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数据正在引领一场营销变革
大数据正在引领一场营销变革
短短十数年,大数据、物联网、云存储、移动互联从趋势成为主流,商业生态早已迈过无数个可能,进入了今天飞速发展的快车道。大数据产业已渐趋成熟,亟待被各行各业所运用。小米数据产品总监刘洋在易观智库学术沙龙交流会上表示,随着大数据概念越来越清晰,运用产品类型的形式在数据当中应用将会越来越多。
大数据规模日趋庞大
所谓的大数据技术,就是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采用新处理模式快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实现深度理解、敏锐发现与精准决策。随着互联网+影响力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引发了数据量的爆发式增长,使得数据资源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核心创新要素。
据统计,全球所掌握的数据,每18个月就会翻倍。到2020年,全球的数据量将达到40ZB,其中我国所掌握的数据将占20%。
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够总结经验、发现规律、预测趋势、辅助决策,充分释放和利用海量数据资源中蕴含的巨大价值。大数据冲击传统市场,渗入更多的企业成为趋势。
据了解,2015年全球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了1403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据将达到10270亿美元。其中,2020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或达13626亿元。
百分点产品市场总监、中关村(000931,股吧)大数据交易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张涵诚向《中国产经新闻》等媒体表示,从卖产品转变为卖服务,服从管理转为创造客户价值,互联网核心思维是数据思维,是大数据冲击传统市场的三方面表现。
同时,随着数据资源的开放及使用逐步深入,应用创新成了大数据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目前就传统的企业而言,已经将数据分析、数据资源作为一种新的业务,且投入程度可能强于传统的业务。
据相关数据分析显示,到2020年,中国大数据产业细分市场规模中,应用层规模占比将达到40%,衍生层规模占比达18.5%。
另外,按照行业来划分,未来大数据应用预计将以政府和金融为主,预计2020年政府和金融大数据应用或将占60%,随后是工业以及电力应用。
大数据是一种技术,一种思维的创新,也是数据本身价值的发掘。大数据时代,很多企业已经以数据化运营来驱动企业重大战略决策和业务发展,获得了卓越的成绩,成为行业里数据化运营的领先者。
刘洋在会上解说了数据驱动的两种模式,即分析决策和应用产品。其中分析决策包括战略分析、竞争分析以及商业分析。他表示,市面上大部分企业在做商业分析之前往往忽略了先做战略分析和竞争分析。
而所谓产品应用,刘洋表示,是与产品相关的数据,把这类数据包装成行业的内容或者是服务,提供给用户。
不仅如此,利用产品跟用户建立关系,利用数据发现规律从而驱动产品创新,也是一个非常好大数据的应用。张涵诚认为,这将能够实时了解用户需求,并及时对服务做出迎合客户群的调整,以赢得更大的市场占比。
电商平台没有评论,意味着转化率的降低、客单的下降。个性化的推荐,需要一个推荐引擎了解消费者的偏好、行为习惯,帮助他推荐一款产品。利用大数据可以洞察消费者的建议,对产品的看法,通过迅速做反馈,可以创造更大的营销。
大数据基因植入传统企业,还会使一些企业成为平台型的企业。张涵诚表示,有了数据以后,企业可以无限地延伸,采购大量的数据可以跟供应商更多做集成。例如,生产数据服务将会有更多的订单,销售渠道数据将同行商品放在平台上卖。
完善大数据体系建设
对制造业企业而言,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仅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更在于对数据的“加工能力”——对大量的数据进行专业化的处理,使之转化成为对企业有用的信息。
虽然,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以数据驱动企业决策的价值,但是在“淘金”大数据过程中,仍然对思维架构、方式方法有些模糊不清。尤其是当企业IT部门面对瞬息万变的业务要求,面对TB/PB级的海量大数据的实时分析,面对多维度复杂的数据分析时,常常束手无策。
数据处理的成本非常高,业务发展多元化的时候发现经常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数据不准。就目前行业发展情况来看,基本上大规模的公司相对多一些,小的开发者可能越来越艰难。在中大型的开发者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发现用户的需求已经脱离了原来老的模式,这就需要把自己的数据拿过来做分析,放到系统里面与CRM、销售系统、投放系统、运营系统做打通,做一个全盘分析。
“大数据分析分四个步骤,即数据应用、数据分析、数据存储和计算以及数据源。其中数据源主要是保证数据不脏。”刘洋说道。
大数据在业务中的分析流程大概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当我们有数据和数据分析系统时的监控,通过业务上线、数据的监控、异常数据的发现、异常状况处理的策略、业务改进,形成一个闭环模式。另一种是产品要上新的功能,通过业务上线、效果评估、改进策略、业务改进、效果评估来形成闭环模式。
而就大数据团队架构,分为分散式和中心式。相较于分散式大数据团队的高成本、灵活、难管理特点,中心式的大数据团队的特点则是低成本、易管理、低效率。
分散式的大数据团队,因为每个业务都比较庞大,业务与业务之间的耦合度较低,需要灵活、快速的数据支撑,大型的数据平台无法满足快速变化的业务要求,于是业务会自建平台和分析人员。
仅中心式的大数据团队而言,各个业务有一些区分度,但是区别不大,于是公司会采用统一的数据树立部门,对所有的业务进行数据分析的支撑。
目前,形形色色的大数据已然成为了各领域发展的新宠。伴随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正在引领一场营销变革。大数据的存在让营销者能更好地、更实时地对消费者画像并实现无限的消费者细分。大数据强大的分析、挖掘、整合能力让营销变得简单起来。
㈡ 假如小米公司上市,它会进入BATJ行列吗
国有大银行与互联网巨头的合作,是近期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热点新闻。6月20日,中国农业银行与网络举办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周慕冰、网络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均出席签约仪式,并为双方共建的“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进行揭牌。
稍早一点的6月16日,京东金融与中国工商银行签署金融业务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和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同样出席并进行了会晤。而在3月,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已经宣布与建行建立战略合作。“中国银行——腾讯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也在日前挂牌成立。
至此为止,国有四大行与互联网四巨头分别建立了合作关系,而且规格不低。从合作内容上看,已经跳出了以往“你提供金融产品,我提供技术服务”这样的简单模式,而是深度合作,推进实现金融+科技的融合。
巨头合作印证科技金融风口来临
企业之间的合作,是因为彼此之间有需求(当然,也得有互补的能力);而当两个行业的前几大巨头一一结对的时候,可以认为这种类似的需求已经十分旺盛。用通俗的话说:风口来了。
对于银行来说,这几年营收与利润增长缓慢,且面临央行缩表的压力,以及对表外资产的管理等等,增长受限,需要转型以找到新的增长点。而对互联网企业来说,虽然这几家巨头都有金融业务,但技术能力仍然是它们最大的优势。通过与大型银行合作,不仅可以实践金融科技能力,也能提升互联网公司在金融服务方面的水平。
当然,不同公司之间的合作,侧重点也不相同。根据目前透露的信息,网络与农行的合作重点是金融技术;蚂蚁金服与建行的合作,重点在支付;京东与工行的合作,重点除了金融技术,还有消费金融、企业信贷等领域。基本上,是围绕互联网企业本身的优势展开的。
这样重量级的合作,无疑有利于推动互联网金融的整体发展。作为从业者,我非常乐于看到这样的合作越来越多。但是另一方面,巨头之间的合作意味着行业资源日益集中。对于中小企业(平台)来说,发掘自身的优势,展开差异化竞争刻不容缓。
互联网4.0大幕拉开
直言不讳地说,很长一段时间里,银行,尤其是国有大行是不太愿意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的。不愿意与淘宝合作,生生逼出一个支付宝的往事就不多说了;仅拿互金领域来说,四大行里只有建行在上个月推出了面向互金平台的银行存管服务。
那么,为什么四大行会在近期集中与互联网公司开展合作呢?除了刚才提到的企业之间的互补外,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其自身,成为互联网产业的新阶段,很可能诞生一批独角兽公司,甚至出现下一个BAT级别的巨头。
早在两年以前创建平台时,我提出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几个阶段:1.0是信息的互联互通;2.0是社交的互联互通;3.0是商品的互联互通;4.0阶段则是金融的互联互通。三大门户、腾讯、淘宝分别是前三个阶段的代表性企业,在各自阶段获得了巨大成功。其中一些日益发展壮大,另一些则在激烈的行业成长和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但是,在前三个阶段的竞争中,几乎找不到国企的成功案例。这并不是说,国企没有试图加入竞争;在某些领域,国企反而做了开拓性的工作。例如,在微信出现之前,移动的飞信曾经是非常流行的移动即时通讯工具。最后没有成功的原因很多,在此不展开叙述。
而在互联网金融服务方面,各家银行也做出了各自的努力。总体上说,中国的电子银行服务是全球领先的;但相比于互联网公司,仍然显得落后,银联云闪付相比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4.0的浪潮会比以往几次更迅猛、更宽泛。对于银行来说,如果在这个阶段不能抢占先机,掌握足够的流量和数据,构建起自有的金融生态圈并做延展,以往几十年积累下来的资源也许会在短时间内消散。这并非危言耸听。
以往,囿于各种牌照,有许多金融领域是无法互联网化的。当国有四大行真正加入之后,互联网4.0的大幕才算真正拉开,图景渐现。金融与技术的全融合将带来什么样的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