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看好你的钱包!7种新型电信诈骗术大起底
导读
当今社会,有很多人都不幸成为诈骗受害者。仅2015年,全国电信诈骗发案59.9万起,被骗走222亿元……网络和街头骗术层出不穷,还出现了不少“升级版”。这些骗术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招招骗人于无形之中。骗子布下了哪些陷阱?我们该怎样识别,如何预防?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7.淘宝卖家防范“发红包”,新型诈骗手法
诈骗案例:
犯罪团伙成员冒充淘宝网站的客服以虚假开通“消费者保证金”、“假一赔三”、“7天退换”、“闪电发货”等服务为名,要求店主发红包、点链接、提供真实身份、银行卡号或打开“远程协助”等方式,进而骗取钱财。
专家支招:
发红包只是表象,其背后的行为才是判断是否为诈骗的依据。电商平台的新卖家或者买家都需要辨别官方的客服是否是李鬼。及时升级电商平台提供的沟通软件,加装防病毒软件。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骗术层出不穷,很多古老的骗术穿上了“互联网+”的外衣,我们的信息安全、防诈骗的领域也在与时俱进,尽最大的努力协助大家避免上当。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要受得住“诱惑”,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上当受骗
(作者:谦恒 北京理工大学网络信息安全专家)
关注我们:搜索微信号“科普中国”(ID:Science_China)
⑵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谁来管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谁来管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将会被更好的分析和利用,原本看似无意义的数据都可能产生极大的商业价值,这是大数据鼓吹者们一直在为我们画的一张大饼。然而,对于我们普通个体而言,短期内大数据带来的收益可能是有限的,风险反倒极大的增大。目前看起来,对个人而言应对大数据带来的风险没什么有效措施,除了做鸵鸟,减少在社交等媒体发布隐私信息外,就只能拼人品了。
当隐私泄露成为了习惯,那么底线在哪里?
在即将快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个人安全如何保证?这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一个问题,究其原因大概是国内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现状让人很无奈吧。也不得不说我们天朝人士对于隐私泄露的忍耐能力很强大,以至于形成了视而不见的习惯,而商家对隐私的保护也习惯于无所谓的态度。
随着互联网进一步走向下一个颠覆时期,整个产业也在高呼从IT到DT的时代已经来临,这就是一直在热炒的大数据的范畴。大数据有多大,谁也说不清楚,有些人可能知道4V或者5V什么的,更有些人了解大数据带来的相关关系等特性。
然而,大众虽然对“大数据”这个词已经耳熟能详了,但是对它将带来的变革和风险却没有什么概念,总觉得距离人们的生活还很远。所以本文就重点谈一下在不久的将来大数据时代,将如何影响我们个人的信息安全以及人身安全。
本文不想说教和解释大数据本身,纯学术的探讨对于理清其带来的安全问题,以及帮助大家理解没有太大作用。所以关于风险那部分,我用几个亲身体会以及朋友遇到的例子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大数据应用发展的现状
大数据技术和应用本身不神秘,也距离我们很近,甚至我们每天用的Google提供的很多服务、淘宝网提供的数据魔方等,背后都有大数据技术和应用的支撑。
很多大数据的书上都把Google作为大数据技术发展的主要贡献者。相对于这种背后隐藏的大数据技术应用,现在常见的几种大数据应用类型包括:
l 基于用户位置的数据分析,例如地图、交通信息等
l 基于用户行为特征的精准营销,网上很多广告推荐背后都基于这种方式
l 基于用户社交关系的分析和推荐,舆情监测等
l 其他用于公安系统、宏观数据分析、金融风险分析等领域距离我们个人来说有点远,一般没有直接触感。
总体来说,大数据分析的技术和应用类型,还有待丰富,从大数据带给我们的想象力而言,当前大数据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推广才属于刚刚开始的阶段。
大数据应用带来的关键变化
大数据脱胎于原来的经营分析BI(Business Intelligence),BI是为了解决人们对于企业经营数据多维度的分析和洞察,从而支撑企业领导人做决策。
大数据解决了什么问题呢?首先,它是BI的升级版,除了分析企业内部经营类信息之外,还可以融入大量以前看起来不相关和不可利用的数据,图片、日志、社交、及其数据等等都在他的范畴之内。当然这种分析还不是很成熟,带来的价值还比较初级,目前,能对数据分析达成熟级别的大数据企业凤毛麟角。
其次,大数据对于数据价值的发现和深度挖掘,其价值可以作为新业务进行开放,这也是目前很多企业重视大数据的重要原因。当然,大数据这么火也不乏IT业界的吹捧和一些大数据相关企业的超规模宣传导致的。
最后,大数据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分析对象之间的相关关系。这是区别于以前很多数据分析的地方。从追求因果关系到相关关系,这是适应当前世界“超级连接”的发展趋势的。
说到这里,就要引出对于我们个人隐私和安全来说非常重要的部分了。
当“人肉搜索”从手工变为自动
我们个人的某些信息虽然被泄露,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关关系,在以前是不容易被陌生人获得的,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我们在网络上有意无意的暴露了大量信息,使有心人可以获得关于我们个人的许多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关联,可以还原个人的很多特征。
几年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人肉搜索”事件,就是通过人工来进行个人信息检索,通过一件件小的线索,追溯个人的更多信息和关系。在远洋那个楼盘的“小三事件”以及女主人公的自杀日记,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印象深刻的。
通过大量网友的人工搜索和信息汇集,大家知道了男主人公、女主人公、小三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很多个人特征: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父母等等。
整个事件可以看作是人工的大数据分析,现在的大数据分析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分布式集群等技术,能够使这个过程自动化,并且更高效。
想象一下,你在网上的一举一动,都可以被监测到,并还原出你的“人物画像”,然后更恐怖的是,你和家人、朋友、同学等各种相关人员的关系能够被机器识别,并分析出来。
你我将面临什么样的潜在风险?
大数据的广泛使用以及隐私信息的泄露,将不可避免的带来更多的个人风险,并在现有风险之上进行升级,新的诈骗等手段也将出现。接下来,简单的分析一下几种潜在的风险类型,仅针对个人最可能遇到的情况。
目前不法分子以及电话营销的公司对我们个人信息的掌握,主要还是个人电话号码和名字这两种核心信息,当然不排除其他个人信息也被掌握,比如单位和家庭住址等。随着网购的普及,家庭以及单位送货地址被很多快递公司掌握,任何一个点的泄露都将导致全部失守。
总体来说这些信息,都是针对个人独立的,或者说最多是个人特征信息的还原。IT领域常用的一个词:“信息孤岛”。我觉得形容这种情况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随着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升级,我们个人的信息孤岛,将会被连通和关联,形成一个“个人信息网络”,主要是和你个人相关的关系信息。这时候,我们可能面对以下几种升级的威胁方式。
1. 诈骗和骚扰
当前我们主要遇到的骚扰和诈骗内容,主要是通过电话的渠道,可能有:推销、电信诈骗、熟人诈骗等。如果我们个人和家人、朋友、同学等相关信息被有心人利用的话,将大大的增加被精准欺骗和诈骗、被精准骚扰(被营销)的情况。
举个例子,就我个人经历来看,曾经有几次处于被诈骗的边缘,最后幸运女神眷顾才免于损失。如果将来别有用心的人可以清楚的知道我的位置、我家人的位置、在做什么事情,把这些信息连接起来,告诉我说我某个朋友或者家人在某地出差,在什么位置出了什么意外,那么这种情况下可信度就高了很多,很多时候不好验证真伪,也增加了被骗的几率。
2. 金融风险和财务损失
当前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等手段很普及,随之带来的被盗刷、账户被盗等现象也多了起来。我相信将来随着我们的个人信息更多的被连接和分析,那么我们的账户、密码、手机号、身份证号这些信息都会相对容易的被不法分子获取,并造成我们的经济损失。
3. 个人声誉的损失
几年前的“人肉搜索”对我们造成的触动已经很大了。那么将来如果个人信息不能得到良好保护的话,在网上真的是可以轻松的还原一个人的真实信息和社会关系信息。
如果做人、做事都很正,你也许觉得没什么需要担心的,即使信息泄露了也不影响你的声誉。但是,请你注意人们对信息的解读是有偏好、不全面、误解等现象的,特别是在互联网上的舆论,如果网上有人或者公司推波助澜,你可以想象一下你真的不会被颠倒黑白,受到声誉损失的影响吗?特别是通过把你的个人信息和相关性关系信息描述的完全准确,仅仅掺杂了1%的假的摸黑信息,这时候听众和观众是无法分辨也不愿意去分辨信息真伪的,选择相信不寻常的信息、传播、看热闹和从众心里是网上民众们最热中的事情。
我就举这么几个例子,不想说的太细了,关于大数据应用普及之后的影响,大家自己体会吧。下面说说我们应该怎么降低和避免这种个人风险呢。
怎么办?真的只能靠个人和拼人品!
对于信息安全以及因此带来的风险,我们通常归咎于三方来负责:
l 国家相关部门
l 持有数据相关企业
l 贡献和保有数据的个人
但是目前看起来,只有第三个是靠谱的。这么说吧,靠企业自律?那估计不如相信母猪会上树。企业总是有意或者无意的,被动或者主动的,把我们的信息泄露或者用于商业目的。
靠政府相关部门监管?政府的确会做,不过不知道等到神20上天的时候,是不是能够有具体的监管措施处理,并且能良好的落地执行。
不是有这么句网络名言吗:我国政府最忙碌的部门就是“相关部门”。这个部门很忙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等到相关部门,能够真正解决这个大数据带来的隐私泄露和个人风险增加的问题。
所以最后我们就靠自己吧,尽可能在下面这些事情上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并祈祷人品和运气别太差。
1. 不要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发布太多的个人隐私信息,这些地方是大数据分析的重点。个人和家人照片、视频等尽可能避免公开,防患于未然吧。
2. 不要在网上写日记、流水账等实际生活的实名信息,这些太容易被泄露和搜索到了
3. 和金融相关的安全措施尽可能都应用上,密码定期修改,并有一定的复杂度。
4. 个人的重要帐号和密码,不要随便用在其他网站、论坛、服务的注册信息中,很多站点是没办法保护好你这些信息的。连CSDN、京东、携程、Amazon这种大网站都无法有效保护你的帐号、密码、信用卡等信息,所以千万不要用同一个帐号和密码在所有的网站进行注册。
5. 时刻具有安全和警示意识,不要贪小便宜,遇事多方求证和征求旁观者的意见。
6. 教育和管理好你的“队友”。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绝对是至理名言。
最后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本文,当隐私泄露成为习惯、当大数据等新技术增强了个人泄露信息的价值、当短期内没有人和部门能对此负起责任,那么就靠我们自己吧。把更多信息隐藏在水面之下,并时刻注意冰山之下隐藏的风险。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谁来管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⑶ 起底逃犯劳荣枝,潜逃20多年,她是如何被发现的
逃犯劳荣枝的这个案件之所以会被发现,就是因为我们庞大的人脸数据和人脸识别技术,因为现在随着科学水平的进一步发展相关的科技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可以通过识别每一个人的影像特征来判断这个人是谁,而王荣之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被抓捕的。
一、劳荣枝案件被抓捕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对这个案件已经不陌生了,劳荣枝当年和另外一名男子伙同杀害了受害人,虽然在这20年期间,劳荣枝一直隐姓埋名当一名逃犯,甚至她都做了手术来规避警察的抓捕。但是当碰到人脸识别技术的时候,还是可以通过一些细枝末节辨别出这个人是谁,最后劳荣枝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被警察抓捕归案的。
⑷ 起底明星健康宝倒卖产业链,这条产业链是如何牟利并损害明星隐私的
隐私权是每个人非常重要的东西,对于普通人是这样的,对于明星也是这样的,但是在网络时代、信息时代,隐私全往往很难得到保障,明星的隐私权更容易被别人倒卖。近期就发生了一件这样的事情,有人利用明星健康宝照片进行倒卖,并且形成了产业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明星健康宝照片被泄露。
从王一博,肖战,蔡徐坤,到时代少年团到郭德纲,到董卿,无一幸免。一千多位明星的健康宝照片花一元便可购买一位,然后发展到一千多名艺人的身份证号码仅需一元购买。这是一件非常严重的隐私侵害事件。
⑸ 网传全面起底融金所 大数据大“离谱”
网传全面起底融金所 大数据大“离谱”
近日,融金所高管事件在互联网金融圈引起不小风波,一篇自称以大数据“起底”融金所的文章也随之在网上热传。记者发现,文章通过“专业”的风评检测分析,得出的结论反而离事实更远。
这篇网络热文标题惊人,《47亿融资15亿未还涉及非吸大数据全面起底融金所》,其通过大数据模型反推导形成融金所风险评测分析报告。报告最终结论是,该平台已经无法再正常运转。
根据融金所P2P平台官网显示,文中基本数据事实有误。平台自2013年5月上线以来,累计成交额达47亿,待收本金12.5亿元,待收本息13.5亿。总投资人数超过2万人,每日投资人数1千人以上。业内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融金所官网采用CDN加速技术,全国有数十个节点IP,根据用户的区域和网络情况自动分配不同的线路。网站也使用https加密协议,以确保用户访问的数据安全性。
记者从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査悉,近一年来,融金所仅出现2次股权变更,并没有文中所述15次之多。
形成此份报告的蜂控网,自称“全国首家大数据驱动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维基网络显示,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对比真实数据,不仅让人产生疑惑,该份报告从何处采集的“大数据”进行处理?其行文的动机及风险预警的有效性也令人存疑。
风测报告选择的问题维度,显示出其对P2P领域常识的缺乏。“涉足业务集中”一项,业内从未将其与资金链易断裂、偿贷困难相联系。相反,融金所专注P2P垂直细分领域车贷,近期益发被业内看好,专注“小而美”产品已经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利于平台风控和资金流动。对“标的期限”和“标的频率”的探讨也没有意义,只要标的真实,流程透明可见,发标期限主要根据线下债权业务的期限,与风险分析显示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并无直接关系。
至于“平台平均利率偏高”,业内对P2P平台合理利率没有统一说法,年息24%以下都属于司法保护区,“高息”无从谈起。平台管理完善,运营成本降低,将红利返还投资人何错之有。“运营时间处于风险问题高发期”,对平台风险的预示是否有意义尚有待斟酌。
报告中对数据的分析,和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脱节。标的数据显示,融金所平台待还款数额大,待还款标的8982个,占比39.8%。报告称这意味着平台整体流动性差,易出现提现困难或跑路现象。但是融金所近期发展迅速,分公司增加到31家,业务大量增长,待还款额度随之上扬。由于过去业务数额有限,待还款标的比例必然增加。这与报告分析相去甚远。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网传全面起底融金所 大数据大“离谱”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⑹ 起底山东网络主播就业现状 月收入过万者仅1.8%
随着网络娱乐化的逐渐普及,网络直播也成为一种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也亲自参与直播,网络直播也进入了全民时代,随着近期国家相关机构加强了对网络直播行业的监管,一大批知名“网红”主播惨遭封杀,网络直播行业再次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为此山东本土求职网站齐鲁人才网结合网站数据,为你起底山东网络直播行业就业现状。
黄金时代已经来临,人才需求量大
随着互联网发展的加快,网民的更新迭代速度也随之加快, 由于每代网友喜好不同,因此对“网红”的要求也有所不同,通过齐鲁人才网发布的跳槽大数据可知,网络直播行业仅为0.43年,远远低于山东省平均跳槽周期。
“虽然曾经有过月入10万的经历情况(主要靠粉丝打赏),大多数时候薪酬和普通白领差别不大,但我从来没觉着我的工作比他们轻松,身边有朋友也想要入行,我劝他们慎重。”家住青岛且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主播蓝小姐在接收我们采访时表示,现在的网友要求越来越高,主播光有颜值不行,会打游戏成为必备技能,唱歌、跳舞、讲段子更是加分技能,如果1年后工作变化不大,她将会考虑离开这个行业,“肯定是优胜劣汰,主播也要不断给自己充电” 为此,不久前她出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网络电影,尝试走不一样的路。
⑺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就业前景如何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工资一般的就4k----5k左右,dba的话比较高,技术大咖还是有前途的!
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发展前景如何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为了管理、利用越来越多的信息,都建立了自己的数据库。而这些企业数据库,都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维护,这就是数据蠢枣库工程师的工作。就发展趋势看带好拆,优秀的数据库工程师是十分匮乏的。数据库工程师的就业范围非常广,一般的大型或者跨国的企业都建立自己的数据库,他们都需要数据库工程师对他们的数据库进行管理。一些国际知名企业、政府、学校等都是数据库工程师很好的去处。
数据库工程师面向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所有求职者,旨在帮助他们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提高求职面试技巧及就业能力。国内首家专注于数据库工程师就业培训指导的清软国际学院培训机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专业的数据库工程师培训机构应该专注于职涯规划、求职面试以及职前培训,有效缓解目前国内高校对大学毕业生进行的就业培训指导不足的现状。
同时他们认为目前的高等教育应该加强对大学生数据库工程师就业指导的培训,更好的让大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社会最迫切的需求进行结合。大学生面临的不再是先择业再就业还是先就业再择业的选择,而是如何择业如何就业。作为择业和就业的关键内容,职业生涯规划和面试技巧等在网络里比比皆是,但是充斥着大量粗制滥造的面试技巧分享,常常造成误导。
数据库工程师资薪酬大起底
作为中国官方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数据产业已逐步从概念走向落地,“大数据”和“虚拟化”两大热门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90%的企业都在用大数据。专业的数据库工程师,薪资待遇一般都很可观。
下袜弯面以某一求职网站挂出的工资为例做一下说明:
可就职岗位
数据库工程师、数据库开发工程师、DBA数据库管理员、系统工程师、系统集成工程师、系统管理员、售前工程师、售后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IT运维工程师等相关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