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地震的类型有哪些
地震并非全是天然形成的,有些也是人工的原因。此外,在某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下也会产生地震,如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虽然引起地震的原因有很多,但根据地震的成因,概括起来,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4种:
1.构造地震
在所有的地震中,这种类型的地震发生的频率最高,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主要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称为构造地震。构造地震不仅是一种发生次数最多的地震,同时也是破坏力最大的地震。
2.火山地震
顾名思义,火山地震就是由于火山作用而引起的地震。如果一种地震是在火山的作用下,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当然,火山地震也只有在火山区才会发生,它仅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这种类型的地震一般都是人为造成的,它主要是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塌陷地震发生时一般规模较小,次数较少,偶尔会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的地下开采的矿区发生。
4.诱发地震
引类型的地震多是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人类活动引起的地震。这类的地震并不常见,它仅仅会发生在某些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
5.人工地震
这种类型的地震是一种由于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活动而引起的地面振动。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活动都会造成地面振动;同时如果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或在大水库中进行蓄水时也会增加地壳的压力,偶尔就会诱发地震。
❷ 地震都有哪些分类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地震类型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法,其中,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人工地震五种。其中构造地震指的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急剧释放并且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塌陷地震是因为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诱发地震是由于水库蓄水、深井高压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石油地震勘探)、地下核爆炸造成的震动。
❸ 地震有哪几种类型求解
地震造成的地表裂痕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产生地震,如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1、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4、诱发地震 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❹ 什么是2维地震,什么是3维地震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是一项集物理学、数学、计算机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其应用目的是为了使地下目标的图像更加清晰、位置预测更加可靠。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是从二维地震勘探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地球物理勘探中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当前全球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地下天然矿产的主要勘探技术。
与二维地震勘探相比,三维地震勘探不仅能获得一张张地震剖面图,还能获得一个三维空间上的数据体。三维数据体的信息点的密度可达12.5米×12.5米 (即在12.5米×12.5米的面积内便采集一个数据),而二维测线信息点的密度一般最高为1千米×1千米。由于三维地震勘探获得信息量丰富,地震剖面分辨率高,地下的古河流、古湖泊、古高山、古喀斯特地貌、断层等均可直接或间接反映出来。地质勘探人员利用高品质的三维地震资料找油找气,中国近期发现的渤海湾南堡大油田、四川普光大气田、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大气田等,全要归功于高精度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引用:
[1] 不断发展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 世界能源网(网页)
❺ 地震主要有哪些类型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产生地震,如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1、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4、诱发地震
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❻ 什么是地震地震分为哪几类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1、根据发生的位置分类
板缘地震(板块边界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的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绝大多数地震属于此类。
板内地震:发生在板块内部的地震,如欧亚大陆内部(包括中国)的地震多属此类。
板内地震除与板块运动有关,还要受局部地质环境的影响,其发震的原因与规律比板缘地震更复杂。
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发时所引起的能量冲击,而产生的地壳振动。
2、根据震源深度进行分类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地震,大多数破坏性地震是浅源地震。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300公里。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公里以上的地震,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纪录到的最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786公里。
(6)地震数据体有哪些类型扩展阅读:
一、地震成因:
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称作地壳。地壳岩层受力后快速破裂错动引起地表振动或破坏就叫地震。
由于地质构造活动引发的地震叫构造地震;由于火山活动造成的地震叫火山地震;固岩层(特别是石灰岩)塌陷引起的地震叫塌陷地震。
地震是一种及其普通和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但由于地壳构造的复杂性和震源区的不可直观性,关于地震特别构造地震,它是怎样孕育和发生的,其成因和机制是什么的问题,至今尚无完满的解答,但目前科学家比较公认的解释是构造地震是由地壳板块运动造成的。
由于地球在无休止地自转和公转,其内部物质也在不停地进行分异,所以,围绕在地球表面的地壳,或者说岩石圈也在不断地生成、演变和运动,这便促成了全球性地壳构造运动。
关于地壳构造和海陆变迁,科学家们经历了漫长的观察、描述和分析,先后形成了不同的假说、构想和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又称新全球构造学说,则是形成较晚(上世纪60年代),已为广大地学工作者所接受的一个关于地壳构造运动的学说。
二、地震位置:
地球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0公里左右,地壳厚度为35公里左右,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 但地震不仅发生在地壳之中,也会发生在软流层当中。
据地震部门测定,深源地震一般发生在地下300-700公里处。到目前为止,已知的最深的震源是720公里。
从这一点来看,传统的板块挤压地层断裂学说并不能合理解释深源地震,因为720公里深处并不存在固态物质。科学家设想将地球岩石图画出来,这样对预测地震有很大帮助。
❼ (一)宏观地震描述技术
河道砂体的精细描述需要三维地震资料和计算机软硬件两大基本条件,三维地震资料是发现和描述河道砂体的基础; 计算机硬件是各种显示方式的载体,软件是实现各种显示方式的工具。在济阳坳陷北部馆陶组的油气勘探中,通过利用三维地震资料与人机联作技术相结合,在实践中总结了一套有效的描述方法。
1.水平切片及层拉平切片技术
水平切片及层拉平切片技术分别应用于不同产状的地层中。
(1)地层产状较平
在地层较平的情况下,应用水平切片技术,这时所看到的信息相当于岩层的平面特征,所以可以应用该技术在平面上寻找河道砂体。该技术在老河口地区已广泛应用,以前所部署井位多数是以此为基础,并取得良好效果。具体应用就是将地震数据体以时间为单位 (可不同间隔)切成许许多多的平面,根据地震反射能量的变化特征,结合地震剖面反射特征,并利用已知井做合成记录和测井约束反演处理,就可以断定是否是河道砂体,再利用切片的平面信息对砂体进行追踪描述。
(2)地层产状陡的斜坡带
由于馆陶组构造形态变化大,有的地层产状陡,在水平切片上河道砂体反射不连续、不清楚,因而无法对其整体追踪解释。为此对馆上段在分砂组进行微幅构造解释的基础上,作层拉平处理,可恢复河道砂体沉积时的古地貌特征,再对层拉平数据体作层拉平切片,这样可了解河道砂体在平面上的展布情况。
在层拉平切片上河道砂体的平面展布形态比较完整清晰,展布规律比较明确,且断层也得到了较好反映。
通过层拉平切片技术的应用,基本弄清了飞雁滩地区馆陶组河道沉积的平面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飞雁滩馆上 14 + 5、13砂组河道特征相似,呈北西向展布,河道窄、单个砂体面积小; 16 + 7、2 砂组河道逐渐变宽,以长而宽的大砂体为主; 部分区带没有明显的河道形态,以片状砂体为主。
由于水平切片及层拉平切片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直观的特点。在每个地区往往优先采用这项技术,快速预测砂体发育区,但预测的砂体的边界精度不高。
2.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
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能充分地利用三维地震信息,在三维空间上对地震体直接进行构造及岩性解释,寻找出砂体的潜在目标体,而且解释速度快、周期短、精度高、成本低。
(1)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的基本思路
三维可视化中,地震样点被转化为三维体元,该体元同时携带着与透明度相关的可由用户定义的变量,即透明度参数 (图 8-14)。三维地震数据体可视化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调整地震数据体的透明度来直接评价三维空间中地下界面的地震反射。
三维地震数据体的可视化基本分为两类: 一类为基于图形的层面可视化,另一类为基于三维体的三维体可视化。层面可视化起源于先对单个层面与断面绘图,然后作为一个三维模型在三维空间中进行联合重新解释。层面可视化是按传统绘图工作流程的逻辑而设计的可视化产品,其工作流程定位于层面绘图。三维体可视化基于三维体中完全不同的一种属性———透明度,其前提是假定地下界面的地震反射本身是一个地下界面的三维模型,是由三维空间上的构造、岩性及振幅特征的整体构成的。因此在工作流程中把它定位于对地质认识的解释或绘图。
三维地震数据体的可视化是一项 “针对目标技术”,它包括三种具体方法,即时窗可视化法、目标体检测法和层控法。当地层倾角不大时,时窗可视化是进行地质评价最有效的方法; 若要剥离或提取特定的振幅或区域性同相轴用于精细可视化并转化为层面,则目标体检测是最适用的; 层控的针对性技术是评价地层段的最精确的方法,因为它们只包含我们感兴趣的层段的数据。对大倾角复杂岩性单元的评价,这一方法是最理想的。
(2)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应用效果
三维可视化技术是综合多层切片功能与切除技术,可将三维数据体的不同能量段分别进行立体显示,从而弥补了在地层不平的情况下水平切片无法全面显示河道形态而漏失河道砂体油藏形态的缺陷。飞雁滩地区新近系馆陶组普遍发育了河流相沉积及其相关的砂体,馆上段曲流河是主要的沉积环境类型。曲流河砂体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一段短而强的同相轴,用常规解释方法难以识别。在时间切片上虽能加以识别,但只能看见其中的一部分。要想搞清曲流河砂体整体形态,必须连续查看和解释许多张时间切片,工作步骤繁琐而且费时费力。利用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进行解释时,只需对其发育层段用时窗法进行透视,曲流河砂体的整体形态就完全呈现出来了 (图 8-15)。透视出的曲流河道形态自然、真实、与现代沉积中的河道非常一致。目前该技术在郭局子 - 飞雁滩地区得到了较好地应用,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可以清晰完整地描述砂体的空间展布形态,为布井钻探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如 (图 8-15)。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有时受非河道能量团影响较大,容易出现一些假象。
图 8-14 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原理图
3.相干分析技术
三维地震相干数据分析是通过地震道的互相关关系来检测地震道的相似性,突出地震同相轴的不连续性,相干分析在解释小断层、识别断裂系统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并未涉及储层的沉积相研究。地震反射波中蕴涵着地下地质体的多种信息,只要这些信息发生变化,就会导致反射波的变化。反之,地震反射波的变化,也是地质体变化的反映。由于不同的沉积环境具有不同的岩性组合,从而也就有不同的地震反射特征。因此,地震相干技术不但可以进行断层的解释、储层分布的预测,也可以进行沉积相的识别与描述。根据其技术原理,在储层尤其是曲流河沉积相的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地震相干分析技术着眼于地震反射波形,目的是要确定地下储层的横向岩性变化,它的假设条件是: 在地层连续、横向上地质、地球物理参数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道与道之间的波形应该相似; 当沉积相单元发生变化时,其地震反射特征 (包括振幅、频率、相位和波形等)也必定有所变化。
图 8-15 郭局子-飞雁滩地区 Ng 上立体可视化图
图 8-16 飞雁滩地区馆上段/砂组相干分析预测图
通过对飞雁滩地区的地震数据做相干分析,得到曲流河各沉积微相所对应的三维地震相干特征 (图 8-16)。主河道微相一般为高能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较强,砂体分选较好,颗粒较粗。三维地震同相轴连续性低,反射波的横向变化大,相似性差,故而在相干图上表现为低值区,曲流河的平面形态较为清楚。但是,由于曲流河河床砂体的厚度不均,因而,其相应的相干值也随之不同。一般说来,河床砂体厚度越大,相对反映其下切作用越强,水动力条件越高,相干值也就越低。河漫滩亚相一般为低能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较弱,砂质含量低,颗粒较细,泥质含量增多,三维地震同相轴连续性较强,反射波的横向变化相对稳定,相似性较高,相干数值表现为高值,其平面分布与河道微相有明显的不同。废弃河道微相是河流发生截弯取直作用的产物,原河道整条或某一部分突然废弃,或者由于沉积速率急剧增大和深度减小引起的淤塞,因此,废弃河道的砂体三维相干分析图与主河道微相砂体类似,属高能沉积环境,相干系数较低,在平面上表现为主河道旁边非常弯曲的形态。决口扇微相一般为较高能沉积环境,水动力强度介于河床与河漫滩环境之间,砂体分选中等,颗粒较细,岩性主要为细砂、粉砂岩,三维地震同相轴连续性较低,反射波的横向变化较河床亚相略为稳定,相似性较差,故而在相干平面图上表现为较低值区,其平面形态一般为扇形、舌形、漏斗形等。从图 8-16 中可以看出,研究区的主河道、河漫滩以及决口扇、废弃河道等沉积微相的分布特点、相互关系非常明显,较易区别。
4.频谱分解技术
地震分频技术是一种基于频谱分析的地震成像方法,可揭示地层的纵向整体变化规律、沉积相带的空间演变模式,并能指导人们进行储层厚度展布的描绘与分析、单砂体级别薄互层的定量检测,还能够对整个研究区的薄层时间厚度和地质体的非连续性进行检测,是一项针对地层厚度和地质体非连续性进行成像或模拟的地球物理新技术 (张延章,2006)。
采用地震信号离散频率成分识别地质异常体进而预测储层,可以彻底摆脱仅依赖振幅类以及振幅衍生类地震属性信息进行储集层厚度、物性预测以及烃类检测的束缚,同时也可弥补由于地震采集、处理时振幅不一致导致的地震地质解释的多解性,并进一步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
(1)地震分频技术的原理及地质内涵
地震分频信息可以有效识别储层时间厚度的变化及检测地质体横向上的不连续性,其基本算法是离散傅立叶变换或最大熵方法,公式为:
济阳坳陷北部馆陶组油气地质与勘探技术
式中: m 为频率域采样数; n 为时间域采样数; N 为时间域地震采样总数; Δf 为频率域采样间隔; Δt 为时间域采样间隔。
上式的物理意义表明: 实际地震波信息常常是地下多个砂泥岩薄互层的综合响应,多个薄层反射组成的地震波在时间域会产生复杂的调谐反射,但每个薄层产生的地震反射信号经傅立叶变换后,在频率域都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特定频率成分,且这种频率成分在频率域是唯一的。调谐反射振幅谱的相干信息揭示了合成该地震反射波的单个薄层信息,地震振幅谱上陷波的模式与地层中地质体的厚度、物理特性有关,通过使用与相位无关的振幅谱上的陷波模式,就可以识别薄层时间厚度的变化,使得对薄层厚度的估算更加准确 (图 8-17)。同样,利用相位谱上相位的不稳定性,可以识别横向上地层的不连续性,如层间小断层、裂隙及沉积相带变化,再结合振幅谱、相位谱上相关的干涉现象,就能对地下隐蔽油气藏的岩性、物性变化进行快速有效的定量识别和成图。
图 8-17 频率与厚度关系图
地震信号频谱分析结果显示: 长、短时窗的振幅谱频率响应差别很大,且短时窗的振幅谱响应与时窗内地层的声波特性、厚度有着本质的内在关系。时窗越短,时窗所涵盖的地层信息的随机性就越少,地震道的振幅谱不再与子波频谱类似,而是更接近于地震子波频谱与局部地层的褶积,即目的层段小时窗内的地震响应作用于一个类似反射子波的局部滤波器,造成子波频谱随时间厚度变化而变化,从而提供了储层地质信息。
频谱的相位特征对地震波属性特征的微小变化同样十分敏感,因此,相位特性对检测横向上声波特性的非连续性变化非常有效。同时,时窗内相位响应的稳定性与岩性密切相关,横向上岩性的非连续性使得相位谱在非连续的部分变得不再稳定。建立储层特征与振幅谱和相位谱的定量关系,使频谱成像技术处理结果具有直接的物理意义和地质意义。分频处理流程如图 8-18 所示。
(2)常规的分频处理
我们利用引进的几套分频处理软件如 Seissaunter、Spectra、Volart 对老河口-飞雁滩三维地震数据体直接进行分频处理,发现在飞雁滩地区砂体比较清楚,而其他区块砂体断断续续,仍然无法描述,分析原因,认为分频切片反映的是平面信息 (图8-19)。老163-168 井区地势平缓,近似在一个平面上沉积,因此,在分频切片上可以整体显示砂体全貌。而其他大部分地区地势较陡,砂体的展布往往不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在同一深度平面上看到的是砂体的某一部分。
(3)基于地质等时界面控制的分频处理解释技术
根据上述出现的问题,经过多次深入探索,从以下方面对原来的技术进行了改进,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
图 8-18 分频解释处理流程
图 8-19 常规分频处理切片
一是针对馆陶组构造形态变化大、地层产状陡的特点,对目的层段分砂组逐层进行微幅度构造解释,分砂组做层拉平处理,恢复河道砂体沉积时的古地貌。这样河道砂体的整体形态基本上就显现出来。这比以往其他方法效果明显,但仍然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①砂体边界不够清晰; ②新老河道的切割关系不够清楚,决定了砂体描述是否正确; ③许多不同厚度的河道砂体仅有一些模糊的影子。
二是对层拉平数据体进行分频解释,从下至上变频扫描,把不同砂组、不同期次的河道演化、平面展布动态展现出来 (图 8-20),也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分频解释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 ①砂体边界清晰; ②不同期次的新老河道切割关系清楚; ③同一砂组不同主频 (厚度)的河道砂体一一呈现出来,避免漏失砂体,发现更多的有利目标; ④分支河道清晰地展现出来。
通过分频处理解释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飞雁滩地区馆上段 14 + 5砂组共描述砂体100 个,预测有利含油面积 18 km2,石油地质储量 2320 万吨。馆上段 16 + 7共描述砂体39 个,其中有井 钻遇并 探 明 有 油的 砂 体 7 个 ,另 外 的 32 个 砂 体,预 测 有 利 含油面积29 km2,石油地质储量 1972 万吨。
5.RAVE 属性优化解释技术
Rave 是集地震、地质、测井、工程为一体的综合油藏描述技术,通过对地震属性进行数学运算、聚类、回归分析、相似性计算、2D/3D 交会图及群类的映射,最终优化出与储层、含油性密切相关的地震属性,从而确定储层、油气分布的趋势。
图 8-20 飞雁滩馆上段 14 + 5砂组沿层分频处理图
馆上段 14 + 5砂组与钻探情况对比,大部分河道预测效果较好,与钻探吻合,如埕 130、飞气 7、埕 86 等,位于预测储层发育区的井均钻遇 Ng上14 + 5的砂体 (图 8-21)。
❽ 地震SEG-Y数据的加载是什么
segy指的是“segy格式地震数据”。 地震数据一般以地震道为单位进行组织,采用SEG-Y文件格式存储。SEG-Y格式是由SEG (Society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ists)提出的标准磁带数据格式之一,它是石油勘探行业地震数据的最为普遍的格式之一。
标准SEG-Y文件一般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EBCDIC文件头(3200字节),由40个卡组成(例如:每行80个字符*40行),用来保存一些对地震数据体进行描述的信息;第二部分是二进制文件头(400字节)用来存储描述SEG-Y文件的一些关键信息,包括SEG-Y文件的数据格式、采样点数、采样间隔、测量单位等一些信息,这些信息一般存储在二进制文件头的固定位置上;第三部分是实际的地震道,每条地震道都包含240字节的道头信息和地震道数据。道头数据中一般保存该地震道对应的线号、道号、采样点数、大地坐标等信息,但一些关键的参数位置(如线号、道号在道头中的位置)并不固定。地震道数据是对地震信号的波形按一定时间间隔Δt进行取样,再把这一系列的离散振幅值以某种方式记录下来[1]。地震数据格式可以是IBM浮点型、IEEE浮点型、整型、长整型等,一个三维地震工区同一次处理的地震数据格式是唯一的。地震道采样点数由该地震道道头中采样点数决定,大部分SEG-Y文件的所有地震道采样点数是一致的,但也存在不同地震道采样点数不同得情况,一般称这种SEG-Y文件为变道长格式的SEG-Y文件。
Segy数据由文件头和数据体组成 1、文件头总长度为3600字节,分两部分。 (1)文件头第一部分 长度: 3200bytes ;组成: 80bytes*40;特性:EBCDIC字符集,参数卡,需要转换为ASCII码后才能显示。 (2)文件头第二部分 长度:400bytes;数据类型:32位、16位的整型;特性:二进制头,记录数据体信息。 2、数据体由多个数据道组成。每道数据分两部分:道头、采样数据。 (1)数据道道头 长度:240 bytes;数据类型:32位、16位的整型;特性:记录采样点数、采样间隔、CDP号、XLine号、Line号以及坐标信息等。 (2)采样数据 长度:采样数*采样点字节数;数据类型:32位的浮点型。
❾ 全球地震有哪几个类型
这个要根据地震的不同类型比较,我给你做了一个总结如下:
一、从震源深度来看:浅源地震的发震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2.5%,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其中,震源深度在30公里以内的占多数,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对人类影响最大。(附:地震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70千米)、中源地震(70—300千米)、深源地震(>300千米))。
二、从地震成因机制来看,构造类地震在全世界发生的频率最高,破坏最严重,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汶川、玉树、唐山等地震就属于此类地震。
附:地震按照成因机制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人工诱发地震。
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人工诱发地震:修建水库、人工爆破、地下核试验等。
❿ 地震分为哪些类型
按地震形成的原因有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与人工地震。
1、构造地震:构造地震亦称“断层地震”。地震的一种,由地壳(或岩石圈,少数发生在地壳以下的岩石圈上地幔部位)发生断层而引起。地壳(或岩石圈)在构造运动中发生形变,当变形超出了岩石的承受能力,岩石就发生断裂,在构造运动中长期积累的能量迅速释放,造成岩石振动,从而形成地震。波及范围大,破坏性很大。
世界上百分之90以上的地震、几乎所有的破坏性地震属于构造地震。目前已记录到的最大构造地震震级为8.9级(智利,1960年5月22日)。
2、火山地震:由火山活动引起的地震,火山在其活动过程中,岩浆冲破围岩引起震动。这类地震可产生在火山喷发的前夕或在火山喷发的同时。火山地震为数不多,只占地震总数的7%,其特点是震源仅限于火山活动的地带,一般深度不超过10千米的浅源地震,震级较大,多属于没有主震的地震群型,影响范围小。
3、陷落地震:陷落地震地震种类的一种。因岩层崩塌陷落而形成的地震称陷落地震。主要发生在石灰岩等易溶岩分布的地区。这是因为易溶岩长期受地下水侵蚀形成了许多溶洞,洞顶塌落造成了地震。此外,高山上悬崖或山坡上大岩石的崩落也会形成此类地震。在石灰岩等易溶岩分布的地区,时常会发生塌陷地震。
这类地震为数很少,约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虽距地表较浅,但危害性较小。
4、诱发地震: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而引起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
人类活动引起的局部地区异常地震活动称为人为诱发地震,简称诱发地震。目前已发现的能诱发地震的活动包括水库蓄水、注水抽水,采矿和地下核爆炸等。
5、人工地震: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另一类为非炸药震源,如机械撞击,气爆震源,电能震源和大型水库等。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构造地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火山地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陷落地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诱发地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人工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