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网络数据 > 政府对税务监管大数据

政府对税务监管大数据

发布时间:2023-06-13 08:40:19

⑴ 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税务管理和税务策划工作

面对扑面而来的大数据,面对海量的数据、碎片化的信息,传统的税收征管与充满现代气息的大数据不期而遇,将产生怎样的效果呢?面对大数据的挑战,税收征管将如何充分运用大数据的思维和手段,推进税收治理能力现代化、法制化,不断提高税收管理水平。
大数据向税收征管工作提出挑战
大数据、云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各行各业,特别是当前的税务部门,正处在管理转型的关键阶段,大数据将对税收征管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
影响之一:解决数据共享问题。大数据促进了数据内容的交叉检验,随着数据量和不同来源的数据种类的增多,数据判断预测的指向性会更强,准确率更高。目前,无论是税务机关内部还是外部第三方涉税数据的流动性和可获取性都较弱,税务机关的信息获取渠道并不通畅。主要是因为内部流程和环节没有理顺,信息的共享利用受到了制约;外部协调难度较大,职能部门与税务机关的涉税信息交换尚未制度化、常态化。对税务机关获取第三方信息的权利,以及第三方向税务机关提供涉税信息的义务尚缺乏明确的法律支持。大数据将促使考虑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解决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问题。
影响之二:解决数据挖掘问题。数据挖掘一般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自动搜索隐藏于其中的有着特殊关系性的信息的过程。数据的价值在于更深层次的挖掘和再运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据的价值。但是,目前税务机关并未能有效利用和深入挖掘自身已有的数据,更未能有效获取和利用第三方数据。即使是利用,也更关注数据的基本利用。我们需要对数据价值再利用、数据整合再利用和潜在挖掘数据的运用,使信息管税的效能充分体现,让数据产生生产力,让数据产生税源。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有用的信息,深入挖掘分析,与征管系统数据综合利用。
影响之三:促进风险管理提档升级。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基于大数据的风险分析识别和多元策略的风
险应对。在风险控制建设中,引入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打造一体化、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应用功能区,为数据分析常态化运作提供功能强大的网上风险分析识别工作,为各级税务机关开展分层分类管理,实施多层次、差别化风险应对提供了精确“制导”的操作。
大数据时代税收征管准备好了吗?
面对海量碎片化的信息,如何在短时间内“淘”出有价值的资料,为税收征管工作服务,大数据时代的税收征管工作准备好了吗?
应对之策一:搭建综合性的省级应用数据共享。数据只有不断流动和充分共享,才有生命力。应在各专用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数据集成,实现各级各类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各部门和相关单位应当履行税收协助职责和义务,促进税务部门提高依法治税水平,切实维护税收公平,为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税收保障。将市场经济主体的各类经济活动纳入税收监控。涉税信息交换还将和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互联互通,深入挖掘涉税信息的应用效益。
应对之策二:充分释放大数据蕴藏的能量。风险是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能否把海量数据转化为有效的征管资源。因此,将源自各方、结构形式各异的原始数据转变成可资利用的征管资源,成为税收大数据管理的关键节点。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管理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税源管理的复杂性、艰巨性、风险性不断加大。而基层税源管理人员总量增幅有限,传统粗放的税源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面临的执法风险也日益显现。税收工作要适应大数据的发展,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释放大数据蕴藏的能量,推进组织结构变革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实现提升税收征管管控能力,防范税收执法风险,促进税收堵漏增收的管理目标。
应对之策三:创新数据挖掘分析方法。建立税收数据仓库,对分散在各个应用系统中的数据进行集成、整合和统一管理,实现数据资源省级集中和共享,为数据挖掘分析提供基础支持。对不同类型的税收情况,找到税收管理的薄弱环节,对有疑点的、存在问题多的行业从微观上进行纳税评估、税务稽查,采取切实措施强化管理,堵塞漏洞。 (牛俊梅 陈小刚 李胜)

⑵ 金税四期工程启动实施 各地部署“以数管税”

在广东省发布的方案中,其明确要以税务执法、税费服务、税务监管为切入点,并提出2022、2023和2025年的三个阶段性目标,在7个方面近30项改革任务中,提升税收征管的数字化能力占据核心地位。

然而,要实现上述任务,其中一个关键的背景是金税四期工程的启动实施。2020年11月,国家税务总局曾发布金税四期相关项目的政府采购意向公告,采购主要为金税四期决策指挥端等项目提供配套功能。

“经过近一年的部署和技术建设,目前金税四期已完成主要流程的升级,相比金税三期,四期工程的最终目的是将企业经营账簿数据纳入税收系统,从而实现增值税申报和企业销售数据的结合,这是以数治税顺利实施的重要技术保障。”一位地方税务部门人士表示。

在金砖国家税务局长会议上,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指出,大数据时代的税收治理必然进入“以数治税”阶段。“当前,我们正以发票全领域、全环节、全要素电子化改革为突破口,启动实施金税工程四期建设,持续拓展税收大数据资源,深入推进内外部涉税数据汇聚联通、线上线下数据有机贯通。”王军说。

在财税人士看来,中国税收征管经历“经验管税”和“以票管税”两个时期后,“以数治税”的来临也是必然趋势。

国家税务总局的资料显示,“经验管税”时期,税收征管效能主要依靠人的经验积累而提升,体现的是加法效应。而进入“以票管税”时期,税收征管效能主要依靠票的关联监控而提升,这主要体现的是倍增效应。

此后一段时间,依托金税工程和增值税发票管理系统,我国税收征管不断升级。特别是2014年以来,税务部门对金税工程进行的系统性改造,为增值税发票系统升级创造了条件。

2020年,增值税专票电子化首先在宁波、石家庄和杭州3个地区进行前期试点,按照安排,增值税专票电子化将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

根据中办、国办的要求,2021年要建成全国统一的电子发票服务平台,同时要制定出台电子发票国家标准,有序推进铁路、民航等领域发票电子化,并在2025年基本实现发票全领域、全环节、全要素电子化,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王军表示,以数治税主要通过法人税费信息“一户式”、自然人税费信息“一人式”智能归集,实现对同一企业或个人不同时期、不同税种、不同费种之间,以及同规模同类型企业或个人相互之间税费匹配等情况的自动分析监控。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金税四期虽然主打“以数治税”概念,但从税收征管现状看,短期内企业尚不可能完全摆脱“发票依赖”,然而不可否认,未来增值税申报与企业经营数据有机结合将是必然。

华税律师事务所相关人士介绍,根据增值税法理,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于销售环节,因此应当与销售收入有关联,而与发票开具无关。因此,无论是否开具发票,企业发生销售行为、取得应税收入的,都应当计缴税款。

而对于没有发生销售行为,不需要承担增值税纳税义务的,也不应当计缴税款,这可以有效降低增值税虚开现象的发生频率,从而避免国家税款损失。

基于此,在金砖国家税务局长会议上,王军表示,从“经验管税”到“以票管税”再到“以数治税”的过程,其实也是促进纳税人从“被动遵从”到“主动遵从”再到“协同遵从”的过程,这是税收现代化不断向前迈进的过程。

⑶ 浅议大数据时代如何加强税收风险管理

内容提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税收风险管理提供了新机遇,带来了新挑战。本文在分析大数据为税收风险管理提供契机的基础上,结合基层税务机关工作实践,尝试提出相应的税收风险管理策略和建议,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关键字:大数据,税收风险管理

税收风险管理是提升税收征管质量、提高纳税人税收遵从度的重要手段,“大数据含顷”时谈局陆代的到来又为税收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运用大数据提升税收风险管理水平,是新形势下基层税务机关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大数据时代的税收风险应对的机遇与挑战

(一)涉税数据规模大,速度呈现跳跃性增长。大数据时代的进步,给税务管理以信息管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现成的网络资源和真实的数据基础。“信息管税”,内涵要求是管住信息,没有信息谈何信息管税。2011年地税就实现了征管数据的全国大集中,标志已经步入了“数据驱动决策方法”的大数据时代,据统计,“金税三期”工程在全国推行后,数据量和业务量将会极大地增长,数据规模的增长速度也会呈跳跃性增长。

(二)涉税信息采集和掌握比较困难。大数据时代的进步,给税务管理以信息管税带来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理论上客观存在的这些涉税信息,税务系统是既看不着,也摸不着。面对这突变发展的大数据时代,由于落后的税务征管信息系统背离大数据时代互通特征与现实应用的网络资源脱节腊拆,所以征管系统现存的数据就不可能做到完整、真实、准确。而由于不重视文明、进步社会管理的基本理理念,至今尚未开展税源信息标准化的基础工作,致使社会税源信息五花八门,其产生只能将就各市场主体自身业务推进的需要,不能满足税源信息采集的需要,进入大数据时代就如何采集和掌握现实税源信息成了信息管理最大的难题。

二、大数据时代下基层税务机关税收风险管理现状

(一)税收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匮乏。在大数据时代中,税收风险管理要通过建立风险监控模型,来进行预测分析。特别是面对海量的数据,监控模型能左右着税收风险管理的成败。能建立或者组织建立风险监控模型的人才首先要有专业的税收业务知识、要熟练掌握税收应用系统、要有大数据的理念、熟悉数据的来源和构成,同时还要有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在基层税务机关,这种风险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少,导致工作实绩不明显。

(二)数据获取不全面。风险管理必须依靠大量正确的数据信息,金税三期的推行,解决了内部数据获取的问题,但是,纳税人的生产经营信息、财务信息以及第三方信息的获取渠道仍然有限。基层税务机关无法像总局大企业司的全流程风险监控那样获取信息,外部涉税信息主要来源于自行报送,获取信息的范围狭窄、渠道少且不准确。一些对风险分析至关重要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数据无法取得。同时,金税三期等含有无效甚至垃圾数据,严重影响了风险监控的准确性。

(三)思想认识上有偏差。风险管理的基础是信息的采集,也就是对数据的处理。在基层税务机关,多数人认为税收数据是信息中心的活。因此,把数据管理也看成了技术活,一方面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另一方面会认为数据管理高深莫测的,遥不可及。其实数据是业务载体和表现形式,是决定风险管理质量的基础和关键所在。

(四)涉税数据更新不及时。税务管理包括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发票管理、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产生的涉税信息资源,构成了税务机关征管系统的主体数据。由于采集方式多以手工录入为主,数据在质量上,特别是在完整性、准确性、规范性、逻辑性等方面,依然难以满足税收风险管理的需要。另外,不同纳税人的名称、生产经营地、法人、财务负责人、经营范围经常变化,使税务机关征管系统的数据很难做到随时更新,也给税收风险管理带来难题。

(五)数据分析技术能力有待提高。在基层税务机关,绝大多数的数据分析仍停留在简单的查询和比对层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数据分析工具,使大量沉积在业务操作层的数据尚未有效转换为管理决策层所需要的信息,即使是纳税人提供的网上申报数据和财务报表数据电子信息,也难以实现所有信息的全面自动读取、分类加工。税务机关难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对数据所反映出的税收风险、经济内涵进行分析监控乏力,没有建立税收与相关经济数据之间的关联模型,难以对现有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和趋势预测分析,不能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信息支撑。

三、税收风险管理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强化以数治税理念。将该理念贯穿于税收征管改革和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引导基层税务干部正确理解大数据的核心理念,培养大数据的思维方式,自觉运用大数据查找风险疑点,开展风险排查和应对,营造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风险管理氛围。强化税收风险共治理念。立足工作实际,以科学有效的税收风险共治平台为支撑,持续推进税务部门、纳税人、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在税收风险管理上的深度合作和协同治理,构 建党 政领导、税务主责、部门合作、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税收风险共治模式,实现部门之间数据信息的开放共享、互联互通和深度应用,形成风险管理合力。

(二)建立良性的风险监管工作机制。基层税务机关可以建立本地区专门的风险监控管理机构。并且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税源管理和纳税服务部门在变管户为管事的基础上,深化纳税服务,同时提供个性化的纳税服务,比如建立对话、帮助签订税收遵从协议等。风险监控部门可以看成是既有税收业务知识和一定数据管理水平的成员组成的本地区团队,负责数据管理、设计并更新维护本地区风险监控指标、对税收风险进行分析识别、向相关部门进行风险推送。纳税评估部门接收推送过来的风险任务、采取纳税评估或者税务审计等手段进行风险应对、同时将风险应对结果向相关部门推送。综合业务部门在执行税收政策的同时,审核风险应对结果,同时向风控部门推送风险应对的审核结果,为其更新和完善风险监控指标提供依据,由此形成了一个协调配合、联动监督、良性互动的闭环工作模式。

(三)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扁平化立体式征管模式。为积极应对大数据时代给税收风险管理带来的挑战,应进一步明确职能,规范流程,建立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两级任务中心,形成扁平化立体式征管模式,以适应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按照纳税人的“规模或行业+征管事项分类”的原则,结合税源结构特点设置与风险管理相适应的税源管理机构,形成事项分类管理、风险专门应对,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更加突出的征管模式。通过征管模式的重构,形成市局、基层局相互呼应、互为依托、相互补充、共同提升的工作模式,继续提升大数据时代地税部门的工作质效。

(四)提升数据采集和应用能力。税收大数据是税务部门最核心和关键的征管资源。为了不断提升税务机关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强对税收大数据的交换共享、智能比对和逻辑相关分析,拓宽采集渠道,全面获取各方各类涉税信息。对地税内部、外部海量涉税数据信息进行全面归集采集、整合加工,实现“信息+数据”增值应用,着力突破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管理瓶颈,有效促进纳税遵从和管理增效。在信息采集方面,一是继续做好政府部门涉税信息采集工作。充分发挥《江西省地方税收保障条例》的作用,继续争取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发挥跨部门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作用,形成跨部门协同治理格局,全面准确及时地获取涉税信息,形成全面实时、动态化的税源监控网络,有效加强地方税收征管。二是继续加强互联网涉税信息的采集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海量资源,甄别、采集、整合上市公司中涉及企业的有效数据,为税收管理提供数据基础。

(五)多措并举,不断提升数据应用的有效性。一是规范数据质量管理。严格规范纳税人的财务报表、基本资料等基础数据信息,把好数据入口关、校验关;
同时,对通过风险管理发现的数据质量问题进行跟踪管理,确保错误数据及时得到更正;
注重发挥纳税辅导提示、服务作用,提醒纳税人重视数据质量并及时更正错误数据。二是做好数据整合应用。其一,实现税务系统内部信息的有机整合和结构化存储。对税收征管主体软件、发票系统、风险管理等各系统中的涉税信息,第三方渠道采集的各类信息,以及税务人员在实地巡查、约谈、评估、稽查中获取的各类信息,进行有机整合和一户式归集,建立起统一规范的纳税人数据仓库,在各级税务机关、各税种管理部门、前台服务人员之间,按照职能权限实行信息开放和增值应用。其二,加强内外部数据的合作应用。对内,加强市局各业务处的合作,共同探讨信息分析应用途径;
积极征求基层局意见建议,了解信息的有效性、针对性,通过信息分析方与应用方的对接,形成数据采集、整理、运用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提升信息应用效率。对外,加强与国税、财政等部门的合作,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共同应用,互利共赢,共同提升信息应用水平。

(六)建立人才培养机制,打造专业税收风险分析管理团队。以风险分析、应对纳税、调整账务处理、计算机操作技能和评估约谈技巧等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风险管理能力培训,激发干部业务学习活力;
要优化组合,合理配备资源,使得人尽其才。逐步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的专业化风险管理团队。加强风险管理队伍建设。结合“数字人事”和个人绩效管理,将管、考、训、用有效统一, 围绕打造风险管理专业团队的目标加强业务培训,面向风险管理人员定期考核,优化激励机制,重视工作实绩,促进风险管理人员自觉学习业务、钻研业务,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彭骥鸣曹永旭 韩晓琴 《大数据时代税源专业化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税收经济研究》,2013年6期

(2)林伟胜 许卓伟 《大数据时代信息系统建设的一些思考》,《信息与电脑》,2013年1期

(3)阿里2014财年数据,2014

(4)赵国栋 《大数据时代的三大发展趋势》,高科技与产业化,2013

(5)孙开沈昱池 《大数据,构建现代税收征管体系的推进器》,《税务研究》,2015年1期

(6)刘畅 《大数据背景下需改革税收征管模式》,《税收征纳》2014年12期

⑷ 税务领域大数据如何应用

1.互联网+发票
金税三期、新防伪税控系统,将对增值税发票票面信息(包括纳税版人名称、数量、单价权、税率、税额等)进行全面采集,发票在线开具数据实时传送,离线开票需在规定时间上传,否则导致无法开票。纳税人发票信息采集,税务征管将对发票信息深度分析、挖掘,快速、全面将纳税人经营情况反馈与呈现,切实加强后续管理,防范征管漏洞。
2.电子税局——O2O办税
受电子商务高质量服务的影响,电子税务局上线也形成了线上(Online)受理到线下(Offline)办理的O2O(线上线下)的纳税服务新模式。

⑸ 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税收哪些征管流程

采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税收数据的全方位分析与监控,从而规范征管系统流程设计、简化其系统架构以及优化有限资源,分析税收数据、简化、优化税收征管流程,促进税收征管科学化、现代化。

税收分析是以税收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为研究对象的认识活动。深化税收数据分析,可以帮助认识税收数量特征、深化理解税收、推断和预测税收收入,从而掌握税收管理的主动权。

税收分析指标是用于分析纳税人税收风险的计算公式及其属性标识,若干指标集合由税收分析预测模型识别。税收风险指标按与税款的关联度,分为税种类、行为类和特定事项类。税种类风险指标主要包括营业税类、企业所得税类、土地增值税类、个人所得税类、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类、印花税类、契税、城建税及附加类等;行为类风险包括发票行为类、登记类、申报类、税款征收类和管理认定类等;特定事项类风险主要包括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拆迁、搬迁、破产、合并、分立、土地房产转让等。

通过分析对比单户企业与本地同行业企业的税收贡献率,对低于同行业平均贡献率的企业,提示预警信息并深入分析企业是否存在多计生产成本、多结转销售成本、多计期间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或不计、少计销售收入等问题。将计算出的税率与企业以往年度或本地同行业水平相比,分析判断企业是否存在以上问题。

在税收分析管理的过程中,税收分析识别必须通过构建一套指标和模型来进行。一个科学的模型能够全面、及时、准确地识别出纳税人存在的税收问题,而构建一个高质量的模型,关键在于收集有效的税收数据(特征)、设定精确的指标和建立科学的模型,从而模拟企业税务真实情况及强化税收监管。

在模型构建过程中,需根据指标对模型管理的重要性设置不同权重,尤其是关键指标的构建。通过设置多层次指标,如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等,动态管理实际情况。此外,指标体系自身的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指标名称、指标功能、取数口径、比对方式、指标在模型中的权重、预警值的计算等。

⑹ 如何利用大数据平台提升税收治理

一、用“互联网+”大数据强化税源控管

“互联网+”大数据条件下,税务部门在积累了纳税人大量有价值数据基础上,通过与工商、银行、海关、技监、住建、房产、规划、社保、审计等部门联网,在云计算数据综合分析判研的驱动下,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经济税收数据,从所有经济税收数据信息中扫描、控管全部的经济税源。如地税部门要建立个人财产收入信息大数据平台,通过对个人的房产租赁、存款利息、有价证券溢价、财产增值、股权转让、投资收益等财产收入的海量数据进行综合的逻辑判研和严密的数理分析,使个人财产的税源在“互联网+”大数据的透视下一览无遗。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运用,通过对税收弹性分析、税负分析、税收关联分析等方法,对经济形势作科学研判,对税收收入作精准预测,就能对动态的经济税源进行有效严密控管。一言蔽之,税收数据挖掘有多深,云计算数据就有多精,税源控管就有多准。“以票控税”时代将终结,“人海战术”被“云海战术”所取代,以专业、精准的大数据分析,可以牢牢控管住所有的经济税源。

二、用“互联网+”大数据应对新生业态的税收征管

在“互联网+”大数据的作用下,网络销售平台、互联网金融等新兴经济业态以其虚拟、无址、跨域、高效、隐蔽等特点,使经营地点、税源归属、征管权限、税收分配等发生重大变化,极大地挑战了传统的税收征管模式。为加强对新生业态税收征管,税务部门要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从“管事制”向“管数制”转变,实施“数据管税”:将纳税人税收、财务、经营等信息链条完全打通,实现涉税信息电子化,税务机关、纳税人、消费者和第三方部门的信息数据,完全取代纸质申报和发票等实物载体,构建以信息数据为核心要素展开的税收征管新模式;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助推纳税人自助式管理,使纳税人自主申报、税收政策自动适用成为征管主流;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改变以往征管强调抓大放小、集中精力管好重点税源,转变为大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并重,重点税源与非重点税源并重;对税收信息判研出纳税人的异常数据,为一线税管员提供“精确制导”,以强化税收征管。

三、用“互联网+”大数据加强税收风险管理

“互联网+”大数据通过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使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逐步互联共享,税务部门从海量数据库中获取大量有价值的涉税数据,为推动税收风险管理提供有利条件。在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涉税事项逐步发展为纳税人对照税法和税收政策、自行掌握执行、税务机关进行后续管理的方式。税务机关更多地通过大数据、涉税信息平台抓取有关经济涉税信息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评估判研,将所有的海量涉税信息转化为可量化、可比对的数据,实现涉税信息的数字化管理。通过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等判研,对纳税人涉税情报进行智能化分析、计算、比较、判断、甄别、联想和定性,依据采集和积累的征管基础数据、风险分析数据、第三方数据等信息资源,多角度对税收风险进行综合关联分析,精准计算出如税负、税种、行业、纳税规模、纳税信用、纳税遵从等各种税收风险指数,揭示涉税风险的发展规律。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税收风险的纳税人,采取不同的税收风险应对措施:对高风险的纳税人实施税务稽查,对中等风险的纳税人进行税务约谈,对较低风险的纳税人则通过纳税辅导以促进纳税遵从。

四、用“互联网+”大数据做好纳税服务

“互联网+”大数据条件下,纳税人类型、办税业务、时空跨度、新兴业态的多样化,必然导致纳税服务需求的多元化。针对当前税务部门大众化的纳税服务资源和能力过剩,个性化纳税服务不足的困局,必须从纳税人的个性化需求出发,切实改进纳税服务的有效供给,以满足纳税人个性化的纳税服务需求。税务部门要依托大数据分析制导服务供求,做到始于需求、终于满意。在“互联网+”大数据相互作用下,个性化纳税服务需求容易被识别,对于纳税大户、高新技术企业、小微企业等个性化、特殊化的纳税服务容易实现。因此,税务部门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纳税人,从改变纳税服务的供给侧角度入手,根据每个纳税人所需求的纳税服务进行“私人定制”,一改粗放型“端菜式”的纳税服务为精准型“点菜式”的纳税服务。要借助“互联网+”大数据,超越时间、空间、地域、业态等限制,使纳税人可以在家里、办公室、旅行途中通过互联网全流程、无纸化办理所有涉税事务,在大大降低纳税成本的同时,享受到精准、便捷的纳税服务。要充分依托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构建“实体办税厅+网上办税+移动办税终端+自助办税终端”的纳税服务平台,将申报缴税功能拓展到移动互联网,支持银行转账、POS机刷卡、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支付等税款缴纳方式,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

⑺ 2025年实现税务执法服务监管与大数据能化应用深度融合什么高

高效联动、全面升级。根据查询《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显示,意见目标是2025年实现税务执法、服务、监管与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全面升级。2022年基本实现法人税费信息“一户式”、自拍毕逗然人税费信息“一人式”智能归集,2023年袭卖基本实现税务机关信息“一局式”、税务人员信息“一员式”智能归集,深入推进对纳税人缴费人行为的自动分析管理、对税务人员履责的全过程自控考核考评、对税务决策信息和任务的数盯自主分类推送。

阅读全文

与政府对税务监管大数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模具绘图自学教程 浏览:753
怎样避免u盘吞文件 浏览:320
另存为图层文件为什么导入无效 浏览:340
怎么把文件标题复制到excel 浏览:755
编程软件用什么编辑 浏览:993
ab编程plc怎么让绿灯闪烁3秒 浏览:171
linux查找五天内的文件 浏览:676
目标文件载入单片机需要什么软件 浏览:745
猪八戒网网站怎么注册 浏览:725
为什么手机文件传不到微信 浏览:212
哪个网站考公务员 浏览:164
建筑方案设计教程 浏览:600
郑州哪里儿童学编程比较好 浏览:105
Mac登陆密码怎么改 浏览:388
硬盘什么情况恢复不了数据 浏览:966
苹果mac开windows界面 浏览:752
云盘的文件夹怎么发到u盘 浏览:87
手机主板修理专用工具 浏览:230
web服务器开发pdf文件 浏览:706
word保存前的文件 浏览:61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