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数据开启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新模式
大数据开启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新模式
“一年间,大数据为没有抵押和担保的中小微企业解决纯信用贷款21亿元;为银行跟踪监测中小微企业贷后资金总额达100亿元,未发生一笔不良……”这是8月15日,在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中国投资协会新兴产业中心举办的“大数据信用融资实践报告暨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周年媒体座谈会”上,由我国第一家大数据信用信息服务机构——金电联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披露的一组数据。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国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目前中国有约5000万家中小微企业,由于抵押物不足、信息缺失导致的融资难题亟待解决。在业内专家看来,破题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必须创新信用评价模式。
“信息和信用缺失是导致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投资协会新兴产业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涛认为,大数据信用的出现,将成为化解这一问题的有力抓手和突破口。
2013年8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了大数据信用服务理念,强调对小微企业的增信服务和信息服务,第一次将大数据纳入国家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政策中,极大地促进了大数据在金融信用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一年间,大数据信用从幕后走向台前,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上发挥了引人瞩目的作用。而金电联行是中国大数据信用信息服务机构的先行者,拥有中国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数据信用技术体系和云数据挖掘、云信用计算和云结构服务三大核心技术,通过大数据客观反映、评价中小微企业的信用,为银行发放“纯信用贷款”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纯信用贷款’虽然不看‘财报’,但要看‘市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金电联行(北京)董事长兼总裁范晓忻表示,大数据信用融资不依赖传统的财报信用评价思维,而是通过对企业的“大数据”,即生产、流通、销售中产生的所有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创建出一个大批量、高效能、全风控、低成本的信用评价模式,通过计算机核算出企业的信用额度,让银行能够放心地提供无抵押的“纯信用贷款”,有效地化解了中小微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没有信用积累和抵押、担保资源,难以进行信用评价的问题,不仅可以开展成批量的企业信用评价,而且还大大降低了企业融资的门槛,使其获得真正的信用贷款。
座谈会上,范晓忻介绍了一年来金电联行开展的产业链、商业圈和企业群的中小微企业大数据信用融资的实践活动,从利用互联网新理念、新技术、新工具创新金融模式,以中小微企业经营的“软信息”解决融资缺信息、缺信用问题等10个方面,展现了大数据信用在落实党和国家政策、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与优势,展现了大数据技术在改变经济和社会方面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大数据信用能够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在于它突破了从财报、抵押资产和担保信息评价企业信用的传统思维,而是从企业经营的明细数据中挖掘信用,从企业的行为模式中计算信用,打开人们认识信用的新天地,从而彻底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缺信息、缺信用的问题。”范晓忻表示。
记者了解到,金电联行的大数据信用模式得到了众多商业银行的认可,合作的银行包括中国民生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等近10家;业务覆盖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山东、河北、江苏、安徽、重庆等十几个地区,实现了银行、企业、大数据信用三赢的局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鲁阳认为,这一创新模式成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有效工具,并在完善金融体系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范晓忻表示,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联保、互保既是融资的一个有效途径,但也存在较大的危机。一旦个别企业资金链断裂,就会造成一批企业陷入担保圈风险。而大数据提供的纯信用贷款则可以使企业的金融风险几乎为零。
中国投资协会新兴产业中心副主任王涛也高度评价了大数据信用在产业投融资建设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大数据开启中小微企业信用融资新模式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㈡ 国内将首现金融大数据平台
成立不足半年的北京金融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北京金控集团”)于近日开启成立以后的首次大动作。2月28日,在北京市金融 科技 促进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工作会上,北京金控集团宣布发起设立全国首家普惠型金融大数据公司,旨在解决民营和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
设立北京金融大数据公司
公开数据显示,北京金控集团为首批五家金控集团监管试点之一,成立于2018年10月19日,并于今年1月24日核准。由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100%持股,注册资本120亿元。银保监会原国际部主任范文仲担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此外,孟振全担任董事一职。
苏宁金融研究院金融 科技 研究中心主任孙扬也认为,在数据运用和操作流程方面,与传统金融机构不同的是,金融大数据公司应该具有数据开放平台、数据实验室等供外部合作伙伴联合建模和数据实验测试。同时,金融大数据公司应该会对外提供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客户的数据验证服务,通过API交互方式进行,输入一个数据,返回一个验证结果。因此,基本上该公司会通过在线方式对机构提供数据服务。
致力解决小微融资难题
事实上,作为北京金控集团成立以来的首秀,设立普惠型金融大数据公司这一动作的发生也早有端倪。今年1月,范文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近期将推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以解决小微融资难题。
就当前民营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的难题,范文仲曾在2月22日召开的北京市促进民营、小微、科创企业融资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由于信用风险大,小微企业经营的规范性相对较差,轻资产特征明显,抵质押物缺乏;同时交易成本较高,小微企业单笔融资规模小,对金融机构的利润贡献度低,但金融机构所付出的人力成本、运营成本等与发放一笔大规模贷款相差无几;再加上服务效率低,传统模式下的信贷审批程序多、周期长,与小微企业信贷规模小、速度快的需求特点不匹配。
对于上述难题,范文仲表示,北京金控集团将依托北京金融大数据公司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健全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征集、评价与应用机制,提高融资担保体系效能以及充分利用金融 科技 创新的新机遇等多方面推动平台建设。同时,以实现对全市民营、小微企业融资更广的覆盖面、更低的融资交易成本、更强的风险管控能力等作为目标,以金融大数据为核心技术降低融资成本,支持民营小微企业。
多因素导致风险犹存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服务民营、小微企业融资的过程中,仍存在部分风险需要警惕和防范。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嘉宁认为,民营和小微企业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无论是增长放缓、贸易战还是去杠杆,都会对民营和小微企业造成重大影响。建议在服务过程中,要根据宏观经济情况,灵活调整政策,助力企业,控制市场风险。
同时,陈嘉宁指出,民营和小微企业的征信信息有限,难于授信。因此,建立金融大数据平台,结合上下游以及更多的数据维度,提升行业的数据采集和风险分析能力,有利于金融机构更高效率地识别、计量和管理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风险,提供更加体贴的服务。
于百程也表示,目前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中,金融机构对于企业风险的把控是一个难点,从而会影响金融机构对此类业务的积极性。而数据不断丰富、完善和共享,是破解这一难点比较有效的手段。
此外,陈嘉宁还强调,民营和小微企业数量众多,金融机构难以对接,通过建立金融大数据平台,将民营和小微企业与有意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进行很好地撮合、匹配和对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就下一步支持民营、小微和科创企业发展的措施,北京金控集团表示,未来3-5年,在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将逐步构建金融大数据、 社会 全信用、聚合无感支付、创新资产交易等金融服务设施,增加首都金融体系信息透明度。
本文源自北京商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㈢ 大数据征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大数据征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大数据征信覆盖面广、涉及维度全面,并采用云计算技术,从数据录入开始到评价结果输出的整个过程全部由计算机算法完成,避免了主观判断的影响,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即使同时处理多个受评对象,仍然能够保证快速、准确的高效性。
此外,大数据征信还能够满足评价结果与信用信息的同步,保证了信用的实时性。大数据征信的出现提高了信息透明度,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又提高了经营效率,激发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东汇征信整合了工商、司法、民间等信用信息资源,在借鉴了国内外成熟的征信系统和完善的管理机制后,通过自主研发,建立了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非金融机构借贷信息共享平台,简称CMS平台,为全国企业提供全方位征信服务,最大可能确保了信息主体记录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和跨领域的一致性。
实时更新录入者的具体信用情况,会员用户可以及时通过CMS平台查询主体信用信息,降低风险、寻找合作项目。帮助金融机构规避信贷风险,助力中小企业良性发展,架起了征信桥梁,缓解了企业的融资难题,实现多方共赢。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大数据征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㈣ 为何说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解决
据报道,央行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金额达到157.55万亿元,是2012年的68倍,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等新金融形态蓬勃发展,降低了实体经济运行成本,在一定成都市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网上银行负责人表示,依托这些数据和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网商银行汇总出了10万多项指标体系,创建了100多个预测模型和3000多种风控策略,风险控制更为容易,大数据的分析也减少了小微企业融资贷款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