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的智慧城市有哪些
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智慧城市
北京、深圳
获奖理由:北京和深圳,一个是中国的首都,历史文化悠长久远,数字经济高度发达;一个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模范之城,短短三十多年就从一个小渔村蜕变为全球科技、金融、贸易中心。一个是千年名城,固然底蕴丰富、基础雄厚,却免不了因首都功能承担着党中央、国务院引领全国发展的时代使命需统筹全局、负重前行;一个是白手起家却因改革先锋的重任在肩必须时刻保持艰苦创业、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与只能成功不许失败的坚定决心一往无前!北京和深圳的数字经济、智慧产业近年来始终处于全国乃至全球领先地位,分别孕育出了包括网络、京东、联想、华为、腾讯等一大批世界超一流的高科技企业,是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心向往之的必选之城!两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殊途同归、成果斐然,可以说创造了人类城市建设进程中的两大奇迹!北京和深圳今日之荣光以无可争议的数据和事实充分说明在完全不同的物质基础条件下,在形态迥异的历史发展时期,只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改造、建设和发展超大型城市的进程中能够发挥出超乎想象的巨大力量,无论条件如何基础怎样短短三十多年中国就能创造出人类历史以来最伟大的智慧城市建设成就!这必将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典范,综上评估组一致推荐北京和深圳当选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智慧城市!
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创新力智慧城市
杭州、重庆
获奖理由:杭州是浙江省省会,拥有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称。杭州还是我国市值最高在全球排名前三的阿里巴巴集团总部所在地,杭州可以说正是在阿里巴巴引领和带动下,各类无人零售店,无人超市,无人餐厅,无现金看病,银联闪付过闸等新业态新生活新消费无处不在,也标注了杭州就是一座在全球都遥遥领先、名符其实的“移动支付之城”。杭州2017年1月成立数据资源管理局并专门设立大数据管理服务中心、近期又发布城市数据大脑规划,预计2022年基本完成,一系列大胆举措标志着杭州这一座文化旅游名城正以其超前创新意识和勇于变革精神,为数字杭州智慧城市的全面建设和发展赋予全新的动能。重庆素有山城之名,地理环境和客观条件并不优越,但近年来重庆市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却在持续发力。截止2017年底,重庆市工业机器人企业突破120家,工业机器人产值达79.8亿元,同比增长33%。预计到2020年,重庆将形成完善的机器人研发、检测、制造体系,成为国内重要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基地,全市机器人产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000亿元,机器人产业将成为重庆新的支柱产业。伴随着城市大数据联合创新中心、全国首批5G试验网陆续在重庆落地运行,重庆将成为西南地区我国数字经济和智慧产业重要的创新基地。2018年8月23日-25日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即将在重庆隆重召开,这一标志性的盛会将向全世界充分展示重庆智能创新的发展全貌。综上,评估组一致推荐杭州和重庆当选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创新力智慧城市!
第二系列2018-2019年度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智慧城市
2018-2019年度中国最具发展潜力智慧城市
2018-2019年度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智慧城市
成都、武汉
获奖点评:
成都是天府之国的中心蓉城,今天也成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引领示范之城;成都先后成为全国八大通信枢纽之一和国家“八纵八横”光纤骨干网节点,并成为国家首批“宽带中国”示范城市。今年,全市城域网升级改造全面完成,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全市的千兆网络,成为名副其实的首个千兆省会城市,提前三年完成“宽带中国”2020年战略目标。随着微信支付智慧医疗解决方案的落地,成都人可通过微信实现医院挂号预约,医保支付等便捷体验,在挂号、支付等环节无需排队等待。数据显示,微信支付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每天为成都人节省等待时间共计18000小时,智慧医疗已经深入成都人的生活。
武汉不仅坐拥两江三镇,经济发达,而且还拥有高等院校82所,高校数量全国第二,因此武汉是华中地区的名符其实的新经济新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武汉在建设智慧城市上也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全球16个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均出自武汉,其中4个标准被16个联合国机构共同组建的“合作共建可持续智慧城市全球举措”(U4SSC)所采用,成为迪拜、新加坡等40多个试点城市评估标准。武汉智慧城市建设在近几年也取得了突飞猛进,该市充分挖掘大数据潜力,打造智慧城管、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教育、智慧小区等71个应用系统其中2017年5月正式上线的武汉交管智慧监管平台,利用交通“大数据”为缓解交通拥堵、处理突发事件提供了有效手段。总体来说,成都和武汉智慧城市系统工程建设正在让这两座城市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价值!评估组推荐成都和武汉当选2018-2019年度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智慧城市!
2018-2019年度中国最具发展潜力智慧城市
福州、西安、贵阳、长沙
获奖点评:福州、西安、贵阳、长沙在2016年国家启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以来焕发出了全新的活力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福州是新型智慧城市的福州样本,今天也成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引领示范之城;西安千年古都,成为丝路经济带上首个移动支付智慧城市;贵阳是中国大数据之城,依托大数据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典范;长沙作为少有的文化影视娱乐的全国聚集中心,智慧城市建设也为长沙的下一步腾飞插上了翅膀。无论是福州2018年4月21—25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聚集了全国绝大部分数字经济领军企业,还是西安2017年8月20日首届世界西商大会唱响的“‘一带一路’:新西安 新经济 新活力”城市发展主题;无论是贵阳2018年5月26日至29日举办的“数化万物 智在融合”数博会,几乎涵盖了全球主流互联网企业云集贵阳,还是长沙2018年4月2日至3日盛大召开的“智能互联、于斯为盛”互联网岳麓峰会,彻底点燃了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将“第二总部”落户长沙这一座革命创新之城的春的萌动激情。如果说改革开放40年造就了北上广深等世界级超一流城市,那数字经济新时代将是推动包括福州、西安、贵阳、长沙等四大内地数字名城强势崛起的下一波新浪潮,评估组推荐以上四大城市为2018-2019年度中国最具发展潜力智慧城市!
第三系列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旅游特色智慧城市
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魅力宜居智慧城市
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旅游特色智慧城市
苏州、丽江、南京、三亚、洛阳、秦皇岛
获奖点评:以上入选的“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旅游特色智慧城市”,在本年度评估中积极搭建智慧旅游平台,从苏州打造“智慧+生态”的旅游模式,手机一扫,电子支付,无需排队;到丽江成为中国首个全部出租车线上化城市;从南京通过互联网+的信息化浪潮,推动智慧旅游发展;到三亚以大数据为指示平台的虚拟旅游互动以及推动旅游业多元化产业体系;从洛阳依托丰富的千年古都旅游文化资源,不断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到秦皇岛‘一网三平台一中心’的建设。以上城市充分体现了智慧旅游创新发展的新特色,因此经专家组推荐为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旅游特色智慧城市。
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魅力宜居智慧城市
广州、青岛、昆明、大连
获奖点评:广州作为广东省省会,有着千年商都的称号,它以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胸襟,实施开放型发展战略。广州拥有着国际交通枢纽的交通区位,处于全国前列的互联网经济以及发展迅速的金融产业,依托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科技的创新打造自己的供应链,实现资源、生产、服务以及消费的连接,创下连续27年中国经济第三城的“交椅”。青岛是山东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被誉为“东方瑞士”、“世界啤酒之城”、“世界帆船之都”;同时青岛是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也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在科技创新方面,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大地上,都有着“青岛元素”和“青岛制造”的光辉,2018年6月9日-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青岛隆重召开。昆明是我国云南省的省会城市,以其北亚热带舒适的气候和地理位置著称,四季如春,有着“春城”的美誉,也是成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旅游、商贸中心城市。昆明的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政务等等智慧城市系统的不断融合,使其成为昆明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大连是我国北方重要港口,有“东北之窗”“ 北方明珠 ”“浪漫之都”之称 ,大连的智慧健康养老和在线教育为主的智慧校园等一系列的智能化服务平台,为满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养老、旅游等方面的切实需求提供了宜居生活的好环境好设施。综合上述内容,推荐广州、青岛、昆明、大连为2017-2018年度中国最具魅力宜居智慧城市。
第四系列2017-2018年度转型升级优秀智慧城市
2017-2018年度信息惠民优秀智慧城市
2017-2018年度转型升级优秀智慧城市
郑州、邯郸、太原、兰州、沈阳、运城、乌海、大庆
鹰潭、东莞、梧州、咸阳、敦煌、新余、阜阳
获奖点评:为全面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调整,积极响应和落实中央针对经济新常态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上述城市都在原有经济和产业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强劲有力的改革措施,依托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推动各自智慧城市的建设。他们分别通过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公安、智慧旅游等智慧产业项目的建设,推动了自身智慧城市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评估组推荐上述城市一同当选为2017-2018年度转型升级优秀智慧城市。
2017-2018年度信息惠民优秀智慧城市
宁波、无锡、南宁、宜昌、齐齐哈尔、辽源、石家庄、哈尔滨
南平、湘潭、威海、莆田、宝鸡、绵阳、保山、黄山、济源
获奖点评:为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群众办事的“一号”“一窗”“一网”以及最多跑一次实事工程,让“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的便捷服务流程,进一步提高电子政务水平。上述城市结合自身的发展基础,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深入探索政务服务创新举措,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推动了部门间政务服务相互衔接,协同联动,打破信息孤岛等问题。同时上述城市还通过一系列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新举措新政策,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以信息化手段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获得感、参与感探索出新的思路和方法,评估组推荐上述城市一同当选2017-2018年度信息惠民优秀智慧城市。
⑵ 中国城市人口大数据出炉,都有哪些城市的人口超过了500万
中国城市人口大数据出炉,现在我国有91个城市的人口超过了500万,这个数字也相当惊人,说明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经非常高了。
总而言之,从最新公布的中国城市人口大数据表,现在全国一共有九十一个城市超过了五百万,这也是非常惊人的。
⑶ 中国城市人口大数据呈现出什么信息
中国城市人口大数据呈现出的信息是:91市超500万人,山东数量最多。
2020年,共有91个城市市域人口超过500万,其中,18个城市常住人口超过千万,分别是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深圳、天津、西安、苏州、郑州、武汉、杭州、临沂、石家庄、东莞、青岛、长沙和哈尔滨。
相比2010年,其中有8个城市为千万人口城市的新成员,分别是武汉、石家庄、青岛、杭州、郑州、西安、东莞和长沙,这8个城市中,有6个为省会城市。
近十年来,在强省会战略的带动下,多个省会城市人口集聚较快。从十年增量上来看,西安、郑州、杭州、长沙增量均超过了300万人,十年增幅也名列前茅。
以长沙为例,长沙十年共增加了300万人,总人口突破千万大关,达到1004.79万人,成为中部地区第3个突破千万人口大关的省会城市,另外2个千万人口省会城市分别是武汉与郑州。
在中部地区,一些省会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省内不少地市人口却出现下降。以湖南为例,除了长沙外,其他城市的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明显减少。
省内邵阳、衡阳、益阳、常德和岳阳等地市的人口减少幅度比较大。其中,邵阳比2010年减少了50.8万人,衡阳减少了49.6万人。这些地市的人口除了向发达地区转移外,近些年,正在加速向省会城市转移。
中部一些普通地级市人口减少的原因分析:
从91个城市十年来的人口规模变化数据来看,有70个城市近十年来人口是增长,增长面达77%。从增量来看,有15个城市10年来人口增量超过了200万人,均为一、二线城市,其中包括9个省会城市,2个直辖市,1个计划单列市以及3个制造业发达的城市。
相比之下,91个城市中,有10个城市人口减少了40万人以上,分别是南充、哈尔滨、盐城、南阳、邵阳、衡阳、荆州、常德、岳阳和宜春。从区域分布来看,中部地区十分密集,占据了7个之多。
而中部一些普通地级市人口之所以会减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对第一财经分析,中部地区距离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更近,近年来,高铁网络的建设进一步缩短了时空距离,另外,随着中部几个强省会近年来快速发展,就业机会多,很多地市人口向省会城市流动。
比如,2009年底开通的武广高铁,大幅提升了两湖地区到珠三角的便利性,武汉、长沙高校毕业的大学生,相当一部分流向了珠三角。
⑷ 我国已建设几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八个。
贵州、京津冀、珠江三角洲、上海、河南、重庆、沈阳及内蒙古八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2016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同意贵州省建设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这也是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同年10月,同意在京津冀等七个区域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目前,这八个区域正积极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
⑸ 大数据中心是什么中国最大的大数据中心在哪里
按理说,对于一个问题,其分析的数据量越多,得出的结果就会越准确。这就是大数专据的高性能分析魅属力十足的原因。对于一家公司来说,理论上它可以用充足的时间去收集大量数据,然后进行分析,从中得到一些独特的见解,从而做出企业的最优决策。但是通常情况下,这种理想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是不会发生的。
大数据分析包含巨大的潜力,但如果分析的不准确,它就会转变成阻碍。由于技术限制和其他商业因素的考虑,数据分析公司解析数据得出的结果可能并不能反映实际情况。如果企业想要确保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他们想要的结果,他们就需要提高大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在
理想的世界里,企业会收集大量的数据,分析它,并生成到他们要面对的问题的解决方案。但我们都知道,我们并没有生活在一个理想的世界。大数据分析结果往往
要在短时间内获得,一个企业可能没有足够先进的技术快速处理这么多的数据信息。这些限制导致许多企业对数据进行抽样分析。换句话说,他们不看所有的数据,
而是分析小部分的数据样品。尽管这可能是很多企业的战略,但这些分析结果非常可能是不准确的。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大数据的中心就是保证大数据的准确性!!!
⑹ 中国城市人口大数据公布,哪些城市的人口最多
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城市的人口是最多的,这两个城市的发展非常的快,而且两座城市的人才也是非常多的。
这两座城市之所以能够获得比较多的人口,就是因为这两座城市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也是比较多的。对于这两座城市来说,在未来依然是能够获得更多的人口的,这两座城市的发展非常的快速,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
我认为这两座城市吸引人才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很多年轻人喜欢奢华的生活,而且也喜欢拥有着大城市气息的生活条件,正是因为拥有着非常强大的习以为他的能力,所以才会促进这两个城市快速的发展,人才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正是因为也是三个方面的影响,才会让这两座城市获得大量的人口的这两座城市,所拥有的人基本上都是全国比较有能力的人。正是因为对自己的能力比较认可,所以才会去这两座城市发展的,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是不可能会在这两座城市立足的。
⑺ 大数据适合去哪些城市发展
机架规模竞争分析:“北上广”三城略微领先
机架是数据中心运营的基础设施,因此,机架规模是衡量IDC产业竞争力有效指标之一。据ODCC披露的数据显示,2019年,从城市分布来看,北京市及周边的数据中心机架规模最大,达65万架,占比约27%;而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机架规模为62万架,位列第二,占比约25%。总的来看,我国一线城市的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较为集中,资源优势明显。
——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IDC(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⑻ 中国大数据中心在哪个城市
你好,中国数据中心有八大节点:北京、武汉、成都、广州、上海、沈阳、西安、南京。
这几个都是大数据中心,其中成都数据中心是中国电信全国8大节点之一,可支配带宽资源丰富,与Chinanet骨干网节点带宽60G,CN2节点带宽10G。机房内部网络全部采用千兆连接核心层与汇聚层,双百兆冗余到接入层的无瓶颈交换式结构,局域网采用千兆与百兆混合交换式可监控网络,中心网络设备确保高可靠性架构,做到无单点故障,分支网络提供冗余设备及线路,可针对客户数据传输,维护的需求提供XDSL,DDN,ISDN等多种接入手段,并能提供与国内Chinanet主要节点城市连接的长途专线。
听说西普网络有这几个节点的一手资源,希望能够帮到你
⑼ 为什么苹果华为腾讯,都要把数据中心建在贵州,有什么好处
贵州被称为中国的大数据“硅谷”,三大运营商、华为、腾讯、苹果纷纷在贵州建立数据中心。为什么这些 科技 巨头纷纷在贵州建立数据中心呢?下文具体说一说。
数据中心最大的特点就是“高能耗” ,电力成本是整个支出成本的50%~70%,其中一半来自于服务器等设备的供电,另一半来自于机器设备散热的“空调费”。
从气温和能源来说,贵州是公认的中国南方最适合建立数据中心的地方。贵州常年气温保持在14℃到16℃,即便最炎热7月份,平均气温也只有23.7℃,是服务器等设备运行最合适的温度。
根据华为的说法“大数据基地建在北京需要1块钱1度电,贵阳只需要4毛。 我们不需要什么优惠政策,放在贵州,建成运行后一年可以节约上亿的电费 ”。
2013年是中国“大数据元年”,大数据的到来,贵州和北上广的等一线发达地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贵州专门颁布了一系列政策,用于支持贵州大数据的发展。2014年开始,贵州鼓励奖政府部分的数据迁移到云端,即“云上贵州”,除了特殊需求,不再自建机房,这个在全国范围内都是超前的。
贵州通过政策上的引导,明确了两大基础工程: 一个是数据中心,一个是呼叫中心 。数据中心方面,三大运营商、华为、阿里巴巴、腾讯、苹果等纷纷将南方的数据中心建立在贵州;呼叫方面,华为、蚂蚁金服等都将客服中心放在了贵州,贵阳的呼叫中心坐席达到了30多万席。
总之,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贵州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精准有利的政策支持是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两大法宝。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消息,微软2018年6月搞了一个名为 Natick的实验性项目。这个项目非常有意思,微软在苏格兰奥克尼群岛海岸线附近的水域中,部署了一个水下数据中心,在一艘长 40 英寸的船内部署了12个机架和864 台服务器。
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消息是,VerneGlobal公司和Advania公司在冰岛建立了自己的数据中心,冰岛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首选,冰岛正在打造零碳的绿色数据中心产业
不知道有没有人路过华为的数据中心,在华为的一些数据中心,冬天路过的时候,数据中心上云蒸霞蔚,蔚为壮观。所以,对于数据中心而言,选址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散热。数据中心所处的位置,如果气候常年凉爽,对于数据中心而言,可以显著降低整体能耗,节约大量散热所需的能源费用。
如果有朋友去过运营商的机房也可以看到,运营商的机房一般都是没有窗户的,这是为了避免夏天太阳直射产生的热量,所以散热是数据中心的基本需求。微软之所以做实验把数据中心建在水下,也是看重了水下良好的散热条件
数据中心的能耗需求也是刚需,因为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需要24小时不间断运转。冰岛为何成为全球数据中心建设的热门地点,是因为冰岛的天气凉爽,而且冰岛的地热非常丰富,冰岛的地热发电满足了全冰岛的用电需求并且还有所富余。所以能耗一向是数据中心的刚性需求。以前传说四川大渡河畔是比特币的矿机的挖矿圣地,也是看重了四川富余的水电资源
我们再看看贵州,当地常年气温凉爽,在夏天几乎不用空调,可利用自然条件冷却服务器;而且贵州水电装机量排在全国第四,有充足且便宜的电力资源提供,这些都为贵州作为数据中心建设的最佳地点提供了绝佳的支持
华为在贵州的数据中心,甚至挖空了一座小山,在山腹里建设数据中心,将会更加凉爽,很有可能采用自然散热方式,就可以满足数据中心服务器的散热诉求。所以贵州建设数据中心,是得天独厚的
大家好!
为什么长期以来没有什么发展机遇的贵州,能够成为中国大数据中心。
世界各大巨头公司纷纷把自己的数据中心建立在贵州这块自古以来就荒凉落后的西部山区中。
作为在贵州呆了很长时间的人,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核心点符合建造大数据中心:
大数据中心里的设备都是极其昂贵的设备,那可是公司的真金白银。更何况比设备更贵重的核心数据、科研成果,更是无价之宝。作为一个公司战略级资产,最核心的考虑点应该是天灾原因。天灾面前人人平等,天灾面前,一切白费。而贵州省在下面几个可以说在世界上都是得天独厚的:
1.地震:地震应该是对数据中心,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但,有史料记载以来,贵州好像没有发生过地震活动。不像现在四川和云南地震频发。
2.水灾:贵州林密,沟深,只要选址得当,完全不用担心像长沙那样被水漫金山。
1.贵州地处中国内陆,东挨湖南,北接重庆四川,西连云南,南抵广西。属于中国的内陆地区。
2.贵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被群山环抱,交通闭塞,很少有战乱,非常稳定、孤僻、独立的地方。如,席卷世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贵州就几乎没有受到炮弹的打击。解放战争更是一个地区,一个团就解放了。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分平”,一直是贵州写照,地处亚热带,但有处于云贵高原中心地带,而且高原也不太高,平均海拔1000多米。气温常年维持在10℃~30℃之间。对高耗电的大数据中心来说,无形中降低了大量的电费成本。
大自然的空调房,溶洞
贵州是一个资源缺乏的省,煤炭,钢铁,石油等都几乎没有,但唯独水资源丰富。乌江,清水江,赤水河,盘江等等。有高原带来的巨大落差,非常便于水电站的建立。在70十年代,很多农村都是通过自建水电站,发电自给自足。
这是贵州摆脱落后的机会,腾飞的起点。由衷为故乡高兴。
2015年,首个国家级数据中心——灾备中心落户贵州。之后,富士康、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型互联网企业都在贵州省建设了数据储存中心。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中国移动(贵州)大数据中心、中国联通贵安云数据中心,都在贵州建成并运营。
直到去年苹果公司还宣布,将投资10亿美元在贵州建立一座用于储存苹果用户上传信息的数据中心。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大佬们究竟是看上了贵州的什么?这当中究竟有什么奥秘呢?
首先要建立数据中心的话,就要有相当多的计算机设备,如果要全部运行电费将成为一个庞大的开支。这些公司虽说不差钱,但是也要省钱呀!贵州被称为南方电网的“电池”,这里的电费相当便宜。
数据中心高耗能的特点不仅仅对电力要求高,对散热能力也有要求。电力成本中还有一半的支出是空调费,要借助空调给电子设备散热。而贵州的地理优势就出来了,贵州常年气温保持在14℃到16℃,数据设备运行最为合适的温度,这又给省了一笔空调费了。
因此不仅仅是网络安全很重要,数据中心所处的地理方面也要很安全才可以。像四川盆地这种地震频发的地区,或者是沿海一些台风频发的城市,就非常不适合建立数据中心。贵州地区一般不怎么发生自然灾害,所以国家和各大企业都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福地”。
第一,省钱。
数据中心常年都有机器在运转,为了保证这些机器正常运转,需要及时给机器散热,不然很有可能被烧坏。而贵州天气适宜,常年气温在20℃以下,给机器散热并不需要用很多电,甚至不需要空调,用自然风就能让机器的温度降下来,可替公司节省一大笔电费。
机器的防尘处理也非常重要,贵重环境很好,污染程度并不重,公司还可节省一大笔防尘费用。所以在贵州建造能够为公司生下一大笔开销,虽然说这些公司每年赚的钱都有很多,但也不能用在明明可以节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