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质是什么
因一方某些进口激增或者进口限制引起的微观经济摩擦;双方贸易不平衡导致的宏观经济摩擦;与国际投资有关的投资摩擦;因双方贸易制度不同引发的摩擦;因为技术性贸易壁垒引起的技术摩擦。
实际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贸易摩擦在所难免。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完善,政治制度、美国文化传统和中国都有很大的差异,出现一些贸易摩擦属于正常现象。
(1)谷歌解封与中美共创大数据时代扩展阅读:
1、公平贸易取代自由贸易。美国在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这段时间的主调是自由贸易。其基本观点是认为美国市场开放度远远高于别国。而最终美国从中增强了自己的竞争力,而且常常借此来以经济手段来制裁其他国家,这就导致别的国家不服,从而贸易摩擦就产生了。
2、偏重双重标准和单边标准主义。这种双重标准和单边主义行动,很容易招致其他国家的报复行动,贸易摩擦就在所难免了。
3、利益集团对贸易政策有重要影响。各种利益集团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和利益积极影响美国立法和其他政策决策,对直接或间接关系到其成员的公共关系决策施加影响。
2. 阿里云“全球网”落成,中美云计算将同台竞技
在中国的互联网世界里,云计算大概是最具有全球化野心的领域。从2014年开始,阿里云便相继在美国、香港、新加坡等部署数据中心,并频频对标亚马逊、微软等国外云计算厂商。
11月21日,阿里云宣布其位于欧洲、中东、日本和澳大利亚的数据中心将于月内开服,标志着属于中国的云计算“全球网”正式建成。而在此之前,亚马逊、微软乃至谷歌,也次第开始了数据中心的全球化布局。在云计算这场“数人头”式的竞赛中,来自中国的云计算厂商业已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国内占尽先机,阿里云们为何要筹谋全球化?
今年9月初,亚马逊官方宣布AWS云服务在中国区正式商用,也意味着AWS入华三年之后正式取得了合法身份。不过,相比于AWS在全球范围内市场份额第一的成绩,截至2015年末,IDC的数据显示亚马逊在中国IaaS市场份额仅占4.3%,远低于第一阵营的阿里云。
当然,亚马逊和微软们的“失意”,也从侧面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那些率先占位和后发制人的中国云计算厂商们已经占尽先机。然而,和中国早期互联网公司立足国内的“小农思想”所不同的是,云计算服务自诞生开始似乎就肩负了全球化的使命。可以解释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云计算的兴起和BAT的海外战略在时间点上相契合,再比如说全球化的互联网服务已是大势所趋,如此种种。或许要真正理解阿里云为何要在云服务方面进军全球市场,并积极拥抱云计算的全球通时代,还需要思考下面两个切实的问题。
1、中国云计算厂商全球化的时机是否成熟?
今年4月份,投资机构德意志银行的报告称,阿里云年度净收入超过谷歌云计算平台,与亚马逊AWS、微软Azure形成云服务“3A”竞争局面,正式结束亚马逊、微软、IBM、Google、Salesforce等五强争霸的时代。
而在这份“3A”新格局的全球数据中心分布图中,亚马逊、微软和亚马逊都在主要互联网市场都形成了覆盖。数据中心代表着云计算厂商的服务能力也意味着服务所能覆盖的范围。单从数字上来讲,阿里云在数据中心节点上同美国云计算厂商的差距并未拉大,且阿里手中的现金流及其在云计算领域的投入并不输于亚马逊等竞争对手。
另一方面,此前中国互联网公司出海多半是商业模式的出海,所面临的不只是当地的竞争对手,还有政策、文化和用户习惯上的差异,而云计算的全球化则是技术的出海。事实上,历年双11的表现已经可以看出,以阿里云为代表的中国云计算厂商业已具备了全球化竞争的能力。比如说在今年的天猫双11上,阿里云的“飞天”系统实现了每秒17.5万笔交易峰值、每秒12万笔支付峰值,而在2009年的第一次双11中这一峰值数据仅为每秒400笔交易。
IDC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云计算市场收入规模将达到1410亿美元,比2015年的700亿美元市场规模翻倍。相比于国内市场,对阿里云及其他厂商来讲,全球化意味着更大的市场,也预示着更大的机遇。
在笔者看来,当互联网进入中国的时候,长城内的有志青年们无不热血沸腾,一场围绕互联网的创业浪潮蓬勃兴起。互联网就像是创新的催化剂,为创业者们开拓了更大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思想上的洗礼。云计算时代的来临则是中国互联网厂商彻底走出模仿走向自主创新的转折点,阿里云和亚马逊之间的较量,或许正是中国互联网摆脱“美国压制”的时代性标志。
由此便不难理解,虽然政策监管、带宽、数据中心等因素为云计算贴上了地域性的标签,但云计算技术的全球化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点,亚马逊、微软等美国云计算厂商们早已认识到,而阿里云等中国厂商也开始积极实践。
2、谁在驱动中国云计算厂商的全球化?
作为一家商业公司,追求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大的利润似乎是其天职,但在阿里云等云计算厂商的全球化过程中,一个不容忽略的因素就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全球化演进。这里面既有知名的大疆创新,也有很多未被大多数人所知的创新者。
就中国云服务的主要用户而言,游戏、电商、金融、O2O、视频类公司占了很大的比重,尤其是游戏和电商领域,近几年在全球化方面正在持续加速。比如说《华尔街日报》曾报道称中国互联网零售商正在美国、全球扩张,并将其视为美国企业的挑战。而游戏领域的需求早已成为国内云计算厂商布局海外数据中心的直接驱动力。
原因不难理解,当一款游戏需要发行海外版本时,在海外数据中心部署业务,可以显著降低网络延迟、提高游戏响应速度,这些因素直接决定了一款游戏的存亡。据《2015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中国游戏的海外出口规模达到53.1亿元,同比增长72.4%。为此,Ucloud分别在2013年底和2014年底在香港和北美上线了数据中心,阿里云、腾讯云乃至很多云计算创业公司的全球化初衷大抵如此。
事实证明,云计算厂商的这一做法着实瞄准了海外拓展用户的痛点,在支付方式、母语沟通、业务响应、法律法规、成本控制等方面,中国的云服务提供商更受青睐。以此前被媒体捧上头条的游戏《苏丹的复仇》为例,蝉联沙特阿拉伯iOS畅销榜长达半年之久,其研发团队却位于福州,依靠阿里云的海外数据中心,实现了游戏的海外运营。
王坚博士在《在线》一书中,很好的解释了“计算”作为公共服务,成为创新创业能源动力的价值。缺少计算资源的支撑,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创新势必会受到阻碍,阿里云的全球通实际上也在弥补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短板。
另外,亚马逊、微软、甲骨文等对中国市场的死磕,或许也是阿里云们加速海外布局的另一诱因,如果不能尽早满足中国企业全球化的需求,无疑会将这块蛋糕拱手相送给海外的竞争对手。
与海外巨头同台相竞,中国云计算厂商的危与机
与AWS、Azure进入中国市场类似,中国云计算在向海外扩张时也将面临遵守当地法律的要求,以及对产业深度的理解。以数据中心节点的建设为例,用户、市场、基础设施、政府以及成本等多个维度的因素在影响选址和速度。也就是说,除了资金实力,海外运营能力同样考验着云计算厂商的成败。
归纳来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衡量中国云计算厂商的海外竞争力。
其一,市场选择。
根据BSA国际软件联盟发布的全球云计算指数,北美、欧洲和亚洲市场成为全球云计算产业的主要市场。对于中国云计算厂商来说如何进入这些市场决定着其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就目前来看,阿里云选择了香港、美国、新加坡等作为海外战略的第一步,并在第二阶段深耕欧美市场的同时,选择进入相对空白的中东市场。
一方面,这些市场的语言文化和政策法规,再加上当地云计算人才的密度,选择这一市场的门槛相对更低;另一方面,微软、谷歌、亚马逊等云厂商已经在这些地区扎根,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也意味着成熟的基础设施条件。
其二,本土化运营。
在阿里云公布的海外合作名单中,软银、英特尔、电讯盈科、新加坡电信、SK集团C&C等赫然在列,在云服务方面启动本土化运营的思路不言而喻。可以看出,阿里云选择的合作伙伴多是本土的电信运营商,比如在欧洲市场与沃达丰达成战略合作,阿里云主要负责输出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和产品,沃达丰主要负责在销售、市场、服务等方面。
和亚马逊在中国市场徘徊三年,最终选择“借壳落地”策略不同的是,阿里云的本土化运营更容易积累早期的用户,并不断弥补在品牌知名度方面的短板。缺少“因地制宜” 的亚马逊几乎错失了中国市场。在这一方面,来自中国的阿里云则表现的更加开放。
其三,技术优势。
有关云计算技术同质化的说法不绝于耳,在诸多开源技术的衬托下,似乎IaaS市场最终面临基础设施的比拼。不管怎样,亚马逊和微软、谷歌的竞争本质上仍属于“谁胳膊粗”的状态,即便AWS在市场份额上占据优势,却未能甩开身后的微软、IBM、甲骨文等一众玩家。
完成数据中心的“全球网”之后,阿里云跻身全球互联网第一阵营,和亚马逊、微软同台竞技。且在今年8月份,阿里云针对技术合作伙伴推出了AliLaunch计划,SAP、SUSE、HERE等11家国际软件服务商入驻该计划。假若阿里云能够将其及合作伙伴的技术优势与全球电商生态相融合,或可以带来不同于亚马逊的竞争力。
当然,需要正视的是,当前阿里云全球化所看好的仍是拓展海外业务的中国企业,比较理想的状态是,这些企业不再需要雇佣当地员工来搭建自己的计算资源,而是在国内即开即用,用一张云计算网络支撑全球业务。
写到最后,不可否认阿里们在云计算领域的全球化野心,也不难肯定在经济全球化更加发达的情况下,计算资源也将迎来全球化的竞争。借用网络上一个调侃性的说法,特朗普上台后的硅谷将前途未卜,中国互联网将迎来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互联网中心的新机遇。虽然这只是一个玩笑,但云计算的全球化竞争已经不可避免。
Alter,互联网观察者,长期致力于对智能硬件、云计算、VR等行业的观察研究。微信公众号:spnews
3. 柯洁被打败,中美人工智能的战争才刚刚开始吗
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正受到同行认可,中美的人工智能战争也才刚刚开始。
除了阿尔法狗概念类产品,人工智能成败的关键,在于这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开源开放、商业化落地这四个方面。我们不妨来看一下,中美各家在这几个方面的布局。
智能终端占领之战
当前的智能依然停留在请求智能阶段,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用户都需要主动向智能机器发出请求才能够实现功能,而未来的智能在尼葛洛庞帝看来,是一场感知智能的革命,不用发送任何请求,用户的需求就可以被智能感知,智能家居、智能电子屏、可穿戴、无人车、无人机等等智能硬件将等同于未来。
这种预言并非空穴来风,据IDC统计,2020年智能终端数量将达307.3亿,智能终端的机会将不亚于手机。
作为第一步,亚马逊在智能家居中已处于领先位置,其发布的智能音箱,自2014年至今出货约1000万台,占据了美国70%的市场,布局最进击的谷歌,此前斥32亿美元收购nest布局智能家居,并在今年的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自己的智能音箱谷歌home,同时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再次向该领域发起进攻。
而国内,智能硬件的布局也已经起步,雷军以小米生态链模式孵化了77家相关企业,其物联网平台已拥有超5000万的连接设备,APP也拥有500万日活用户。
其次,最为进击的是网络,陆奇上任之后大刀阔斧进入该领域,收购了国内最大的智能硬件服务商“涂鸦科技”,并将度秘升级为事业部,而度秘则拥有与谷歌home同样的语音对话能力,并且已经展开各种第三方合作。
人工智能的操作系统之战
智能硬件只是人工智能战争一部分,占领硬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覆盖自身的人工智能系统,将语音识别、语音唤醒、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及其翻译等等技术整合到一处,实现最强的整合输出。
从PC到智能机,操作系统从windows变成了IOS与安卓,每一次的技术变革都会带来操作系统的全新机会。国外目前巨头各自都有先发优势,微软有windows、苹果有IOS,谷歌有安卓,三巨头先发优势不再赘述。
而国内,唯独BAT拥有人工智能OS级别的布局能力。
网络的度秘已推出eros,并且与小鱼在家,中信国安广视,vivo等等达成了合作,并且度秘依托于网络的生态体系,其又将各种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的能力覆盖至网络各个产品线中,用户可以使用eros实现各种智能服务。
阿里将OS押注在阿里云上,推出yunos系统,不断去融合旗下投资的手机企业魅族、锤子以及第三方智能硬件。
腾讯推出过手机OS,但几乎折戟,微信推出的小程序,成立独立搜索部门,也意成为一个微信OS系统,并整合各种智能能力。目前来看微信依然是产品驱动,而不是智能驱动,微信要想在智能时代续命,还需更硬的人工智能技术协同,以及大量硬件接入。
开源开放之战
未来的智能硬件市场巨大,不可能全归巨头所有,各大传统家电企业汽车企业以及创业者等也必然参与其中,如果能够让更多传统企业,及智能硬件开发者接入自身全部或者部分OS系统,则更能够巩固自身地位,占领更多智能场景。
这点上,国外巨头从特斯拉到微软谷歌,都已经对大量的项目进行代码开源以及平台能力的开放,特斯拉更是直接开放了智能驾驶的专利技术。
而目前国内,网络与阿里做的更好一些。
网络在无人车战略上采取了“阿波罗计划”,直接开放无人车源码以及能力,而这一次网络也先于谷歌,此外网络也向全球开放了各种深度学习的代码,以及深度学习、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等智能能力,更偏重于前沿技术的开放。
其次是阿里,阿里云的优势在服务器底层,因此开放的技术内容主要偏重于底层布局,主要集中于大数据挖掘与处理。
商业变现之战
发展人工智能,最终还是为了拉动商业价值,在这点上国内外做法都一致。因此Deepmind的阿尔法狗虽然打败了人类围棋选手,但现在也在尝试进军医疗领域,希望能找到盈利的商业场景。
一方面巨头在通过人工智能提原有的升商业效率,一方面又在利用人工智能创造全新的场景。
在第一层诉求上,各巨头都在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自身各产品的变现能力。
但在拓展场景方面,整体又都处在摸索阶段,尤其对于小公司来说更是困难重重,例如搜狗、出门问问、科大讯飞这些公司,虽然也有自身技术,但在变现场景上没有爆发性业务,像是科大讯飞表面上做语音智能,但变现主业务还是教育软件业务。
值得一说的是谷歌与网络,都采取了一攻一守的姿势。
谷歌采用Alphabet架构,将盈利性业务与探索性的业务进行分离,进而能更好的探索新兴市找到商业场景,而去年网络也做出了组织架构调整,同样是为了人工智能的攻防战。
拥有全球营收能力的谷歌,可以花费更多的时间消耗在探索新技术以及收购各个公司上,并期待下一个安卓的出现。而网络却处于一个竞争压力更大的中国,增速的放缓,让其不得不寻找能够触底反弹的业务,迅速落地更多的落地人工智能场景。
幸运的是网络也找到了一些当前就可以实现盈利的业务,例如信息流分发业务,其依托于网络搜索,以及产品体系,正在带来全新的收入增长,另外网络也落地了AR实验室,将这种前沿技术更快的反哺给商业场景,近期火热的“AR兵马俑”、“朝阳门复兴”、“欧莱雅项目”、“肯德基点餐”等诸多营销案例,也给网络未来的商业空间留下诸多可能性。
结语:
人工智能的中美竞赛,是一场从该技术实力比拼,到商业化能力比拼的多维战争,中国科技公司第一次能够真正与国际同行竞争,并且受到国际认可。
从综合实力来看,国内的BAT拥有最强与国外巨头的对峙能力,其中网络的人工智能布局最为全面最具技术优势,而国外则是谷歌。
而网络也是被谷歌写入财报的唯一中国对手公司。
因此网络与谷歌的AI对抗,也是目前阶段中美人工智能对抗的最关键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