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数据采集的五种方法是什么
一、 问卷调查
问卷的结构,指用于不同目的的访题组之间以及用于同一项研究的不同问卷之间,题目的先后顺序与分布情况。
设计问卷整体结构的步骤如下:首先,根据操作化的结果,将变量进行分类,明确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并列出清单;其次,针对每个变量,依据访问形式设计访题或访题组;再次,整体谋划访题之间的关系和结构;最后,设计问卷的辅助内容。
二、访谈调查
访谈调查,是指通过访员与受访者之间的问答互动来搜集数据的调查方式,它被用于几乎所有的调查活动中。访谈法具有一定的行为规范,从访谈的充分准备、顺利进入、有效控制到访谈结束,每一环节都有一定的技巧。
三、观察调查
观察调查是另一种搜集数据的方法,它借助观察者的眼睛等感觉器官以及其他仪器设备来搜集研究数据。观察前的准备、顺利进入观察场地、观察的过程、观察记录、顺利退出观察等均是技巧性很强的环节。
四、文献调查
第一,通过查找获得文献;第二,阅读所获得文献;第三,按照研究问题的操作化指标对文献进行标注、摘要、摘录;最后,建立文献调查的数据库。
五、痕迹调查
大数据是指与社会行为相伴生、通过设备和网络汇集在一起,数据容量在PB级别且单个计算设备无法处理的数字化、非结构化的在线数据。它完整但并非系统地记录了人类某些社会行为。
大数据研究同样是为了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模式。社会调查与研究中,对大数据的调查更多的是从大数据中选择数据,调查之前同样需要将研究假设和变量操作化。
关于数据采集的五种方法是什么,青藤小编就和您分享到这里了。如果您对大数据工程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为您提供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数据分析师、大数据工程师的技巧及素材等内容,可以点击本站的其他文章进行学习。
Ⅱ 什么是统计数据收集统计数据收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统计数据收集是按照确定的数据分析框架,收集相关数据的过程,它为数据分析提供了素材和依据。
统计数据收集的基本要求是准时性、及时性和全面性。
在收集数据的时候,一般我们把数据类型分为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这两个类型。其中一手数据主要是指我们可以直接得到的数据,二手数据主要是指我们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最后得到的可以进行使用的数据。
而在收集数据的时候,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的来源是不一样的。一般数据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数据库、公开出版物、互联网、市场调查。
(2)必须对数据收集过程做出哪些假设扩展阅读:
调查数据收集方法
1、问卷调查
问卷的要素,即构成一份完整的问卷所必须的组成部分,包括了标题组、申明组、指导语组、访题组、说明组等内容。
依据访问方式,问卷可分为面访问卷和非面访问卷;面访问卷又可以区分面访问答问卷和面访自填问卷;非面访问卷有纸版邮寄问卷、语音自填问卷、网络自填问卷、电话问答问卷等形式。除了面访问卷与非面访问卷以外,还有混合访问形式。
2、访谈调查
访谈调查还可以再细分为结构式访谈和无结构式访谈,深度访谈和专题小组访谈。
3、观察调查
根据观察的场景,可以将观察区分为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根据观察者的参与程序,可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根据观察的准备程度,可分为结构性观察和非结构性观察。
4、文献调查
文献调查,是有目的地对文献进行查询,并从中获得研究数据和参考数据的调查。根据用途,它可分为用于理论建构和论证的参考文献调查与用于分析论证的数据文献调查。
5、痕迹调查
痕迹调查可以通过痕迹证据与痕迹数据汇集在一起,用以证明或证伪事物之间的关系模式。另外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及其研究方法,从大数据中选择数据,调查之前同样需要将研究假设和变量操作化。
Ⅲ 数据分析的具体流程是什么
一、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是数据分析的最基本操作,你要分析一个东西,首先就得把这个东西收集起来才行。由于现在数据采集的需求,一般有Flume、Logstash、Kibana等工具,它们都能通过简单的配置完成复杂的数据收集和数据聚合。
二、数据预处理
收集好以后,我们需要对数据去做一些预处理。千万不能一上来就用它做一些算法和模型,这样的出来的结果是不具备参考性的。数据预处理的原因就是因为很多数据有问题,比如说他遇到一个异常值(大家都是正的,突然蹦出个负值),或者说缺失值,我们都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预处理。
三、数据存储
数据预处理之后,下一个问题就是:数据该如何进行存储?通常大家最为熟知是MySQL、Oracle等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它们的优点是能够快速存储结构化的数据,并支持随机访问。但大数据的数据结构通常是半结构化(如日志数据)、甚至是非结构化的(如视频、音频数据),为了解决海量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衍生了HadoopHDFS、KFS、GFS等分布式文件系统,它们都能够支持结构化、半结构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并可以通过增加机器进行横向扩展。
四、数据分析
做数据分析有一个非常基础但又极其重要的思路,那就是对比,基本上 90% 以上的分析都离不开对比。主要有:纵比、横比、与经验值对比、与业务目标对比等。
五、数据运用
其实也就是把数据结果通过不同的表和图形,可视化展现出来。使人的感官更加的强烈。常见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可以是excel,也可以用power BI系统。
六、总结分析
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和报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帮助企业决策等。
关于数据分析的具体流程是什么,青藤小编就和您分享到这里了。如果您对大数据工程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为您提供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数据分析师、大数据工程师的技巧及素材等内容,可以点击本站的其他文章进行学习。
Ⅳ 怎样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分析的六大步骤
时下的大数据时代与人工智能热潮,相信很多人都会对数据分析产生很多的兴趣,其实数据分析师是Datician的一种,指的是不同行业中,专门从事行业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并依据数据做出行业研究、评估和预测的专业人员。
很多人学习过数据分析的知识,但是当真正接触到项目的时候却不知道怎样去分析了,导致这样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属于自己的分析框架,没有一个合理的分析步骤。那么数据分析的步骤是什么呢?比较让大众认可的数据分析步骤分为
六大步骤。只有我们有合理的分析框架时,面对一个数据分析的项目就不会无从下手了。
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我们做的时明确目的,数据分析也不例外。在我们进行一个数据分析的项目时,首先我们要思考一下为什么要进展这个项目,进行数据分析要解决什么问题,只有明确数据分析的目的,才不会走错方向,否则得到的数据就没有什么指导意义。
明确好数据分析目的,梳理分析思路,并搭建分析框架,把分析目的分解成若干不同的分析要点,即如何具体开展数据分析,需要从那几个角度进行分析,采用哪些分析指标(各类分析指标需合理搭配使用)。同时,确保分析框架的体系化和逻辑化,确定分析对象、分析方法、分析周期及预算,保证数据分析的结果符合此次分析的目的。
数据收集的按照确定的数据分析框架,收集相关数据的过程,它为数据分析提供了素材和依据。常见的数据收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般地我们收集过来的数据都是杂乱无章的,没有什么规律可言的,所以就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合适的数据样式,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有效性。一般在工作中数据处理会占用我们大部分的时间
数据处理的基本目的是从大量的,杂乱无章的数据中抽取到对接下来数据分析有用的数据形式。常见的数据处理方式有 数据清洗、数据分组、数据检索、数据抽取 等,使用的工具有 Excel、SQL、Python、R 语言等。
对数据整理完毕之后,就需要对数据进行综合的分析。数据分析方式主要是使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形成有效结论的过程。
在确定数据分析思路的阶段,就需要对公司业务、产品和分析工具、模型等都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数据,从容地进行分析和研究,常见的分析工具有 SPSS、SAS、Python、R语言 等,分析模型有 回归、分类、聚类、关联、预测 等。其实数据分析的重点不是采用什么分析工具和模型而是找到合适的分析工具和模型,从中发现数据中含有的规律。
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之后,隐藏的数据内部的关系和规律就会逐渐浮现出来,那么通过什么方式展现出这些关系和规律,才能让别人一目了然。一般情况下,是通过表格和图形的方式来呈现出来。多数情况下,人们通常愿意接受图形这样数据展现方式,因为它能更加有效、直观地传递出数据所要表达的观点。
常用数据图表 有饼图、柱形图、条形图、折线图、气泡图、散点图、雷达图、矩阵图 等图形,在使用图形展现的情况下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当分析出来最终的结果之后,我们是知道这部分数据展现出来的意义,适用的场景。但是如果想让更多人了解你分析出来的东西,让你的分析成果为众人所熟知,这时就需要一份完美的PPT报告,一个逻辑合理的故事。这样的分析结果才是最完美的。
一份好的数据分析报告,首先需要有一个好的分析框架,并且图文并茂,层次清晰,能够让阅读者一目了然。结构清晰、主次分明可以使阅读者正确理解报告内容;图文并茂,可以令数据更加生动活泼,提高视觉冲击力,有助于阅读者更形象,直观地看清楚问题和结论,从而产生思考。
数据分析的四大误区
1、分析目的不明确,不能为了分析而分析 。只有明确目的才能更好的分析
2、缺乏对行业、公司业务的认知,分析结果偏离实际 。数据必须和业务结合才有意义,清楚所在行业的整体结构,对行业的上游和下游的经营情况有大致的了解,在根据业务当前的需要,制定发展计划,归类出需要整理的数据,同时,熟悉业务才能看到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
3、为了方法而方法,为了工具而工具 。只要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就是好的方法和工具
4、数据本身是客观的,但被解读出来的数据是主观的 。同样的数据由不同的人分析很可能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所以一定不能提前带着观点去分析
Ⅳ 数据挖掘建模有哪些步骤
1.定义商业问题,数据挖掘的中心价值主要在于商业问题上,所以初步阶段必须对组织的问题与需求深入了解,经过不断与组织讨论与确认之后,拟订一个详尽且可达成的方案。
2.数据理解,定义所需要的数据,收集完整数据,并对收集的数据做初步分析,包括识别数据的质量问题、对数据做基本观察、除去噪声或不完整的数据,可提升数据预处理的效率,接着设立假设前提。
3.数据预处理,因为数据源不同,常会有格式不一致等问题。因此在建立模型之前必须进行多次的检查修正,以确保数据完整并得到净化。
4.建立模型,根据数据形式,选择最适合的数据挖掘技术并利用不同的数据进行模型测试,以优化预测模型,模型愈精准,有效性及可靠度愈高,对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愈有利。
5.评价和理解,在测试中得到的结果,只对该数据有意义。实际应用中,使用不同的数据集其准确度便会有所差异,因此,此步骤最重要的目的便是了解是否有尚未被考虑到的商业问题盲点。
6.实施,数据挖掘流程通过良性循环,最后将整合过后的模型应用于商业,但模型的完成并非代表整个项目完成,知识的获得也可以通过组织化、自动化等机制进行预测应用,该阶段包含部署计划、监督、维护、传承与最后的报告结果,形成整个工作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