相关的规定是季报要求在季度结束后一个月内披露,半年报则要求在半年度结束后两个月内披露。年报的话是要求在年度结束后四个月内披露。所以具体的时间点是一季报4月1日-4月30日,半年报7月1日-8月31日,三季报10月1日-10月31日,年报1月1日-4月30日,二季报以及四季报分别随半年报和年报披露一般不会单独披露。
而且作为一个投资者,看财务报表就感觉像是与这家公司对话,可以通过财务报表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股利分配政策等,从而便于自己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对于债权人也同样非常的重要,因为通过财务报表债权人可以判断投资报酬的高低,以及把钱借出去的风险的高低从而有效降低投资风险。所以每一个公司出来财报的时候都会引起很多人的重视!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企业第一个季度是哪几个月以及财报披露相关的问题,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件事尤为的重要只有关注好企业的年报才能获得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好的指引!
❷ 何谓季度财报起止时间是什么
季度财报就饥让是按季度编制的报表。
起止时间是:1季度1-3月;2季度4-6月;3季度7-9月;纤宴4季度10-12月。
10月31号结毁肢银束后公司的3季度报告才出来,说明公司财务出报表时间晚,但报表里的数据仍是7-9月到数据。
❸ 季报的利润表是填一个月还是一个季度
利润报表是季报的,本月数应该填本季度桐轿的数据。
一、利润表季报本月数怎么填写
小规模纳税人季报利润表的本月数,是填一个季度(三个月)的发生额,不是本月数.
这是表格设计时没做转换所致.
(一)扩展阅读
季报是指每三个月结束后的经营情况报表.
1、表头部分:
税款所属期间:和以前的季度预缴表一样,分为4个季度:
第一季度:相应年度的1月1日至3月31日
第二季度:1月1日至6月30日,注意不能是4月1日至6月30日.
第三季度:1月1日至9月30日
第四季度:1月1日至12月31日
2、相应地 表中的累计金额也应该是1至3,1至6,1至9,1至12月的金额.
3、地税计算机代码:手工输入8位数的地税计算机代码
纳税人识别号和纳税人名称由系统自动带出.
4、表头右侧部分:纳税人需要对汇总纳税、总机构、分支机构、独立纳税项目进行选择.独立纳税企业选择"独立纳税":打开表格后系统显示默认的是"独立纳税",但是需要纳税人拿鼠标再点一下"独立纳税".
二、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有什么勾稽关系
在不考虑应交税费中有关税金变动的情况局搜下,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资产负债表中的"预收账款增加额?应收账款增加额?应收票据增加额";
现金流量表中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存货增加额"+资产负债表中的"预付账款增加额?应付账款增加额?应付票据增加额".
(1)损益表及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中的桐轮历未分配利润
(2)资产负债表中现金及其等价物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之差=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其等价物净增加
(3)利润表中的净销货额-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票据)增加额 预收账款增加额=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4)资产负债表中除现金及其等价物之外的其他各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增加(减少)额=现金流量表中各相关项目的减少(增加)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二十一条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
❹ 利润表季报本月数是三个月的数据吗
利润表季报本月数是三个月的数据。
国税网上申报中利润表是季纤唤备报,日期是默认的三个月,本期和本年累计是1-3月的链逗合计数。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当前国际上常用的利润表格式有单步式和多步式两种。单步式是将当期收入总额相加,然后将所有费用总额相加,一次计算出当期收毁毁益的方式,其特点是所提供的信息都是原始数据,便于理解。多步式是将各种利润分多步计算求得净利润的方式,便于使用人对企业经营情况和盈利能力进行比较和分析。
❺ 三季报是指从1月开始到9月结束的数据吗,还是指7.8.9这三个月的数据
三季应该是从1月1一9月30日止的数据。而第三季是指7,8,9三个月的数据。
❻ 在第二季度申报时,季报表利润表的本期数是4--6月份的数还是只是6月份的数啊
季度申报表中的本期数是本季数,即4-6月的数。
可按季申报的税种为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实行平时按月或季预缴,按年汇算清缴。
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中,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利润总额。本行数据与利润表列示的利润总额一致。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如月度、季度、半年度或年度)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当报出期间为月度时,本期数是指当月数。当报出期为季度时,本期数是当季(三个月)的合计。
❼ 季报是累计三个月数据吗
季报分为一季报、半年报、三季报、年报。
一季报是指上市公司1月份到3月份的财务报表;
半年报是指上市公司1月份到6月份的祥或财务报表;
三季报是指上市公司1月份到9月份的财务报表;
01一季报和年报
那么,季报的披露时间是怎样的呢?每个板块有自己的规定。
在1月31日之前,沪深主板、科创板、中小板有条件强制披露年报预告,创业板强制披露年报预告;
在2月28日之前,创业板和科创板要强制披露业绩快报或者正式年报;
在4月10日之前,创业板强制披露一季度预告;
在4月15日之前,深证主板、羡喊中小板有条件强制披露一季报预告;
每年的5月到6月,是业绩空窗期。
年报是指上市公司一整年的财务报表。
02半年报
在7月15日之前,深圳主板、中小板有条件强制披露半年报预告;
在8月31号之前,所有板块都需要披露中报;
03三季报
在10月15号之前,深证主板、中小板要有条件的披露三季报预告,创业板强制披露三季报预告;
在10月31日之前,所有板块都需要强制披露三季报;
每年的11月和12月是业绩的真兄宴野空期。
需要注意的是,有条件披露在满足以下条件时必须披露:一是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负值;二是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三是扭亏为盈。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❽ 利润报表是季报的本月数应该填当月的还是一季的数
利润报表是季报的,本月数应该轮租填本季度的数据。
纳税申报期所属期如是季报的话,比如一季度,“本月数”列就填1-3月发生数,“累计数仿哗”也是这个数。如二季度,“本月数”就填4-6月发生数,“累计数”就是1-2季度的合计数。
目前,国税局在网上使用的报表是个通用的报表,月度的、季度的和年度的,都是一个格式。让人有些费解的。
如果有备桐行可能的话,月度报表改为本月数和累计数;季度报表改为本期数和累计数;年度报表改为本年数和上年数就可以让人一目了然了。
❾ 1月份季报需要1月的数据吗
需要。利润报表是季报的,本月数应该填本季度的数据。
❿ 上市公司一季报,中报,三季报,年报分别指的是什么时间段的业绩,请专业
一季报是1月1日至3月31日之间;
中报是1月1日至6月30日之间;
三季报是1月1日至9月30之间;
年报是1月1日至12月31日之间。
上市公司什么时候出业绩公告:
最近一次是年报辩此,最晚不得在今年4月底就公布,即1-4月陆续公布
但一些公司出于种种目的,使许多投资者被正灶迅虚饰业绩所误导或不敢信任会计信息,就可查到沪市所有股票的定期报告披露时间、财务报表反映了上市公司基本面,是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年报。
①季报一般在每年的4月,7月1、上市公司的业绩报告一般包含在财务报表中。财务报表分为季报,10月公布。
①进入上交所网站可点击定期报告预约查询。
②半年报一般在7月至8月公布。
③年报一般在1月至4月公布。具体各股的披露时间由沪深两个交易所决定。
2、登陆上交所和深交所的网站查看,从而影响了报表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②进入深交所网站可点击当年报披露时间安排,即可查到深市所有股票定期报告披露时间。
3,利用会计准则的自由裁量空间进行报表粉饰甚至造假,半年报,深沪两家交易所网站上都有。
(10)季度报是要哪个月的数据扩展阅读:
公司季报
年报是指当年结束后全年的经营情况报表。
中报是指半年结束后的经营情况报表。
季报是指每三个月结束后的经营情况报表。
一个年报包括两个半年报,或者说包括四个季报、12个月报
一个半年报包括两个季报.
三季报包括一季报、中报
年度经营目标、上半年经营目标、下半年经营目标、一季度经营目标、二季度经营目标、三季度经营目标、四季度经营目标
目标年报、目标半年报、目标季报、目标月报。
年报是每年出版一次的定期举此刊物。又称年刊。根据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定,必须提交股东的公司年度财务报表。报表包括描述公司经营状况,以及资产负债和收入的报告、年报长表称为10-K,其中的财务信息更为详尽,可以向公司秘书处索取。
年报在上市公司中有两种版本,一种是在公开媒体上披露的年报摘要,其内容较简单,另一版本是交易所网站披露的详细版本。
中报的解读方法
公司编制中报的目的在于:两个年度报告之间时间相隔过长,通过公布中报以帮助投资者预测全年业绩。所以我们投资者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报业绩,而不仅仅是关心那些静态的数据。
对于投资者来说,要通过中报了解公司的发展状况,必须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一.中期业绩只是全年业绩的组成部分,但并不是二分之一的关系。
尽管从时间上看它们是1/2的关系,但从会计实质上看并不是严格的1/2关系。上市公司有许多帐务处理是以会计年度作为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依据。例如,上市公司对控股20%的子公司以成本法计算投资收益的,这种收益只有到年底才能收到或确定,因此它在中报中就不能显示出来。
二.销售的季节性对前后半年业绩的影响
由许多公司的生产、销售有季节性,如果经营业绩在上半年,则上半年的业绩会超过下半年,如冰箱、空调等。反之,下半年会超过上半年,如水力发电,上半年为枯水期。此外,公司一般喜欢将设备检修放在营业淡季进行,这使得淡季和旺季之间的业绩相差更大。
三.宏观经济对微观经济的影响有滞后性
尽管股票市场会对宏观经济立即或提前做出反应,但宏观经济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却有滞后性,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滞后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如尽管银行宣布减息,但由于上市公司的债务大都预先确定了利息和时间,所以短期内并不会减轻公司的利息偿还压力。
四.中期报告的阶段性和生产经营的连续性
中期报告的阶段性决定了它于上年同期业绩最具可比性,但却容易使人忽略生产的连续性。由于今年上半年与去年下半年在时间上是连续的,所以我们在与去年同期进行比较的同时,还应该和去年下半年的业绩进行比较,看其显露出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