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国家网信办发文,不得利用大数据杀熟,具体出台了哪些举措
国家网信办发文,不得利用大数据杀熟,具体出台了这些举措:1、应该向用户提供便捷的关闭算法而推荐服务的选项;2.不可以利用算法推荐服务去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3.应该要便利老年人去安全使用算法推荐服务;4.不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偏好和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上实施有差别的待遇。
『贰』 网信办要求不得用大数据杀熟,用大数据杀熟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用大数据来杀熟会导致我们的个人信息泄露,同时也会导致我们用更多的钱来支付相应的服务。
对于多数普通用户来说,因为用户的数据本身存放在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后台,这就意味着互联网公司可以利用用户的数据来做各种业务。当互联网公司监测到用户经常使用某种服务的时候,有些互联网公司会给老顾客更高的价格,通过这样的方式赚取更高的利润,这样的行为就叫做大数据杀熟。
一、网信办要求所有的互联网公司禁止大数据杀熟。
这是网信办联合其他部门发出的统一公告,网信部要求互联网公司严格执行相关措施,同时禁止互联网公司进行大数据杀熟的业务。对于那些互联网公司来说,互联网公司不得通过算法来诱导用户进行消费,也不能利用算法进行所谓的价格上的差别待遇。
『叁』 “杀熟”之后又“杀富”,大数据为何频频被滥用
商家的这种行为,明显违反了诚实守信的市场原则。无论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还是电子商务法等法律,都规定了“诚实信用原则”。同时,大数据杀熟背后可能还隐含着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我国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明确,“价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商家利用大数据对不同顾客购买的同一商品进行区别售价,对于花了冤枉钱的一方来说,显然有欺骗成分。
按照电子商务法的相关规定,如果商家存在大数据杀熟等行为,应责令其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不管是大数据“杀熟”还是“杀富”,这种随意定价、区别定价、看人下菜碟式的定价,都应该被及时制止和惩处,消费市场的秩序必须得到更给力的维护和监管。
『肆』 大数据杀熟行为侵犯消费者权益,经营者会面临什么处罚
大数据杀熟这一词,在今日又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大
不知道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是否碰到过大数据杀熟这样的事呢?你们又是怎样维权的呢?把你们的经历分享在评论区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吧。
『伍』 文旅部拟出新规:“大数据杀熟”最高或被罚50万
十一黄金周刚刚过去,游客们很多是通过在线 旅游 平台购买车票、预订酒店。不过网络平台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虚假预订、不合理低价游、“大数据杀熟”等现象也饱受诟病。对此,文化和 旅游 部发布了《在线 旅游 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准备对在线 旅游 经营行为做出进一步规范。
OTA平台成“杀熟”重灾区
杀熟,即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出许多。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来包括滴滴出行、携程、飞猪、京东、美团、淘票票等多家互联网平台均被曝疑似存在“杀熟”情况,涵盖在线差旅、在线票务、网络购物、交通出行等多个领域,特别是OTA(Online Travel Agent)在线差旅平台较为突出。对此,上述各家平台大多进行否认。
2018年10月7日,知名作家王小山在微博炮轰飞猪旅行App利用大数据“杀熟”。飞猪对此回应称: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利用大数据损害消费者利益。
行业龙头携程早前也被用户指责存在“大数据杀熟”。3月10日晚间,微博网友@陈利人爆料称,在携程订票未支付时,发现忘记勾选“报销凭证”,退回修正再支付时被提醒“已无票”。重新搜索该票,价格贵了近1500元。而通过海航APP购买该票,价格比携程第一次给出的价格低了2100元。
3月11日,携程发布致歉说明称,携程绝不存在任何“大数据杀熟”行为,对爆料所述订单进行复盘发现,2月26日发布的新版本在机票预订程序中存在Bug,并对此作出道歉。经初步统计,该bug影响到约1300人,涉及成交订单约100个。10日晚11时,该Bug已修复,将逐一与客户联系,承担用户因此造成的损失。
“大数据杀熟”的三种套路
浙江大学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马述忠总结了“杀熟”的三种套路:
一是借助大数据进行“用户画像”。根据用户的收入水平与消费习惯,针对性地向用户推送一部分商品,隐藏另一部分商品,诱导用户的消费选择,并进行一定幅度的加价,实现“杀熟”。
二是通过地理位置信息实现“杀熟”。商家通过移动端应用后台收集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并进行实时分析,若用户所处的位置附近潜在的竞争对手较少,则进行一定幅度的加价。
三是通过用户与移动端应用交互的行为细节实现“杀熟”。用户与应用交互的行为细节,如键入信息频率、搜索关键词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一时点用户对于商品或服务需求的迫切程度,一些商家会基于这些信息进行动态浮动加价。
为什么“杀熟”不“杀生”?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系教授骆品亮指出,首先,熟客往往“自以为是”,觉得跟商家熟就会得到更好的服务和更优惠的价格,孰料熟客往往要为“自以为是”付出代价。其次,熟客的行为轨迹相对固化,比较厌烦“货比三家”,因此要为“惯性”或“粘性”支付更高的价格。最后,熟客往往具有较高的转移成本,因此要为“锁定效应”买单。总而言之,相比生客,熟客对价格没有那么敏感,也就是价格弹性比较低。所以,“杀熟”本质上是一种价格歧视策略。
行业监管难,文旅部出手整治
文化和 旅游 部指出,在线 旅游 企业和平台既是线下 旅游 行业的服务主体,又是在线电子商务平台的经营者,具有双重身份。目前,国内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对在线 旅游 市场规范作出明确规定,这给行业监管带来较大难度。从各地文化和 旅游 行政部门收到的举报和投诉,以及媒体相关报道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来看,上述企业和平台涉及的问题主要集中于“ 旅游 安全保障和救助义务、消费者权益保障、虚假宣传”等行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亟需通过健全法律法规来加以规范。
《暂行规定》回应了 社会 热点问题。对虚假预订、不合理低价游、价格歧视(大数据杀熟)、信用监管等问题都做出了具体规定。
/ 话你知 /
消费者遇“杀熟”如何维权?
消费者在遇到“价格歧视”问题时,如何辨别是不是被“杀熟”了呢?又该如何维权呢?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蒙慧欣表示,消费者要分辨自己是否“被杀熟”可以选择“货比三家”,或者与不同的消费者在相同条件下同一产品上价格对比是否存在差异,经常留意在同一平台上提供的商品价格变化幅度是否过大等。
“如若消费者发现确实存在价格歧视,应当及时保存证据并与平台沟通,同时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蒙慧欣称。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对在线 旅游 平台的举报投诉渠道提出了明确要求。《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显示,在线 旅游 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公示12301全国 旅游 服务热线等举报投诉渠道,建立完善纠纷处理机制和预警公示制度。
“一直以来,OTA平台上提供的机票、住宿等各项 旅游 服务中出现价格‘杀熟’、虚假宣传等问题且得不到治理。《暂行规定》的发布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现有的法律法规,对大数据的法律属性和使用范围予以规定,于此同时,加强了OTA平台的监管,有利于在线 旅游 行业的规范化发展。”蒙慧欣称。
据中国证券报、央视 财经 、中新经纬客户端
『陆』 57人落网!青岛警方捣毁特大电信诈骗团伙,嫌疑人都是如何进行作案的
青岛警方捣毁特大电信诈骗团伙,嫌疑人通过科技手段,广泛撒网,利用各种套路,诱导你往安全账户汇款。
随着科技的发展,骗子的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为了能够让你上当受骗,甚至有连环骗局,可谓是局中局。青岛警方成功对诈骗分子进行全链打击,逮捕嫌疑人57人。
总之,骗子展开骗局,大家不要盲目相信他的话,要多核实。如果是账户金额出问题,可以先和银行核实,如果自己有非法记录,先去派出所核实。不要骗子说什么,你就信什么。
他们一般会用大数据锁定你,再给你按剧本进行套路,最终拉你下水。
『柒』 遇到“大数据杀熟”,有什么反制的办法
最近,网上有很多用户都在反映自己被“大数据杀熟”的遭遇,他们反映说对比相同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出许多,这样对老客户,实在是不合理,看得很多网友的义愤填膺。经过调查发现,其实,在机票、酒店、电影、电商、出行等多个价格有波动的平台,都存在类似情况。类似现象受到各大媒体关注,并被统称为“大数据杀熟”。
针对以上两个原因,从诱导性消费的原因来看,网络平台日趋完善的技术和算法虽然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平均搜索成本,但平台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平台在理论上完全有可能进行误导性推荐或扭曲正常的消费体验,从而不当得利。针对这个,消费者可以伪装为“价格敏感型”的用户,消费的时候要找优惠券,得到优惠才会下单,这样可以反向诱导平台更多给这名用户派发的下单红包、优惠券,“价格敏感型”的用户得到红包、优惠的概率会多一些。从价格歧视这个原因来书,用户可以针对同一个商品或者服务,可以在多个平台搜索、比较,这样有利于用户得到更多的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