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市面上有哪些可以查网贷信用的平台
目前,有三种征信数据库。
网贷数据库,百行征信,央行征信。
网贷数据库一般统计不上征信的网贷,基本上不上征信的网贷都会上传到网贷数据库。
百行征信统计一些P2P网贷平台的借款数据信息。
央行征信只统计正规网贷的借款数据信息。
普遍来说,如果想要查询网贷数据报告,那么只需要查询网贷数据与央行征信即可。
网贷数据能够直接查看一些P2P网贷平台的数据。
可以在微信查找:云查数据。
该数据库与2000多家网贷平台合作,查询的数据非常精准全面。
能够查看到用户的申请次数,网贷数据,网黑指数分,命中风险提示,法院起诉信息,仲裁案件信息,失信人信息等数据。还能知道网贷逾期详情,包括逾期天数、逾期金额以及逾期平台等。
② 大数据基金逆势猛发 主动引入量化对冲策略
大数据基金逆势猛发 主动引入量化对冲策略
大数据正在持续激发商业模式创新,不断催生新业态,成为互联网等新兴领域促进业务创新增值、提升企业核心价值的重要驱动力。大数据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未来信息产业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在各个互联网平台纷纷拿出自己的数据做成金融产品的同时,基金公司也在希望借力大数据基金,抓住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新一代基民。
六月以来,国内资本市场逐步走弱,基金募集依然极度低迷。新基金不仅首募规模惨淡,且频现延长募集问题。行情不好,公募也明显放慢了新产品的发行节奏。而其中,大数据基金反而是静流中的一股暗涌。不仅形形色色大数据指数陆续面世,而且基于这些指数开发的产品也将列队发行。
大数据指数的开发也进入精耕细作的阶段。公募对互联网数据的要求越来越挑剔,尤其要求与投资者行为密切相关。公募合作的互联网平台从网络、新浪财经,亦发展到雪球、腾讯自选股、同花顺等记录了投资行为的平台。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对大数据引入投资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开发较为简单的指数型基金是多数试水者的首选。然而,今年6月中旬以来A股接连几度大跌,让始终保持高仓位、必须跟随指数的大数据指数基金面临着业绩的压力。
震荡市中,配置了代表转型方向小票的高仓位大数据指数基金遭遇重挫,先行者也在思考这类产品如何转身的问题。如今,大数据基金产品的开发走向了仓位和操作更加灵活的主动量化趋势,引入对冲策略。
大数据为新基金“贴金”
经济观察报注意到,仅是今年7、8两个月份,中证指数公司已发布三条与雪球相关的大数据指数,三条与银联相关的大数据指数,一条与360旗下的搜索引擎有关的大数据指数,一条与搜房网房天下有关的大数据指数。记者了解到,博时基金、大成基金、天弘基金、中欧基金、鹏华基金正在开发基于上述指数的基金产品,将在未来两三个月内发行。
大数据基金始步于2014年,升温于2015年。去年,广发基金[微博]与网络的合作打响大数据基金头炮;今年,除了新增南方、博时、大成、天弘、中欧、鹏华、嘉实等将近十家试水者之外,产品发行的速度和数量均在今年明显上升一个台阶。记者了解到,博时和大成等公募基金公司已经把大数据基金的开发作为公司的战略重点。
年轻的大数据指数尚未建立自己的地位。大数据是否只是营销的噱头,仍是多数基民心中挥之不去的质疑。对此,博时基金副总裁王德英以量化基金在国内从不受重视到大受欢迎的经历勉励自己。他认为,前几年尚未做出业绩的量化基金发展得不温不火。但从去年开始,一些运作时间较长的量化基金已积累出业绩,尤其是在今年股市震荡期中成为很多投资者在债券、固定收益类产品之外的避险之选,“希望多积累点业绩,来说服投资者。”
大数据因子的出现,寄予了公募在投研方式变革的期望,也希望能够把大数据开发成一个良好的策略,帮助原有的量化模型跑赢市场。
大数据基金的选股多采用“多因子”模型,参考此类基金的基金合同,大都采用“财务”、“动量”、“大数据”等三类因子选股。
王德英介绍,目前各家公募所引用的互联网数据要么与基本面有关,如银联跨行交易数据,以及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微博]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的网上消费类统计型趋势特征数据;要么是与市场信心或情绪有关的数据,如反映市场热点的网络或新浪财经等。
华南一位大数据指数基金经理告诉经济观察报,大数据跟投资的相关性大小对最后出来的指数产品的影响并不是那么直接,还取决于它跟现有的模型匹配的程度有多大,“如果它在某一段时间的市场情况下我们觉得表现会好,会增加它的权重,有时候会降低。”
大成基金首席战略官温智敏认为,原则上随着对大数据的应用能力的提升,大数据的权重会越来越大,“包括我们关于这支产品或者后续的产品方面在未来会把互联网的元素强化。”
经济观察报了解到,大数据指数的选股模型的优劣取决与各家公募在量化投资领域的积累。仔细研究发现,来自各个互联网平台的数据只是选股模型中的一个因子,且所占的权重目前还不大,少则六分之一,多则三分之一。
王德英表示,将大数据因子融入原有的量化模型中,考验的是模型的成熟度。包括大数据在内的各个因子的权重并不是固定的。不同因子如何调配才能优势互补,需要多年的运行经验才能总结出来,“模型经常要调整,哪个失效,要剔掉;要不断统计和优化。”
这意味着大数据指数和传统被动管理型的指数有较大差异。通过多个因子策略的调整和权重优化,大数据指数可实现一定程度的主动管理。
目前市面上的大数据指数基金多数是每月调一次仓。一位不愿具名的大数据指数基金的基金经理告诉经济观察报,现在大数据指数都是一个月一换仓,换手率比其它的主动管理型基金还是偏高一些。其进一步揭示了产品局限性和风险性,“主动管理型基金可以挑时间换仓,而我们每个月就定期这样去换,如果赶上时间点不好,大容量可能会容纳不下。”
前述基金经理管理的大数据指数基金并没有设置最大的规模。其表示,“规模如果太大可能会影响一些调仓,尤其像现在股市不好成交低迷的情况。但是三十亿、五十亿正常规模的基金应该是没问题的,毕竟百只股票三千万、五千万,即使换仓一天换不了,拿三五天、一周来换的话也是很合理的。”
不过,与主动型基金相比,大数据指数基金的管理费用低廉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一位业内人士认为,这也是策略指数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市场和投资者广泛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
逆势而上 勇于创新
温智敏告诉经济观察报,策略指数在国外很重要的一种策略就是等权重。传统的指数采用的是市值加权的方式,意味着更看重所谓市值较大的股票。而大数据指数则是在等权重的情况下,由模型中的多个因子去考量和选择。
温智敏认为,现在经济转型的情况下,资本市场更加看重成长性股票。等权重的方式下选出了大量的小票,是有资本市场的判断逻辑在背后支撑。
然而,先行者却在实践中发现了问题。倾向于小盘股的特点导致其收益不稳定。
以最早成立的广发中证网络百发策略100指数基金为例,其募集金额曾高达23亿元,基金的成分股为100只,成分股中中小盘股占比较高。该指数策略采用等权重方式,以23亿元的募集金额来看,每只股票的配置资金为2300万元。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中小盘股较多,当基金进行调仓时可能将产生一定的冲击成本。
近几个月的震荡市中,受伤最大的是那些被认为代表转型方向,最有上升空间的小票。配置了小票的高仓位大数据指数基金,便在这一过程中遭遇了较大的回撤。百发100指数基金便是其中一员。
百发100指数基金自去年运行以来,广发基金意识到该基金的规模局限性,广发基金大数据混合基金经理季峰表示,“假设在极端行情下,市场流动性匮乏,成分股大部分集中在小盘股上,后果就是交易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成本,对基金业绩造成影响。”
高仓位,主动性差,作为第一波大数据指数基金的先行者,广发基金思考着如何更好地发挥大数据的优势。指数型产品碰壁之后,首只大数据主动量化基金广发大数据混合在解决问题的背景下诞生。记者发现,新发的广发大数据混合在仓位上更加灵活,为0~95%之间,而非百发100那样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保持90%以上的仓位。
在加权方式上,第二代大数据基金也做了改变,抛弃了等权的方法。广发大数据混合不再像此前那样按等权重买入,而是按照市值比例进行配置。季峰认为,由于加权方式采用类市值加权,因而基金规模不做任何限制,调仓的流动性风险和冲击成本将大幅降低。此外,在应对下跌趋势时,除了降低仓位,一旦展开趋势性行情时,该基金也会开股指期货空单对冲。
股市行情震荡,让市场上基金的业绩表现分化。基金管理公司也开始从侧重指数型产品转型到侧重主动管理型产品。主动管理型能够在大数据选股的优势上结合择时对冲风险。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大数据基金逆势猛发 主动引入量化对冲策略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③ 成都做大数据的公司有哪些做的好的有哪几家
作者:小维斗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7933628/answer/9631042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成都做大数据的公司这几天小编特意整理出来了一份明细表,仅个人分享发表一下:
1、成都神鸟数据咨询有限公司 网址:
成都市场调研公司
成都神鸟数据咨询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公共事务研究、商业研究、媒介研究和数据库建设及流程信息化建设,客户涵盖政府部门、公用事业单位、国内外知名企业,积累多行业研究经验,使神鸟数据的研究团队具备良好的跨行业、跨区域、跨专业的多元化视角和思维。
“神鸟数据”接受各企事业、政府机构和非政府机构的委托,独立完成市场调查、民意测验、政策性调查等各类定量与定性研究课题。多年的发展经验使本公司更了解客户的需求,从而为客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神鸟数据”研究领域涉及食品/饮料、公共事务、房地产、汽车、家电、IT、金融保险、媒体、商业服务、等多个行业,其中房地产、汽车、媒体、金融保险、快速消费品、公共事务是公司目前重点的研究领域。
2、成都探码科技有限公司
首页 | 探码科技
成都探码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探码科技)于2015年9月成立,公司总部位于成都,并在美国设立分公司服务海外客户。由清华海归创业团队组建,具有10多年国内外项目研发积累,擅长美国互联网前沿技术,崇尚硅谷创业模式,自主研发有核心技术。 是国内比较早的ROR开发团队,并在网络数据采集,大数据解析方面具有突出的能力。将在国内推出一系列面向政务、企业的创新型大数据研究项目与合作,为各大企业提供高端信息技术咨询服务。
2015年与北京大数据研究院成为战略合作伙伴专研大数据服务。
2016年开发DB智能数据服务平台,一款基于Hadoop开源计算框架,集成了Apache社区几十个成熟的Hadoop子项目,整合了数据ETL和流程管理功能模块,融合了十几个可直接调用的应用模版而最终形成的面对大数据进行存储、计算、查询、挖掘四大应用方向的基础平台产品
3、数联铭品
成都数联铭品科技有限公司
数联铭品是行业领先的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商业大数据行业标准COSR数据服务框架的制定者。公司总部位于成都,在北京、贵州、深圳设有子公司,同时在新加坡设立了子公司服务海外客户。已经为金融行业、传媒行业、旅游行业、制造业和体育产业提供了具有产业化和产品化能力的领先大数据整体解决方案。
4、成都数之联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数之联科技集团
成都数之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公司致力于帮助政府和企业设计大数据顶层规划,为客户提供数据采集、存储、治理、分析、挖掘、应用和可视化等大数据全产业链综合服务。数之联业务覆盖多个行业,参控股成都数联寻英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数联易康科技有限公司、国信优易数据有限公司,提供人力资源、医疗健康、数据交易等多个行业的大数据垂直解决方案,先后服务了包括阿里巴巴、腾讯、中国联通、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联、海尔、五粮液集团、三泰控股、置信集团等近百家知名企业。
5、成都崇信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暂无网站
成都崇信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崇信公司)是专注于大数据建设的国有独资企业,成立于2006年,是四川省首家国资大数据公司。崇信公司专注于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集成电路设计,数字内容服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服务,软件开发,非金融性项目投资,资产管理。
6、成都勤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说-大数据全网整合营销平台
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从社交网站和电商平台等渠道收集海量数据,结合企业已有数据,从产品、品牌、客户、营销四个维度,完成相应的数据清洗、提取、整合,并进行科学、准确的数据分析。
④ 大数据的七大核心价值
移动互联时代 大数据的应用价值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企业也越来越重视数据相关的开发和应用,从而获取更多的市场机会。一方面,大数据能够明显提升企业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此外还能够降低企业的交易摩擦成本;更为关键的是,大数据能够帮助企业分析大量数据而进一步挖掘细分市场的机会,最终能够缩短企业产品研发时间、提升企业在商业模式、产品和服务上的创新力,大幅提升企业的商业决策水平,降低了企业经营的风险。
一、大数据助企业挖掘市场机会探寻细分市场
大数据能够帮助企业分析大量数据而进一步挖掘市场机会和细分市场,然后对每个群体量体裁衣般的采取独特的行动。获得好的产品概念和创意,关键在于我们到底如何去搜集消费者相关的信息,如何获得趋势,挖掘出人们头脑中未来会可能消费的产品概念。用创新的方法解构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剖析消费者的生活密码,才能让吻合消费者未来生活方式的产品研发不再成为问题,如果你了解了消费者的密码,就知道其潜藏在背后的真正需求。大数据分析是发现新客户群体、确定最优供应商、创新产品、理解销售季节性等问题的最好方法。
在数字革命的背景下,对企业营销者的挑战是从如何找到企业产品需求的人到如何找到这些人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的需求;从过去以单一或分散的方式去形成和这群人的沟通信息和沟通方式,到现在如何和这群人即时沟通、即时响应、即时解决他们的需求,同时在产品和消费者的买卖关系以外闷告闹,建立更深层次的伙伴间的互信、双赢和可信赖的关系。
大数据进行高密度分析,能够明显提升企业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大数据能够帮助企业分析大量数据而进一步挖掘细分市场的机会,最终能够缩短企业产品研发时间、提升企业在商业模式、产品和蚂罩服务上的创新力,大幅提升企业的商业决策水平。因此,大数据有利于企业发掘和开拓新的市场机会;有利于企业将各种资源合理利用到目标市场;有利于制定精准的经销策略;有利于调整市场的营销策略,大大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
企业利用用户在互联网上的访问行为偏好能为每个用户勾勒出一副“数字剪影”,为具有相似特征的用户组提供精确服务满足用户需求,甚至为每个客户量身定制。这一变革将大大缩减企业产品与最终用户的沟通成本。例如:一家航空公司对从未乘过飞机的人很感兴趣(细分标准是顾客的体验)。而从未乘过飞机的人又可以细分为害怕飞机的人,对乘飞机无所谓的人以及对乘飞机持肯定态度的人(细分标准是态度)。在持肯定态度的人中,又包括高收入有能力乘飞机的人(细分标准是收入能力)。于是这家航空公司就把力量集中在开拓那些对乘飞机持肯定态度,只是还没有乘过飞机的高收入群体。通过对这些人进行量身定制、精准营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大数据提高决策能力
当前,企业管理者还是更多依赖个人经验和直觉做决策,而不是基于数据。在信息有限、获取成本高昂,而且没有被数字化的时代,让身居高位的人做决策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大数据时代,就必须要让数据说话。
大数据能够有效的帮助各个行业用户做出更为准确的商业决策,从而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它从诞生开始就是站在决策的角度出发。虽然不同行业的业务不同,所产生的数据及其所支撑的管理形态也千差万别,但从数据的获取,数据的整合,数据的加工,数据的综合应用,数据的服务和推广,数据处理的生命线流程来分析,所有行业的模式是一致的。
这种基于大数据决策的特点是:一是量变到质变,由于数据被广泛挖掘,决策所依据的信息完整性越来越高,有信息的理性决策在迅速扩大,拍脑袋的盲目决策在急剧缩小。二是决策技术含量、知识含量大幅度提高。由于云计算出现,人类没有被海量数据所淹没,能够高效率驾御海量数据,生产有价值的决策信息。三是大数据决策催生友梁了很多过去难以想象的重大解决方案。如某些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无法通过技术和简单样本验证,需要几十年海量病历数据分析得出结果;做宏观经济计量模型,需要获得所有企业、居民以及政府的决策和行为海量数据,才能得出减税政策最佳方案;反腐倡廉,人类几千年历史都没解决,最近通过微博和人肉搜索,贪官在大数据的海洋中无处可藏,人们看到根治的希望等等。
如果在不同行业的业务和管理层之间,增加数据资源体系,通过数据资源体系的数据加工,把今天的数据和历史数据对接,把现在的数据和领导和企业机构关心的指标关联起来,把面向业务的数据转换成面向管理的数据,辅助于领导层的决策,真正实现了从数据到知识的转变,这样的数据资源体系是非常适合管理和决策使用的。
在宏观层面,大数据使经济决策部门可以更敏锐地把握经济走向,制定并实施科学的经济政策;而在微观方面,大数据可以提高企业经营决策水平和效率,推动创新,给企业、行业领域带来价值。
三、大数据创新企业管理模式,挖掘管理潜力
当下,有多少企业还会要求员工像士兵一样无条件服从上级的指示?还在通过大量的中层管理者来承担管理下属和传递信息的职责?还在禁止员工之间谈论薪酬等信息?《华尔街日报》曾有一篇文章就说,NO。这一切已经过时了,严格控制,内部猜测和小道消息无疑更会降低企业效率。一个管理学者曾经将企业内部关系比喻为成本和消耗中心,如果内部都难以协作或者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和消耗,你又如何指望在今天瞬息万变的市场和竞争环境下生存、创新和发展呢?
我们试着想想,当购物、教育、医疗都已经要求在大数据、移动网络支持下的个性化的时代,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的生命之源,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还要求企业员工遵循工业时代的规则,强调那种命令式集中管理、封闭的层级体系和决策体制吗?当个体的人都可以通过佩戴各种传感器,搜集各种来自身体的信号来判断健康状态,那样企业也同样需要配备这样的传感系统,来实时判断其健康状态的变化情况。
今天信息时代机器的性能,更多决定于芯片,大脑的存储和处理能力,程序的有效性。因而管理从注重系统大小、完善和配合,到注重人,或者脑力的运用,信息流程和创造性,以及职工个性满足、创造力的激发。
在企业管理的核心因素中,大数据技术与其高度契合。管理最核心的因素之一是信息搜集与传递,而大数据的内涵和实质在于大数据内部信息的关联、挖掘,由此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两者在这一特征上具有高度契合性,甚至可以标称大数据就是企业管理的又一种工具。因为对于任何企业,信息即财富,从企业战略着眼,利用大数据,充分发挥其辅助决策的潜力,可以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战略。
大数据时代,数据在各行各业渗透着,并渐渐成为企业的战略资产。数据分析挖掘不仅本身能帮企业降低成本:比如库存或物流,改善产品和决策流程,寻找到并更好的维护客户,还可以通过挖掘业务流程各环节的中间数据和结果数据,发现流程中的瓶颈因素,找到改善流程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点,从而优化流程,提高服务水平。大数据成果在各相关部门传递分享,还可以提高整个管理链条和产业链条的投入回报率。
四、大数据变革商业模式催生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在大数据时代,以利用数据价值为核心,新型商业模式正在不断涌现。能够把握市场机遇、迅速实现大数据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将在IT发展史上书写出新的传奇。
大数据让企业能够创造新产品和服务,改善现有产品和服务,以及发明全新的业务模式。回顾IT历史,似乎每一轮IT概念和技术的变革,都伴随着新商业模式的产生。如个人电脑时代微软凭借操作系统获取了巨大财富,互联网时代谷歌抓住了互联网广告的机遇,移动互联网时代苹果则通过终端产品的销售和应用商店获取了高额利润。
纵观国内,以金融业务模式为例,阿里金融基于海量的客户信用数据和行为数据,建立了网络数据模型和一套信用体系,打破了传统的金融模式,使贷款不再需要抵押品和担保,而仅依赖于数据,使企业能够迅速获得所需要的资金。阿里金融的大数据应用和业务创新,变革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对传统银行业带来了挑战。
还有,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的帮助企业整合、挖掘、分析其所掌握的庞大数据信息,构建系统化的数据体系,从而完善企业自身的结构和管理机制;同时,伴随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增长,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开始逐步显现,已经开始并正在改变着大多数企业的发展途径及商业模式。如大数据可以完善基于柔性制造技术的个性化定制生产路径,推动制造业企业的升级改造;依托大数据技术可以建立现代物流体系,其效率远超传统物流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可多维度评价企业信用,提高金融业资金使用率,改变传统金融企业的运营模式等。
过去,小企业想把商品卖到国外要经过国内出口商、国外进口商、批发商、商场,最终才能到达用户手中,而现在,通过大数据平台可以直接从工厂送达到用户手中,交易成本只是过去的十分之一。以我们熟悉的网购平台淘宝为例,每天有数以万计的交易在淘宝上进行,与此同时相应的交易时间、商品价格、购买数量会被记录,更重要的是,这些信息可以与买方和卖方的年龄、性别、地址、甚至兴趣爱好等个人特征信息相匹配。运用匹配的数据,淘宝可以进行更优化的店铺排名和用户推荐;商家可以根据以往的销售信息和淘宝指数进行指导产品供应、生产和设计,经营活动成本和收益实现了可视化,大大降低了风险,赚取更多的钱;而与此同时,更多的消费者也能以更优惠的价格买到了更心仪的产品。
维克托曾预言2020年,大数据时代就会真正来临。在那个时候,最经常会用到的应用就是个性化生活所需要的,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应用。
五、大数据让每个人更加有个性
对个体而言,大数据可以为个人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比如,我们的身体功能可能会通过手机、移动网络进行监控,一旦有什么感染,或身体有什么不适,我们都可以通过手机得到警示,接着信息会和手机库进行对接或者咨询相关专家,从而获得正确的用药和其他治疗。
过去我们去看病,医生只能对我们的当下身体情况做出判断,而在大数据的帮助下,将来的诊疗可以对一个患者的累计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遗传变异、对特定疾病的易感性和对特殊药物的反应等关系,实现个性化的医疗。还可以在患者发生疾病症状前,提供早期的检测和诊断。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肺癌给卫生系统造成的负担,因为早期的手术费用是后期治疗费用的一半。
还有,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分数就是一切,一个班上几十个人,使用同样的教材,同一个老师上课,课后布置同样的作业。然而,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在这个模式下,不可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如一个学生考了90分,这个分数仅仅是一个数字,它能代表什么呢?90分背后是家庭背景、努力程度、学习态度、智力水平等,把它们和90分联系在一起,这就成了数据。大数据因其数据来源的广度,有能力去关注每一个个体学生的微观表现:如他在什么时候开始看书,在什么样的讲课方式下效果最好,在什么时候学习什么科目效果最好,在不同类型的题目上停留多久等等。当然,这些数据对其他个体都没有意义,是高度个性化表现特征的体现。同时,这些数据的产生完全是过程性的:课堂的过程,作业的情况,师生或同学的互动情景而最有价值的是,这些数据完全是在学生不自知的情况下被观察、收集的,只需要一定的观测技术与设备的辅助,而不影响学生任何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因此它的采集也非常的自然、真实。
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教育将呈现另外的特征:弹性学制、个性化辅导、社区和家庭学习、每个人的成功大数据支撑下的教育,就是要根据每一个人的特点,释放每一个人本来就有的学习能力和天分。
此外,维克托还建议中国政府要进一步补录数据库。政府以前提供财政补贴,现在可以提供数据库,打造创意服务。在美国就有完全基于政府提供的数据库,如为企业提供机场、高速公路的数据,提供航班可能发生延误的概率,这种服务这可以帮助个人、消费者更好地预测行程,这种类型的创新,就得益于公共的大数据。
六、智慧驱动下的和谐社会
美国作为全球大数据领域的先行者,在运用大数据手段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已先行实践并取得显着成效。
近年来,在国内,“智慧城市”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截止去年底,我国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已达193个,而公开宣布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超过400个。智慧城市的概念包含了智能安防、智能电网、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环保等多领域的应用,而这些都要依托于大数据,可以说大数据是“智慧”的源泉。
在治安领域,大数据已用于信息的监控管理与实时分析、犯罪模式分析与犯罪趋势预测,北京、临沂等市已经开始实践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研判分析,打击犯罪。
在交通领域,大数据可通过对公交地铁刷卡、停车收费站、视频摄像头等信息的收集,分析预测出行交通规律,指导公交线路的设计、调整车辆派遣密度,进行车流指挥控制,及时做到梳理拥堵,合理缓解城市交通负担。
在医疗领域,部分省市正在实施病历档案的数字化,配合临床医疗数据与病人体征数据的收集分析,可以用于远程诊疗、医疗研发,甚至可以结合保险数据分析用于商业及公共政策制定等等。
伴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火热进行,政府大数据应用已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有效拉动了大数据的市场需求,带动了当地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价值已得到初显。
七、大数据如何预言未来?
著名的玛雅预言,尽管背后有着一定的天文知识基础,但除催生了一部很火的电影《2012》外,其实很多人的生活尚未受到太大的影响。现在基于人类地球上的各种能源存量,以及大气受污染、冰川融化的程度,我们获取真的可以推算出按照目前这种工业生产、生活的方式,人类在地球上可以存活的年数。《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对这方面有很深入的解释,基于精准预测,发现现有模式是死路一条后,人类就可以进行一些改变,这其实就是一种系统优化。
这种结合之前情景研究,不断进行系统优化的过程,将赋予系统生命力,而大数据就是其中的血液和神经系统。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入挖掘,我们将会了解系统的不同机体是如何相互协调运作的,同样也可以通过对他们的了解去控制机体的下一个操作,甚至长远的维护和优化。从这个角度讲,基于网络的大数据可以看作是人类社会的神经中枢,因为有了网络和大数据人类社会才开始灵活起来,而不像以前那么死板。基于大数据,个体之间相互连接有了基础,相互的交互过程得到了简化,各种交易的成本减少很多。厂家等服务提供方可以基于大数据研发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服务,机构内部的管理也更为细致,有了血液和神经系统的社会才真的拥有生命活力。
结语
透过以上这些行业典型的大数据应用案例和场景,不难悟出大数据的典型的核心价值。大数据是看待现实的新角度,不仅改变了市场营销、生产制造,同时也改变了商业模式。数据本身就是价值来源,这也就意味着新的商业机会,没有哪一个行业能对大数据产生免疫能力,适应大数据才能在这场变革中继续生存下去。
当下,正处于数据大爆发的时代,如何获取这些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各种企业机构之间的竞争非常残酷。如何基于以往的运行数据,对未来的运行模式进行预测,从而提前进行准备或者加以利用、调整,对很多企业机构其实是一种生死存亡的问题。这样一种情况同样适用于国家级别。正因为这一点,目前无论是在企业级别还是国家级别都开始研究、部署大数据。
可见,大数据应用已经凸显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触角已延伸到零售、金融、教育、医疗、体育、制造、影视、政府等各行各业。你可能会问这些具体价值实现的推动者有哪些呢?就是所谓的大数据综合服务提供商,从实践情况看,主要包括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大数据处理服务提供商和数据资源提供商三个角色,分别向大数据的应用者提供大数据服务、解决方案和数据资源。
未来大数据还将彻底改变人类的思考模式、生活习惯和商业法则,将引发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同时也是未来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之一。
⑤ 那些耳熟能详的互联网新词“共享”、“云计算”、“大数据”背后有哪些我们未知的渊源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是近两年科技、产业界的热门话题。分别什么意思?彼此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一
物联网
1、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在之前被定义为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线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简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后来被重新定义为当下几乎所有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环境以及状态信息实时的实时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传递、处理、执行。广义上说,当下涉及的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可以纳入物联网的范畴。
2、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嵌入式系统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传感器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以嵌入式系统为特征的智能终端产品随处可见;小到人们身边的MP3,大到航天航空的卫星系统。嵌入式系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工业生产以及国防工业的发展。如果把物联网用人体做一个简单比喻,传感器相当于人的眼睛、鼻子、皮肤等感官,网络就是神经系统用来传递信息,嵌入式系统则是人的大脑,在接收到信息后要进行分类处理。这个例子很形象的描述了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在物联网中的位置与作用。
传感器技术:这也是计算机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大家都知道,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计算机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自从有计算机以来就需要传感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才能处理。
RFID标签:也是一种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RFID在自动识别、物品物流管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
云计算
1、什么是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2、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关系
云计算相当于人的大脑,是物联网的神经中枢。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
目前物联网的服务器部署在云端,通过云计算提供应用层的各项服务。云计算可以提供以下几个层析的服务: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
消费者通过internet可以从完善的计算机设施获得服务。例如:硬件服务器租用。
PaaS:平台即服务
PaaS实际上是指软件研发的平台作为一种服务,以SaaS的模式提交给用户。因此,PaaS也是SaaS模式的一种应用。但是PaaS的出现可以加快SaaS应用的开发速度,如:软件的个性化定制开发。
SaaS:软件即服务
它是一种通过internet提供软件的模式,用户无需购买软件,而是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的软件,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如:亚马逊。
三
大数据
1、什么是大数据?
大数据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如果将大数据比作一个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2、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关系
从技术上来看,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但它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
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分析师团队认为大数据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公司创造的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大数据分析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因为实时的大型数据集分析需要像MapRece一样的框架来向数十、数百或甚至数千的电脑分配工作。
大数据需要特殊的技术以有效地处理大量的容忍经过时间内的数据。适用于大数据的技术,包括大规模的并行处理数据库、数据挖掘、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可、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扩展的存储系统。
四
人工智能
1、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枝,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它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通过上述观点我们可以简单的得出一个结论: 物联网的正常运行是通过大数据传输信息给云计算平台处理,然后人工智能提取云计算平台存储的数据进行活动。
⑥ 医疗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发展现状如何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应用前景
如今是大数据时代,前景自然好了,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行业大数据市场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总的来说,医疗大数据应用主要体现在临床操作、研发、新的商业模式、付款/定价、公众健康五大领域,在这些场景中,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对于临床医学研究、科学管理和医疗服务模式转型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前景是十分光明的。
医院和医疗行业面临的大数据主要有医学影像、视频(教学、监控)及文献等非结构化数据。由于这些数据增长很快且结构复杂,给数据管理和利用带来较大的压力,存储与管理成本不断提高,数据利用困难、利用率低。除了数据数量和形态的迅速增加,医疗数据还需要越来越长的保留期。一旦存储系统的安全性出现问题,导致医疗数据丢失,医院会面临严重不良局面。医疗大数据的应用要保证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实时性和使用的便捷性,要能快速运算和快速展现,要与日常工作平台紧密结合。
国人已经把健康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而面对“大数据”的挑战,医院必须考虑三大主要问题。
(1) 数据存储是否安全可靠?因为系统一旦出现故障,首先考验的就是数据的存储、灾备和恢复能力。如果数据不能迅速恢复,而且恢复不能到断点,则将对医院的业务、患者满意度构成直接损害。
(2) 如何提高医院运行和服务的效率?提高效率就是节省医生的时间,从而缓解医疗资源的紧张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3) 如何控制大数据的成本?存储架构是否合理,不仅影响医院IT系统的成本,而且关乎医院的运营成本,医疗数据激增,使医院普遍存在着较大的存储扩容压力。如今,医院的存储设备大多是由不同厂商构成的完全异构的存储系统。这些不同的存储设备利用各自不同的软件工具来进行控制和管理,这样就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复杂性,使管理成本非常高。
未来,大数据必将影响医疗行业,未来医疗行业的大数据将会具体应用在:临床辅助决策,医疗质量监管,疾病预测模型,临床实验分析。其发展空间有:个人健康门户,慢病管理和健康管理,电子病历和临床质量监控,医学知识管理,临床路径和循证医学,远程医疗和移动医疗,医学研究数据仓库和共享平台,跨医疗机构协作平台。
⑦ Tiger:我眼中的大数据-新生大学分享(1)
【作者按:本文为2016/10/15晚在新生大学社群的公开分享,旨在和大家探讨个人对大数据的一点浅见。虽然专业知识和写作水平有限,但哪怕能帮到一个人亦会欣慰,同时也期待能得到更多反馈。】
** 1. 认知误区**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发现很多人对大数据的理解存在如下两个误区 :
现在很多人,言必称大数据。可是,大数据这个说法本身非常模糊,不知道他们在说大数据时具体指什么。这让我想起许多年前在国内流行的另外一个概念:纳米,我相信你一定很耳熟。那会儿,随便逛个商场或者看个电视,你都会发现铺天盖地的打着纳米旗号的广告袭来:什么“纳米冰箱”,“纳米空调”,“纳米彩电”。。。 就好像纳米是能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任何东西只要贴上“纳米”的标签就好使了,就升值了,就高大上了。
今天,很多人对待大数据的态度和纳米一样,人云亦云,自我忽悠,然后互相忽悠。
当你问很多言必称大数据的人:大数据到底是什么?不知道大数据是什么?大数据是怎么用的?大数据到底对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收益和影响呢?80%的人都会一脸懵逼,他们根本说不出所以然。当然,我不是说每个人都这样,但这样的人的确不少。
个人以为,实事求是的态度很有必要,理应推崇。
知之为知之,不知就知乎之。
不知道没关系,但如果硬是为了虚荣心去说大数据,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样的态度没有益处。
如果你真的觉得大数据这个东西非常好,既有趣也有用,那我们就卷起袖口,去搞懂细节,搞懂它的前世今生,乃至它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样的态度既接地气,更能增加个人价值。
2. 数据分析
在和大家探讨真正的“大数据”之前,我们先聊聊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实际上已经存在很久了,它根本不是什么新东西。
它不是什么新事物,也并不神秘,一点都不!
你会用Excel罢?Excel就是用来做数据分析的,千万不要小看它。而数据分析比Excel的历史还要早的多。
数据分析大致可分成四个层面:
首先,获得数据;
其次,从数据中提取信息;
再次,从信息中提炼出知识;
最后,通过知识发掘智慧。
总结下来就是:Data(数据)->Information(信息)->Knowledge(知识)->Wisdom(智慧)。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数据分析是技术和艺术的混合体:
3. 大数据的通用特征
大数据目前没有一个通用的定义,个人理解的大数据具备如下几个特征:
4. 大数据的用途
那么,大数据有什么用呢?其实有很多著名的例子,如Alphago干掉了韩国殿堂级棋手李世石,当然,这样的例子已经烂大街了。
从我个人而言,我会分享一个亚马逊的例子。我是亚马逊的资深用户,用了八年多了,所以它有我很多的消费行为数据,它知道我的购物的爱好、特征和规律。这里有一个截图:
当我登录亚马逊账户之后,它的推荐页面就是上面这样。这个页面上展示的商品就是它根据我之前买过的一些商品,通过推荐算法猜测我喜欢什么种类的商品,还会买什么商品。总之就是通过已买商品的各个特征去给你做推荐。
另外,大数据还可以用来找男女朋友。这里也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大概在前几年,美国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有个数学系的博士生,大龄单身宅男,就为找女朋友的事情发愁。但他是个极客,就想办法写了一个程序(爬虫),爬虫里面设定了许多符合他个人喜好的规则,然后用这个爬虫到一些婚恋网站上去爬取目标对象。这样就找到一些符合他喜好的目标对象,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排除掉了很多不符合他设定参数的目标。通过和筛选后的目标对象约会,最后他果然找到一个非常合适的女朋友,然后快乐地在一起。
大数据的应用实例还有很多,曾经在2012年在纽约时报上登过一篇报道叫《大公司如何窃取你的秘密?》,文中一个例子就是关于Target超市的大数据应用(美国一家超大规模的连锁超市)。报道称Target给明尼苏达州一户人家的女儿寄婴儿用品的优惠券,但是这个女孩还是高中生。他爸爸看到优惠券后非常震怒,认为有诱导未成年人怀孕的嫌疑,就去找当地超市理论。当时超市的经理比较诚恳,一脸懵逼地给顾客道歉。后来,这个父亲却主动打电话给超市过来道歉,说回家和女儿交流后发现她真的怀孕了。
剧情180度大反转!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是Target超市的数据部门开发的怀孕预测模型,根据算法结合购物记录发现这个女孩极有可能怀孕。所以,在得到这样一个判断后,他们的营销部门就给这样的潜在的目标客户精准推送母婴商品的优惠券。这事听起来还是蛮可怕的,大数据虽然没见过你,但它可能对你了如指掌,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家住哪,收入什么水平,开什么样的车,穿什么衣服,抽什么烟等等。
大数据甚至还可以做舆情监督和民意调查。比如说,微信在2016年就做了一个大数据分析,推测全国人民的心情,最后的结论是,每逢节日大家的心情就特别好,其中中秋和春节的心情格外好;年轻人相对更多愁善感,老年人反而更乐观开朗阳光,很有意思。
根据上面的例子,我们对大数据的用途做一个抽象和总结。以上的例子告诉我们,大数据可以用来 从已知到未知 ,就是说根据手上掌握的一些已知的信息可以推测出未知的规律和趋势,就像亚马逊猜我喜欢购买的商品,或者像Target推测高中生已经怀孕了,或者像UCLA博士生通过写程序找到女朋友。这些都是从已知到未知的推理。
大数据另外一个用途,就是可以 纠正错觉 或错误认知。因为,真实的原始数据是不会撒谎的,这里面包含了许多信息,甚至一些潜在的反常识的东西。就以我曾经做过的一个分析 《顶级风投的宿命》 为例。因为之前有过创业经历,个人会对投融资比较敏感。而当时创投界有所谓的风口论,比如O2O、生鲜电商等,这些方向的互联网公司特别容易拿到融资。那我在做完相关的数据分析之后发现:
真正一流的投资机构从不会赌所谓的风口,他们会坚持去投资一些商业本质更清晰的的公司和业务模式,像电子商务、对企业的服务、文化娱乐等方向。
而这个认识是在我做数据分析之前完全不知道的,可以说颠覆了我此前的认知。进一步,我之前对风口论的认知就是错觉,而这个错觉就被数据分析很好地推翻了。所以,我认为大数据的第二个功能就是纠正错觉。
大数据分析确实有些必备的知识集合,这里有幅来自IBM研究院的图,阐明了数据科学的必备知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