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数据数仓建设性能优化方案
大数据数仓的性能优化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
在数据仓库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要执行数据任务,那么这些任务如何进行配置才会是最优的?如果任务调度配置存在问题,将会导致出现瓶颈任务,或者无法及时提供业务所需的数据,这时我们就需要首先从调度则中段方面来考虑,是不是有些任务的调度时间设置不合理?或者是不是有的任务的优先级设置不合理?
对于数仓的建模而言,其实可以分为3NF建模和维度建模,推荐使用维度建模方式,可以按照星型模型或者雪花模型架构的方式去建模。3NF建模方式或者实体建模方式的应用性会差一点,在很多时候其性能也会差一点,但3NF会避免数据的冗余,其扩展性会好一些。而维度建模会有一定的数据冗余,并且冗余程度会很高,但是对于上层使用者而言,其易用性要好很多,并且其查询的性能也会好很多,虽然牺牲了一定的可扩展性,但是仍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之所以在大数据的框架下推荐使用维度建模,是因为建模产生的数据冗余对于大数据离线数仓来说,存储的成本并不高,因为其都属于SATA盘的存储,这样的存储成本是很低的。
总之,在大数据框架下推荐大家使用维度建模,使用星型模型或者雪花模型建模的方式,这样无论对于后续的运维还是后续的数据使用而言,都是比较便利的,并且性能会好一些。星型模型其实就是中间一个事实表,周边围绕着一堆维度表,其结构会简单一些,使用比较方便,性能也比较好;对于雪花模型而言,维度表可能还会继续关联其他的维度表,这种方式就是雪花模型,它会略微比星型模型复杂一些。其实星型模型也可以理解为较为简单的雪花模型。这里推荐大家使用星型模型,当然如果业务非常复杂,必须要使用雪花型也可以使用。这是因为星型模型虽然有数据冗余,但是其结构比较简单,容易理解,而且使用起来只需要A传给B就可以了,不需要再关联一个C。
除了上述两个较大的关键点之外,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小点,比如中间表的使用。我们一般将数仓分为三层,第一层做缓冲,第二层做整合,第三层做应用。但是并不是严格的只能分为三层,中间可能会有一些中间表,用于存储中间计算的结果,如果能够利用好中间表则会增强数仓的易用性和整体的性能。中间表的使用主要在数仓的第二层里面,因为需要整合数据,但整合后的数据仍是明细数据,对于这些表而言,数据量往往会比较大,而且会有见多的下游任务依赖这个表,因此可以做一些轻度的汇总,也就是做一些公共的汇总的中间表,这样应用层可以节省很多的计算量和成本。此外,虽然建议使用中间表,但也要注意中间表的数量,因为中间表数量过多,就会有太多的依赖层级。
在某些业务场景下,我们还需要对宽表进行拆表,拆表的情况一般发生在该表的字段较多,而其中几个字段的产出时间较晚,导致整个表的交付时间也会延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将这几个字段单独拆出来处理,这样就不会因为几个字段影响其余业务的使用。
与拆表相对的情况是合表,随着业务的增多,可能会有多个表中存放类似的数据指标,此时,我们可以将多个表整合到一个表中,减少数据任务的冗余。
表分区的功能一定要合理利用,这对于性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一级分区一般都是按照天划分的,建议大家一天一个增量或者一天一个全量来做。二级分区的选择反而会多一些,首先大家要烤炉是否建立二级分区,其次大家再选择二级分区的建立方式。培数二级分区比较适合于在where语句中经常使用到的字段,而且这个字段应该是可枚举的,比如部门名称这样的。这里还有一个前提,就是如果这个字段的值的分布是非常不均匀的,那么就不太建议做二级分区。
离线数仓的计算任务基本都是通过SQL实现,这里也只讲在SQL部分如何进行优化。我们平时在进行数据处理,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加工的过程中都会使用到SQL。对于大数据体系下孙誉的SQL的优化而言,主要集中在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减少数据输入和避免数据倾斜。减少数据输入是最核心的一点,如果数据输入量太大,就会占用很多的计算资源。而数据倾斜是在离线数仓中经常会遇到的,数据倾斜分为几种,需要针对性的进行优化。
对有分区的表,合理使用分区可以过滤数据,避免全表扫描,有效的降低计算的数据输入。
SQL支持只读取一次源数据,然后将其写入到多个目标表,这样就保证了只做一次查询。语法如下
当我们在使用join,Rece或者UDF时,先对数据进行过滤也能有效的提高任务的效率
当发生数据再Map阶段倾斜的情况,第一种处理方式反馈至业务层面,看能否通过业务层面的修改让kv值均衡分布,如果业务层面无法处理,那么可以调整Map的个数,也就是加大Map的计算节点,默认情况是每256M的数据为一个计算节点,我们可以将其调小,也就是加大Map处理的节点的个数,使得数据分割的更加均匀一些。
Join阶段的倾斜也是比较常见的,其解决方案需要分钟如下几种情况处理:
Rece倾斜可能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总结一下,性能调优归根结底还是资源不够了或者资源使用的不合理,或者是因为任务分配的不好,使得某些资源分配和利用不合理。
2. 2021年大数据工程师面试内容包括哪些
【导语】近年来,大数据发展如火如荼,很多人都选择学习大数据专业或者转行大数据,大数据里又包含很多就业岗位,所以在进行岗位选择的时候,还是需要大家合理选择,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进入大数据行业执业,下面就把2021年大数据工程师面试内容给大家进行一下具体介绍。
1、自我介绍
一般上来就是自我介绍,谈下工作经历和项目经验,面试官会根据你的项目经验对你进行技术面试。在自我介绍时,一定要抓住核心说,不要太啰嗦,尽量放大自己的价值,让面试官感受到你对工作的热情,以及以后对公司贡献的能力。
2、数仓开发知识技能
(1)java是必问的,不过问的不深,把Javase部分吃透,足以应付Java部分的面试。
(2)Hadoop生态,Yarn、Zookeeper、HDFS这些底层原理要懂,面试经常被问。
(3)Maprece的shuffle过程这个也是面试被常问的。
(4)Hbase和HIve,搞大数据这些不懂真的说不过去。
(5)Mysql、Oracle和Postgres数据库操作要回,Sql要会写。
(6)linux操作系统,这个简单得命令必须要懂,会写shell脚本更好了。
(7)Kettle或Sqoop这种数据处理工具至少要会一个。8,数据仓库建模、数据模型的问题。
3、技术方面知识技能
(1)SparkSql和SparkStreaming,底层原理、内核、提交任务的过程等等,尽量深入内幕,这个经常会跟MapRece作比较的。当然也要了解Storm和Flink,Flink这个建议要学会,以后用处会越来越广。
(2)Redis、Kafka、ElasticSearch这些都得懂原理,深入了解,会使用,会操作,会调优。
(3)impala和kylin这些尽量也要了解会用
(4)Python这个要是有能力,有精力,建议也要往深处学习,我目前正在自学中。
(5)集群的问题,包括一些简单的运维知识。
(6)大数据数据倾斜的问题,包括Spark JVM内存调优问题等等。
关于2021年大数据工程师面试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当然进入大数据行业,还需要大家在平时不断进行技能提升,这样才能更好的拥有一席之地。
3. 常见大数据公司面试问题有哪些
1、您对“大数据”一词有什么了解?
答: 大数据是与复杂和大型数据集相关的术语。关系数据库无法处理大数据,这就是为什么使用特殊的工具和方法对大量数据执行操作的原因。大数据使公司能够更好地了解其业务,并帮助他们从定期收集的非结构化和原始数据中获取有意义的信息。大数据还使公司能够根据数据做出更好的业务决策。
2、告诉我们大数据和Hadoop之间的关系。
答: 大数据和Hadoop几乎是同义词。随着大数据的兴起,专门用于大数据操作的Hadoop框架也开始流行。专业人士可以使用该框架来分析大数据并帮助企业做出决策。
注意: 在大数据采访中通常会问这个问题。 可以进一步去回答这个问题,并试图解释的Hadoop的主要组成部分。
3、大数据分析如何有助于增加业务收入?
答:大数据分析对于企业来说已经变得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企业与众不同,并增加收入。通过预测分析,大数据分析为企业提供了定制的建议。此外,大数据分析使企业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偏好推出新产品。这些因素使企业获得更多收入,因此公司正在使用大数据分析。通过实施大数据分析,公司的收入可能会大幅增长5-20%。一些使用大数据分析来增加收入的受欢迎的公司是-沃尔玛,LinkedIn,Facebook,Twitter,美国银行等。
4. 「每日一道大数据面试题系列」spark如何调优
如果面试时被问到spark任务如何调优,我们该如何回答呢?
下面我们从四大方面回答这个问题,保证吊打面试官。
一、spark性能调优
1、分配更多的资源
比如增加执行器个数(num_executor)、增加执行器个数(executor_cores)、增加执行器内存(executor_memory)
2、调节并行度
spark.default.parallelism
3、重构RDD架构以及RDD持久化
尽量去复用RDD,差不多的RDD可以抽取成一个共同的RDD,公共RDD一定要实现持久化
4、广播变量
SparkContext.broadcast方法创建一个对象,通过value方法访问
5、使用kryo序列化
SparkConf中设置属性:spark.serializer: org.apache.spark.serializer.kryoSerializer
6、使用fastutil优化数据格式(代替java中的Array、List、Set、Map)
7、调节数据本地化等待时长
调节参数: spark.locality.wait
二、JVM调优
降低cache操作的内存占比 1.6版本之前使用的是静态内存管理
spark中堆内存被划分为两块:
一块是专门来给RDD作cachepersist持久化的 StorageMemory,另一块是给spark算子函数运行使用的,存放函数中自己创建的对象。
1.6版本之后采用统一内存管理机制
storage和execution各占50%,若己方不足对方空余可占用对方空间
可尝试调节executor堆外内存
spark.yarn.executor.memoryOverhead = 2048m
调节连接等待时长
spark.core.connection.ack.wait.timeout = 300
三、shuffle数据倾斜调优
1、预聚合源数据,对hive源表提前进行聚合操作,在hive聚合之后,spark任务再去读取
2、检查倾斜的key是否是脏数据,可以提前过滤
3、提高shuffle操作rece的并行度
4、使用随机key实现双重聚合
5、将rece端 join转换成map端 join
6、sample采样倾斜key,单独进行join后在union
7、使用随机数以及扩容表进行join
四、算子调优
1、使用mapPartition提升map类操作的性能
2、filter过后使用coalesce减少分区数量
3、使用foreachPartition优化写数据性能
4、使用repartition解决sparkSql低并行度的性能问题
5、receByKey替换groupByKey实现map读预聚合
5. 数据倾斜时 hadoop和spark哪个性能更好
触发shuffle的常见算子:distinct、groupByKey、receByKey、aggregateByKey、join、cogroup、repartition等。
要解决数据倾斜的问题,首先要定位数据倾斜发生在什么地方,首先是哪个stage,直接在Web UI上看就可以,然后查看运行耗时的task,查看数据是否倾斜了!
根据这个task,根据stage划分原理,推算出数据倾斜发生在哪个shuffle类算子上。
查看导致数据倾斜的key的数据分布情况
根据执行操作的不同,可以有很多种查看key分布的方式:
1,如果是Spark SQL中的group by、join语句导致的数据倾斜,那么就查询一下SQL中使用的表的key分布情况。
2,如果是Spark RDD执行shuffle算子导致的数据倾斜,那么可以在Spark作业中加入查看key分布的代码,比如RDD.countByKey()。然后对统计出来各个key出现的次数,collect、take到客户端打印一下,就可以看到key的分布情况。
比如针对wordCount案例,最后的receByKey算子导致了数据倾斜:
val sampledPairs = pairs.sample(false,0.1) //对pairs采样10%
val sampledWordCounts = sampledPairs.countByKey()
sampledWordCounts.foreach(println(_))
数据倾斜的解决办法
方案一:使用Hive ETL预处理数据
适用场景:导致数据倾斜的是Hive表,Hive表中的数据本身很不均匀,业务场景需要频繁使用Spark对Hive表执行某个分析操作。
实现思路:提前将join等操作执行,进行Hive阶段的ETL。将导致数据倾斜的shuffle前置。
优缺点:实现简单,Spark作业性能提升,但是Hive ETL还是会发生数据倾斜,导致Hive ETL的速度很慢。
实践经验:将数据倾斜提前到上游的Hive ETL,每天就执行一次,慢就慢点吧。
方案二:过滤少数导致倾斜的key
适用场景:少数几个key导致数据倾斜,而且对计算本身影响并不大的话。
实现思路:比如Spark SQL中直接用where条件过滤掉这些key,如果是RDD的话,用filter算子过滤掉这些key。如果是动态判断哪些key的数据量最多然后再进行过滤,那么可以使用sample算子对RDD进行采样,然后计算出每个key的数量,取数据量最多的key过滤掉即可。
优缺点:实现简单,效果也好。缺点是一般情况下导致倾斜的key还是很多的,不会是少数。
解决方案三:提高shuffle操作的并行度
适用场景:直接面对数据倾斜的简单解决方案。
实现思路:对RDD执行shuffle算子时,给shuffle算子传入一个参数,比如receByKey(1000),该参数就设置了这个shuffle算子执行的shuffle read task的数量。对于Spark SQL中的shuffle类语句,比如group by,join等,需要设置一个参数,即spark.sql.shuffle.partitions,该参数默认值是200,对于很多场景来说有点过小。
优缺点:简单能缓解,缺点是没有根除问题,效果有限。
解决方案四:两阶段聚合(局部聚合+全局聚合)
适用场景:对RDD执行receByKey等聚合类shuffle算子或者在Spark SQL中使用group by语句进行分组聚合时,比较适合这种方案。
实现思路:先局部聚合,给每个key打一个小范围的随机数,比如10以内的随机数,相当于分成10份,一个task分成10个task。聚合聚合后,去掉key上的随机数前缀,再次进行全局聚合操作。
优缺点:大幅度缓解数据倾斜,缺点是仅适用于聚合类的shuffle操作。
解决方案五:将rece join转为map join
6. 大数据技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式有哪些
大数据技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式,有传统的ETL工具利用多线程处理文件的方式;有写MapRece,有利用Hive结合其自定义函数,也可以利用Spark进行数据清洗等,每种方式都有各自的使用场景。
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特定场景来选择数据处理方式。
1、传统的ETL方式
传统的ETL工具比如Kettle、Talend、Informatica等,可视化操作,上手比较快,但是随着数据量上升容易导致性能出问题,可优化的空间不大。
2、Maprece
写Maprece进行数据处理,需要利用java、python等语言进行开发调试,没有可视化操作界面那么方便,在性能优化方面,常见的有在做小表跟大表关联的时候,可以先把小表放到缓存中(通过调用Maprece的api),另外可以通过重写Combine跟Partition的接口实现,压缩从Map到rece中间数据处理量达到提高数据处理性能。
3、Hive
在没有出现Spark之前,Hive可谓独占鳌头,涉及离线数据的处理基本都是基于Hive来做的,Hive采用sql的方式底层基于Hadoop的Maprece计算框架进行数据处理,在性能优化上也不错。
4、Spark
Spark基于内存计算的准Maprece,在离线数据处理中,一般使用Spark sql进行数据清洗,目标文件一般是放在hdf或者nfs上,在书写sql的时候,尽量少用distinct,group by recebykey 等之类的算子,要防止数据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