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据分析 > 数据链的速率是多少

数据链的速率是多少

发布时间:2022-12-16 03:57:49

❶ 怎么解读美国海军16号数据链

数据链是传感器与传感器、传感器与信息平台、信息平台与信息平台之间的中介,是实现信息链式运动的桥梁,是获得信息优势、提高各作战平台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实现作战指挥自动化的关键设备。没有数据链,就无法构建数字化战场,也就无法实现从平台中心战到网络中心战的转型。 €sxrMヅ-
?牞灢B??
?)!c_h
袅疫輺}戝X
数据链的分类 呅8??缮
;=?咥起K?
/趱x
j(K远a??
军用数据链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最早用于美国海军战术数据系统(NTDS)。NTDS是第一代舰载或机载自动化通信系统,于1961年研制成功,当时通过它来使作战情报中心计算机化,以解决空战中战术数据的计算问题。后来,数据链被广泛用于支持舰载飞机的自动着陆系统(4A数据链)、战术数据交换(如14号数据链)、实时数据通信(如16号数据链、卫星通信链路)和联合战术信息分配(如美国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等,现已发展为通用武器接口(如美国防部“武器数据链结构”WDLA计划)。目前,在包括美国、北约及其盟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军队中,数据链已经形成不同系列,并呈现迅猛发展之势。 :??属4=
}3z??
杳A 笍V剩?
稲1硍 笩m
数据链的种类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划分。从数据终端来看,主要有单兵终端、武器终端和网络终端三种类型。第一类用于单兵和地面移动部队,主要解决作战人员与作战人员、作战人员与武器装备、作战人员与信息平台之间的联系问题;第二类用于作战飞机、舰艇和无人机等武器装备,主要解决作战平台之间的联动;第三类用于信息平台,主要作为C4ISR、地面控制站等主网的网关设施,解决信息平台之间的链接问题,特别是在GIG(即全球信息栅格)或G2G(即网格的网格)方式下,它还是网络或网格之间的桥梁。从通信方式看,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美军的1号数据链就是一条有线数据链,它使用陆上通信线路,主要用于防空数据的自动交换。为了在不同数据链之间交换防空信息,1号数据链借助数据缓冲装置,自动把数据重新格式化,其传送速率为2400比特/秒。无线数据链有11号、14号、16号数据链等。其中,16号数据链用途较广,装备数量较大,它主要用于战斗单元之间的综合通信、导航和敌我识别及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也可用来交换联合战术数据,16号数据链装备了具有抗干扰能力的特高频无线电设备,使用战术数字信息数据链J型数据格式,并通过它把各参战部队互连起来。从工作方式来看,可分为数据交换和数据传输两种,但大部分数据链同时具有数据交换和数据传输两种功能。比如,14号数据链是一条在高频和特高频这两种频率上工作的数据交换系统,它通过安装有11号数据链的指定舰船或其他平台为作战人员提供战术数据广播。14号数据链每分钟发送100字电传,这样可以为战区内担负攻击和防御任务,但没有装备海军战术数据系统的舰船提供战术数据广播服务,提高其作战能力。而4A、11号数据链具有传输和交换战术数据的双重功能。例如,美海军使用的11号数据链,支持海军战斗群各分队之间战术数据的传输和交换,联通参战的海上舰艇、飞机与岸上的节点。11号数据链采用高频无线电设备时,数据传输速率为2275比特/秒。 葏刭V7M
减姩 H?
b?鸔嶖12?
偬?义荡?
数据链的特征 B缓bsc凄A
鼽0叽揝qA
p淡4I??
?Mxy,
与一般的通信系统不同,数据链系统传输的主要信息是实时的格式化作战数据,包括各种目标参数及各种指挥引导数据。因此,数据链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rcJy+JyL2[
懛罃-?
?賍>穭誷y
4伞r]e!;8D
信息传输的实时性。对于目标信息和各种指挥引导信息来说,必须强调信息传输的实时性。数据链力求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缩短各种机动目标信息的更新周期,以便及时显示目标的运动轨迹。 U烞职骒n
?夤皦_?
矒陮揱0?l
?桥?I<_h
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数据链系统要在保证作战信息实时传输的前提下,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数据链系统主要通过无线信道来传输信息数据。在无线信道上,信号传输过程中存在着各种衰落现象,严重影响信号的正常接收。在语音通信时,收信人员可以借助听觉判断力,从被干扰的信号中正确识别信息。对于数据通信来说,接收的数据中将存在一定程度的误码。数据链系统采用了先进、高效和高性能的纠错编码技术降低数据传输的误码率。 瘈?飶
!<Iu缁僄E_
?$鐪輰?
螟Qb/傥襩?
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为了不让敌方截获己方信息,数据链系统一般采用数据加密手段,确保信息安全传输。 6U^格?}
23?恬钥a?
}氘|??J0
瘢9豩#揶図
信息格式的一致性。为避免信息在网络间交换时因格式转换造成延时,保证信息的实时性,数据链系统规定了各种目标信息格式。指挥控制系统按格式编辑需要通过数据链系统传输的目标信息,以便于自动识别目标和对目标信息进行处理。 ?& 踷勊?
陟C瞽.??
e篈x喎?_?
亹唃药TeJc
通信协议的有效性。根据系统不同的体系结构,如点对点结构或者网络结构,数据链系统采用相应的通信协议。 Md?-榈槠
??p3'?
潇畲陿)蔈)
龢埢W丑9鶨
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数据链设备在设定其相应的工作方式后,系统将按相应的通信协议,在网络(通信)控制器的控制下自动运行。 2F牵S滱S
啢麷??i
??y?6?
c?瑌??
数据链的功能  $螎&%Y
痜徺15槾
J洕埌V>
腼ooW.笲 u
数据链是链接数字化战场上的指挥中心、作战部队、武器平台的一种信息处理、交换和分发系统,是采用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和应用协议,实现机载、陆基和舰载技术数据信息交换,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战术效能的系统。数据链可以进行点对点全双工、点对点半双工、多点对多点的时隙分配、点对多点的点名呼叫、多点对多点的时分多址方式等操作,使作战区域内各种指挥控制系统和作战平台的计算机系统组成战术数据传输交换和信息处理网络,为作战指挥人员和战斗员提供有关的数据和完整的战场战术态势图。机载平台上的战术数据链系统的最大通信距离可达近1000公里,使用卫星可以实现全球通信。在未来战场上,运用数据链信息系统可以获得以下好处。 %%(?群Q?
戒想a!ω?
dqe瑗v?*
=朸参ズe
扩大作战空间。在战场信息化系统的支持下,部队可以实时或近实时地在更大范围内获取敌方的情报,为作战武器远距离打击敌方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可以加强各部队之间的彼此协同,又便于在陆、海、空、天、电一体化的多维空间中实施联合作战,从而扩展了兵力兵器作战的空间性能,使战场的空间朝着纵深化、立体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实现作战信息共享的横向技术一体化,使得通信网络中的每一个用户在满足垂直(纵向)指挥链对通信资源要求的同时,还能实现信息横向互通。横向技术一体化的应用,使得兵力兵器远距离的作战能力空前提高,如侦察距离的增大、武器射(航)程的增远、兵力机动能力的提高,以及立体作战兵器的增多,这些都给部队在更大范围内杀伤对方创造了可能和条件。 磢s眧S皯1?
1愥OEX}?
择MlN{?tE
?~剀悳藕
促使武器平台智能化。运用数据链的武器平台,不论是新研制的还是利用“嵌入”新技术改造的,由于配备了计算机,采用了数字化通信,实现了横向联网,再加上GPS系统、红外雷达和敌我识别系统等,因而都被智能化了,不仅提高了武器平台的自动化程度,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武器射击目标的精确度。 1巕?lt;!他_
wY撨D[础泂
>F+}R泵U
r(徵?蚨{
促使战场环境透明化。当各武器平台与信息系统建立起数据链路以后,战场上的部队都能将各种传感器所获取的战场情景信息,通过纵横交错的通信传输网络,传送到各作战单元显示设备上,使各作战单元能及时看到整个战场的画面和作战态势,指挥员通过电子地图针对作战态势,指示战斗的行动方向,将命令直接显示到各作战平台甚至各个战斗员头盔的显示屏上,使每个指挥员、作战平台和士兵对敌军和友军的现实位置一目了然,各作战平台和士兵也能通过计算机和GPS系统,了解自己在战场上的确切地理位置,因此真正实现了战场环境的全透明化。 鎆+>?
ev哈CY极?
^韯?碵??
D4衋y⑩P?
促使联合作战的真正实现。现代联合作战中,传感器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和武器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陆、海、空三军的作战部队、舰船、飞机等作战单元之间需要传送的传感信息和交战指令,使各级指挥员共享战场态势,实现快速精确的联合作战行动。因此,只有数字化技术支持下的“数据链”的运用,才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联合作战。一些外国军事家对数据链予以高度评价,“数据链是未来作战武器装备的生命线,成为整合未来军队作战力量的黏合剂,提高战斗力的倍增器”。 氓?!WXI纁
霹€?戊#?
较08ADh┄
衼汋蔑*t{
数据链的发展趋势 浡顡黾郂?
Qb睶t怊S颇
柱l棐sY
?4?鈅
数据链总的发展趋势是在兼容现有装备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的频率资源,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改进网络结构,增大系统信息容量,提高抗干扰和抗截获能力,不断提升数据分发能力,从战术数据终端向联合信息分发系统演变;在与各种指挥控制系统及武器系统链接的同时,实现与战略网的互通。  吖嚍]=
娘败渝t>?
晵驧膕?抵
転栍娪绯_?
通用化。海湾战争后,美空军经过10多年的努力,已经建立起一个以C4KISR为主导的信息平台和以精确制导炸弹和导弹为主的精确弹药库。美空军最近提出了通用武器接口概念,并将其列在武器更新的最优先位置。美空军希望通过开发通用数据链将这些精确弹药相互链接,并与机载或地面控制器相联,“无缝”接收信息平台发布的各种控制指令,从而获得飞行中重新瞄准和更快速、精确地进行打击效果评估等能力。近几年来,一些武器供应商一直在试验可用的通用武器接口,并在等待美军方的通用弹药数据链协议。据报道,2004年度美空军审查确定武器优先发展顺序的“空军武器峰会”,主题将是“把互联的武器列入新出现的‘网络中心战’模型之中”。美陆军也正在努力开发战术通用数据链(TCDL),他们为其战术侦察部队采购的“影子-200”战术无人机,其中就包括了TCDL技术的开发项目,目的是实现陆军和海军作战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数据链的通用化,就可以实现信息平台的一体化,如RQ-4A“全球鹰”无人机能与现有的联合部署智能支援系统(JDISS)和全球指挥控制系统(GCCS)联结,可以把图像直接、实时地传给各级指挥官,用于指示目标、预警、快速攻击或打击效果评估。 r'<窈澵传?
玾峗鳌Z贳?
6扽璨CO?
.z 蹒⒇?
微型化。美国及其盟国现有的Link16战术数据链,广泛用于各型战术战斗机、轰炸机和指挥控制飞机,但由于太重和太贵,不能用于绝大多数的无人机和其他武器系统。美国空军正在实施一项最初命名为“女妖”、现在称之为“武器数据链结构”(WDLA)的计划,该项目由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投资,最初目标是发展一种小型化的Link16战术数据链。最近,以色列塔蒂安公司开发了一种紧凑型数据链——“星链”,该数据链是专门为小型、微型无人机搜集视频类信息设计的,其在无人机上的部件重量仅有1/2-2/3磅。“星链”已用在以色列的“赫尔姆斯-450”无人机、“搜索者”无人机和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先锋”无人机上,并与美陆军开发的战术通用数据链(TCDL)有95%兼容。 ?塙氻徴
]俳u5{幄?
压;{-
?亦H埑?
单兵化。早期的数据链多用于武器平台之间。然而,如何让指挥员看见战场的情况,让士兵看清敌人的情况,而且看见“山那边的情况”,是人类战争的千年梦想。因此,单兵的信息化一直是新军事变革的重点。数据链的出现,为实现这一梦想提供了可能。通用化、微型化的数据链,可以装备到每个士兵,让士兵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得到敌我双方的任何需要的信息帮助。比如,以色列开发的“星链”系统,包括空中数据终端(ADT)、地面数据终端(GDT)和空中数据中继设备等都是微型的。“星链”中的ADT可以很容易地安装在无人机上,信息由ADT传输给GDT,并显示在掌上电脑或单兵数据助理上,控制单元则放置在士兵的背包中。“星链”非常适合营及营以下作战单元或单兵在城区、崎岖不平的地形、山上或建筑物后进行侦察和战场损伤评估。该系统作用范围约14.4公里,如果要在更远距离上使用就需要中继节点。 ダR獮襮[妩
蛅b籴?lr
嵈}S|汴珕v
2窠鴙?|y?
高速化。面对飞行中机载传感器实时拍摄到的图像这样一类信息处理问题,数据链的实时传送显得异常重要。要做到海量信息的实时传输,必须解决传输方式和传输速率问题。西方国家对此十分重视,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在数据链信息传输的快速性和有效性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突破。比如,Link11数据链的传输速率仅为2275比特/秒,而公用宽频带数据链的传输速率达274兆比特/秒-1000兆比特/秒。不久前,美图诺斯鲁普格鲁曼公司在加州中国湖地区,对海军的RQ-8A“火力侦查员”垂直起降微型无人机进行了旨在验证“火力侦查员”的战术指挥数据链路的一系列飞行试验,成功地演示了无人机机载设备与地面控制系统的数据链路,飞行中机载传感器实时拍摄的图像首次被准确地下载。在海军陆战队发起攻击时,“火力侦查员”可在150海里范围内将信息传回地面控制站,根据信息平台的指令,还可以直接引导海军舰载武器和海军陆战队武器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❷ 16号数据链

LINK22是北约组织共同开发的下一代数据链系统,也称为北约组织改进型11号链(NILE)。LINK22有两大设计目标,一是取代LINK11;二是在信息格式上与LINK16兼容。因此,LINK22采用了由LINK16衍生出来的信息标准,以及LINK16的结构和协议。同时,LINK22在其HF和UHF工作频段上采用跳频工作方式来提高抗干扰能力,其通信距离为300英里,主要用于海军舰艇的数据传输。LINK22是一个保密、抗干扰的战术数据通信系统,采用TDMA或动态TDMA组网控制,最大可以支持不同的传输媒介的40个网络同时运行,支持F系列和F/J系列报文的传输与转换。在数据传输方面,LINK22同时支持JTIDS和单音LINK11的数据传输方式,在UHF波段采用JTIDS体制,传输速率为12.6kbPs,在HF波段采用单音LINK11的传输体制,传输速率为500至2600kbPs。

除了上述几种数据链外,法国军方研制的W链、意大利研制的“ES”链等,其基本性能和功能都与LINK11相同,主要工作方式为点名询问,仅在传输帧格式上有所不同。以色列自行开发了ACR-740数据链,该型数据链还增加了一种CSMA方式。另外,俄罗斯也在各个时期发展了自己的数据链系统和装备

❸ 数据链路的Link系列数据链路

7.1 Link11数据链路
Link 11是70年代投入使用的,用于舰船之间、舰船与飞机之间、舰队与海军陆战队之间、舰队与陆地之间的双向情报交换,主要产品是Link 11A/B。装备Link 11的有美国海军航母、巡洋舰、驱逐舰、两栖战舰,E-2C、E-3预警机,S-3A、P-3C反潜飞机等。
美国军用标准MIL—STD—188—203—1说明了11号链的详细情况。Link 11数据链是一种自动、高速、计算机对计算机的通信系统,采用TADIL A型数据格式,在具有Link 11功能的各单元,如海上舰艇、飞机和岸上节点之间进行敌情报告等战术数据的交换。此外,它还可用于协调作战区域内各个平台的作战行动。Link 11采用轮询技术,通常由计算机、通信保密设备、数据终端、高频或特高频无线电台组成。Link 11 主要采用高频传播,标准传输速率为1200bps。但在视距范围内可使用特高频频段实现各种作战平台的互连,标准传输速率为2400bps。Link 11 系统主要装备于那些能处理并显示作战态势及目标信息的平台。目前,美国及其盟国都装备有该数据链。
7.2 Link16数据链路
Link 16 于80年代问世,通信容量、抗干扰力和抗毁性大大提高,应用范围从单一军种扩展为三军通用。Link16是美国和北约部队广泛采用的一种具有扩频、跳频抗干扰能力的战术数据链,也是美军用于指挥、控制和情报的主要战术数据链,具有通信、导航和敌我识别能力,可提供重要的联合互通能力和态势感知信息,主要装备美海军战舰、空军战斗机、预警机以及陆军防御系统等。此数据链是使用最普遍的态势感知数据链。它是一种先进的通信、导航与识别系统,采用战术数字信息链(TADIL)J型数据格式,是美军根据未来作战的需要并充分发挥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的能力而研制的,具有快速、机动、无线、多用户等特点,现已成为美国国防部最常用的战术数据链之一。16号链支持战斗群各分队之间的综合通信、导航和敌我识别,用于联合战术信息分配系统。战术数据信息数据链J一般用于把参战的部队互连起来。例如,把海上部队、飞机和岸节点互连起来。它用于交换联合战术数据,使用具有抗干扰能力的特高频无线电设备。
Link 16终端包括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终端和多功能信息分发系统(MIDS)两代产品。MIDS虽是新型终端,但与JTRS以及“软件通信体系结构”(SCA)不兼容,因此,美国JTRS计划已增加新的波形,如2007年开始生产并交付与JTRS兼容的MIDS终端。其中,机载Link 16 系统通常由任务计算机、JTIDS 终端或其后继者多功能信息分发系统(MIDS)终端和天线组成。JTIDS/MIDS是Link 16所独有的设施,它除了可以给Link 16系统提供信息加密、自动入网以及把加密信息高速分发给需要该信息的用户的功能之外,还可以将需要中继的信息自动、高速地转发出去。
Link 16数据链是在Link 11数据链的基础上研发的,可以与Link 11或Link 4A互操作,标准传输速率为28.8Kbps~238Kbps。Link 16的核心是时分多址(TDMA)技术。TDMA技术能实现数百个用户共享并同时使用一个无线电网络,而且不会相互干扰。该网络的每个成员都分配有一个持续数分之一秒的时隙。例如,当战斗机上的终端自动、定期发送飞机状态信息时,信息被加密并被分割为数个数据片段,然后这些片段被混合插入所分配的时隙,并以短脉冲群的方式进行发送。接收终端接收到这些数据片段后对其重新组合、解码,就可以获取完整、准确的信息。目前,Link 16已装备在美国、北约和日本等国的多种平台上。
7.3 Link22数据链路
Link 22是北约国家共同开发,用以取代Link 11的下一代数据链系统,也称北约改进型Link 11。它是一种保密、抗干扰的超视距战术通信系统,主要应用于海上舰队,可在陆地、水上、水下、空中或太空各平台之间,进行电子战数据交换以及指挥控制指令与情报信息传递。为了在信息格式上与Link 16兼容,Link 22采用了由Link 16衍生的信息标准以及Link16的结构和协议。Link 22与Link 16一样也是采用TDMA技术,在高频和超高频频段采用跳频模式以提高抗干扰能力,通过情报自动化网络管理技术提供更好、更优异的性能按计划Link 22将在2015年前取代Link 11。

❹ 数据链的HAVEQUICK

HAVEQUICK最初是美国空军发展高级战术通信计划的一项内容,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译名。该计划是打算在更先进的通信技术出现之前,快速开发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重要的特高频通信不受敌方的干扰。整个计划80年代初执行。HAVEQUICKⅡ是该计划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特高频战术无线电设备,用于舰艇与各种节点(如其他舰艇、飞机和岸上部队)之间战术数字数据的交换。它为现用的高频无线电设备提供了电子反对抗功能,如AN/ARC-182和AN/WSC-3就具有了这种功能。
公用宽频带数据链
公用宽频带数据链是一条图像数据通信数据链,用于从空中平台到舰艇的图像数据传输,如从侦察机到舰艇的图像数据传输。它提供了由空中侦察机获取传感器信号的航空母舰和装备有其它数据链的飞机之间的自动化通信。公用宽频带数据链的工作频段是X频段和Ku频段。公用宽频带数据链的对舰船链路传输速率为10.71兆比特/秒~274兆比特/秒,而舰船到飞机链路传送速率为200千比特/秒。该链路的舰用终端是AN/USQ-123,它支持由飞机到舰船的图像数据通信。该系统在飞机和舰船之间有两条通信线路,分别使用X波段和Ku波段的频率。该系统早期称之为模块化内部联络数据链,以航空母舰为节点,接收来自侦察机和其他飞机的传感器信息,其中包括光电、红外、合成孔径雷达和信号情报。而上行链路要对机载终端发送控制信息,其舰载终端由天线和射频分系统、多链路处理器分系统、图像处理分系统及其他舰载系统组成。
轻型机载多用途系统(LAMPS)数据链
轻型机载多用途系统(LAMPS)数据链是舰船和LAMPS直升机之间的战术数据链路。LAMPS直升机下行链路无线电台把机上传感器系统的雷达和声纳所获得的数据传送到直升机母舰上。
LAMPS数据链舰载终端是AN/SRQ-4,其组成包括装有天线罩的AS-3274定向天线,AS-3275全向天线,C-10425天线控制/监视器,OR-209收发信机和KG-45密码设备等。
LAMPS数据链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工作在G波段,它是一个全双工链路,其数据速率为25兆比特/秒。
1号链是一条使用陆上通信线路的数据链。它用于防空数据的自动交换。为了在两条数据链之间交换防空信息,1号链借助使用数据缓冲装置,自动地把数据重新格式化,其传送速率为2.4千比特/秒。14号链是一条在高频和特高频这两种频率上工作的数据系统。它通过安装有11号链路的指定舰船以及其他的平台提供计算机控制的战术数据广播。14号链发送标准的每分钟100字电传,这样使由战术数据交换支持的区域防御和攻击任务的、没有装备NTDS的舰船的战术数据处理设备的成本降至最低。
计算机和远程通信技术的结合是信息技术的核心,近几年有了巨大的发展。美国海军正在执行其“哥白尼体系结构”计划,全面地改革其指挥控制系统,其中战术数据信息交换系统主要用于数据信息传输和交换。数字数据网络将成为未来海军通信的主要方式。

❺ 美国MC2A预警机的数据链

MC2A将依照多平台通用数据链路(MP-CDL)的标准配备数据链系统,令预警机和其他平台建立起更好的信息互联通道。MP-CDL使用已很成熟的“网络广播”和“点对点”两种工作模式,大量采用光纤介质。网络广播模式能同时向32个平台发送信息,点对点模式则可以在两个平台间建立更高速的链接。理论上,MP-CDL最高传输速率10~274兆比特/秒,远远高于目前美军56~59千比特/秒的水平,足以实现实时语音或视频传输,而且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2003年MP-CDL将确定承包商,MC2A将是首个装备MP-CDL的平台。 显然,其他美军单位要积极开展信息网络建设,才能充分发挥MP-CDL的作用。如陆军的作战人员信息网,力图将陆军部队的传输带宽提高一个数量级。美军各兵种的数据传输网络均基于统一的标准,采用成熟的商业互联网技术。这样,一个庞大而统一的战术互联网正在美军全范围内建成。
为了给MC2C的建立奠定基础,美军正积极建立渗透到每个单位的全新数据网络。今年的千年挑战2002演习上,美军对C4I网络、全球情报与图像整合、联合侦察群组工具、网络安全管理、数字化指挥控制系统等大量项目进行了初步验证,预计2010年这些项目将基本成熟,从而令MC2A服役时能立即大展拳脚。

❻ 战斗机数据链是什么意思

数据链技术作为当今军用信息技术的核心,从其登上军事舞台伊始,就引起了各国的高度关注。那么日新月异的数据链技术又是从那里起步与发展的呢?
20世纪50年代:战术协同需求催生数据链

在当今世界各国军队中,美国海军最
早启动数据链建设。美国海军由水面舰艇、水下潜艇、航空兵、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其作战特点为海域辽阔、平台众多、兵力分散、组织复杂。每个作战平台都是相对封闭、独立的作战个体,无线通信是各作战平台对外联系的惟一手段。因此,相对于其他各军兵种,美国海军对战术协同的需求尤其迫切。

20世纪50年代,美国海军为解决舰(主要是航母)机协同问题,提出在各类舰载作战飞机与水面舰艇之间建立数据链接关系,以实现舰艇对舰载作战飞机的指挥引导,于是研制出了第一台数据链设备:LINK4。早期的LINK4功能有限、技术简单,只是单向传输信息,作战飞机只能接收信息。

数据链最早用于解决舰机协同问题,并不是偶然的,因为“平台移动速度越快,战术协同的需求越迫切”,并且,战术协同的反应时间必须远远大于作战平台相互作用的反应时间。需要指出的是,导弹既是一种武器,也是一种特殊的作战平台。导弹的出现,特别是其攻击距离的大幅度延伸,使战术协同的需求在战场的每一个角落、对攻防双方都变得迫切起来,而且对战术协同反应时间的要求极高。运动速度极快的作战平台的出现,是数据链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0世纪70年代:实现点与点双向互联

继LINK4之后,美国于上世纪60年代又开发出了LINK11数据链。LINK11可以利用各种现役的HF和UHF电台,使用轮询协议组网,数据速率一般不高于2500bps。LINK11B采用与LINK11相同的信息编码标准,可用于多种信道,建立点对点链接。LINK11主要用于舰船之间、舰船与飞机之间、舰队与岸上指挥机构之间的情报交换。美军EP-3系列的预警飞机就配装了该数据链的终端设备。LINK11B的信息传输标准与物理信道无关,可以在任何点对点数据链路上传输,包括通过调制解调器在模拟话音信道和数据信道上传输。

在LINK4的基础上,美军从7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了LINK4A/C两套系统,采用半双工方式实现了双向通信,并于1983年形成TADILC传输技术标准。LINK4A数据链工作在UHF频段,采用FSK调制方式,使用命令/响应协议以及时分多路传输(TDM)技术,数据速率为600~5000bps,基本上无保密和抗干扰能力,主要用于海军对舰载飞机的指挥引导。LINK4C从80年代开始装备,采用与LINK4A大体相同的技术体制,增加了抗干扰措施。LINK4A/C是用于引导和被引导飞机之间传送指挥引导命令和目标数据,在超短波信道传输串行时分多路信号。一旦发现敌目标,飞机上的计算机能够自动跟踪和推算目标未来的位置,为准备拦击的飞机发送信息,把飞机引导到截击点或目标,同时被引导的飞机能通过引导信息触发一种特别的应答信息,做出应答。

20世纪90年代:具备跳扩频与抗干扰能力

LINK16(北约国家称为16号链)是由美国普莱西和柯林斯公司研制的JTIDS(三军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来实现的,20世纪90年代初才正式装载平台。它是一种双向、高速、保密、抗干扰数据链,用于美三军及北约各国军队,传输监视和武器控制等八大类信息。16号链大大地扩展了11号链和4A/C号链的信息流量,工作在960~1215MHz频段,传输速率为28.8kbPs~238kbPs,采用TD鄄MA方式组网,具有跳扩频相结合的抗干扰方式,跳频速率为76900次/秒;具有话音/数据加密传输、抗干扰、组网灵活和无中心节点等特点,能同时支持大约30个网络工作,网内成员多达上百个甚至更多,在采用大功率对流层散射信道的条件下能够覆盖480×960km2的区域。每个成员利用一个或多个所分配的时隙依次发送信息,并可通过中继实现超视距数据传输。目前北约国家为了实现各种作战飞机之间的信息传输,共同提出了多功能信息分发系统(MIDS)开发计划,主要开发类似于LINK16信息标准的小型化端机,用于装备作战飞机和地面部队。

未来:保密传输与抗干扰性能更优

LINK22是北约组织共同开发的下一代数据链系统,也称为北约组织改进型11号链(NILE)。LINK22有两大设计目标,一是取代LINK11;二是在信息格式上与LINK16兼容。因此,LINK22采用了由LINK16衍生出来的信息标准,以及LINK16的结构和协议。同时,LINK22在其HF和UHF工作频段上采用跳频工作方式来提高抗干扰能力,其通信距离为300英里,主要用于海军舰艇的数据传输。LINK22是一个保密、抗干扰的战术数据通信系统,采用TDMA或动态TDMA组网控制,最大可以支持不同的传输媒介的40个网络同时运行,支持F系列和F/J系列报文的传输与转换。在数据传输方面,LINK22同时支持JTIDS和单音LINK11的数据传输方式,在UHF波段采用JTIDS体制,传输速率为12.6kbPs,在HF波段采用单音LINK11的传输体制,传输速率为500至2600kbPs。

除了上述几种数据链外,法国军方研制的W链、意大利研制的“ES”链等,其基本性能和功能都与LINK11相同,主要工作方式为点名询问,仅在传输帧格式上有所不同。以色列自行开发了ACR-740数据链,该型数据链还增加了一种CSMA方式。另外,俄罗斯也在各个时期发展了自己的数据链系统和装备。

❼ 3.数据链路层

包含发现( Discovery) 和会话( Session) 两个阶段:

R代表网络速率,d是最大网段长度,v是信号传播速度
网络利用率= 吞吐率/网络数据速率= 帧长/(传帧花费时间+1帧发送到网络所用时间)

IEEE 802又被称为LMSC(局域网/城域网标准委员会) LAN/MAN的IEEE 802.*系列标准重点记忆:

快速以太网:802.3u标准 ,速率达到了100Mbit/s,有 100Base-T/F两类规范

千兆以太网:802.3z标准 ,速率为1000Mbit/s(1Gbps),向下兼容10M和100M以太网

万兆以太网:802.3ae标准, 速率可达10000Mbit/s(10Gbps) 只支持光纤以及全双工 不再采用CSMA/CD (原因:因为它检测,若有错会停下来,时间花销大) 。

❽ 数据链的分类

海军战术数据系统
数据链首先用于海军战术数据系统(NTDS),它是第一代舰载或机载自动化通信系统,1961年研制成功。当时通过使作战情报中心(CIC)计算机化来解决空战难题。美国现役舰船约200艘装备NTDS系统,其中包括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和两栖攻击舰。海军战术数据系统使用11号链、4号链和14号链。此外,在北约和美国海军中还使用4A号链、16号链等。11号链是一条用于交换战术数据的数据链。例如,交换发现敌情报告,还可用于协调作战区域内各个平台。11号链使用战术数据信息数据链A的数据格式,美国军用标准MIL-STD-188-203-1说明了11号链的详细情况。11号链通常用来联通参加作战的战术部队,如海上舰艇、飞机和岸上节点。主要采用高频传播,在视距范围内它可使用特高频频段实现各种作战平台的互连。只有那些能处理并显示作战态势及目标信息的平台才装有11号链设备。
11号链支持战斗群各分队之间海军战术数据系统的数据传输,它采用高频无线电设备时,数据传输速率为2275比特/秒。海军战术数据系统是一个支持各级战斗指挥人员的海军舰载战术指挥控制系统。11号链采用轮询技术(也叫点名呼叫),为各部队之间提供通信并交换数据信息。
美国海军使用的数据终端机有AN/USC-35(V)、AN/USQ-76(V)、AN/USQ-83和AN/USQ-111(V)等。后两种型号设备是90年代初才装备部队的,其功能齐全,适用于北约各国海军装备。
16号链支持战斗群各分队之间的综合通信、导航和敌我识别,用于联合战术信息分配系统。16号链使用战术数字信息数据链J型作为数据格式。战术数据信息数据链J一般用于把参战的部队互连起来。例如,把海上部队、飞机和岸节点互连起来。它用于交换联合战术数据,使用具有抗干扰能力的特高频无线电设备。
使用的数据终端
使用的数据终端有三种类型:一类用于大型飞机、水面舰艇和接入陆地主网的网关设施;二类用于作战飞机和小型舰;三类用于地面移动部队和小型无人驾驶飞机。
4A号链是一种半双工或全双工飞机控制链路,供所有航空母舰上的舰载飞机使用。开始引入4A号链时是为了支持自动着陆系统,后来发展成为通过交换状态和目标数据来协调E-2C鹰眼预警飞机和F-14A雄猫战斗机的手段。4A号链也用于校正航空母舰上的飞机惯性导航系统。
4A号链使用特高频,在整个频率范围内,射频信道间隔25千赫兹。为了连接各种装置和交换目标信息,4A号链采用了单频时分多址技术。用于作战飞机控制和目标信息的数据率为5千比特/秒。
典型的4A号数据链终端由特高频无线电台、调制解调器、密码设备、数据处理器和用户接口设备组成。在4A号链路中有两种类型的终端:控制站终端和飞机终端,它们以半双工方式工作。但是,控制端终端还必须能够工作在全双工方式。半双工信道则完成对联机性能的监视功能。

阅读全文

与数据链的速率是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牛苹果数据线2a什么意思 浏览:489
勒索蠕虫检测工具 浏览:68
苹果手表固件描述文件下载 浏览:330
android获取sd卡视频文件 浏览:949
苹果手机设置通用网络设置 浏览:83
md298zpa是什么版本 浏览:317
srslog文件在哪个目录 浏览:948
无法找到文件中可删除的图片 浏览:739
dnf90版本副职业 浏览:848
c只读打开文件 浏览:575
如何在电脑文件上添加图片 浏览:297
xslist网站怎么登录 浏览:735
ftp不能直接打开文件 浏览:145
ps调整后的xps文件 浏览:572
小米如何取消wifi和数据同时使用 浏览:347
微信数据6个g怎么清理 浏览:533
找厂房去哪个app 浏览:881
linuxmini 浏览:997
如何找编程类的工作 浏览:286
jsp从mysql读取时间 浏览:68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