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程基础数据”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建企项目和企业管理面对的数据可分为两大类,即基础数据和过程数据。基础数据是在管理中和流程关系不大的数据,不因施工方案、管理模式变化而变化,如工程实物量、各生产要素(人材机)价格、企业消耗量(企业定额)等项。工程实物量决定于施工图纸;各生产要素价格,由市场客观行情确定;企业消耗量指标也相对固定不变。而费用收支、物资采购、出入库等数据都会在生产过程中因施工方案、管理流程和合作单位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是过程数据。
两类数据种类都很多,但两类数据中都有极为关键的核心数据。基础数据中最为关键的是实物量、生产要素价格、消耗量指标和造价(预算成本)四项;过程数据中最核心的是资金和各种资源进出、消耗过程数据。这些核心数据决定了项目和企业的业务竞争力、成本控制和盈利水平。只有掌握了工程基础数据才能有效控制项目成本,是项目成本管控的基础对象,也是成功的关键。
② 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系统的基础数据平台存储有哪些核心数据
1、科学合理划分单元网格。
综合考虑小区类型、流动人口、治安状态等因素,以300—500户、1000—1500人为标准,将城区的11个社区共划分为108个单元网格。在社区公共服务场所设置了网格区域平面图和网格划分全景图,在每个网格设置网格区域管理图和服务指示牌,公布网格管理服务工作人员姓名、联系方式、工作内容、监督电话等,对每一网格实施动态化、全方位管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格局,切实消除了管理服务的“真空”地带。
2、优化整合社区工作力量。
采取“专管一格”和“兼管多格”相结合的方式,整合社区干部、网格员、包村联户干部、社区民警、司法调解员、工商管理员、计生协管员、村级组织管理员、物业人员等管理服务资源,培育发展楼(院)长、信息员、联防队员等志愿者队伍,争取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支持参与,在社区组建适应群众需求的网格化管理服务团队,开展基础信息采集、政策法规宣传、社情民意联络、矛盾纠纷调解、特殊群体服务、社会治安巡查、公共服务代办、计划生育协管等工作,为社区群众提供多元化、精细化、个性化、零距离、全天候的服务。
3、健全网格管理组织机构。
在区一级组建“社会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先期配备了6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协调指导、管理培训、督导检查、事件分流等工作,推动镇街网格化信息化管理工作加快进展。加强镇街“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成立网格化管理服务办公室,配齐办公设施,配强工作人员。在社区设立“社会管理服务工作站”,规范党员服务、矛盾调解、社区六进、计生服务、农合农保、社会救助等窗口,细化工作流程,完善规章制度,提高办事效率,确保群众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在社区和具备条件的网格设立“网格化管理工作室”,为网格员开展信息录入等工作提供必要的场所和办公条件,金鹏信息网格化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