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政府运用大数据 决策告别“拍脑袋”
政府运用大数据 决策告别“拍脑袋”_数据分析师考试
24日,首期“广州新观察”圆桌会议在暨南大学行政楼举行,由来自国内政、学、研、企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媒体记者,聚焦“大数据与政府治理创新”,共话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创新,专家指出,大数据将让政府告别“拍脑袋”决策,让决策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暨南大学党委书记蒋述卓、广州市社科联主席曾伟玉、南方日报社委姚燕永等主办单位领导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会议由暨南大学副校长林如鹏主持。
据悉,“广州新观察”系列学术研讨会由广州市社科联、暨南大学、南方日报社共同主办,每月1期,立足于从广州的视角看世界,从世界的视角看广州,精选热点话题,力求视角新、观察细、探讨深、对策性强,形成广州学界的声音,将为提高整个城市的治理水平,提供直接有力的智力支撑。
大数据将提升政府治理精细化、科学化水平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在不断被大数据技术所颠覆和重塑。因此,政府的社会治理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新问题。
蒋述卓说,大数据为社会的治理、政府的治理提供坚实的基础,不仅提供一种治理的观念,还提供一种宏观的信仰,使我们的决策更加坚实、有实据,不再是拍拍脑袋就出东西了,现在要建立在数据、用事实说话的基础上,才能更坚实地把治理的模式做好。首期学术研讨会将讨论如何运用大数据来解决广州市政府治理中面临的问题,为改善和创新广州市的政府服务提供帮助。
对于“广州新观察”系列学术研讨会的宗旨,曾伟玉在发言时指出,首先是关照广州的发展实践,服务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
当前,广州正在积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建设和创新驱动战略,也是在加快推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在这其中有大量的决策需要咨询、有大量的问题需要学术界来给予回答、有大量的政策需要创新。
“我们创办‘广州新观察’这个学术交流平台,是广州社科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一个抓手,也是我们在贯彻中央精神、推动广州特色的新型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曾伟玉说,希望通过专家学者的深入研讨,能够形成一些有战略高度、有创新水平和实践价值对接建立的成果,破解广州发展的困境,提高整个城市治理水平,提供直接有力的智力支撑。
同时,广州市社科联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打通理论、舆论的阵地,发出广州学界的主流声音,并团结一大批学术积累深厚、思想敏锐活跃的专家学者,以科学严谨和富有创新精神的思想来聚焦和剖析当下社会热点,来解码新常态下这个经济发展的路径和社会治理的转型。
曾伟玉表示,首期研讨会以“大数据与政府治理的创新”为主题,也是希望同专家学者一起探讨大数据给政府治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适应新的常态,发挥大数据的信息价值,提高政府治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从而加快整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姚燕永指出,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众声喧哗时代,社会更加需要发出理性、建设性的声音。当前,中国改革正进入攻坚期,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也迎来了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机遇期和挑战期,亟待学术理论界的多方参与,“我们期望,系列研讨活动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进来,充分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围绕改革发展、基层治理的难点、热点、焦点建言献策、出谋划策,虚实结合、或赞或弹,进一步凝聚改革发展共识,促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姚燕永表示,作为主办方之一,南方日报将充分发挥主流权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提炼、挖掘好与会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将充分发挥媒介融合发展的新优势,打通南方日报、南方网及其他新媒体的传播载体与传播渠道,全力做好系列活动的线上线下传播,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参与其中。
大数据为国家治理打开了新思路
“政府的一元意志与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多元诉求是国家治理的重点。”在研讨会上,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良荣教授指出,必须有效全面了解动态中的民情民意,并与政府意志结合,才能形成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形成制定方针政策的基点。
过去,通过开座谈会、做民情调查等方式获取民意的方法,存在着覆盖面小、时效性差、反馈渠道不畅通的问题,形成了“中梗阻”,且成本高。到了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等为国家治理打开新思路。李良荣说,在全球范围来看,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科技创新等发展迅猛,但政府在大数据运用上才刚刚起步。
“我们希望通过对数据的深度挖掘,以较低成本了解民情的真实情况,从而将社会的多元诉求整合到政府的治理框架中,形成更有效的治理框架。”李良荣表示,运用互联网这一新工具测量、搜集、转换成数据,通过改进方法和算法深度挖掘,这样才能得出对于问题的结构与逻辑性的认识,多元框架与多问题就可以有效地结合起来,变成一个上层完整下层活跃的有机体。
而广东社科院院长王珺教授则指出,当前社会治理出现了三个特征。首先是利益主体多元化,传统社会管理是管理与被管理者的二元结构,而现代社会治理,则是以多种利益主体为基础的,如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行业组织与社区组织等。其次是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因此也就形成第三个特征,社会治理变成了政府主导下的合作共治。
王珺表示,传统社会管理已不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而新管理模式尚未建立起来,为有组织、有秩序地平稳推进,需要在政府主导下,以人为本,多方参与,共同探索合作共治新模式。
来自南京大学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副主任沈固朝教授,则以“以海疆维权为例”,发表了“大数据时代如何提高我国舆论的国际话语权”的报告。他建议,面对海量数据,我们必须学会运用技术,将数据转化成中数据、小数据,应用到国际话语权提升的实践中。
沈固朝表示,在海疆维权中建设证据链,目前国外已经有全信源情报的概念,其实就相当于“大数据”,将影像库、文献库、法律库、地图库、动态库五库关联。因此,他建议,建设国际话语权,要从舆论、大数据、证据链三方面下手;将大数据变为用户能处理的小数据,从小数据提取服务于决策的情报和知识。
借力大数据或可预防公共场合踩踏事件
作为企业界的代表,科大讯飞公司副总裁杜兰表示,当前城市治理难度因城镇化、老年化、互联网崛起等不断加大。不过,互联网的出现也给政府治理带来了新的可能和机遇,美国政府已经用大数据监测流感,这便是其中一例。而在我国安徽芜湖也尝试使用大数据进行政府“自我革命”。
据介绍,安徽芜湖整合了77个政府部门10.8亿数据,将100多项审批流程化,使之更加便民。办事大厅的窗口由8—10个减少到2—3个,减少审批程序的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减少了排队等候的情况。同时结合人脸声纹识别技术,民众只需带身份证就可以办理业务。
而在社会管理信息化方面,大数据也有用武之地。杜兰说,如今的移动电信等大数据分析可以进行人流监控,有利于公共区域管理,可以应用于在城市交通、停车场布局、广场人流控制等方面。比如,近年来大型活动现场踩踏事故时有发生,暴露了公共管理的弱项。其实,如果能够借力大数据,对公共场所人流量进行动态监控和分析,就能提前预知人流情况,并根据数据变化启动相应管理预案,从而避免如外滩踩踏之类的事件发生。
在研讨会上,凯迪网络副总经理张世良则以“信息海洋如何捞干货”为题,对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提出了建议。他表示,组织与个体在和信息互动关系上有共通之处。组织需要全面、快速、及时占有信息,过滤无效误导信息,使用逻辑分析和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及时进行信息公开共享,对自己关注领域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形成案例库指导日后工作。
在广州“创文”过程中,张世良所在的凯迪网络就曾通过大数据搜集社交媒体的言论,分析网民心中对“文明广州”的认识,从而给“创文”工作提供了决策参考依据。
来自《南风窗》杂志社的高级记者李少威,则带来了其在新闻现场的思考。结合过往PX项目事件,李少威指出,在具有类似于环保领域“邻避效应”的事件中,政府应当尽可能从选址上避开人群聚集区,让项目建设尽量减少交易成本和社会阻力。
李少威表示,政府应当建立一种机制化的解释、沟通、协商的通道,这种机制可以依托人大、政协来组织,立法和议事机构本身具有组织正当性,同时避免行政机构牵涉利益猜测,最终形成政民的良性互动。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政府运用大数据 决策告别“拍脑袋”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2. 大数据让景区更智慧 成旅游业发展新趋势
大数据让景区更智慧 成旅游业发展新趋势
走到北京郊区古北水镇的热门景点“司马小烧”“永顺染坊”等景点前,点击高德地图上的语音导游,游客就可以在手机上“听”到该景区的游览介绍。这是高德基于位置服务大数据的能力,最近正在建设的“智慧景区”服务之一。
古北水镇旅游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瑜表示:“过去互联网公司提供的在线旅游服务为游客出行、决策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当游客到达景区之后,如何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手段,将这最后一公里服务好,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已经突破41亿人次。游客数量暴增,特别是大散客时代的到来,让游览需求更加多样化:附近的停车场还有空车位吗,最近的洗手间在哪儿,特色餐厅距离当前位置有多远,排队状况如何,去往下一个景点的电瓶车、游船几点能来……这些细微琐碎的服务需求已经难以再靠传统方式满足。
同时,对于景区管理者来说,旅游管理中面对的种种问题也急需大数据的帮忙。如何快速向游客推送景区各类信息,如何获知人流热度以便及时指挥调度,如何管理景区的景点、道路、设施相关数据,这些都是国内更多传统景区转型中亟需攻克的难点。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近日,高德与乌镇、古北水镇两家旅游公司达成合作,在国内这一南一北两个著名水镇景区,上线了全国首个移动化、互联网化、智慧化“智慧景区”服务,将高德的基于位置的定位服务数据和景区各类数据对接,通过游客行为分析和大数据挖掘,来解决之前游客在景区容易遇到的迷路、拥堵、排队、信息滞后等问题。
基于大数据,可以帮助游客和景区绘制景区内精准的基础地图数据,帮助游客和景区进行拥堵、排队等人流、车流大数据采集、分析基于位置(LBS)的大数据,帮助景区进行实时活动信息、地址信息变更等在线数据管理。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大数据为游客提供的个性化服务。例如在高德地图上增加了游览车、游船的线路地址,增加了重要景点的渲染图;在分类筛选中,商店、卫生间、餐厅、灯景区等重要地点信息一目了然,只要游客点击相应筛选按钮,就能方便找到离自己最近的相应地点;同时,导游语音会在游客走到某个对应景点附近时,自动播放。值得一提的是,“智慧景区”引入了热力图,游客可以通过显示的不同颜色,判断该处游客人数的多少,合理安排游览时间。
建设“智慧景区”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2015年9月,国家旅游局发布了《“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明确到2018年,将推动全国所有5A级景区建设成为“智慧旅游景区”;到2020年,推动全国所有4A级景区实现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5A景区213家,4A景区617家,3A景区更是不计其数。
目前,高德地图的“智慧景区”正在逐步与多个景区对接。随着“智慧景区”建设的推进,游客们的游玩过程变得更加便捷有趣,景区管理也变得轻松起来,借助人流热力图、人流特征分析等大数据信息,实现了实时移动化的零成本管理。
3. 政务大数据的应用方向,就是我们有数据可以干嘛
1.政务大数据与智慧政府建设
大数据分析是智慧政府建设的基础之一。大数据分析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多维剖析,可以比较准确地掌握政府服务和管理的变化动态,发现公众新需求。有效支持决策科学化、治理精准化、商事服务便捷化和安全保障高效化,为智慧政府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高效的决策是建立在对对象的客观全面了解基础之上的,大数据的应用恰恰为此提供了重要支持;政务大数据的高效利用,还将推动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将市场监管、检验检测、违法失信、企业生产经营、销售物流、投诉举报、消费维权等数据进行汇聚整合和关联分析,统一公示企业信用信息,预警企业不正当行为,支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服务,提高监管和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借助大数据实现政府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透明化管理,完善大数据监督和技术反腐体系,推动改进政府管理和公共治理方式。
2.政务大数据与普惠民生服务
结合新型城镇化发展、信息惠民工程实施和智慧城市建设,以强化大数据应用市场化为基础,引导鼓励企业和社会机构开展创新应用研究,深入发掘公共服务数据,将在城乡建设、人居环境、健康医疗、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质量安全、文化教育、交通旅游、消费维权、城乡服务等领域形成大数据应用示范案例,推动传统公共服务数据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等数据的汇聚整合,开发各类便民应用,从而实现公共资源优化配置和服务水平提升。
如贵州省2014年启动的“云上贵州”平台的建设,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省网上办事大厅已实现省市县三级审批服务部门全部入驻,初步实现“进一张网办全省事”的大审批服务格局。
3.政府大数据与商业市场空间
政府在履职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数据资源,虽然从数据量的角度来看它比社会经济生活中产生的数据相对较少,但政府大数据的价值密度比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密度高出许多。这决定了政务大数据将是一个巨大的金矿,首先,政务大数据应用市场生态环境的构建将会有众多厂商参与其中,政务大数据应用与平台建设分开招标或将成为趋势。通过建设大数据平台而获得政府客户的黏性是其参与政务大数据建设的主要目的之一,大数据应用基础之上的政务数据衍生业务最具高附加值。
大数据交易也已迎来发展的巨大空间,一方面大数据作为新时代的资产已经为社会所公认,贵阳大数据交易所2015年已正式运营,截至2015年底,已经接入100多家大数据公司,接入数据总量超过10PB,交易所发展会员300多家,交易额突破6000万元。预计到2020年,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将形成日均100亿元的数据交易金额。另一方面,大数据能够精准洞悉事物规律和描述个体特征,从而能够一定程度上准确预测未来个体行为和事物发展趋势,随着大数据在提升企业效率和盈利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对于官方数据的利用将是未来大数据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取了一部分内容,有需求可以留个信箱或私信。
4. 庙岭镇红莲湖大数据产业园可以容纳多少员工
5000人左右。庙岭镇红莲湖大数据产业园总建筑面积约9万唤芹平方米,其中可作为办公区域的面积约5万平方米,可容纳约5000人左右的员工。该和汪毕园区是一个以大数据产业为主的综合性科技园区,拥有先进的办公设施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同时提供一系列服务,如园区物业管理、企业服务及孵化等服务,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陵滑支持。