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现在互联网公司80后和90后比例是多少,5年后80,90,00的比例是多少
文/东方亦落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在有意“讨好”00后。腾讯社交大数据早在2016年就统计出移动互联网中00后占比超过20%,并且在迅速增长。而根据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00后人群的互联网渗透率接近95%,已然超过80后。
曾经是80后、90后天下的QQ,如今已成了00后的主场,扩列、养火、处CP......这些在00后QQ世界中的惯用词汇把其他群体排除在外。根据腾讯2019年5月发布的《00后在QQ:2019 00后用户社交行为数据报告》显示,QQ会员中00后的比率已经达到50%。
以“养火”为例,它是展现QQ好友之间亲密程度的专用标识,主要是依据用户之间的互动频率来评判亲密程度,其中互动最多的两位朋友能够收获“巨轮”标识。
这在成年人看来或许很“幼稚”,但对于年轻的00后而言,用这种标签属性很强的东西来证明自己与某人的亲密关系,其中也有虚荣和攀比的心理。其实我们在那个年纪,想用一些外在标识证明自己的劲头也是一样强烈,只不过我们或许已经遗忘当时的感觉。
这种标志性的功能QQ中还增添了不少。例如给黄钻会员提供“撒狗粮”等个性赞动画;用户选择一个表情长按之后,一连串相同的表情将会在出现“×83”之时霸屏;在QQ群中原有的“潜水”、“冒泡”标识的基础上增加了“群聊之火”、“群聊炽焰”等标识,显得更加酷炫。
一代人正在老去,伴随我们成长起来的QQ也不再年轻,但可以看到QQ如今仍不遗余力地去迎合新一代年轻人的社交需求。
除了QQ,快手、B站等许多互联网平台也在针对年轻人推出一些功能。
例如快手有许多活跃度高的00后聊天群,快手前十大00后网红中,排名第一的“田小野同学”粉丝数高达2384.6万,排名第十的“草莓果酱ox”也已经拥有209万粉丝。而一直受Z世代青睐的B站也在向年轻人靠拢:推出“后浪”视频、上线“同城交友”功能,在放映室里发B币红包,这些都是年轻人喜爱的方式。
这只是互联网平台中向00后靠拢的部分表现,还有更多的平台和服务都在争夺甚至是“讨好”00后。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到,00后已然是互联网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而在消费能力方面,00后虽然还未步入社会,但财力却可称得上“雄厚”。
从他们出生到成长,正好是中国经济高速腾飞的阶段,00后的父母不少都是中产阶级新兴群体,使得00后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加之许多00后都是独生子女,更加得宠。导致他们在消费方面很痛快,只要是感兴趣的商品和服务,花多少钱都不在话下。
此外在00后群体中,智能终端普及率极高。根据阿凡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公布的《00后互联网学习行为报告》来看,中国的00后每天使用手机的平均时长为2小时15分钟,城镇00后拥有智能手机的比率达到82%,远超欧美发达国家。这从侧面说明00后对互联网的熟悉和依赖程度远超他们的前辈,他们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程度高,有利于互联网平台和服务的进一步延展和扩张。
而事实也是00后在互联网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越来越大,互联网平台想要“俘获”00后群体的行为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是00后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圈粉”的。00后的兴趣点其实并不好被定义,而且他们对于许多互联网产品都是“三分钟热度”,这也致使如轻聊、回音、音遇等00后用户为主的火爆一时的App迅速销声匿迹。
不过这种情况也未必不是好事,互联网巨头对00后群体没法大包大揽,反而给中小厂商留下了更多空间,让他们可以在巨头嘴里抢到一些份额,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让00后生意这条赛道更加公平。
❷ 大数据排查是怎么排查的
电话排查。
大数据排查一般是根据手机信号获取的,并不是靠身份证登记的。目前大数据排查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则是根据手机信号,通过追踪疫情发生地所停留过10分钟以上的手机号来定位出可能对风险人员,而这也是最常用的排查方式,同时具有很高的真实性和准确度。
第二种则是通过社会交往信息得知,比如附近小区、市场人员接触者等等,主要会通过电话调查、摸排走访等方式得出结论。
第三种则是通过物品信息确认,比如确诊病例接触过的物品,流通后可能与之有过接触的人员,以及传染源可能污染的其他物品来快速排查可能传染的人员。
❸ 90后男女比例真实数据
1比1.3 2007年中国来男性自已经比女性多出3700万,其中,0-15岁的男性比女性多出1800万。
专家认为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人口在达到婚龄时,将会有10%的男性被挤出婚姻市场不能成婚。
❹ 大数据洞察报告 什么是真正的90后
大数据洞察报告:什么是真正的90后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开放,90后享受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宽泛地“自由权”,在爱情上人们习惯称其为“早熟”。而《网络90后洞察报告》则显示,90后的爱情观其实很保守,与其说他们早熟,不如说他们在爱情里更成熟。
报告显示,90后在爱情里表现得很干脆。对于曾经分手的恋人,要么继续做朋友,要么老死不相往来。对于恋人劈腿行为,近90%的人选择直接退出。敢爱敢恨不是太随便,只是在更加明白爱情规则后更懂得爱与不爱的纯粹。90后确实心态更开放,87.53%的人表示完全接受同性恋。前卫的人、事在他们眼里只是另外一种正常的存在。当然,他们也依旧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对于是否有处女/处男情结的问题,75.47%的90后很明确地选择了“是”。
90后消费观:对广告无感,为喜欢而买单
90后生活在一个物质环境相对优渥的时代,因此传统认知里他们对金钱没什么概念,消费大手大脚,不懂节约不懂“疾苦”。而《网络90后洞察报告》则给出了更多的解读:90后的消费并不盲目,他们的消费观是“消费,只因买来我喜欢”。
在购买商品的决策影响因素里,90后将质量、价格、外观排在了前三,名牌与广告则放在了最后。正如网络CBG发布报告时称,90后是对广告无感的一代。而对于喜欢的东西,85.99%的90后表示会通过打工挣钱、省吃俭用攒钱等途径想办法努力得到。所以“为一场演唱会,吃一个月馒头”在90后的消费观里属于再正常不过的行为。
90后就业观:认得清现实,择业兴趣至上
90后自主创业的案例在互联网时代愈发抢眼。对待工作,传统评价里的“眼高手低”被重新定义为“兴趣至上”。这一点在《网络90后洞察报告》里也体现得很充分。
90后的职业规划要么是职场求职,要么自主创业,而后者的比例达到了40.9%,选择“铁饭碗”公务员的仅占6.43%。对于职场跳槽的选择,90后比80后有着更果断的抉择:96.15的人会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选择“另谋他就”,“一份工作干一辈子”在他们看来是无趣和不可能的事。对于就职单位的选择,个人兴趣高高凌驾于发展空间和薪资水平之上。
当然梦想也难敌现实。对于自身能力和现实条件,90后有着比任何年代都清醒的认知。8成90后表示屌丝逆袭的关键在能力,但对就业影响最大的还在于家庭环境。此外,报告中引用的网络指数数据显示,已步入职场的90后,10个人中有1个进入了政府体系,捧上了他们心里排斥的“铁饭碗”。
《网络90后洞察报告》显示,90后是在互联网陪伴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平均网龄达7.53年,日均上网时长达11.45小时。
相关社会学专家认为,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注定会在物质相对优渥的年代被父母惯着养。极小部分的非主流代表也会给人感觉90后不懂事、做事出格。但其实每一代人年轻时都会面临类似问题,曾经的80后也一直被认为是堕落和享受一代,但如今世界已然在他们的“掌控”之下。所以,对待每一个年代平常心看待,多一份宽容和理解。
❺ 查大数据怎么查
查询自己的网贷大数据很简单。
在微信里查找:橘子清查。
点击查询,就能查看自己的网贷大数据与网黑指数分。
❻ 数据采集的五种方法是什么
一、 问卷调查
问卷的结构,指用于不同目的的访题组之间以及用于同一项研究的不同问卷之间,题目的先后顺序与分布情况。
设计问卷整体结构的步骤如下:首先,根据操作化的结果,将变量进行分类,明确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并列出清单;其次,针对每个变量,依据访问形式设计访题或访题组;再次,整体谋划访题之间的关系和结构;最后,设计问卷的辅助内容。
二、访谈调查
访谈调查,是指通过访员与受访者之间的问答互动来搜集数据的调查方式,它被用于几乎所有的调查活动中。访谈法具有一定的行为规范,从访谈的充分准备、顺利进入、有效控制到访谈结束,每一环节都有一定的技巧。
三、观察调查
观察调查是另一种搜集数据的方法,它借助观察者的眼睛等感觉器官以及其他仪器设备来搜集研究数据。观察前的准备、顺利进入观察场地、观察的过程、观察记录、顺利退出观察等均是技巧性很强的环节。
四、文献调查
第一,通过查找获得文献;第二,阅读所获得文献;第三,按照研究问题的操作化指标对文献进行标注、摘要、摘录;最后,建立文献调查的数据库。
五、痕迹调查
大数据是指与社会行为相伴生、通过设备和网络汇集在一起,数据容量在PB级别且单个计算设备无法处理的数字化、非结构化的在线数据。它完整但并非系统地记录了人类某些社会行为。
大数据研究同样是为了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模式。社会调查与研究中,对大数据的调查更多的是从大数据中选择数据,调查之前同样需要将研究假设和变量操作化。
关于数据采集的五种方法是什么,青藤小编就和您分享到这里了。如果您对大数据工程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为您提供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数据分析师、大数据工程师的技巧及素材等内容,可以点击本站的其他文章进行学习。
❼ 大数据告诉你90后旅费“从何来”
大数据告诉你90后旅费“从何来”
十一期间,过半90后想要出门玩,可是热门出游地的机票酒店价格翻了几倍,钱从哪儿来?不但买东西要分期付款,连出去玩都要贷款付账,90后们痛并快乐着的玩乐方式要注意哪些雷点?这几天,多家互联网机构发布了十一前的大数据报告,告诉你这个十一花钱的“来龙去脉”。
这个“十一”有点贵
热门机票涨300%可错峰淘便宜
这个十一黄金周,吃喝玩乐都有点贵。去哪儿网的统计数据显示,与淡季相比,国庆期间国际机票预订价格的总体均价环比涨幅超50%,其中,热门航线的价格涨幅尤甚,甚至超过300%。国内比较热门目的地多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等一线城市,境外热门目的地排名前三的分别是香港、曼谷、首尔。东南亚的吉隆坡和普吉、清迈也很热。这些地方的酒店价格也是飙升了好几个档次。不过10月3日出行或者返回会是性价比较高的时间点。
一位行业内人士解释说,中秋、国庆向来是旅游旺季,如果合理选择目的地和出发时间,仍能淘到大量价格低至2到3折的特价机票。但这些特惠机票往往有时间和航线限制,能够“错峰”出行的不妨可以考虑。
出游购物钱从哪来?
90后尝试贷款或靠家长支援
对于囊中羞涩的大学生或者刚刚工作的小白领来说,出去玩的愿望很强烈,但钱从哪里来?近日,人人网对90后进行了节日调查,发现48.4%的90后倾向选择这个十一出门旅游。90后大学生陈晨表示,一年之中额济纳只有十一前后半个月时间才能看到胡杨林黄叶飘飞的景象,错过就要再等一年。
出去玩很痛快,可90后小朋友们钱从哪来?根据人人网调查显示,90后偏爱自由行,有些90后靠父母给的专项旅费,有的还灵活地加上压岁钱或者短期兼职赚取,而更有前卫的网友选择旅行产品分期付款,宁可贷款也要出门玩一趟。
无独有偶,挖财纯线上贷款平台快贷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在受调查的7000名借款人之中,为旅游贷款的人数占比13%,成为继资金周转、日常消费和数码产品消费之后又一大贷款需求。不过贷款旅游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持传统观念的网友仍以更习惯攒够钱再旅行为主。
什么样的人会贷款去玩?
竟然三成都是月入过6000元
什么样的人在贷款旅游?挖财数据显示,选择贷款旅游的受调查者中月收入高于6000元/月的占38%,这与低收入者易选择贷款的传统观念相差较大。如今“有钱不花去贷款”成为不少年轻人新消费理念,部分调查者不仅贷款买房、买车,贷款装修,甚至还分期付款购买各种消费品。而且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手头没钱,而是将手头钱拿去投资。另外,三四线城市居民对旅游贷款需求旺盛,超越一二线城市。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83%的借款人学历为大专以下,挖财研究员王艺红表示:大专以下贷款需求在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聚集,也显示了中低学历者在传统金融体系中贷款的难度。在我国,学历高低会影响贷款额度,学历较高的贷款人,在贷款额度上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学历不高但收入可观的年轻人,也已成为在线贷款平台的新宠。
贷款去玩要注意啥?
网上贷门槛超低但要小心雷区
消费金融市场的火热吸引着电商巨头的激烈角逐,记者查询了一下,网上众多针对黄金周或者吊丝群体的贷款平台五花八门,从捷信消费金融的零费用千元贷款,到天猫分期、花呗、淘宝先用后付、京东白条,还有互联网金融平台积木盒子的个人短期小额信用贷款“读秒”,腾讯与P2P平台信而富推出的“现金贷”……
这么多个人消费类贷款服务,眼睛都花了,到底该怎么玩?捷信相关负责人建议消费者在贷款前要“三思而后行”,比如,这是不是自己急需或非常必要的;还要清楚地了解自己是否能负担得起贷款,要在了解自己的偿还能力后,再进行相关消费贷款。
另外,捷信专家告诉记者,在办互联网贷款前,要仔细看清合同,尤其是费用和违约条款。第二,不把身份证借给他人办理贷款,也不能轻信他人帮助他人申请贷款。第三,要注意合同里的有些服务有可能是可选项,办业务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大数据告诉你90后旅费“从何来”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❽ 90后职场肖像报告,是什么
为了洞悉90后最真实的职场需求,2016年3月智联招聘采用在线问卷的方式,从职场态度、公司文化、职业规划等角度对90后求职者进行了调查,共计回收有效问卷15786份。在“智联招聘 On Fire 青春音乐奇妙夜”暨全国首场职场音乐会上,智联招聘首次发布了“90后职场肖像”报告,全面解读了这些职场新生力量。
本次智联招聘发布的“90后职场肖像”报告,第一次形象化的全面描绘了当下90后求职者的多数共性,为企业雇主、行业机构乃至全社会提供了一个了解90后年轻人新视角,希望能有助于打破传统观念,为招聘的供需双方提供更加清晰的沟通角度。
作为中国领先的职业发展平台,智联招聘一直关注年轻求职者的职业发展,通过对90后的研究洞察,智联招聘深刻洞悉到他们以“兴趣”为主的求职导向,“燃青春,趁现在”主题活动的推出即是为年轻人追梦搭建真实的实践机会,智联招聘希望通过本次主题活动切实助力年轻人燃烧青春,勇敢追求兴趣实现自我价值。
❾ 90后男女比例到底是有多少
我国男女比例失调,这是与人们传统的思想有关系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上世纪的时候还是比较常见的,虽然进入21世纪以来这种想法已经越来越少了,至少大部分人都觉得生儿子生女儿都差不多了,这就是一种观念上的改变,但是几十年前的影响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
男女比例失调,最终引发的后果就是婚配不合适,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打光棍的人变得越来越多了,因为现在女性的数量本来就少几十年前遗留下来的,这种思想不是现在能改变的可能现在你的思想变了,你觉得自己生个孩子男孩女孩呢都一样了,但是那是10年之后乃至20年之后的事情,至少现在20多岁到30岁这一年龄段的人来说,还是受到上世纪思想的影响。
❿ 80后与90后有什么区别大数据这样说
知识社交+兴趣话题传播 = 消费升级时代的80、90后网上消遣方式。
从年初“最后一批90后已经成年”刷屏,到全民“中危”、“泡枸杞”,年龄、代际标签已然成为营销和传播关键词。
然而,相邻代际真的有很大不同吗?或许大数据可以给我们一些佐证。
本文在美团点评、陌陌、京东、探探、自如、知乎近期发布的App用户报告中检索了80后、90后的相关数据,发现了80后和90后的诸多不同之处。
1
美团点评:
80后在产后塑形,90后在脱毛整容?
美团点评大数据将2017年用户在生活服务领域的消费趋势总结为“需求多元,品质为先”两大趋势,并把追求此类消费升级的引领者定义为“新青年”。
其中,80后、90后贡献了87%的生活服务订单,是“新青年”的核心人群。
然而,80后、90后虽同属于美团定义之下的“新青年”范畴,消费偏好却有不少差异。
一、休闲娱乐
在80后、90后“新青年”中, 90后是玩乐主力军,贡献七成娱乐休闲订单。
美团新青年讲究玩出新鲜感与个性态度, 90后猎奇心理强,注重“速度”和“刺激”,在90后喜爱的娱乐休闲活动排名中“轰趴”、“赛车”、“密室逃脱”位居前三;
而进入80后所喜爱的休闲活动榜单前三的依次为具有品质和情调的“马术”、“DIY”、“高尔夫”。
二、美容个护
美发、美甲、美容登上女性美业榜首,女性对美的需求千姿百态。
在消费偏好上, 80后女性更注重形体保养类消费 ,产后塑形、舞蹈瑜伽、美容美体成为女性美容消费的TOP 3选项;
而 90后女性则倾向面部整形与美容类消费 ,脱毛整形、化妆祛痘、美甲美睫挤入榜单前五。
三、自我投资
90后更愿意为兴趣投资 ,如吉他、声乐、摄影等轻实用性兴趣教学,而80后更注重技能类学习,如书法、会计、驾考等。
女性偏爱气质修养类兴趣学习 ,厨艺、摄影、古筝成为女性热衷学习的榜单前三甲;
男性则较重视技能音乐类投资 ,驾考高居男性自我投资偏好榜首,架子鼓、吉他、声乐等音乐类技能位居前五。
80、90后的共同点:他们都热衷自我增值,倾向于花费金钱换取个人软硬技能提升。
2
陌陌:90后占据用户的59%
社交平台陌陌发布的《2017主播职业报告》,通过对近万名网民的调查,揭示了直播这一新兴职业的发展现状及用户特征。
其中,在陌陌用户年龄分布比上,90后占据了59%的比例。
大专及以上学历占直播用户半数以上,并有68%的用户曾为主播打赏过。
3
京东:90后引领外貌协会
80后为家人买单
2018京东数据盛典揭示了美好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过去的2017年,身为外贸协会主力群体的90后花销增多的主要消费类别为服装,占比39.7%。
80后的关爱型消费高于其他年龄段,2017年主要增多花销来自赠送亲友礼物,占比29.6%。
然后,00后花销增多的地方主要是吃,而对于70后,是储蓄理财。
幸福感来之不易,年龄层对消费购物所获满足感存在差异,年龄越小似乎对于消费刺激越敏感。半数以上00后越买越幸福。
90后与80后敏感度相差甚微,分别占比23.20%与24.40%。
4
探探:90后是空巢青年主力军
在交友方面,90后更乐于使用社交App进行线上交友。探探发布的《空巢青年画像》报告显示:
探探用户年龄段集中于22~25岁,占比51%,90后成为主力军。
在探探用户所处行业中,程序猿最“孤独” ;互联网公司成为“空巢”青年聚集地,排在数据榜首,其次分别是金融、医药、政府机构、媒体公关。
压在探探空巢青年身上的三座大山:没房/单身/迷茫。
有82%的人认为对未来感到焦虑,在一线城市单打独斗艰辛,但他们却很少后悔 (仅占17%)。
5
自如:90后成租房结婚的主要支持者
从自如发布的《城市青年婚房观调查报告》可以看出,90后成为租房结婚的主要支持者,占比为68.6%,远远超过支持租房结婚的80后及以上人群。
支持或者中立租房结婚观点的占比74.7%,不支持的占比25.3%。
90后对于租房结婚的支持率为68.6%,“婚房观”比80后及80前以及涉世未深的00后们更加开放,有房没房,结婚无妨。
除了经济压力大,租住生活品质的提高也是年轻人愿意选择租房结婚的一项重要原因。
6
知乎:25-35岁用户占比61%
知乎用户群体多元,新兴中产80后和影响力人群90后占主流。
在问答社区的使用上,80后与90后的喜好具有相似性。
《知乎用户刻画及媒体价值研究报告》提供了知乎用户的年龄分布,24岁以下的新新人类和25~35岁的社会中坚分布占比22%和61%,36~40岁的用户在知乎占比14%。
前两类用户为知乎的核心群体,年龄段处于80~90后之间。
知识社交+兴趣话题传播 = 消费升级时代的80、90后网上消遣方式。
你身边的80后和90后符合上面说的特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