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禅城行政服务破局“一门式”服务带来哪些改变
禅城区的“一门式”行政服务改革是来自基层县区一级政府自发的一场行政审批改革,在推进的过程中,要协调来自上下左右等条块及不同系统之间的关系,需要更高的政治智慧和更大的勇气。如何理顺改革中的各种关系,从而更顺利、有效地推进这项改革?作为中央部委相关单位,他们又是如何看待来自基层区政府的这项自发的改革?
在培德社区行政服务中心,专家们则称赞“一门式”体现了传统老城区的技术创新。工作人员进入了禅城区一门式公共服务信息系统,点击社区情况可以清楚地看到培德社区的位置、住户分布、住宅主人等详细资料。“以失业金申请为例,以往失业人员想要申领失业金,要先到人社部门办理求职登记,然后到社保部门申领失业金,现在只需来行政服务中心就可以办理。”工作人员一边演示一边解说,在办理受理手续后,申请人的信息通过后台传输至社保部门实现信息共享。而对于调研组普遍关注的“失业金核发”问题,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一门式”主要是受理,涉及到资金发放的环节还是由相关部门负责。
禅城“一门式”一是实现了窗口界面的简单化。群众无论有什么事情,只需进一道门,所有的困惑都能解决。这是解决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基层实践,同时也是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要求。
二是实现了行政审批的高度信息化。信息化把办事中的“条”与“块”统一起来,更高效、低成本,人人均等。禅城率先对占群众办事六成的社保系统实施突破,再逐个部门推进。目前试运行一个月,办事总量已超过9500多件。镇街办理事项翻了两番,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群众等候时间节省一半。
第三是“一门式”助推政府治理水平的提升。政府目前有些决策缺乏精准度,假如建保障房,各地的情况不一样,但内地与沿海发达地方都是同样的标准,沿海发达地方就会出现空置。有了“一门式”的大数据库的数据沉淀之后,可以对数据进行总结分析,数据可以精准到个位数,政府的决策更科学。
禅城的一门式改革目前只走出了一步,接下来会对整个系统进行优化,进一步扩大办事范围,从目前的192项扩展为318项;元旦前,各镇街将全部推开自然人办理事项;将有三成事项可以当场办结;将试运行法人事项“一窗”受理;年底前,禅城一门式服务标准争取省立项,提炼“禅城标准”;逐步实现终端化,市民以后点击手机就能办事。
随后,“一门式”技术方代表赵海然博士阐述了“一门式”平台的设计理念和特点,表明在禅城区推进“一门式”政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前瞻性。赵博士说道:“禅城区一门式平台试运行一个多月以来,累计为群众办事9000多件,办事时间由原来的平均15~20分钟缩短至5~10分钟。办事效率提高数倍,办事数量翻番,并且做到了零投诉、零差错。综合窗口的设立改变了以往专业窗冷热不均的局面,做到了进一个门,到一个窗,办多种事的承诺。”
虽然禅城一门式是借鉴了上海一门式的宝贵经验,但在某些方面,比上海有更大的突破。“第一是在办理事项方面,上海一门式的事项只到街道层面,而禅城的部分事项是深入到社区(居委会)的。第二,在受理的事项内容方面,上海一门式只办理自然人类的事项,而禅城一门式则包含了部分法人类事项。第三,在推动一门式改革方面,虽然双方都是一把手工程,但上海是由民政局牵头,协同其他部门推进。禅城则是由区府办、区行政服务中心负责推进,足见禅城区在推进一门式行政服务改革上的决心。”赵博士认为“在很多方面,禅城区都突破了上海模式,实现了首创。”
为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可复制的模式
在专家讨论环节,多数专家点赞这项改革。不少专家认为,禅城一门式行政改革应该加大宣传,在更大范围推广。
广东省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五督导组副组长、广东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马龙海对一门式改革作出了评价。他表示一门式有五个方面值得肯定。一是禅城区的“一门式”服务是基层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体现。它以方便百姓,服务百姓为出发点,从作风建设的高度,以问题导向为原则系统地建设服务平台,打通了“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践检验,业务量翻倍,群众等候的时间节省了一倍。
第二个值得肯定的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加快由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转变。“一门式”简政放权、规范整合,审批阳光,是一项颠覆性的变革,倒逼了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体现出禅城区党委政府锐意进取、积极变革的勇气。第三个是政府领导力转变的有力体现。政府领导力从以往简单的事务管理转变到价值、道德的管理,强化文化管理、软实力的管理,由传统的直线控制方式,转向联盟协作;由事后的回应转变为事前预警性、系统性回应。
第四个方面是对行政服务文化塑造的实践值得肯定。“一门式”的先信任后审核机制的营造,体现了审批文化,文化符号的建设方面还要加大力度。第五个值得肯定的是“一门式”对大数据云计算与智能信息技术整合的前瞻性。该平台系统看似简单,但是背后需要勇气,更精准的反映,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将重新定义行政服务管理体制的改革。这个平台为下一步的基层管理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难能可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原所长何平表示,禅城一门式行政改革“有思想、有抱负、有魄力”。他在劳动保障部门工作了35年,对各个部门间形成的壁垒现象深有体会。他认为社会保障是一个服务系统,覆盖面广,政策和制度改革发展的空间不大,只有从“提高方便、快捷的服务”的方向进行改革,“禅城一门式在廉政建设方面有潜在的发展空间,可以避免微权力寻租,可以不用靠关系,规范便捷地帮老百姓把该办的事情办了”。他认为一门式行政改革要做的是推广。“我们会发挥在社保领域的相关作用,大力支持禅城一门式改革”他表态说。
国家发改委社会所研究员常兴华直言:“参观禅城一门式行政服务改革,充分感受到了禅城的激情”。他表示,信息化战略的概念已经流行多年,对政府而言,政府部门的信息化怎么立足?很多情况只局限于政府或部门网站建设上,可以通过网站查询部门信息。而禅城一门式行政服务的网站则让民众享受到信息化,感受到政府职能的转变,为市民提供高效的服务和方便。“在‘屏幕时代’,大数据是绕不开的”,常兴华表示,政府的养老床位、居民收入的调节等,都需要大数据的支持,从而为政府决策提供宝贵支持。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专业委员会对禅城“一门式”社保业务进行了评估。评估认为,禅城一门式公共服务实践在社保业务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和尝试,为社保业务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一个可推进、可操作和可复制的模式,为解决社保经办业务人手少业务量大的矛盾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途径。下一步建议进一步完善一门式公共服务与社保经办业务衔接的探索,逐步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模式,使这一模式更成熟稳健,为改善公共服务发挥更大的作用。
② 政府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怎么样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政府治理理念的转型带来了新机遇。对于政府而言,要提升自身的治理能力,必须要在其中融入新的思维和新的文化,在这一方面,大数据中的数据思维与文化模式可以为政府治理工作的转型提供思路,如果将大数据充分地利用起来,政府治理工作便可以实现多层次、多元化、多角度发展,最终实现政府管理工作以公共服务为主、协同共治为辅的目的。如今,政府开展治理工作时,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经验了,任何工作都必须要基于数据的基础上开展,这就要求政府工作人员深入到群众之中,采集客观资料,并进行科学的实证分析,以此作为开展工作的基础。也就是说,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必须要用数据来说话,这对于促进政府工作的转型有着非常积极的效果。
大数据为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大数据是对海量数据的科学运算,人们可以找寻到不同数据之间的密切联系,这也是大数据方法论的思想。此外,在大数据技术平台的支持下,人们可以采用众包、外包等一系列的组织模式来革新政府治理的组织架构,将传统的组织架构向合作、协同方面进行转型,从这一层面而言,将大数据理论引入到政府治理工作中,可以为政府治理模式的开展提供创新的模式。种种实践证实,大数据给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主要带来了几个方面的发展机遇:一是促进了政府治理模式从粗放式到精细化的转型;二是促进了政府治理模式从单一性到协同共享性的转型;三是促进了政府治理模式从被动性到主动性的转型。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提升了政府决策工作的科学性。近年来,政府各项公共事务变得越来越复杂,仅仅依靠工作人员的个人感知是无法对所有事务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的,要想从根本上提升政府决策工作的科学性,就需要合理应用大数据思维模式,收集数据,分析现阶段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的规律,采取合理的数据挖掘来开展决策工作。从本质上而言,大数据给政府决策部门带来了如下的改变:首先,在制定决策时,政府的决定已经不是个别领导的决策,而是必须要使用数据说话,根据数据来制定出决策,与传统的决策模式相比,该种决策模式更加的科学、精准;其次,在决策实施跟踪阶段,政府可以充分利用社交网络与物联网来分析决策的实施情况,利用数据对实施成果进行监控,这可以帮助政府及时地调整决策方向和决策模式。
大数据为政府服务效能的提升带来新的机遇。要提升政府的综合治理能力,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提升政府的服务效能,这也是大数据背景下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性因素。在政府治理的背景下,要提升政府的服务效能,不仅需要提升政府行政部门的审批效率,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政府公共服务产品的质量。一是在提升行政审批效率方面,凭借大数据能够帮助政府打破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构建出完善的行政审批服务云平台,利用大数据能真正的为老百姓办实事,为老百姓节约时间,这既有效提升了政府开展行政工作的效率,还可以大范围的节约政府开支。二是在提升公共产品的服务质量方面,政府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大数据对公共服务产品的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挖掘,让公共服务产品供给走向个性化、分层化以及精准化发展道路。还可以利用大数据的兼容性和开放性,鼓励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参与到政府决策活动中,让他们对政府决策工作进行科学的监督,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产品的综合质量。
③ 南海以大数据促进行政服务审批改革
南海以大数据促进行政服务审批改革
昨日,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调研组来南海调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区长郑灿儒和副 区长冼富兰陪同,并向审改办调研组详细介绍了南海区的“331”行政服务体系(三网融合、三单管理、一窗通办)、网格化治理和大数据平台。
审改办此次调研佛山主要是为了了解佛山改革的动因,市区各级在改革中采用的成本小见效大的实招,以及改革的成效和目前的困境。同时也便于了解佛山对于中央部门审批信息共享开放有何需求。
“我 们的标准化‘三单’管理系统是数据源,跟佛山市的行政审批标准化系统对接,与省的标准化管理也是垂直对接的,跟网上办事大厅和部门系统也实现了对接,实施 成本更低,用起来也更方便。”在南海区行政服务中心一楼,工作人员通过大厅里的显示屏,向中央编办体改司(国务院审改办协调司)司长郭沛、处长赵旭东等人 介绍南海的行政服务体系和行政审批改革的支撑和成效。
2013年9月,南海区成为广东省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试点区。南海区组织信息化技术团队自行研发行政审批标准化信息系统,其集标准填报、专家审查、意见反馈、标准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目前,南海区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已全面进入专家评审阶段。
此外,南海目前正计划成立政务办。“行政服务中心要统筹各个职能局,如何更好地指挥和统筹,我们准备成立一个政务办。”郑灿儒说,政务办集服务、治理、决策于一体,能更有力地统筹行政审批工作。
了解了南海行政审批改革后,审改办调研组还参观了南海行政服务中心的综合窗口。
南海行政服务和审批,最大的支撑就是大数据。在调研现场,郑灿儒也向审改办调研组介绍南海目前正在推进的利用“互联网+政务”的大数据平台和社区网格化治理。
2013年,南海成立大数据管理统筹局。“既节省了部门的成本,也能为政府的决策和应急进行分析。”郑灿儒说,有了大数据的支撑,可以看到政策落实之后的效果,也能够看到部门的业务量,同时根据数据调整人力配置。
“网 格化也很有南海特色,南海300多万人只有3000多名警察,所以管理起来很麻烦。以前是哪里起火哪里救,现在我们把每个社区或村居划成一个个网格,网格 员发现问题,可以把情况马上传上来。”郑灿儒说,不单单是市政管理,以后安全生产、消防、城市执法等都会通过网格化来统一,分清楚每个单位、每个人的责 任,实现社区管理不留死角。
④ 盘点政府推动大数据应用及发展的举措
盘点政府推动大数据应用及发展的举措
一、政府:推动大数据应用的最关键力量
(一)政府掌握大量最具应用价值的核心数据,是推动大数据应用的最关键力量
根据麦肯锡大数据研究报告指出, 各个行业利用大数据价值的难易度以及发展潜力 对比下,政府利用大数据难度最低而潜力最大。
大数据
另一方面政府开放大数据运用已经是大势所趋:
1、 政府掌握了大量最具应用价值的核心数据。 过去十多年来政府投资进行了大量电子政务或者称为政府信息化的工作,后台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和公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有研究表明政府所掌握的数据使政府成为了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信息保有者,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核心数据存在于政府的后台 。
2、 开放数据本身就是政府在大数据时代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 政府数据本质上是国家机关在履行职责时所获取的数据,采集这些数据的经费来自于公共财政,因而这些数据是公共产品,归全社会所有,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 政府开放数据供社会进行增值开放和创新应用,推动经济增长乃至整个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数据是互联网创新的重要基础,如果政府不开放这一部分数据,很多创新应用没有数据作为支持,数据开发者能利用政府开放的数据,提供更好的服务,创造更多的价值, 这个过程能够提高整个国家在大数据时代的竞争力。
4、 政府开放数据推动经济增长获得的税收高于单纯卖数据获得的收入。 201 年世界经合组织在关于开放政府数据的报告中提到政府通过开放数据推动经济增长,从而获得的税收收入远高于单卖数据所能获得收入。开放数据激发经济活力从而得到税收提升,这是一个良 性循环,更是一个能创造巨大公共价值的全局性的战略。
(二) 国内外政府开放数据的情况
在 2009 年奥巴马签署开放政府数据的行政命令后,这些年来开放政府数据已成为了世界性的一个趋势。美国联邦数据平台 Data.gov 上线后,在美洲、欧洲、亚洲等地,开放政府数据已成为了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美国联邦政府的开放政府数据平台开放了来自多个领 域的 13 万个数据集的数据。这些领域包括图中所列的农业、商业、气候、生态、教育、能源、金融、卫生、科研等十多个主题。这些主题下的数据都是美国联邦政府的各个部委所开放的。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在 2009 年之后都建立起了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成为 了国际信息化和大数据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大数据
在我国, 2011 年香港特区政府上线了 data.gov.hk,称为香港政府资料一线通。上海在 2012年 6 月推出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数据开放平台。之后,北京、武汉、无锡、佛山南海等城市也都上线了自己的数据平台。
大数据
(三)、 大数据对于政府治理具有极大的价值
大数据其实对政府的治理带来了全新的价值,无论是对宏观经济的决策能力、产业聚集能力、协同治理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公众服务能力、快速响应能力的提升,大数据都可以在有很大层面上帮助政府治理。
大数据大数据
(四)、大数据上升至国家战略成为共识。
大数据时代,对大数据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争夺日趋激烈,制信权成为继制陆权、制海权、制空权之后的新制权,大数据处理能力成为强国弱国区分的又一重要指标。国际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布局大数据产业,相继推出大数据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大数据产 业在本国的发展。以美国为例,美国从开展关键技术研究、推动大数据应用和开放政府数据三方面布局大数据产业,尤其在开放政府数据方面非常积极,通过 Data.gov开放 37 万个数据集,并开放网站的 API 和源代码,提供上千个数据应用。我们认为,大数据未来将 引发新一轮大国竞争,大数据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力会呈现爆发性增长趋势,因此包括我国在内的国家会在政策支持力度上不断提升,大数据战略将上升至国家战略已毋庸臵疑。
大数据
(五)、 我国 高度重视大数据未来发展
自去年 3 月“大数据”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一年内 6次提及大数据运用。近期在 6 月 17 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我们正在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而大数据手段的运用十分重要。” 7 月 1 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
大数据
大数据大数据
(六). 各部委行动时间表已经确,我国大数据发展面临历史性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国务院出台文件对各个部委推进大数据任务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很多推进工作任务要求在 2015 年 12 月底前出台政策并实施,近期将是我国大数据发展政策出台的密集期。
表 3: 各部委推进大数据应用时间表
序号工作任务负责单位时间进度1加快建立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发展改革委、中央编办、公安部、民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2015 年 12 月底前出台并实施2全面实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 “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工商总局、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质检总局、税务总局2015 年 12 月底前实施3建立多部门网上项目并联审批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层级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统一受理、同步审查、信息共享、透明公开”。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2015 年 12 月底前完成4推动政府部门整合相关信息,紧密结合企业需求,利用网站和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为企业提供服务。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实施5研究制定在财政资金补助、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招投标过程中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报告的政策措施。财政部、发展改革委2015 年 12 月底前出台并实施6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改进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和风险预警,并及时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发展改革委、统计局持续实施7支持银行、证券、信托、融资租赁、担保、保险等专业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商会运用大数据为企业提供服务。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民政部持续实施8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汇总整合和关联分析有关数据,构建大数据监管模型,提升政府科学决策和风险预判能力。各市场监管部门2015 年 12 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9在办理行政许可等环节全面建立市场主体准入前信用承诺制度。 信用承诺向社会公开,并纳入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各行业主管部门2015 年广泛开展试点, 2017 年 12 月底前完成10加快建设地方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部门和行业信用信息系统,通过国家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互联共享。各省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2016 年 12 月底前完成11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将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报告嵌入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领域、各环节,作为必要条件或重要参考依据。在各领域建立跨部门联动响应和失信约束机制。建立各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推动将申请人良好的信用状况作为各类行政许可的必备条件。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2015 年 12 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12建立产品信息溯源制度,加强对食品、药品、农产品、日用消费品、特种设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重要产品的监督管理,利用物联网、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信息链条。商务部、网信办会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农业部、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 年 12 月底前出台并实施13加强对电子商务平台的监督管理,加强电子商务信息采集和分析,指导开展电子商务网站可信认证服务,推广应用网站可信标识,推进电子商务可信交易环境建设。健全权益保护和争议调处机制。工商总局、商务部、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实施14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和数据开放力度。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自作出行政决定之日起 7 个工作日内上网公开。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持续实施15加快实施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制度。建设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依法对企业注册登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基本信用信息以及企业年度报告、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进行公示,并与国家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有机对接和信息共享。工商总局、其他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持续实施16支持探索开展社会化的信用信息公示服务。建设“信用中国 ”网站,归集整合各地区、各部门掌握的应向社会公开的信用信息,实现信用信息一站式查询,方便社会了解市场主体信用状况。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网站要与 “信用中国 ”网站连接,并将本单位政务公开信息和相关市场主体违法违规信息在“信用中国 ”网站公开。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其他有关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2015 年 12 月底前完成17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已建、在建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交换共享。在部门信息系统项目审批和验收环节,进一步强化对信息共享的要求。发展改革委、其他有关部门持续实施18健全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加快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统筹建立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国家信息资源库,加快建设完善国家重要信息系统。发展改革委、其他有关部门分年度推进实施, 2020 年前基本建成19加强对市场主体相关信息的记录,形成信用档案。对严重违法失信的市场主体,按照有关规定列入“黑名单”,并将相关信息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国家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各有关部门2015 年 12 月底前实施20探索建立政府信息资源目录。各有关部门2016 年 12 月底前出台目录编制指南21引导征信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加强信用服务产品创新,进一步扩大信用报告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及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的应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2017 年 12 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22落实和完善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财税、金融、产业、人才等政策,推动大数据产业加快发展。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民银行、网信办、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2017 年 12 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23加快研究完善规范电子政务,监管信息跨境流动,保护国家经济安全、信息安全,以及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方面的管理制度,加快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网信办、公安部、工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会同法制办2017 年 12 月底前出台(涉及法律、行政法规的,按照立法程序推进)24推动出台相关法规,对政府部门在行政管理、公共服务中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报告作出规定,为联合惩戒市场主体违法失信行为提供依据。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法制办2017 年 12 月底前出台(涉及法律、行政法规的,按照立法程序推进)25建立大数据标准体系,研究制定有关大数据的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应用标准和管理标准等。加快建立政府信息采集、存储、公开、共享、使用、质量保障和安全管理的技术标准。引导建立企业间信息共享交换的标准规范。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委、发展改革委、质检总局、网信办、统计局2020 年前分步出台并实施26推动实施大数据示范应用工程,在工商登记、统计调查、质量监管、竞争执法、消费维权等领域率先开展示范应用工程,实现大数据汇聚整合。在宏观管理、税收征缴、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健康医疗、劳动保障、教育文化、交通旅游、金融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物流、社会综合治理、收入分配调节等领域实施大数据示范应用工程。
⑤ 佛山禅城大数据局是干什么
统筹推进社会经济各领域大数据开放应用。
大数据局的主要职能是按照国家、省的要求拟定大数据标准体系和考核体系,组织实施大数据采集、管理、开放、交易、应用等相关工作。统筹推进社会经济各领域大数据开放应用。统筹协调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推进工作等。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电子政务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划方案,编制全市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技术标准及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完善全市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建设,推进全市跨部门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的建设和应用。
⑥ 广东省2022年重点项目出炉 五沙(宽原)大数据中心在列
近日,广东省发改委在官网发布了《关于下达广东省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的通知》。2022年广东共仿袜安排省重点项目1570个项目,总投资7.67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000亿元,安排开展前期工作的省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1152个,估算总投资5.88万亿元。
新开工的重点建设项目中,包括大型基础设施、重大发展平台、新材料产业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领域等,将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新基建方面,中装建脊滚设控股的佛山五沙(宽原)大数据中心入选广东省2022年重点项目。项目位于佛山市顺德区五沙热电厂区,一期计划投资7.5亿,总用地面积56.9亩,规划10000个机柜能弹性满足4.4KW~12KW客户需求。
五沙(宽原)数据中心拥有能评指标的市电总报装量可达2 60000kVA,项目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节能减排要求,致力打造华南地区绿色数据中心、T4级别数据中心。项目针对五沙电厂拥有大量余热、通过溴化锂热转换制冷的设备,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项目PUE 值 1.271,这也是华南区最大的热电联供数据中心。
佛山五沙(宽原)数据中心致力于打造低碳环保、PUE值低、低延时、算力强、储存力强的大数据中心,服务于云计算、智能终端、智能制造等,满足大湾区需求,辐射华南地区樱大余大数据产业布局。
⑦ 如何实施政府大数据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领域的数据量都在爆发式增长,尤其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it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之后,数据的增长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型,大数据如浪潮般席卷而来,人类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不仅仅只是一次颠覆性的技术革命,更是一场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与治理理念的全方位变革,尤其在政府治理领域,大数据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潜力和创新空间。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应充分重视大数据在政府治理中的重要价值,牢牢抓住大数据为政府治理提供的创新机遇,切实提高各级政府部门的治理能力。
一、大数据为政府治理理念转型带来新机遇
治理理念的转型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前提,理念的转型需要新文化、新思维的融入,大数据所蕴含的数据文化与数据思维恰好可以为治理理念转型提供突破口,基于大数据探索政府治理的多元、多层、多角度特征,最终实现以政府为主体的政府管制理念向以协同共治、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府治理理念的转型。在大数据时代,政府治理的依据不再是个人经验和长官意志,而是实实在在的数据,在过去深入群众、实地调研考察的基础上,系统采集的客观数据和实证分析的科学结果将成为最为重要的政府决策依据。“尊重事实、推崇理性、强调精确”的特征和“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理念将成为政府治理理念转型的核心要义。
二、大数据为政府治理模式创新带来新机遇
大数据通过把数学算法运用于海量数据,从数据中寻找相关关系,通过这种相关性预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这是大数据方法论的核心思想。此外,依托于大数据技术和平台,通过外包、众包等灵活的组织方式,可以推动政府治理的组织架构从科层、分割、封闭向开放、协同、合作转型,因此把大数据的方法和手段引入到政府治理领域,是实现政府治理模式创新的有效路径。基于上述方法论,大数据为政府治理模式创新带来的新机遇主要包括: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治理、从单兵作战型管理到协作共享型治理、从被动响应型管理到主动预见型治理、从电子政务管理到政府2.0治理、从风险隐蔽型管理到风险防范型治理,最终实现全面数据驱动的治理模式创新。
三、大数据为政府决策科学化带来新机遇
随着公共事务的日益复杂,仅凭个人感知已经很难全面了解所有正在发生的事情并做出正确判断,政府部门想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就需要把大数据思维与技术运用到政府治理与决策中,依靠大规模数据的收集来直观呈现经济社会运行规律,通过相应的数据挖掘来辅助政府部门进行科学决策。大数据为政府决策科学化带来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决策的制定阶段,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决策不再是个别领导干部“拍脑袋”做出的,而是通过“用数据说话”,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数据)做出决策,这样的政府决策是在对客观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充分了解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做出的,这样大大提高了决策的精准性、适用性和科学化水平;其次,在决策实施效果的跟踪反馈阶段,通过物联网和社交网络的普及,大量的客观数据能够快速汇集给决策者,通过这些数据对决策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实时监控,能够更全面地掌握决策的实施效果和下一步的改进方向。
四、大数据为政府服务效能提升带来新机遇
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是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撑,也是大数据背景下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键所在,在政府治理的范畴下,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主要包括政府部门行政审批的效率提升和公共服务产品的质量提高两个方面。在提升行政审批效率方面,大数据可以打通各个政府部门的信息孤岛,打破各部门数据的条块分割,通过构建统一的政府行政审批云平台,让数据为老百姓“跑腿办事”,省去了“跑断腿、磨破嘴,办事跑十几个部门,盖几十个公章”的苦恼和无奈,这样既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又节约了政府开支。在提高公共服务产品质量方面,大数据通过对公共服务产品数据和服务对象数据的挖掘、分析,提升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的精准化、分层化、个性化;通过公共数据的开放和兼容,让公众参与到公共服务产品设计、提供和监督等各个环节,实现公共服务产品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