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千讯基因大数据:肺癌为什么是中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
一、肺癌发病率最高的是什么类型
二、肺癌的危害
三、怎样预防肺癌
1、肺癌发病率最高的是什么类型
肺癌发病率最高的是非小细胞肺癌类型,大约80%的肺癌患者得的是非小细胞肺癌。这种癌症的生长和扩散相比小细胞肺癌缓慢。非小细胞肺癌包括三种,鳞癌、腺癌和大细胞肺癌,它们的细胞类型不同。大多非小细胞肺癌的成因和吸烟有关,但少数腺癌和许多大细胞肺癌的病例成因还不明朗。
2、肺癌常见的诊断方法
2.1、放射性核素检查
可用于肺癌的诊断,显示癌病的范围,阳性率可达90%左右。
2.2、X线检查
这是最常用的诊断肺癌的方法。通过X线检查可以了解肺部癌变的部位和大小。早期肺癌可看到由于支气管阻塞引起的局部肺气肿、肺不张或病灶邻近部位的浸润性病变或肺部炎变。
2.3、细胞学检查
痰细胞学检查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肺癌的诊断方法。中央型肺癌痰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可达70~90%,周围型肺癌痰检的阳性率则仅约50%左右,因此痰细胞学检查阴性者不能排除肺癌的可能性。
3、肺癌的常见治疗方法
3.1、外科疗法
手术疗法的目的是彻底切除肺部原发癌肿病灶和局部淋巴组织,并尽可能保留健康的肺组织。各型的肺癌,如病灶较小,原发肿瘤局限在支气管内,尚未发生远处转移,病人的全身情况较好,手术后五年生存率可达50%。
3.2、化学疗法
在各种类型的肺癌中,未分化小细胞癌对抗癌药物最为敏感,疗效最好,鳞状上皮细胞癌次之,腺癌敏感度最低。现时的化学治疗多数是用间歇性联合多种药物的方法,结合细胞动力学的原理,发挥药物间的协调作用,治疗的效果最好。
3.3、放射疗法
放射治疗是局部杀伤癌肿病灶的一种方法,在各型肺癌中,未分化小细胞癌对放射治疗最为敏感,次之为鳞状上皮细胞癌,腺癌的敏感度最低。多数肺癌病例在明确诊断时病变范围已较广泛,出现远行转移等不良情况,不适于施行手术治疗者应考虑放射治疗或抗癌药物治疗以改善症状和延长寿命。
1、癌肿可以导致支气管阻塞,原本正常肺泡囊腔消失,影响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病人会因此感到胸闷、气短。
2、若肺癌占据肺部的大部分,会对患者的呼吸产生巨大影响。
3、支气管中的神经相当的敏感,癌症刺激到支气管,导致患者咳嗽。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支气管内掉进一颗饭粒,咳几声,将饭粒咳出来了,就不会再咳了。然而支气管内长出的癌块不会被咳出,这样就可发生一阵阵剧烈的干咳,不容易停止。甚至有时候出现咳血的现象,这是最典型的肺癌的危害。
4、由于癌症阻塞了支气管,导致支气管内分泌物即痰液无法排除,导致细菌滋生出现肺炎,出现发热,这种肺炎称阻塞性肺炎。
5、严重到一定程度可导致患者出现胸痛,也可能出现胸水。胸水多了压迫肺脏,增加了患者的呼吸难度,相当难治6、专家指出,如果肺癌得不到及时的控制,急速恶化下去,对患者的生命产生极大的威胁。
1、室内通风:有研究表明,中国女性肺癌与室内微小环境空气污染有关,因此预防肺癌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2、建立良好饮食习惯:预防肺癌还要多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特别是含有类胡萝卜素的食品,可降低得肺癌的危险。
3、饮食预防与化学预防肺癌:肺癌的化学预防旨在通过使用药物、食物或营养成分来干预癌前病变,预防肺癌发生和分化逆转肿瘤细胞来达到预防和控制肺癌的目的。
4、戒烟:预防肺癌也与吸烟有关。开始吸烟的年龄、吸烟时间、每天吸烟支数、香烟种类都与肺癌有着密切的关系,吸烟者肺癌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10倍,而戒烟可明显降低肺癌发生率。
5、职业防护:职业环境中的呼吸道致癌物也是造成肺癌发病增多的重要原因,煤矿工、油漆工等一些特殊行业的职工应做好预防肺癌的措施。
6、减少厨房油烟: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是非吸烟肺癌的主要的病因之一,因此预防肺癌要尽量减少油炸、煎炒。
2. 医疗行业大数据应用的三个案例
医疗行业大数据应用的三个案例
文章从华大基因推出肿瘤基因检测服务、大数据预测早产儿病情、广东省人民医院利用大数据调配床位3个医疗行业大数据应用案例中,以应用背景、数据源、图说场景、实现途径、应用效果5个视角去看待大数据在医疗的应用状况。
案例一:华大基因推出肿瘤基因检测服务
应用背景:
伴随着生物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个体基因检测治疗疾病已经成为现实。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美国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在 2013 年经过检测她发现自身携带致癌基因——BRCA1 基因,为防止罹患卵巢癌,于 2015 年切除了卵巢和输卵管。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多家基因检测机构,如我国的华大基因、贝瑞和康、 美国的 23andMe、 Illumina 公司等。华大基因一直致力于肿瘤基因组学研究,已经研究 20 多类癌症。近日,华大基因推出了自主研究的肿瘤基因检测服务,采用了高通量测序手段对来自肿瘤病人的癌组织进行相关基因分析,对肺癌、乳腺癌、胃癌等多种常见高发癌症进行早期、无创伤检测。
数据源:
检测数据:患者血清、口腔黏膜数据、基因测序等。
其它数据:体检数据、电子病历、遗传记录、患者调查、地理区域以及生活条件等。
图说场景:
实现路径:
首先采取患者样本,通过测序得到基因序列,接着采用大数据技术与原始基因比对,锁定突变基因,通过分析做出正确的诊断,进而全面、系统、准确地解读肿瘤药物与突变基因的关系,同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性,辅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实现“ 同病异治” 或“ 异病同治” ,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应用效果:
癌症诊断和预测。肿瘤医院的病人中有 60%至 80%刚到医院时就已经进入中晚期,癌症早期的筛查可以帮助患者有针对性的改善生活习惯或者采取个体化的辅助治疗,有益于身体健康;同时将癌症扼杀在摇篮里,从而降低日后巨大的医药开支和生活困扰。助力个性化医疗。结合生物大数据,挖掘疾病分子机制最终可以做到更好的筛查,更好的临床指导以及更好用药的过程。
案例二:大数据预测早产儿病情
应用背景:
安大略理工大学的卡罗琳·麦格雷戈( Carolyn McGregor)博士和一支研究队伍与 IBM 一起和很多医院合作,用一个软件来监测处理即时的病人信息,然后把它用于早产儿的病情诊断。
数据源:
个人体征数据:心率、呼吸、体温、血压和血氧含量。
其它数据:孕妇产检数据、电子病历、遗传数据等。
实现路径:
系统会监控 16 个不同地方的数据,比如心率、呼吸、体温、血压和血氧含量,这些数据可以达到每秒钟 1260 个数据点之多。在明显感染症状出现的 24 小时之前,系统就能监测到早产儿细微的身体变化发出的感染信号,及早预测控制早产儿的病情,从而提高新生儿的出生率。
应用效果:
预测病情。早产儿的稳定不是病情好转的标志,只有通过海量的数据并且找出隐含的相关性才能发现提早知道病情,医生就能够提早治疗,也能更早地知道某种疗法是否有效,这一切都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案例三:广东省人民医院利用大数据调配床位
应用背景:
起因于国外医院的经验以及广东省人民医院各专业科室差异很大的病床使用率。长期以来,优势专业病源充足,病人候床情况严重,排队入院,相反有些专业空床情况明显,病床使用率仅 65%左右。为此管理层打出了模糊临床二级分科、跨科收治病人、集中床位调配权的一套“ 组合拳” 。
数据源:
患者数据:挂号数据、电子病历、患者基本数据等。
医院数据:各科室床位使用情况、诊疗活动、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周期等。
实现路径:
对跨科收治病人之后的科与科之间的工作量、收入、支出、分摊成本等指标进行合理的划分,强化了入院处的集中床位调配权,解决病人入院排队情况,使医院更好地履行了社会责任,同时也给增加了医院的效益。
应用效果:
提高病床使用率。病床使用率由 87%提高到 92%,优势专业候床排队现象明显减少。
支持决策判断。优势专科与弱势专科的病人在地域构成比、平均住院费用等标上存在显著差异,支持决策判断。
3. 压力与癌症相关16项临床大数据的结果是……
压力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考试,求职,结婚,生育,疾病,生活变故等等人生重要关头都会令我们倍感压力。日常生活中每天的交通,工作,育儿,人际沟通也会令我们疲于招架。
每个人都会在生活的某个时刻感到压力。是否你也会隐隐担忧,压力会不会增加疾病风险呢?等我们看完16项临床研究结果的真实数据,答案自然揭晓。
1、并非所有的压力都同样有害
首先要明白的是,压力有两种:短期压力(Acute Stress)和长期压力(Chronic Stress)。有一点压力是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反而是对身体有积极影响,使我们更加警惕和提高我们的反应速度。只有长期压力才有害。持续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压力下的紧张和担心很可能会使你的健康状况亮红灯,导致高血压和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和抑郁。
那怎么判断是否出于长期压力中呢?下表提供了一种定量的方法,测评近1年不同类型的生活事件对你的压力影响值,可以用来预测出现健康问题的可能性。评价标准: 生活事件单位总和超过300分者,80%可能患病 ;生活事件单位总和150~300分者,50%可能患病;生活事件单位总和小于150分者,30%可能患病。
2、压力如何影响身体
短期压力有助于生存
我们的压力反应主要是由神经系统协调的,几乎与数百万年前的原始祖先基本相同。事实上,就像压力是许多疾病的根源一样,它也能决定我们一分钟内的生死,比如说当你需要逃离树林里的一只熊。 身体通过释放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来应对生理,心理或情绪压力。 应激激素会增加血压,提高心率和提高血糖水平 ,这些变化有助于一个人以更大的力量和速度行事,以逃避感知到的威胁。
长期压力对身体有害
研究表明,经历强烈和长期(即慢性)压力的人会面临多方面的疾病风险:免疫系统变弱, 更容易受病毒感染(如流感或普通感冒), 容易产生消化,生育,泌尿,心脏病,睡眠障碍,抑郁症和焦虑症等疾病。
3、压力会导致癌症吗?
虽然压力可能导致一系列身体健康问题,但是导致癌症的证据很弱。虽然有一些研究表明各种心理因素与癌症发展风险增加有关,但其他研究未能得出两者相关性结论。
下表总结了1973年至2010年之间,16项观察压力对乳腺癌风险影响的研究结果,大部分都是大样本量、长达十年以上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压力与癌症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严重压力上。例如,遭受离婚,配偶死亡,失去孩子,严重赤字和悲惨的童年经历。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心理压力与癌症之间存在联系,也可能是通过其他方式。
例如, 遭受压力的人可能会发展出一些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如吸烟,暴饮暴食或喝酒,这些行为本身增加了患癌风险。 癌症患者的家属具有较高的癌症风险, 可能是由于共有的遗传风险因素,而不是由家庭成员诊断引起的心理压力导致。
4、如何应对压力才是关键
压力本身不是问题,而是我们对压力源的解释和反应,这决定了一个人的压力反应。
我们可以学习有效的管理压力,避免短期压力变成长期压力。对于引发压力的不可控因素,如家庭变故、患病、意外,最佳策略是:专注自己,花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对于可控因素,如生气、焦虑,最佳策略是:避免发生。
马上来试几招应对压力的有效方法吧:
1)和专业人士交谈
不要害怕从外部获得帮助,试着跟心理医生沟通。
2)瑜伽和冥想
放松心灵和身体,使心情平静,抑制身体对压力的反应。
任何一种心灵练习都行,比如中国传统的气功,太极拳;西藏流行的冥想。
3)足够的睡眠
睡整觉可以提高免疫力。
4)艺术或音乐疗法
古典音乐可以有效对抗焦虑和抑郁,绘画等艺术活动有助于身心健康。
5)少吃糖
糖可以补充能量,但时间短暂。糖耗尽之后身体感觉更坏。
改吃含糖的水果,纤维可以使体内含糖量时间持久。
6)按摩
按摩可以减轻疼痛和焦虑,缓解短期压力,但是对长期压力没有帮助。
7)抗抑郁或焦虑的药物
寻求医生的意见和帮助。
4. 人工智能破解癌症和阿尔茨海默氏症的“语言”,对社会有什么影响
目前全球每年因为癌症而死亡的人数是非常庞大的,像一些胃癌,乳腺癌以及食道癌都是普遍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在癌症早期可能还有机会治好,如果到了晚期基本上就是没有办法去医治的了,除了癌症之外,阿尔茨海默症也是发生在老年群体非常常见。这种病症主要表现为老年人的记忆力下降,然后对生活造成一定的障碍,也就是被大家称为老年痴呆的表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人工智能是非常强大的。有科学家甚至可以运用AI的这种方法去了解癌症和阿尔兹海默症这种语言。
相信科学是能够改变一切的,也希望人工智能可以预测癌症这方面能够突破医学方面的研究,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使人们少受疾病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